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1——5词类活用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词类活用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清单——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一、使动用法(57句)1.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封”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2.阙秦以利晋(《烛之武退秦师》)“利”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获利3.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王4.以此下心意(《孔雀东南飞》)“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放下5.徐孺下陈蕃之榻(《滕王阁序》)“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放下来6.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7.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消灭8.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阙”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减损,侵损9.使使以闻大王(《荆轲刺秦王》)“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禀告10.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荆轲刺秦王》)“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断,挣断11.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鸿门宴》)“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止,阻止1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13.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命,救活14.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破”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破裂15.步余马于兰皋兮(《离骚》)“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缓行,缓步走16.屈心而抑志兮(《离骚》)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委屈17.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像受煎熬一般18.舞幽壑之潜蛟(《赤壁赋》)“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19.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20.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难》)“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凋谢21.砯崖转(zhuàn)石万壑雷(《蜀道难》)“转”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转动2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劝学》)“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23.却匈奴七百余里(《过秦论》)“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24.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见25.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争斗26.流血漂橹(《过秦论》)“漂”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漂浮27.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消灭28.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消灭29.约从离衡(《过秦论》)“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离散30.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承担31.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毕”“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毕,使……回去32.单于愈益欲降之(《廉颇蔺相如列传》)“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33.欲因此时降武(《苏武传》)“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34.王必欲降武(《苏武传》)“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叫)……投降35.反欲斗两主(《苏武传》)“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争斗36.尽归汉使路充国等(《苏武传》)“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送还37.腾蛟起凤(《滕王阁序》)“腾”“起”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38.屈贾谊于长沙(《滕王阁序》)“屈”动词的使动用法,让……受委屈39.窜梁鸿于海曲(《滕王阁序》)“窜”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逃走40.彼于致福者(《逍遥游》)“致”动词使动用法,使……到来,招41.德合一君(《逍遥游》)“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满意42.而征一国者(《逍遥游》)“征”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信任43.无以终余年(《陈情表》)“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结束,度过44.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2023年部编版高中语文词类活用汇总(必修上下册)
词类活用汇总《登泰山记》1、汶水西流(西:名词作状语,向西)2、济水东流(东:名词作状语,向东)3、崖限当道者(限: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4、道少半(道:名词作动词,走,走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端章甫: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2、风乎舞雩:风,名作动,吹风3、三子者出,曾晳后:后,名作动,走在后面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5、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形容词作名词,勇气6、异乎三子者之撰:撰,这里指上文子路等三人所陈述的志向。
7、可使足民:足,使…富足。
《齐桓晋文之事》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2、无以,则王乎(本文有多处):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成就王业,取得天下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意动,对......感到奇怪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6、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老①,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②,形容词作名词,老人7、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幼①,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②,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8、刑于寡妻: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9、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10、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11、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12、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13、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14、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15、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16、然后从而刑之:刑,名词作动词,处罚17、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18、树之以桑:树,名词作动词,种19、谨庠序之教:形容词作动词,谨慎从事,重视20、不识有诸:诸,兼词,相当于“之乎”21、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诸,介词,相当于“于”《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厚,形容词名用,厚度)良庖岁更刀(岁,名词作状语,每年)族庖月更刀(月,名词作状语,每月)《烛之武退秦师》(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夜缒而出(夜:表时间,在晚上)②朝济而夕设版焉(朝:表时间,在早上)③既东封郑(东:表处所,在东边)④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西:在西方)2、名词作动词①晋军函陵/ 秦军氾南(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②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①既东封郑(封:疆界。
高中语文词类活用
高中语文词类活用1. 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
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②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当奴隶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④东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东、北:在东边、在北边⑤而相如廷叱之廷:在朝廷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晚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2. 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①籍吏民,封府库名+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籍:登记②沛公欲王关中欲+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王:统治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代+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敌:攻击④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 以+名,名词活用为动词仇:报复⑤大喜,笼归,举家庆贺笼:用笼子装⑥大楚兴,陈胜王名+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王:称王⑦日将暮,取儿稿葬将+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暮:落山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能+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水:游泳⑨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名+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原:推究3. 名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
①生死而肉骨肉:使,,长肉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称王4. 名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
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用法,把,,当作宾客。
②鱼肉缙绅鱼肉:意动用法,以,,为鱼肉③孟尝君客我客:意动用法,把,,当作门客④君子病无能焉病:意动用法,以,,为病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5. 动词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八类)
高考语文文言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1)名词+宾语籍吏民,封府库。
(登记)(《鸿门宴》)(2)副词做状语+名词江水又东。
(向东流)(《水经注江水》)(3)能愿动词+名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渡水)(《劝学》)(4)名词+补语沛公军霸上。
(驻扎)(《鸿门宴》)(5)名词充当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恭敬对待)(《赤壁之战》)(6)叙述句的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做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开花)(《采草药》)(7)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来之所敢知。
(做)(《答司马谏议书》)(8)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权,然后知轻重。
(权衡)(《孟子·梁惠王上》)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①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说……短处)(《屈原列传》)②亲贤臣,远小人。
(亲近。
疏远)(《出师表》)③素善留侯张良。
(与……友善)(《鸿门宴》)④峨大冠、拖长绅者。
(高戴)(《卖柑者言》)⑤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看重。
轻视)(《论贵粟疏》)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尊敬)(《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1)动词活用为名词,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
它一般位于句子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字或“之”字。
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达的人)(《游褒禅山记》)②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产的东西。
收入的东西)(《捕蛇者说》③惧有伏焉。
(埋伏的军队)(《曹刿论战》④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拥有的东西)(《捕蛇者说》)(2)和动词活用为名词一样,活用为名词的形容问般位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子,“之”字或数词。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册文言文知识汇总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册文言文知识汇总以下句子中存在哪些文言现象?请加以分析。
(附:文言现象有以下几种类型: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一、通假字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爱”通“薆”;“见”通“现”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说”通“悦”;“女”通“汝”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归”通“馈”4.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匪”通“非”;“女”通“汝”5.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6.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7.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8.肇锡余以以嘉名“锡”通“赐”9.扈江离与辟芷“辟”通“僻”10.来吾道乎先路“道”通“导”11.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12.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通“娶”13.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帘”通“奁”14.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纫”通“韧”15.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16.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奄奄”通“晻晻”17.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展”通“辗”18.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属”通“嘱”19.某所,而母立于兹“而”通“尔”20.比去,以手阖门“阖”通“合”21.称心快意,几家能能彀“彀”通“够”2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23.其翼若垂天之云“垂”通“陲”2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反”通“返”25.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26.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27.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而”通“能”28.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29.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匪”通“非”30.瞎王刘引定火乔男女“火”通“伙”31.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见”通“现”32.求!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33、是谁之过与“与”通“欤”34.直不百步尔,是亦走也“直”通“只”3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36.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37.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38.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39.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40.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41.合从而缔交,相与为一“从”通“纵”42.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景”通“影”4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44.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45.并曾赋敛,仓库少内“曾”通“增”;“内”通“纳”46再拜便辟“辟”通“避”47.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振”通“震”48.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无”通“毋”49.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具”通“俱”50.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51.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5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具”通“俱”;“倍”通“背”5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54.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5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通“骖”5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57.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闵”通“悯”58.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零丁”通“伶仃”59.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60不嗛,则奋击“嗛”通“慊”61椎釜鬲瓮盎盈道上“椎”通“槌”62太尉判书,辞甚巽“巽”通“逊”63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覆”通“复”64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佗”通“他”65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大”通“太”66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避”67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68.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无”通“毋”69无庸,将自及“庸”通“用”70.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率”71.遂寘姜氏于城颍“寘”通“置”72.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阙”通“掘”73.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锡”通“赐”7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摩”通“磨”75.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76.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77.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失”通“佚”78.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纪”通“记”79.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债”80、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高一年级语文词类活用知识点
高一年级语文词类活用知识点高一新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一年级语文词类活用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年级语文词类活用1(一)使动用法:动、形、名后面带宾语,表示“主语使宾语”发出动词所具有的动作行为、具有形容词的性状或成为名词所代表的事物。
1、动词的使动用法:宾语发出动作,一般限于不及物动词。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君将哀而生之乎”“项伯-,臣活之”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宾语具有形容词的性质。
“必先苦其心志”(《<孟子>二章》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苦恼。
“会盟而谋弱秦”“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3、名词的使动用法:宾语成为名词代表的事物。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动用法的译法是:(1)动+宾=使+宾+动(2)形+宾=使+宾+形(3)名+宾=名+宾+为+名,有时也可以译成一个动补式词语。
如活,救活检测: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穿丧服。
名为动。
复前行,欲穷其林。
走完。
形为动。
斗折蛇行。
像北斗星那样。
名为状。
皆若空游无所依。
在空中。
名为状。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使……凄凉。
使动(二)意动用法:谓语动词名动形后面带有宾语,含“以…为…”“主语主观上认为…怎么样”、“把…当作…”1、形容词意动用法:“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孔子登东山而小鲁”“成以其小,劣之”2、名词意动用法:“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宾客。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3、动词意动用法:“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以恶衣恶食为耻“且庸人尚羞之”(三)此外,数词有时也活用为动词“六王毕,四海一”高一年级语文词类活用21、请勾践-于王,大夫-于大夫,士-于士。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一.一词多义“之”①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②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③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④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⑥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以”“而”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②敢以烦执事(介词,拿)③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④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⑤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焉”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其”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二.通假字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③秦伯说(同“悦”)④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三.词类活用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②既东封郑(封,疆界。
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③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⑤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⑦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四.古今异义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②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五.特殊句式(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A.以其无礼于晋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佚之狐言于郑伯(2)省略句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略主语)C.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以之)(3)宾语前置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小结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高中文言文人教版必修一至五【词类活用】总结归纳梳理
高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总汇《烛之武退师》(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夜缒而出(表时间,在晚上)②朝济而夕设版焉(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③既东封(表处所,在东边)2.名词作动词①晋军函陵/ 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②与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①既东封(封:疆界。
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②阙以利晋(利:利益、好处。
名词作使动,使……得利)③越国以鄙远(鄙:边邑。
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2.动词的使动①若不阙(使动用法,使……削减)②若亡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③烛之武退师(使动,使……退却(撤兵))(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③今老矣(老,老年人)④邻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⑤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2.形容词作动词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四)数词活用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荆轲刺王》(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②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③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④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⑤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马上)2.名词作动词①前为曰(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②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③左右既前(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⑤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作动,穿朝服)(二)动词的活用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其人居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2.形容词作动词则未可亲也(形容词作动词,亲近、接近)3.形容词的意动①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②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鸿门宴》1、名词用作动词道芷阳间行(道,取道)沛公军霸上(军,驻军)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名册)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若入前为寿(前,上前)2、形容词用作名词此其志不在小(小,小的方面)3、形容词用作动词素善留侯良(善,对……友善)4、名词用作状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在夜晚)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一样,表对人的态度)日夜望将军至(日夜,每日每夜,日日夜夜)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开翅膀一样)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道芷阳间行(间,从小道,抄小路,表方式)头发上指(上,向上)5、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下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跟随)先破入者王之(王,让他为王)。
高中语文词类活用的知识点详解
高中语文词类活用的知识点1.名词的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①江海下百川 (居于……之下)②目吴会于云间 (看,遥看)③吾师道也 (学习)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从师)⑤辇来于秦 (乘坐辇车)⑥朝歌夜弦 (奏乐)⑦鼎铛玉石 (把鼎当做;把玉当做)⑧金块珠砾 (把金当做;把珠当做)⑨楚人一炬 (放火)⑩族秦者秦也 (灭族,杀死一族的人)11以地事秦 (侍奉)12义不赂秦 (坚守大义)13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遇)1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筑舍定居)15名之曰“褒禅” (命名)16则或咎其欲出者 (责怪)17莫能名 (说明白)18函梁君臣之首 (用木匣装)19微风鼓浪 (激起)20而此独以钟名 (命名)21噌吰如钟鼓不绝 (敲钟击鼓)22垣墙__ (砌上墙)23乳二世 (喂养)24以旌其所为 (表彰)25去今之墓而葬焉 (修墓)26其疾病而死 (患病)27为之声义 (伸张)28缇骑按剑而前 (上前)29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 (出任巡抚) 30然五人之当刑也 (受斩刑)31买五人之腹而函之 (用匣子装) 32而为之记 (写这篇记)33道少半 (走)34明烛天南 (照耀)35以绳天下之梅 (约束)(2)名词用作状语①雄州雾列 (像雾一样)②俊采星驰 (像流星一样)③骊山北构而西折 (向北;向西)④廊腰缦回 (像人腰)⑤檐牙高啄 (像鸟嘴)⑥日削月割 (一天天地;一月月地)⑦有泉侧出 (从旁边)⑧一夫夜呼 (在夜里)⑨仓皇东出 (向东边)⑩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用船,坐船) 11事不目见耳闻 (亲眼;亲耳)12雨泽下注 (向下)13使不上漏 (从上)14东犬西吠 (对着西面)15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亲手)16人皆得以隶使之 (像使唤仆人一样) 17汶水西流 (向西)18山巅崖限当道者 (像门槛一样)动词的活用动词用作名词①简能而任人 (有才能的人)②人之愈深,其进愈难 (前进的道路)③而其见愈奇 (见到的景象)④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达的人)⑤谬其传 (流传的文字)⑥不敢复有株治, (株连治罪的事情) 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用作名词①人君当神器之重 (重大的权力)②居域中之大 (重大的位置)③惧谗邪 (进谗言的邪恶小人)④择善而从之 (好的意见)⑤宾主尽东南之美 (俊美的人,俊杰)⑥传道受业解惑也 (疑惑的问题)⑦是故圣益圣 (圣人)⑧愚益愚 (愚人)⑨问其深 (深度)⑩常在于险远 (险远的地方)⑧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表率)12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的人)。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形容词活用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词类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一、形容词活用作名词1.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远”形容词作名词,边远的地方,指郑国2.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3.丹不忍以己之私(《荆轲刺秦王》)“私”形容词作名词,私仇4.其人居远未来(《荆轲刺秦王》)“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5.沛公今事有急(《鸿门宴》)“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6.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7.群贤毕至(《兰亭集序》)“贤”形容词作名词,贤才8.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老”形容词作名词,老年9.少长咸集(《兰亭集序》)“少长”形容词作名词,少者,老者10.况修短随化(《兰亭集序》)“修”“短”形容词作名词,寿命长的,寿命短的11.死生亦大矣(《兰亭集序》)“大”形容词作名词,大事12.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游褒禅山记》)“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1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险远”形容词作名词,险远的地方14.妙尽璇机之正(《张衡传》)“正”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15.倚南窗以寄傲(《归去来兮辞》)“傲”形容词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16.携幼入室(《归去来兮辞》)“幼”形容词作名词,儿童、小孩17.幼稚盈室(《归去来兮辞》)“幼稚”形容词作名词,儿童、小孩18.宾主尽东南之美(《滕王阁序》)“美”形容词作名词,人才,俊杰19. 夙遭闵凶(《陈情表》)“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20. 猥以微贱(《陈情表》)“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卑微低贱的身份21.愿陛下矜悯愚诚(《陈情表》)“诚”形容词作名词,诚心二、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22.因人之利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23.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善”形容词作动词,与……交好24.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接触25.固前圣之所厚(《离骚》)“厚”形容词作动词,推重26.千万不复全(《孔雀东南飞》)“全”形容词作动词,保全27.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白”形容词作动词,显出白色28.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渺”形容词作动词,渺小得像2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穷”形容词作动词,穷尽,走到头30.火尚足以明也(《游褒禅山记》)“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31.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32.衡少善属文(《张衡传》)“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3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张衡传》)“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34.善万物之得时(《归去来兮辞》)“善”形容词作动词,喜好,羡慕35.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36.高余冠之岌岌兮(《离骚》)“高”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加高37.长余佩之陆离(《离骚》)“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加长38.足以荣汝身(《孔雀东南飞》)“荣”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荣耀39.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赤壁赋》)“正”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端正,整理4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谬”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错,弄错41.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完”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完整42.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破”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破碎43.大王必欲急臣(《廉颇蔺相如列传》)“急”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着急,逼迫44.空以身膏草野(《苏武传》)“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肥沃45.何久自苦如此!(《苏武传》)“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苦46.屈节辱命(《苏武传》)“屈”“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屈身,使……受辱47.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怡”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愉快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48.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高中语文必修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驻军与郑人盟盟:结盟《荆轲刺秦王》士皆垂泪涕泣涕:名词作动词,流泪又前而为歌曰前:名词作动词,上前前为谢曰前:名词作动词,上前樊於期乃前曰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籍吏民籍:造户籍册或登记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刑人如恐不胜刑:用刑罚道芷阳间行道:处罚人取道必修二《离骚》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羁:束缚鸷鸟之不群兮群:合群《孔雀东南飞》并序槌床便大怒槌:拍,敲击自名秦罗敷名:取名。
名叫谢家事夫婿事:侍奉,服侍任宦于台阁任宦:做官头上玳琩光光:发光交广市鲑珍市:买,购买《诗三首》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鼓:弹奏《兰亭集序》映带左右带:环绕一觞一咏觞:喝酒《游褒禅山记》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称呼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说明白必修三《蜀道难》砯崖转石万壑雷砯:原指水冲击石壁《杜甫诗三首》无边落木萧萧下下:落下《琵琶行》歌以赠之歌:作歌梦啼妆泪红阑干泪:流泪遂命酒命:设酒席《寡人之于国也》填然鼓之鼓:打鼓七十者衣帛食肉衣:穿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为王、称王、统一天下树之以桑树:种植王无罪岁罪:归罪、归咎《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足:走得快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泳《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瓮作绳:用绳系将数百之众将:率领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安排,布置,引申为‘’统辖‘’《师说》吾师道也师:学习师道之不传也不矣师:从师或师焉,或否焉师:从师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低于君子不齿齿:并列……排列必修四《柳永词两首》异曰图将好景图:画嬉嬉钓叟莲娃莲:采莲都门帐饮无绪帐:设帐《苏轼词两首》竹杖芒鞋轻胜马马:骑马《辛弃疾词两首》遥岑远目目:看,眺望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饭:吃饭《廉颇蔺相如》列传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住宿左右欲刃相如刃:杀乃使其从者衣褐衣:穿怀其璧怀:怀,揣着蔺相如前曰前:走上前臣乃敢上璧上:献上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向人敬酒或献礼臣语曰语:告诉赵王鼓瑟鼓:弹奏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走上前《苏武传》天雨雪雨:下羝乳乃得归乳:生子杖汉节牧羊杖:柱,执孺卿从祠河东后土祠:祭祀惠等哭,舆归营舆:抬,杠《张衡传》宦官惧其已,皆共目之目:递眼必修五《归去来兮辞》并序乐琴书以消忧琴书:抚琴,读书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划船策扶老以流憩策:柱着《滕王阁》序目吴会于云间目:看,望《逍遥游》奚以之九万而南飞南:南行不过数仞而下下:降落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向南飞《陈情表》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职:任职名词作状语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夜缒而出夜:在夜里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在早上,夕:在晚上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向东,西:向西《荆轲刺秦王》进兵北略地北:向北函封之函:用匣子发尽上指冠上:向上《鸿门宴》于是项伯复夜去夜:连夜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那样日夜望将军至日夜:每日每夜常以身以蔽沛公翼:像翅膀那样头发上指上:向上必修二《诗经》两首夙兴夜寐夙:在早晨。
高中语文必修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驻军与郑人盟盟:结盟《荆轲刺秦王》士皆垂泪涕泣涕:名词作动词,流泪又前而为歌曰前:名词作动词,上前前为谢曰前:名词作动词,上前樊於期乃前曰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籍吏民籍:造户籍册或登记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刑人如恐不胜刑:用刑罚道芷阳间行道:处罚人取道必修二《离骚》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羁:束缚鸷鸟之不群兮群:合群《孔雀东南飞》并序槌床便大怒槌:拍,敲击自名秦罗敷名:取名。
名叫谢家事夫婿事:侍奉,服侍任宦于台阁任宦:做官头上玳琩光光:发光交广市鲑珍市:买,购买《诗三首》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鼓:弹奏《兰亭集序》映带左右带:环绕一觞一咏觞:喝酒《游褒禅山记》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称呼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说明白必修三《蜀道难》砯崖转石万壑雷砯:原指水冲击石壁《杜甫诗三首》无边落木萧萧下下:落下《琵琶行》歌以赠之歌:作歌梦啼妆泪红阑干泪:流泪遂命酒命:设酒席《寡人之于国也》填然鼓之鼓:打鼓七十者衣帛食肉衣:穿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为王、称王、统一天下树之以桑树:种植王无罪岁罪:归罪、归咎《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足:走得快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泳《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瓮作绳:用绳系将数百之众将:率领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安排,布置,引申为‘’统辖‘’《师说》吾师道也师:学习师道之不传也不矣师:从师或师焉,或否焉师:从师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低于君子不齿齿:并列……排列必修四《柳永词两首》异曰图将好景图:画嬉嬉钓叟莲娃莲:采莲都门帐饮无绪帐:设帐《苏轼词两首》竹杖芒鞋轻胜马马:骑马《辛弃疾词两首》遥岑远目目:看,眺望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饭:吃饭《廉颇蔺相如》列传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住宿左右欲刃相如刃:杀乃使其从者衣褐衣:穿怀其璧怀:怀,揣着蔺相如前曰前:走上前臣乃敢上璧上:献上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向人敬酒或献礼臣语曰语:告诉赵王鼓瑟鼓:弹奏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走上前《苏武传》天雨雪雨:下羝乳乃得归乳:生子杖汉节牧羊杖:柱,执孺卿从祠河东后土祠:祭祀惠等哭,舆归营舆:抬,杠《张衡传》宦官惧其已,皆共目之目:递眼必修五《归去来兮辞》并序乐琴书以消忧琴书:抚琴,读书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划船策扶老以流憩策:柱着《滕王阁》序目吴会于云间目:看,望《逍遥游》奚以之九万而南飞南:南行不过数仞而下下:降落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向南飞《陈情表》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职:任职名词作状语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夜缒而出夜:在夜里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在早上,夕:在晚上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向东,西:向西《荆轲刺秦王》进兵北略地北:向北函封之函:用匣子发尽上指冠上:向上《鸿门宴》于是项伯复夜去夜:连夜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那样日夜望将军至日夜:每日每夜常以身以蔽沛公翼:像翅膀那样头发上指上:向上必修二《诗经》两首夙兴夜寐夙:在早晨。
人教版高中语文词类活用归纳
高中文言文专题整合词类活用(共17篇)Jy高中语文必修(一)(一)烛之武退秦师1.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方的国家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封,疆界。
名词作动词,使...成为疆界3.邻之厚,君之薄也。
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弱小4.因人之力而敝之。
形容词作动词,损害5.晋军函陵,秦军氾(fàn)南。
名词用作动词,驻扎6.朝济而夕设版焉。
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7.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动用法,使...灭亡8.夜缒(zhuì)而出,见秦伯。
名词作状语,在晚上(二)荆轲刺秦王1.乃遂收盛(chéng)樊於(wū)期之首,函封之。
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2.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白衣,戴白帽4.士皆瞋(chēn)目,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5.谨斩樊於期头,……,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动词用作名词,使者动词使动用法,使……闻,禀告(三)鸿门宴1.籍吏民。
名词作动词:造官吏名册和户籍册或登记2.范增数目项王。
名词作动词:使眼色,以目示意3.刑人如恐不胜。
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杀4.道芷阳间行。
名词作动词,取道5.沛公欲王关中。
名词作动词:称王6.于是项伯复夜去。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7.吾得兄事之。
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8.日夜望将军至。
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9.常以身翼蔽沛公。
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10.头发上指。
名词作状语,向上11.项伯杀人,臣活之(项伯)。
使动用法,使他活1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动用法,使...跟从13.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高中语文必修(二)(一)兰亭集序(二)赤壁赋(三)游褒禅山记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数词的意动,把...看作一样2.齐彭殇为妄作。
形容词的意动,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3.足以极视听之娱。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词类活用最全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词类活用最全汇总古代汉语最值得注意的词类活用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做动词、形容词做名词、名词做状语等。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词类活用最全汇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词类活用最全汇总一、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①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变来的。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的时候,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㈠、动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实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实行这个动作。
”②在古代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常有使动用法。
例:1、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2、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亡,使……灭亡。
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滕王阁序》)屈,使……委屈;窜,使……逃窜。
4、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六国论》)却,使……退却。
5、近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鸣,使……鸣叫。
6、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病梅馆记》)复,使……恢复;全,使……保全。
7、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传》)负,使……承担。
8、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传》)归,使……回去。
9、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鸿门宴》)10、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
11、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活,使……活下来。
1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伶官传序》)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㈡、名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③“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滕王阁序》)下,使……放下来。
2、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名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作动词1.示例:①项王军壁垓下:驻扎(名词+名词)②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名词+代词)③去今之墓而葬焉:修墓(名词+而+动词)④项王乃引兵而东:东进(动词+而+名词)⑤亦足王也:称王(副词+名词)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游水(能愿动词+名词)⑦置人所罾鱼腹中:捕(所+名词)⑧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做官(名词+介词结构)2.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注意其语境特征。
①(匈奴)乃徙(苏)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生小羊)②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下雨灌溉)③元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架梯子)④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称霸)⑤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征收赋税)⑥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搭台阶)⑦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表现、显露)⑧涕出而女于吴(嫁女)⑨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⑩径匈奴,匈奴得之⑾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2)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后面是动词,而两者间又不是主谓关系)1.示例:①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在夜间(表时间)②骊山北构而西折:向北、向西(表方位)③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在朝堂上(表处所)④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表工具)⑤至于颠覆,理故宜然:按道理(表依据)⑥呈卷,即面署第一:当面(表状况)⑦人皆得以隶使之:像对待奴隶那样(表态度)⑧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像犬一样(表比喻)2.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注意其语境特征。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②西望武昌诸山()③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④有好事者船载以入()⑤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⑥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⑦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⑧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动词的活用(动词用作名词和为动用法)1.示例:(1)动词用作名词①动词处在宾语或主语的位置●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埋伏、伏兵。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名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作动词1.例如:①项王军壁垓下:驻扎〔名词+名词〕②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名词+代词〕③去今之墓而葬焉:修墓〔名词+而+动词〕④项王乃引兵而东:东进〔动词+而+名词〕⑤亦足王也:称王〔副词+名词〕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游水〔能愿动词+名词〕⑦置人所罾鱼腹中:捕〔所+名词〕⑧凡吏于土者,假设知其职乎:做官〔名词+介词构造〕2.练习:解释以下各句中的加点字,注意其语境特征。
①〔匈奴〕乃徙〔苏〕武XX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生小羊〕②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下雨灌溉〕③元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架梯子〕④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称霸〕⑤耕者,助而不税,那么天下之农皆悦〔征收赋税〕⑥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搭台阶〕⑦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表现、显露〕⑧涕出而女于吴〔嫁女〕⑨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⑩径匈奴,匈奴得之⑾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2〕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后面是动词,而两者间又不是主谓关系〕1.例如:①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在夜间〔表时间〕②骊山北构而西折:向北、向西〔表方位〕③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在朝堂上〔表处所〕④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表工具〕⑤至于颠覆,理故宜然:按道理〔表依据〕⑥呈卷,即面署第一:当面〔表状况〕⑦人皆得以隶使之:像对待奴隶那样〔表态度〕⑧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像犬一样〔表比喻〕2.练习:解释以下各句中的加点字,注意其语境特征。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②西望武昌诸山〔〕③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④有好事者船载以入〔〕⑤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⑥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⑦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⑧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动词的活用〔动词用作名词和为动用法〕1.例如:〔1〕动词用作名词①动词处在宾语或主语的位置●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埋伏、伏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作动词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驻军与郑人盟盟:结盟《荆轲刺秦王》士皆垂泪涕泣涕:名词作动词,流泪又前而为歌曰前:名词作动词,上前前为谢曰前:名词作动词,上前樊於期乃前曰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籍吏民籍:造户籍册或登记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刑人如恐不胜刑:用刑罚道芷阳间行道:处罚人取道必修二《离骚》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羁:束缚鸷鸟之不群兮群:合群《孔雀东南飞》并序槌床便大怒槌:拍,敲击自名秦罗敷名:取名。
名叫谢家事夫婿事:侍奉,服侍任宦于台阁任宦:做官头上玳琩光光:发光交广市鲑珍市:买,购买《诗三首》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鼓:弹奏《兰亭集序》映带左右带:环绕一觞一咏觞:喝酒《游褒禅山记》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称呼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说明白必修三《蜀道难》砯崖转石万壑雷砯:原指水冲击石壁《杜甫诗三首》无边落木萧萧下下:落下《琵琶行》歌以赠之歌:作歌梦啼妆泪红阑干泪:流泪遂命酒命:设酒席《寡人之于国也》填然鼓之鼓:打鼓七十者衣帛食肉衣:穿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为王、称王、统一天下树之以桑树:种植王无罪岁罪:归罪、归咎《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足:走得快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泳《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瓮作绳:用绳系将数百之众将:率领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安排,布置,引申为‘’统辖‘’《师说》吾师道也师:学习师道之不传也不矣师:从师或师焉,或否焉师:从师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低于君子不齿齿:并列⋯⋯排列必修四《柳永词两首》异曰图将好景图:画嬉嬉钓叟莲娃莲:采莲都门帐饮无绪帐:设帐《苏轼词两首》竹杖芒鞋轻胜马:骑马《辛弃疾词两首》遥岑远目目:看,眺望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饭:吃饭《廉颇蔺相如》列传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住宿左右欲刃相如刃:杀乃使其从者衣褐衣:穿怀其璧怀:怀,揣着蔺相如前曰前:走上前臣乃敢上璧上:献上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向人敬酒或献礼臣语曰语:告诉赵王鼓瑟鼓:弹奏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走上前《苏武传》天雨雪雨:下羝乳乃得归乳:生子杖汉节牧羊杖:柱,执孺卿从祠河东后土祠:祭祀惠等哭,舆归营舆:抬,杠《张衡传》宦官惧其已,皆共目之目:递眼必修五《归去来兮辞》并序乐琴书以消忧琴书:抚琴,读书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划船策扶老以流憩策:柱着《滕王阁》序目吴会于云间目:看,望《逍遥游》奚以之九万而南飞南:南行不过数仞而下下:降落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向南飞《陈情表》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职:任职名词作状语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夜缒而出夜:在夜里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在早上,夕:在晚上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向东,西:向西《荆轲刺秦王》进兵北略地北:向北函封之函:用匣子发尽上指冠上:向上《鸿门宴》于是项伯复夜去夜:连夜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那样日夜望将军至日夜:每日每夜常以身以蔽沛公翼:像翅膀那样头发上指上:向上必修二《诗经》两首WOED格式夙兴夜寐夙:在早晨。
夜:在夜里岂不日戒日:天天《离骚》謇朝淬而夕替朝:在清晨。
夕:在晚上《孔雀东南飞》并序孔雀东南飞东南:向东南收紧掩口啼手巾:用手巾卿当日胜贵日:一天天的理实如兄言理:按道理朝成绣夹裙朝:在早上《诗三首》日月醒稀鸟雀南飞南:向南《赤壁赋》希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西.......向东........《游褒禅山记》有泉侧出侧:在一侧必修三《蜀道难》侧身西望长咨嗟西:向西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上:在上面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下:在下面问君西游何时还西:向西WOED格式朝避猛虎系避长蛇朝:在早上.夕:在晚上《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夜:在夜间梦啼状泪红阑干梦:在梦中《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日:每天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向上,下:向下《过秦论》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包:像席子一样,囊: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②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内、外:表示行为动作的方法,对内、对外南:向南。
西:向③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膄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西。
东:向东。
北:向北④天下云集响应云:像云彩那样,响:像回声那样《师说》则群聚而笑之群:成群地必修四《苏轼词两首》大江东去东:向东樯橹灰飞烟灭灰:像灰一样,烟:像烟一样《廉颇蔺相如》列传而相如廷叱之廷:在朝廷上故令人持甓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奉璧西入秦西:向西乃前曰前:走向前怒发上冲冠上:向上》《苏武传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向上》《张衡传时天下承平日久时:当时心修五《归去来兮辞》并序园曰涉以成趣日:每天时矫首而避观时:有时《滕王阁序》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像雾一样,星:像星一样上出重霄上:向上下临无地下:向下,往下《陈情表》外无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外:在外面,内:在家里臣欲奉诏奔驰,则刘日薄西山日:一天天地臣不胜大马怖惧之情犬马:像犬马一样名词意动用法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既东封郑封:把⋯⋯当作疆界越国以鄙远鄙:把⋯⋯当作边邑必修二《赤壁赋》侣鱼虾而友麇鹿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必修三《过秦论》)序八州朝同列朝:使⋯⋯朝拜(名词的使动用法》《师说吾从而师之师:以⋯⋯为师孔子师郯子⋯师:以⋯⋯为师必修四《苏武传》空以身膏草野膏:使.........肥沃,名词的使动用法必修五《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襟:以⋯⋯为襟,带:以⋯⋯为带动词作名词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必修二《游褒禅山记》象而其见愈奇见:见到的景盖其不深,则其至少加少矣至:到达的人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传:流传的文字往往有得得:收获必修三巜寡人之于国也》请以战喻战:战争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活着的人。
死:死去的人《劝学》流:水流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过秦论》追亡逐北亡:逃跑的人必修五《滕王阁序》山原旷其盈视视:视野动词使动用法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若不阙秦阙:使⋯⋯减损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灭亡烛之武退秦师退:使⋯⋯撤兵《荆轲刺秦王》使以闻大王闻:使⋯⋯听到《鸿门宴》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沛公旦曰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跟从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止,阻止。
内:使⋯⋯进入必修二《离骚》WOED格式屈心而抑志兮屈:使⋯⋯受委屈,抑:使⋯⋯受压抑兮步:使⋯⋯步行、赶着步余马于兰皋回朕车以复路兮回:使:返回、掉转忽反顾以游盻游:使⋯⋯放纵)伏清白以死直兮死:为⋯⋯而死(动词的为动用法序《孙雀东南飞》并)戒之慎勿忘戒:以⋯⋯警戒(动词的意动用法《诗三首》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归:使⋯⋯归顺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厌:以⋯⋯满足《赤壁赋》舞幽壑之潜蛟舞:使⋯⋯哭泣泣孤舟之嫠妇泣:使⋯⋯哭泣必修三《蜀道难》铁青为变凋朱颜凋: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使⋯⋯回转、回旋砯崖转石万壑雷转:使:滚动)猿猱欲度愁攀援愁:为:发愁(动词的为动用法《杜甫诗三首》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使⋯⋯凋落、哀败《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弯曲《过秦论》流血漂橹漂:使⋯⋯漂浮外连横而斗诸候斗:使⋯⋯相互争斗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后退约从离衡离:使⋯⋯分散必修四WOED格式《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负:使⋯⋯承担宁许以负秦曲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绝以绝秦望绝:使⋯⋯断归璧于赵归:使⋯⋯归《苏武传》欲因此时降武降:使⋯⋯投降反欲斗两主斗:使⋯⋯争斗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投降王必欲降武降:使⋯⋯投降必修五《滕王阁序》徐孺下陈番之榻下:使⋯⋯放下滕蛟起凤腾:使⋯⋯腾飞;起:使⋯⋯起舞窜梁鸿于海曲窜:使⋯⋯逃窜《逍遥游》彼于致福者致:使⋯⋯到来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合:使⋯⋯满意;征:使⋯⋯信任《陈情表》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闻:使⋯⋯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