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管理 组织机构建设
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计划
一、前言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载体,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提高保护效果,制定以下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确保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 加强生态监测,及时掌握保护区生态环境变化,确保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3. 严格保护区内人为活动管理,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和谐共生。
三、工作内容1. 组织架构(1)成立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保护区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
(2)设立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生态监测、执法巡查、宣传教育等。
2. 生态监测(1)建立生态监测网络,对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等进行定期监测。
(2)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保护区生态环境状况,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3. 人为活动管理(1)严格控制保护区内人为活动,如禁止非法捕猎、采伐、放牧等。
(2)加强对保护区内旅游活动的管理,确保游客活动符合生态保护要求。
(3)开展保护区周边社区宣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减少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4. 宣传教育(1)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区重要性的认识。
(2)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组织志愿者参与保护区管理、保护活动。
(3)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宣传保护区保护成果和典型案例。
5. 人员培训(1)定期组织保护区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2)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保护区保护技术研究。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 加大资金投入,为保护区管理提供物质保障。
3. 加强部门协作,形成保护合力。
4. 完善法律法规,为保护区管理提供法制保障。
五、实施期限本管理工作计划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五年。
自然保护区管理规范
自然保护区管理规范自然保护区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宝藏,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区域。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区域,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至关重要。
首先,明确自然保护区的划定和分类是管理的基础。
根据保护对象的特点和重要性,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生态系统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野生植物保护区等。
在划定保护区的范围时,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物种的分布范围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因素。
通过科学的评估和论证,确保划定的区域能够有效地保护目标物种和生态系统。
在管理体制方面,应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和明确的职责分工。
管理机构需要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包括生态学家、动植物专家、环境保护工程师等。
他们负责制定保护计划、监测生态状况、开展科学研究以及处理日常管理事务。
同时,明确各级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确保信息流通顺畅,工作高效协同。
资源监测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对保护区内的生物资源、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可以及时掌握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内容包括物种的数量、分布、繁殖状况,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环境质量等方面。
监测手段可以采用传统的实地调查、样方监测,也可以结合现代的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高科技手段,提高监测的效率和精度。
科学研究对于提升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在保护区内开展相关研究,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物种的生态需求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研究成果可以为保护措施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理论支持,促进保护工作的科学化和精准化。
在保护措施方面,要严格限制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的干扰。
禁止非法采伐、狩猎、捕捞、开垦等破坏性行为。
对于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确保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小化。
同时,加强对周边社区的管理和引导,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减少人为活动对保护区的压力。
宣传教育也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保护区运营管理方案
自然保护区运营管理方案
介绍
这份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自然保护区的运营管理方案,以确保自然保护区能够有效保护和管理其自然资源。
目标
- 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 促进可持续使用自然资源
- 提供教育和宣传活动
- 吸引游客并提供游客服务
- 协调和合作与相关利益相关方
运营管理措施
1. 创建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并设立合适的管理机构;
2. 制定保护区规划和管理计划,并定期评估和更新;
3. 实施合适的立法和法规,确保合规和执法;
4. 制定合适的保护区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5. 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包括野生动植物、生态系统等;
6. 制定合适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计划,以实现可持续利用;
7. 提供教育培训和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保护区的认识和意识;
8. 建立游客中心和游客设施,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服务;
9. 加强与相关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进保护区事业;
10. 定期监测和评估保护区的运营管理效果,做出必要的调整
和改进。
周期和责任
- 保护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运营管理方案;
- 相关部门和管理机构负责执行具体的运营管理措施;
- 监督和评估机构负责监测和评估运营管理效果。
结论
自然保护区的运营管理方案应综合考虑保护、管理和利用自然
资源的要求,通过合理规划和有效措施,实现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
发展和管理效果的提升。
同时,积极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增强公
众对自然保护区保育的认识和意识,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自然保护区管理规范
自然保护区管理规范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珍贵的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而设立的特殊区域。
它们的管理规范非常重要,决定着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保护。
本文将介绍自然保护区管理规范的几个关键方面。
一、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划定 1. 建设目标: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目标应明确,明确保护区的生态价值、物种多样性和自然景观。
2. 划定范围:根据环境评估和生态系统需求,明确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并确保边界合理、科学。
二、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保护 1. 生态监测:建立科学的生态监测体系,对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进行实时跟踪,了解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2. 物种保护:采取措施保护濒危物种和其栖息地,禁止非法捕猎、捕捞和非法贸易活动。
三、自然保护区资源利用 1. 可持续利用:自然保护区内的资源应遵循可持续利用原则,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以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
2. 引导规划:制定资源利用规划,引导合理利用自然保护区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
四、自然保护区管理与监督 1. 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自然保护区的日常管理和决策。
2. 监督机制: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和审查,确保规范执行。
五、自然保护区教育与宣传 1. 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提高大众对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2. 教育宣传:组织相关培训、讲座和宣传活动,加强对公众和游客的环保教育,宣传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六、自然保护区应急管理 1. 应急预案:制定自然保护区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如火灾、盗猎等,保障人员的安全和自然环境的保护。
2. 紧急处置:建立与相关部门的联络机制,及时调动资源,采取紧急处置措施,降低环境保护和人员安全的风险。
七、自然保护区网络建设 1. 联合治理:与周边自然保护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联合治理计划,实现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
2. 数据共享:建立自然保护区信息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017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017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10月9日国务院令第167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令第588号《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2017年10月7日国务院令第687号《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第三章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第三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国家采取有利于发展自然保护区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五条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应当妥善处理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第六条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或者其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用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领导。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侵占自然保护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
第八条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实行综合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
国务院林业、农业、地质矿产、水利、海洋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主管有关的自然保护区。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部门的设置和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确定。
第九条对建设、管理自然保护区以及在有关的科学研究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7年12月3日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1998年3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自然保护区,是指本省行政区域内国家或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以自然保护为目的,依法划出一定面积的陆地、水域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第三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侵占自然保护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
对保护、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以及在有关的科学研究中做出显着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把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作为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
第六条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应当坚持“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方针;妥善处理好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自然保护区实施综合管理。
其主要职责是: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协调、监督、检查;会同有关部门拟订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规划;组织自然保护区的列级评审;组织查处污染事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查处破坏、侵占自然保护区的重大事件;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管理一些综合类型或特殊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地矿、农业、水利等行政主管部门主管相关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主管的自然保护区的区划、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构;制定保护和管理措施;组织查处破坏、侵占自然保护区的事件。
生态环保管理工作组织机构与职责(3篇)
生态环保管理工作组织机构与职责涉及到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实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协调各部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等方面。
以下是常见的生态环保管理工作组织机构及其职责:1. 环境保护部门:环保部门通常是政府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机构,负责制定环保政策和法规,监测环境质量,调查环境污染事件等。
其主要职责包括环境保护规划、环境监测、环境评估、环境管理、环境监察、环境应急等。
2. 生态保护部门:生态保护部门负责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包括自然保护区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保护、植被恢复等。
其主要职责包括生态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监测、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公益诉讼等。
3. 水资源管理部门:水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水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水生态修复等。
其主要职责包括水资源调查、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水环境监测等。
4. 大气环境管理部门:大气环境管理部门负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包括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大气污染源控制、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研发等。
其主要职责包括大气污染排放许可管理、汽车尾气排放监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等。
5. 垃圾管理部门:垃圾管理部门负责城市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与利用工作,包括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垃圾分类制度推广、垃圾焚烧与填埋等。
其主要职责包括垃圾收集与运输、垃圾处理与利用、危险废物管理等。
6. 环境监测机构:环境监测机构负责监测环境质量、污染物浓度和排放情况等,为环保部门提供数据支持。
其主要职责包括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监测、环境监测技术培训等。
7. 环境保护科研机构:环境保护科研机构负责环境保护相关的科研工作,包括环境污染机理研究、环境修复技术研发、环境监测技术改进等。
其主要职责包括环境科学研究、环境技术开发、环境政策评估等。
8. 环境保护社会组织:环境保护社会组织是由公众自发组织的非政府组织,致力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和监督,包括环保NGO、绿色义工团体等。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7年12月3日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1998年3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自然保护区,是指本省行政区域内国家或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以自然保护为目的,依法划出一定面积的陆地、水域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第三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侵占自然保护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
对保护、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以及在有关的科学研究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把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作为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
第六条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应当坚持“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方针;妥善处理好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自然保护区实施综合管理。
其主要职责是: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协调、监督、检查;会同有关部门拟订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规划;组织自然保护区的列级评审;组织查处污染事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查处破坏、侵占自然保护区的重大事件;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管理一些综合类型或特殊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地矿、农业、水利等行政主管部门主管相关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主管的自然保护区的区划、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构;制定保护和管理措施;组织查处破坏、侵占自然保护区的事件。
第八条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构负责自然保护区的具体管理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依法保护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调查自然资源并建立档案,组织环境监测;制定自然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组织实施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宣传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自然保护知识的教育;负责自然保护区界标的设置和管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1998.08.04•【文号】国办发[1998]111号•【施行日期】1998.08.04•【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1998]1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重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加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建设工作,初步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分布比较合理的全国自然保护区网络。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对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足,全国1/3的自然保护区尚未建立管理机构,基本处于批而不建,建而不管和状态;部分自然保护区未明确划界,土地纠纷增多,侵占或改变自然保护区土地现状的情况日趋严重;部分自然保护区内部人口增加,居民点扩大,过度砍伐林木、盲目开垦土地现象严重,一些自然保护区名存实亡;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发展,许多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仅维持在简单的看护水平上。
为保障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自然保护区“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管而不力”等问题,经国务院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和建设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和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的保护,是保护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管理,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始终把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放在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首位,坚持严格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健康发展。
福建闽江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内部管理制度
福建闽江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内部管理制度一、总则二、管理局组织机构1.办公室:负责管理局日常行政工作、信息处理和档案管理工作。
2.科研科:负责自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科研项目管理等相关工作。
3.林业科:负责林地管理、森林防火、森林资源保护等相关工作。
4.执法监察科:负责自然保护区的执法监察工作,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
5.教育宣传科:负责自然保护区的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6.后勤服务科:负责管理局的后勤服务工作,包括人事、财务、档案等。
三、管理局职责1.制定自然保护区规划和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2.负责自然保护区的巡护、监测和管理工作。
3.组织开展环境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4.开展科研项目,提升管理水平和保护效果。
5.维护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权益,处理违法行为。
6.组织开展自然保护区的社会服务,提供保护区相关信息。
四、管理局人员管理1.管理局设立人事科,负责监督管理局人员的录用、任免和考核工作。
2.管理局根据工作需要招聘人员,并按照岗位条件进行选拔。
3.人事科负责组织培训和提供职业发展的机会,提高管理局人员的工作能力。
4.管理局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对工作出色的人员进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人员进行处罚。
五、管理局财务管理1.管理局建立财务科,负责管理局的预算、资金收支和财务报表等。
2.管理局要按照国家财政法规进行财务管理,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3.财务科应及时报送财务报表和相关资料,接受相关部门的审计和检查。
六、保密管理1.管理局制定保密管理制度,明确对自然保护区有关资料和信息的保密要求。
2.管理局内部人员必须履行保密责任,不得擅自泄露有关资料和信息。
3.管理局定期开展保密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的保密意识和能力。
七、违纪违法处理1.对于管理局人员的违纪行为,可依据行政纪律和工作责任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批评教育、诫勉谈话、停职检查、降级处理和辞退等。
2.对于管理局人员的违法行为,要依法进行处理,包括立案调查、追责追究和移交司法机关等。
江西省林业局关于印发《江西省自然保护地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
江西省林业局关于印发《江西省自然保护地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林业局•【公布日期】2024.02.28•【字号】•【施行日期】2024.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江西省林业局关于印发《江西省自然保护地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各市、县(区)林业局,各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局机关有关处室、局属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规范自然保护地相关工作程序,我局制定了《江西省自然保护地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江西省林业局2024年2月28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设立第三章规划第四章调整第五章保护第六章建设第七章附则江西省自然保护地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规范自然保护地相关工作程序,促进自然保护地科学、有序、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江西省森林公园条例》《江西省湿地保护条例》《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修筑设施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级自然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审批管理办法》《自然保护地监督工作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自然保护地是指本省行政区域内依法设立的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等。
本规定所称的自然公园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
其中,风景名胜区实行单列管理。
本规定所称的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包括省级自然保护区、市级自然保护区和县级自然保护区。
第三条地方级自然保护地的管理适用本规定,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管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设立第四条拟申请设立的自然保护地应与《江西省自然保护地发展规划(2022-2035年)》相衔接。
生态环保管理工作组织机构与职责
生态环保管理工作组织机构与职责一般包括以下部门和职责:
1. 生态环境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和颁布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组织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国际合作等。
2. 生态保护部门:主要负责生态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地的管理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生态环境修复与恢复等。
3. 环境监测部门:主要负责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提供数据支持并及时发布环境状况信息,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等。
4. 政策法规部门:主要负责研究并制定生态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
5. 环境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环保设施的审批和监管,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查,环境治理方案的审核和备案等。
6. 生态补偿部门:主要负责推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协调各相关方共同参与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
7. 环境检查部门:主要负责对企业和单位的环境行为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环境违法行为并予以处罚,保障环境法规的有效执行。
8. 公众参与部门:主要负责组织并推动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加强环境意识的培养和提升。
以上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生态环保管理工作,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为职责。
第 1 页共 1 页。
自然保护区管治规章制度
自然保护区管治规章制度
是指针对自然保护区进行规范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它旨在保护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保护区管治规章制度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管理目标和原则:明确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目标和管理原则,如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等。
2. 划定保护区界线:根据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和生态特征,确定保护区的界线,并进行合理的划定。
3. 保护区规划和管理规程:制定保护区的发展规划和管理规程,规定保护区的用途、开发利用方式、禁止行为等。
4. 生态监测和评估:建立生态监测体系,定期对保护区的生态状况进行评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5. 管理机构和人员:确定保护区的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明确各职责和权限,确保保护区的正常运行。
6. 管理措施和行动计划: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和行动计划,包括颁布禁止性规定、加强执法力度、开展环境教育等。
7. 监督和评估机制:建立保护区管治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保护区的管理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纠正问题。
8. 惩罚措施和法律保护:对于违反保护区规章制度的行为,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自然保护区管治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效能,推动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保护区日常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保护区管理,确保保护区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保护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保护区内所有工作人员、志愿者及访客。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保护区日常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保护区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保护区设立管理委员会,负责保护区的全面管理工作。
第五条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的处理和协调。
第六条办公室职责:1. 负责保护区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2. 制定和实施保护区年度工作计划;3. 负责保护区资源的调查、监测和评估;4. 负责保护区科普教育和宣传;5. 负责保护区设施的建设和维护;6. 负责处理访客投诉和建议;7. 完成管理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三章工作制度第七条工作时间:1. 保护区工作人员实行标准工作时间,每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八小时;2. 特殊情况下,经管理委员会批准,可实行弹性工作时间。
第八条工作纪律:1. 保护区工作人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保护区规章制度;2. 保护区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认真履行职责;3. 保护区工作人员应保守工作秘密,不得泄露保护区机密信息;4. 保护区工作人员应爱护公共财产,不得浪费资源;5. 保护区工作人员应积极参与保护区活动,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第九条工作流程:1. 保护区工作人员应按照工作计划,有序开展各项工作;2. 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应遵守工作程序,确保工作质量;3. 保护区工作人员应定期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情况;4. 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遇到问题时,应及时向上级反映,寻求解决方案。
第十条考勤制度:1. 保护区工作人员应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2. 保护区工作人员因故不能按时上下班,应提前向办公室请假;3. 保护区工作人员请事假、病假,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4. 保护区工作人员的考勤情况,将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2024年自然保护区管治规章制度(三篇)
2024年自然保护区管治规章制度第一条为加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根据《____森林法》、《____野生动物保____》、《____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保护区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____,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保护区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范围涉及坪乡和长铺子乡,总面积____公顷。
第四条保护区实行____所有的林权制度,保护区林地和林木的所有权均属当地____。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以下简称管理处)是保护区的管理机构,依法负责保护区的具体管理工作。
管理处下设公安派出所,接受管理处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双重领导,维护区内生产生活秩序。
根据工作需要,管理处可聘请有经验的林农和其他专业人员从事保护区的护林巡查、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护林哨卡守卡值岗以及其他管理作业等工作。
第五条管理处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能职责是。
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编制保护区建设总体规划、建设发展规划以及各项管理制度,并经规定程序审批后____实施;保护和管理区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____开展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调查自然资源并建立档案,保存和拯救区内珍贵稀有生物物种,____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和生态环境监测,依法查处破坏保护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违规、违法和犯罪行为,在不影响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____开展参观、旅游等活动。
第六条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应当坚持全面规划、严格保护、科学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妥善处理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有关职能部门和当地乡、村____要按照各自的职责,采取有效措施,配合管理处做好保护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第七条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生态环保管理工作组织机构与职责模版
生态环保管理工作组织机构与职责模版据我所知,对于生态环保管理工作组织机构与职责,不同地区和组织可能会有所不同。
我将尽力为你列出一个通用的模板,以便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个问题。
一、组织机构:1. 生态环保管理委员会:该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生态环保相关政策、计划和措施。
委员会由各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组成,确保跨部门协作和专业性。
2. 环保局/环保部门:该部门是生态环保工作的具体执法机构,负责监测、检查和管理环境污染,推动环境保护措施。
3. 生态保护部门:该部门负责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包括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等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
4. 部门协调组:该组织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促进信息共享和合作,确保生态环保政策和措施的有效执行。
5. 监测与评估机构:该机构负责监测和评估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政府制定环境政策和工作措施提供数据和科学依据。
二、职责分工:1. 生态环保管理委员会:- 制定和推动生态环保政策、计划和措施;- 协调和指导各部门的生态环保工作;- 监督和评估生态环保工作的实施情况;- 组织开展相关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生态环保的认识和意识。
2. 环保局/环保部门:- 负责制定和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监测和评估环境污染状况,提出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执法检查和处罚违反环保法规的企业和个人;- 协调和支持各部门开展环保工作。
3. 生态保护部门:- 制定和执行自然资源保护政策和计划;- 监测和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提出保护措施;- 管理和保护自然保护区、森林和湿地等生态系统;- 开展相关科研和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4. 部门协调组:- 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促进信息共享和合作;- 定期召开协调会议,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 制定和推动合作项目,共同推动生态环保工作的进展;- 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持,协助各部门解决难题。
5. 监测与评估机构:- 建立和维护环境监测系统,监测环境污染指标;- 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分析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提供数据和科学依据,支持政府制定和调整环境政策;- 开展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项目,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自然保护区与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要求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自然保护区与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要求1. 引言在建设项目的过程中,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和非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各国纷纷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红线是环境保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自然保护区与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要求。
2. 自然保护区管理要求2.1 自然保护区的概念自然保护区是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遗产和研究自然生态系统而划定的特定地域。
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旨在维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为未来的后代留下良好的自然环境。
2.2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原则•保护优先:自然保护区的首要目标是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禁止破坏:在自然保护区内,禁止采矿、植被破坏、污染和捕猎等活动,保护自然资源不受破坏。
•科学规划:自然保护区的划定应基于科学依据,包括地理环境、生态系统、物种分布等因素的考虑,保证保护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参与合作: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合作,形成多方合力。
2.3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措施•设立保护区管理机构:成立专门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并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和计划。
•划定保护区边界:依据科学评估结果,划定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并进行登记和公示。
•制定保护区管理规划:编制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规划,明确保护目标、保护范围和管理措施等内容。
•强化执法监管: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执法监管,禁止一切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
3. 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要求3.1 生态保护红线的概念生态保护红线是指为了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维护生态平衡和防治环境污染,确保生态系统健康稳定而划定的特定地区。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是在整体生态保护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指标进行的。
3.2 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原则•保护为主: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是为了保护生态系统,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设定职位职数和岗位职责 根据编制要求确定岗位职数,定岗定责。
4.人员的招聘与选拔录用 制定用人计划:用人计划必须经过当地人事部门批准。 发布招聘用人信息:按照人事部们规定,招聘信息要在当地人才信息
网上发布,还可以到大专院校发布。 制定招聘工作程序: 建立人员考评档案:将员工试用期的工作情况进行全程考核,为最终
位、解聘等
缴获物奖励标准 (单位:元 )
猎套
锄头
砍刀
夹子
斧头
猎枪
(付) (把) (把) (大/小) (把) (支)
摩托车 (辆)
猎狗 (只)
1
2
2
5/2
3
30
50
30
炸弹 (个)
电瓶 (个)
电筒 (把)
电鱼机 (套)
气枪 (支)
沙枪 (支)
猎获物 (只)
2
20
1
30
15
10
1-100
发现新纪录奖励标准
4.人员的招聘与选拔录用(西双版纳)
(一)队伍组建 1.落实编制和机构设置
自然保护区是一项公益事业,必须依靠公共财政支持,要进 入财政供养序列,其机构设置和人员数量必须要经过当地编制委 员会批准。皇粮 2.确定队伍的结构
组建一个单位要考虑人员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最需要什 么专业?)、工作阅历,各方面的人员都要有所考虑,形成合理 的人才和队伍结构。
热忱性、协调性。人的能力彼此是有差异的,要扬长避短
将上述几方面的指标分解设计成表格进行测评, 然后进行统计分析。这样的考评比仅从“德能勤绩” 四方面来考核,其涵盖面就更宽泛些,设置的指标多 些,其统计分布就更接近真实情况。
第一节 保护区组织机构建设
(三)员工激励
有效地激励是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手 段,激励的“度”的把握是一个关键,要将精神 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
第四讲
保护区组织机构建设
什么是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是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经由分工与协作,及不 同层次的权利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群集合系统。具体包 括三层含义:
(1)组织必须具有目标; 例如社团组织
(2)组织必须有分工与协作; (3)组织要有不同层次的权利?与责任制度。
第一节 保护区组织机构建设
一、机构设置
(六)在不影响保护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组织开 展参观、旅游等活动。源自办公室:主任?需要什么能力?
(1)负责上、下级机关行政、人员接待、文书、后勤业务; (2)负责法律、法规及自然保护的对外宣传工作; (3)负责人事劳资、职工文化教育和职工福利工作; (4)负责计划、财务、物质管理工作; (5)干部职工的岗位考核和奖励; (6)监督保护区有关政策、规划、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和执行情况。 (7)负责保护区对外宣传与教育,提高保护区在外界的影响和知名度;
宣教科、财务科、督察科、生态旅游管理科、规划建设科(大明 山)、森林公安分局(规模小的保护区只设派出所)。
一般外设机构:保护区一般实行三级垂直管理体系,即管理局— 管理站—管理点(检查站)。
其组织结构图如下:
一、机构设置
(三)组织机构构成
省林业厅
国家主管 部门
公安局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安分局
物、植物、矿产等),评审保护区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方案; (4)全面负责保护和管理好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森林、草地、水域、
滩涂、动物、植物、矿产等)、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迹; (5)负责对外业务联系(包括协调与当地政府、群众团体的关系,批准对外合同、
协议、外宾参观访问,外出考察、学术交流等); (6)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业务素质培训和教育工作; (7)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决定干部任免、职工的表彰、奖励和
护区内的社会治安; (2)协调与周边政府、公安机关的关系,共同防止破坏性事件的发生 (3)负责检查检查站的业务。 (4)负责保护区的森林防火工作。
管理站: (1)制定管护计划,落实各项管护措施; (2)负责本辖区内自然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 (3)认真落实巡查、防火了望和防火巡逻等制度; (4)采集野生植物标本,拍摄野生动植物图片; (5)填写管护日志。 检查站: (1)对进出保护区的行人、车辆实行严格检查,杜绝违禁物品进出
(一)中国自然保护区机构设置的现状 我国基本上实行的是“抢救式”保护政策,部分自然
保护区(地方级)的建设和管理未能及时跟上,存在较多 问题(立法、投资、政策等)。就保护区自身而言,其管 理还处于粗放的、低层次的管理水平,普遍存在管理水平 低、缺乏管理机构、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科研基础差、基 础建设薄弱等问题。
(需要基础知识)
新记录非 新记录属 新记录属 新记录属 新记录属 新物种填 新物种填
重点保护 省级重点 国家三级 国家二级 国家一级 补省内空 补中国空
物种
保护
保护
保护
保护
白
白
20元/
50元/
100元/ 200元/ 400元/ 600元/ 1000元/
次.种 次.种 次.种 次.种 次.种 次.种 次.种
的综合考核评价提供依据。
第一节 保护区组织机构建设
(二)人员评价 考评指标主要要涵盖: 1、业绩方面:即对行为的结果进行评价。 2、能力方面:即考评员工在履行岗位职责的过程中显示出来的能 力,包括工作阅历、知识水平、技能水平、理解力、判断力、 创新能力、协调力、企划力。 3、态度方面:即考评员工的积极性、责任感、纪律性、独立性、
规划建设科:大明山保护区 (1)制定本保护区的发展规划和近期发展目标; (2)抓好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 (3)保护区设施房屋的管理维修。 (4)做好进入进区的有关事项的教育。
督察科:不多,监督机制 (1)对机关和各管理站、点履行岗位责任制的经常性的检查考评; (2)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生态旅游管理科:多 (1)编制本区的生态旅游规划; (2)制定年度生态旅游计划; (3)负责对生态旅游区的监督管理; (4)负责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考评; (5)加强对生态旅游区环境质量的监测、评定; (6)编写生态旅游解说系统,宣教声像、图文资料; (7)广泛收集旅游资讯,为做好旅游科学决策服务。
问题:
自然保护区内可以做什么? 自然保护区内不可以做什么? 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有什么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第十八条 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
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依照 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经批准外,也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 核心区外围可以划定一定面积的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 活动。 缓冲区外围划为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 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处分。哪项更重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第二十二条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制定自然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统一管理自然保护区; (三)调查自然资源并建立档案,组织环境监测,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自
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四)组织或者协助有关部门开展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工作; (五)进行自然保护的宣传教育;
保护区。 (2)做好进入进区的有关事项的教育。
第一节 保护区组织机构建设
二、人力资源管理
(一)队伍组建 到2006年,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已经建立有2349处,但许多保护区
是有名称,没有管理机构,也没有管理队伍。那么新筹备组建一个保 护区机构主要有哪些工作要做呢?仅就队伍而言包括:
1.落实编制和机构设置 2.确定队伍的结构 3.设定职位职数和岗位职责
(二)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保护区组织机构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有利于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利于
保护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发挥管理 部门积极性的原则; 2.坚持高效、精干、合理的原则; 3.坚持科学性、整体性、先进性的原则。
自然保护管理机构内设机构有哪些?各地不同。
一般内设机构:办公室、保护管理科、科研科、社区事务管理科、
社区群众广泛进行宣传教育,从思想上提高社区群众对资源保护 重要性的认识;
科研科:目前较差 (1)负责制定本区科研发展规划和年度科研计划;
(2)安排科研课题,组织课题组;对外合作
(3)设立定位观测站、试验站,确定观测和试验项目,建立自然资源 档案,掌握资源变化;
(4)做好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 (5)建立和完善实验室、标本室、展视厅、图书资料室、档案室; (6)接待、联系有关国内外的科研协作、访问、教学实习和学会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第二十六条 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 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 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除可以依照有 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给予处罚的以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 区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 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自然保护区造成破坏的, 可以处以3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森林防火办公室:森林类型保护区最重要
(1)做好本区森林防火设施和装备的建设; (2)制定防火预案; (3)管理培训森林防火消防队; (4)制定防火宣传计划,编印相关资料、图片; (5)营造、管理防火林带,检查维修防火道; (6)组织森林火灾的扑救。
森林公安分局(派出所):森警、武警、刑警 (1)检查和处理本区内所发生的违法案件和破坏事件,维护周边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