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定滑轮和动滑轮》精品教案
八年级物理滑轮及其应用教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滑轮及其应用教案(沪科版)0.2滑轮及其应用时间主备人使用人课题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课型实验探究教学目标知道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的实质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的结构、特点及作用教学难点1、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进行实验探究拉力、物重及吊起动滑轮绳子股数间的关系课时2课时教学设想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分别获得定滑轮和动滑轮在使用过程中其作用方面的规律性结论。
然后再引导学生应用杠杆平衡的条件,进行分析论证实验探究的结论。
接着引导学生对滑轮组进行实验探究,让他们去寻求重物所以的拉力与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的关系。
最后通过介绍几种升降机械,让学生知道复杂的机械中有许多部件是由杠杆和滑轮等简单机械组成的。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播放学生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录像,观察到了旗杆顶端是一个什么样的装置其作用是什么?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滑轮及其应用二、出示学习目标: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并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其作用和实质。
知道什么是动滑轮,并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其作用和实质。
知道什么是滑轮组,并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其作用以及提升重物所用的拉力与承担物重的绳子的股数关系。
三、自学指导:定滑轮:_______________叫滑轮,_____________叫定滑轮。
○1定滑轮的作用是什么?○2定滑轮能否省力?能否改变施力的方向?○3依据图分析定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__杠杆。
○4生活、生产中哪些地方使用定滑轮?动滑轮:______________叫动滑轮。
○1动滑轮的作用是什么?○2动滑轮能否省力?能否改变施力的方向?○3依据图分析动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__杠杆。
○4生活、生产中哪些地方使用动滑轮?滑轮组:____________叫滑轮组○1使用滑轮组有哪些好处?○2组装滑轮组,总结方法。
○3分析以上组装图,总结拉力F、物重G、吊起动滑轮绳子的股数n三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升高的高度h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一】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探究滑轮应用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严谨,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乐于探究、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3.科学知识: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通过对比分析,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有不同作用。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器材准备】学生材料:定滑轮和动滑轮各一个,铁架台、线、便签纸、钩码、测力计等。
(每组一份)老师材料:相关图片、学生材料一份、实验汇报表。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让学生讲讲周一升国旗时,这国旗是怎样被升上旗杆的?2.提出升旗手向下拉绳子为什么旗帜上升的问题,让学生开展讨论。
出示滑轮,滑轮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它没有随物体的升降而变化,所以叫做定滑轮。
然后操作。
让学生观察滑轮的构造。
二、探求新知1.猜测滑轮的作用。
问:你们认为定滑轮可能有什么作用?汇报小结。
2.组装定滑轮,研究定滑轮的作用。
(1)分组做一个跟旗杆相似的滑轮装置。
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此装置。
①学生分组实验(用测力计直接提升钩码;用定滑轮做提升)②学生可多次改变钩码个数,并记录。
(绳子一端挂钩码,一端用测力计)③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④讨论:有什么发现?(2)讨论谈话:既然定滑轮省力不明显,为什么还要在高高的旗杆上安装定滑轮呢?(3)分组讨论后汇报:向下用力,红旗向上升。
工作方便。
(4)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实验和讨论,我们知道定滑轮虽然没有省力的作用,但它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使工作方便。
3.组装动滑轮,研究动滑轮的作用。
(1)讨论:动滑轮是否省力呢?(2)学生实验(动滑轮省力)。
①分组测量提起一个钩码和一个滑轮时所用的力。
测量后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记录下来。
②分组实验。
(用测力计直接提升钩码;用定滑轮做提升)③汇报实验结果④讨论:通过以上研究你认为动滑轮有哪些作用?(动滑轮有省力的作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在生活中的作用1.出示图片。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第二节滑轮及其运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能识别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滑轮。
2.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
3.通过了解滑轮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滑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特点”过程,运用实验归纳法得出结论。
2.通过将定滑轮抽象成等臂杠杆、将动滑轮抽象成省力杠杆的过程,感受建模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滑轮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物理。
2.通过“合作使用滑轮提升钩码”等活动,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精神、团队协作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使用方法和工作特点。
难点:1.学生自主探究动滑轮的使用方法。
2.理解动滑轮的实质及工作特点。
三、教具1. 演示实验器材:单滑轮2个,铁架台1个,自制简易刻度板1个,绳子2根,大钩码1个,小钩码若干个,弹簧测力计1个,红色记号笔1支。
2. 学生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简易刻度板1个,绳子2根,大钩码1只,小钩码若干个,单滑轮2个,弹簧测力计1个,红色记号笔1支。
四、教学过程设计1.新课引入教师叙述: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在生活生产中使用简单机械可以带来方便。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种简单机械——滑轮(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1.滑轮的概念及使用方法:[教师活动] 讲述: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滑轮来提升重物。
请你观察桌上摆放的滑轮,说出它的结构特点, 想一想滑轮的这些结构在提升重物时有什么功能吗?[学生活动] 观察滑轮的结构特点。
(板书——滑轮:周边有槽、能绕着轴转动的小轮。
)[教师活动] 举例:工人要装修三楼的房子,他们需要把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
工人甲在底楼地面,工人乙站在三楼。
他们都想利用一根绳子和一只滑轮将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
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工人甲,你该怎么使用滑轮,将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如果你是工人乙,你又该怎么使用滑轮,将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教师讲述:下面我们用钩码代替货物,利用细线、滑轮在铁架台上分别模拟甲、乙工人提起重物。
第二节《滑轮的应用》教案(沪科版初二)
第二节《滑轮的应用》教案(沪科版初二)
9.2 滑轮的应用
1.教学目标
(1) 明白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2) 能识不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3) 会依照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2.教材分析
本节重点为明白得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纽的作用。
用杠杆的平稳条件分析动滑轮省一半力时, 〝支点位置〞的分析是一个难点。
本节编写思路是:第一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 分不获得定滑轮在使用过程中, 其作用方面的规律性结论。
然后再引导学生应用杠杆平稳的条件, 进行分析论证实验探究的结论。
接着引导学生对滑轮组进行实验探究, 让他们去查找提重物所用的拉力与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的关系。
最后通过几种升降机介绍, 让学生明白复杂的机械中有许多差不多上由杠杆和滑轮等简单机械组成的。
教材还利用信息窗介绍机器人, 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明白任何先进的机械都可分机械操纵系统和机械传动系统, 其中的机械传动系统实质确实是简单机械的组合, 简单机械在高科技领域内也是不可缺少的。
这也是简单机械的价值所在。
在探究滑轮组的作用实验中, 由于轮重和磨擦力的阻碍, 实验误差较大, 学生得出的结论可能不统一, 因此要正确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 将物体提升的力等于物重的几分之一;物体上升的距离等于手拉绳子通过的距离的几分之一。
这一结论将在第三节机械功的概念建立时起重要作用。
3.课时安排 1课时
4.教学预备
滑轮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细线投影仪
6.板书设计
§9.2 滑轮的应用。
八年级物理二、滑轮的应用教学设计(沪科版)
二.动滑轮
1.演示课本159的图9-16实验人,请同学们分析讨论此实验的结论是什么?(学生回答:动滑轮的使用能使力的大小变化,能省一半的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教师要学生再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讨论此实验的结论,说出其中的道理。
二.定滑轮:
1.讲授: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齿轮,根据要使用的情况可有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滑轮作为一种简单机械有广泛的应用。请同学们阅读一下此实验图9-14并总结得出结论?
2.(学生阅读并认真思考)之后(学生回答:不省力,只能使力的方向变化)。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比如向上提物体时,力的方向朝上,通过定滑轮就可以向下用力,这一点在一些场景中特别重要。例如升国旗时。
让学生分析探究“开放作业”1、2、3、7。四.巩固练习:
1.使用一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生物,如图9-1所示,如果不计滑轮磨擦,拉力最大不超过60 N,而动滑轮的重10 N,那么请同学们思考被提起的重物最大不能超过_____N学生讨论并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所学知识,让学生分析如何简单的方法对于由一根绳子的滑轮组提起生物的方法,有没有最好的方法,让学生认真思考,然后总结本节所学。
3.练习“伴你探究”“动滑轮”1.2.题提示学生从受力分析的角度考虑。
三.滑轮组:
1.讲授:滑轮组是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装置,使用滑轮组不仅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滑轮组省力的多少由滑轮的组合形式和绳方法共同决定,对于由一根绳子的滑轮组,其平衡时动力(F1)与阻力(F2)之间的关系是F1= F2/n其中为承担生物和动滑轮总重的绳子股数。确定滑轮组承担生物的绳子的股数,及滑轮组省力情况,关键是确定股数的数值,
沪科版八下物理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并能识别它们.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与实质,并能用它们来解决简单的问题.3.知道滑轮组的结构、特点和应用,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4.能识别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滑轮,能进行相关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学会组装滑轮组,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实际应用.2.对实践中的滑轮的工作特点有好奇心.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条件的愿望.4.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5.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教学重点】探究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特点和应用.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教学难点】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会进行滑轮组的相关计算.【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定滑轮、动滑轮、钩码、细绳、弹簧测力计.【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播放大型起重机吊起大型钢梁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些滑轮可分为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如何工作的?要知道答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课堂导学】【指导预习】阅读课本P191-P193页的文字内容和插图,在基本概念、定义、规定及规律上,用红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学案中“课前预习”部分.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交流展示】1.各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报告“课前预习”答案,教师评价订正.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释疑.【拓展探究】知识点1 定滑轮师:什么是定滑轮?其主要作用是什么?生: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如旗杆上的定滑轮,可以改变作用力的方向.师:学生小组实验探究: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力,然后再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利用定滑轮拉起钩码的拉力,并改变拉力的方向多次测量,如教材图10-14所示,记录每次拉力的大小和绳子移动的距离,然后对数据分析,比较拉力的大小与物重关系.生:定滑轮不能省力.师生互动归纳: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引导学生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定滑轮的工作原理,并用课件加以展示分析.教师提示,杠杆没有固定的形状,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如图10-15(a)(b)所示杠杆的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然后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判断得出: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知识点2 动滑轮(1)学生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回答什么是动滑轮?师生互动归纳: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动滑轮.(2)学生结合教材图10-16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数据.小组讨论使用动滑轮时拉力的方向与钩码重力的方向、拉力与钩码重力的大小以及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与钩码提升高度之间的关系,教师加以提示和补充,最后总结归纳出动滑轮的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教师结合课本图10-16动滑轮引导学生找出动滑轮的五要素,教师重点强调:动滑轮在使用时,杠杆的支点在哪个位置,然后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动滑/2(不计滑轮重及摩擦).轮的工作原理,得出拉力与物重的关系F=G物最后总结出动滑轮实际上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教师补充:使用动滑轮时,省一半力.但同时费了一倍的距离.知识点3 滑轮组(一)学生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回答下列问题:师:什么是滑轮组?滑轮组的作用怎样?生: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叫做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二)组装滑轮组并探究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教师出示: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细线、钩码等器材,提出问题:把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一个滑轮组,有几种组合方式.学生小组合作,动手组装,得出两种绕线方式,并将其示意图画出.向其他小组成员进行展示,并加以说明:二者的不同是绳子的固定点的位置不同,第一种方式是绳子一端固定在定滑轮上,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有两段,第二种方式是绳子的一端固定在动滑轮上,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有三段.(如图甲、乙所示)然后小组根据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观察两种滑轮组在提升重物时有什么特点?将提起重物所用的拉力与物重相比较,再数一数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寻找其中的规律.学生实验,教师指导,提示学生在实验中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匀速竖直向上或向下拉,在指针稳定时读数,并及时记录相关数据.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得结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所用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教师针对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补充:可用隔离法判断与动滑轮相连绳子的段数,把重物和动滑轮从滑轮组中“隔离”出来,就很容易弄清直接与动滑轮连接的绳子的段数n,在图甲中我们把重物和动滑轮从滑轮组隔离,以重物和动滑轮为研究对象,有两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及重物,所以用力1=2F G总,同理分析乙图可知,提起重物及动滑轮的力1=3F G总.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段数分别是2、3、4、5的滑轮组的绕法图,如图所示,让学生数数是几段绳子吊着物体,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让学生体会相同数目的滑轮采用不同的绕线方式,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不同,导致省力多少不同)教师就学生观察四个不同的绕法图,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得出关于绳子绕法的结论:奇动偶定 (绳子的固定端在动滑轮上,则为奇数段绳子;绳子的固定端在定滑轮上,则为偶数段绳子),并且进一步总结出绳子自由端拉力移动距离s 和物体移动距离h 之间的关系:s=nh.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滑轮组的组装”,并讲解.滑轮组的组装(多媒体课件)组装滑轮组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1)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由滑轮组的省力情况1=F G n 或()1=F G G n +动,可得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G n F 或=G G n F +动,n 应取整数,且要采用进位法.也可以根据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与物体上升高度h 之间的关系确定,即=s n h. (2)确定滑轮个数.当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 为偶数时,按照每个动滑轮有2段绳子承担,则动滑轮个数为2n ,定滑轮个数为2n -1,即比动滑轮少1个,若要改变力的方向,则需要再加一个定滑轮,这时动滑轮和定滑轮个数相等.当n 为奇数时,如不需要改变力的方向,则动滑轮和定滑轮个数相等,均为12n -;若要改变力的方向,则需要再加1个定滑轮,即动滑轮个数为12n -,定滑轮个数为12n +.滑轮组中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可按 “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变向加一定”的方法确定. (3)确定绳子的起点.当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 为偶数时,绳子的起点在定滑轮上;当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 为奇数时,绳子的起点在动滑轮上.即按“奇动偶定”的方法确定.课堂小结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1.定滑轮:(1)定义:使用滑轮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2)特点:既不省力,又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3)实质:等臂杠杆.2.动滑轮:(1)定义: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动滑轮.(2)特点:能省一半的力,但要费二倍的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3)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3.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省距离,滑轮组中承担物重的绳子有几段,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193-P194页作业1、2、3、4、5.2.请同学们完成本课时对应的练习.教材习题解答(P193-P194)1.D2.左动定3.200 1004.100N 500N5.250N1.列表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2.滑轮组(1)定义:由两个以上的滑轮组合而成的装置叫滑轮组.(2)好处:既省力又改变用力的方向.(3)缺点:多移动距离;结构复杂,需要较多的滑轮.(4)滑轮组中拉力F、物重G与绳子段数n的关系:1=F Gn.(5)物体移动的距离h、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与绳子段数n的关系:s=nh.本课内容属于实验探究,要求学生动手进行实验.大多数学生很容易想到定滑轮的绕线方法,但是在设计动滑轮绕线时,少数几个学生设计的方法都还是定滑轮,因此,教师要适时引导,避免学生感到茫然,参与学生动手绕线,介绍二者的不同之处.这样不仅节约了教学时间,而且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在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特点的实验进行过程中,引导学生试图从拉力与钩码重力的大小、方向、移动距离等方面进行比较,鼓励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动手参与实验,分工协作,如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测量钩码上升的距离和测力计上升的距离、记录数据等,相互之间起到监督的作用,还有利于共同分析数据、归纳出结论、分享实验成果.。
2019春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0.2滑轮及其应用
教案:2019春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名称:10.2 滑轮及其应用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0章第2节详细内容:1. 认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和原理。
2. 掌握滑轮组的概念和应用。
3. 了解滑轮的使用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滑轮的构造和原理,能说出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滑轮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难点:滑轮组的应用和力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滑轮组模型、绳子、重物。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前,教师可以演示一个滑轮组的使用情景,如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滑轮组是如何工作的。
2. 知识讲解:(1)动滑轮:教师展示动滑轮的模型,讲解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即通过改变绳子的方向,使得力的方向也发生改变。
(2)定滑轮:教师展示定滑轮的模型,讲解定滑轮的工作原理,即定滑轮不改变力的方向,但可以改变力的作用点。
(3)滑轮组:教师讲解滑轮组的概念,即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组合,并展示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教师可以选择一两个典型例题,如计算使用滑轮组时,所需的力和距离的关系,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答,加深对滑轮组的理解。
4. 随堂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滑轮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 滑轮组的应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滑轮组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吊车、晾衣架等。
6. 力的计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滑轮组的原理,计算在特定情况下,所需的力和距离。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滑轮及其应用动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不改变力的方向,改变力的作用点滑轮组: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组合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 滑轮组是如何工作的?3. 计算使用滑轮组时,所需的力和距离的关系。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课件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和特点。
2. 让学生能够运用滑轮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及特点2. 滑轮组的应用3. 滑轮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及特点,滑轮组的应用。
难点:滑轮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及特点。
2. 讲解滑轮原理: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滑轮的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滑轮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滑轮原理解决问题。
4. 动手实践:让学生分组制作滑轮组,亲身体验滑轮的原理和应用。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设计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注重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注重课堂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5. 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理解程度。
2. 动手实践:观察学生在制作滑轮组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以及对滑轮原理的应用是否正确。
3. 课后作业:分析学生的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滑轮原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工厂或实验室,实地了解滑轮原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九、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与反思
第2节滑轮及其应用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第一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什么是定滑轮和动滑轮.2.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由问题的提出、猜想到经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亲身经历物理问题的探究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抽象思维和论证问题的能力.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从而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集,培养严肃认真的操作态度及科学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难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教学过程知识点一定滑轮【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91,完成以下问题:1.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2.使用滑轮时,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合作探究】探究一使用定滑轮使用定滑轮可以将对绳向下的拉力转化为绳对重物向上的拉力,我们称定滑轮可以改变作用力的方向.那么使用定滑轮能省力吗?你得出了什么结论?答:定滑轮工作时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方向,不能改变力的大小.演示一请你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参照下图进行分析,说说定滑轮不能省力的道理.你能否根据上图分析出定滑轮的实质?答:l1=l2,定滑轮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因此,不省力也不费力.定滑轮的应用:电梯、旗杆、窗帘等.【教师点拨】1.定滑轮中沿各个方向拉动时拉力大小都一样;定滑轮的实质是l1=l2的等臂杠杆.2.定滑轮在工作的时候,滑轮的轴固定不动,使用定滑轮吊起物体时,只是为了改变动力的作用方向,达到操作简便的目的.【跟进训练】学校每个星期一的早晨都要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当升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国旗就会徐徐上升.这是由于旗杆顶部有一个定滑轮(选填“动滑轮”或“定滑轮”),它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知识点二动滑轮【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92,完成以下问题: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合作探究】探究二使用动滑轮用下图所示装置提升重物,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再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物重,对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写出你的结论.答:实验结论:(1)不计摩擦时,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多费一倍距离.(2)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演示二动滑轮的实质你能否根据上图分析出动滑轮的实质?答: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因此能省一半的力.动滑轮的应用:吊臂,升降机,起重机,卷扬机等.【教师点拨1.动滑轮的特点是可以省一半力(只有沿竖直方向拉动时,才能省一半的力);动滑轮的实质是l1=2l2的省力杠杆.2.使用定滑轮不省力,即F=G;使用动滑轮省一半的力,即F=12G;这两个公式成立的条件均是在理想的情况下,即不考虑滑轮与轴之间、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及滑轮的重力的情况下.【跟进训练】1.如图所示,在拉力F的作用下,总重60N的物体被匀速提升了10cm,不计滑轮、绳的重和摩擦,则拉力F及其向上移动的距离s分别为( B )A.F=60N,s=0.2mB.F=30N,s=0.2mC.F=60N,s=0.1mD.F=30N,s=0.1m2.如图所示,用水平方向的力F拉绳子的一端P,使物体A以0.5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不计滑轮、绳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及绳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A与水平面的摩擦力8N,2秒内P端移动的距离是2m.课堂小结滑轮(1)定滑轮及其特点(2)动滑轮及其特点练习设计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素材积累】阿达尔切夫说过:“生活如同一根燃烧的火柴,当你四处巡视以确定自己的位置时,它已经燃完了。
八年级物理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节滑轮的应用教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节滑轮的应用教案
(一)教学设计:
1.教法设计:
(1)使用图片、演示引入滑轮
(2)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定滑轮的作用
(3)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动滑轮的作用
(4)利用课件演示: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变形的杠杆
(5)通过演示实验,探究滑轮组的作用、学习组装滑轮组
2.学法指导:
(1)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滑轮转动时滑轮的轴是否移动。
(2)注意纠正学生关于动滑轮省力的错误表述:诸如“省一倍的力”的说法。
(3)滑轮组的作用:注意计算承担动滑轮的绳子的根数。
(4)动滑轮、定滑轮及滑轮组的画法。
(二)教学用具:
1.《教材》、《综合学习与评价》
2.FLASH、PowerPoint课件
3.滑轮、钩码、细绳、铁架台
(三)教学内容
1.定滑轮
2.定滑轮的作用: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3.动滑轮
4.动滑轮的作用: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5.滑轮组
6.滑轮组的作用:省力和改变力的方向。
承担动滑轮的绳子的几根,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
7.滑轮、滑轮组的应用。
8. 现代复杂机械的许多部件老师由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组成的,小的如手表,大到机械人、大型挖机等。
(四)布置作业
1.《课本》P161 1、2
2.《综合学习与评价》P100 1、3、4
P104 9、10 P105 17、22。
八年级物理教案-物理八年级下沪科版92滑轮及其应用学案 精品
物理八年级下沪科版9.2滑轮及其应用学案学习目标1.能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和实质。
3.能根据要求选择滑轮或组装滑轮组,学会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1.收集信息找出生活中常用的滑轮,有关滑轮的图片、使用滑轮的实况录像(如升国旗、起重机提升重物等),与其他同学互相交流。
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一、定滑轮和动滑轮活动1:组装滑轮,提升重物1.用铁架台、滑轮(一个)、细线(一根)、钩码组装滑轮,利用你组装的滑轮将钩码提升一定的高度,你能想出几种组装方法?2.各组之间交流组装方法,并讨论各种组装方法有哪些异同点?活动2:定滑轮的作用和实质说明先让同学们动手实验,建立一定的实验基础,以便于由具体的滑轮抽象出杠杆的实质。
此活动不给学生提供弹簧测力计。
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使用定滑轮拉起重物(钩码)的拉力,改变拉力的方向多次测量,并记下每次拉力的大小,比较拉力的大小与物重有什么关系?2.比较定滑轮和等臂杠杆,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活动3:动滑轮的作用和实质1.先猜想使用动滑轮提起重物(钩码)时拉力的大小,然后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比较拉力的大小与物重有什么关系?2.动滑轮的实质是什么?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你们的观点。
通过比较定滑轮和等臂杠杆,理解定滑轮的实质。
此活动时发给学生弹簧测力计。
理解动滑轮的实质。
活动2和活动3可放在一起测量,比较得出结论后,再分析其实质。
FFF思考: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什么优点和不足?二、滑轮组活动4:组装滑轮组并探究滑轮组的省力情况1.把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动手做一做,并画出你所组装的滑轮组,你还能设计其他的组合方式吗?2.按照课本图9-17(a)所示的方式进行探究,把提起重物使用的拉力与物重相比较,再数一数承担物重的绳子有几股,你能发现什么?先动手组装,根据实物画图分析,由具体到抽象、深入浅出。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第四章第一节简单机械-《动滑轮》教案设计
《动滑轮》教案一、教学任务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的第四课时,学习滑轮的构造、分类及特点,是简单机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基础,以学生分组小实验和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使用方法与工作原理,进而能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动手动脑。
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力、杠杆和定滑轮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这些对本节的内容学习起铺垫和启发作用。
通过对定滑轮的复习和类比,来理解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但在实验中,受摩擦力的影响,可能导致数据存在一定偏差。
另外对于滑轮的实质,将其变形为一个杠杆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障碍。
二、教学目标:1、理解动滑轮的作用和杠杆模型。
知道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用滑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研究动滑轮的作用特点的实验过程中感受物理学中建立模型的科学方法。
3、在学习动滑轮知识的过程中感悟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四、教学难点:动滑轮实质是一个省力杠杆。
五、教学器材:铁架台、滑轮、钩码(多个)、绳子、弹簧秤。
六、教学流程:流程图说明:学生活动1:回顾定滑轮提升重物的方法,设计用动滑轮提升重物。
情景: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滑轮有除定滑轮以外的用法。
动滑轮:学生明确什么叫动滑轮。
学生活动2:探究动滑轮提升重物省多少力?活动3:交流动滑轮的省力杠杆的本质,明确杠杆的五要素。
通过实验分析动滑轮提升重物时距离关系。
活动4:应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工作特点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活动5:了解动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1.学生体验学生通过回忆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探究怎么用动滑轮提升物体。
二、根据图片情景,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根据图片的情景复习定滑轮的知识。
引出课题:动滑轮动滑轮: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三、动滑轮的作用特点的探究探究准备:实验前的2个注意事项:⑴弹簧测力计应该在竖直方向上调零。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教案:10.2-滑轮及其应用
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教案:10.2滑轮及其应用一、教学内容1. 了解滑轮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3. 理解滑轮组的概念及其应用。
4. 学习滑轮的计算方法,包括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识别和区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 能够运用滑轮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滑轮组的计算方法,力的合成和分解。
2. 教学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滑轮组的概念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组模型、力的合成和分解图示、PPT课件。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练习题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滑轮组模型,演示提升重物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滑轮的作用和特点。
2. 知识讲解: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分类和特点,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图示,解释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举例讲解滑轮组的计算方法,包括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的计算。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滑轮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发现和体会。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0.2 滑轮及其应用定滑轮 | 动滑轮定义 | 定义特点 | 特点工作原理 | 工作原理滑轮组 |概念 |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请画出滑轮组的力的合成和分解图示。
3. 请举例说明滑轮组的计算方法,并给出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滑轮的作用和特点,通过知识讲解、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滑轮组的计算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及其应用》教案1-新版
滑轮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2.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3.会根据要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策略、过程、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过程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的点及滑轮组的作用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升国旗的情景或图片:国旗是怎样升到旗杆顶上的呢?放映幻灯片展示滑轮介绍滑轮的构造: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学生根据所出示的器材,自行设计组装滑轮,把砝码提升。
教师根据学生组装的滑轮,和学生讲解,滑轮可分为两类:定滑轮和动滑轮,使用时,轴固定不动,叫定滑轮。
使用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叫动滑轮。
放映幻灯片提出疑问,学生尝试解决,引入新课:1.什么叫定滑轮?使用定滑轮有什么作用?有何特点?2.什么叫动滑轮?使用动滑轮有什么作用?有何特点?3.什么叫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有什么作用?有何特点?请同学们结合实验,动脑思考,解决上述问题。
放映幻灯片二、探究:认识定滑轮,放映幻灯片学生活动1: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教学设计学生探究: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说说使用定滑轮不省力的道理。
学生分析后,教师归纳: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三、探究:认识动滑轮,放映幻灯片学生活动2:学生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1、轴随物体一起运动。
2、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
3、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学生探究: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说说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的道理。
学生分析后,教师归纳: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所以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
四、探究:认识滑轮组学生活动3:绕线组成滑轮组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起来方便,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许多情况下使用起来不方便,能不能将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起来使用呢?①引导学生绕线,各种情况均可。
②引导学生探究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与费距离情况。
放映幻灯片③结论:滑轮组用几股绳子吊起物体,将物体提升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八年级物理滑轮及其应用教案沪科版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八年级物理滑轮及其应用教课设计(沪科版)10.2 滑轮及其应用时间主备人使用人课题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课型实验研究课教课目标知道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的本质及其作用。
教课要点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的结构、特色及作用教课难点 1 、会依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2 、进行实验研究拉力、物重及吊起动滑轮绳索股数间的关系课时 2 课时教课假想指引学生经过实验研究的方法,分别获取定滑轮和动滑轮在使用过程中其作用方面的规律性结论。
而后再指引学生应用杠杆均衡的条件,进行分析论证明验研究的结论。
接着指引学生对滑轮组进行实验研究,让他们去追求重物所以的拉力与肩负物重的绳索股数的关系。
最后经过介绍几种起落机械,让学生知道复杂的机械中有好多零件是由杠杆和滑轮等简单机械构成的。
教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建情境,导入新课播下学生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录像,观察到了旗杆顶端是一个什么样的装置其作用是什么?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滑轮及其应用二、出示学习目标: 1 、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并经过实验研究知道其作用和本质。
2 、知道什么是动滑轮,并经过实验研究知道其作用和本质。
3 、知道什么是滑轮组,并经过实验研究知道其作用以及提高重物所用的拉力与肩负物重的绳索的股数关系。
三、自学指导: 1 、定滑轮: _______________叫滑轮, _____________叫定滑轮。
○1定滑轮的作用是什么?○2定滑轮能否省力?能否改变施力的方向?○3依照图分析定滑轮的本质是 __________杠杆。
○4生活、生产中哪些地方使用定滑轮? 2 、动滑轮: ______________叫动滑轮。
○1动滑轮的作用是什么?○2动滑轮能否省力?能否改变施力的方向?○3依照图分析动滑轮的本质是__________杠杆。
○4生活、生产中哪些地方使用动滑轮? 3 、滑轮组: ____________ 叫滑轮组○1使用滑轮组有哪些好处?○2组装滑轮组,总结方法。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第十章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教案
《八年级下第九章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教案【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动滑轮及其作用,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
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是杠杆的变形,定滑轮是等臂杠杆,动滑轮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3、理解滑轮组的作用,能根据承担重物的动滑轮上面的绳子的段数,判断提升重物所用力的大小。
4、能根据要求,设计并画出组装滑轮组对绳子的绕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理解动滑轮、定滑轮的实质。
2、正确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教学难点】::1、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理解动滑轮、定滑轮的实质。
2、正确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3、根据要求,画出滑轮组对绳子的绕法。
【教学工具】: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铁架台、勾码◆教学情景导入每周一,学校举行升国旗的仪式时,我们看到旗手站在地面上向下拉绳子,而国旗冉冉升起来,这是利用了什么装置呢?目的是什么?结合实物说明滑轮,它是边缘有凹槽,并可绕轴转动的轮子。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提问:1、杠杆的定义:2、杠杆的平衡条件:3、杠杆的应用:讲解新课一、定滑轮1、特点演示,滑轮轴固定在铁架台上,绳的一端挂重物,另一端用手拉绳子,让同学们注意观察重物,滑轮位置是否改变。
结果发现:重物上升了,而滑轮的位置不动。
结论:滑轮轴固定不动,这样使用的滑轮叫定滑轮。
2、作用使用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也不费力。
3、实质滑轮是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二、动滑轮1、特点演示:将重物挂在滑轮过支点的框架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用手拉动。
结果发现:重物上升,滑轮随物体一起上升。
结论:滑轮随物体一起运动,这样使用的滑轮叫动滑轮。
2、作用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能省一半力。
3、实质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4、距离关系使用动滑轮费距离,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是重物移动距离的二倍。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第四章《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教案设计
《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能识别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滑轮。
2、掌握定滑轮、定滑轮的结构、特点。
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4、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5、通过了解滑轮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动滑轮、定滑轮的作用及特点
难点: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实质
三、教具
1. 演示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绳子1根,钩码1盒,滑轮4个。
2. 学生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钩码1到4个,绳子1根,滑轮3个,弹簧测力计1把。
四、教学过程设计。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案
第1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动滑轮及其特点。
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能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对两种滑轮进行理论分析。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动滑轮的支点和它的工作原理。
教具准备弹簧测力计、动滑轮、定滑轮、钩码、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当我们参加升旗仪式时,看到站在地面上的人向下拉绳子,国旗就徐徐升起了,如图所示。
你知道旗杆顶端有一个什么器件帮助把旗升上去的吗?你了解它的作用与实质吗?你还能举出它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赏、有目的地思考、回答从而引入课题。
新课教学探究点一滑轮1.观察课件图片得出滑轮定义。
滑轮: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2.国旗上升时,旗杆顶端的滑轮不随物体一起移动。
货物上升时,电动机下面的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
教师总结:滑轮的轴心位置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滑轮的轴心位置随提升的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探究点二定滑轮问题1:可以直接用手将物体提升,如果高度太高手够不到怎么办呢?比如把国旗升到顶端,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到滑轮了,现在我们就来模拟用定滑轮升国旗,演示使用定滑轮。
问题2:使用机械的作用在于省力或省距离,那么使用定滑轮的作用是什么呢?问题3:斜着拉动时拉力大小还等于物体重力吗?强调:沿任何方向拉动定滑轮力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问题4:为什么沿各个方向拉动时拉力大小都一样呢?定滑轮的实质是l 1=l 2的等臂杠杆(如图所示)。
⎩⎪⎨⎪⎧F =G s =h 总结:定滑轮特点是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探究点三 动滑轮问题1:滑轮除了刚才的用法,还能有其他用法来提升物体吗?问题2: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那么使用动滑轮的作用是什么呢?演示:动滑轮。
问题3:此时有几段绳子拉着重物?问题4:物体重2N ,将绳子自由端挂在顶端,绳子拉力大小为多少?问题5:如果用手拉着绳子自由端,则手的拉力大小为多少?问题6:斜着拉动时拉力大小还是重力一半吗?强调:只有竖直方向拉动时,才能省一半的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动滑轮及其特点。
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能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对两种滑轮进行理论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动滑轮的支点和它的工作原理。
教具准备
弹簧测力计、动滑轮、定滑轮、钩码、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引入
当我们参加升旗仪式时,看到站在地面上的人向下拉绳子,国旗就徐徐升起了,如图所示。
你知道旗杆顶端有一个什么器件帮助把旗升上去的吗?你了解它的作用与实质吗?你还能举出它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赏、有目的地思考、回答从而引入课题。
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滑轮
1.观察如下课件图片得出滑轮定义。
滑轮:中心有轴,周边有凹槽,可以绕装在框子里的轴转动的轮子。
2.活动:演示用定滑轮提升钩码(如图),让学生观察定滑轮在使用过程中有些什么特点。
然后演示动滑轮提升钩码(如图),让学生观察动滑轮在使用过程中有些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总结定滑轮、动滑轮的概念。
教师总结:滑轮的轴心位置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滑轮的轴心位置随提升的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探究点二 定滑轮
问题1:可以直接用手将物体提升,如果高度太高手够不到怎么办呢?比如把国旗升到顶端,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到滑轮了,现在我们就来模拟用定滑轮升国旗,演示使用定滑轮。
问题2:使用机械的作用在于省力或省距离,那么使用定滑轮的作用是什么呢?
问题3:斜着拉动时拉力大小还等于物体重力吗?
强调:沿任何方向拉动定滑轮力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问题4:为什么沿各个方向拉动时拉力大小都一样呢?
定滑轮的实质是l 1=l 2的等臂杠杆(如图所示)。
⎩⎨⎧F =G s =h
总结:定滑轮特点是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探究点三 动滑轮
问题1:滑轮除了刚才的用法,还能有其他用法来提升物体吗?
问题2: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那么使用动滑轮的作用是什么呢? 演示:动滑轮。
问题3:此时有几段绳子拉着重物?
问题4:物体重2N ,将绳子自由端挂在顶端,绳子拉力大小为多少?
问题5:如果用手拉着绳子自由端,则手的拉力大小为多少?
问题6:斜着拉动时拉力大小还是重力一半吗?
强调:只有竖直方向拉动时,才能省一半的力。
问题7:为什么沿斜向拉动时拉力大小不等于重力的一半呢?
动滑轮实质是l 1=2l 2的省力杠杆(如图所示)。
⎩⎪⎨⎪⎧F =G 2s =2h
总结:动滑轮特点是可以省一半力,但费一倍的距离,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活动:如图所示,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的实际应用。
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第1课时 定滑轮和动滑轮
一、定滑轮
1.使用特点: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2.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二、动滑轮
1.使用特点:能省一半的力,但是不改变力的方向;要多移动一倍距离。
2.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本节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滑轮是继上一节“杠杆”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种重要的简单机械,滑轮实质上是杠杆的变形,可以通过杠杆平衡条件来分析;
同时滑轮也是以后学习机械效率的基础。
通过对滑轮特点的理论分析,再次体会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
我首先从实物引入,让学生认识滑轮、利用滑轮、区分滑轮;让学生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好处,并从理论上分析滑轮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