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第二课时
《观潮》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3篇
《观潮》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3—5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汹涌而来的壮观气势,领略这“天下奇观”。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4、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潮来之时”是全文的重点,作者写得特别细致。
“浪潮越来越近……颤动起来”,是全文的重点句,充分表现了大潮非凡的气势。
2、启发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出一幅幅的活动画面,从而形成再造想象的'能力是教学的难点,同时要注重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讲讲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了哪些内容?二、讲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生自由朗读两遍后告诉老师大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师适时发问:你们从哪些地方看出大潮雄伟、美丽、壮观呢?引导学生说,同时指导朗读。
3、师小结:这些语句都从声音方面写出了潮的壮观,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读出潮的壮观来。
4、师启发:课文除了从声音方面写潮的壮观,还从哪些方面写?怎么写?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说一说,读一读,可以小组讨论。
(生自学)5、学生交流学习情况。
6、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找的这些句子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写出了潮的雄伟壮观,作者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这样写使我们很真实、具体、生动地认识了大潮的壮观。
7、怎样读好这些句子呢?请同学们试着读读,特别要读好你喜欢的句子。
(学生试读后指名读,并交流。
)三、讲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找出写潮壮观的词语,要求标上“*”。
2、交流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两丈来高。
3、有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写作方法指导,习惯培养。
1、学完课文,你觉得文章写得怎样?2、知道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样好吗?3、师小结:是呀,正是因为作者细致地观察了钱塘江大潮到来之前、到来之时、到来之后的情景,既留心了江潮不断变化的样子,又留心了江潮发出的声音,既留心了江潮的气势,又留心了观潮人群情绪的变化,因此,读了这篇课文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有如置身与观潮人群中间一样。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篇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篇《观潮》其次课时教学设计1【设计意图】阅读是同学的独特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同学的阅读实践。
应让同学在主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关情境,让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所见、所闻、所感,这种实践,在于提高同学的语言运用力量,而且有利于同学感悟文本语言的生动和美丽。
【学习目标】1、学问目标:学会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天下奇观、横卧、水天相接、横贯、浩浩荡荡、如同、犹如、山崩地裂等词语的意思。
2、力量目标:动用电教手段,把同学带入情境,关心同学理解课文内容,绽开想象,促进朗读。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同学了解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美、奇怪的自然景观,激发同学喜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使同学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宏伟壮丽。
2、理解并主动积累课文中生动美丽的语言,并读出感情。
【教学难点】使同学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宏伟壮丽。
【课前预备】同学收集钱塘江大潮的图片、资料,老师制作大潮景象的课件。
【教学流程】一、激发爱好,引入课题1、老师前几天让你们去收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你们收集的结果怎样?同学汇报结果。
2、师: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都会到来的。
那为什么这钱塘江大潮会吸引那么多人来观看呢?今日老师就带着大家到钱塘江大堤上一睹为快。
〔板书:1、观潮〕二、创设情境,体会大潮的到来1、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刚来时的情景一: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同学畅谈所见、所闻。
2、出示句子: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似乎闷雷滚动。
可是江面上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改变。
⑴指名朗读。
⑵说说为什么把潮水来时的声音比作闷雷?3、连续播放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情景二:此时,你们又看到了怎样的一幅景象?指名说。
出示句子: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了一条白线。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篇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的习惯。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观潮》。
(齐读课题。
)教师提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潮呢?二、放录像,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1、学生看录象。
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
三、初读课文,理清顺序1、学生自渎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2、学生汇报交流。
四、理解课文内容(重点学习第二部分“潮来时”。
)1、学生自渎:边读边画出描写潮水的语句。
2、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根据学生的交流描写潮水的句子,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想象录像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加深理解体验大潮的奇特。
)3、教师小结:作者把大潮到来时的气势写得多形象,正如预习提示中所说的,把大潮写得有声有色,雄伟壮观,使临其境。
4、作者按什么顺序写潮水变化的?5、让学生带着无限赞叹之情大声朗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一段话。
)6、学生自学余下的几段。
五、课堂总结六、放录像让学生整体领略“天下奇观”的非凡气势。
七、布置作业《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本课时教学目标】知识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把“想到的”写进句子使表达具体形象的方法,初步领悟“留心周围的事物”的要求。
2、背诵三、四自然段。
能力1、能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观潮》第2课时人教部编版
先是“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
听
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看
课文讲解
齐读第四自然段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 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 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 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潮来时(
),潮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是听不清人们在说什么。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欣赏了潮来时的情形,请说一说浪潮的特点。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
谢谢观看
手
白浪翻滚
我是你们的导游xxx,欢迎来到钱塘江观潮。
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天下奇观 若隐若现 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天下奇观 若隐若现 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日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漫天卷地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
课堂小练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风平浪静 )。潮 来时( 白浪翻滚 ),潮水声犹如( 山崩地裂 ),海堤上尽管 (人山人海 ),但是听不清人们在说什么。渐渐的,潮退去了, 消失在( 水天相接 )的地方。
课后作业
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你们 知道我国还有哪些类似的自然现象 吗?试着课后去搜集一下,然后和 同学交流交流吧。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一.教案内容:《观潮》第二课时二.教学目标:1.小组合作,探究课文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情景,体会其雄伟壮观。
2.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3.体会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的描写方法。
三.教学重点: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学会按序背诵课文。
(文字序领与画面结合法)四.教学难点: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五.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感悟发现法引导发现法六.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读书发现--质疑问难--组内合作--组外协作)、感悟发现法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钱塘大潮录象八.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4.出示学习目标。
(目标教学法)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3.组建合作小组4.组内合作学习(感悟发现法)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
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引导发现大潮雄伟壮观(想象和实践表演);d.感情朗读。
(引导发现法)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
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
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
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
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
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统编版某校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第2课时教案
统编版某校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观潮》的大意和基本情节。
2.掌握课文中生字词汇的解释和运用。
3.理解《观潮》中含义深刻的寓意。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象、积极向上的态度。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观潮》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理解《观潮》中蕴含的哲理和寓意。
教学难点1.理解《观潮》中的比喻和隐喻。
2.运用课文中的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图片或简短视频引入课文中的海浪场景,引发学生对海洋的好奇和想象。
二、展开1.阅读课文《观潮》,教师讲解生字词汇和句子理解,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寓意和哲理,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3.利用课文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巩固1.配合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练习,巩固学生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组织小组展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结束1.总结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和寓意,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收获。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作文,表达自己对大海和生活的感悟。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各有不同,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引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课文的内涵。
同时,在巩固环节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性的活动,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1.观潮2.生词:潮起潮落、生生不息3.哲理:大海宽广包容,人生充满变化4.寓意:孜孜不倦、奋发向上六、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观潮》并理解生词词义。
2.完成《观潮》相关习题。
3.写一篇文章,探讨大海对人的启示。
以上是统编版某校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第2课时教案的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观潮》(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观潮(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课堂教学目标1.了解潮汐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2.学习如何自然地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慨和敬畏之情。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课堂教学内容1.潮汐的形成原因及潮汐现象。
2.通过潮汐现象引出对大自然的感慨和敬畏之情。
3.展开讨论,看看学生在视觉上和心理上会产生哪些感受和联想,以及怎样用自然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方法1.想象法:通过图片和描述,让学生想象潮汐的景象,为之后的讨论打下基础。
2.情感法:通过情感渲染,让学生从心理上感受潮汐所带来的感受。
3.语言运用法:通过讨论激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感性认识并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潮汐的形成原因与潮汐现象,以及引导学生用自然语言表达对大自然的感受。
2.难点:如何让学生自然地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慨和敬畏之情。
五、课堂教学过程1. 热身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描述,想象潮汐的现象,并让学生猜测潮汐的形成原因。
2. 感性认识潮汐教师播放有关潮汐的视频,让学生从视觉和心理上感受潮汐所带来的感受。
3. 进行讨论1.让学生回忆所见所感,以及对潮汐产生的疑问或兴趣点。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潮汐引起的不同感受和观点,并且在集体讨论中达成共识。
3.鼓励学生用自然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
4. 归纳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学生的表现,指出学生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
六、课后参考来源1.阅读相关的百科文章,进一步加深对潮汐的认识;2.观看相关的纪录片,了解更多关于潮汐的知识;3.与父母或其他亲友交流,分享自己的见闻、疑问或体会。
《观潮》第二课时PPT课件
有关钱塘潮的著名诗句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李廓《忆钱塘》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毛泽东《七绝·观潮》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宋)范仲淹《和运使舍人观潮》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Fra bibliotek)王在晋《望江台》
作业
1 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 搜集一些描写钱塘江大潮
所谓的失言其实就是一不小心说了实话,人不要讲谎话,因为讲一句谎话要用十句甚至更多的谎话来圆谎,但有时候,人不能净说实话,如 果说实话效果不好,你可以用模棱两可的外交辞令代替! 学做任何事得按部就班,急不得。 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 认真可以把事情做对,而用心却可以做到完美。 努力向上的开拓,才使弯曲的竹鞭化作了笔直的毛竹。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旅程。 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要做哪些事来改善它。 拼尽全力,逼自己优秀一把,青春已所剩不多。 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抑制能力,而信仰就是力量。 天气影响身体,身体决定思想,思想左右心情。 没有了爱的语言,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
观潮
第二课时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头过后
第2自然段 第3-4自然段 第5自然段
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用 笔圈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景象。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3、各小组按“潮来前、潮来时、潮 头过后”的顺序汇报。
潮来前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 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 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潮来时 万马齐奔 山崩地裂 气势雄伟
潮来时
《观潮》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观潮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观潮文化,并能正确朗读和理解相关课文内容。
2.认识水的重要性,了解海潮的形成原因,并能够知晓人类应如何保护和控制水资源。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描述的观潮场景,并能够朗读出来。
2.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深入了解水的重要性和海潮的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海潮的形成原因,需要运用具体的实例和模型进行说明。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PPT、课件等教学工具展示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了解观潮文化和海潮形成原理。
2.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相关问题,通过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3.实践活动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海潮的浪涛和潮汐变化,从而深入了解课文所描述的观潮场景。
1. 导入(10分钟)1.师生互动,了解学生学习观潮一课的情况,并检测学生们的预习情况。
2.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并布置学生阅读观潮二课文本。
2. 阅读训练(20分钟)1.学生们独立阅读观潮二课文本,老师对学生的阅读表现进行点评和纠正。
2.根据课文内容,对重点生词进行解释,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正确发音。
3. 观看小视频(15分钟)1.导入海潮的知识,挖掘学生对海洋和潮汐的认知。
2.通过观看小视频介绍海潮,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海潮的形成原因。
4. 配合实际活动(30分钟)1.学生们分成小组,展开小组讨论,总结海潮的形成原因,并思考人类应如何保护和控制水资源。
2.随后,学生们外出实地观察海潮,并演练潮汐测量,参与小组汇报,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实验成果。
5. 课堂总结(5分钟)1.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巩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2.作为本节课的收尾,对学生们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并提醒学生完成相关的作业题目。
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课件)-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_1
第二课时
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读一读
复习回顾
奇观 农历 据说 宽阔 人山人海 滚动 顿时 犹如 齐头并进 山崩地裂 霎时 余波 依旧
说一说
复习回顾
本文记叙了一次 观潮 的盛况。课文是按 潮来前 、 潮来时 、 潮来后 的 时间 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雄奇 壮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惊叹与热爱。
想象一下,“山崩地裂”是怎样的响声呢? 生活中你听到过哪些“山崩地裂”的声音?
读了这句话,我仿佛听到了潮水奔腾的声音。那潮涌的声 音就像一架飞机从我头顶上飞过时发出的声音一样,震耳欲聋!
学习提示
三、品读重点词句,想象潮去后的画面。
朗读第5自然段,思考:潮过后,江面是一番怎样的景 象?试着找出重点词语进行分析。
潮也就有了一个预期的时间安排,我就是按照这个发生潮汛的时间表赶来的。
然而我还是来晚了——大的潮汐已经过去,小的潮汐正在从江口涌来。即便这
样,看那滚滚而来的潮汐依然是汹涌澎湃的样子,像是一道竖立起的洪峰,又像
是一道横截大江的水坝,翻滚着、咆哮着、以排山倒海之威力、波澜壮阔地直涌
文
过来。潮浪所到之处,涛声如惊雷在汹涌的水面上滚动,浪花飞溅,大有叱咤风 云、雷霆万钧之能势!
声音 形态
声音 隆隆的响声 响声越来越大
如同山崩地裂
远处 水天相接的地方 移来
再近些
越来越近
江面
变化 风平浪静
出现了一 条白线
逐渐拉长、变粗, 白浪翻滚,形成 犹如千万匹白色
横贯江面
两丈多高的水墙 战马齐头并进
由远到近
边读边想象画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两丈”有多高?
《观潮》第二课时教案
《观潮》第二课时教案《观潮》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3—4自然段,理解钱塘江大潮汹涌而来的壮观气势,领略这“天下奇观”,《观潮》第二课时。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4、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1、“潮来之时”是全文的重点,作者写得特别细致。
让学生充分体会大潮非凡的气势,感受如临其境。
2、启发学生根据课文的描绘想象出一幅幅的活动画面,从而形成再造想象的才能,同时要注重感情朗读。
[多媒体设计]1、教学平台:多媒体网络课室。
2、老师自制网络软件〔基于WEB〕。
3、准备相关资料〔文字、图片、声音、视屏〕[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切入课文1、谈话引入:上一节课我们讲到了“天下奇观”是什么?2、《观潮》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3、谁来说说“潮来前”当时的情景与人们的心情怎样?板书:“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4、可是到了“午后一点左右”呢?人们又怎样?学生读出相应的句子〔1〕形容声音:“闷雷滚动”〔2〕描写心情:“潮来了”〔学生比读,说明急迫心情〕;“踮”〔学生示范,说明人多〕“沸腾”〔学生示范,说明快乐〕5、人们的心情如此急迫,想必同学们也快等不急了吧!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一下“潮来时“的宏伟壮观、磅礴气势,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观潮》第二课时》。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视屏导入,感受情景〔1〕、[课件]视屏放映“潮水”片段录像。
〔2〕、发挥想象,当时的潮水是怎样的气势磅礴?〔3〕、学生互相说感想。
2、引入课文,精读句子〔1〕齐读课文: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象,那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的呢?请大家读课文。
〔2〕选读课文: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3〕、逐句分析^p ,感受壮观。
A、找出描写声音的词语或句子:〔板书:声〕“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课件]放声音,体会“山崩地裂”的声音。
小学课文《观潮》第二课时的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课文《观潮》第二课时的优秀教学设计小学课文《观潮》第二课时的优秀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课文《观潮》第二课时的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课文《观潮》第二课时的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设想】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观潮》是一篇讲读课。
课文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
我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小班化教学的特点,做了如下教学设计:1、创设情境,激发情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的开始部分,我首先提出个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播放大潮来时的壮观景象的录像,让学生在观中如临其境,感受到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之情。
并为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作了铺垫。
2、小组合作,发展思维:在教学中我采用异质合作学习,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小组里学生交流得出讨论。
如:为什么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是课文的难点,也是重点。
教师先组织学生观看多媒体教学片,再由小组讨论学习,生生互动,教师点拔,解决疑惑,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3、尝试教学,突破难点:尝试教学以先练后讲、先试后导为主要特征。
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满堂灌的做法。
本节课理解课文中描写潮来之时的景象,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我采用尝试教学,学生在小组互相合作的基础上进行读──划──议──悟然后进行组织交流,教师从中点拔。
在尝试中学生印象深,理解透彻,教师也不必花费大量力气讲解,恰到好处地解决教学难点。
最新1《观潮》-第二课时课件PPT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 、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 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有文献记载的就 有两千多年,为宋朝时最盛。现在观潮在 浙江海宁,但在宋代,观潮胜地却在临安, 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南宋定都西安,每年 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举行观潮盛典。迎潮 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 争标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 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甚至引起细菌感染。 ▪ 5、手癣治疗期间,不宜用碱性肥皂洗手脚,因为碱性肥
▪ 5、将鲜嫩榆树枝皮捣烂呈泥状,敷在患处,用 纱布包严并用胶布粘牢,四五个小时后揭下。
▪ 6、土槿皮、白酒,泡浸一天后,用药酒外搽患 处。
▪ 7、白萝卜或白萝卜樱适量,洗净切碎后加水煎, 成汤,待温后洗手泡脚,每天1-2次。
▪ 8、青盐30g,明矾20g,花椒20g,公英30g,艾 叶30g,陈醋500g。上药人砂锅或搪瓷瓶内加水 适量熬20分钟后趁热薰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 20~30分钟;对手足顽癣有效。
▪ 起病多为单例,先以手掌的某一部位开始, 特别是掌心,食指及无名指的掌面,侧面 及根部,该种手癣症状开始为针头大小的 水疱,壁厚且发亮,内含清澈的液体,水 疱成群聚集或疏散分布,自觉瘙痒,水疱 干后脱屑并逐渐向四周蔓延扩大形成环形 或多环形损害,边缘清楚、病程慢性、持 续多年,直到累及全部手掌并传播至手背 和指甲,甚至对侧手掌。有时水疱可继发 感染形成脓疱。
三、可直接将掌灵膏涂抹患处, 一日2次,有条件的可一日3次, 皮肤自动吸收,无需事后处理。 可杀灭深层真菌,防止手癣复发。
2023年观潮第二课时名师教案(通用5篇)
2023年观潮第二课时名师教案(通用5篇)观潮第二课时名师教案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设计特色以读为本,感悟__的语言魅力。
教学要求1、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3、学会本课13个生字。
掌握“笼罩、昂首、颤动、盼着、屹立、恢复、若隐若现、天水相接、山崩地裂、风号浪吼”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信息资料师生查阅有关钱塘江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录像带等。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感悟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领悟词语,理解并积累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
3、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教学流程一、回顾课文,直观感受1、引导回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了什么?2、想不想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一下这“天下奇观”?放教学录像。
师生共议:听到声音了吗?大潮来了吗?在哪儿?指一指。
3、你的感受怎样?二、以读代讲,感悟语言1、这样的画面,课文里也有,找一找在那个自然段(3、4自然段)。
自己读读,你觉得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精彩,就努力读得精彩些,待会儿读给我们听。
2、刚才读时顺序打乱了,其实__的描写是很有顺序的。
下面请大家合上书,老师读3、4段,大家把描写顺序的词语记下来,再投影反馈。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潮水的?──按由远及近的顺序,随位置的改变及时间的推移来描写的。
再读这段话,体会一下。
三、积累语言,运用语言1、3、4段词汇丰富,增强了__的感染力。
想不想积累下来?⑴师说意思,生说词语,如:“人声鼎沸、风平浪静、水天相接、齐头并进、天崩地裂、浩浩荡荡”等。
⑵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这些词语。
2、想一想、用一用:出示一段不完整的话,请生用课文里的语句把这段话说得完整清楚一些。
《观潮》课件第二课时(共43张PPT)
课后练习
基础练习
一
二
三
主题探究
一
二
三
拓展提升
一
二
三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四
四
一、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昂头(yáng •
á√ng)
震• 动(zh√èn zhèng)
鼎沸(fú fèi)
•
√
霎时(chà 屹• 立(yì
sh√à) qǐ)
•√
二、看拼音写词语。
cháo shī
dī àn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横卧”一词写出了什么? 2、这几句话写出了什么?
课文学习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 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1、“人山人海”是什么意思 2、“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说明 了什么?
课文学习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 像闷雷滚动。
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生字复习
háo 怒号 号
hào 号码
词语复习
浩浩荡荡 人声鼎沸 笼罩 屹立 风平浪静 风号浪吼 沸腾 昂首 山崩地裂 水天相接 霎时 恢复
课文学习
仔细读课文,并说一说作者是按什 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神奇景观的?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课文学习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 观”。
这是本文的中心句。用“自古以来” 一词说明“天下奇观”这个称谓由来已久, 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古”与“奇”。
漫( 天 )卷( 地 )
风号( 浪 )( 吼 ) ( 风 )( 平 )浪静
( 水 )( 天 )相接 山( 崩 )地( 裂 )
1.仿照加横线的词,写ABAC式的词语: ___自__由__自__在_____ ___无__忧__无__虑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课《观潮》
学校班级学科语文
课题《观潮》课时第二课时日期2014年5月29日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四年级上册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绘景文,作者以事物本来的发展变化作为观察顺序,用人潮相对,动静对比的方法,写出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壮丽的“天下奇观”,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留心周围事物习惯的好教材。
二、学生分析
①学生为四年级学生,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
②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教师提供直观的图象帮助理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以及生动多样的记叙方式;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在对课文中字词句有了深层理解的基础上,体会钱塘江大潮的雄壮以及众人观潮时澎湃的心情,并将感情融入到朗读之中,深化对的课文的理解;
情感与价值观: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强烈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潮来之时”的记叙。
难点:体会钱塘江大潮的雄壮磅礴的气势。
五、教学媒体与资源
课件、钱塘潮视频
六、教学过程
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第0-5分钟第6-25分钟(一)播放视频,
整体感知
(二)指导朗读,
把握感情
①请同学齐声朗读
一遍课文,并分享
对钱塘江大潮的想
象与期待;
②播放视频,请同
学认真看,仔细听,
体验大潮的澎湃,
同时板书;
③请同学们翻到课
本第三页,找出三
四自然段(潮来之
时)。
①让学生扮演观潮
者的角色,谈谈大
潮来时的心情应该
是如何的;
②请学生带感情自
由朗读课文,找出
最喜欢的句子并分
①朗读与分享;
②观赏视频;
③看课文;
①角色扮演并,体
会情感;
②分享句子,同时
把握情感,带感情
地朗读;
(一)先想象,使
其产生期待与兴
趣,在将音画结合,
让同学们直观地观
赏大潮,形成对大
潮雄壮澎湃的气势
初印象。
(二)创设情境,
帮助学生进一步体
会钱塘江大潮雄壮
澎湃的气势,结合
自身想象,把握文
章感情,并能够带
这样的感情朗读课
第26 -35分钟第36-40分钟(三)细读理解
体会方法
(四)总结全文,
再悟方法
享;
③体会完情感后,
先由老师朗读一
遍,再请几位同学
们起身朗读课文;
④与同学们一起讨
论并体会文中情感
之后,请同学们齐
声朗读课文第二
段;
①出示有缺漏地描
写大潮来时一段
话,读出完整的这
段话,请学生填出
缺漏;
②请学生说说缺漏
的词说明了作者用
的是什么描写顺序
(由远及近);
③请同学再次齐读
课文,找出文中
“声”、“色”两视
角下描写大潮形态
的词语,提供表格;
①回应第一段的
“古”、“奇”两中
心,再次突出钱塘
江大潮的特点;
②总结作者将“天
下奇观”如此精彩
展现的写法,写法
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什么?
③回扣题目,强化
写法。
“观”只是看
的意思吗?
③听老师范读,同
学朗读;
①仔细听老师读,
认真填出缺漏;
②观察词语,细心
体会写作顺序;
③再次齐读课文,
找出文中“声”、
“色”两视角下描
写大潮形态的词
语,完成表格;
听讲,并回答提问,
一起总结全文。
文;
(三)以听写练习
的方式引导学生发
现描写顺序;
巩固如何使用“由
远及近”这一写作
顺序的策略;
以表格形式直观展
现作者写作顺序,
以及观察大潮的视
角,令学生可直观
体会作者独特的写
作方法并加以学
习;
七、附件:
(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二)
八、板书设计
1.观潮
写作顺序:由远及近
潮声
观察视角:听声音
人声
看画面——江面
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