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危险源、事故之间的关系
危险因素、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的区别
1、危险因素是构成事故的物质基础。
它表示劳动生产过程的物质条件(如工具、设备、机械、产品、劳动场所、环境等)的固有危险性质和它本身潜在的破坏能量。
2、危险因素所固有的危险性质,还决定了它受管理缺陷和外界条件激发转化为事故的难易程度,这种难易程度称为危险因素的感度。
感度愈高,危险因素愈容易转化为事故。
结构和能量容易发生形变和转化的物质,也容易转化为事故。
3、有危险因素存在就有发生事故的可能,事故的严重程度(单元事故的经济和劳动力的损失)与危险因素的能量成正比。
因此首先要采取防止发生事故的措施,防止第一次激发,作为第一道防线;还要采取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防止第二次激发,作为第二道防线。
4、危险因素随着物质条件的存在而存在,也随着物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5、危险因素转化为事故是有条件的,只要控制住危险因素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事故就可以避免。
6、危险因素在未被人认识之前,无从采取防范措施,危险因素能直接转化为事故,因之事故的发生虽不能绝对避免,但可以避免一切能避免的事故,或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7、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
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
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
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
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
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
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8、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对于预防特大安全事故有重要的意义。
危险源和隐患的区别
危险源和隐患的区别事故隐患是指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
它是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
它可以是一种状态、可以是一种行为、可以是一种缺陷。
危险源是指具有潜在能量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伤害损失或破坏的、可转化为事故的源头或部位。
它由潜在危险、存在条件、触发因素三个要素构成。
危险源和隐患之间有内在联系,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危险源属自然常态,隐患属不正常状态。
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的区别和联系最近看到很多人对危险源和事故隐患区分不清,在这向大家简单解说一下,有不足处请谅解首先看两者的定义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事故隐患: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安全管理中我们要对危险源加以研究,继而控制,一般来说研究危险源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能量的研究,第二类是对能量载体的研究举例说明:某工厂有100kg汽油,汽油是易燃易爆化学品,所以它是危险源,汽油用储罐盛装,所以装有汽油的储罐同样也是危险源。
但我们已经知道汽油的危险特性,也无法改变其特性,因工艺流程不能被替代,所以只能对其的载体,也就是对储罐进行研究、控制,为了保障安全,我们要定期检查储罐的密封性是否良好、有无腐蚀、有无接地、是否远离火源等等,这就是对能量载体的研究、控制而如果我们在安全检查中发现储罐未接地、被腐蚀、变形、被阳光直射等等,这时我们就说存在事故隐患了!用一个简单等式说明即:危险源+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举个简单的例子:家庭厨房里用的菜刀因可能造成割伤切伤的伤害,所以菜刀是危险源,但如果菜刀用完后随手一方放在桌边有坠落砸脚的可能,这就是物的不安全状态,菜刀+放在桌边不稳=隐患。
即是说事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而危险源则不一定是事故隐患那么安全管理简单的说就是辨识危险源、对危险源加以控制、查隐患、事故调查以及应急救援大家可以参照GB6441来找公司存在的危险源,参照GB13861来排查安全隐患,此两份GB内容已经非常详细了再引深理解,我们平时所说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有什么不同?个人理解安全检查可以理解为一个危险源辨识的过程,当然有隐患也得管,而隐患排查则是侧重于对已识别的危险源的控制状况进行性检查。
危险源、危害因素、风险、事故隐患之间的关系
事故、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安全措施、事故隐患之间的关系预防危险源发生事故,需要全面分析危险源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而在危险源的装置、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安装、施工生产等过程中,针对各种危险有害因素,预先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危险源发生事故的所有特征。
1、事故隐患:指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是控制危险源的安全措施失效或缺少。
2、危险有害因素:危险因素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3、安全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和防止事故扩大的各种技术措施及管理措施。
4、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5、危险源分两类,第一类指能量和危险物及其载体,第二类指人、机、环、管。
6、事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危险源不一定是事故隐患。
案例图解-违章切割砂轮崩飞事故经过:1、2005年4月2日,某厂钳工徐某准备用砂轮切割机切下一批45毫米的角钢料。
2、徐某将角钢放入已调好高度的切割机夹料钳口槽,但未紧固。
3、切割中徐某用一只脚踩住角钢,因嫌切割太慢,徐某有时用力压把。
在一次重压操作中,只听“砰”的一声响,砂轮崩飞,碎片造成徐某全身二十多处重伤,险些丧命。
事故原因因下料量大,徐某嫌麻烦,没有每次紧固夹板夹料,而是调好钳口将角钢档住。
但是角钢被切割时一侧立脚朝上,容易颤动不稳。
虽然徐某用脚踩住协助加压,但操作中用力不匀,按压过猛,被切割料发生震跳移位,造成伤人事故。
防范措施1、被切割材料必须用夹钳夹持牢固方可切割。
2、角钢类的材料最好不要竖刃朝上进行切割。
除型材外,2毫米以下厚度的单片薄板材料严禁用砂轮切割机切割。
3、切割时的按压操作应均匀用力,不得用力过猛或撞击。
问题:上述原因分析完整吗?还需要补充那些?防范措施有针对性吗?还需要补充那些?。
危险、事故、隐患、风险的区别
危险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一般用风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风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来表示,即:R=FCR-风险度(危险的程度);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以将危险源划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第一类危险源客观上已经存在并且在设计、建设时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控制措施,因此,企业安全工作的重点是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问题。
事故1.生产安全事故的定义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2、事故类别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1)物体打击: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2)车辆伤害: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造成的伤亡事故;(3)机械伤害: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切等伤害;(4)起重伤害: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5)触电:电流流经人体,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
适用于触电、雷击伤害;(6)淹溺:因大量水经门、鼻进入肺内,造成呼吸道阻塞,发生急性缺氧而窒息死亡的事故;(7)灼烫:强酸、强碱溅到身体引起的灼伤,或因火焰引起的烧伤,高温物体引起的烫伤,放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等事故。
(8)火灾:造成人身伤亡的企业火灾事故。
(9)高出坠落:人由站立工作面失去平衡,在重力作用下坠落引起的伤害事故。
(10)坍塌:建筑物、构筑物、堆置物的等倒塌以及土石塌方引起的事故。
(U)冒顶片帮:矿井工作面、巷道侧壁由于支护不当、压力过大造成的坍塌,称为片帮顶板垮落为冒顶。
二者常同时发生,简称为冒顶片帮。
(12)透水:矿山、地下开采或其他坑道作业时,意外水源带来的伤亡事故。
什么是危险源、事故隐患、风险?
什么是危险源、事故隐患、风险?什么是危险源、事故隐患?一文读懂!(一)危险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2011》中,把其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危险源一般分可为两类:一类是能量或有害物质所构成的第一类危险源,如行驶车辆具有的动能、高处重物具有的势能以及电能等等,都属于第一类危险源,它是导致事故的根源、源头。
另一类是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监管缺陷等在内的第二类危险源,也即危险源定义中的不安全的状态、行为。
它就是防控屏障上那些影响其作用发挥的缺陷或漏洞,正是这些缺陷或漏洞致使约束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屏障失效,导致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失控,从而造成事故发生。
例如,煤气罐中的煤气就是第一类危险源,它的失控可能会导致火灾、爆炸或煤气中毒;煤气的罐体及其附件的缺陷以及使用者的违章操作等则为第二类危险源,因为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了煤气罐中的煤气泄漏而引发事故。
(二)隐患与安全生产有关系的隐患称为“事故隐患”,一般也称为“隐患”。
《现代劳动关系词典》把“事故隐患”定义为:企业的设备、设施、厂房、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能够造成人身伤害的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1994)把“事故隐患”定义为: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的缺陷。
1995年,劳动部出台的《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定义“事故隐患”为:劳动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008年,国家安监总局颁布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定义“事故隐患”为: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综上所述,“隐患”一词最初的含义就是隐藏的祸患,而安全生产领域所指的“隐患”,并非是隐藏的祸患,而是指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及有害因素、危险源、事故隐患、风险等术语定义用逻辑关系分析
危险及有害因素、危险源、事故隐患、风险等 术语定义及逻辑关系分析张涌 安瑞祺(北京)国际风险管理顾问公司一、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源、事故隐患、风险等术语在我国出台背景与应用(一)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和有害因素最早出现在1992年颁布的《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中,当时没有明确的定义。
2009年修订颁布的《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对“危险和有害因素”(hazardous and harmful factors)进行了定义,其定义为: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
1992年,将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生理、行为性及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
2009年修改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及管理因素。
(二) 危险源首次出现在2001年颁布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GB/T28001-2001),其定义为: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2003年颁布的《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GB/T20000.4-2003)中将危险源定义为:可能导致伤害的根源。
2007年,在第一个AQ标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导则》(AQ2007.1-2006)中,对危害源的定义用回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中的定义。
2011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改版时,危险源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重大危险源最早出现在2000年颁布的《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002年,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写进了颁布的《安全生产法》法中。
2009年修订颁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取代了原有《重大危险源辨识》,同时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变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故障、隐患、危险、风险、事故、安全的定义区别联系[1]
故障、隐患、危险、风险、事故、安全的定义区别联系:故障: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因某种原因“丧失规定功能”或危害安全的现象。
隐患:就是在某个条件、事物以及事件中所存在的不稳定并且影响到个人或者他人安全利益的因素。
事故: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安全:免除不了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区别和联系:安全不是完全没有损害,只是这个损害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任何时候都会有大大小小的隐患存在。
如果及时发现消除隐患就能使系统处在一个正常的状态。
要是存在隐患而没有及时处理,就会发生故障。
故障不一定会有危险,也有可能是丧失一些功能,却也有可能导致危险。
而风险是指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不是指危险本身。
事故是意外情况,而不是意外情况的也有可能是危险,(吸烟不是事故,却对人有害是危险。
)危险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是具有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有害物质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两者区别:事故隐患与危险源不是等同的概念:事故隐患:它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如人走路不稳、路面太滑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危险源: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
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
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核发电就是一个危险源。
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是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美国白蛾)危险:遭受损失、伤害、不利或毁灭的可能性。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和收益成正比,所以一般积极性进取的偏向于高风险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
危险源、风险、隐患和事故的区别
危险源、风险、隐患和事故的区别危险源、风险、隐患和事故是安全管理中最常用到的概念,但是对于初学的小伙伴可能分辨不清。
本帖只做初学者交流,老鸟绕道。
首先说危险源,顾名思义危险源就是危险的根源,我们通常见到的危险源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包括注册安全工程师教材中都是这么写的。
但是仔细想想,危险源是危险的根源,应该是物,而第二类危险源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和管理缺陷都应归属隐患。
以人的不安全行为来说,按照事故轨迹交叉理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相交才会发生事故,归根结底,对人造成伤害的还是物。
人的不安全行为不应该作为危险源是因为所有安全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人,所以人和人的行为一般不能作为危险源。
确定了危险源是物的认知,我们接下来再说风险和隐患就清晰了。
大家记住一句话,风险是伴随危险源而生的,风险管控失效会成为隐患,隐患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事故。
像洋葱里到外分别是危险源风险隐患和事故。
风险是伴随危险源而生的,是危险源的一种属性,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是抽象的。
隐患是释义为隐藏的祸患,是潜在的危险,隐而未发,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演变成事故。
打个比方,煤气罐是危险源,可能会爆炸是风险,而煤气罐阀门不严造成煤气泄漏是隐患,煤气泄漏遇到明火发生爆炸是事故。
在这个例子中,煤气罐是危险源,煤气是气态、比重比空气轻都是煤气的属性,同时煤气具有可燃性,有限空间内剧烈燃烧就会发生爆炸事故。
所以可爆炸性(一定程度上跟可燃性是一个意思)就是风险,也是煤气罐的一种属性,随危险源而生,无危险源也就无从谈起风险。
可爆炸性这种属性就是看不到的,是抽象的,是预判的,只有爆炸冲击波冲击了周围了物体,人们才能感知到,但其他这种属性一直都是存在的,是不可消除的。
而煤气罐泄露是可观察到的,比如听到“斯斯”声音或者肥皂水刷管道,这是能看到的,不及时处理极有可能会发生爆炸,这就是隐患。
可见的,可消除的,具象的。
明白了以上几点,我们就知道了预防事故关口前移一共有几个关口了。
故障、隐患、危险、风险、事故、安全的定义区别联系
故障、隐患、危险、风险、事故、安全的定义区别联系故障: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因某种原因“丧失规定功能”或危害安全的现象。
隐患:就是在某个条件、事物以及事件中所存在的不稳定并且影响到个人或者他人安全利益的因素。
危险:指材料、物品、系统、工艺过程、设施或场所对人、财产或环境具有产生伤害的潜能。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事故: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安全:免除不了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以上定义引自百度百科)这些概念是区别和联系的。
安全不是完全没有损害,只是这个损害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任何时候都会有大大小小的隐患存在。
如果及时发现消除隐患就能使系统处在一个正常的状态。
要是存在隐患而没有及时处理,就会发生故障。
故障不一定会有危险,也有可能是丧失一些功能,却也有可能导致危险。
而风险是指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不是指危险本身。
事故是意外情况,而不是意外情况的也有可能是危险,比如说工厂的有毒废气不是事故,却对人有害是危险。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危险源的3个要素:(1)危险一般由于能量或毒物释放失去控制而引起。
在进行风险分析时,首先要确定危险源种类,如毒物释放、爆炸、火灾等,其次要确定系统中哪一部分是危险的来源,如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储罐、动力装置等;(2)环境、人员或其它生态系统、建筑物或构筑物暴露于危险区域的程度;(3)危险一旦发生,对暴露目标的有害作用或可能造成的损失。
这3个要素称为风险链,在进行风险分析时,要对链中的每个环节作具体分析和评价。
事故隐患是指人的活动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或者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而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者经济损失的潜在危险。
故障、隐患、危险、风险、事故、安全的定义区别联系
故障、隐患、危险、风险、事故、安全的定义区别联系故障: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因某种原因“丧失规定功能”或危害安全的现象。
隐患:就是在某个条件、事物以及事件中所存在的不稳定并且影响到个人或者他人安全利益的因素。
危险:指材料、物品、系统、工艺过程、设施或场所对人、财产或环境具有产生伤害的潜能。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事故: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安全:免除不了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以上定义引自百度百科)这些概念是区别和联系的。
安全不是完全没有损害,只是这个损害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任何时候都会有大大小小的隐患存在。
如果及时发现消除隐患就能使系统处在一个正常的状态。
要是存在隐患而没有及时处理,就会发生故障。
故障不一定会有危险,也有可能是丧失一些功能,却也有可能导致危险。
而风险是指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不是指危险本身。
事故是意外情况,而不是意外情况的也有可能是危险,比如说工厂的有毒废气不是事故,却对人有害是危险。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危险源的3个要素:(1)危险一般由于能量或毒物释放失去控制而引起。
在进行风险分析时,首先要确定危险源种类,如毒物释放、爆炸、火灾等,其次要确定系统中哪一部分是危险的来源,如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储罐、动力装置等;(2)环境、人员或其它生态系统、建筑物或构筑物暴露于危险区域的程度;(3)危险一旦发生,对暴露目标的有害作用或可能造成的损失。
这3个要素称为风险链,在进行风险分析时,要对链中的每个环节作具体分析和评价。
事故隐患是指人的活动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或者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而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者经济损失的潜在危险。
危险及有害因素、危险源、事故隐患、风险等术语定义用逻辑关系分析
危险及有害因素、危险源、事故隐患、风险等 术语定义及逻辑关系分析张涌 安瑞祺(北京)国际风险管理顾问公司一、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源、事故隐患、风险等术语在我国出台背景与应用(一)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和有害因素最早出现在1992年颁布的《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中,当时没有明确的定义。
2009年修订颁布的《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对“危险和有害因素”(hazardous and harmful factors)进行了定义,其定义为: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
1992年,将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生理、行为性及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
2009年修改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及管理因素。
(二) 危险源首次出现在2001年颁布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GB/T28001-2001),其定义为: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2003年颁布的《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GB/T20000.4-2003)中将危险源定义为:可能导致伤害的根源。
2007年,在第一个AQ标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导则》(AQ2007.1-2006)中,对危害源的定义用回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中的定义。
2011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改版时,危险源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重大危险源最早出现在2000年颁布的《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002年,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写进了颁布的《安全生产法》法中。
2009年修订颁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取代了原有《重大危险源辨识》,同时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变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危险源,隐患与事故之间的逻辑关系
危险源,隐患与事故之间的逻辑关系为:
•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风险是对危险源在未造成任何损失情况下的主观评估。
•隐患是第二类危险源,而危险源包括隐患,因此危险源≠隐患。
•风险是在未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情况下,人们对危险源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主观判断的结果,风险是一种可能性。
隐
患是将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转变成了现实存在。
•隐患是系统状态的一个参数,事故必然存在物、能量间的相互作用,仅存在隐患并不能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隐患是事故的
必要条件,但并不充分(加上相应的危险源才能构成事故)。
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
2.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一)事故《现代汉语词典》将“事故”解释为:多指生产、工作上发生的意外损失或灾祸。
企业生产中,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引起作业人员急性中毒,发生了安全生产事故。
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从这个解释可以看出,事故是意外事件,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同时该事件产生了违背人们意愿的后果。
如果事件的后果是人员死亡、受伤或身体的损害就称为人员伤亡事故,如果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就是非人员伤亡事故。
事故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分别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等。
(二)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在生产过程中,凭着对事故发生与预防规律的认识,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可制定生产过程中物的状态、人的行为和环境条件的标准、规章、规定、规程等,如果生产过程中物的状态、人的行为和环境条件不能满足这些标准、规章、规定、规程等,就可能发生事故。
事故隐患分类非常复杂,它与事故分类有密切关系,但又不同于事故分类。
本着尽量避免交叉的原则,综合事故性质分类和行业分类,考虑事故起因,可将事故隐患归纳为21类,即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水害、坍塌、滑坡、泄漏、腐蚀、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煤与瓦斯突出、公路设施伤害、公路车辆伤害、铁路设施伤害、铁路车辆伤害、水上运输伤害、港口码头伤害、空中运输伤害、航空港伤害和其他类隐患等。
(三)危险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从危险的概念可以看出,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
隐患、危险源、事故之间的关系
隐患的排查和治理是预防事故的 重要手段,通过及时发现和消除 隐患,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
性。
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
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根源,如果 不加以控制和管理,可能导致事
故的发生。
事故是指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 失等不良后果的事件,通常是由 于危险源失控或管理不善等原因
引起的。
对危险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是预防事故发生的关键措施。
隐患与事故的关系
隐患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因 素,如果不及时排查和治理, 一旦条件成熟,就可能引发事
故。
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多个隐 患的叠加或相互作用引起的, 因此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对
于预防事故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隐患排查和治理,可 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
隐患、危险源、事故 之间的关系
目录
• 隐患、危险源、事故的定义与特点 • 隐患、危险源、事故之间的关系 • 隐患、危险源、事故的预防与控制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隐患、危险源、事故的定 义与特点
隐患的定义与特点
隐患是指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或 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缺陷。
隐患具有隐蔽性、潜伏性和不 确定性,通常难以被人们发现 和预防。
案例三:某煤矿的事故预防与处理
总结词
事故预防与处理的必要性
详细描述
某煤矿注重事故预防与处理,通过加强安全培训、提高设备安全性能、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等措施,有 效降低了事故发生的频率。在事故发生时,煤矿能够迅速响应,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减轻事故损失 。
05
总结与展望
对隐患、危险源、事故的认识与理解
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 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安全 素质,是未来安全生产发 展的重要方向。
危险源、隐患、事
特大事故隐患:可能造成50人以上死亡,或直 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6
事故隐患的分类
一般分类
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实质:是一种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 陷的“状态”,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 如人走路不稳、路面太滑都是导致摔伤的隐患,也 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或方式上,如检查不到 位、制度不完善、人员培训不到位等。
安全工程学:危险源是各种事故发生的 根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从而造成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损害的潜在的不安全 因素
11
危险源的释译
危险源是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的。系统范围是 相对的,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不同。 就大范围全国来讲,危险行业具体的一个企业 就是一个危险源(如炼油厂)。而相对于一个 企业来讲,危险源可能是某个车间或者仓库。 在细分相对某个车间来讲,某台设备可能是车 间系统的危险源。
安全管理先进性的要求:以风险预控管理为核心的本质安全 管理体系能够实现“事后处理”为“事先控制”,变“被动 应对”为“主动预防”;是全面加强安全基础工作的重要保 证;是最终实现文化管理的必要途径,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 期安全工作的关键点和着力点;也是践行“两个安全理念” 的行动指南,因此应加强以风险预控管理为核心,逐步推广、 建立并实施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孙中山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社 会问题,隐患在将来,不像民族民权两 问题,是燃眉之急,所以少人去理会 他”。
3
安全隐患
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 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 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 事故发生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 为和管理上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