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山地的形成――褶皱山》说课
山地的形成说课
[学生活动]活动2(2)(通过小组讨论,进行知识的迁移,从实际出发,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同时影响着聚落的分布,而聚落的分布也同样对运输线路有所影响。)
[师生互动]那个同学的家乡在山地地区,最多使用的是哪种交通工具,是否有火车轨道即铁路运输方式呢?(通过对同学们自己家乡熟悉的周边环境出发,能够更快地学习和理解新的知识,与实际联系紧密)
[板书] 1、山地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
[学生活动] P76活动1对于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部分,教师可以先给出活动第一题的数据,让学生从技术要求、工程量和造价等方面,分析山岳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的影响;(这部分内容利用了工程上的数据对比,能够直观的让学生从数据上总结出在山地地区公路优先于铁路。)
简单介绍火山形成的地貌
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往往形成宽广的熔岩高原,如东非高原。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往往会形成火山,如我国的长白山主峰。
[投影]火山示意图
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火山口是地下岩浆上涌喷出地表的出口。没有破坏的火山口是一个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有时候会积水形成湖泊,如我国的长白山天池。破坏后的火山口呈半封闭状态。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锥形体。它一般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
[学生活动]讨论:火山活动的害与利(能够在充分的讨论当中,让学生自主辩证地意识到事物的多面性,并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有利影响: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带来硫磺、建材、能源和其他矿产资源;利用火山景观发展旅游;有利于火山研究(或火山科研考察)。火山活动时释放出的热能,使地下水被加热,储存了大量的地热资源;
《山地的形成——褶皱山》教学设计
《山地的形成——褶皱山》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学设计采纳的教材为人教版《一般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1第四单元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本课的课程标准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改变的内外力因素”。
“山地的形成”一节是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一个案例,是前面知识的详细应用。
《山地的形成》整节内容分成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是完成“褶皱山”部分的教学,要求同学掌控褶皱山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特别是在褶皱构造在找油、找水、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应用方面。
二、同学学习状况分析高一的同学在中学阶段识记了大量的中外名山,也初步学习了“板块构造学说”和“大陆漂移学说”。
三、教学设计思想1、培育同学的地理素养2、探究性学习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利用案例迁移,引导同学掌控了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了解褶皱山的概念,认识褶皱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育同学读图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技能。
2、通过分析褶皱山的形成缘由,初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
〔三〕情感、立场和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地理问题的爱好,从而培育科学的学习立场。
五、教学重难点褶皱山的形成以及基本形态的判定;“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成因及褶皱构造在找油、找水、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应用。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图片展示雄伟险峻、清幽秀美的不同的山地景观,问这些山脉形成的缘由是否相同,是否有相同的地质地貌?〔2〕图片展示和谐号穿越山谷,问在不同的褶皱构造下如何选址开挖隧道?〔这两个问题先设疑,不回答,引发同学思索〕【过渡】从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山地是陆地的骨架。
山地有多种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它们的形成与进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喜马拉雅山就是褶皱山,这一节课我们进一步来了解什么是褶皱山。
投影:〔本节课纲要〕【新课教授】一、褶皱的形成1、褶皱:老师活动:引导同学观测岩层,说明岩层是岩石圈中的岩石呈现的层状分布。
《山地的形成——褶皱山》教学设计
《山地的形成——褶皱山》教学设计山地的形成是地质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掌握山地的形成过程对于理解地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褶皱山是山地形成的一种常见型态,本文将以褶皱山为主题设计一节地理课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褶皱山的形成机制和特征,包括构造褶皱的形成过程、褶皱山的结构特征和分布规律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释地貌现象和阅读地质地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质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保护地质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安排1.导入:通过一段描绘山地景观的文字和图片,激发学生对山地的兴趣,引出褶皱山的概念,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2.知识讲解:以课件的形式进行褶皱山的形成机制和特征的讲解,重点包括以下内容:2.1构造褶皱:讲解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岩石变形和应力分布,通过示意图演示构造褶皱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构造褶皱的本质。
2.2褶皱山的结构特征:讲解褶皱山的典型结构特征,如背斜、褶皱轴线、褶皱腰部等,帮助学生理解褶皱山的形态和构造特征。
2.3褶皱山的分布规律:讲解褶皱山的全球分布规律和与地球板块运动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褶皱山主要分布在板块边缘地区。
3.实例分析:选取一幅褶皱山的地质地图,引导学生阅读地质地图,并试图解释地图中的褶皱山地貌现象和褶皱山的形成过程。
通过讨论和解析,培养学生的阅读地质地图和解析地貌特征的能力。
4.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褶皱山的实例,通过查阅资料、网上和实地考察进行调查研究。
要求学生搜集褶皱山的相关信息,并制作展板或报告,呈现给全班。
6.展示与分享:学生展示小组调研成果,分享各自研究的褶皱山实例和发现。
鼓励学生互相提问和评论,加深对褶皱山的理解和探索。
三、教具和资源准备1.图片和文字描述:展示山地的景观,激发学生对山地的兴趣。
2.课件:辅助讲解褶皱山的形成机制和特征。
3.褶皱山的地质地图:供学生分析和解读。
褶皱山说课稿
褶皱山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课旨在通过学习褶皱山的形成原因、特征以及对地球演化的影响,使学生能够理解褶皱山的形成过程,并掌握褶皱山的特征及其对地球地质演化的重要意义。
具体目标如下:1. 知识目标:了解褶皱山的形成原因、特征和分类,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褶皱山的形成过程。
2. 技能目标:能够观察和分析褶皱山的特征,运用地质学的方法进行地质解释。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球地质演化的兴趣,增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褶皱山的形成原因、特征和分类。
2. 教学难点:褶皱山的形成过程的解释和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PPT等。
2. 教学素材:地球地质演化的相关图片、视频、地质标本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地球地质演化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地球演化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褶皱山的好奇心。
2. 学习褶皱山的形成原因(15分钟)通过PPT展示褶皱山的形成原因,包括板块运动、地壳压缩等。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褶皱山的存在?为什么褶皱山多集中在板块边界地区?3. 学习褶皱山的特征和分类(20分钟)通过展示褶皱山的特征图片,让学生观察、描述和比较不同类型的褶皱山。
引导学生发现褶皱山的共同特征,如山脉褶皱、断层等,并介绍不同类型的褶皱山,如褶皱山脉、褶皱岭等。
4. 学习褶皱山的形成过程(30分钟)通过PPT展示褶皱山的形成过程,包括构造应力的作用、岩石变形和褶皱的形成等。
引导学生分析褶皱山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并通过实例解释不同类型褶皱山的形成机制。
5. 进行实地观察和实验(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选择一个附近有褶皱山的地区,带领学生观察褶皱山的特征,并进行实验,模拟褶皱山的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褶皱山形成原理的理解。
6.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总结褶皱山的形成原因、特征和分类,并强调褶皱山对地球地质演化的重要意义。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地球地质演化的相关知识,拓展他们的学习兴趣。
褶皱山说课稿
褶皱山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褶皱山的形成原因、特征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地质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地质地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褶皱山的形成原因和特征;2.掌握褶皱山的分类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1.理解褶皱山的形成机制;2.分析褶皱山的地质构造和演化过程。
三、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2.教学资源:地质地貌图、褶皱山实景图片。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褶皱山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地质地貌的好奇心。
2.知识讲解(15分钟)a.褶皱山的定义和形成原因:褶皱山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质构造变形形成的山脉。
地壳板块的挤压作用导致岩石层产生变形,形成褶皱山。
b.褶皱山的特征:褶皱山通常呈弧形或蛇形,山脉起伏较大,山脉之间有明显的褶皱构造。
c.褶皱山的分类:褶皱山可分为对称褶皱山和不对称褶皱山。
对称褶皱山两侧对称,山脉形态相似;不对称褶皱山两侧不对称,山脉形态不一致。
d.褶皱山的重要性:褶皱山是地球上重要的地质资源和景观资源,对于研究地质构造和地质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3.案例分析(2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褶皱山的实景图片,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褶皱山的地质构造和演化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褶皱山的形成机制和地质作用。
4.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a.褶皱山是如何形成的?请简要描述褶皱山的形成过程。
b.褶皱山的分类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c.褶皱山对于地质学研究和人类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5.展示和总结(10分钟)请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总结。
通过学生的展示和总结,加深对褶皱山的理解和记忆。
五、课堂作业请学生在课后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查找一些褶皱山的实例,并写一篇短文介绍褶皱山的形成原因、特征和重要性。
要求短文结构清晰,内容准确,语言流畅。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地质观察和分析能力。
人教版必修一4.2《山地的形成》说课稿
3.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感受和建议。
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1.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针对性;
2.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弥补知识漏洞;
3.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完成教材相关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写小论文:以“山地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主题,结合课堂所学,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
3.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地图填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标注出我国的主要山地地貌,并说明其形成原因和特点。
2.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案例,如山地灾害、旅游资源开发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山地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3.课堂时间有限,实践活动可能无法充分展开。
应对措施如下:
1.针对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提前进行复习和巩固,确保学生具备必要的前置知识;
2.在分析环节,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方法,梳理思路,提高分析能力;
3.优化课堂时间安排,确保实践活动充分开展。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检查学生课堂笔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以下布局和风格:
地理必修一人教版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山地的形成褶皱山》教学设计
《山地的形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板块构造的学说的原理,并能运用该原理解释全球地震、火山带及褶皱山脉分布规律。
2、理解板块构造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结合实例,理解褶皱山的形成及其形态特征,能够在图上判断出背斜和向斜,并能理解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4、结合所学知识学会在生活中如何“找水、探油、探气以及工程建设”。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图片分析板块构造学说。
2、运用探究法——探究如何区分外力、内力作用下的褶皱所形成的地表形态。
3、讨论分析法——小组讨论分析在现实情况下学生如何找水,找矿以及工程建设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激发学习地理问题的兴趣,从而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以及在面对灾难和生活实例如何使用所学地理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理解板块构造学说,能用该原理解释全球地震、火山带及褶皱山脉分布的规律,并分析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理解背斜向斜所成地貌。
(二)难点;
1、地震、火山带及褶皱山脉的形成及分布
2、背斜、向斜构造的判断
教学策略:根据学生对自然界美丽壮观的景色的热爱和好奇引导学生进入探求自然地理地质构造的课堂,运用教具以及多媒体对对学习的重点知识有直观的了解,并且根据所学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使得知识回归生活。
七、教与学过程设计。
褶皱山说课稿
褶皱山说课稿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针对中学地理课程中的褶皱山地形进行讲解的说课稿。
褶皱山是地壳构造运动的产物,是地球表面上最常见的山地类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褶皱山的形成原因、地理特征、分布情况以及对人类的影响等内容,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a) 了解褶皱山的形成原因和地理特征;b) 掌握褶皱山的分布情况;c) 了解褶皱山对人类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a)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b) 运用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 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 培养学生对地理科学的兴趣和热爱;b)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内容1. 褶皱山的形成原因和地理特征:a) 地壳构造运动的基本概念;b) 褶皱山的形成过程;c) 褶皱山的地理特征。
2. 褶皱山的分布情况:a) 世界褶皱山分布情况;b) 中国褶皱山分布情况。
3. 褶皱山对人类的影响:a) 褶皱山对水资源的影响;b) 褶皱山对土地利用的影响;c) 褶皱山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褶皱山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褶皱山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2. 知识讲解:a) 介绍地壳构造运动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地壳的运动是褶皱山形成的基础;b) 讲解褶皱山的形成过程,包括挤压、折叠和隆升等过程;c) 详细描述褶皱山的地理特征,如山脉的形态、地势起伏等。
3. 分组讨论:a)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褶皱山的分布情况;b)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研究,了解该地区的褶皱山分布情况,并进行简要汇报。
4. 实地考察:a) 安排学生进行褶皱山地形的实地考察活动;b) 学生在实地考察中观察和记录褶皱山的地理特征,并撰写实地考察报告。
5. 案例分析:a) 引导学生分析褶皱山对水资源的影响,如褶皱山的降水分布和水源涵养等;b)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褶皱山对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山地的形成》说课稿
《山地的形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XX号,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由于本节内容较多而且复杂,我把它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今天我说课的主要内容是第一课时——褶皱山,以下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教学成果分析四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以山地为案例,学习自然环境中地表形态的塑造形式之一——山地的形成。
其中褶皱山是本节中既有独立性由有关联性的重要内容,而板块运动既是褶皱山的动力机制,也是地震火山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对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进行剖析,目的是使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剖析方法迁移到其他构造地貌的学习中,体现了学以致用、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教学理念。
2、课程标准的要求《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熟记各板块区域,识别背斜、向斜的形态机制,说出地形倒置的原因,判断储水构造和储油气构造的地形单元”,此要求是本节课的教导思想和教学依据。
3、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识别和判断背斜和向斜;地形倒置;(2)、了解板块运动学说,识记板块的构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探究与活动,理解背斜、向斜的判断。
(2)利用直观动画、图片、书本等进行展示,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判断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2)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并通过教学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重、难点分析(1)重点:褶皱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板块的划分区域(2)难点: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为主,结合演示法、设问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在学生读图分析、课堂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点拨为主的方法进行教学。
褶皱山-教(学)案设计说明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 播放各种山地的图片
【教师】人们常说:泰山天下雄,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山天下秀,青城山天下幽
人们还说:恒山如行,华山如立,泰山如坐,衡山如飞,嵩山如卧
【转承】当我们闲暇旅游观光这些山岳风景时,除了直观感受他们的奇特美丽与雄伟壮观之外,却很少开动智慧之门,思考它们是怎样形成的?今天,我们就用“地理的慧眼”来看透地球部的运动,探索其中的奥秘。接下来,我们要学习新的一课:“山地的形成”
外力作用 夷平填洼
地形倒置 背斜 中间老,两翼新
逆地形 向斜 中间新,两翼老
【问题】同学们看这样一幅图,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判断A B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课件】
【学生】
【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
讲解:由于地貌形态的塑造不仅有力作用还有外力作用。所以我们在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时候,单单凭借外在地貌形态行不行啊?因为眼睛也是会骗人的。
【板书】一、褶皱山
1.褶皱:
背斜 中间老,两翼新
向斜 中间新,两翼老
外力作用 夷平填洼
背斜
向斜
【教师精讲】注意听了啊!这里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受到力,岩石破碎,产生大大小小的裂隙,更容易受到风的侵蚀和流水的侵蚀,不断地侵蚀,地势逐渐降低,进行成了山谷。
在向斜构造的顶部受到挤压力,岩石坚硬,不容易被侵蚀,由于本身地势低洼,外力作用带来的一些颗粒物在这里堆积,这里的地势逐渐升高形成山岭。
【教师】举例:油田,四光
【教师总结】背斜找油气,天然拱形门
向斜来找水,煤铁易保存
【板书】二、实践意义
山地的形成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山岳的形成【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了解断层的概念,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二、能力目标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1.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地形的形成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地壳的变迁是有规律可寻的、是可以被认识的。
【教学重点】1. 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 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教学难点】1. 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2. 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两大力量,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今天,我们要以山岳为例来学习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和影响。
【板书】第二节山岳的形成【播放ppt】《全球山脉掠影》,让学生浏览世界的名山的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山地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陆地的骨架。
【介绍】山地有多种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它们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
【板书】一、褶皱山、断块山、火山【引导】什么叫褶皱呢?(教师在讲课时可利用随手教具--书本、纸张进行演示,并强调岩层的受力方向)【讲解】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板书】1、褶皱山①概念:一系列波状弯曲【指导学生总结】②褶皱的基本单位:皱曲形态表现为两种,即背斜和向斜。
什么是背斜、向斜呢?(教师用书本演示出背斜和向斜的形态,并转化到图上)③褶皱形成过程:【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背斜和向斜从外部形态上看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回答】从外部形态看,背斜的岩层一般是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一般是向下弯曲的。
《山地的形成》说课稿(通用8篇)
《山地的形成》说课稿(通用8篇)《山地的形成》篇1一、说教材本节的主要内容落在山地形成原因以及与地形地貌的关系上,由于内容较为抽象,因此主要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同时借助简单的实验加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基本的地质地貌知识,对野外山体的形成有一定的认识。
为此首先应用多媒体让学生掌握褶皱、断层的形成和类型判别,褶皱、断层与地形地貌的关系。
其次通过图解让学生明确为山体的组成。
这三种山体涉及大量的地质知识,山体特征与地质构造紧密相连,只有弄清地质构造的形成,才能真正理解山体的形成。
二、说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内力作用形成山岳的三种类型。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3.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分析,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二)过程与方法1.分析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背斜、向斜的判断。
3.利用直观的录像、景观图片等进行展示,使学生理解山岳地貌的成因与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火山的危害和好处的分析使学生树立辩证法的;通过山岳对交通的影响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人类的活动应和自然和谐统一。
三、说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一)教学重点1.山岳的三种类型。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背斜、向斜的判断依据。
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通过上节课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两大力量,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以山岳为例来学习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和影响。
(一) 展示学案:第二节山地的形成课标要求:1、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
2、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主要知识点:1、山地的类型有:2、褶皱是指在地壳运动的强大的作用下,岩层发生,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褶皱的基本单位是,其有两种基本形态,和。
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山地的形成褶皱山》教学设计
1.教师通过展示世界著名山地的图片,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让学生感受山地的壮丽景观,引发学生对山地地貌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山地是如何形成的吗?”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地质知识,为新课的学习搭建知识桥梁。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请分析我国某一座褶皱山的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地图等,合作完成讨论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提炼重点知识点。
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山地的形成褶皱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山地形成的根本原因,理解褶皱山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过程。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山地地貌现象,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3.学会使用地图、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分析山地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高空间分析能力。
2.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对褶皱山知识的记忆。
3.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山地地貌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地理素养。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同学们选择一处身边的山地地貌,进行实地观察和描述。要求能够运用课堂所学的褶皱山知识,分析该山地地貌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周围地理环境的影响。将观察和分析结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复杂地貌的形成过程存在畏难情绪。作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以激发兴趣和培养自信为核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主动探究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褶皱山说课稿
褶皱山说课稿褶皱山是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由地壳运动形成的山脉,常常伴随着地壳的褶皱和断裂。
褶皱山在地质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地球演化和地质资源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褶皱山的形成原因、特征、分类、分布和意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褶皱山的形成原因1.1 地壳运动:褶皱山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壳板块的运动引起的。
1.2 地壳应力:地壳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应力积累导致地壳褶皱。
1.3 岩石变形:地壳运动使得岩石在受到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形成褶皱。
二、褶皱山的特征2.1 褶皱:褶皱山的主要特征是地层的褶皱,表现为波浪状的地层形态。
2.2 断裂:褶皱山常常伴随着地层的断裂,形成断裂带。
2.3 高山地貌:褶皱山通常是高耸的山脉,地势陡峭。
三、褶皱山的分类3.1 折叠山脉:由地层的褶皱形成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
3.2 褶皱山脉:由地层的褶皱和断裂形成的山脉,如阿尔卑斯山脉。
3.3 褶皱岭:由地层的褶皱和断裂形成的岭,如太行山脉。
四、褶皱山的分布4.1 亚洲: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脉等。
4.2 欧洲: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等。
4.3 美洲:安第斯山脉、洛基山脉等。
五、褶皱山的意义5.1 地质演化:褶皱山的形成记录了地球演化的过程。
5.2 地质资源:褶皱山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5.3 自然环境:褶皱山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总结:褶皱山是地质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其形成原因、特征、分类、分布和意义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褶皱山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的演化过程和地质资源的分布情况。
褶皱山 说课33页PPT
学法:自主探究式学习,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合作讨论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
第三步 对每个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然后对知识 再次重新讲解
教法:设问式教学
第一个假设(假设地球不自转、地表均匀 )→单圈环流
第二个假设(假设地球自转、地表均匀) →三圈环流
考虑地球运动及真实地面状况
→高低气压中心的形成
教材分析——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并识记板块的构造、学会在各种图形中辨
别出背斜和向斜。
2、过程与方法:通过板书及多媒体的演示,和师生间的讨论
和交流,使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来分析山地类型及其成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的知识点,能够激发
出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并通过对“背斜成谷,向 斜成山”这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树立事物是一直处于不断运 动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炎热干燥 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
一般较干燥 热带草原的干季
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
季节移动:北半球,夏季向北移动,冬季向南移动
C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原因 气压中心 季风环流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 洋
7月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大洋上形成夏威夷高 压;1月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大洋上形成阿留 申低压;南半球的30以南地区,气压带基本与纬线 平行
教材分析——课程重点及难点
重点:褶皱的两种基本形态,尤其是“背斜成谷,向斜
成山 ”的原因。
难点:板块运动。
四、教学内容与教法学法相合
第一步 单圈环流 教法:主要通过板书、多媒体来进行讲解
单 圈 环 流
第二步
让学生根据刚刚讲过的单圈环流自己思考 本节的其他内容:三圈环流的形成、
褶皱山说课稿
褶皱山说课稿引言概述:褶皱山是一种地质现象,指的是地壳在地质运动中发生了弯曲和折叠,形成了一系列山脉。
褶皱山不仅在地理学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也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地质背景、形成原因、地理分布、地质特征和经济价值五个方面,详细介绍褶皱山的相关知识。
一、地质背景:1.1 地壳结构:地壳由岩石组成,分为板块和板块边界,板块边界是褶皱山形成的关键。
1.2 地球内部运动: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导致了板块的相互碰撞、分离和滑动,进而引发了褶皱山的形成。
1.3 地震活动:褶皱山地区常常伴随地震活动,这是地壳运动的表现,也是褶皱山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形成原因:2.1 板块碰撞:当两个板块以相对的速度碰撞时,由于地壳的脆性,会发生弯曲和折叠,形成褶皱山。
2.2 岩石变形:地壳碰撞时,岩石受到巨大的压力,会发生塑性变形,进而形成了褶皱山的形态。
2.3 岩石的折叠和断裂:褶皱山的形成还伴随着岩石的折叠和断裂,这是地壳变形的结果。
三、地理分布:3.1 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褶皱山脉,位于亚洲,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造成的。
3.2 阿尔卑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是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结果。
3.3 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是南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造成的。
四、地质特征:4.1 层理:褶皱山脉的岩石层理通常会发生弯曲和折叠,形成明显的层理特征。
4.2 断层:褶皱山脉的形成还伴随着断层的产生,断层会导致地壳的破裂和错动。
4.3 高差:褶皱山脉通常具有较大的海拔差异,山脉的高峰和深谷交错分布,形成壮丽的地貌景观。
五、经济价值:5.1 矿产资源:褶皱山脉通常富含矿产资源,如金、银、铜、铁等,对矿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5.2 水资源:褶皱山脉的高差形成了丰富的水资源,为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提供了条件。
5.3 旅游资源:褶皱山脉的壮丽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一地理《山地的形成――褶皱山》
说课
东西南北中,泰华衡恒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我们造就了“五岳”这般的瑰丽壮阔之景。
带领学生感受大自然神奇的同时,如何培养他们运用地理视角观察地理现象,并运用地理思维思考地理原理、规律的能力,这才是高中地理课堂的根本。
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是**。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山地的形成(第一课时)――褶皱山》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教材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
以山地形成为典型案例,具体选取“褶皱山、断块山、火山”三类典型山体,剖析内力作用如何影响地表形态形成。
此时,学生已具备前一节“营造地表形态内外力”的基本知识。
但内力作用下的长期地质过程无法直接观测。
通过本节褶皱山的详细案例教学,将为其他的内力地貌的学习奠定方法基础;也为山地对交通运输影响、自然灾害等内容学习奠定知识基础;总之,将为“人地关系”理念的渗透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
通过教材、学情分析,立足于课标:我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 运用内外力作用,分析“倒置地形”成因
2. 能正确判断背向斜构造
3. 运用背、向斜特征,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运用)
4. 树立地理对生活有用的意识,渗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
三:重难点
重点阐述我对本节重难点的拟定:
难点一:判断背向斜构造,这里强调运用岩层新老关系,判断背向斜的根本方法。
难点二:分析“倒置地形”成因,内力作用下的长期地质过程无法直接观测,且学生欠缺将内外力作用结合的综合性、发展性眼光。
因此,难点1、2由此拟定。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有用地理知识,因此:背向斜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是本课关注重点。
如何实现以上教学设想,且看我的教学过程设计。
四:教学过程
首先,借“智利地震”实事新闻,吸引学生注意力,加强其关注实事意识。
并由此引入三大褶皱山系,自然过渡至今天的学习主题。
以自主探究学习法为主,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
(书本)模拟背、向斜。
将野外无法直接观测的大范围景观简单明了展现于学生面前。
并以此为观测模具,让学生变身“地质专家”,结合板图绘制。
轻松掌握利用岩层新老关系判断背、向斜构造的根本方法。
针对第二个难点:“倒置地形”成因分析,我将采取三步突破法:
1、在伯乐相貌环节,先后放映“正地形”、“倒置地形”实景图,引导学生走入“矛盾”
2、适时给予学生短暂讨论,学生求知欲最大化时,运用双手进行简单模拟,体验岩层受力情况。
即背斜顶部受张力,向斜槽部受挤压。
使学生将感官体验迁移至“倒置地形”成因分析中。
3、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性,播放简易视频,更直观展现倒置地形形成过程。
帮助各水平学生突破此学习难点。
各种感性认识要回归理性,运用图表对比法进行知识梳理,同时规范地理语言运用。
最后一个难点设置在学生思维开始涣散的后半段,以身边的实例“龙泉山隧道”建设的引入为突破口,以“何处适合建隧道为论题”,开展3分钟左右的小辩论。
活跃气氛下,检测学生对背向斜基本特征的掌握和迁移运用情况,也可检验学生专业地理术语的运用情况。
接着,进一步加上经典高考例题的练习巩固,最后一大难点也相应突破。
课堂练习,既作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也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进行教学调整。
其后是我的板书设计,采用纲目式结构。
五:教学评价
整堂课我采用五步走战略,一一突破我的三大重难点。
动手动脑,贴近生活的课堂设计,在多媒体、启发式教法和自主探究式学法的结合下,最终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规律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但活泼的课堂也是最难把控的,需教师把控时间得当,课堂控制灵活有度。
例如众多活动、讨论中教师应当恰当引导学生,形成用专业地理术语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聆听,恳请各位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