隐患、危险源、事故的关系(交流学习)
危险源、隐患、风险的异同及关系
危险源、隐患、风险的异同与关系正确理解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双重预防机制【一】基本理论能量意外释放论解释了事故发生的内因,奶酪模型理论说明了事故发生的外因。
01能量意外释放论该理论认为,能量或有害物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所在,能量或有害物质失去控制而意外释放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各种能量或有害物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致害物,如机械能可能导致撞击伤、夹伤等机械伤害,热能可能导致灼烧、中暑等,电能可能会干扰神经,或电击伤亡,等等。
能量意外释放论说明了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至于能量或有害物质为什么会失去控制而意外释放,奶酪模型理论则给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
02奶酪模型理论奶酪模型理论认为,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障(措施)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像“瑞士奶酪”那样,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或漏洞。
正是由于缺陷或漏洞的存在,导致防控屏障这些屏障(措施)不能够很好发挥作用,如果屏蔽某一能量或有害物质的所有屏障在某一时刻同时失去作用,就会导致该能量或有害物质失控,进而造成事故发生。
因此,为了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既要辨识出诸如能量或有害物质这样的根本致害物,以便设置相应屏障进行防控,同时还要辨识出防控屏障上的缺陷或漏洞并进行修补,以使其发挥应有的防控作用。
【二】基本概念及其关系01 危险源危险源是英文Hazard一词的汉译,也译作危害因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2011》中,把其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危险源一般分可为两类:一类是能量或有害物质所构成的第一类危险源,如,像快速行驶车辆具有的动能、高处重物具有的势能,以及声、光、电能,等等,都属于第一类危险源,它是导致事故的根源、源头,是“罪魁祸首”。
另一类是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监管缺陷等在内的第二类危险源,也即危险源定义中的不安全的状态、行为。
它就是防控屏障上那些影响其作用发挥的缺陷或漏洞,正是这些缺陷或漏洞致使约束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屏障失效,导致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失控,从而造成事故发生。
危险源、风险、事故隐患概念及有关规定
一、危险源及重大危险源
3、重大危险源的分级 (1)重大危险源分级指标R值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与其相 对应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 R值作为分级指标。
误、物的故障、环境不良、管理缺陷等。
一、危险源及重大危险源
2、重大危险源 (1)《安全生产法》第一百一十七条 “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 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 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 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注4:通常用事件后果(包括情形的变化)和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组合 来表示风险。
注5:不确定性是指对事件及其后果或可能性的信息缺失或了解片面的状态。
二、风险及重大风险
2、河南省有关规定(一) 《河南省企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 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导则(试用)》(豫安委办〔2018〕79号) (1)风险 “发生危险事件和危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 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 的严重性的组合。”
二、风险及重大风险
2、河南省有关规定(一) (1)风险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 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二、风险及重大风险
2、河南省有关规定(一) (2)重大风险(经风险评价认定) 风险值超过准则规定标准的风险类型。
二、风险及重大风险
2、河南省有关规定(一) (3)重大风险(经直接认定) 以下情形可直接确定为重大风险:
隐患、风险、危险源之间关系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国务院安委会下发了《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要求建立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双重预防机制,实行风险的分级防控。
本文通过对有关隐患与风险等基本概念的梳理、事故致因等基本理论的分析,澄清有关隐患、危险源与风险等基本概念模糊认识,厘清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更好通过双重预防机制做好事故防控工作。
【一】基本理论能量意外释放论解释了事故发生的内因,奶酪模型理论说明了事故发生的外因。
01能量意外释放论该理论认为,能量或有害物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所在,能量或有害物质失去控制而意外释放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各种能量或有害物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致害物,如机械能可能导致撞击伤、夹伤等机械伤害,热能可能导致灼烧、中暑等,电能可能会干扰神经,或电击伤亡,等等。
能量意外释放论说明了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至于能量或有害物质为什么会失去控制而意外释放,奶酪模型理论则给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
02奶酪模型理论奶酪模型理论认为,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障(措施)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像“瑞士奶酪”那样,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或漏洞。
正是由于缺陷或漏洞的存在,导致防控屏障这些屏障(措施)不能够很好发挥作用,如果屏蔽某一能量或有害物质的所有屏障在某一时刻同时失去作用,就会导致该能量或有害物质失控,进而造成事故发生。
因此,为了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既要辨识出诸如能量或有害物质这样的根本致害物,以便设置相应屏障进行防控,同时还要辨识出防控屏障上的缺陷或漏洞并进行修补,以使其发挥应有的防控作用。
【二】基本概念及其关系01危险源危险源是英文Hazard一词的汉译,也译作危害因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2011》中,把其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危险源一般分可为两类:一类是能量或有害物质所构成的第一类危险源,如,像快速行驶车辆具有的动能、高处重物具有的势能,以及声、光、电能,等等,都属于第一类危险源,它是导致事故的根源、源头,是“罪魁祸首”。
危险点(源)、安全隐患分类及术语讲解
5、习惯性违章是生成和引发危险点的人为因素,要有效地控制危险点就必须根 除习惯性违章。
危险点(源)、安全隐患、设备缺陷的相关知识
(2) 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 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广义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 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第二类危险源决定 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越大。
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第一类危险源客观上已经存在并且 在设计、建造时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控制措施,因此企业安 全工作重点是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问题。
2、二类缺陷:可继续运行,但影响设备出力或对系统、 设备、人身安全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影响文明生产。
3、三类缺陷:除一、二类缺陷以外的其它缺陷。
危险点(源)、安全隐患、设备缺陷的相关知识
二、危险点谓危险点,是指在作业中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 部位、场所、工器具或动作等。危险点包括3个方面:
4、危险点具有可知可预防性
我们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危险点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它常 常隐藏在作业环境、机器设备或作业人员的行为之中,但 是按照辩证的观点来看,一切客观事物都是可知的。
危险点(源)、安全隐患、设备缺陷的相关知识
安全培训
(三)危险点的产生 1、伴随着生产实践活动而生成 只要有生产实践活动,就必然会生成相应的危险点。生产实践活动结束,危
2、习惯性违章会掩盖危险点的存在
习惯性违章者,往往抱有侥幸的心理,对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视而不见,听 而不闻,从而掩盖其存在。
3、习惯性违章会使危险点演变成事故
风险、危险源、隐患----正确理解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双重预防机制
正确理解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双重预防机制兼论“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作者:中国石油(总部)质量安全环保部HSE体系处副处长胡月亭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国务院安委会下发了《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要求建立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双重预防机制,实行风险的分级防控。
本文通过对有关隐患与风险等基本概念的梳理、事故致因等基本理论的分析,澄清有关隐患、危险源与风险等基本概念模糊认识,厘清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更好通过双重预防机制做好事故防控工作。
【一】基本理论能量意外释放论解释了事故发生的内因,奶酪模型理论说明了事故发生的外因。
01能量意外释放论该理论认为,能量或有害物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所在,能量或有害物质失去控制而意外释放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各种能量或有害物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致害物,如机械能可能导致撞击伤、夹伤等机械伤害,热能可能导致灼烧、中暑等,电能可能会干扰神经,或电击伤亡,等等。
能量意外释放论说明了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至于能量或有害物质为什么会失去控制而意外释放,奶酪模型理论则给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
02奶酪模型理论奶酪模型理论认为,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障(措施)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像“瑞士奶酪”那样,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或漏洞。
正是由于缺陷或漏洞的存在,导致防控屏障这些屏障(措施)不能够很好发挥作用,如果屏蔽某一能量或有害物质的所有屏障在某一时刻同时失去作用,就会导致该能量或有害物质失控,进而造成事故发生。
因此,为了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既要辨识出诸如能量或有害物质这样的根本致害物,以便设置相应屏障进行防控,同时还要辨识出防控屏障上的缺陷或漏洞并进行修补,以使其发挥应有的防控作用。
【二】基本概念及其关系01危险源危险源是英文Hazard一词的汉译,也译作危害因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2011》中,把其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培训课程(62页)
三、危险源管理
28
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的着手点
1. 发挥好班组长骨干的带头作用,组织班组成员积极开展 2. 加强领导,组织评比,表扬优秀、鞭策落后; 集思广益、互帮互学、
发动全员参与,提高主人翁意识,变“要我安全” 为“我要安全 3. 加强危险源辨识工作结果的审查,确保工作质量 4. 要将危险源与各类检查、隐患整改、岗位操作、安全日活动等密切联
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质 2 事故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
事故发生前,我们无法准确的 3 预测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
么人发生什么样的事故 4 不是有预谋的
一、认知事故
6
认知事故:事故的本质是什么
由于管理失误引发的人 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 安全状态及其相互作用
使不正常的或不希望 的能量释放
转移于人体、设施,造 成人员伤亡和(或)财产
针对已修正的措施重 新评价风险,并检查 风险是否可承受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
编 中 的 编 的、制 发 任 制需计 现 何 计要划 的 问 划重以 、 题 以视处 需 处的理 要 理评 任评 重价 何价 视中 问发 题现
三、危险源管理
30
危险源辨识—划分作业活动
作业活动分类
在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之前,首先要准备一份 作业活动表,用合理且易于控制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类并收集必要的信 息。例如,其中必须包括不常见的维修任务,以及日常的生产活动。
容器等。 5. 危险物质,如各种有毒、有害、可燃易爆物质等。 6. 生产、加工、贮存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 7. 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能量意外释放的物体,如带电体、高温物体等。
二、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
事故隐患、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和关系
事故隐患、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和关系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指人的活动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或者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而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者经济损失的潜在危险。
分四级:1、一般事故隐患:可能造成3人(不含3人)以下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不含)以下。
2、较大事故隐患:可能造成3人以上10人(不含10人)以下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500万元(不含)以下。
3、重大事故隐患:可能造成10人以上50人(不含10人)以下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1000万元(不含)以下。
4、特大事故隐患:可能造成5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事故隐患与危险源不是等同的概念,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它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如人走路不稳、路面太滑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或方式上,如检查不到位、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等。
危险源概念: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
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
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是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
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危险及有害因素、危险源、事故隐患、风险等术语定义用逻辑关系分析
危险及有害因素、危险源、事故隐患、风险等 术语定义及逻辑关系分析张涌 安瑞祺(北京)国际风险管理顾问公司一、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源、事故隐患、风险等术语在我国出台背景与应用(一)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和有害因素最早出现在1992年颁布的《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中,当时没有明确的定义。
2009年修订颁布的《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对“危险和有害因素”(hazardous and harmful factors)进行了定义,其定义为: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
1992年,将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生理、行为性及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
2009年修改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及管理因素。
(二) 危险源首次出现在2001年颁布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GB/T28001-2001),其定义为: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2003年颁布的《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GB/T20000.4-2003)中将危险源定义为:可能导致伤害的根源。
2007年,在第一个AQ标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导则》(AQ2007.1-2006)中,对危害源的定义用回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中的定义。
2011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改版时,危险源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重大危险源最早出现在2000年颁布的《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002年,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写进了颁布的《安全生产法》法中。
2009年修订颁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取代了原有《重大危险源辨识》,同时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变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什么是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培训,一篇文章讲清楚
模拟评估
专业化公司和第三方共同组织模拟评估,达到验收条件,得分在 85 分 以上(与集团评估得分之差不超过正负 10 分)。
双预防机制建设要求及复制推广工作能够被全员所理解,特别是企业 一把手、安全分管领导、安全部门领导、业务部门领导、员工五类人员, 集团现场测试得分在 85 分以上。
基本要求
双重预防体系
基于过程,标本兼治
治未病,以疏导为主
注重事前预防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传统安全生产监管模式
基于结果,治标
治已病,以封堵为主
注重事后处理
单纯以隐患排查治理进行
双重预防机制——为什么
事前预防
事后管理
危险源风险
事故隐患
未遂事故
事故
伤害和疾病
持续的风险管控
隐患排查治理
应急,事故的四不放过
第一道防线
双重预防机制建立背景
双重预防机制的构建
双重预防机制构建步骤
01
02
03
Part 1
双重预防机制建立背景
重特大事故多发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镇化工园区内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化学储罐发生爆炸事故,并波及周边16家企业。事故共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伤,640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19.86亿元.
吹扫不彻底造成一氧化碳含量超标;
1
未携带一氧化碳和氧气监测装置;
2
进入作业前未按要求进行有毒气体监测;
3
监测装置未校准或失准未能准确监测有害气体含量等第二类危险源。
4
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的发展转化
危险源
安全 =隐患有效治理,将危险源/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
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的关系
危险及有害因素、危险源、事故隐患、风险等术语定义用逻辑关系分析
危险及有害因素、危险源、事故隐患、风险等 术语定义及逻辑关系分析张涌 安瑞祺(北京)国际风险管理顾问公司一、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源、事故隐患、风险等术语在我国出台背景与应用(一)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和有害因素最早出现在1992年颁布的《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中,当时没有明确的定义。
2009年修订颁布的《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对“危险和有害因素”(hazardous and harmful factors)进行了定义,其定义为: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
1992年,将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生理、行为性及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
2009年修改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及管理因素。
(二) 危险源首次出现在2001年颁布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GB/T28001-2001),其定义为: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2003年颁布的《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GB/T20000.4-2003)中将危险源定义为:可能导致伤害的根源。
2007年,在第一个AQ标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导则》(AQ2007.1-2006)中,对危害源的定义用回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中的定义。
2011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改版时,危险源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重大危险源最早出现在2000年颁布的《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002年,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写进了颁布的《安全生产法》法中。
2009年修订颁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取代了原有《重大危险源辨识》,同时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变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安全隐患、事故隐患、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联系
安全隐患、事故隐患、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联系安全隐患定义是指在生产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其他因素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伤害、职业相关病症、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伤的工作相关的事情)或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如:用电,用火等,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从性质上分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事故隐患定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安全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危险源定义: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按安全科学理论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
a、第一类危险源。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
b、第二类危险源。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轮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引起物的故障和人的失误)。
重大危险源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对危险源的分类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以及计算重大危险源辨识临界量和最大量的方法定义:依据安全生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辨识确定的危险设备、设施或者场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贮罐区(贮罐);2)库区(库);3)生产场所;4)压力管道;5)锅炉;6)压力容器;7)煤矿(井工开采);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9)尾矿库。
缺陷,隐患,故障,危险,风险,事故,安全的定义区别联系
1、隐患的定义隐患是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简称。
是指安全风险程度较高,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安全管理方面的缺陷。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场所、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三是管理方面缺陷。
隐患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二种: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人身死亡事故,重大及以上电网、设备事故,或由于供电原因可能导致重要电力用户严重生产事故,整改难度较大,或需经较长时间、较大投入方能治理的事故隐患。
特点是可能造成后果大、整改难度大、时间长,投入多。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人身重伤事故,一般电网和设备事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整改消除的事故隐患。
特点是后果小、整改容易、时间短。
2、隐患的形成隐患的大体上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备重大缺陷未及时处理形成隐患,二是历史欠账较多形成隐患,三是管理严重不到位形成隐患,人员长期习惯性违反规章制度形成隐患。
四是经试验、检查、设备评估等手段发现隐患。
从以上四个方面发现的问题,还不能确定为安全隐患、可能叫做设备缺陷、管理漏洞、人员违章等。
需要经过一个评估的程序确定是不是隐患,评估一般结合安全例会进行评估,确定后的隐患按照隐患的管理流程进行管理。
就是发现、评估、挂牌监督、限期整改、验收、消号。
目前公司安排生产部对进行隐患统计,我们就有责任将大家所报回的隐患,进行分类并送有关部门、单位限期进行整改,并对处理,并对处理情况进行跟踪,对未按要求进行处理的单位、部门进行通报,经通报后仍无进展的单位向公司提出建议给予相应的自处份。
3、隐患和缺陷的区别缺陷定义:缺陷是指运用中的电气设备(含监控、消防、安防设备、五防装置)及其相应的辅助设备在运行及备用时,出现影响电网安全运行或设备健康水平的一切异常现象。
设备缺陷按其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威胁程度和设备健康状况分为紧急、重大、一般三大类。
紧急缺陷需要24小时内处理完毕。
重大缺陷国家电网公司规定7天、南方福建电网规定1个月,我编写的缺陷管理规定(正在走发文流程)15天。
危险源、安全隐患、安全风险的区别关系表
名称定义构成要素危险源、安全隐患、安全风险的区别关系表分级识别方控制与管理说明备注危险源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物质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因素;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
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1、具有潜在危险物,这种物可以施放物理能量、化学能量、化学辐射或释放病毒、毒素;2、一定的存在条件或运行环境;3、触发因素。
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或损失,或者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
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
危险源的运行环境是指危险源正常状态或工作状态所要求的环境状况。
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
四级,根据《危险源管理办法》级别进行分级管控法安全检查;预危险性分析;影响性分析;量级比对法技术(设计、管理过施工)手段、程中,针管理手段、对导致人行为操作危险源控制。
失去稳重大危险源定状态按照《重大的不同危险源管理至因因规定》进行素采取管理,一般有针对危险源按照性的治相应危险源理措施。
的类别,参照对应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保持其运行环境、存在条件相对稳定。
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
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
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是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
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只有受触发因素影响其存在条件、运行环境发生变化可能引起稳定状态改变,危险源状态异常可能转化为事故隐安全风险安全隐患安全风险是导致危险源失去稳定状态、运行环境改变的因素。
具体表现在生产活动中对危险源的管理、运行环境、治理、防范、使用因设计技术缺陷或人员执行技术标准、计文件、施工方案、操作规程、全质量、运行环境相关管理要求等失误、不能满足规定要求引发危险源失去稳定性状态或运行环境改变,导致的人员伤害、社会影响、环境影响、经济损失、工程工期延误等因素的统称。
危险源辨识培训
2016/5/4
1
培训提纲
认识危险源 辨识危险源 评价风险 控制风险
2016/5/4
2
一、认识危险源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 组合。
根源:可以直接导致人身伤害或损害的人或物。
台阶、涵洞、厂房大 门、恶劣气候、粉尘、 噪音…
①
状态或行为:在某一状态或行为的影响下可能导致人 身伤害或损害。
水瓶漏水、油气泄露、 电风扇漏电、地面塌 陷…
事故隐患: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不良的 作业环境和管理缺陷。
①:定义来源《山西华圣铝业有限公司程序文件》
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关系
高速旋转
危险源 不加防护罩 事故隐患 事故 加防护罩 不构成隐患
2016/5/4
30
一、危险源基本理论
二)危险源及其相关概念的关系 1)危险源与事故 事故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 生的、违反人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 止,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 的意外事件。
2016/5/4
31
一、危险源基本理论
2)重大危险源与事故隐患 重大危险源是物质的量达到一定程度的一种客观存在状态。重大 危险源是物质固有的属性,这种属性可能长期存在,这种长期存 在性就必须通过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 境因素影响和管理上的漏洞来消除事故隐患,以达到安全的目的。 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 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它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 有缺陷的“状态”,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如人走路 不稳、路面太滑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 序、内容或方式上,如检查不到位、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培训不 到位等。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 损失的事故隐患,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对于预防特 大安全事故有重要的意义。事故隐患通常通过检查、分析可以发 现、察觉它们的存在。
危险源、隐患、风险的异同及关系
危险源、隐患、风险的异同与关系正确理解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双重预防机制【一】基本理论能量意外释放论解释了事故发生的内因,奶酪模型理论说明了事故发生的外因。
01能量意外释放论该理论认为,能量或有害物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所在,能量或有害物质失去控制而意外释放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各种能量或有害物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致害物,如机械能可能导致撞击伤、夹伤等机械伤害,热能可能导致灼烧、中暑等,电能可能会干扰神经,或电击伤亡,等等。
能量意外释放论说明了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至于能量或有害物质为什么会失去控制而意外释放,奶酪模型理论则给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
02奶酪模型理论奶酪模型理论认为,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障(措施)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像“瑞士奶酪”那样,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或漏洞。
正是由于缺陷或漏洞的存在,导致防控屏障这些屏障(措施)不能够很好发挥作用,如果屏蔽某一能量或有害物质的所有屏障在某一时刻同时失去作用,就会导致该能量或有害物质失控,进而造成事故发生。
因此,为了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既要辨识出诸如能量或有害物质这样的根本致害物,以便设置相应屏障进行防控,同时还要辨识出防控屏障上的缺陷或漏洞并进行修补,以使其发挥应有的防控作用。
【二】基本概念及其关系01 危险源危险源是英文Hazard一词的汉译,也译作危害因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2011》中,把其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危险源一般分可为两类:一类是能量或有害物质所构成的第一类危险源,如,像快速行驶车辆具有的动能、高处重物具有的势能,以及声、光、电能,等等,都属于第一类危险源,它是导致事故的根源、源头,是“罪魁祸首”。
另一类是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监管缺陷等在内的第二类危险源,也即危险源定义中的不安全的状态、行为。
它就是防控屏障上那些影响其作用发挥的缺陷或漏洞,正是这些缺陷或漏洞致使约束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屏障失效,导致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失控,从而造成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