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总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
《科学》总复习资料五年级上册1、种子发芽需要的必须条件:一定的水、适宜的温度、空气。
2、食物链中,生产者一般指________,消费者一般指________。
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肉食动物终止。
3、生态系统指自然界中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
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4、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际公园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5、影子的大小和物体与________之间的距离有关。
距离越近,影子越大;距离越远,影子越小。
而影子的形状则与________的角度有关。
6、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倍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也叫反光,它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7、科学家利用光反射的远离精确测出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 384430 千米。
8、利用反射原理:汽车反光镜、医用额镜、潜望镜、________、________等。
9、在野外可以利用________聚光生火。
10、吸热与物体表面的颜色深浅有关。
颜色越深,吸热能力越______。
吸热还与光线对物体照射的角度有关。
11、太阳透过________可以扩展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颜色。
12、地球内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13、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是会产生一种与喷出方向相反的力,叫________。
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漆大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14、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施加____,要使物体运动地更快,必须对物体施加更大的____。
15、弹簧测力计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
五年级下册1、浮力的方向始终是________,重力的方向始终是________。
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_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是古希腊物理学家________发现的。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各单元知识点)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与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球形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
2.放大镜的构造:镜片.镜架【包括镜框和镜柄】。
3.【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4.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5.透过放大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
6.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7.人的实力最高可以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8.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9.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10.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触角具有嗅觉.听觉和触觉的功能。
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的形状【不同】。
11.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蚜虫的天敌是【草蛉】,草蛉吸食蚜虫的体液。
12.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所有知识点考点)
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所有知识点考点)1.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获得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10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微小世界,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
2.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3.怎样正确地使用放大镜:观察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对,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观察方法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4.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被广泛应用。
5.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6.放大镜镜片的特点: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7.昆虫在自然界中种类繁多、分布很广,他们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身体构造和本领,但大多数昆虫身体比较小,肉眼不容易看清它们的身体构造。
8.在放大镜下观察,能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9.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10.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11.我们身边不仅有精彩纷呈的昆虫世界,还有一个种类繁多的物质世界。
12.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13.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
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4.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
花岗岩是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的。
15.制作晶体的方法有:结晶和蒸发。
小学科学六年级总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六年级总复习资料小学科学六年级总复习资料随着小学生的学习进程,六年级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最后一年。
为了帮助孩子们巩固所学的知识,总结归纳,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小学科学六年级总复习资料。
一、物质与能量物质与能量是科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六年级科学学习的重点。
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例如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以及物质的溶解、凝固和融化等变化过程。
在能量方面,我们可以复习一下能量的传递和转化,例如热能、光能和声能等。
二、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有趣且实用的科学领域。
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生物的特征和分类,例如植物和动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此外,我们还可以了解一些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例如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等。
三、天体与地球天体与地球是一个广阔而神秘的领域。
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复习一下太阳系的组成和行星的特点,例如地球、月球和太阳等。
我们还可以了解一些与天体有关的现象,例如日食和月食等。
四、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方法。
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来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等。
五、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例如为什么冰会融化和为什么水会沸腾等。
通过以上的总复习资料,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全面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科普读物和科学实验来拓宽孩子们的科学视野,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小学科学六年级总复习资料的编写需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这份总复习资料能够对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有所帮助,让他们在六年级的科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
1、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观察同一物体,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观察物体的(图像)变大,获得的(物体信息)更多,同时(视野)变小,球形放大镜放的最大,特别是(玻璃球)。
2、镜的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球形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例如(装满水的玻璃球、烧瓶)。
3、显微镜至少要(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
4、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5、晶体的方法是有(减少水分)和(降低温度)两种。
我们在课堂上利用(蒸发)来减少水分。
6、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
7、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
后来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8、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
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由组成的。
9、(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0、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是(克隆羊)。
11、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包括空气、电、火、声音。
12、(物质)总是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13、蜡烛变成蜡烛油是(物理变化),油燃烧了变成气体是(化学变化)。
14、白糖熔化是由(物理变化),在熔化后变黄、变黑,有焦味是(化学变化)。
15、建筑用的水泥,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16、含淀粉的食物有(米饭、土豆、面粉、红薯、玉米、豆类、包子、馒头、饼类)。
17、铁生锈与(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有关。
18、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
19、淀粉遇到碘酒变成蓝色、铁生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蜡烛燃烧、白糖加热、煤和石油的燃烧、美丽的烟花、制作柠檬汽水是化学变化。
20、铁丝变弯\水结冰和水变成水蒸气、折纸、易拉罐压扁、混合沙和豆子、盐或糖在水里溶解是物理变化。
六年级下册科学各单元总复习资料(五四制)
六年级下册科学各单元总复习资料(五四制)第一单元:地球与宇宙1.1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
* 地球的两极略微扁平,赤道略微鼓起。
1.2 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地球绕着自己的轴心旋转,一个自转周期为一天。
* 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旋转,一个公转周期为一年。
1.3 太阳系* 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有地球、火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 太阳系还包括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卫星和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
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2.1 生物的特征* 生物需要营养。
* 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 生物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 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2 生物的分类*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将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2.3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适应环境:生物为了生存和繁衍,会逐渐适应所处的环境。
* 环境影响生物: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 生物影响环境:生物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所处的环境,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影响大气的氧气含量。
第三单元:物质与能量3.1 物质的组成*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
* 物质具有不同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3.2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理性质:物质的颜色、形状、密度、硬度、导电性等。
* 化学性质: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力。
3.3 能量的转化* 能量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如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和光能等。
*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相互转化,如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电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等。
第四单元:制作与设计4.1 制作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制作与设计需要考虑实用性、美观性和创新性。
* 制作与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和环境的影响。
4.2 常见的制作与设计方法* 切割:使用刀具将材料切割成所需形状和大小。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物质科学(二)》专题复习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物质科学》(二)专题复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的注意事项不包括()A.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B.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C.测量的范围不能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D.观察弹簧的形状2 . 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会释放出()。
A.氧气B.水蒸气C.空气D.氢气3 . 下列物体()吸水能力最强。
A.筷子B.木勺C.塑料勺D.铁勺4 . 夏天,人们会在院子里洒水,这样做()。
A.是错的,因为水蒸发时会释放热量,气温反而会升高B.是对的,因为水蒸发时会吸收热量,气温会降低C.毫无意义,因为水温和气温是相同的,不会降低地面温度5 . 想要取三滴同样多的液体,我们可以用()来帮忙。
A.滴管B.吸管C.量筒6 . 鼓膜的作用是()。
第 1 页共 20 页A.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并把振动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B.收集声波7 . 一个矿泉水瓶盖里的水大约是7()。
A.毫升B.升C.厘米8 . 在两把勺子里放水,其中的一把勺子下面放有点燃的蜡烛,哪一把勺子里的水会更快地蒸发?()。
A.下面有蜡烛的更快B.一样快C.没蜡烛的更快9 . 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空气热胀冷缩的这种变化是()。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0 . 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大小的工具。
A.运动量B.摩擦力C.力二、填空题11 . 伽利略在他所做的实验中认为,减少的质量就是把瓶口打开后跑出来的____________,从而证明____________。
12 . 水蒸气是(______)的水,(______)[填“有”或“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13 . 空气是一种(_____),地球生命离不开它。
它(_____)可感知,没有形状,能(_____)。
六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复习资料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一第一单元一、填空题。
1、测量体重的工具是:(体重称)。
在成长中,我们的身体长高了,体重变重了。
2、我们出生时没有牙齿,最先长出来的牙齿是(乳牙),乳牙脱落后长出来的是(恒牙)。
3、测量身高和体重要脱掉鞋子、身体直立、眼平视、压板轻压头顶最高处。
在测体重时,应尽量减少随身携带的物品和穿着。
人刚站在体重称上时,体重称的指针会不断变化,所以应该等体重称(指针稳定后)读数。
4.记录成长的证据据有:(小时候的衣服、鞋子、乳牙、照片、身高、体重)等5、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6、体重并非每年匀速增长。
出生后,我们经历了了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出生后的一年内),第二个高峰期是进入(青春期)后。
7、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外,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性发育)的开始。
性发育包括(生殖器官的形态发育、功能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
青春期的重要标志是(女性的月经初潮)和(男性的首次遗精)。
8、(青春期)是我们(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女孩大约(10岁)开始,而男孩要稍晚一些。
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9、在斯芬克司之迷中,把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即“四条腿走路”指(幼年时期),“三条腿走路”指(老年时期),“两条腿走路”指(壮年时期)。
人的一生还可以分为(幼年期)、(青春发育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四个时期;人的发育是一个渐进又相互联系的过程,科学划分七个时期:人的一生要经过(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学龄期:(6、7岁—12、13岁) 青春期:(10—20岁)青年期:(20—25岁)10、根据父母身高预测:男孩成人后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1.08 女孩成人后身高=(父亲身高×0.928+母亲身高)÷211、人的一生中身高最高的时期是(成年时期)。
冀人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冀人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如下:一、昼夜和四季昼夜的形成地球像陀螺一样绕着地轴自转,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形成白昼和黑夜,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月球和太阳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大致相同,所以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
四季的形成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公转和地轴的倾斜有关。
阳光的直射与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变化,从而形成四季。
二、科技革命的影响科技革命的不同时代农业时代:主要使用简单机械,如铁锄、铁犁等,主要能源为人力和畜力。
工业时代:工具和科技产品更加精巧,如汽轮机、内燃机等,主要能源为煤炭和石油。
信息时代:工具和科技产品智能化,如磁悬浮列车、智能机器人等,主要能源为电。
三、生物与环境生物的分类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动植物对环境的依赖和调节光合作用、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摄取、生物之间的关系等。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生物圈、生物群落和生态位的概念。
生态平衡和生态破坏物种的竞争和维持平衡、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环境破坏。
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的状态和性质固体、液体、气体的特征,物质的溶解和凝固。
压力的作用和性质气体的压力、液体的压力和压强、大气压和气压计。
酸碱和盐常见酸、碱的性质,酸碱中和反应和中和指示剂。
五、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物质的组成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
物质变化的类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常见化学反应的表达方式、化学反应的条件与速率。
六、能源与材料能源和资源能源的来源和类型、资源的分类和节约利用。
材料的分类和特性金属、非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材料的改变和利用加热和制冷对材料的影响、材料的可塑性和延展性。
材料的保护和回收材料的腐蚀、防腐和回收利用。
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
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包含了我们在这个学期所学习的各种科学知识和技能。
通过这次考试,我们将有机会展示自己在科学领域的学习成果,并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一个全面的回顾。
在本文中,我将向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的信息和备考建议。
一、知识回顾在科学六年级下册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生物、物理和化学方面的知识。
例如,我们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分类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一些物理和化学的基础知识,如电路的构成和物质的性质等。
在备考期末考试时,我们需要回顾并掌握这些知识点。
可以通过复习课本上的知识点和重要概念,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来巩固自己的理解。
同时,我们还可以参考老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重点内容,并将注意力放在重要的知识点上。
二、技能训练除了理解并掌握科学知识外,我们在科学学科中还需要培养一些实践操作和实验技能。
在这个学期我们进行过一些简单的实验,例如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测量物体的重量和大小等。
这些实践操作培养了我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在备考期末考试时,我们可以通过重复进行一些实践操作来巩固我们的技能。
例如,在家里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自然现象或模拟实验条件,以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观看一些与科学实验相关的视频,并学习其中的实验技巧。
三、解题技巧在科学学科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一些解题和思考。
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到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也可能需要我们进行推理和分析。
因此,在备考期末考试时,我们需要培养一些解题的技巧和策略。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仔细阅读问题和材料来理解题目的要求。
确保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是准确的,并注意关键词和条件。
其次,我们可以尝试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部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答。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图表、图像和符号等工具来辅助我们的解题过程。
四、时间管理在备考期末考试时,合理的时间管理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合理分配时间,确保在考试结束前完成所有的题目。
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汇总
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汇总一常见的建筑1、人类最早的居住的房屋是(洞穴、草棚和树巢)。
人们最早建造的房屋是(用兽皮做成的可移动的帐篷)。
2、后来人们发明并生产出了(砖、瓦、石灰)等各种建筑材料,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民居)和金碧辉煌的(宫殿)。
3、19 世纪20 年代研制出了(水泥),以后又出现了(钢材、玻璃、塑料、混凝土)等许多建筑材料,加上新型建筑技术的,建造出了现代建筑。
人们可以在房屋里(工作、休息、娱乐),也可以(举行各种仪式)。
4、不同风格的建筑(图见书P4):傣族竹楼、四川山村民居、内蒙古圆顶土房、北京四合院、江苏民居、伊斯兰特色的房屋5、不同的建筑具有不同的功能。
二巧妙的结构1、为了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人们选取各式各样的结构。
改变建筑物的结构,可以改变建筑物的承载力。
2、三角形的基本结构具有稳定性。
3、仿生建筑一般模仿生物的独特结构。
三美丽的建筑1、建筑物的美,一方面表现在它的自身造型和色彩上,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一致上。
2、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时,既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和材料,又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还要如何体现建筑物的美。
四人体的组成1、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是细胞。
2、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楼房――单元――房间――墙―――砖3、显微镜的结构:目镜、镜筒、镜臂、物镜、载物台、镜座用显微镜观察时两只眼都要睁开;被观察物应放在载物台上。
4、细胞是怎样构成人体的? 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
人体内的细胞不断地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质和能量。
五消化与吸收1、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肝、胰、小肠、大肠、肛门。
2、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消化后的营养成分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
3、将一块馒头放入口中,反复咀嚼,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会有甜的感觉。
最全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最全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是一种凸透镜,它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
放大镜之所以能够放大,是因为光线从空气进入放大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2.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可以看到更多的细节。
放大镜下的物体不仅放大了,而且可以看到一些细节,例如报纸上的图片、计算机和电视机的屏幕是由许多红、绿、蓝三色小点组成的。
3.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
4.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是:首先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到图像变得大而清晰;其次,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晰。
5.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且中间较厚(边缘较薄)。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例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而与镜片凸起的程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7.球形的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
随着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增加,观察对象的图像会变大,所获得的物体信息也会更多,但视野会变小。
8.使用工具可以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例如通过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例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9.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够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10.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11.常见的晶体有白糖、食盐、碱面、雪花等,它们的形状大多很规则。
12.制造晶体的方法包括减少水分法和降低温度法。
13.晶体包括白糖、食盐、碱面、味精、雪花、水晶等。
非晶体包括松香、玻璃、珍珠、琥珀、沥青等,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
14.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15.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它把人类带入了微观世界,并成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6.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完整)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完整)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微小世界》一、放大镜(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1、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凸起)、边缘薄。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3、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透——“凸透”镜)。
4、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使用放大镜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2、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三、放大镜下的晶体1、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2、生活中常见的晶体有食盐、白糖、碱面、味精、长石、云母、石英、黄铜矿、雪花、水晶、维生素C等四、怎样放得更大1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象放得更大。
2、荷兰生物学家XXX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3、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熟悉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显微镜是人类熟悉微小世界的紧张观察工具。
五、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1、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安置—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2、细胞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功用。
六、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1、XXX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而列XXX用他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曾经不为人知的奇妙的微生物世界,2、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完整版)人教版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
完整版)人教版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小学六年级科学总复资料工具与机械一、使用工具在工作中,能够方便或省力的装置称为机械,其中包括机器和工具。
工具是指能够使我们方便和省力的简单机械。
二、杠杆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可以省力。
生活中常见的可以省力的杠杆有撬棍、压水井的压杠等。
可以省力的杠杆类工具有老虎钳、羊角锤、开瓶器、裁纸刀、杠秤等。
3、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生活中的应用有跷跷板、天平、装订机等。
4、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但可以省距离。
生活中的应用工具有火钳、夹子、筷子、镊子。
5、剪刀是一个阻力点会移动的杠杆,人体的小臂骨是费力省距离的杠杆。
三、轮轴1、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2、使用轮轴可以省力,轴的大小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
3、生活中使用的轮轴有汽车方向盘、自行车脚蹬子、水龙头开关、辘轳、门锁把手、钥匙等;轮轴类的工具有螺丝刀、扳手。
四、滑轮1、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旗杆顶端的滑轮是定滑轮。
2、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3、将动滑轮和定滑轮组装在一起,就形成了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塔式起重机上使用了滑轮组。
4、滑轮组中的滑轮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
五、斜面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使用斜面可以省力。
2、斜面越长,或者斜面高越短(即斜角越小),斜面越省力。
3、山路修成盘旋状,刀具到越薄越锋利,都是斜面省力的实例。
楔子、刀刃、螺丝等都是斜面。
4、螺丝的螺纹越密,拧动螺丝时越省力。
六、机器1、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快,使用力气大。
2、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变慢,使用力小。
七、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刹车手柄和刹车杆上使用了省力杠杆。
六年级《科学》下册整理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下册整理复习资料六年级<科学>下册整理复习资料第⼀单元《微⼩世界》⼀、填空。
1、放⼤镜也叫(凸透镜),是我们在科学课的学习中常⽤的(观察⼯具)之⼀;它具有(放⼤)、(汇聚光线)、(成像)的作⽤;放⼤镜是由(镜⽚)、(镜框)、(镜柄)三部分组成,它具有(透明)、(中央厚边缘薄)的特点。
2、在放⼤镜下,我们可以看到电视机及计算机屏幕的图像是由许多的⼩点组成,并且是由(红)、(黄)、(蓝)三种颜⾊组成;通过透镜看到的⾯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透镜的放⼤倍数(越⼤),它的视野就(越⼩);透过放⼤镜我们可以看到叶⽚上常见的叶脉有:(树状形)、(⽹状形)和(不规则形)。
3、当光线从空⽓进⼊凸透镜是会产⽣(折射)现象;放⼤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显现⼈的⾁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放⼤镜具有(放⼤)的作⽤,放⼤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凸透镜的放⼤倍数与它的(厚度)有关,凸度越⼤,放⼤倍数(越⼤),凸度越⼩,放⼤倍数(越⼩);(球形)透镜的放⼤倍数最⼤。
4、⼈类最早使⽤的透镜是⽤(透明⽔晶)琢磨⽽成的;在放⼤镜下,我们可以看到蝴蝶的翅膀上有许多的(⼩鳞⽚),其实上这些⼩鳞⽚是许多(扁平的细⽑);在放⼤镜下,能看见蝇的复眼是由许多个(六⾓形)的⼩眼睛组成的,每个⼩眼睛只能看到物体的(⼀部分);(昆⾍)在⾃然界中种类繁多、分布很⼴,它们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体构造)和(本领);昆⾍的眼睛有(单眼)和(复眼)之分;我们常见的⼀类蝇是(家蝇),它的眼睛属于是(复眼);(草蛉和它的幼⾍)是蚜⾍的天敌;昆⾍头上的(触⾓)就是它的⿐⼦。
5、⾷盐、⽩糖、碱⾯、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何外形)的固体,⼈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晶体的形状有的(像⽴⽅体)、有的(像⾦字塔)、有的像(⼀簇簇的针);晶体是物质存在的⼀种形式,它的形状是(有规则的⼏何外形);制作晶体的⽅法有结晶法和蒸发法;将海⽔蒸发后可以得到(海盐)的晶体;在⾃然界中,许多的岩⽯都是由(矿物晶体)组成的;将海⽔蒸发后我们可以得到(海盐)的晶体。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总复习背诵要点
1、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使铁生锈。 2、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3、知道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
第八课:物质变化与我们
六年级下册科学
本课在前面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对物质变化的情势、物
质变化的种类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关于物质
变化的概念。同时希望学生了解物质变化与人类生产生
少垃圾、勤俭资源。 2、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
的处理。 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4、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
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垃圾箱可分为可回收、有毒垃 圾与其它垃圾。 5、能辨认国际世界通用的回收标志,(可回收标志)
六年级下册科学
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如根、茎、叶等各个器官的细胞是不同的)
六年级下册科学
第七课:用显微镜视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不同 的微生物的形状也是不同的)
六年级下册科学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单元内容:本单元使学生了解物质的变化有些是自然现象, 但更多的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学生时刻可以在感 受到物质的变化。从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的标准去区分物质 的变化,可以分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
六年级下册科学
第五课:铁生锈了 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视察和实验,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 于铁的新物质。 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 物质。(可以从颜色、间隙、光泽、粗糙、导电等 2、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六年级下册科学
第六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总结化学变化的一些现 象,帮助学生从现象初步判断物质是否产生了 化学变化,然后通过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 了新物质,最后确定是否产生了化学变化。视 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变化,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总复资料(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P3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XXX被观察的物体)。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5.放大镜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而且图像是由(色彩点)组成的,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图像在放大镜下是由(红色)(绿色)(蓝色)三色组成的。
6、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XXX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XXX)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7、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8、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9、昆虫的“嗅觉”很敏捷,据说是由于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这个鼻子能分辩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敏捷的多。
10.蚜虫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汁液),每个蚜虫只有(针眼)般大小,我们用肉眼只能看见它们(密密麻麻)的一片。
蚜虫的天敌是(草蛉)11、在(17)世纪,人们发现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熟悉天下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天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总复习资料班级姓名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7、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8、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9、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10、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11、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
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1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
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3、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14、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
15、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
16、实验证明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7、(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8、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功能。
19、我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
20、我们知道的微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眼虫)(喇叭虫)(鼓藻)(船形硅藻)等。
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2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
22、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23、观察工具发展的流程图: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24、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
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2、我们要使铁丝发生变化,可以采用(折)、(拉)(锤打)等方法。
3、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4、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糖放在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白糖会(熔化)、(炭化)。
5、我们可以用(筛网)分离沙和豆子的混合物。
沙和豆子的混合是物理变化。
6、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如(白糖)和(水)混合;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的物质,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7、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8、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色),产生了一种蓝色的新物质。
9、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新的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
10、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
1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
12、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利用(物质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了温度计,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又如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13、通过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我发现铁锈是(红褐色)、(有空隙)、(没有光泽)、(不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粗糙)等。
14、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在日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15、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可以发现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新物质附着),同时蓝色的硫酸铜液体颜色会(变浅),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具有的特征是(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无色透明)。
17、含有淀粉的食物:玉米、土豆、番薯、苹果、面包、馒头、南瓜。
不含淀粉的食物:花菜、胡萝卜、白萝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洋葱18、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防止、减缓铁制品生锈的速度?答:(1)制成合金;(2)铁制品表面涂防护层;(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21、用图表归纳本单元内容第三单元宇宙一、填空题: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的半径大约为地球半径的(四分之一),它的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体积是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昼夜温差(310℃)。
2、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
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3、月球环形山的形状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5、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运行。
6、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7、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8、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9、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新月),“十五”称(望月)。
10、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由圆变缺)。
11、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月食只有(月全食)(月偏食)两种;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而月食发生在(农历十五或十六)。
1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13、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日食。
当月球运动到地球的背面,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月食。
14、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这些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由近及远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5、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并以(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命名,人们把这些区域称为(星座)。
其中有一个星座的流星雨特别有名,这个星座就是(狮子星座)。
16、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
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
17、“夏季大三角”是指:天津四(天鹅座)、织女星(天琴座)和牛郎星(天鹰座)。
18、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上是由(1000亿—2000亿)个(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它的直径大约有(10万光年)。
银河系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这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成为(河外星系)。
19、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
20、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
21、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重要位置,(神州)飞船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1、人们在生活中产生大量(垃圾)。
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烧),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
2、填埋场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不能(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3、(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4、(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产生大量垃圾,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的(环境污染)。
5、(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6、垃圾可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生活垃圾一般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7、厨余垃圾包括:果皮、剩余饭菜等;可回收垃圾包括:纸制品、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橡胶等;有毒有害垃圾包括:过期药品、注射器、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
8、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装),它便于对有毒垃圾的处理。
废电池和医疗垃圾是一种需要谨慎处理的垃圾。
9、(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10、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水资源量计量,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有40多个。
11、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
由此可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12、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水库)、(湖泊)和(河流)。
自来水是主要的(饮用水),(饮用水源)不能洗澡。
13、污水的处理比较复杂,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即(沉淀)、(过滤)、(加入药物进行灭菌)获得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