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平均分应用题复习过程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第3课时 平均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3课时平均分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学习平均分的概念,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能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1.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棒、黑板。
2. 学具:学生自备剪刀、彩纸、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平均分现象。
-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平均分吗?平均分有什么作用呢?2. 探究新知- 分组讨论:每组同学用自己的方式来解释平均分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 教师总结:平均分就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地分成几份,每份的数量都一样。
- 演示平均分的方法:教师用教棒和黑板演示如何进行平均分。
- 学生练习:每组同学用自备的学具进行平均分的操作,互相交流心得。
3. 巩固提高-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进行解答。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
4. 总结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回顾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
-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板书设计:1. 平均分的概念2. 平均分的方法3. 平均分的应用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观察身边的平均分现象,并举例说明。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了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并能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积极性,但在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方面仍有待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三年级版平均分应用题
三年级版平均分应用题解决平均分应用题问题是三年级数学学习中的一项关键技能,它涉及到计算平均值的能力。
平均分是将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该组数值的个数,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
在解决平均分应用题时,我们需要掌握基本计算技巧和逻辑推导能力。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论述,帮助三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平均分。
一、求平均分的基本方法求一组数值的平均分需要进行两个步骤:计算总和和计算个数。
首先,将所有数值相加得到总和,然后再数一下有多少个数值,最后将总和除以个数即可得到平均分。
例如,我们有一组数值:80、85、90、95、100。
首先将这些数值相加得到550,然后数一下这组数值的个数为5,所以平均分为550÷5=110。
二、平均分的应用举例平均分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应用,下面是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1. 课堂表现平均分:小明在一周内上了五节英语课,他的老师根据每节课的表现给了他不同的分数,分别为85、90、88、92、95。
那么小明这周的英语表现的平均分是多少呢?解决方法:将这五节课的分数相加得到85+90+88+92+95=450,然后数一下有五节课,所以平均分为450÷5=90。
小明这周的英语表现平均分为90分。
2. 统计班级平均分:某班级共有30名学生,他们参加了一次数学测验,测验的分数分别为90、92、85、88、95、78、86、90、92、94、91、87、89、93、90、86、82、84、85、92、90、88、85、86、90、79、81、86、90、86。
那么班级的平均分是多少呢?解决方法:将这30个学生的分数相加得到上述一系列数字的总和,然后数一下有30个学生,所以班级的平均分为总和÷学生数=2537÷30≈84.5667。
班级的平均分为84.5667分。
三、平均分的进阶应用除了求给定数值的平均分外,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在已知平均分的情况下求解其他未知数值。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节(第二课时)《平均分的练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节(第二课时)《平均分的练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节(第二课时)《平均分的练习》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能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意义和初步了解了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对除法的意义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平均分的概念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交流探讨等方式,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2.难点: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情境为例,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和问题,用于导入和呈现。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图片,呈现一个分食物的场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示例:小猴分桃子,有5个桃子,要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能分到几个桃子?2.呈现(10分钟)展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引导学生发现可以通过除法来求解,并展示除法的过程。
示例:有12个苹果,要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如何平均分一些物品,并选取小组代表进行分享。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平均分练习课)教案
师:老师带来了一盒小礼物,不知
道里面有多少个,想要把它们平均分给
我们班的3个小朋友,想一想要怎么分。
活动意图:
学生已学过乘法口诀,有些学生在“分”之前能用乘法口诀直接想到“分”的结果,忽略对过程的理解。
设计这个环节,不知道“分”的物品总数,就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形成冲突,不得不激起学生去思考“分”的过程。
根据具体要求去进行平均分活动,体会平均分的特点,体会一个一个分的必要。
环节二:动手操作,体会等分过程
1.课件出示教科书P9例2。
师: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说说看:“平均分成6份”是什么意思?
2.用小圆片代替橘子,动手操作,想一想,还可以怎么平均分?
师:拿出18个小圆片,先动手分一分,然后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方法。
(1)学生动手实践,分一分。
(教师巡视,参与活动)
(2)小组内交流平均分的方法。
(3)小组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橘子的方法。
教师强调三种分法不同,但结果是相同的。
师:3个3个地分,为什么会正好分完?你是怎样想的?
师: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一个一个地分,仔细准确,几个几个地分,省时方便,但无论怎么分,最后每份都要同样多,这才是平均分。
最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4 用除法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实际问题
25÷5= 5 30÷6= 5 10÷2= 5 18÷3= 6
综合运用
表内除法(一)
在圆圈里填上“>” “<”或“=”。
24÷6 = 4
3×4 > 12÷3
8×4 > 12
5÷5 < 5×5
2×2 > 2÷2
6÷3 < 9÷3
综合运用 根据图列算式。
表内除法(一)
3 × 5 = 15 15 ÷ 3 = 5
20 ÷ 4 = 5
…
除 号
读作:20除以4等于5。
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
返回
知识梳理
表内除法(一)
3.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20 ÷ 4 = 5
… … …
被
除
商
除
数
数
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 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商。
返回
知识梳理 写算式。
表内除法(一)
20÷5=4
返回
返回
知识梳理
表内除法(一)
(2)的18个 够做几个左边的中国结? 18÷6 =3(个)
口答:能做3个。
返回
综合运用
表内除法(一)
判断对错。
(1)12÷6=2读作12除6等于2。( × )
(2)3×4=12和12÷4=3计算时用同一句口诀。( √ )
(3)20÷4=5可以表示把20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5。( √ ) (4)15÷3=5中,3是除数,5是被除数。( × )
综合运用
连一连。
10÷2 一五得五
3÷3
二五一十
8÷4
一三得三
6÷2
二四得八
5÷1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7课时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7课时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学习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学生将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包括:1. 平均分的概念: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每个人得到的数量相同。
2. 平均分的计算方法:使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理解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是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每个人得到的数量相同。
2. 学会使用除法计算平均分,能够正确计算并得到正确的结果。
3. 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分配物品、计算团队平均成绩等。
教学难点:1. 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够准确描述平均分的含义。
2. 学会使用除法计算平均分,注意除法的运算规则和顺序。
3. 能够将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课件、计算器等。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平均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4. 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板书设计:1.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7课时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2. 教学内容:平均分的概念、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 教学目标: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计算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4.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计算方法、应用能力作业设计:1. 练习题: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2. 实际问题: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第二单元《平均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平均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二单元《平均分》。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教学目标1. 理解“平均分”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平均分。
2. 学会平均分的方法,能够将一组物品平均分配给若干个人。
3. 能够将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应用到实际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尤其是“平均”的意义。
2. 学会平均分的方法,尤其是如何将一组物品平均分配给若干个人。
3. 能够将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应用到实际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视频,教具模型。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一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将这些物品平均分配给若干个人。
2. 新课导入:讲解“平均分”的概念,解释“平均”的意义,并通过教具模型展示平均分的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将一组物品平均分配给若干个人,并引导学生总结平均分的方法。
4. 应用练习:通过教学视频展示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并提醒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板书《平均分》2. 板书内容:平均分的概念,平均分的方法,平均分的应用。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些平均分的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一些平均分的实践操作,体验平均分的方法。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操作和应用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我也注意到了一些学生在平均分的概念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和指导。
05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用平均分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总第5课时教学内容:课本P13页,例3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准备:学具、主题图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2、出示春游租船问题的情景图。
(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师:瞧!图中的小朋友也去春游啦!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3、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春游活动引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所喜欢去春游的地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
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1、学习例3。
出示例3主题图。
2、分组探讨解决“租几条船”。
师: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租船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3、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
4、小节: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24里面有几个4,24里面有6个4,就需要6条船。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租船问题。
具体感知“每4个人一组租一条船,24人分成这样的6组,就要租6条船。
让学生在交流中借鉴学习同学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成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方法,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在生活中作用。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1、课本第15页的“做一做”。
问: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你能帮小熊分分看。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节(第二课时)《平均分的练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节(第二课时)《平均
分的练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平均分的概念。
2.能够根据题目求平均值。
3.能够熟练运用平均分的知识进行计算。
二、教学重点
1.平均分的概念。
2.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2.运用平均分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
1.课件或板书。
2.学生练习册。
3.计算器。
4.各种形式的题目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通过举例引入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平均分。
2. 讲解
1.介绍平均分的概念:平均分是指总数除以个数得到的结果。
2.给出例题讲解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3. 练习
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平均分的知识。
4. 拓展
老师出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平均分的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5. 总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强化记忆。
六、课堂作业
布置一些与平均分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完成并交给老师。
七、教学反思
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和作业情况,了解学生对于平均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平均分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平均分例3教案(最终完美版)
8 4
)盒。
)盒。
(3) 16个杯子,每8个装一盒,可以装(
)盒。
三、巩固练习(做一做)
2、圈一圈,填一填
(1) 16个杯子,每2个装一盒,可以装(
(2) 16个杯子,每4个装一盒,可以装(
(3) 16个杯子,每8个装一盒,可以装(
8 4 2
)盒。
)盒。
)盒。
,每2根一份,能分成(
,每5根一份,能分成(
5
)份。
)份。
2
三、巩固练习(做一做)
2、圈一圈,填一填
(1) 16个杯子,每2个装一盒,可以装(
(2) 16个杯子,每4个装一盒,可以装(
8
)盒。
)盒。
(3) 16个杯子,每8个装一盒,可以装(
)盒。
三、巩固练习(做一做)
2、圈一圈,填一填
(1) 16个杯子,每2个装一盒,可以装(
思考:
每小题的杯子都是( 16 )个。 为什么结果分到的盒数不同?
答:因为每份数不同,所以分得的份数也就不同。 总数相同,每份数越多,分得的份数就越少;每份 数越少,分得的份数就越多。
课堂小结
四、能力拓展
有15个木块。 (1)每3个木块摆一个长方体,可以 摆( 5 )个长方体。
(2)用这些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 每个长方体用( 3 )个木块。
表内除法(一)
平均分(2)
一、复习旧知,激趣引新
判断对错:下面哪些分法是平均分?
( ×)
(√)
一、复习旧知,激趣引新
把8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哪种分法对?对的在括号里画“√”。
(
)
第2讲 平均数应用题
平均分减少 89.9-89.6=0.3(分)
总成绩
总份数:9÷0.3=30(名)
答:该班有30名学生。
举一反三
2、睿源某五年级统计数学考试成绩,平均成绩 88.36分,复查试卷时,发现把小明的成绩98误作 89分计算。经重新计算后,该班平均成绩是88.54 分,问该班有多少名学生?
熟能生巧
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一次考试中 四人的平均分数是90分。可是,丙在抄分数 时,把甲的成绩错抄成87分,因此算得四人 的平均分为88分。求甲在这次考试中得了多 少分?
我队5只
第二队:
平均每队多少只? 总数量÷总分数=平均数
移多补少
二、知识呈现
例1、五位评委给一位歌唱演员演唱水平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 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85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84分,去掉 一个最低分,平均得86分。这名演员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多少 分?
最高分 最低分 最高分 最低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85分
平均分84分
平均分86分
85×3=255(分)
84×4=336(分)
86×4=344(分)
最低分:336-255=81(分)
最高分:344-255=89(分) 答:这名演员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8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差:89-81=8(分)
举一反三
1、A、B、C、D四个数,每次去掉一个数,将其余3个 数求平均数,这样算了4次,得到一下4个数:45、 60、65、70,问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其它四门应平均分给数学: 2 ÷4=0.5(分) 四科平均分: (96+95+85+90)÷4=91.5(分)
2分
五 科 平 均 成 绩
分数平均分应用题带单位五年级下册
分数平均分应用题带单位五年级下册一、概述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五年级的学生开始接触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是了解数据分布情况和比较数据差异的重要指标。
在五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中,有许多关于平均数的应用题,其中不乏带有单位的计算。
通过学习这些应用题,学生可以加深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 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用来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五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中,平均数的概念通常是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描述的,比如班级总人数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等。
2. 计算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平均数的方法主要是将一组数据的值相加,然后除以数据个数。
如果有一组数据6、8、10、12,那么这四个数的平均数为(6+8+10+12)/4 = 9。
五年级学生在学习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时,通常会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题目来掌握计算技巧。
三、带单位的平均数应用题在五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中,有许多关于平均数的应用题,其中不乏带有单位的计算。
通过这些应用题,学生可以将平均数与实际生活中的单位进行通联,更加深入地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1. 路程与时间的问题某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上午8点从A地出发,上午11点到达B地。
问A地与B地的距离是多少公里?解析:题目中给出了汽车的速度和出发到达的时间,要求计算A地与B地的距离。
学生需要通过计算速度和时间的乘积,得到汽车行驶的距离。
这里需要注意将速度和时间的单位统一,使得计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2. 图形的面积与数量的问题一块菜地占地120平方米,要将它分为5块相同面积的菜地。
问每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解析:题目要求将一个120平方米的菜地分成5块相同面积的菜地,学生需要通过120平方米除以5来计算每块菜地的面积。
这里需要将面积的单位统一,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 奖金分配的问题某公司的一笔奖金共xxx元,要分给3个人,应如何分配才能使他们分得的钱相等?解析:题目需要学生通过计算总奖金除以人数来得到每个人应得的奖金数额,以实现公平分配。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 平均分人教版
第2课时平均分(2)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掌握平均分包括两种情况,即“等分”和“包含分”。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准备:小棒、多媒体课件。
五、拓展提升
1.把15根小棒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和同桌交流一下各自的分法。
示例:可以画图圈一圈,也可以用实物摆一摆。
结果是
(1)15根小棒,一根一份,能分成15份。
(2)15根小棒,每3根一份,能分成5份。
(3)15根小棒,每5根一份,能分成3份。
2.教材练习二第6题。
圈一圈,说一说。
14个玉米,每2个装一袋,可以装(7 )袋。
18个玉米可以装(9)袋。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的另一种含义:包含分。
希望同学们加强练习,牢牢掌握。
七、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二第5、7、8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一节【第二课时】平均分的练习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一节【第二课时】平均分的练习人教新课标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一节【第二课时】平均分的练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二单元第一节的练习部分,主要涉及“平均分”的概念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够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成若干份。
2. 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能够通过除法计算得到平均分。
3. 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平均分问题,如分食物、分玩具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够将物品平均分成若干份。
2. 让学生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能够通过除法计算得到平均分。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平均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
2. 教学重点: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平均分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教学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笔、小物品(如糖果、玩具等)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些分食物、分玩具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平均分。
2. 概念讲解:教师讲解平均分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平均分是将物品平均分成若干份。
3. 方法讲解:教师讲解求平均分的方法,让学生掌握通过除法计算得到平均分。
4.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一些例题,如分糖果、分玩具等,引导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平均分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平均分的概念2. 求平均分的方法3. 实际生活中的平均分问题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12个糖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得到几个糖果?答案:每个朋友能得到3个糖果。
2. 题目:老师把24个玩具平均分给8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得到几个玩具?答案:每个同学能得到3个玩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平均分的概念和求法,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平均分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平均分(2)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平均分(2)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2)”,在上一课时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平均分的基本概念,本课时将继续深入探讨平均分的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2. 平均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鞭等。
2. 学具:学生自备铅笔、橡皮、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一课时学习的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平均分,那么谁知道什么是平均分?平均分是怎么计算的?二、新课讲解1. 讲解平均分的概念:教师通过PPT展示平均分的定义,让学生深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2. 讲解平均分的计算方法:教师通过PPT展示平均分的计算步骤,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3. 实例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几个平均分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平均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布置一些平均分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及时解答。
四、课堂小结2. 提问: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那么谁知道平均分是怎么计算的?平均分在实际问题中又是怎么应用的?五、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一些平均分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2. 布置一道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平均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板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平均分(2)2. 板书内容:平均分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作业设计:1. 基础题:平均分的计算题。
2. 提高题:平均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题。
3. 思考题:平均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反思:本课时通过讲解平均分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平均分。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PPT含练习 2.1.2 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探究新知 试一试:
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 5 )盒。
课堂练习
把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 ( 4 )个。
课堂练习
把12根胡萝卜平均放在3个篮子里,每个篮子 里放( 4 )根。
课堂练习 5.填一填
有(14 )个茄子, 平均放在( 2 )个 盘子里,每盘放 ( 7 )个。
每份的个数 1.照样子,接着分一分,画一画,填一填。 (1)
分一分,画一画略。 把8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 4 )个。
(2) 把9个草莓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 3 )个。
易错辨析 2.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
辨析:没有全面理解“总数、平均分的份数、每份 数”的含义。
提升点 1 理解总数一定,平均分成的份数不同,
有( 10 )个草莓, 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 每个小朋友分得 ( 5 )个。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1个1个的分。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2个2个的分。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3个3个的分。
知识点 1 理解把总数平均分成一定的份数,如何求
活动: (1)自己试着分一分。 (2)交流分的结果,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探究新知 方法一:
1个1个的分
注意把物体 分完哦!
每个盘子里放3个橘子。
探究新知 方法二:
2个2个的分
剩下的 怎么办?
这样分能保 证每份同样 多吗?
每个盘子里放3个橘子。
探究新知 还可以怎样分?
这样分能保 证每份同样 多吗?
2 表内除法(一)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二单元平均分例1例2复习课 课件
课堂练习
3.先圈一圈,再填空。
8个桃子,分成了( 4 )份,每2个一份。
课堂练习
4.先圈一圈,再填空。
12个 ,平均分成了( 3 )份,每份是4个。
课堂练习
课件PPT
6.动手分一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个桃平均分到2个盘里,每个盘放几个?
课堂练习
5.动手分一分。 把6个桃子平均分,可以怎样分?
也可以:
课堂练习
复习回顾
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同学们正在 准备食物,你找到平均分了吗?
典型例题
把 10 个面包平均分成 5 份,每份有( 2 )个面包。
典型例题
把 12 瓶矿泉水平均分成 3 份。说一说你是 怎样分的。
易错提醒
分一分,填一填。 把12个梨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____3___个。
错解分析:
人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二单元 平均分例1、例2
复习课
寿阳县城西小学 聂变燕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与实践活动中,复习“平均分”的概念。 2.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复习平均分的方法。 3.复习平均分方法,会平均分。
复习回顾
一、复习“平均分”概念。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复习回顾
请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过平均分吗?
8.先用12根 分一分,再填空。
(1)分成( 6 )份,每2根一份。 (2)分成( 4 )份,每3根一份。 (3)分成( 3 )份,每4根一份。
( 4) 分成( 2 )份,每6根一份。
课后练习:
每份分得不是同样多,这不是平均分。所以上面的分法错误。 平均分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填空时不能从中找一个数填上。
易错提醒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平均分》教案(十八)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平均分》
教案(十八)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平均分》教案(十八)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亲自动手分一分,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
同学们正在准备食物,把这些食物分给同学们,你有什么分东西的经验?
课件播放动画,通过丰富的故事情节引出对此知识点的学习。
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他们是怎样分这些食品的?哪种分法才合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平均分。
设计意图:通过分食物的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6。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十一课时- 用除法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实际问题
表内表除内法除(法一()一)
15个粽子,每个笼屉里 放5个,要用几个笼屉?
15÷3=5(个)
15÷5=3(个)
比较上面两道题,你能发现什么不同 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人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15个粽子,平均放到3个 笼屉里,每个笼屉放几个?
表内表除内法除(法一()一)
说一说:你 知道了什么?
15个粽子 ?个笼屉
人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表内表除内法除(法一()一)
怎样解答?
(2)15个粽子, 每个笼屉放5个,需要几个笼以用除法 计算。
人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表内表除内法除(法一()一)
怎样解答?
说一说:你 知道了什么?
人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表内表除内法除(法一()一)
怎样解答?
(1)15个粽子,平均放到3个笼屉里, 每个笼屉放几个?
该怎样解答呢?
因为是平均分,求 每个笼统放几个, 就是求每份是几。 用除法计算。
人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表内表除内法除(法一()一)
怎样解答?
(1)15个粽子,平均放到3个笼屉里, 每个笼屉放几个?
表内表除内法除(法一()一)
把12筒茶叶平均放在2个盒 子里,每个盒子放几筒?
12÷6=2(个)
12÷2=6(筒)
人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表内表除内法除(法一()一)
填空
(1)36里面有( 6 )个6。 (2)20个 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4 )个。 (3)27个 ,每3个分成一份,一共能够分
(2)15个粽子, 每个笼屉放5个,需要几个笼屉?
15个粽子
?个笼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应用题归类(平均分)
1、56个桃子平均分给7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
2、56个桃子,每只猴子分8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
3、被除数36,除数是4,商是多少?
4、25人用一条船过河,每次只能坐5人,要几次才能过完?
5、(1)一本故事书24页,小红每天看6页,几天看完?
(2)这本故事书小明8天看完,每天要看几页?
6、.操场上原有16个同学,又来了14个。
这些同学每5个一组做游戏,可以分成多少组?7.二年级一班有20名男生,22名女生,平均分成6个小组,每组有几名同学?
8、妈妈买来12只苹果和16只梨,如果要把它们全部装在袋子里,每只袋子只能装4只水果,需要几只袋子?
9、.有45人去东湖游玩。
其中15人去参观植物园,剩下的去划船,每条船坐6人,需要几条船?
10、2张纸可以做12朵花,5张纸能做多少朵?
11、张姨用15元买了3双鞋,买5双鞋要多少元?
12、.小明买了3个笔记本,用去12元。
小云也买了同样的6个笔记本,算一算小云用了多少钱?
13、超市里买4袋饼干要付8元,买8袋饼干要付多少元?
14、12元能买2辆小汽车,要买5辆小汽车要多少元?
14、3个小动物吃了12个苹果,7个小动物要吃多少个苹果?
15、3只猴子摘了15个桃,9只猴子能摘多少个桃?
16、.学校买回3盒乒乓球,每盒8个,平均发给二年级4个班,每个班分得几个乒乓球?
17、同学们去公园划船,每6人一组,需要4条船。
如果每8人一组,需要几条船?
18、有4篮苹果,每篮9个,把苹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几个?19、小红每天做8朵红花,做了3天。
她要把红花奖给6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多少朵?
20、有4只小兔,小猴的只数是小兔的4倍,现在每2只小猴分成一组去抬东西,可以分成几组?
21、有两群猴子,每群9只,现把它们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几只猴子?
22、操场上有6行,每行6人,如果排成4行,每行有多少人?
23、小东有4元,小明的钱的小东的3倍。
小明买6个本子刚好把钱用完,每个本子几元?
24、用30个方木块。
(1)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6个木块,可以摆()个长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