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使命感的教师,办不负时代的高质量幼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有使命感的教师,办不负时代的高质量幼教
我们的教育必须做价值引导,这一点都不必含糊。没有价值引导的教育不是教育,没有哪个国家的教育不谈价值引导。现在我们有的人觉得孩子这么小,谈什么价值观?还有人觉得价值观太深奥、抽象,幼儿阶段不可能进行。我的回答非常肯定,幼儿教育的价值引导不可缺位。阿莫纳什维利告诉我们,儿童的精神世界不可能是闲置着的,它犹如一座神殿,把它弃之不顾,无异教育的犯罪。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杨绛先生曾在文章中说过:“我对现代教育知道的不多,从报上读到过美术家韩美林作了一幅画,送给三岁的小朋友,小朋友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又很快把画拿来给韩美林签字。韩美林问他签字干什么,小孩说:‘你签了名,这画才值钱!’”杨绛先生说,天啊,这么小的孩子已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价值观的教育难道不应引起注意吗?这是她很久以前提的,我想今天我们都能感受到这样的威胁。一个社会,如果我们的孩子只学会崇拜物质力量、金钱力量,真是社会的堕落,我们一定不要小视。
立德树人是根本。贺麟说过:“观念在人的精神生活上所占的地位,就好像光在人的实际生活和行为上所占的地位一样。没有光,整个世界黑暗了。没有观念,整个人生盲目了。一个个的观念,就好像黑夜中一个个的星光和灯光一样。”价值观教育不是灌输概念,而是给孩子的心灵点亮一盏一盏的灯。我们一定要去点这个灯,这个灯熄灭了社会就会变得黑暗。我们为儿童点灯,这个使命我们一定要牢记。今天我们的孩子接受怎样的价值观教育,我们明天这个社会就拥有怎样的价值。
现在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提出要从娃娃抓起,我们面临幼儿园价值教育的新挑战。我们的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我认为是非常美好的,如果这些美好的东西只是贴在墙上、挂在嘴上,行吗?它成不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不能成为每个人心中的明灯,不能我们每个孩子心中的明灯,那就没有意义。
在新加坡,他们在生活中明确把平等、公平价值提出作为学习内容,通过儿童生活中的现象来和儿童进行价值对话。如幼儿园里孩子们排队取盘,结果老师走过来,孩子们就说老师你来,老师说不,我排后面。孩子们说,老师不排队。老师就跟孩子们一起自然讨论,为什么我们要排队,从而引出“平等”的价值观。孩子们又讨论起来,那我们在街上乘车,也有让小孩子或老人的。老师说,对,排队是一个规则,但文明和谐也是,尊老爱幼也是,这些都是社会美德。
不要以为这些观念和概念孩子没有。自由这个观念更抽象,我们一直觉得孩子不能理解,但孩子嘴里其实不断在吐出自由这个观念。法国奥斯卡·博尼菲有个绘本《自由,是什么》中,孩子们说,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小孩不自由;只有大了才有自由等等。然后让孩子讨论“你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吗?”孩子当然说可以了,我有力气也很勇敢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有孩子说是不能,因为会打搅别人。还有孩子说,被禁止的事不可以做的。我认为老师的引导很深刻,老师脑袋里有大量儿童关于所谓自由这方面的表现,他能在讨论的时候引导儿童,不断在儿童生活中贯穿这些价值观。我引用《混沌、复杂性、课程与文化》的一段话,“孩子们能够分享他们各自不同的观点与理解,使他们能够质疑、证明以及触动彼此的想法,相互帮助来把各种不同的理解交织起来。”老师们干什么?“教师帮助孩子们从他们各不相同的、且常常相互矛盾的理解中,得出某种整体性的东西。”
老师要像重视儿童前科学概念一样,深入了解、接纳孩子们的困惑、问题,重视儿童“前价值认识”,去挖掘和捕捉教育契机。当然价值教育绝不能去抽象价值灌输,不能搞概念,而是和幼儿的生活经验、已有认识结合起来。我们还要去发展与儿童进行深度对话的能力,这个深度不等于深奥,是儿童能理解的,能让孩子们引起思考、理解、分辨、表达、讨论、交流、体验、感悟,这样才能提升他们自己的价值认识。最后,就是要在生活中和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需要头脑的年代,时代发展趋势、国家发展战略,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思维的智慧。培养幼儿,我认为思维气质很重要,思维气质的幼教强调:重视幼儿思想的力量。
指南强调学习品质,思维品质是其中重要的部分。思维的兴趣、方式、习惯的培养我认为应在我们的日常,并不一定是写作业或进行科学探索时。游戏和其他活动非常重要,另外还有DMP,就是设计、制作、游戏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它重视各途径的整合、互补,把游戏跟儿童思维培养很好结合起来。
讲一件一日生活中幼儿园里司空见惯的事。教师只要有培养儿童思维品质的意识,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处理。一个孩子把水碰翻了,洒到地板上,老师走过去说你怎么不小心啊,搞得一地都是。也有可能老师看见了,立刻拿上“应急角”的工具小桶走过去。小桶里有毛巾、刷子、海绵吸等。老师和蔼地对幼儿说:“啊,没关系,你看看这里哪一样工具能帮助你。”于是幼儿尝试了用毛巾、刷子,最后选择了海绵吸把水擦干了。幼儿高兴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海绵吸最好用。老师表扬幼儿很能干,自己洒的水能自己擦干净,也告诉幼儿以后要当心。
这是对孩子责任心的教育,也给孩子提醒,以后拿水要当心。孩子学会今后怎样去处理事情,又自己动脑筋探究了工具的用处,我特别赞赏。
丽莲·凯兹说,“在目前儿童早期教育的实践中,不需动脑——虽然也无害——的活动似乎占据了支配的地位。”思维气质的幼教需要我们思考:我们为幼儿提供的是思考的脚手架,还是仅为技能的脚手架?我们的活动能不能对幼儿的思维品质产生长远的影响?我们教的知识技能能不能通达思想与智慧?我们给孩子这些讨论的东西能不能凝练成为一个广泛运用的、能迁移能延伸的思维工具?
这当中我们要特别警惕幼儿在游戏中的无聊状态,“无聊”的要害是思想的停滞。孩子没有智力参与的兴趣,没有探究的激情,没有渴望实现自己目标的冲动,这种无聊状态积累效应会影响儿童思维的发展,特别是思维的发展。此外,我也希望大家警惕游戏、活动时的“兴奋式”。这也是丽莲·凯兹提出的,她说,或许“兴奋”本是作为吸引幼儿投入活动的一种手段,但一不小心它就变成目的,于是让教育陷入“只要幼儿开心就好”的误区,变得肤浅、平庸、追求短暂趣味、发展价值低。这两年我看了很多幼儿园的室外环境、玩具非常丰富,我希望大家重视,不要搞成嘉年华现象,不要把幼儿园搞成游乐场,这些都不利于幼儿思维发展。
我们对未来的感觉从没有像今天这么强烈。康德早就讲,教育应该为未来做准备。未来意识我认为应该是现在幼教的属性,蔡元培也早说过,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看见未来》这本书里说我们的教育正在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我们不能不关心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