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德育目标和内容

合集下载

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

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

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一、小学德育目标我们说德育目标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品质、思想品质、法纪品质、道德品质、心理品质方面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是我们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小学德育目标以具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文明惯,具有“五爱”情感和生活自理能力为重点。

具体要求如下:1.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爱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并懂得他们的含义。

具有一定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2.具有初步的集体意识、关心热爱集体。

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

知道研究是自己的主要任务并努力研究。

相信科学,不迷信。

3.尊重他人、乐于帮助别人、对人讲文明礼貌,初步掌握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待人接物的礼节规范。

有基本的公德心。

初步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

4.遵守校规校纪和小学生行为规范,有初步的纪律观念。

5.具有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同情心,不任性,逐步具有生活自理能力。

二、小学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为完成特定的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而确定和安排的特定教育内容。

德育内容的性质和构成由德育目标决意;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开展水平所制约;德育内容的针对性从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和现实社会的迫切要求出发。

小学德育以文明生活惯和良好品德行为惯的养成教育及五爱情感教育为重点内容。

特别是重点进行文明行为惯的养成教育。

所有内容的教育都重在启蒙和奠基。

1.热爱祖国的教育:进行国家标志——国旗、国徽及国歌的教育;热爱家乡的自然、历史、文化的教育;爱祖国、爱家乡的实现豪情的造就和教育。

2.热爱人民的教育: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友爱同砚的教育;同情心和助人为乐肉体的教育;热爱人民的思想豪情的造就和教育。

3.热爱劳动的教育:劳动光荣的教育;简单的劳动技能和基本的劳动惯的造就和训练;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的教育。

4.热爱科学的教育:科学的重要性和相信科学的教育;研究兴趣的培养和良好研究惯的训练。

5.理想教育:好好研究,天天向上的教育;树立研究榜样的教育;长大成为对祖国有用人才的教育。

《德育目标和内容》课件

《德育目标和内容》课件
德育评价
评价原则
客观性原则
评价应基于事实和证据,不受主观因 素和个人偏见影响。
全面性原则
评价应涵盖德育目标的各个方面,包 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
发展性原则
评价应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不仅 关注结果,还要关注过程。
激励性原则
评价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
评价方法
观察法的个人Leabharlann 德修养。法制教育总结词
法制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环节, 旨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
治观念。
法律知识教育
传授法律基础知识,引导学生 了解国家法律法规体系。
法治观念教育
培养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尊重 和维护法律的权威。
守法意识教育
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树立守法意识。
03
德育实施途径
学科德育
学科德育是指将德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中,通过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德育的渗透,实现 德育目标。
德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提高学 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品质。
德育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 育等方面,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规范、 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活动德育
活动德育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实 施德育,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和
学科德育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思维和道德 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科德育的实施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 况,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实现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
德育课程
德育课程是指专门针对学生道德教育而设置的课程,是学校德育实施的 重要途径之一。

德育的目标和内容

德育的目标和内容

德育的目标与内容一、“德育目标”概念界说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上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二、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1、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总要求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196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

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

把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

”2、小学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1)培养儿童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

教育儿童逐步理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初步树立起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而努力学习的意识。

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情操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

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就是要逐步发展儿童对道德的理解能力,使他能够对所遭遇的道德现象进行初步的思考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矫正自己的行为。

德育目标和内容

德育目标和内容
目标实现的时间分类: 远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 对策: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三)德育目标的类型
3、按德育目标目标的层次类型: 先进性目标,广泛性目标

(三)德育目标的类型
4、以德育目标的结构要素分类: 内容(多因素) 形式(知情意行) 能力(认知、实践、修行)
三、道德教育(德育核心)



1、个人品德教育 主流价值取向:正直、勤劳、善良、公正等 学习——勤奋;劳动——积极 交往——诚信;生活——节俭 2、家庭美德 敬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邻里团结 3、社会公德 爱护环境、自觉遵守文明公约(卫生、交通等
第三节 德育课程



对显性德育课程的质疑

杜威对作为“直接道德教学”的德育课程有一 个著名的论断: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帮助学生 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不能形成“道德观 念”。

——结论:相关德育课程确实使儿童学到了很
多社会科学知识,但对儿童品德的影响却相对
小得多。
[实验]

20世纪20年代,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教授体. 哈茨霍恩和马克.梅主持进行一项德育调查:对 11000名儿童进行有关诚实、义务、利他主义和自 制等方面的实验性测验,结果表明,儿童掌握的道 德规范和美德概念与他的实际行动无关,过多的讲 授、说教有关诚实、利他等概念不仅无益反而可能 有害,应当把德育渗透到学习全部课程和一切活动 中,经常一贯地提供形成品德的机会。
(二)隐性德育课程因素分析


1、班集体的因素: 班级奋斗目标 “净 静 竟 敬” 班级舆论:集体中占多数人的言论 学生角色定位:责任与义务
今天我值日
(二)隐性德育课程因素分析

德育的任务、目标、内容与课程

德育的任务、目标、内容与课程

德育的任务、目标、内容与课程_
【考点1】德育的任务
德育的任务包括以下几点: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观;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考点2】德育的目标
德育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是预期的德育结果。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确定德育目标的依据: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考点3】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德育的核心内容。

理想教育。

理想是人们以现实为基础,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生活目的和奋斗目标。

集体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就是要使学生从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具有集体荣誉感。

劳动教育。

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人类。

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就要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特点,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善意待人,热情待人,乐于助人;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养成良好的品质,形成诚实、热情、谦虚、朴素、勇敢、果断、沉着、老实、埋头苦干等优良品质。

德育目标和要求

德育目标和要求

德育目标和要求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的组成部分,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社会和个人的德育需要而提出的,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德育目标通常可分为三个层次:国家、学校和家庭。

以下提供三个层次的德育目标和要求供您参考:国家德育目标和要求: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建设祖国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自觉遵守社会秩序和法律法规,履行公民义务,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

4.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和分享,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5.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和创新,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德育目标和要求: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树立良好的班级风气和集体荣誉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引领。

4.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5.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

家庭德育目标和要求:1.培养孩子良好的家庭道德观念和家庭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和婚姻观。

2.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营养、教育和锻炼。

3.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鼓励孩子自主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

4.培养孩子诚实守信、尊重长辈、关心他人的品质,传承家庭美德和文化。

5.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培养孩子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

本学期德育目标和内容

本学期德育目标和内容

本学期德育目标和内容
本学期德育目标和内容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公民。

本学期德育的目标分为三个方面:道德品质的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首先,我们将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一个人在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方面的修养,是做人的基本素质。

我们将组织一系列的德育活动,例如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校规校纪宣传活动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在课堂上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守纪律和尊重他人的品质,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行为素质和道德意识。

其次,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义务和责任感。

我们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活动,体验社会责任感,并将这种责任感内化为他们的行为准则。

我们还将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来校进行演讲,教育学生尊重社会规则和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最后,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是一种集体目标协作达成的能力,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重要素质之一。

我们将组织各种形式的团队合作活动,例如班级合唱比赛、集体游戏等,让学生在团队活动中学会协作、沟通和相互支持。

同时,我们还将在课堂上设置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环节,培
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德育内容和活动,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些品质和能力将帮助学生成为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公民,为他们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德育目标和内容

德育目标和内容

德育目标和内容德育目标和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帮助他们成为具有责任心、正直、忠诚、尊重他人等美德的公民。

德育目标和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德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包括尊重他人、关心社会、追求公正等。

通过启发学生思考、讲授道德经典、引导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德育的另一个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在实践中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讲授社会伦理道德知识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应该为社会负责。

3.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能力。

德育还包括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通过制定学生守则、讲授自我管理的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自我约束机制。

4.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德育还包括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互助合作。

通过开展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

5.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创新意识。

德育还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通过开展德育课程、讲授世界名人的思想品德、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和创新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积极的创新精神。

以上便是德育目标和内容的主要方面,通过这些内容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发展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积极的思想品德和创新意识,最终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的公民。

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

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

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小学德育的目标和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培养健康的身心发展小学德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内容方面可以包括学校组织体育运动、开展健康教育、定期做身体检查等。

同时,在心理健康方面,小学德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管理能力,让学生学会处理情绪、与他人相处以及自我认知等。

二、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小学德育的目标之二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修养。

内容方面可以包括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正义公正、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等品质。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相关的主题班会、道德讲堂、师生互动活动等来实现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小学德育的目标之三是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内容方面可以包括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成功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举办主题讲座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规范小学德育的目标之四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规范。

内容方面可以包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和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等。

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学生行为规范、开展学习方法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五、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小学德育的目标之五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内容方面可以包括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法律意识、公益意识等。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总之,小学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品德修养、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学习习惯和道德规范,以及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等多个方面。

学校应该通过不同的活动和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康向上的品格和行为习惯。

三中学生德育目标

三中学生德育目标

七年级德育导航学习习惯:1、重视预习,认真复习,书写规范,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2、上课时精力集中,思维活跃,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讨论,坚持说普通话。

3、严格遵守考试纪律,不作弊,认真做答,不提前走出考场。

生活习惯:1、合理、科学安排作息时间。

2、关心国内外大事,养成通过广播、书籍报纸、网络等媒体了解重大时事、新闻的习惯。

3、牢记《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有关规定的主要内容,并能自觉对照执行。

4、合理利用网络,不痴迷网络游戏,不进营业性网吧。

5、不买小摊贩的垃圾食品与用品。

6、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经常向父母汇报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7、受到表扬不骄傲,遇到挫折不灰心,能够调节和控制不良情绪。

卫生习惯:1、早晚洗脸刷牙、饭前便后洗手。

2、勤洗头理发,勤换衣服,勤剪指甲。

3、不乱涂乱抹,不在嘴里咬东西。

安全习惯:1、遵守交通规则,预防交通事故,珍爱生命。

2、具有防火、防水、防电、防中毒、防意外事故等的一般意识。

3、不在危险地方逗留,遇到危险时能正确、适时使用报警、报险电话,具有自护自救能力。

4、课间休息不发无聊,不追逐打闹。

行为习惯:1、着装整洁,俭朴文明,仪表端庄,大方得体,不穿奇装异服,不留怪异发型,不佩戴手饰。

2、不说脏话,不欺负同学,不吸烟,不喝酒。

3、不乱扔纸屑等杂物,不随地吐痰,有良好的个人修养。

4、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公共秩序。

5、维护学校利益,爱护学校荣誉,不做任何有损学校荣誉的事。

交友习惯:1、诚实守信,说话算数,承诺的事努力做到。

2、平等待人,与人为善,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并努力改正。

3、与人交往,不欺不骗,不与同学斤斤计较,不揪住不放,有意见和建议,能主动说出或与老师交流沟通。

4、经常学习同学优点,乐于助人,和同学有矛盾时,能理解宽容他人的过失。

其它习惯:热爱国旗、国徽,会唱国歌,按时参加学校的升降国旗仪式,升降国旗时,能自觉脱帽、立正、行注目礼;唱国歌时吐字清晰,声音宏亮。

小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及内容

小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及内容

小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及内容一、总则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新时代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法律法规,结合小学各学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特制定本德育工作指南。

二、基本原则1. 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坚持德育为先。

把德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格局。

3. 坚持实践育人。

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成长。

4. 坚持协同育人。

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德育工作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5. 坚持创新发展。

积极探索新时代德育工作新方法、新途径,不断丰富德育内容,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 坚持分类指导。

根据小学各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德育目标和内容,分层次、分阶段推进德育工作。

三、德育目标1. 总体目标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文明行为、健康心理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其成为具有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德育工作,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学段目标(1)低年级(1-2年级):培养学生遵守基本的生活规范,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关爱自然、尊重他人,初步形成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中年级(3-4年级):加强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教育,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提高沟通协作能力,培养初步的自主学习、生活管理和心理调节能力。

(3)高年级(5-6年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其具备较强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德育的目标和德育的内容

德育的目标和德育的内容

德育的目标和德育的内容
一、德育目标
㈠思想品德目标
⑴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素质,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⑵初步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学习目的;
⑶学习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
⑷了解我镇改革开放的成就以及树立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的认识;
⑸相信科学,拒绝迷信。

㈡道德行为目标
⑴培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
⑵培养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自觉意识;
⑶初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尊敬父母和长辈、尊敬老师,关心集体和他人,以为集体和他人做好事为荣的观念;⑷勤俭节约,尊重劳动,爱惜劳动成果;
⑸初步懂得责任和义务的内涵;
㈢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目标
⑴认识并初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⑵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⑶培养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品质;
⑷初步具有承受学习与生活上的挫折和压力的心理准备;
⑸初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观念。

二、德育内容
㈠思想品德方面
⑴加强和巩固“五爱”教育;
⑵正确的学习目的教育;
⑶热爱和关心班集体的教育;
⑷关心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内容的教育;
⑸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传统美德以及革命传统教育。

㈡道德行为方面
⑴校规校纪教育,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⑵爱护花草树木、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爱护公物教育;⑶安全意识教育;
⑷良好的文明礼貌规范教育;
⑸敬老爱幼,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和公共秩序教育;。

德育工作计划安排

德育工作计划安排

德育工作计划安排一、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自我教育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二、德育内容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追求。

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关心集体、助人为乐等良好品德。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三、德育方法课堂教育:通过思想品德课、班会课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德育。

家庭教育: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引导家长重视德育教育,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利用校园环境、文化墙等形式宣传德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德育意识。

个性化教育: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德育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四、德育保障组织保障: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制度保障:制定完善的德育工作制度,如德育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考核办法等,规范德育工作流程。

师资保障: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经费保障:加大对德育工作的投入,确保德育工作的经费充足。

资源保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如社会资源、家长资源等,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五、德育评价评价原则:坚持客观、公正、全面的原则,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

评价内容: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进行评价。

德育概念、目标和内容

德育概念、目标和内容

第一章德育概念【1 】.目标和内容第一节德育概念德育是教导者根据必定社会的要乞降德育规律,有目标.有筹划.有组织的对受教导者施加教导影响,以使其形成教导者所期望的品德活动.中学德育包含了政治教导.思惟教导.道德教导.心理教导和法制教导五个方面.小学德育应当以造就小学生的基本性品德为重要目标.所谓基本性品德也就是人类社会最根本的道德品德.第二节德育目标一.德育目标及其分类所谓德育目标就是对德育要造就学生具有何种品德所作出的假想和划定.德育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德育总目标是黉舍德育的根本指针,是德育的总偏向.(一)德育目标的内容分层包含了道德.思惟.政治.法制和心理教导四个方面.(二)德育目标的学段分层我国德育目标的学段分层是:小学德育目标.初中德育目标.高中德育目标和大学德育目标.二.新时代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一)新时代德育目标的划定(二)新时代德育目标的特点1.强调基本性2.重视道德思维才能的造就3.留意了德育的层次性4.具有周全性5.重视稳固性与变动性第三节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指实行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选择什么样的德育内容,其根据重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德育目标,它决议德育内容;二是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它决议了德育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三是德育所面临的时代特点和学生思惟现实,它决议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用性.一.爱国主义教导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爱国主义教导要把爱故国与爱国度区离开来.第二,爱国主义教导要把平易近族骄傲感与危机感联合起来.第三,把爱国主义教导与国际主义教导接洽起来.第四,爱国主义教导要造就学心理性爱国.第五,爱国主义要表现层次性.二.集体主义教导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焦点.在开展集体主义教导时,要掌控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从理论上明白集体主义教导中的“集体”是“真集体”,而非“假集体”.第二,集体主义其实不排挤小我好处.第三,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们要确定小我主义道德价值.三.平易近主与法制教导平易近主与法制教导是指用社会主义平易近主与法制的基本常识来教导学生,使他们成为具有当家作主.介入政治生涯的平易近主意识与才能.要留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否决极端平易近主化与无当局主义.第二,要成长学生的平易近主反思与批驳意识及才能.第三,要看重黉舍的规律教导.四.幻想教导幻想包含生涯幻想.职业幻想和社会幻想.第一,要防止对三大幻想作决裂式教导.第二,幻想教导要重视幻想的层次性.第二章德育进程第一节德育进程的概念.构造与抵触一.德育进程的概念德育进程是品德教导进程,也即教导者把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别品德的进程.其差别表示为:德育进程是一种教导活动进程,而品德的形成进程是指个别在品德方面的成长.其接洽表示为:德育进程是小事品德形成进程的一个重要门路.二.德育进程的构造德育进程的构造是德育进程中不合质的各类要素的组合方法.这些要素包含教导者.受教导者.德育内容和德育办法四个方面.三.德育进程的抵触德育进程的抵触是指德育进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对峙同一关系.德育进程中的最根本是在外在道德请求与学生已有品德程度之间的抵触,它是决议德育进程本质的特别抵触.第二节德育进程的规律一.德育进程是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身分同一成长的进程(一)知.情.意.行是组成品德的四个根本身分“知”即道德熟悉.“情”即道德情绪.“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动.(二)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1.道德熟悉是道德情绪与道德行动的基本.2.道德情绪是道德熟悉转化为道德行动的催化剂.3.道德意志对道德行动起着保持感化.4.道德行动是权衡一小我品德利害的客不雅尺度.(三)这一规律对德育开展提出的请求1.德育要重视周全性2.德育要重视多开始性3.德育要有针对性二.德育进程是学生在教师指点下介入教导性活动的进程(一)学生的品德成长是在与情形的交互感化中能动地实现的总之,外在情形对个别的影响是在个别积极感化于情形的活动中实现的,所以,品德成长也必定是个别积极介入活动的成果.(二)这一规律对德育开展提出的请求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要让活动具有“成长效应”2.要为学生供给内容和情势多样的活动3.要激发学生去积极自立地创造活动:一小我对活动的立场可分为三个等级:最低的是自动应答,第二个是自发顺应,第三个是自立创造. 三.德育进程是促使学生思惟内部抵触转化的进程德育开展时应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起首,教师向学生提出外在道德请求时应斟酌到他们现有的品德成长程度.其次,要采纳各类方法激起学生的心理内部抵触活动.最后,要促使学生进行自我道德教导.四.德育进程是学生品德重复并且长期慢慢进步的进程学生品德的形成和成长具有长期性和重复性的特色.个别的品德成长与形成为什么教导长期性的立场呢?起首,品德成长具有阶段性.其次,一小我的品德成长是无尽头的,要不竭完美才干达到一个比较完美的境界.再次,跟着时代的成长,社会道德也会产生变更.最后,道德包含了道德熟悉.道德情绪和道德行动三个要素.重复性是指个别品德的成长不是直线上升,而是会阅历一个径直弯曲.甚至临时倒退的进程.为何会消失重复弯曲呢?起首,个别品德构造是一种动力定型.其次,在个别品德成长与形成的进程中会受到外界的各类身分的影响,这些影响假如是积极的,当然会对品德的成长与形成起着促进感化.再次,学生意志的单薄性也是导致重复性消失的重要原因. 根据这一规律,德育开展时应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根据学生的年纪阶段特色,有针对性的慢慢成长他们的品德.2.要擅长在德育中重复抓.抓重复.锲而不舍.第三章德育原则.门路与办法第一节德育原则一.劝导性原则这一原则请求德育要擅长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从进步学生的熟悉入手,调动学生的自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要遵守以下三个请求:1.疏解道理,疏浚思惟.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鼓励为主.二.长善救掉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进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导的积极性,依附和发扬学生的积极身分去战胜他们的消极身分,促使学生道德成长.要遵守以下请求:第一:要一分为二的对待学生第二:发扬积极身分,战胜消极身分第三:引诱学生自发评价本身,进行自我教导三.严厉请求与尊敬学生相联合原则是指在德育教导进程中,教师既要向学生提出合理而严厉的道德请求,又要酷爱尊敬和信赖学生,从而使学生易于接收和内化道德请求.要遵守以下请求:第一.要尊敬学生第二.要向学生提出合理而严厉的请求四.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德育要针对学生的年纪特点.小我特色和道德状况灵巧的提出各项教导请求,选用恰当的内容和请求.应当做到:第一.要针对学生的年纪特色施教第二.要针对学生的小我特色与现有的道德状况有的放矢的加以教导第三.要针对不合地区的现实情形施教五.集体教导与个别教导相联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进程中,教师既要经由过程集体的力气教导个别学生,又要经由过程对个别学生的教导影响集体,把集体教导和个别教导辩证的同一路来.做到以下两方面:第一.要组织和扶植好集体第二.要经由过程集体教导学生小我,经由过程学生小我的力气影响和改变集体.六.教导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德育应当有目标.有筹划的把来自各方面临学生的教导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合营.调和一致.前后连贯,以施展整体影响的感化.要留意以下三方面请求:第一.要建立教师德育合营体,是校内德育影响一致和连贯第二.对每一学生个别的教导要一致和前后连贯.第三.尽力做勤黉舍.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调和工作,使各方面德育对学生的影响尽可能的达到最佳状况.第二节德育门路一.各科教授教养这是黉舍有目标.有筹划.有体系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根本门路.包含品德课教授教养和其他学科的教授教养.各学科教师要在全体教授教养活动中,留意造就学生优越的进修立场.进修习惯和优越的意志.品德,促使学生育成文明行动习惯;要根据各科自身的教授教养特色,自发地.有意识的在教室教授教养中渗入渗出思惟品德教导.二.校级.班级工作和各类教导活动黉舍和班级中的各类教导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导的重要门路,其情势重要有:主题班会陈述会劳动节沐日活动别的,还有社会查询拜访.不雅赏.考核.拜访.旅游社会办事活动等.三.少先队教导少先队教导是经由过程队员当家作主的集体生涯和丰硕多彩的活动来进行的.四.家长工作和校外工作实行德育,进修教导必须与家庭教导.社会教导亲密合营,进修应起主导感化.第三节德育办法一.说吃法是经由过程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明辨长短.善恶,进步道德熟悉,形成准确道德不雅点的办法.分两类:一是说话文字说服;二是事实说服.应用时要留意:1.说理要有明白的针对性2.说理要重视差别和时代3.说理要具有味味性4.教师要以诚待人二.陶冶法是指经由过程创设必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天然而然的进行潜移默化的浸染和陶冶,从而使他们的道德情绪和心灵得到完美的一种办法. 包含了三方面:1.人格浸染2.情形陶冶3.艺术侵染应用时留意几点:1.创设优越的情境2.与启示和引诱相联合3.引诱学生介入情境的创设三.范例法是指以他人的崇高思惟.榜样行动.优良成就去影响学生的办法.包含三方面:1.范例2.示范3.典范范例的选摘要保持以下原则:1.可接收性原则2.真实性原则3.时代性原则4.德智侧重原则四.锤炼法是教师有目标.有筹划的安插学生介入必定的实践活动,以形成学生优越道德行动习惯的办法.包含四个方面:1.行动练习2.娱乐或休闲活动3.社会实践4.委托义务应用时要留意:1.调动学生的自动性2.教师要恰当加以指点3.保持严厉请求4.留意检讨和保持五.奖惩法是教师对学生表示出来的品德与行动作出评价,包含表扬.嘉奖和批驳.处分两个方面.(一)表扬与批驳(二)嘉奖与处分留意以下几个请求:一是公正.准确.合情合理.二是发扬平易近主,获得群众支撑.三是重视宣扬与教导.第四章师德.师德规范与师德教导第一节师德内涵一.师德概念的界定把师德界定为: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教师和一切教导工作者在从事教导活动中必须遵照的道德规范和行动准则.二.师德与教师道德之间的差别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不雅点:一是“师德即教师道德”二是“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主意将教师私家范畴的小我道德转移到公共范畴,让教师所有的道德情绪.道德意识和道德行动全体裸露在职业监视之中.第二节师德规范一.师德规范的根本范畴2008年修订的《规范》是今朝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底本.它在原则列举上缩减为六个,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毕生进修.二.师德规范的焦点内容及其解析(一)师德规范中的焦点内容一般以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是师德的焦点内容.(二)师德规范中的焦点内容解析1.爱岗敬业“爱岗”是指酷爱本身的工作岗亭,“敬业”是指尽心竭力做好本职工作.需准确熟悉和处理以下三个关系:第一,准确对待教师的感化.地位和待遇,从而加强作为教师的任务感.义务感和光彩感.第二,建立准确的苦乐不雅.第三,准确熟悉进献与索取的关系.2.教书育人要遵守以下请求:第一,专研营业,勇于创新.第二,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第三,要充分施展教授教养的教导性功效.3.为人师表指教师用本身的言行举止向学生作出范例,成为他们进修和师法的榜样和榜样.以下另提几点建议:第一,为人师表要具有周全性.第二,为人师表要具有内涵性.第三,为人师表要具有“度”.三.我国师德规范消失的问题1.缺少教师职业的特色2.过于抽象空洞3.消失着“不当”的现象4.师德规范的枚举上消失侧重叠现象第三节师德教导一.当前要加强师德教导的原因(一)教师职业特点的请求为了使教导回归其道德本质,教师必须在教导进程中表示出道德性.这是我们强调师德扶植的最根本之处.(二)教师劳动特色的请求起首,从劳动目标上看,教师的劳动不是表达小我的目标,而是反应社会对学生的请求.是以,根据社会的目标,教师应当既要强调智育,还要强调德育与体育.其次,教师的劳动进程具有集体性和分解性特色.最后,教师劳动成果的浮现是一个长期的进程.(三)当代教导变动的请求请求教师具有前瞻性的眼力和非功利性的思维.(四)来自师德近况的请求一般来说,教师消失着以下四个不当的愿望,这些愿望导致着教师的职业道德走向掉范:第一,物欲膨胀导致师德腐化第二,权欲膨胀导致师德损掉第三,名欲膨胀导致师德损掉第四,情欲膨胀导致师德腐化二.师德教导的门路(一)职前教导中的师德教导1.经由过程大学“入学教导课”强化教师的专业思惟2.设置专门的师德教导课程3.在思惟政治教导中渗入渗出师德教导4.在教导练习中参加师德教导内容(二)职后教导中的师德教导1.实践:是指让教师在本身的工作职场中,经由过程践行师德规范,进一步加深对师德规范的懂得.2.拜师:是经由过程师徒结对的门路来晋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程度.3.自我教养(1)检讨:就是经由过程自我批驳.自我剖解,以求达到自我否认.自我改革和自我完美.(2)慎独:指的是在一小我独处,无人监视的情形下,仍然可以或许苦守道德信心,自发按道德请求去行动,不做坏事.。

中小学德育目标小学与内容

中小学德育目标小学与内容

中小学德育目标小学与内容小学德育目标1、道德教育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

小学生的道德素质应包括:(1)自尊自爱,注重仪表,要教育学生尊重自己的人格,爱惜自己的名誉,热爱生活,初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真诚友爱,礼貌待人。

要教育学生树立心目中有他人的观念,与师生、睦邻友好相待。

初步掌握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礼节。

(3)勤奋学习,热爱科学,培养学生勤奋好学,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勤劳俭朴,孝敬父母。

要教育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在劳动中养成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在生活上力求节俭朴素,不盲目消费,在家庭中要尊敬、热爱、关心父母,听从他们正确的教导和指点。

(5)遵守公德,严于律己。

要教育学生自觉地遵守和维护公共场所秩序和社会公德,爱护公用设施、文物古迹,爱护花草树木,逐步树立环保意识。

在社会实践中增强文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社会的小主人。

2、法纪素质目标。

教育学生知道国家法律中与小学生有关的法律法规,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并遵守这些法律法规要求,教育学生学习运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使他们逐步树立遵纪守法观念,懂得知法和护法的关系,提高学习法律知识的自觉性。

3、心理素质目标。

(1)教育学生诚实、守信、正直、宽厚、有同情心,使他们懂得做人要言行一致,实事求是,要讲信用,守信用是尊重他人的表现,知道为人要正直、宽厚的道理。

有同情心是良好的心理品质之一。

(2)教育学生要勇敢、坚强、有毅力、不怕困难,使他们知道这些良好的意志和品质是学习进步、事业成功不可缺少的品质。

(3)教育学生自尊自信自主,自立是现代人必备的心理素质,知道生活自理,自觉学习,不依赖他人是自强独立的表现。

(4)教育学生确立时效观念,重视质量,勇于创新,要培养学生珍惜时间,遵守时间。

4、思想素质目标。

要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品质。

本学期德育目标和内容

本学期德育目标和内容

本学期德育目标和内容
本学期,我们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德育目标和内容,旨在帮助
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本学期德育目标和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本学期的德育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和民族自豪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
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全面发展。

其次,本学期德育的具体内容包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革命历史纪念地等,让学生深刻感受祖
国的伟大和民族的自豪;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学生
参与志愿活动、社会实践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展道德讲堂,组织学生学习先进事迹、道德模范等,培养学生的
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心理测试、心理辅导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总之,本学期的德育目标和内容是全面的、多样化的,旨在帮
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学校将通过多种形式、多
种途径,全面推进德育工作,努力实现德育目标,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共同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氛围。

三德育目标和内容

三德育目标和内容

第三章德育目标和内容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当前的德育目标的基本特征,形成关注学生发展特点实施德育的基本观点2、明确我国当前德育的各项内容,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思考;3、掌握德育课程的类型,学会分析和建设隐性课程,并初步形成德育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重的观点。

教学重点:掌握德育课程的类型,学会分析和建设隐性课程,并初步形成德育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重的观点.教学难点:明确我国当前德育的各项内容,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思考;教学时数:4课时第一节德育目标一、德育目标的内涵(一)什么是德育目标:德育目标即一定社会对其公民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

(二)德育目标的作用: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归宿、评价标准(三)德育目标的类型:(参考:《德育学原理》胡厚福著,1997年3月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对德育目标进行类别的划分,是为了更全面细致地认识德育目标,而不是为了把整体的德育目标和德育活动进行分解。

在我们的德育实践中发生的一些问题往往是缘于没有全面、清晰地认识德育的目的,无明确的活动方向造成的,“眉毛胡子一把抓”,只问活动的开展,不问活动的目的和效果,其结果就是德育低效或无效,甚至适得其反。

1、从德育目标的抽象程度上分类:这种划分方式,对我们发现德育实践问题的意义最为重大。

(1)观念性目标: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从德育目标的社会价值、发展价值和整体需要出发的,具有指向性和激励性。

(2)指标性目标:是以一系列具体的能以指标形式表现出来的具体目标组成的是观念性德育目标的具体化,人民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比较和检测如:“学雷锋,做好事”:学雷锋一一学习他的精神(观念),做好事一-可以量化(指标)两种目标的关系:没有观念性目标,指标性目标就没有方向和依据;只有观念性目标没有指标性目标则无法检测观念性目标的达成情况.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德育问题是:重指标性目标轻观念性目标。

表现为,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安排了一系列活动,但活动的组织和效果评定却往往违背活动的初衷,即表现出“有活动安排,无活动目的”,或者“开展活动就是活动目的”,比如:做好事只管登记次数、件数,卫生检查只管检查时的整洁度,不管事前的安排、过程中的表现和检查之后的保持,还有包干区的特点等。

德育工作计划

德育工作计划

德育工作计划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为了更有效地推进德育工作,我们制定了以下详细的工作计划。

一、德育目标设定目标一: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日常教育、主题活动和实践体验,使学生深刻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

目标二: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通过德育课程和活动,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约束力。

目标三: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态度。

二、德育内容规划内容一: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讲述国家历史、传承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内容二:公民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内容三: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三、德育方法策略策略一:体验式教学通过组织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德育的重要性。

策略二:启发式教学采用问题导向、案例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策略三: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德育活动,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德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四、德育评价体系体系一:多元化评价结合学生的行为表现、道德品质、社会实践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形成全面的德育评价体系。

体系二:过程性评价注重评价学生的德育过程,关注学生的成长变化,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体系三:激励性评价以激励为导向,肯定学生的德育成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德育资源建设资源一:教材资源选择符合时代要求的德育教材,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资源二:教师资源加强德育教师的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资源三:活动资源丰富德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供多样化的活动资源,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六、德育环境营造环境一:校园文化环境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德育目标和内容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当前的德育目标的基本特征,形成关注学生发展特点实施德育的基本观点;2、明确我国当前德育的各项内容,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思考;3、掌握德育课程的类型,学会分析和建设隐性课程,并初步形成德育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重的观点。

教学重点:掌握德育课程的类型,学会分析和建设隐性课程,并初步形成德育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重的观点。

教学难点:明确我国当前德育的各项内容,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思考;教学时数:4课时第一节德育目标一、德育目标的内涵(一)什么是德育目标:德育目标即一定社会对其公民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

(二)德育目标的作用: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归宿、评价标准(三)德育目标的类型:(参考:《德育学原理》胡厚福著,1997年3月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对德育目标进行类别的划分,是为了更全面细致地认识德育目标,而不是为了把整体的德育目标和德育活动进行分解。

在我们的德育实践中发生的一些问题往往是缘于没有全面、清晰地认识德育的目的,无明确的活动方向造成的,“眉毛胡子一把抓”,只问活动的开展,不问活动的目的和效果,其结果就是德育低效或无效,甚至适得其反。

1、从德育目标的抽象程度上分类:这种划分方式,对我们发现德育实践问题的意义最为重大。

(1)观念性目标: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从德育目标的社会价值、发展价值和整体需要出发的,具有指向性和激励性。

(2)指标性目标:是以一系列具体的能以指标形式表现出来的具体目标组成的,是观念性德育目标的具体化,人民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比较和检测。

如:“学雷锋,做好事”:学雷锋——学习他的精神(观念),做好事——可以量化(指标)两种目标的关系:没有观念性目标,指标性目标就没有方向和依据;只有观念性目标没有指标性目标则无法检测观念性目标的达成情况。

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德育问题是:重指标性目标轻观念性目标。

表现为,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安排了一系列活动,但活动的组织和效果评定却往往违背活动的初衷,即表现出“有活动安排,无活动目的”,或者“开展活动就是活动目的”,比如:做好事只管登记次数、件数,卫生检查只管检查时的整洁度,不管事前的安排、过程中的表现和检查之后的保持,还有包干区的特点等。

(有的包干区人流量比较大,卫生难保持,班级师生就有抵触情绪,因为,此时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评比,为了能在评比中得到好的成绩和名次,而不是为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的意识、劳动的意识和能力等。

)2、从德育目标实现的时间长短划分类型:远景性、中景性、近景性目标三种目标实现的时间长短无绝对的普遍适用的标准和尺度。

长远目标可以称为总目标,近景目标是具体的德育目标,是总目标派生出来的,是为逐步实现长远的总目标服务的。

长远的总目标是由若干个具体的序列化的德育目标构成,是通过一系列的近景德育目标逐步实现的。

在教育实践中的对策和要求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例如:“一字管理法”(具体的各个阶段性的目标,去实现:培养“多能一专”的合格的小学教师)3、从德育目标的内容层次划分类型:广泛性目标和先进性目标广泛性目标是对大多数人的广泛群众性、基础性的要求;先进性目标是对共产党员、先进分子、领导干部的先进性和高标准要求。

比如:对群众允许宗教信仰自由,对共产党员就要求“无神论”,信仰马克思主义。

学校教育的问题就在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目标混为一谈,把理想和现实混为一谈,搞平均主义。

党员干部不能起很好的榜样示范和带头作用,群众无法达成教育要求,造成教育的尴尬和无奈。

4、从品德结构要素上划分德育目标类型:品德的心理成分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也就有相应的德育目标。

当前教育实践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关注道德认识(道德知识教学),关注道德行为(指标性考核),忽视品德形成的重要的中介环节: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

认识德育目标,有助于把握德育工作的方向,发现德育实践的具体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去解决。

(桑兰)(一)反映社会的需要: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生产力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经济结构、教育制度,精神文化、民族传统等(二)符合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应酬”(三)符合品德的形成规律:知情意行四、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目标的基本特征(一)时代性:如何看待流行歌曲(《蜗牛》周杰伦)进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如何看待小学课本删去《狼牙山五壮士》,换成《微笑着面对一切》(桑兰)和刘翔《蜗牛》作曲: 周杰倫作词: 周杰倫(“世界发展大会”开幕式主题曲)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随着轻轻的风轻轻的飘你静得像都不敢歇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挂着轻轻的仰望(轻轻的仰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夜往前飞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总有一天我要属于我的天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夜往前飞让风吹干流过的泪痕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我有一天我要属于我的天让风吹干流过的泪痕总有一天我要属于我的天(二)继承性: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古为今用)(三)融合性:外来文化(洋为中用)(四)有序性:简单到复杂(五)统一性:(六)差异性:这一点是当前德育目标当中处理得不太好的问题,把差别性当成了“分层”,比如:“性教育”应该是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构成,不是在某一个阶段就能完成的:我怎么来到这个世界——性认知、性心理、性道德教育,但是我们主要有“青春期教育”,其他阶段则没有跟上,这是对“差异性”的片面理解。

[思考与讨论]比较教材中的初中和高中的德育目标,说说你的发现和感受。

*教育与生活严重脱节;目标内容强调差异性,忽视统一性和发展性[附录]美国的公民教育的目标(17条)(1)自律,不仅要做自己认为应做之事,而且要做自己虽不愿意但社会需要自己做的正当的事;(2)守信;(3)诚实,在生活的一切方面包括商业活动和政府机构间的交往,都要诚实无欺;(4)实现最佳自我,能有勇气抑制集体的不当压力,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不当的事;(5)利已但不损人,即在追求个体或群体目标的实现时,手段正常合法,并尊重他人的各种权利;(6)勇于承认错误;(7)具有良好的运动员风格,懂得取胜是重要的,但这并非至高无上,重在参与;(8)谦恭礼貌;(9)像希望他人如何对自己那样待人;(10)懂得没有一个人是孤立存在的道理;(11)具有在逆境中正确调控自我的理智;(12)努力做好本职工作;(13)尊重他人的财产权,包括尊重学校、企业、公共、政府以及每一个人的财产权;(14)遵守法律;(15)尊重自由;(16)养成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习惯;(17)培养与家庭生活准则相一致的性态度。

[附录2] 国外的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一、美国的公民教育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性。

美国的《公民读本》很多,其中密歇根大学的教育教授是这样编写的:第一章:你:一个人;谈“一个健康的人”,“你和你的个性”,“和他人相处”到“做个好公民”;第二章:你:一个学生。

谈“学习的能力的不同”,“改善你的学习”,“清醒地思考”;第三章:你:一个家庭成员,谈的是“家庭是不同的”,“家庭问题”,“做一个好的家庭成员”。

第四章:你:一个公民,谈“你生活中的政府”,“政府存在的理由”。

《公民读本》如此开端的原因,是此书在开篇第一句话就告诉孩子们的,这个国家建立在这样一个理念之上,那就是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

它的政府制度、经济体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建立在这样的一个理念上。

二、德国德国是一个以严谨认真、恪守规则著称的国家,对青少年进行教育自然也要灌输这样的价值观和民族性格。

三、法国法国的青少年道德教育主要是公民教育,其目的是弘扬传承法国文化,抵制美国文化。

(法国的宫廷文化——美国的牛仔文化)四、日本日本针对近年来日益增多的自杀、杀人、破坏自然等现象,在德育课中增加了“对生命的敬畏之念”等内容。

五、英国英国人一向认为,让青少年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教会的事情。

学校的德育课主要以现实为题材,使学生掌握各种生活技能。

但英国中小学并不要求孩子死记硬背这些准则,而是创造各种机会,使孩子们能够从心灵深处,从日常学习、游戏和生活中去领悟。

五、世界各国的德育取向(目标内容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世界范围内日益突出的信仰危机、价值观念危机、社会危机等问题,人们开始反思市场取向带来的道德倒退,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明日的世界,教育今日的青少年儿童”的呼声强烈。

各国进行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目的比较一致,那就是: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社会公民、树立健全人格、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

第二节(我国的)德育内容“位卑未感忘忧国”真正的德育,往往不是从“忘我”开始,而是从“我”自己以及“我”身边的小事开始,比如,很多孩子认真学习,希望能考上好大学,挣了钱孝敬父母,比教师灌输“学习是为报效祖国”要有实效,[附录]爱国主义教育发展的序列(王逢贤)从爱父母、爱亲人、爱教师、爱同学到爱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解放军到爱整个中华民族;从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到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乃至整个祖国的历史和社会主义祖国;从爱学习、爱科学、爱劳动到爱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从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党到爱祖国的共产主义前程。

真正的德育,往往不是从“忘我”开始,而是从“我”自己以及“我”身边的小事开始。

[活动]比较两种学习动机的区别:“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完大学,挣了钱孝敬父母2、爱国主义教育的仪式仪式(形式)——崇敬感、敬畏感——约束二、世界观和人生观(一)世界观(宇宙观):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

什么是“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的总和。

——学习、工作、生活(朋友、爱情……——物质、精神……(二)价值观:是一个人对社会事物是非、善恶的认知主体评价。

自由、幸福、公平、正义……在自己心中都有轻重主次的认知标准。

每个人从出生起,在家庭和社会中逐渐积累成相同或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具体表现在青少年五大核心价值观(1)生命观(2)幸福观(3)仁爱观(4)义利观(5)公德观三、道德教育(德育核心)1、个人品德教育主流价值取向:正直、勤劳、善良、公正等学习——勤奋;劳动——积极交往——诚信;生活——节俭2、家庭美德敬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邻里团结3、社会公德爱护环境、自觉遵守文明公约(卫生、交通等第三节德育课程一、德育课程的概念——大课程观一切影响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的因素都是德育课程二:德育课程的分类:(一)按照德育的组织方式分1、学科课程2、活动课程(二)按照活动的教育目的表现方式分1、显性课程2、隐性课程直接传授政治、思想、道德知识与价值等内容,以培养学生品德为目的的正规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