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经济史专题》演示文稿(第二节)
合集下载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下载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下载(PPT优 秀课件 )
4.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 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
B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下载(PPT优 秀课件 )
2.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业作物:
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
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 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2)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 棉花种植向北推进。
经济作物——茶叶的推广
宋代的经济作物, 在南方有很大的发。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 树,产茶的州县比以 往有所增加。
44:56 81:19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下载(PPT优 秀课件 )
经济重心指的是 什么?它是怎样 南移的?南移的 过程?
经济重心指的是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为国 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对国家能产生重大影 响的地区。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 宋时最后完成。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下载(PPT优 秀课件 )
经济作物——棉花的推广
南宋:江淮和川蜀一带
北宋: 广东 福建
种植业的大发展,势必会推动手工业的发展。 请根据下图指出宋代发达的手工业部门有哪些?
二、手工业的发展 1.分组讨论两宋时期手工业发展 的表现。
(1)纺织业 (2)制瓷业 (3)造船业
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 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苏 湖 粮 仓
商 业 中 心
世 界 商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下载(PPT优 秀课件 )
《唐宋经济史专题》演示文稿(第二节)PPT课件
成都“水陆所凑,货殖所萃,盖一都之会 也”,是长江上游最繁荣的工商业城市,也是蜀 锦生产的基地。巴蜀地区是较早开发的经济区, 在秦汉时代,常常作为关中经济区的辅助地带, 而在东晋南朝的多数情况下,它从属于新崛起的 江南基本经济区。
这样形成了长江流域江南经济区、巴蜀经济 区与黄河流域关中、关东经济区的对抗,表明我 国古代经济区域已发生了由北向南扩展的重大变 化。
这里经济作物种植普遍,常州、湖州的茶叶, 苏州的柑橘闻名全国。
江東犁主要由十一個部件所組成。其中犁 鏟(犁鏵),犁壁為鐵製,其他九個部件 即犁底,壓鏟,策額,犁箭,犁轅,犁梢, 犁枰,犁鍵,犁盤等都是木製的。
曲辕犁实物
曲辕犁实物图:
直辕犁
直辕犁与曲辕犁受力分析图
壁画中直辕犁的耕作方式
三、唐代经济区域的转化
唐代是中国封建经济发展过程的又一高峰。 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是唐代的两大基奉 经济区。以安史之乱为界,两大基本经济区在国 家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逆转。
黄河流域是很早就得到开发的古老的基本经 济区,由关中泾渭流域和关东黄河中下游平原组 成。它的农业生产以种植粟麦等旱作农作物为主。 从北魏实
三国分立后,刘备在益州建立蜀汉政权。益 州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在东汉末年遭受战乱破 坏较轻。由于广大人民辛勤劳动,这里的农业生 产继续发展。对都江堰进行的重点护理保障了成 都平原的农业灌溉,“沟洫脉散,疆理绮错,黍 稷油油,粳稻莫奠”。
不仅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亩产量也很高,绵 竹、广汉一带农田亩产可达三十斛。益州的盐、 铁和织锦等手工业发达。蜀锦驰名全国,远销吴、 魏,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其产地成都, “闤阓之里,伎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 可见其盛。
蜀以成都平原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农业发达、经济 富裕的地区。隋末战争、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战争对其 影响较小。因此保持着经济的繁荣。
这样形成了长江流域江南经济区、巴蜀经济 区与黄河流域关中、关东经济区的对抗,表明我 国古代经济区域已发生了由北向南扩展的重大变 化。
这里经济作物种植普遍,常州、湖州的茶叶, 苏州的柑橘闻名全国。
江東犁主要由十一個部件所組成。其中犁 鏟(犁鏵),犁壁為鐵製,其他九個部件 即犁底,壓鏟,策額,犁箭,犁轅,犁梢, 犁枰,犁鍵,犁盤等都是木製的。
曲辕犁实物
曲辕犁实物图:
直辕犁
直辕犁与曲辕犁受力分析图
壁画中直辕犁的耕作方式
三、唐代经济区域的转化
唐代是中国封建经济发展过程的又一高峰。 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是唐代的两大基奉 经济区。以安史之乱为界,两大基本经济区在国 家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逆转。
黄河流域是很早就得到开发的古老的基本经 济区,由关中泾渭流域和关东黄河中下游平原组 成。它的农业生产以种植粟麦等旱作农作物为主。 从北魏实
三国分立后,刘备在益州建立蜀汉政权。益 州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在东汉末年遭受战乱破 坏较轻。由于广大人民辛勤劳动,这里的农业生 产继续发展。对都江堰进行的重点护理保障了成 都平原的农业灌溉,“沟洫脉散,疆理绮错,黍 稷油油,粳稻莫奠”。
不仅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亩产量也很高,绵 竹、广汉一带农田亩产可达三十斛。益州的盐、 铁和织锦等手工业发达。蜀锦驰名全国,远销吴、 魏,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其产地成都, “闤阓之里,伎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 可见其盛。
蜀以成都平原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农业发达、经济 富裕的地区。隋末战争、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战争对其 影响较小。因此保持着经济的繁荣。
宋代经济的发展 历史课件
材料一:“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百事,自和 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
——宋·吴自牧《梦梁录》 材料二:“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 游人始稀,五更鸣钟,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宋·吴自牧《梦梁录》
①经商地点不受限制,到处可以开设店铺; ②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 ③乡镇出现草市。
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 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 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
北宋,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南宋时,纸币与铜钱并行。
作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 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三、商业之变
城市格局:打破时空限制;城市管理:放松; 城市功能:经济功能增强;重要城市:北宋东京、南宋临安。
我祖上世代为农,想 干回老本行,我该种 些什么为好呢?
一、农业之变
粮食作物
一、农业之变
耕种制度:稻麦复种制(占城稻) 经济结构:
土地利用率提高,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多
棉花种植:
一、农业之变
经济作物
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 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 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 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宋代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认识宋朝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新变 化,熟记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 2.回顾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并探究其影响。
我叫宋有财,老家东京(开封)。由于 靖康之变,我带着家人逃到了南方,途 中遭到土匪的劫掠,身无分文。留得青 山在不愁没柴烧,我希望用自己的双手 养活家人。
一、农业之变
耕种制度:稻麦复种制(占城稻)
经济结构: 出现固定种植经济作 物的农户
棉花种植: 宋朝开始
土地利用率提高,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多
两宋时期的经济和技术(上)ppt2 岳麓版
抢答问题?
交 子 1.纸币名称? 北宋时期 2.发行时期? 四川地区 3.出现地区?
纸币比金世属界货上币最携早带发方行便,
可以在较大范围和内流使通用的,纸有币利于 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
发展。
4.历史地位? 5.有何评价?
指临安,即临时都城
全国流通
南宋“会子”纸币
南宋“关子”纸币
2.国外
海外贸易:宋朝政府先后 在今广州、杭州、宁波、 泉州等地设置专门管理对 外贸易事务的市舶司,积 极鼓励海外贸易。南宋时 期,福建泉州成为当时世 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享 有“东方第一大港”的盛 誉。
市舶司
明州
泉州 广州
宋朝的对外贸易
农具的改进(秧马、翻车)
1.农业的发展 农作物品种的推广和交流
(占城稻、小麦、棉花)
纺织业(苏州、杭州、成都)
2.手工业的兴盛 制瓷业(景德镇)
采矿业(采煤技术)
货币的发展(世界上最早的纸
3.商业的繁荣
币“交子”) 城镇的发展(东京、临安)
海外贸易繁荣(泉、广、明)
农业
手工业
海外贸易
表 现
(1)改进 农具和耕 作技术(2) 粮食产量 提高(3) 经济作物 推广
(1)丝织业: 产量、质量超前 代(2)采煤技 术领先产量大 (3)新的制瓷 中心 ——景德 镇
2.采煤业:宋代采煤技术领先世界, 产量相当大。 3.制瓷业:制瓷业在宋代空前繁荣。 北宋时期的景德镇,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
1.丝织业
南宋《耕 织图》图 (局部)
南宋 棉毯
宋罗衣
宋锦袍
2. 采 煤 业
煤被大量开采和使用
3.制瓷业
瓷器
青影观音坐像
部编版年级历史复习专题唐宋元明清的经济发展演示PPT课件
四、清朝的经济:
•1.农业: a耕地面积增加,大片荒地开垦成农田; b兴修水利,治理河流; c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提高粮食产量; d经济作物品种增加,面积扩大。 •2.手工业: a.手工业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b.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 •3.商业: a.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b.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山西的晋商和安徽的徽商。
进的棉纺织工具。
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制瓷业 瓷都:江西景德镇。
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水平,居于世界领
先地位。
造船业 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③.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
计科学,还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
4.商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城市
商港 纸币
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前代。 宋代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杭州。 经商空间不受限制,出现街市;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 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 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朝廷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宋代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明朝的经济:
• 1.农业: 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花生、向日葵、甘薯和马铃薯等。
• 2.手工业: 棉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 3.商业: 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出现了商帮,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部编版七级历史下册 宋代经济的发展上课课件)
南朝
南宋
“(西汉时)南方地广人稀, 人们以稻米、鱼为主食,还
说明南朝时,南方经 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采取果实和贝类为食……刀
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很
贫困。” ——《史记》
“(南宋时)朝廷……实仰 东南之财赋,……语曰 ‘苏湖熟,天下 足’。”——《宋史》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部编版七 级历史 下册 宋 代经济 的发展 上课课 件)
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宋史》
“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至三
五贯文,即难以携持。
——李攸《宋朝事实》
“市罗(丝绸)一匹,为钱(铁钱)二万。”—《宋史·食货志》
部编版七 级历史 下册 宋 代经济 的发展 上课课 件)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部编版七 级历史 下册 宋 代经济 的发展 上课课 件)
1.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发展的具 体表现。 2.知道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况,理解我 国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3.认识宋代的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达到了空前 的水平,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一、农业的发展
1.背景
①两宋时期,南方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 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
(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部编版七 级历史 下册 宋 代经济 的发展 上课课 件)
部编版七 级历史 下册 宋 代经济 的发展 上课课 件)
3.海外贸易的发展
(1)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2)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加以管理。
宋高宗曾说: “市舶之利最厚, 若措置得当,所 得动以百万计, 岂不胜取之于民? 朕所以留意于此, 庶几可以少宽民 力”。
初中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PPT教学
19.8%
3920415
43.2%
11240760
62.9%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 比例
9985785
80.2%
5148529
56.8%
6624296
37.1%
• 南方人口超过北方。南方战乱少,北方人大量南迁。
2020年最新
4
农业的发展
2.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从东汉后期到两宋,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 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两宋时期,人口增长,垦田面积扩大, 耕作技术提高。
第一组: 市镇发展: • (1)地位: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 • (2)表现:两宋时期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临安,人口
多达百万。城市可以沿街开铺;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 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2020年最新
16
商业贸易的繁荣
2.分组讨论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 黄道婆,又名黄婆或黄母,宋末元初知 名棉纺织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 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 的敬仰。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 始祖。
2020年最新
11
手工业的发展
1.分组讨论两宋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3)制瓷业: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观
缠 枝
音
牡
坐
丹 纹
2020年最新
7
手工业的发展
宋
代
纺
海
织
船
图
图
2020年最新
8
手工业的发展
1.分组讨论两宋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 宋朝瓷器,即宋代的瓷器,宋代是 传统制瓷工艺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 荣昌盛的时期。现时已发现的古代 陶瓷遗址分布于全国170个县。其 中有宋代窑址的就有130个县,占 总数的75%。
《宋代经济的发展》PPT教学课件
宋金议和
内容: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 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影响:
宋金对峙形成
学习目标
1、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 2、知道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3、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对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4、思考宋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核心素养
1、时空观念:通过“宋代海外贸易图”了解宋代的海外贸易在当时来说是 非常发达的。
答:我国瓷器发展史上辉煌时代是:宋朝。 著名的窑瓷有:河北定窑、河南汝窑; 著名的瓷都是: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 我国制瓷业中心 :江南地区。
材料研读P43 南宋蒋祈所著《陶记》是我
国第一部有关陶瓷的专著,书中记 载南宋时期的景德镇,有300多处瓷 窑,所制瓷器“洁白不疵 (cī),故 鬻(yù)于他所,皆有‘饶玉’之 称”。
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阅读左边资料回答:世 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什么?说 出出现的时间、地点以及发 展?
答: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
出现时间:北宋前期。
地点:四川。 发展:南宋时,纸币发展 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成 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 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 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朝廷 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 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 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知识 巩固
金 与 南 宋 的 对 峙
女真族 的崛起
金灭辽 及北宋
南宋的 偏安
建国
时间:1115年 国号: 大金
《唐宋经济史专题》演示文稿
河西四郡(金城、武威、张掖、酒泉附敦煌)
关中地区手工业和商业十分繁荣。 长安是西汉时全国最大的城市。 关中许多出产物都是手工业原料,但主要的 手工业都掌握在政府手中,汉朝少府的属吏就有 负责制作刀剑、兵器的考工、尚方会丞,和主管 丝织业的东织、西织会丞。
同时农耕区还向北扩张直达阴山脚下。汉 武帝曾派卫青、李息“收河南地,置朔方、五 原郡”。并且“募民徙朔方十万口”,带动了 河套地区农业的发展,这里被称为“新秦中”。
二、战国时期经济区的分立
战国是中国古代封建经济形成的时期,铁制 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耕作技术的提高,水利事 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飞速前进,农业的发 展又带动了手工业的突飞猛进和商品经济的发 达。 战国时期形成了七国争霸的局面。各国为了 在争霸战争中生存发展,都千方百计地因地制 宜,发展生产,增强国力,建立自己的国民经 济体系,并由此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界限 分明的经济区。
战国时期齐国的私营工商业又有新的发展, 从这一地区经济中心临淄的繁荣就可窥一斑。 当时临淄的繁华已经达到“车毂击,人肩 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的程度”。
4.燕代经济区 燕代经济区即司马迁所说的龙门、碣石以北 地区,包括燕国、赵国的北部和中山地区(即今 天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北京市一带)。 这一地区和肃慎、林胡、东胡、匈奴、楼烦 等游牧民族相连,人口较少,民风剽悍。经济特 点是畜牧业发达,多马、牛、羊等畜产品,农业 则比较粗放,是个半农半牧区。 区内铜铁矿产丰富,手工业以皮革制造业最 为发达。 裘、筋、角等畜产品和皮革制品多作为商品 销往中原,尤以良马最受欢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分立后,刘备在益州建立蜀汉政权。益 州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在东汉末年遭受战乱破 坏较轻。由于广大人民辛勤劳动,这里的农业生 产继续发展。对都江堰进行的重点护理保障了成 都平原的农业灌溉,“沟洫脉散,疆理绮错,黍 稷油油,粳稻莫奠”。 不仅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亩产量也很高,绵 竹、广汉一带农田亩产可达三十斛。益州的盐、 铁和织锦等手工业发达。蜀锦驰名全国,远销吴、 魏,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其产地成都, “闤阓之里,伎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 可见其盛。
关中地区是唐王朝的统治中心,唐政府竭力 经营此地,重新兴修郑白渠水利,增加灌溉面积, 提高粮食产量。在连年丰收的情况下,也能停止 漕运,以本地粮食供给京师庞大的消费。 这足以证明关中农业还是有发展潜力的。但 由于人口太多,官署、兵府所聚,而关中平原地 域狭窄,所以绝大多数年份要靠漕运粮食补给。 正如《新唐书· 食货志)所言,“关中号称沃野, 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 转漕东南之粟”。 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为减轻关中粮食供应 的压力,皇帝不免要充当“逐粮天子”,带领百 官到洛阳办公
与黄河流域经济衰败形成极大反差的是长江 流域经济的崛起。东晋南朝时期,扬州(治今江 苏南京市)、荆州(治今湖北江陵县)、益州(治今 四川成都)发展迅速,长江中下游的江南地区成 为新的经济中心。 在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期间,北方人民避乱 南下。大量流民涌入江南,不仅带来了劳动力, 还带来了北方先进的耕作经验。使江南的开发进 入了重要时期,尤以扬州、荆州最为突出。
扬州是东晋南朝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自孙吴 建都建康,这里一直是南方各朝的政治中心,因 此发展很快,农业生产水平大幅提高。史称扬州 “地广野丰,民勤奉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 饥”。 其中三吴地区(吴郡、吴兴、会稽)经济发展最 为突出,东晋南朝政府的各种支出,主)“带海傍湖,良 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之 间不能比也” 可见,扬州地区农业已赶上和超 过了西汉时农业最发达的关中径渭平原。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区划的变化
魏晋时期,在恢复东汉末年经济大衰退过程 中形成了三个经济区,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三国鼎 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经济遭到破坏,而长江 中下游的基本经济区形成。唐代黄河流域、长江 流域两大基本经济区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 逆转,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一、三大经济区的对立 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以魏、蜀、吴三国的出 现告一段落。四川地区蜀的日益成长和长江下游 吴的新兴昌盛,使巴蜀地区和江南地区成为与残 破的黄河流域经济区相抗衡的力量。这是三国鼎 立经济上的基础。
长江流域基本经济区可划分为上游的蜀、中游的荆 湖、江西和下游的太湖平原等分区。 蜀以成都平原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农业发达、经济 富裕的地区。隋末战争、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战争对其 影响较小。因此保持着经济的繁荣。 “巴蜀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之 饶,郊野之富,号为近蜀丹青文彩,家有盐泉之井,户 有橘柚之园,纸维十色,竹有九种。” 农业以水稻种 植为主,橘柚、竹木、茶叶、甘庶等经济作物种植广泛。 手工业中,纺织、盐铁、制粮、造纸都在全国占一席之 地。蜀锦以奇丽的色彩、精致的纹理名冠全国。益州麻 纸应用广泛,井盐畅销西南。成都是唐后期仅次于扬州 的全国第二大城市。
河北定州(今河北定县)居全国特种丝织业之首, 所产细绫最为有名,产量也居全国第一位。唐前 期绢按质量分八等,第一、二等都在河北、河南, 国家的庸绸绢帛也多来自河北,“江淮绮縠,巴 蜀锦绣,后宫玩好而已”。
黄河流域的富庶还可以从长安和洛阳的繁荣 体现出来。长安是世界著名的大都会,洛阳的繁 华仅决于长安。两京的城市布局设计中都有专门 的市,中有绢行、衣行、药行等各行业的店肆, 商业发达兴旺。总之,唐前期黄河流域基本经济 区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也是经济重心所在。
二、江南基本经济区的形成
经过西晋短暂的恢复后,黄河流域基本经济区又遭 到长期破坏,十六国北朝时期,各国相互兼并,战乱频 仍,人口不是死亡就是迁移,土地大量抛荒;即使少数 地区有过短暂的恢复,也只是局部收效于一时而已。 而各少数民族占据中原地区以后,依然保持着从事 游牧经济的习惯,很少从事农耕生活,大量耕地被辟为 牧场,就连大力推行汉化的北魏孝文帝也在太和十八年 (494年),以汲郡(治今河南淇县东南)为中心,在东至东 郡(治今河南滑县东)、西至河内郡(治今河南沁阳县)、 南距黄河10里的广大范围内建立了河阳牧场。而这里原 本是农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落后的生产方式严重影响了黄河流域的经济。古都 洛阳在东晋桓温北伐时已是一派“河洛丘墟,函夏萧条, 井堙木刊,阡陌夷灭”的景象。
长江中游地区茶叶生产进步显著,原来不甚 发达的蚕桑业也逐步扩大,湖南的郴州,江西的 洪、虔、吉、信、抚等州都是在此时开始贡纳丝 织品的。 其他手工业如造纸、制瓷都比较发达。湖南 地区在元和前“丰年贸易不出境”,此时商业贸 易也日趋活跃。变得“商贾通流”。
长江下游地区的经济以太湖流域为中心,自 东晋南朝以来保持了持续的发展,农工商业都相 当发达。农业方面,唐前期,江南谷物开始源源 不断运到北方。武则天时,“江南淮南诸州租船 数千艘已至巩洛,计有百余万斛”。 中唐以后,由于北方人口大量涌入带来了劳 动力和先进技术,这里的土地开发达到很高的水 平。
汉末北方流民进入江南后,与南方土著和山 越人一起,在孙吴统治时期使江南步入初步开发 阶段,江南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农业方面,垦田面积显著增加,出现了”牛 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的繁荣景象,在首都建 康(今江苏南京),“其四野畛畷无数,膏腴兼 倍”。有些地区的水稻每年可收两季,水稻亩产 达六斛。冶铸、煮盐、纺织、造船等手工业也颇 为发展。三吴地区出产“八蚕之绵”,武昌曾冶 铸千口剑、万口刀。吴的首都建康成为一个繁华 的都会,商业很发达。
扬州的工商业很发达。当时瓷器生产的代表 性产品是青瓷。青瓷胎质纯,硬度高,釉料匀, 造型美观,其产地多集中在会稽郡。 剡溪(今浙江嵊县)和余杭(今浙江杭州)则是著 名的纸产地。王羲之为会稽内史时,一次就送给 谢安九万多张纸,足见造纸业的发达。 丝织业从数量、质量和工艺上虽未赶上北方, 但发展还是较快的。永嘉郡(治今浙江温州)已可 作到一年养八批蚕。建康是长江下游重要的商业 都会,“市廛列肆,埒于二京”,其市容和长安、 洛阳不相上下。
长江中游的荆湖和江西地区在唐前期的发展 不如上游醒目。中唐以后这里的南迁人口逐渐增 多。《旧唐书· 地理志》称:“至德(756~758年) 后,中原多故,襄邓百姓,两京衣冠,尽投江湘, 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人口的增加促进了荆 湖和江西地区的农业发展。江南道在中唐以后的 水利建设有50项之多。这些水利工程往往是以堤 防、水门、渠道、陂塘相配套的系统工程,有效 提高了水网地带开垦湖泽的能力。
关东地区在盛唐时保持着农业生产的领先地 位。中唐以前修建的水利工程中,仅河北道就有 5l项次,独占全国总数的l/3。粮食产量也居全 国之冠。天宝初年,各道正仓储备超过100万石 的只有河南、河北、河东、关内四道,其中河南 道最多,达580余万石。义仓储备超过千石的仅 河北、河南两道。
在唐代前期,漕粮主要以关东地区为主,韦 坚主漕时曾“发漕山东粟四百万石入关”,山东 主要指河南、河北二道。河东道农业生产也有一 定发展,向关中运輸漕粮为数很多。 以上都反映出关东地区,特别是黄河中下游 河北、河南是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这里还是 丝织业中心。
江東犁主要由十一個部件所組成。其中犁 鏟(犁鏵),犁壁為鐵製,其他九個部件 即犁底,壓鏟,策額,犁箭,犁轅,犁梢, 犁枰,犁鍵,犁盤等都是木製的。
曲辕犁实物
曲辕犁实物图:
直辕犁
Hale Waihona Puke 直辕犁与曲辕犁受力分析图
壁画中直辕犁的耕作方式
同时丘陵山区也得到大力开垦。刘禹锡诗云; “垦居占泉眼,火种开山脊。”反映的就是这种 情况。 耕种面积的扩大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粮 食产量的增加,时人称:“江西、湖南,地称沃 壤,所出常倍他州。” 荆湖和江西地区开始成为全国著名的粮食生 产基地。陆贽曾提议“支取江西、湖南见运到襄 州米十五万石”以救关中。
这样形成了长江流域江南经济区、巴蜀经济 区与黄河流域关中、关东经济区的对抗,表明我 国古代经济区域已发生了由北向南扩展的重大变 化。
三、唐代经济区域的转化 唐代是中国封建经济发展过程的又一高峰。 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是唐代的两大基奉 经济区。以安史之乱为界,两大基本经济区在国 家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逆转。 黄河流域是很早就得到开发的古老的基本经 济区,由关中泾渭流域和关东黄河中下游平原组 成。它的农业生产以种植粟麦等旱作农作物为主。 从北魏实
曹魏政权为恢复黄河流域的经济,在西起上 邽(今甘肃天水)、东至青徐、北抵幽蓟、南及淮 南的广大地区实行屯田,尤以淮河流域成效最大。 这里河道纵横,沼泽众多,便于兴修水利。灌溉 农田,“自寿春到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声, 阡陌相属”。洛阳重新成为经济、政治中心, “其民异方杂居,多豪门大族,商贾胡貊,天下 会利之所”。
黄河流域经济的恢复,使其仍比巴蜀地区和 江南地区占绝对优势,为后来西晋统一全国奠定 了物质基础。 我国的经济重心依然在黄河流域,但长江流 域能够支持两个政权与古老的黄河流域经济区的 曹魏对峙,反映出那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巴蜀和江南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古代经济区 域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扩展的起点。
正因如此,沈约在描述南方社会经济繁荣时 说;“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 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帛之饶覆衣天下。” 元嘉时代的江浙和两湖已经成为鱼米之乡,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长江中下游的荆扬 二州,在全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已日益显著 起来,江南基本经济区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