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山地的形成――褶皱山》说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一地理《山地的形成――褶皱山》

说课

东西南北中,泰华衡恒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我们造就了“五岳”这般的瑰丽壮阔之景。带领学生感受大自然神奇的同时,如何培养他们运用地理视角观察地理现象,并运用地理思维思考地理原理、规律的能力,这才是高中地理课堂的根本。

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是**。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山地的形成(第一课时)――褶皱山》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教材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以山地形成为典型案例,具体选取“褶皱山、断块山、火山”三类典型山体,剖析内力作用如何影响地表形态形成。

此时,学生已具备前一节“营造地表形态内外力”的基本知识。但内力作用下的长期地质过程无法直接观测。通过本节褶皱山的详细案例教学,将为其他的内力地貌的学习奠定方法基础;也为山地对交通运输影响、自然灾害等内容学习奠定知识基础;总之,将为“人地关系”理念的渗透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

通过教材、学情分析,立足于课标:我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 运用内外力作用,分析“倒置地形”成因

2. 能正确判断背向斜构造

3. 运用背、向斜特征,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运用)

4. 树立地理对生活有用的意识,渗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

三:重难点

重点阐述我对本节重难点的拟定:

难点一:判断背向斜构造,这里强调运用岩层新老关系,判断背向斜的根本方法。

难点二:分析“倒置地形”成因,内力作用下的长期地质过程无法直接观测,且学生欠缺将内外力作用结合的综合性、发展性眼光。因此,难点1、2由此拟定。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有用地理知识,因此:背向斜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是本课关注重点。

如何实现以上教学设想,且看我的教学过程设计。

四:教学过程

首先,借“智利地震”实事新闻,吸引学生注意力,加强其关注实事意识。并由此引入三大褶皱山系,自然过渡至今天的学习主题。

以自主探究学习法为主,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

(书本)模拟背、向斜。将野外无法直接观测的大范围景观简单明了展现于学生面前。并以此为观测模具,让学生变身“地质专家”,结合板图绘制。轻松掌握利用岩层新老关系判断背、向斜构造的根本方法。

针对第二个难点:“倒置地形”成因分析,我将采取三步突破法:

1、在伯乐相貌环节,先后放映“正地形”、“倒置地形”实景图,引导学生走入“矛盾”

2、适时给予学生短暂讨论,学生求知欲最大化时,运用双手进行简单模拟,体验岩层受力情况。即背斜顶部受张力,向斜槽部受挤压。使学生将感官体验迁移至“倒置地形”成因分析中。

3、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性,播放简易视频,更直观展现倒置地形形成过程。帮助各水平学生突破此学习难点。

各种感性认识要回归理性,运用图表对比法进行知识梳理,同时规范地理语言运用。

最后一个难点设置在学生思维开始涣散的后半段,以身边的实例“龙泉山隧道”建设的引入为突破口,以“何处适合建隧道为论题”,开展3分钟左右的小辩论。活跃气氛下,检测学生对背向斜基本特征的掌握和迁移运用情况,也可检验学生专业地理术语的运用情况。

接着,进一步加上经典高考例题的练习巩固,最后一大难点也相应突破。课堂练习,既作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也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进行教学调整。

其后是我的板书设计,采用纲目式结构。

五:教学评价

整堂课我采用五步走战略,一一突破我的三大重难点。

动手动脑,贴近生活的课堂设计,在多媒体、启发式教法和自主探究式学法的结合下,最终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规律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但活泼的课堂也是最难把控的,需教师把控时间得当,课堂控制灵活有度。例如众多活动、讨论中教师应当恰当引导学生,形成用专业地理术语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聆听,恳请各位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