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三课《手拉手》教案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让我们手拉手》
第3课让我们手拉手一.教课目的1、能用高兴、开朗、形象的动作表现《让我们手拉手》的音乐形象,加强动作创编能力与肢体表现力。
2、经过小组间合作表现,提升合作能力。
3、培育团结友善、感恩父亲母亲、忠诚祖国的美好感情。
二.学情剖析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对音乐已经有必定的感知力,且形象思想较强,开朗爱动,擅长肢体表现。
心灵充满美好童真,易于接受团结友善、感恩父亲母亲、热爱祖国等思想教育。
三.教课重难点能用高兴开朗的动作表现《让我们手拉手》的音乐形象。
四.教课过程活动1【导入】让我们手拉手(出示课件)“同学们,大家请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如何做游戏呢?(生:手拉手)那他们手拉腕表示他们之间是团结友善?仍是冷淡无情呢?(生:团结友善)团结友善一种特别崇高的质量和美好的感情,请伸出你的双手和你左右的同学手拉手,表示团结友善好吗?(左右同学互相拉手)此刻就让我们手拉着手来听一首歌《让我们手拉手》。
”活动2【讲解】让我们手拉手1、播放课件,初听歌曲,(板书课题)指引学生下位随势拉着手随歌曲轻轻摇动头和身体。
2、感觉理解歌词内容含义。
“这首歌终究唱了谁和谁手拉手?他们战胜了哪些困难而实现自己的理想?表达如何的感情呢?请大家边看屏幕中的歌词边听边跟唱”:指发问议论如上问题。
(板书:贴图片)鲜花和鲜花手拉手,才能让太阳向自己浅笑点头,吸取更多的阳光实现绽放漂亮的理想;大雁和大雁手拉手,才能迎风傲雪,把风雪抛在身后,实现翱翔的理想;浪花和浪花手拉手,才有波浪汹涌,实现奔腾的理想;高峰和高峰手拉手,才能挺直腰,挺起胸口,表现出宏伟的壮美英姿。
把鲜花献给父亲母亲,感恩父亲母亲对我们的爱,把忠诚的心献给祖国,由于有国才有家,只有祖国兴盛,我们才能幸福成长。
3、熟习歌曲节奏、曲调,协调拉手。
“既然手拉手能产生这么大的力量,表达这样美好的感情,那就让我们手拉手跟着歌曲高兴的节奏边跟唱律动起来”。
(播放课件)指引学新手拉手律动唱歌,熟习歌词。
一年级音乐下册手拉手教案人音版
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手拉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舞蹈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知识与技能: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手拉手》,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学会手拉手的基本舞蹈动作。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手拉手》的歌词和旋律。
2. 掌握手拉手的基本舞蹈动作。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三拍子的节奏感受和表现。
2. 舞蹈动作的协调和表现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钢琴或其他音响设备。
3. 手拉手舞蹈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做热身运动,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 聆听:教师播放歌曲《手拉手》,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主题。
3. 学唱:教师教授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唱法。
4. 舞蹈:教师教授手拉手的基本舞蹈动作,让学生在舞蹈中感受音乐的韵律。
5.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舞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每组学生进行演唱和舞蹈展示,评价小组的表现。
8. 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团结友爱的精神。
9.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展示所学歌曲和舞蹈。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用欢快的情绪完整地演唱歌曲《手拉手》。
2. 学生能够熟练地完成手拉手的基本舞蹈动作。
3. 学生能够理解并体会团结友爱的精神。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手拉手合唱比赛,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邀请家长参加手拉手舞蹈表演,增进家校联系。
3. 开展手拉手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团结友爱的精神。
八、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在舞蹈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动作规范和表现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人音小学音乐一下《3让我们手拉手》word教案
人音小学音乐一下《3让我们手拉手》word教案一. 教材分析《3让我们手拉手》是人音小学音乐一下册的一首歌曲,歌曲内容生动,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同时,歌曲中的手拉手动作可以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感受到团结的力量,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面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音乐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由于年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尚在培养之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3让我们手拉手》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3.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3让我们手拉手》的歌词和旋律的掌握。
2.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3.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音乐节奏感。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提高演唱技巧。
3.小组合作法: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3让我们手拉手》的歌词、旋律、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手势道具: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手拉手动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歌曲《3让我们手拉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主题。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关注学生对歌曲旋律和歌词的掌握情况,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词接龙游戏,加强学生对歌曲歌词的记忆力。
同时,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手拉手动作,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感受到团结的力量。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3课聆听《让我们手拉手》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3课聆听《让我们手拉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让我们手拉手》是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三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童趣,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歌曲的主题是团结友爱,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与他人手拉手的力量,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
他们在音乐方面具有一定的听觉和动作协调能力,但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潜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歌曲《让我们手拉手》,并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进行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体验团结友爱的力量,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音准掌握。
2.歌词的理解和表达。
3.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4.情感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让他们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歌曲《让我们手拉手》的相关图片和动画。
2.教学乐器:准备吉他、钢琴等乐器,为学生提供伴奏。
3.教学道具:准备手拉手的手势道具,增强学生的互动性。
4.教学场地:安排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进行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欢快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习的歌曲《让我们手拉手》,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团结友爱吗?”。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让我们手拉手》,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然后引导学生跟唱,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手拉手,按照歌曲的节奏前行。
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三课《手拉手》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三课《手拉手》教案人音版课程概述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民间小调音乐《手拉手》的内容和演唱技巧。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加深对中国民间音乐的了解,同时提高口唱和乐器演奏的技能。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唱出《手拉手》中的歌词。
2.了解小调音乐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3.掌握基础的口唱和乐器演奏技巧。
教学准备•乐器:琴键、小简谱、口琴、三角铁、敲击器。
•教材: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
•教具:投影仪、音频播放器。
教学过程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民间音乐的图片和录音来引导学生的兴趣,如陈李华和吴鶯娘的演唱等等。
同时,向学生提问:你们了解什么是小调音乐吗?小调音乐有哪些特点?学习歌曲内容1.播放音频版本的《手拉手》,学生跟随伴奏唱跑调部分,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整个乐曲的内容。
2.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发小简谱,由学生自己学习歌曲的整体节奏和各部分的旋律;同时,教师通过琴键演示,帮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歌曲的结构和旋律走向。
3.学生带着小简谱练习唱歌,教师不断纠正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歌曲。
学习演唱技巧1.口唱:教师让学生随着手指连续唱出两个音符,在唱出第一个音符时稍稍缩短声音的持续时间,得出一个断音效果。
在伴奏时出现断音,学生就需要停止唱歌,然后等到出现下一个保持音持续的区间再开始唱,这样就可以更准确地完成唱歌任务。
2.乐器演奏:教师介绍简单乐器的使用方法,例如口哨、口琴、三角铁和敲击器等。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乐器,模仿老师示范的演奏技巧,尝试与伴奏合奏。
综合训练教师将学生分为几组,在伴奏下演唱《手拉手》。
在演唱的过程中,让学生尝试口唱和乐器演奏,并且要注意听伴奏,在不失控制的情况下尽力保持与乐曲的节奏同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国民间音乐的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提高了口唱和乐器演奏的技能。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多听、多唱、多练,将课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一年级音乐下册手拉手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音乐下册手拉手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认识音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基本的音符,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节奏感。
3. 引导学生用手拍击节奏,增强对音符时值的感知。
二、教学内容:1. 讲解音符的分类和时值。
2. 演示音符的用手拍击节奏。
3. 练习用手拍击基本音符的节奏。
三、教学步骤:1. 讲解音符的分类和时值,如全音符等于四拍,二分音符等于两拍,四分音符等于一拍,八分音符等于半拍。
2. 示范用手拍击基本音符的节奏,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3. 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拍击音符节奏,加强对手拍节奏的感知。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对手拍节奏的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在分组练习中的合作情况。
第二章:学习简单的旋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习简单的旋律,培养音准感。
2. 引导学生用声音表达旋律,提升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简单的旋律,包括音高和节奏。
2. 练习用声音表达旋律。
三、教学步骤:1. 教授简单的旋律,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唱。
2. 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之间唱旋律,加强音准感的培养。
3. 进行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旋律。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练习中音准的准确性。
2. 观察学生在分组练习中的合作情况。
第三章:认识简单的打击乐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基本的打击乐器,如木鱼、铃鼓等。
2. 培养学生对打击乐器的兴趣,增强音乐感知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基本的打击乐器,包括木鱼、铃鼓等。
2. 学习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
三、教学步骤:1. 介绍打击乐器的名称和特点,如木鱼的声音清脆,铃鼓的声音洪亮。
2. 示范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3. 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合作演奏简单的旋律。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练习中对手拍节奏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分组练习中的合作情况。
第四章: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提升身体协调能力。
音乐人音一年级下册(2013年新编)第三课《手拉手》(教案)
科目:音乐年级:一年级主备教师:使用教师:授课课题第三课《手拉手》教学目标审美感知:能精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熟练掌握四分休止符。
艺术表现:能反复精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创意实践: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制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
文化理解:通过听《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唱《雁群飞》《数鸭子》,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聆听歌曲,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难点:能用欢快活泼的动作表现《让我们手拉手》的音乐形象。
教法学法听唱法、欣赏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光盘一科一品1.课前律动:手势操2.小乐器:排箫吹奏《欢乐颂》第一课时《让我们手拉手》教学过程创新发展五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激思(情境引入,激发兴趣,激起思维)1.组织教学,课前律动。
2.教师播放歌曲《找朋友》,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进行找朋友的游戏。
3.教师制造情景,询问学生的好朋友是谁,分享你与朋友之间是如何建立起友情的。
1.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课前律动。
2.学生聆听歌曲《找朋友》,伴随歌曲旋律找到自己的朋友3.学生自由、积极地回答教师的问题。
启思(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启发思维)1.教师播放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2.教师播放歌曲,指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速度。
3.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内容。
4.结合乐谱,聆听教师范唱,感受歌曲。
1.学生认真聆听音乐,并自由回答问题。
2.学生感受歌曲中情绪和节奏。
3.学生再次聆听歌曲并说出自己听到的歌词内容。
4.学生聆听教师示范唱。
展思(交流质疑,建构新知,展示思维)1.根据旋律线给歌曲划分乐段。
2.对比聆听。
3.(1)A段: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学习按节奏朗读读歌词。
(2)B段:4.教师指导学生为歌曲加入打击乐伴奏。
5.教师范唱歌曲的低声部部分。
1.学生根据旋律线给歌曲划分乐段。
2.学生对比聆听A段和B段乐曲。
3.学生按照节奏朗读歌词。
一年级音乐下册手拉手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音乐下册手拉手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课程介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等。
2.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培养学生对手拉手活动的兴趣,感受音乐与动作的结合。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元素的学习和体验。
2. 手拉手活动的介绍和练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通过分组合作、互动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四、教学资源1. 教学PPT、音乐CD、教学视频等。
2. 手拉手道具(如彩带、绳子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基本元素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学生在手拉手活动中的表现和团队意识。
第二章:认识节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节奏的基本概念,如强弱、速度等。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1. 节奏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节奏练习活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通过分组合作、互动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四、教学资源1. 教学PPT、音乐CD、教学视频等。
2. 节奏道具(如拍手器、小鼓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节奏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学生在节奏练习中的表现和表达能力。
第三章:学习旋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旋律的基本概念,如音高、音程等。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旋律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旋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旋律练习活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通过分组合作、互动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1. 教学PPT、音乐CD、教学视频等。
2. 旋律道具(如音高标识、旋律线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旋律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学生在旋律练习中的表现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感受音乐与动作的结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动作的结合,感受音乐的魅力。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三课《手拉手》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三《手拉手》教案人音版一、教学内容:、聆听《让我们手拉手》2、聆听《鸭子拌嘴》3、表演《一对好朋友》4、表演《数鸭子》二、教学总目标:、通过听《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唱《一对好朋友》、《数鸭子》,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歌曲。
3、能结合聆听歌曲,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
4、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三、教材分析:童声独唱《让我们手拉手》《让我们手拉手》是一首朝气蓬勃的创作歌曲。
歌曲以昂扬的音调,欢快的旋律,富有特点的节奏构成。
2民间打击乐《鸭子拌嘴》本曲是由作曲家安志顺编创的打击乐曲。
乐曲一开始,用小钹的独奏来模拟鸭子冲破黎明时的宁静引颈鸣叫,顿时听众带入可爱的鸭群之中。
人们仿佛看见一只调皮的小鸭,拍着翅膀飞出鸭棚,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
该曲作于1982年,用在《仿唐乐舞》中。
该曲于1983年被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评为优秀音乐作品,并荣获1984年全国民族器乐作品创作比赛二等奖。
3歌曲《一对好朋友》《一对好朋友》是一首采用民间音调写成的创作歌曲。
歌曲的旋律活泼,节奏紧凑,描述了小伢伢和小妞妞一块去放鸭和牛,一块唱着歌回家的情景。
歌颂了小朋友间真挚朴素的友谊。
4.歌曲《数鸭子》《数鸭子》是一首具有说唱风格的创作歌曲。
歌曲说唱结合,旋律的音调主要以级进为主,接近语言的韵律,极富童趣。
歌词描写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数鸭子的情景,反映了富裕了的农民的幸福生活。
四、学情分析本的歌曲学生很喜欢唱,尤其是《数鸭子》一首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非常的高,教师要利用学生的积极性,把这首歌的第二段歌词也教给学生。
本的聆听曲目《鸭子拌嘴》学生听起来有些难度,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听懂,教师要好好的指点学生去听。
五、时安排:二时第一时教学内容:、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2、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3、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4、编创与活动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人音小学音乐一下《3第三课手拉手》说课稿
人音小学音乐一下《3第三课手拉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3第三课手拉手》是人音小学音乐一下教材中的第三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歌曲《手拉手》。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感染力,表达了友谊和团结的力量。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和音乐基础,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情况:1.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较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2.音乐基础薄弱,音准、节奏等方面有待提高;3.集体合作意识较强,喜欢参与集体活动。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歌曲《手拉手》的旋律、歌词及意义,认识音乐的基本元素;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提高音准、节奏等方面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手拉手》的旋律、歌词及意义;2.教学难点:音准、节奏的掌握,集体合作演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模仿来学习歌曲;2.运用分组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体验;4.采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有趣的音乐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2.新歌教学:先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旋律的美感;然后教授歌词,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3.练习演唱:分组进行练习,教师逐一指导,纠正发音、音准等方面的问题;4.集体演唱:全班同学一起演唱,培养集体合作意识;5.创编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为歌曲创编动作或表演,提高学生的创造力;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手拉手,心连心,我们是一家人(2)风雨同舟,携手前行,共创美好未来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演唱歌曲的正确性、流畅性;2.学生在集体演唱中的参与度;3.学生对歌曲歌词的理解和感悟;4.学生创编动作或表演的创意和表现力。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让我们手拉手-人音版
其次,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歌曲旋律和节奏的掌握程度。通过分解动作、示范演唱和拍手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了八分音符的节奏,提高了音乐感知能力。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成果展示,使学生们在合作中学会了倾听、交流和分享。他们在讨论中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
3.增强团队协作意识: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歌词编写和舞蹈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培养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编写歌词过程中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达情感,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5.增进文化理解:通过音乐作品欣赏,让学生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尊重多元文化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歌曲《让我们手拉手》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首充满欢乐和合作精神的歌曲,通过它我们可以学习到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歌词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和学唱这首歌,来看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音乐表达友谊和团结。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八分音符的节奏,我会通过拍手和身体动作来帮助大家理解。
最后,我认为课堂总结环节很重要,它能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加深记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重视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总结中不断提升。
-节奏感知:理解并准确演绎复杂的节奏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挑战。
-举例:利用打击乐器或身体拍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节奏,采用简单的语言或图示帮助学生理解节奏的分割。
-舞蹈协调性: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可能较难掌握。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3课聆听《让我们手拉手》教案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3课聆听《让我们手拉手》教案一. 教材分析《让我们手拉手》是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三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他们对音乐有着天然的热爱。
但同时,他们的自律能力和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激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让我们手拉手》的演唱技巧和节奏。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3.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合唱部分的协调和配合。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小组合作: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鼓励。
3.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让我们手拉手》的音频、视频及图片。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道具:手偶、彩带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让我们手拉手》,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拍手。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第一段,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学唱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停下来,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每组选择一位组长,负责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对每组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组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学生观看并学习。
然后,全体学生一起合唱歌曲,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为歌曲编创动作或舞蹈。
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展示自己的才华。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节奏和音准,以及集体合作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跟家长一起演唱歌曲《让我们手拉手》,培养家庭音乐氛围。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3课《手拉手》教案教学设计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3课(手拉手)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聆听1、让我们手拉手2、鸭子拌嘴演唱 1、雁群飞 2、数鸭子知识与技能 0 发声练习编创与活动教学目的1、通过听(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唱(一对好朋友)、(数鸭子),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能反复精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3、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制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
4、能精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重难点能精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能反复精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教学打算钢琴、打击乐器、课件、图片等。
第—课时聆听(让我们手拉手)、演唱(雁群飞)一、导课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生有秩序的进入教室坐好并将学具摆放齐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聆听(让我们手拉手)1、初听全曲:聆听乐曲(让我们手拉手)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师伸出手〕生:这是手呀!师:那你们把两只手伸出来,和旁边的同学手拉手。
师:你们觉得大家手拉手都代表了什么意义呢?生:代表友好,团结。
师:是呀,鲜花和鲜花手拉手就形成一片漂亮的花海,美极了!浪花和浪花手拉手就形成海洋,可真壮丽!那我们人人手拉手,心连心就会形成庞大的力量,一起去战胜困难!同学们,来我们一起听这首歌(让我们手拉手),听完后看你有什么感受?初听乐曲交流师:同学们,听完后有什么想说的呢?生:我想说我们手拉手大家很团结。
师:是呀,我们手拉手也代表着要凝聚力量,我们也要心连心,团结就是力量。
在乐曲声中你听到了谁与谁手拉手吗生:静静地听歌曲(手拉手)的录音。
听完后说一说,教师依据学生的答复揭开一幅幅图画。
2、复听:当你听到这些歌词中的景物时,请用动作表演一下。
学生与老师一起合着音乐跳舞。
3、再听:聆听歌曲的两声部,教师出示节奏图,引导学生读出歌词的节奏4、再听:请你把感受到的音乐用言语描绘成一个简短的故事。
师:让我们分组来跳集体舞。
生:分组围成圆圈跳舞。
5、教师明确、有效的进行评价。
一年级音乐下册手拉手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音乐下册手拉手教案人音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如节奏、音符、音高等。
2. 学习并练习基本的乐器演奏技巧,如打击乐器、键盘乐器等。
3. 学习并演唱一年级下册的音乐曲目,如《小星星》、《小燕子》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如故事、游戏、动画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分组合作,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兴趣。
2. 学生演唱和演奏的准确性、流畅性和表现力。
3. 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计划:第一周:学习音乐理论知识,了解节奏、音符、音高等基本概念。
第二周:学习并练习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如敲击、摇铃等。
第三周:学习并演唱《小星星》这首歌曲,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第四周:学习并练习键盘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如电子琴、钢琴等。
第五周:学习并演唱《小燕子》这首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六、教学计划(续):第六周:开展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第七周:学习简单的音乐创作技巧,如创作简单的旋律、节奏等,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第八周:进行课堂汇报演出,让学生展示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增强自信。
第九周:进行学期音乐考试,评估学生在本学期音乐学习中的成果。
第十周:总结本学期音乐学习,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和鼓励,为下学期的学习做好准备。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材。
2.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音响设备、乐器等。
3.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八、教学进度安排:每周一节音乐课,共计16周。
人音课标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三课《手拉手》第三课时教案
人音课标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三课《手拉手》第三课时教案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性地用打器表现小鸭的生活。
2、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的节奏。
教学重点: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难点: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表演《一对好朋友》
(1)结合歌曲《一对好朋友》安排好一个参与歌曲表现的练习,教师可提示学生在歌中哪几处加上牛或鸭的叫声比较合适。
(2)分组演唱,请一名同学加上叫声,试一试,看哪一种加入更好。
(3)选择出最合适的一种方法完整地演唱。
(4)结合《鸭子拌嘴》提示学生自选打击乐器模仿鸭子的走路或叫声,创造出小鸭的故事。
2、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个二声部读拍节奏的练习,一个鸭子在“吹口哨”,发出“du”的声音,其他几只鸭子叫“ga”,请同学们按着节奏读一读,拍一拍,在把两种声音和起来。
鸭子叫声可分小组处理成有一定力度变化,可表现各种情绪的。
(2)、分小组设计,并表演给大家看。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
《手拉手》 第三课时(教案)人音版(2012)音乐一年级下册
手拉手第三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唱出歌曲《手拉手》;2.能模仿老师的动作,配合歌曲舞动;3.能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速度;4.能感受合作、友谊、欢乐等情感。
教学内容•歌曲欣赏:播放《手拉手》音乐,让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摆动身体,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教师示范:老师用大屏幕或投影仪播放视频,示范歌曲舞蹈动作,让学生可以模仿老师的动作;•学生模仿:让学生跟着老师的示范进行动作模仿,帮助学生掌握歌曲舞蹈动作;•教师指导:对于掌握不良的学生,老师手把手指导;•歌曲学唱:教师进行歌曲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速度;•整合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自由进行交流,最后在整合的环节里互相配合,互相鼓励,展现互助和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1.歌曲的正确唱法;2.能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速度;3.学习歌曲的舞蹈动作。
教学难点1.歌曲的整体感受;2.学生之间的合作和配合。
教学流程1.歌曲欣赏;2.教师示范;3.学生模仿;4.教师指导;5.歌曲学唱;6.整合练习。
教学方法交互式教学。
教学过程1. 歌曲欣赏播放歌曲《手拉手》,让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摆动身体,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2. 教师示范教师用大屏幕或投影仪播放视频,示范歌曲舞蹈动作,让学生可以模仿老师的动作。
3. 学生模仿让学生跟着老师的示范进行动作模仿,帮助学生掌握歌曲舞蹈动作。
4. 教师指导对于掌握不良的学生,老师手把手指导。
5. 歌曲学唱教师进行歌曲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速度。
6. 整合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自由进行交流,最后在整合的环节里互相配合,互相鼓励,展现互助和合作的精神。
教学评价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模仿和跟随老师进行舞蹈动作的时候,表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力。
最后在整合的环节中,学生之间的合作和配合也让我非常满意。
虽然这是一节音乐课,但是学生从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以及对合作、友谊、欢乐等情感的感悟和体验。
实施情况这节课的实施效果比较好。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手拉手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手拉手教案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手拉手教案第 1 页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手拉手教案篇一:2019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三课《手拉手》教案及反思 2019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三课《手拉手》教案及反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体态和声音去体验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这首歌曲音乐的分句比较多,不容易学。
教学过程:导入 1、聆听歌曲《让我们手拉手》多听几遍,提示重点聆听歌词内容。
歌中唱了谁和谁手拉手? 2、把鲜花、大雁、高山、浪花做成图片引导学会少年宫用动作表现。
并随歌曲此起彼伏的先后表现,营造换了的气氛。
师:小朋友们,往黑板上看,我看哪位小朋友聪明,认识师画的是什么?(在黑板上画 7 只大雁,排成一的形状)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手拉手教案第 2 页生:(小鸟、小燕子、大雁.......)师:小朋友们很聪明,那老师这有几只大雁啊?他们飞行时候是排1 / 3的整整齐齐的还是胡乱飞,谁有力气谁飞的快呢?生:........ 师: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有一群大雁要飞到温暖的地方去过冬。
他们整齐的队伍像写在天上的人字。
有一天,一只年轻的大雁突然离开大队,自己飞走了。
他一边飞一边想:我为什么一定要排着队呢?多不自由呀!他飞呀,飞呀。
渐渐地,他感到吃力了,身体也越来越沉了。
这时,他才后悔不该离开集体。
正在这时,一只年长的大雁飞来接他。
年轻的大雁地问:为什么离开队伍,就飞不动呢?年长的大雁地告诉他:大家排队飞行,把周围空气扇动起一股向上和向前的气流。
借着这股气流,每只大雁飞起来就省一点力。
你离开队伍,没法利用气流帮助,所以很快就累了。
年轻的大雁明白了,他跟在年长的大雁后面,去追赶队伍。
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三课《手拉手》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三《手拉手》教案人音版一、教学内容:、聆听《让我们手拉手》2、聆听《鸭子拌嘴》3、表演《一对好朋友》4、表演《数鸭子》二、教学总目标:、通过听《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唱《一对好朋友》、《数鸭子》,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歌曲。
3、能结合聆听歌曲,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
4、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三、教材分析:童声独唱《让我们手拉手》《让我们手拉手》是一首朝气蓬勃的创作歌曲。
歌曲以昂扬的音调,欢快的旋律,富有特点的节奏构成。
2民间打击乐《鸭子拌嘴》本曲是由作曲家安志顺编创的打击乐曲。
乐曲一开始,用小钹的独奏来模拟鸭子冲破黎明时的宁静引颈鸣叫,顿时听众带入可爱的鸭群之中。
人们仿佛看见一只调皮的小鸭,拍着翅膀飞出鸭棚,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
该曲作于1982年,用在《仿唐乐舞》中。
该曲于1983年被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评为优秀音乐作品,并荣获1984年全国民族器乐作品创作比赛二等奖。
3歌曲《一对好朋友》《一对好朋友》是一首采用民间音调写成的创作歌曲。
歌曲的旋律活泼,节奏紧凑,描述了小伢伢和小妞妞一块去放鸭和牛,一块唱着歌回家的情景。
歌颂了小朋友间真挚朴素的友谊。
4.歌曲《数鸭子》《数鸭子》是一首具有说唱风格的创作歌曲。
歌曲说唱结合,旋律的音调主要以级进为主,接近语言的韵律,极富童趣。
歌词描写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数鸭子的情景,反映了富裕了的农民的幸福生活。
四、学情分析本的歌曲学生很喜欢唱,尤其是《数鸭子》一首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非常的高,教师要利用学生的积极性,把这首歌的第二段歌词也教给学生。
本的聆听曲目《鸭子拌嘴》学生听起来有些难度,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听懂,教师要好好的指点学生去听。
五、时安排:二时第一时教学内容:、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2、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3、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4、编创与活动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新课标】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手拉手》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反思改进措施(二)存在主要问题
1.学生课堂参与度不均: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而部分学生则较为被动。这可能是由于教学内容的吸引力不足或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
2.学生音乐创作能力有待提高:在音乐创作环节,部分学生的作品较为简单,缺乏创意。这可能是由于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创作技巧不足。
反思改进措施(三)改进措施
1.针对课堂参与度不均的问题,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针对学生音乐创作能力有待提高的问题,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和创作技巧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创作机会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音乐创作能力。
2.在音乐创作前,教师提供情感表达的示例,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情感如何通过音乐传达,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尝试,发挥团队的力量共同解决问题。
3.教师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断调整和完善作品,以突破创作难点。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4.音乐创作技巧掌握: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掌握了简单的音乐创作技巧,如节奏变化、音高组合等,为今后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基础。
5.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在课堂讨论、展示和点评环节,锻炼了表达能力,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6.审美观念和人文素养提升:通过对《手拉手》歌曲的学习,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了良好的审美观念,提高了人文素养。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手拉手》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手拉手
一、教学内容:
1、聆听《让我们手拉手》
2、聆听《鸭子拌嘴》
3、表演《一对好朋友》
4、表演《数鸭子》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听《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唱《一对好朋友》、《数鸭子》,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3、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
4、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三、教材分析:
1.童声独唱《让我们手拉手》
《让我们手拉手》是一首朝气蓬勃的创作歌曲。
歌曲以昂扬的音调,欢快的旋律,富有特点的节奏构成。
2.民间打击乐《鸭子拌嘴》
本曲是由作曲家安志顺编创的打击乐曲。
乐曲一开始,用小钹的独奏来模拟鸭子冲破黎明时的宁静引颈鸣叫,顿时听众带入可爱的鸭群之中。
人们仿佛看见一只调皮的小鸭,拍着翅膀飞出鸭棚,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
该曲作于1982年,用在《仿唐乐舞》中。
该曲于1983年被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评为优秀音乐作品,并荣获1984年全国民族器乐作品创作比赛二等奖。
3.
《一对好朋友》是一首采用民间音调写成的创作歌曲。
歌曲的旋律活泼,节奏紧凑,描述了小伢伢和小妞妞一块去放鸭和牛,一块唱着歌回家的情景。
歌颂了小朋友间真挚朴素的友谊。
4.歌曲《数鸭子》
《数鸭子》是一首具有说唱风格的创作歌曲。
歌曲说唱结合,旋律的音调主要以级进为主,接近语言的韵律,极富童趣。
歌词描写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数鸭子的情景,反映了富裕了的农民的幸福生活。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歌曲学生很喜欢唱,尤其是《数鸭子》一首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非常的高,教师要利用学生的积极性,把这首歌的第二段歌词也教给学生。
本课的聆听曲目《鸭子拌嘴》学生听起来有些难度,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听懂,教师要好好的指点学生去听。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
2、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
3、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
4、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听唱法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引导学生探索歌曲应以赞美的情感完整地演唱,声音要亲切自然,并用动作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
解。
3、通过自编动作与活动,引导学生自创动作和在歌曲的空拍处加上小动物的叫声,使歌曲的演唱更为生动有趣。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前课内容。
(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听歌曲录音《让我们手拉手》;(规范要求同学们聆听时能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
1)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心情怎样?
2)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
2.听歌曲录音《一对好朋友》;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学生边拍边听。
听后谈歌曲内容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在乐句结束处加上牛或鸭的叫声),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鸭子伴嘴》
2、学唱歌曲《数鸭子》
3、表演歌曲《数鸭子》
4、节奏编创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鸭子伴嘴》,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强弱所带来的变化,以及感受音乐作品中鸭子的生动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数鸭子》,引导学生能以歌声、动作来表现自己热爱生活,喜爱小动物的情趣。
感受不同音乐要素的表现的不同动物的形象及场景。
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4、通过节奏读拍编创活动,进行简单的二声部练习。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
(唱游为主)
3.二声部节奏编创活动:先分别学习吹口哨“du”和鸭子叫“ga”;后全起来。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鸭子伴嘴》
1)初听,(完整听全曲)。
并提示小鸭与老鸭叫的地方。
2)谈谈所听内容;故事描述(集体)并谈谈每个情景所用的打击乐器是怎能样配合的。
3)复听:自由活动:随《鸭子伴嘴》,引导学生自由地进行编创活动,以走路、鸭叫等。
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由乐曲《鸭子伴嘴》入歌曲《数鸭子》)
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高低、长短的动作表示;)
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
3.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数鸭子》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