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案例集合
社会保险待遇损失的纠纷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张某,男,45岁,某市居民。
2008年,张某在某市一家私营企业工作,并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
2010年,张某因工作原因离职。
在离职前,张某已参加社会保险,且缴费年限达到10年。
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张某具备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
然而,在张某离职后,由于企业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导致张某在办理退休手续时,社会保险待遇损失。
二、案件经过1. 事件发生张某离职后,按照规定办理了退休手续。
但在领取养老金时,发现养老金数额与预期不符。
经查询,发现是由于企业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导致张某社会保险待遇损失。
2. 争议焦点张某认为,企业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导致其社会保险待遇损失,企业应承担相应责任。
而企业则认为,张某在离职时已签订离职协议,同意放弃社会保险待遇,故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3. 调解过程张某向某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提出投诉,要求企业承担赔偿责任。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受理后,进行了调查核实。
在调解过程中,双方各执一词,争议激烈。
4. 案件判决经调解无效,张某向某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仲裁委员会审理后认为,企业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违反了《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应承担相应责任。
同时,张某在离职时未签订放弃社会保险待遇的协议,故企业应赔偿张某因社会保险待遇损失而遭受的经济损失。
三、案件分析1. 企业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责任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并按时足额缴纳。
本案中,企业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违反了法律规定,应承担相应责任。
2. 社会保险待遇损失赔偿问题社会保险待遇损失是指因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导致劳动者在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时遭受的经济损失。
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赔偿劳动者因社会保险待遇损失而遭受的经济损失。
3. 离职协议与社会保险待遇的关系离职协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关系时签订的协议。
社会保障学——案例
一、交通事故私了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案例】李某是阳光化工厂采购员,一日李某在外出购买原材料的途中被一交通肇事车辆撞倒,致使腹部大面积软组织挫伤。
李某与肇事司机,私下商定,由肇事司机补偿了李某医疗费、误工费、陪护费等共计5000元。
事后李某并未将这一事件告知厂方,而是提出因身体原因病休两个月,厂方同意了李某的病休申请,并支付其两个月的病休工资。
两个月后李某康复,可是并未上班,而是一纸诉状将化工厂告上法庭,要求进行工伤认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并要求厂方支付李某医治期间的医疗费等项费用。
法院经审查查明:原告李某故意隐瞒了具体的受伤情节,使被告化工厂无从知道原告在交通事故中发生的伤害,没有及时向本地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申请,且李某及其亲属也未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保险待遇申请。
交通肇事的司机已经补偿了原告的医疗费等项费用。
因此,法院按照《工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依法驳回了原告的诉求。
[讨论]:是找出法律依据证明为何交通事故私了不能享受医保待遇?二、失业保险费应以本单位工资总额为基数缴纳【案例】在一次社会保险执法大检查中,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某公司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基数与其工资总额存在很大的差距。
劳动保障部门询问其原因,企业解释说,该企业是按支付给本企业所招用的城镇职工的工资为基数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基数中未包括支付给农人合同制工人的工资。
劳动保障部门指出了该企业的错误,并作出了责令其补缴应缴而未缴的失业保险费的决定。
3、[案例]李某是某私营运输企业领导,赵某是其聘用的司机。
1998年 9月,李某的朋友张某请李为其运输一批货物,李便指派由赵完成,要求越快越好,时间可以由赵某看着办。
为了尽快完成李某指派的任务,赵某捐躯“十·一”放假休息时间,加紧运输。
10月1日晚九点多,在运输途中,由于路况不好和连日劳累,不幸撞车,造成重伤。
事故发生后,李某指派专人到医院照顾赵某,主动支付了所有医疗费用和赵某住院医治期间的全数工资,还特别赠送赵某家5000元作慰问。
社会保障案例14个
案例1 从社会保障角度分析公务员热根据初步统计,2009年中国有104万大学生报考公务员,最热门职位有超过4000人同时竞争。
“将公务员考试称之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再形象不过。
与考大学、考研、留学热相比,考公务员热更甚。
”“在目前的社会中,公务员属于优势群体。
”多种因素促成考公务员热,公务员岗位的吸引力是其中之一。
目前,中国正进入高风险社会,人们对职业、生活都感到不稳定,最明显的就是下岗失业现象;而公务员工作、收入稳定,社会保障健全,公务员身份也得到社会认可。
“社会保障的差异性和不完善是导致人们向公共资源集中行业倾斜的内因所在”,就目前情况而言,政府机关和企业相比,纳入政府体系的公务员拥有更多社会保障,从养老金、医疗保险金到住房公积金,还有生育保险、各类津贴,所有保障体系一起为公务员筑起了牢固屏风。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涌现的大小企业,无法给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们提供足够完善的社会保障。
尽管中央及各级政府出台各种政策,要求企业为员工提供福利保障,但仅仅依靠企业本身去实现这个目标,漫长而艰巨。
案例分析:请从社会保障角度分析当前公务员热现象。
(要求结合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分析)案例2 事业单位下调养老金公平吗?(公务员社会保障改革单轨制合理吗)2009年1月28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证实“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正式下发,人保部要求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个试点省市认真做好启动准备工作。
日前,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接受采访时称,国务院要求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个试点省市今年正式启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而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基本一致。
一位接近决策层的人士向记者表示,此次中央下决心推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考虑是财政负担问题。
截至2005年底,全国事业单位总计125万个,涉及教科文卫、农林水、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多个领域,工作人员超过3035万人,是国家公务员的4.3倍,占全国财政供养人数的近80%。
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张某某,男,1955年10月出生,原系某市某国有企业职工。
根据企业改制政策,张某某于2008年12月办理了内退手续,并与某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以下简称社保局)签订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协议书》。
协议约定,张某某的养老保险待遇由其原企业按照规定发放,社保局负责审核其养老保险待遇的发放。
2019年,张某某发现其养老保险待遇发放金额与协议约定不符,经多次协商未果,遂向某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依法组成仲裁庭进行审理。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张某某的养老保险待遇是否符合《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协议书》的约定?2. 张某某的养老保险待遇是否应当由社保局负责审核和发放?3. 张某某的养老保险待遇发放金额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三、仲裁委员会审理过程1. 证据收集:仲裁委员会依法向张某某、社保局及原企业调取了相关证据,包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协议书》、张某某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信息、企业发放养老保险待遇的凭证等。
2. 庭审查明:仲裁庭组织了庭前会议,明确了庭审程序和争议焦点。
庭审中,双方当事人分别陈述了各自的主张,并提交了相应的证据。
3. 证据分析:仲裁庭对双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进行了逐一审查,并对以下事实进行了认定:(1)张某某与社保局签订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协议书》合法有效,双方均应按照协议约定履行义务。
(2)张某某的养老保险待遇发放金额低于协议约定的金额,且低于相关规定。
(3)社保局在协议履行过程中存在过错,未能按照协议约定审核和发放张某某的养老保险待遇。
4. 仲裁裁决:仲裁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案事实和证据,认为:(1)张某某的养老保险待遇不符合《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协议书》的约定,且低于相关规定。
(2)社保局在协议履行过程中存在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综上,仲裁委员会作出如下裁决:(1)张某某的养老保险待遇按照《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协议书》的约定和相关规定进行调整。
社保缴纳10大案例
1.单位可以基本工资作为基数缴纳社保吗?【案例】 2005年1月29日,魏小姐与思莱公司签订期限自2005年2月1日至2007年1月31日的劳动合同,约定魏小姐月薪由基本工资2400元、保密费600元等部分构成,月薪总额以当月工资单为准。
2006年7月10日,思莱公司向魏小姐发出辞退通知书。
2006年9月7日,魏小姐向上海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思莱公司以每月7000元的基数补缴自己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的社会保险费。
仲裁委于同年12月11日裁决,公司为魏小姐补缴2005年2月至2006年6月的社会保险费24480元(包括魏小姐个人应缴的社会保险费5610元)。
魏小姐不服裁决,于当月25日诉至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称自己2005年每月收入为7000元,2006年增至7500元,均以现金形式发放,有签收制度,据此要求公司依法按每月7000元缴费基数缴纳2005年2月至2006年6月的社会保险费。
法院经审理判决,公司为魏小姐缴纳自2005年2月至2006年6月的社会保险费51513.1元(其中包括个人应缴部分),魏小姐将个人应缴部分社会保险费11805.1元交给公司。
【说法】根据社保征缴条例的相关规定,除首次参加工作和变动工作单位的缴费个人外,职工当年个人缴费基数按职工本人上年月平均工资性收入确定。
按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职工月平均工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之和。
举个例子,某职工本人2009年月平均工资性收入为5000元,他从2010年4月起的个人缴纳的社保费为5000×11%(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1%)=550元,单位为其缴纳的社保费为5000×37%(养老保险22%+医疗保险12%+失业保险2%+生育保险0.5%+工伤保险0.5%)=1850元。
需注意超过上一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收入300%(2010年4月起上限为10698元)以上的部分不作为缴费基数;低于上一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收入60%(2010年4月起下限为2140元)的,以上一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社会保险案例
社会保险案例案例1:试用期不用交社会保险:李先生在济宁市中区某企业工作了4年,因为家庭原因,李先生要离开济宁,向公司提出辞职并转移相关社会保险档案。
但李先生办理手续时发现,企业欠缴自己半年多的相关社会保险。
单位辩称,其中半年是试用期,企业不能为其缴纳相关社会保险。
经过咨询济宁市劳动部门后,李先生得知公司此举明显违反了《劳动法》。
李先生称,4年前他通过一家中介机构介绍,来到中区一家食品厂工作。
当时,李先生与单位协商,试用期半年,合格后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单位为李先生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
今年9月份,李先生因为搬家到济南,工作需要更换。
于是,李先生到劳动部门办理各种保险手续时,发现单位欠缴半年的养老保险等四项费用。
单位以试用期内不应该为职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为由,拒绝了李先生要求补缴社会保险费的要求。
10月15日,李先生带着疑问来到济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咨询单位的这一做法是否合理。
劳动和保障局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该单位的做法明显违反了《劳动法》。
因为根据相关规定,用工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四项社会保险,缴纳时间从试用期开始算起,直到劳动合同终止。
社会保险费可以发给员工今年年初,某电子有限公司因开发一新项目,就通过猎头从外地高薪聘请了资深软件开发工程师王先生,月薪18000元。
王先生一到任,小岳就根据有关规定为其办理了社会保险登记手续。
然而,在发放第一个月的工资时,王先生看到自己的养老、失业、大病统筹保险费等项目竟被扣掉600多元时,就找到小岳,提出不愿缴纳社会保险费,放弃社会保险的权利。
王先生解释说,自己现在还不到 30岁,离法定退休还有30多年,谁知道将来的社会保险会是什么样子?并且,像自己这种情况,即使不参加社会保险,也不必担心将来的养老问题,失业一说就更不存在了。
在王先生的一再坚持下,小岳同意不再为王先生缴纳社会保险费,还将公司应当缴纳的部分发给了王先生本人。
法律社保类问题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李某某,男,45岁,某市某工厂职工。
2018年3月,李某某在工厂工作时不幸遭遇意外事故,导致腿部骨折,住院治疗两个月。
在此期间,李某某花费医疗费用共计5万元。
出院后,李某某向其所在工厂提交了工伤认定申请,工厂在法定时限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交了工伤认定申请。
2018年5月,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李某某所受伤害为工伤,并认定李某某的伤残等级为十级。
李某某随后向所在工厂提出赔偿要求,要求工厂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支付其工伤保险待遇。
然而,工厂以李某某已从社会保险基金中获得了部分赔偿为由,拒绝支付其全部工伤保险待遇。
李某某遂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工厂支付其全部工伤保险待遇。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1. 工厂是否应当支付李某某全部工伤保险待遇;2. 工厂与李某某之间的赔偿关系如何处理。
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3.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四、案例分析1. 工厂是否应当支付李某某全部工伤保险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的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十级至七级伤残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并按照规定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同时,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为职工提供必要的工伤保险待遇。
在本案中,李某某被认定为工伤,并评定为十级伤残。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工厂应当支付李某某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因此,工厂拒绝支付李某某全部工伤保险待遇的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
2. 工厂与李某某之间的赔偿关系如何处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用人单位和职工可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社会保险领域违纪违法案例
社会保险领域违纪违法案例
1. 汤某利用职务之便,将个人账户上的公共基金挪用,涉嫌贪污罪。
该案件披露出,公共基金管理不善,监管不力,在社保领域存在着腐败问题。
2. 张某、李某等人涉嫌伪造医疗费用,骗取医疗保险金,涉嫌诈骗罪。
该案件揭露
了医疗保险报销制度的漏洞,也呼吁加强对医疗诈骗的查处和打击。
3. 王某、赵某等人利用福利房分配管理的漏洞,虚报房屋面积,非法获取福利房,
涉嫌受贿罪。
这一案件反映出房地产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也需要加强对于福利房分配的审
查和管理。
4. 韩某在参与失业保险财政补助工程时,中途将部分资金挪用于个人支出,涉嫌贪
污罪。
此案件反映出在社保领域中,监管不严格、认定标准不明,也存在资金管理不规范
的问题。
5. 刘某等人以虚构拥有医院、合作医生等名义开设“黑医院”,虚假收费,诈骗医
疗保险金。
该案件揭露了黑龙江医疗保险系统存在的漏洞和腐败现象,也敦促完善医疗保
险监管和制度的完善。
6. 孙某、李某等人以虚假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获得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福利金,涉
嫌虚假诈骗罪。
这一案件暴露了普遍存在的社保数据管理不规范、审核不严格等问题,也
需要增强社保管理能力和技术手段的提高。
7. 马某在保险公司工作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个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涉嫌受
贿罪。
此案件显示出保险行业内部治理和监管的不足,也需要加强对保险公司内部管理的
监督和审查。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案例范文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案例范文案例一:老李家的新生活。
在咱们村啊,老李一家以前那可是过得紧巴巴的。
老李身体不好,有慢性病,干不了重活,家里就靠那几亩薄田和媳妇打零工挣点钱。
孩子上学都得愁学费的事儿。
但是呢,国家的社会保障政策就像一场及时雨啊。
老李申请了农村低保,这低保金每个月按时打到卡上,虽然钱不是特别多,但对于他们家来说,那可是解决了大问题。
就像给飘摇的小船抛了个锚,稳住了。
孩子上学也有了助学金,这下不用担心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了。
老李去看病的时候,医保报销比例也挺高的,自己花不了多少钱。
这还不算完呢,村里还给老李安排了一些轻松的公益性岗位,像打扫村里的卫生啥的。
每个月又能多一笔收入。
现在老李家啊,生活慢慢有了起色。
媳妇脸上也有了笑容,老李也不再整天愁眉苦脸的,孩子学习也更有劲儿了。
这社会保障兜底,兜住了老李家的生活,也兜出了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案例二:城里的张大爷。
张大爷住在城里的老小区,他是个孤寡老人,无儿无女的。
以前啊,他就靠着微薄的退休金过日子。
可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身体毛病也多了起来。
有一次张大爷生病住院,那医疗费可把他愁坏了。
不过啊,咱们国家的社保体系可没忘记他。
医保先给报了一大部分,剩下的部分因为他符合城市特困人员救助的条件,民政部门又给补贴了不少。
社区工作人员也特别热心肠,帮张大爷申请了居家养老服务。
每周都有专人来给他打扫卫生、做顿饭啥的。
而且啊,政府还给张大爷的房子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在卫生间装了扶手,卧室里装了紧急呼叫器。
这可太贴心了。
张大爷逢人就说:“我这孤老头子,本以为老了就没依靠了,没想到国家的社会保障这么好,我现在过得可舒坦了,啥也不愁。
”案例三:遭遇意外的小王家。
小王原本是个出租车司机,一家老小就指着他开车挣钱呢。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啊,有一天小王在路上出了严重的交通事故。
他自己受伤很重,在医院躺了好几个月,车也报废了。
这一下,家里的顶梁柱倒了,经济来源断了,小王的媳妇急得直哭。
社会保险经典案例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建立、运行已经十几年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尽管如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社会保险等方面的问题还存在许多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
用人单位认为,缴纳社会保险费使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明显增加,加大了生产成本,因而千方百计地少缴甚至不缴社会保险费。
劳动者的缴费积极性也不高,有的甚至同意用人单位以高额工资代替自己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关于社会保险的种种错误认识,存在着很大的潜在风险并由此会在履行、解除和终止劳动关系时发生一系列纠纷。
今天的“论剑”就社会保险的法律误区及操作实务展开讨论。
缴费约定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案例1]员工A与北京某企业甲在2004年5月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月工资8500元。
并约定如果A提前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向企业支付违约金,标准为王某每提前一年解除劳动合同,违约金8500元。
双方同时约定,A的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为3000元。
2006年5月,某猎头公司找到A,称一公司急需像A这样的人才,而且月薪15000元。
A为之心动,但又担心主动辞职要承担违约责任。
为了做成这笔业务,猎头公司建议A以企业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报酬或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提出辞职,这样就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了。
经过考虑,A于2006年5月8日以企业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提出辞职,随后便到新公司上班。
一个月后,A收到甲企业起诉要求承担违约责任的应诉通知书。
庭审中,甲企业诉称,以3000元为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与A协商一致的结果,是A真实意思的表示,企业并无过错,A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不能免除其违约责任。
因此,请求仲裁委员会裁决A支付违约金25500元。
企业的请求能获得支持吗?杨树峰:企业应该以新员工的新岗位工资(在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以内)或以员工社会保险转移单为基数缴纳社会保险费。
自行约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基数或以明显低于职工工资的数额为基数缴纳社会保险费,虽然企业节约了成本,职工多拿了工资,但却损害了国家利益并影响社会保险基金积累。
社会保障案例集
案例一:事业单位社会保障改革日前,李克强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条例》共10章44条,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
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条例》起草过程“十一年磨一剑”,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牵一发动全身”的促动力。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主要包括创新管理体制、创新法人治理结构、创新人事制度、创新收入分配制度、创新社会保险制度、创新财政投入机制、创新监管机制等七个方面。
其中,人事制度改革是“启动最早、进展最快”的一项。
但同时,也存在地区间进展不平衡、用人机制转换不到位、规范管理和监管力度有待加强等现实问题,亟需在法律层面加以解决;人事制度改革与其他六个方面的配套改革,也需通过法规建设进一步明确。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研究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条例》是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探索成果的法制化,同时也是针对近年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后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治疗”方案,将成为今后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基本指导性文件。
“以《条例》的制定为标志,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迈出了具有实质性的一步。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宋世明教授认为,此后,改革的具体落实将非常艰难。
分类改革的“核心”自从2003年中央提出制定人事管理条例的要求开始,《条例》便开始了长达11年的漫长起草过程。
其间经历了两次重大的政府机构改革,原人事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均参与起草。
业内人士表示,起草的难度很大程度上源于事业单位分类不清。
201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
这被视为事业单位改革正式开闸的“顶层设计”。
文件明确要求,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分类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是人员分流、待遇等人事安排,而只有在完成分类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员的分类管理。
”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认为。
社会保险案例
社会保险案例社会保险是指国家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权益而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权益而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案例一,小明的医疗保险。
小明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他每个月都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缴纳医疗保险费用。
某一天,小明不幸发生了交通事故,导致严重受伤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由于小明参加了医疗保险,他可以享受到医疗保险的理赔服务,大大减轻了他的经济负担。
这个案例说明了医疗保险的重要性,它可以在意外事件发生时,给予参保人及时的经济援助,保障了参保人的基本生活。
社会保险案例二,张老太的养老保险。
张老太是一名退休教师,她在工作期间按照规定缴纳了养老保险费用。
如今,她已经年过七旬,生活需要得到保障。
由于参加了养老保险,张老太每个月都可以领取到养老金,这笔养老金成为了她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保障了她的基本生活。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养老保险对于退休人员的重要意义,它可以在老年时期给予参保人经济上的支持,让他们安享晚年。
社会保险案例三,王先生的失业保险。
王先生是一名企业职员,由于公司经营不善,不得不进行裁员,王先生也因此失去了工作。
幸运的是,王先生在工作期间参加了失业保险,失业后可以领取一定期限内的失业救济金,这让他在失业期间减轻了经济压力,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失业保险的重要性,它可以在参保人失业时,给予一定期限内的经济援助,帮助他们度过失业期间的困难。
综上所述,社会保险对于保障参保人的基本生活,提高生活水平,保障基本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上述案例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会保险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社会保险制度,提高参保意识,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
社保引起法律纠纷的案例(3篇)
第1篇案情简介:张某,男,45岁,原在某市某国有企业工作,因企业改制,张某于2012年1月离职。
离职后,张某认为自己符合社会保险法规定的退休年龄,应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然而,张某在向某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以下简称社保局)申请领取养老保险待遇时,遭到拒绝。
社保局认为,张某的离职原因并非法定退休年龄,且在离职后未继续缴纳养老保险,因此不符合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
张某不服,遂将社保局告上法庭。
案件经过:1. 立案阶段:张某在接到社保局拒绝其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通知后,于2012年3月向某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社保局依法为其办理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手续。
仲裁委员会受理了张某的申请,并依法进行了调查取证。
2. 仲裁阶段:在仲裁阶段,张某提交了以下证据:(1)劳动合同,证明其曾在某国有企业工作,并与该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2)离职证明,证明其于2012年1月离职;(3)身份证复印件,证明其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社保局则提交了以下证据:(1)张某离职原因证明,证明张某离职原因并非法定退休年龄;(2)社会保险缴费记录,证明张某在离职后未继续缴纳养老保险。
仲裁委员会在审查了双方提交的证据后,认为张某的离职原因并非法定退休年龄,且在离职后未继续缴纳养老保险,因此不符合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
据此,仲裁委员会驳回了张某的仲裁请求。
3. 诉讼阶段:张某不服仲裁裁决,向某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诉讼过程中,张某和社保局分别提交了以下证据:(1)张某提交了与仲裁阶段相同的证据;(2)社保局提交了某市社会保险法规,证明其拒绝张某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法律依据。
法院在审查了双方提交的证据后,认为张某的离职原因并非法定退休年龄,且在离职后未继续缴纳养老保险,因此不符合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
据此,法院驳回了张某的诉讼请求。
案件评析: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是:离职员工是否符合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
1. 法定退休年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
社会保障法律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李某某,男,1955年1月出生,系某市某国有企业退休职工。
2018年,李某某退休后,按照相关规定开始领取养老保险待遇。
然而,在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过程中,李某某发现其待遇金额与预期不符,经核实,发现其养老保险待遇被错误计算。
李某某遂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投诉,要求重新核算其养老保险待遇。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1. 李某某的养老保险待遇计算是否符合相关规定;2.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是否应当依法重新核算李某某的养老保险待遇。
三、案件事实1. 李某某于1975年参加工作,在国有企业工作期间,按规定缴纳了养老保险费。
2. 2018年,李某某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按照相关规定办理了退休手续,开始领取养老保险待遇。
3. 在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过程中,李某某发现其待遇金额与预期不符,经核实,发现其养老保险待遇被错误计算。
4. 李某某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投诉,要求重新核算其养老保险待遇。
5.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了李某某的投诉,并组织调查。
四、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 《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3.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4. 《社会保险经办规程》五、法院判决1. 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某的养老保险待遇计算不符合相关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依法重新核算李某某的养老保险待遇。
2. 法院判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重新核算李某某的养老保险待遇,并赔偿李某某因错误计算待遇所造成的损失。
六、案例分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社会保障法律纠纷案件,涉及养老保险待遇计算问题。
以下是本案的几个关键点:1. 养老保险待遇计算的重要性:养老保险待遇是退休职工的重要经济来源,其计算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退休职工的生活水平。
本案中,李某某的养老保险待遇被错误计算,导致其生活水平受到影响。
2.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养老保险待遇的核算和发放。
社会保险以案释法典型案例
社会保险以案释法典型案例
社会保险是指一种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组织并为公民提供的社会福利制度,旨在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和社会安全。
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可用于解释和说明社会保险法规的具体适用情况:
1. 退休保险案例:假设某员工在退休前多年参加了退休保险,并按规定缴纳了保险费。
在满足退休条件后,该员工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享受退休保险金。
这个案例可以解释退休保险制度的工作原理和申请流程。
2. 医疗保险案例:一个家庭的成员因患重病需要进行昂贵的治疗,但该家庭无力支付医疗费用。
在这种情况下,医疗保险可以为患者提供经济援助。
这个案例可以用来解释医疗保险制度的作用和保障范围。
3. 失业保险案例:某个雇员突然被公司解雇,面临经济困难时,可以向失业保险机构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用于日常开支和求职活动。
这个案例可以解释失业保险的目的和适用条件。
4. 工伤保险案例:一位工人在工作过程中意外受伤,需要进行治疗和康复。
此时,工伤保险可以提供医疗费用补偿、康复费用和一定的丧失劳动能力补偿。
这个案例可以用来解释工伤保险的保障范围和救济措施。
通过以上典型案例的解释,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和使用方法,提高对社会保险法规的认知和遵守程度。
社会保险案例
社会保险案例案例1:试用期不用交社会保险:李先生在济宁市中区某企业工作了4年,因为家庭原因,李先生要离开济宁,向公司提出辞职并转移相关社会保险档案。
但李先生办理手续时发现,企业欠缴自己半年多的相关社会保险。
单位辩称,其中半年是试用期,企业不能为其缴纳相关社会保险。
经过咨询济宁市劳动部门后,李先生得知公司此举明显违反了《劳动法》。
李先生称,4年前他通过一家中介机构介绍,来到中区一家食品厂工作。
当时,李先生与单位协商,试用期半年,合格后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单位为李先生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
今年9月份,李先生因为搬家到济南,工作需要更换。
于是,李先生到劳动部门办理各种保险手续时,发现单位欠缴半年的养老保险等四项费用。
单位以试用期内不应该为职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为由,拒绝了李先生要求补缴社会保险费的要求。
10月15日,李先生带着疑问来到济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咨询单位的这一做法是否合理。
劳动和保障局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该单位的做法明显违反了《劳动法》。
因为根据相关规定,用工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四项社会保险,缴纳时间从试用期开始算起,直到劳动合同终止。
社会保险费可以发给员工今年年初,某电子有限公司因开发一新项目,就通过猎头从外地高薪聘请了资深软件开发工程师王先生,月薪18000元。
王先生一到任,小岳就根据有关规定为其办理了社会保险登记手续。
然而,在发放第一个月的工资时,王先生看到自己的养老、失业、大病统筹保险费等项目竟被扣掉600多元时,就找到小岳,提出不愿缴纳社会保险费,放弃社会保险的权利。
王先生解释说,自己现在还不到 30岁,离法定退休还有30多年,谁知道将来的社会保险会是什么样子?并且,像自己这种情况,即使不参加社会保险,也不必担心将来的养老问题,失业一说就更不存在了。
在王先生的一再坚持下,小岳同意不再为王先生缴纳社会保险费,还将公司应当缴纳的部分发给了王先生本人。
社会保险安全警示案例
社会保险安全警示案例社会保险是国家为保障公民基本生活和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制度,然而,由于一些不法分子的存在,社会保险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以下是一些社会保险安全警示案例,以提醒大家注意个人信息和社会保险的安全。
1. 虚假保险机构诈骗案例某市发生了一起虚假保险机构诈骗案件。
一家自称是保险公司的机构,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向市民推销保险产品,要求提供个人信息和缴纳一定金额的保险费。
然而,这家机构实际上并没有获得保险公司的授权,所收取的保险费也并未用于购买保险。
市民们在被骗后才意识到,他们的个人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
2. 盗取社保卡信息的案例一名骗子利用社交网络上的虚假招聘信息,引诱求职者提供个人信息,并要求提供社保卡号码。
随后,骗子利用这些信息冒充求职者的身份,盗取了其社保卡中的资金。
受害者在发现异常后报警,但已经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3. 冒用他人社保账户的案例一名不法分子盗取了他人的身份证件和社保卡,并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冒用其社保账户。
该不法分子利用盗取的社保账户进行非法转账和消费,导致受害人的社保账户出现异常。
受害人在发现异常后,及时向相关部门报案,但仍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4. 虚假社保待遇诈骗案例一些不法分子冒充社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向老年人宣传虚假的社保待遇政策,并要求提供个人信息和一定金额的“手续费”。
老年人因为对社保政策了解不多,容易上当受骗。
这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的信任和对社保待遇的渴望,骗取了大量的财物。
5. 社保信息泄露案例某市一家社保机构的内部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将大量市民的社保信息出售给了不法分子。
这些不法分子利用泄露的社保信息进行诈骗和盗窃活动,给市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个人信息泄露的隐患。
6. 虚假社保待遇领取案例一些人通过伪造材料和虚假身份冒领他人的社保待遇。
他们利用谎言和伪造证件,冒领他人的养老金或医疗保险待遇,导致真正的权益人无法享受应有的社保待遇。
7. 非法获取医保报销款项案例一些医院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通过虚报医疗费用、伪造处方等手段非法获取医保报销款项。
社会保险基金违法典型案例
社会保险基金违法典型案例一、企业瞒报缴费基数案。
有这么一家小公司,老板呢,心里打着小算盘。
公司员工实际工资都不低,可他在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时候,故意把缴费基数报得很低。
比如说,员工小李每个月实际工资是8000元,这老板就按照3000元的基数给报上去。
为啥呢?他就想少交点钱呗。
这社会保险基金可是按照缴费基数来计算企业和员工各自要缴纳的费用的。
结果呢,这一瞒报,企业每个月少交了不少钱,员工以后能拿到的养老金之类的也会受影响。
后来被社保部门查出来了,老板被狠狠罚了一笔,还得把少交的钱补上。
这就像想占小便宜,结果吃了大亏,你说傻不傻?二、冒领养老金案。
张大爷的事可就不地道了。
张大爷的老伴前几年去世了,但是他呢,没有及时向社保部门报告这个情况。
反而每个月继续领取他老伴的养老金。
他想着反正没人知道,就这么一直冒领。
可是社保部门也不是吃素的呀,人家有定期的核查机制。
最后发现了这个情况,张大爷这时候可就傻眼了。
他不仅要把冒领的养老金全部退回去,还面临着罚款呢。
这养老金本来是给有需要的老人的保障,他这么做就等于抢了其他老人的资源,真是不应该啊。
三、虚构劳动关系骗保案。
有一伙人,想从社保基金里捞一笔不义之财。
他们就想出了一个歪主意,虚构劳动关系。
比如说,甲和乙根本就不是真正的雇主和员工关系,但是他们伪造了劳动合同、工资条等一系列的东西,然后去社保局办理社保参保手续。
这样甲就可以以企业的名义,骗取社保补贴之类的钱。
可是呢,这种事情漏洞百出啊。
社保部门在核查过程中,发现他们这些所谓的员工,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啥的都说不清楚。
最后这伙人被抓了个正着,不仅要把骗的钱吐出来,还得接受法律的严惩。
这就好比是自己挖了个坑,最后自己掉进去了,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补缴社会保险典型案例
补缴社会保险典型案例咱今儿就唠唠补缴社会保险那些事儿,给您讲几个典型的例子,您就全明白了。
案例一:粗心大意的小老板和委屈的员工小李。
有个小公司的老板,这人吧,心眼不坏,就是做事有点粗心大意。
他手底下有个员工叫小李,在公司干了好几年了。
这老板呢,每个月就光惦记着给员工发工资,却把社保这事儿给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小李一开始也没太在意,毕竟刚参加工作,对社保这些东西了解得也不是很透彻。
可是后来呢,小李要买房了。
这时候他才发现,没有社保记录,他连申请房贷都困难重重。
小李这下可急眼了,就去找老板说:“老板啊,你咋没给我交社保呢?我现在买房可咋办呀?”老板这才如梦初醒,一拍脑袋说:“我这脑子,咋把这事儿给忘了呢!”可是这时候问题就来了,要补缴好几年的社保,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他们去社保局一问,社保局的工作人员就严肃地说:“补缴社保得按规定来,得提供各种证明材料,像劳动合同啊、工资流水啊啥的。
”这小老板和小李就开始到处找材料,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材料凑齐。
最后总算是补缴上了社保,小李也能顺利去申请房贷了。
不过经过这一遭,这个小老板可算是长了记性,再也不敢忘了员工的社保大事儿了。
案例二:跳槽引发的社保补缴风波。
再说说小王的事儿。
小王是个挺有能力的人,在原来的公司干得也不错。
后来呢,有个新公司给他抛来了橄榄枝,工资待遇啥的都比原来好很多,小王就心动了,立马跳槽过去。
可到了新公司几个月后,小王发现自己的社保好像有点不对劲。
他一查才知道,新公司在他入职的时候没有及时给他办理社保转入手续,导致中间有几个月的社保没接上。
小王就去找新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
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一开始还觉得小王是在小题大做,说:“就几个月没交,能有多大事儿啊?”小王可不服气了,他说:“这社保关系到我的养老、医疗啥的,以后万一有个病有个灾的,或者老了没保障,咋办?这可不行!”经过小王这么一闹,新公司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于是开始着手给小王补缴社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保险案例一请解释下面哪种情况下小王可以得到失业保险的赔偿,理由是什么。
1、小王是今年毕业的应届大学生,毕业没有找到工作2、小王毕业后找到一家企业工作一年后对岗位不满意后提出辞职,赋闲在家。
3、小王毕业后找到一家企业工作一年后因为金融危机被企业裁员,赋闲在家。
并办理了失业登记。
4、小王毕业后找到一家企业工作一年后因为金融危机被企业裁员,赋闲在家。
并办理了失业登记。
但是当地社保部门给小王联系了一份新工作后小王嫌弃新工作薪水较少拒绝前往工作。
5、小王毕业后找到一家企业工作一年后因为金融危机被企业裁员,赋闲在家。
办理了失业登记。
并积极参与当地社保部门提供的就业培训。
答案:根据我国《失业保险条例》,失业人员要能够领取失业保险必须满足一下要求(1)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用人单位和本人以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
(2)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3)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就业要求的。
在上述情况中,第1种情况小王未曾参加过工作,不能享受失业保险;第2种情况小王虽然参加工作且缴费已满1年,但是属于自愿失业,不能享受失业保险;第3种情况小王可以享受失业保险;第4种情况中,小王拒绝再就业的要求,不能再享受失业保险;第5种情况符合失业保险条件。
因此,在5种情况中,小王可以获得失业保险赔偿的情况是第3和第5种。
社会保险案例二【问题的提出】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共有152万人参加考试。
报考的公务员的人员中,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博士成为了报考的主力军,请问,在当前的公务员报考热中,说明了一些什么的社会问题?【具体内容】全国性的公务员考试始于1994年,当时这一工作报考人数仅为4400人,20年过去了,报考的人数涨了344倍。
竞争比例也从原来的9:1,发展到现在的77:1。
其报考率和录取比例已经成功成为中国第一考试,胜过了中国传统竞争激烈的高考与考研,其热度年年居高不下。
公务员热并不是一个合理的社会现象,在国外,最优秀的人材往往倾向于从事创造性强的科研工作或者开办实业,这些都能够充分刺激国内生产力的增长。
美国之所以一直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处于优势,就是拥有大批的优秀科研人材和企业家。
公务员本质上属于服务性工作,大多数工种对技术和创新能力实际上要求并不高,而我国目前大批优秀人材蜂拥而至去报考公务员,既是对人材资源的一种浪费,也不利于我国未来长远的经济和科研能力的竞争。
【原因介绍】由于实施了阳光工资以后,公务员的平均薪酬实际并不比很多企业和热门行业高,其吸引力主要来自稳定的岗位和收入,以及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另外中国传统的观念也对公务员的身份评价较高。
社会保障的差异性和不完善是导致人们向公共资源集中行业倾斜的内因所在,就目前情况而言,政府机关和企业相比,纳入政府体系的公务员拥有更多社会保障,从养老金、医疗保险金到住房公积金,还有生育保险、各类津贴,所有保障体系一起为公务员筑起了牢固屏风。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涌现的大小企业,无法给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们提供足够完善的社会保障。
尽管中央及各级政府出台各种政策,要求企业为员工提供福利保障,但仅仅依靠企业本身去实现这个目标,漫长而艰巨。
养老金双轨制也是影响人们选择公务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公务员体系内,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退休后的养老金替代率却能够领到80%左右;而企业的员工最终退休的平均养老金替代率只有40%,这样的巨大社会保障待遇差距使得公务员成为大家竞相涌入的行业。
【专家点评】要扭转目前公务员热的这一现象,归根究底必须要解决在公务员体系内工作与企业体系内工作之间较大的社会福利差距。
目前对于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未来公务员纳入养老金缴费体系势所必然。
其实公务员不缴养老保险也不一定都是好事,因为在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是积累在个人账户的,就算是失业或者换工作,个人的养老金账户依然能够积累。
但是对公务员来说,由于不缴养老保险,一旦失业或者辞职,几乎就意味着养老全无保障,这也属于另一种形式的不公平。
除了解决养老金双轨制问题之外,未来国家还应全面提高在企业工作的医疗、工伤、生育等各项社会福利待遇,减少体制内体制外的福利差距,相信随着国家未来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公务员热的问题能够逐渐得到改善。
社会保险案例三【问题的提出】2011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发布,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说明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请问,人口老龄化是怎样一种社会状态,会对一国的经济与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具体内容】人口老龄化这个概念的权威定义是来自于1956年的联合国发布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标准,该标准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时,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者地区进入老龄化。
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则进一步确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时,意味着这个国家或者地区进入老龄化。
按照老年人口比例超过7%的国际标准,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了13%左右,意味着我国不仅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的程度已经逐步加深。
人口老龄化会对一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其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老龄化往往意味着一国的社会负担加重,国家要为众多已经退休不创造生产力的老年人支付大量的养老金,中国虽然一直实施个人账户与国家补贴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实质上个人账户“空账”问题十分严重,大量的养老金都是国家财政在勉力支持,因此人口老龄化直接考验的就是国家的养老体系。
二是除了养老金的负担以外,人口老龄化也提升了其他社会经营与管理的成本,比如医疗服务成本直线上升。
第三个影响是当我国社会人口中老年人占据多数时,老年人的消费支出将随着年龄增长有逐渐减少的趋势,这将导致我国的消费能力不足,制约经济增长。
第四个影响则是对储蓄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对于储蓄也产生相当的减退效果,从而,减少了资本积累。
对于个人来说,进入老年以后,由于收入的来源和数量的减少,会带来个人储蓄的减少。
退休使个人收入大幅度降低,退休人员的购买力也会因通货膨胀的影响进一步降低。
中国老龄者的实际收入一贯较低,储蓄倾向也低,老年人口的增加会带来总储蓄水平的降低。
第五个影响是在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方面,人口老龄化成为抑制经济增长的因素。
由于人口老龄化,出生人口减少,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相应下降,使从事经济活动的劳动力人口往往呈现下降趋势,不利于经济发展。
目前,西欧、北欧以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大都面临这一问题,特别是西欧国家、日本由于劳动力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依靠吸引外国劳动力来补充,这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深刻的。
【原因介绍】目前导致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由于国内育儿费用的提高、生产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造成了生育成本逐年升高。
由于生育成本的直线上升,国内不少年轻人都推迟了生育的年龄,有些思想前卫的甚至选择不生孩子成为丁克一族。
这些情况造成了国内生育率的不断下降,是构成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个原因是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公共卫生水平的提高,中国老年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近年人均寿命已经达到74岁左右,逐渐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准。
而人均寿命延长的一个直接后果的老年人口越来越多。
造成人口老龄化的第三个原因,是国内长期以来一直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城市居民只能养育一个小孩,这一政策已经实施了几十年。
目前来看,已经不太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成为了束缚人口增长一个原因。
在计划生育的限制下,城市出生率受到限制,而农村允许生二胎的政策又使得农村人口出生率高于城市,在目前城乡差距较大,城市人口的平均素质普遍高过农村人口的情况下;这种差别政策实质造成了我国总人口平均素质的下降。
【专家点评】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应该从以下几个领域共同协作,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包括:一是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方面,应继续坚持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并应努力开拓财源,保证养老保险账户的资金;同时应进一步鼓励企业为员工购买企业年金保险,让商业保险成为社会养老保险的有益补充,减轻国家和社会的负担,对于实施企业年金较好的的企业,可以考虑给予奖励和减税等激励政策。
三是鼓励个人积极购买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一方面应支持保险业推出更多实惠有吸引力的商业养老保险险种,另一方面也应从政府方面加强宣传,引导民众购买商业养老保险。
第二个方面应注重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保险,满足他们的基本医疗需求,使老年人及其家庭不致因为疾病导致个人及家庭经济危机。
在城市要注意面向社会、家庭和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拓宽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的领域,努力满足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求。
在农村则要探索多种形式的健康保障,逐步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第三方面则要让老年人融入充满活力的经济社会生活,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优势的作用,并认识老年的价值,愉快安度晚年。
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延长老年人的退休年限。
当前我国男性60岁的退休年龄,已经接近国际水平,暂时不宜调整。
但是女性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女性工人的退休时间大可以延长。
我国长期以来女性的平均寿命一直高于男性,但是女性的退休年龄却低于男性,这也导致了很多健康的女士尚有可使用的工作能力也不得不从工作岗位退下来,这也是一种间接的不公平。
第四方面则应适时更改计划生育政策,放开城市二胎限制,提升城市生育率水平。
让新生儿人口的出生减缓老年人口增多带来的影响。
总的来说,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面的社会经济问题,需要国家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协作,相信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各项配套设施的完善,人口老龄化问题会得到较好的控制与解决。
社会保险案例四【问题的提出】1990年5月牛某某被招收为某医药采购供应站合同制工人,合同期为5年。
1993年3月4日该站以牛某某星期日自发组织学友出外游玩,违章通过“禁止通行”的铁路隧道,被火车撞伤,久治未愈为由,解除其劳动合同。
牛某某的家人代为申诉,提出:牛某某是因在紧急情况下抢救他人而被撞伤致残,要求按工伤处理,并撤销解除牛某某劳动合同的决定。
请问,供应站对牛某某的处理正确吗?【具体内容】1、1992年2月24日(星期日)牛某自发组织学友刘某等5人出外游玩,当他们进入标有“禁止通行”的28号隧道,正在铁路线上行走时,某次列车亦鸣笛声不断。
此时,牛等4人已退至道轨外的安全地带,唯有刘某尚在道轨之中。
刘只注意到正前方开来的某次客车,却没有发现另一列车已骤然驶近其身后。
牛某某见状,扑上前去将刘某推出道外,而本人却因躲闪不及,被机车手扒杆撞伤头部。
被立即送铁路医院抢救。
后又转外地医院继续治疗,经过一年多的治疗,某医药采购供应站付2万余元医疗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