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典型材料
村土地流转情况典型材料_1
村土地流转情况典型材料村距市西北约五十公里处,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小山村。
全村土地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现有47户169口人。
原来是上级确定的重点扶持的贫困村之一。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大大提高了村民种田的积极性,但是由于村子地处深山,位置偏僻,土地贫瘠,交通不便,村民人均年收入仅为570元左右。
从九十代末以来,我们尝试着发展民俗旅游业,村民逐步摆脱了“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全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事实证明,要想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仅靠耕种几亩承包地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按照当地的现实情况,实行新的土地经营机制,实行土地流转后农民收入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土地流转机制是我国家庭联产承包实践的产物,实行土地流转机制是农民增加收益、富裕起来的一条康庄大道,是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方面。
国家对于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也给予了很大的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出台了允许土地流转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使土地流转这一新生事物在广大农村发展起来。
20**年8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济”。
这些法律和政策,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提供了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规范和推进了该村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
随着民俗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20**年6月,在昌平区旅游局招商会上,该村与投资商签订了联合开发菩萨山风景区的协议,成立了北京菩萨山旅游有限公司,投资1300万元恢复建设和完善了卧佛山、笔架山、华艺宫、民俗园等46个自然景点和人文景点。
但是,由于村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经营,村了里的土地都承包到户,每一个景点、每一条道路,都牵涉到一户乃至多户,严重的影响了开发的进程。
因此,为了使景区按照统一规划开发,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更好的整合山村旅游资源,该村两委班子和菩萨山公司领导反复磋商研究制定了一个新的举措--实行农户土地经营权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及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由菩萨山公司出面,将村民的土地以租赁的形式流转过来,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绿化。
村集体流转土地汇报材料
村集体流转土地汇报材料标题:关于我村集体土地流转工作情况的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们村集体土地流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以下是我村在近期土地流转工作中的具体实施进展、成效及存在问题的详细汇报。
一、土地流转基本情况截止目前,我村已完成集体土地流转总面积达XXX亩,涉及农户数为XXX户,占全村农户总数的XX%。
流转的土地主要用于农业规模化种植、特色产业发展以及乡村旅游等项目。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相关地方政策,确保土地流转程序合法合规,切实保障农民权益不受损害。
二、土地流转主要做法与成效1.制定并完善土地流转方案:结合本村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规划,明确了流转土地的具体用途、期限、补偿标准及方式,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后,经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2.公开透明操作:整个流转过程公开透明,从流转意愿征询、合同签订到补偿发放,均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并在村务公开栏公示,接受全体村民监督。
3.引入优质经营主体:积极引入有实力、信誉良好的农业企业、合作社或大户参与土地流转,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实现农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发展双丰收。
4.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合同约定,确保流转土地的农民能够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并鼓励采取分红、就业等多种形式的利益共享机制,增强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尽管我们在土地流转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部分农户对土地流转的认知程度不高,流转后的就业安排尚不充足,以及在流转过程中对市场风险防范机制不够健全等。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如下改进措施:1.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土地流转政策法规,让农民充分了解土地流转的意义及其带来的长远收益;2.积极对接劳动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为流出土地的农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和技能提升平台;3.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加强与合作方的沟通协商,设立相应的风险保证金制度,降低市场波动给农户带来的潜在风险。
农村土地流转案例
农村土地流转案例【篇一:农村土地流转案例】[导读]土地流转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下面土流网就为大家分享土地流转的三个成功案例土地流转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下面土流网就为大家分享土地流转的三个成功案例:分享土地流转的三个成功案例一、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农村土地流转的探索与实践八步区辖12个镇、1个民族乡和1个街道办,国土面积3686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7万人),行政村186个,农户11.46万户,耕地39.02万亩。
该区是2003、2004年度“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市、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区)”、“中国李子之乡”、“广西粮食生产先进县(区)”“广西蔬菜第一大县(区)”、“广西特色农业十大强县(区)”和“广西商品林发展先进县(区)”。
近年来,该区大胆创新,对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行了有益探索,提高了农村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灌阳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流转速度加快,逐渐形成规模化经营。
灌阳县位于广西东北部,东与湖南道县、江永相邻,南、西、北与本区恭城、灵川、兴安、全州接壤,距桂林市159公里,距南宁市588公里。
素有“八山一耕地,半水半村庄”之称,为典型的农业县,属自治区老少边山区县之一。
全县辖138个行政村,2438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5.4万人,农业劳动力15.2万人,耕地面积294637亩,其中:水田208133亩,旱地86504亩。
据统计:全县耕地流转农户32605户,49521亩,占总面积的17%。
与上年相比,流转速度更快,规模进一步加大,基本形成适度规模经营。
全县租赁100亩以上的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个人有54户,流转面积1.7万亩。
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水平。
不但形成参与流转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
而且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带动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
以及加快劳动力转移,促进城镇化发展。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拉长农业产业链的同时促进新技术新品种应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经验交流]XX乡镇土地流转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经验交流]XX乡镇土地流转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经验交流]XX乡镇土地流转工作经验交流材料XX乡镇土地流转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实施土地流转,有效集聚土地资源,是发展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现代农业的基础。
2009年以来,南庄镇根据等相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的政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依托企业、种植大户和农村经纪人,采取“转包、出租、转让、入股”等方式,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工作,使土地规范化、市场化、常态化流转。
目前,全镇共流转土地万亩,成为全县乃至全州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并取得一定成效的示范镇。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农推站、农经站、国土资源分局、财政所、信用社等单位为成员的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推站,具体负责土地流转的日常管理、指导和协调工作。
并把土地流转任务分解到相关村委会、村(组),形成镇、村、组三级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以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
二、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一是通过学习有关土地流转文件精神,提高基层干部对加快土地流转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而有计划、有秩序、有目标地开展土地流转工作。
二是通过召开群众会、进村入户开展走访活动等方式,向农民广泛宣传开展土地流转的意义、作用、目的和措施等,消除农民思想顾虑,让其了解土地流转程序,提高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意识,把更多的土地流出来。
2009年土地流转率先在干龙潭村委会干塘村进行,一开始阻力很大,农民不愿意把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尽管当时农民栽种的都是些传统农作物,如玉米、红薯等,亩产经济价值仅仅为五、六百元,但农民认为土地是根本,土地流转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通过镇领导班子成员、村委会四职干部用一年多时间,多次进村做工作,才基本完成干塘村的土地流转工作。
2010年农民开始尝到土地流转后的甜头,个别不愿意流转的村民都愿意把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然后到葡萄地里务工,工作不仅不累,而且经济收益有保障。
土地流转典型材料村级
支部引领,合作社推动,推动土地流转00村位于22镇东南部,有耕地2700亩,山林1800亩,358户,人口1411人,党员42名,村“两委”干部5人。
该村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农户为基础,以合作社为载体,以富民为目的,通过“支部抓合作社、合作社带农户”的工作模式,把党支部的政治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土地流转,发展集体经济的道路,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2.2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1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46元。
一、支部牵头,推动土地流转00村针对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多次召开村“两委”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积极帮助农民谋划致富增收办法,最终确定了发展干果种植的道路。
村干部和党员形成共识后,采取包街包户的方式,逐户走访谈心、做思想工作,向村民宣传发展干果种植的好处,同时召开村民大会,让干果种植大户给大家现身说法、介绍经验,极大地调动了群众进行土地流转的积极性,流转土地2000亩,用于发展苹果园基地。
二、强化服务合作社发展该村实行林果产业化,基地规模化的路子,不断壮大发展规模。
成立了林果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林果种植基地”的方式,注册了“”商标,成立了30人的专业技术服务队,实行“七统一”的管理模式,建立了农户和合作社收益分成机制,达到盛果期后,合作社按每棵苹果树提8斤,每棵核桃树提5斤鲜果,用于保障运营和管理,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80-100万元,真正使经济林成为群众致富和村集体增收的支柱产业,打造远近闻名的苹果专业村。
三、交叉任职,为合作社发展增添活力实行村“两委”班子成员与合作社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由村党支部书记任合作社社长。
注重发挥党员在合作社中的骨干作用,党员进入合作社关键岗位任职,由党员联系农户,引领农户创市场,提供技术指导、信息咨询等服务,并在此过程中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组干部,努力实现“建一个协会、兴一个产业、培养一批干部、致富一批群众”。
秦川土地流转情况汇报材料
秦川土地流转情况汇报材料近年来,秦川地区土地流转情况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具体情况如下:一、流转规模不断扩大。
秦川地区农村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农户之间的流转、农户与农业企业之间的流转、农户与专业合作社之间的流转等形式多样,流转规模逐年增加。
其中,大规模经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小规模经营以养殖业为主。
流转的土地主要用于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同时也有一部分土地用于养殖业。
二、流转方式多样化。
土地流转方式多样化,不仅有长期流转,还有短期流转和季节性流转。
长期流转主要以租赁方式进行,租期一般为3-5年,短期流转一般为1-2年,季节性流转则以种植季节为周期进行流转。
此外,还出现了土地股份合作社等新型流转方式,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三、流转效益显著。
土地流转为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一方面,通过规模化经营,农户的收入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流转土地的农户可以获得租金收入,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
同时,流转土地的企业和合作社也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为当地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四、流转管理亟待加强。
尽管土地流转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流转土地的管理不够规范,存在一定的监管难度;其次,一些流转主体在流转过程中存在着违规行为,需要加强监管力度。
同时,流转土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综上所述,秦川地区土地流转情况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方式多样化、效益显著、管理亟待加强等特点。
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强流转土地的管理和监管,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推动土地流转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农牧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典型材料
农牧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典型材料农牧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是中国推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重大措施,旨在提高农民的土地收益和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农牧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的典型材料。
一、土地流转背景和概念土地流转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体合法占有的土地流转到其他权益人或经济组织使用,以达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民收入的目的。
而农牧专业合作社则是特指以农牧业为主营业务的合作组织,旨在提高农牧业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
农牧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的背景,主要是由于土地分散化和小农经济的制约,导致了农民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和农村经济的不断萎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土地流转政策的出台和发展农牧专业合作社。
二、典型材料分析(一)典型材料1:川渝合作社川渝合作社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营业务的股份制企业,成立于2013年。
该合作社拥有自己的土地资源,同时也进行了一定的土地流转。
通过流转土地,川渝合作社实现了集约化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经济效益,为农民带来了可见的经济回报。
(二)典型材料2:大连农牧合作社大连农牧合作社是在大连市建立的一家以农牧产业为主的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
该合作社主要进行农牧业的种植、养殖和销售等业务。
通过土地流转,大连农牧合作社在土地上进行了集约化经营,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此外,大连农牧合作社还开展了一系列扶贫工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和贫困户提供了帮助。
三、结语除了以上两个典型材料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农牧专业合作社也在进行土地流转。
不过,道阻且长,仍需要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推进土地流转的同时,加强对合作社的监管和帮助,保障农民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
总之,农牧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之一,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创造更丰富的农民收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整理版]农村土地流转典型材料
农村土地流转典型材料农村土地流转典型材料******专业合作社,组建于2007年,为县农业龙头企业,曾获得******市新科普基地奖和******省“三八”绿色基地奖,现有社员120多户490人,该合作社以中国农科院桑蚕所为依托,通过土地规模化流转,实行基地化生产,走订单回收产品和品牌化经营的路子,实现规模效益,既增强了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目前合作社拥有县内自主产权的桑蚕基地2946亩,分布在******县******村等7个村,流转土地主要以山地和四荒地为主。
2008年合作社实现经济效益4000万元。
合作社社长******,从事桑蚕生产11年,由当初的桑蚕协会发展到现在的专业合作社,她的桑蚕致富乡里的梦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在做大做强县内桑蚕产业的同时,她不断发展扩大周边地区桑蚕生产基地,远到辽宁、内蒙古、吉林,近到河北秦皇岛青龙、承德宽城、迁安、丰南等地。
截止目前,已发展周边地区植桑基地面积50000亩,带动桑蚕种植户50000余户,年实现经济效益1亿元人民币。
该合作社通过土地规模流转,不断发展壮大,探索出了一条致富不忘乡里的双赢乃至多赢之路,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树立了一面旗帜。
其典型示范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有效地制止了土地抛荒。
通过土地流转,一方面使农民将无力经营或不愿经营的土地及时流转过来,通过合作社扩大经营规模,解决“有人无田种、有田无人种”的人地矛盾,有效地制止土地抛荒。
如合作社租种了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东安河村耕地150亩,赤峰堡村农户又将耕种困难的300亩耕地流转给合作社,既有效地解决了耕地抛荒问题,又增加农民收入6.4万余元。
二、实现了转移劳动力和增收双赢。
一方面,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高效益行业合理流动,使一大批从事农业的农户逐渐摆脱了土地的束缚,专门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和农民增收的步伐。
农村土地流转典型材料
新峡村:土地流转“转”出一片新天地新峡村作为小浪底二期移民村,于2000年整体搬迁至轵城镇东部,现有5个居民组,123户,600余口人,耕地面积650亩。
2000年,新峡村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均纯收入仅2700余元,而到了2009年,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余元,实现了跨越式的“三级跳”,进入了“保8争1”的第二梯队。
新峡村在建设新农村各项事业中不断取得新成就,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先后赢得产业化调整特色村、卫生模范村、先进党支部、生态文明示范村等称号。
忆往昔一穷二白,看今朝物阜民丰,不免使人产生这样的疑问:新峡村短短几年快速发展的秘诀是什么呢?一、解放思想,做大做活土地文章新峡村两委深入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召开支、村两委班子会议,碰撞思想,达成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谋求发展的一致共识,明确了要克服直线思维、惯性思维、传统思维方式;克服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小农意识;克服重眼前,轻长远,急功近利的短视毛病,树立可持续发展等新观念,培养抢抓机遇、主动出击、突出特色、敢干事干的意识。
观念的解放转化为超前的行动。
新峡村率先将全村650亩耕地尽数流转给5个大户经营,在我镇土地流转进程中一枝独秀,并积极尝试多种土地流转形式,如:互换地块、反租倒包、委托承包、农户之间相互流转和土地承包使用权入股等,优化了资源配置,为实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提供了必要保障。
二、调整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通过土地流转,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机械化进程,新峡村经济得到全面较快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持续较大幅度增长,由不足3000元增长到8000余元,使农民切实分享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次产业发展并举,三种途径促农增收。
改变传统种植模式,走集约型、生态型、高效型农业发展道路。
根河土地流转情况汇报材料
根河土地流转情况汇报材料根河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是我国北部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生产方式转变,土地流转成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对根河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调研和汇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土地流转面积。
截至目前,根河地区土地流转面积逐年增加,2018年已达到5000亩,其中以耕地流转为主。
农户流转土地主要用于种植大豆、玉米等经济作物,也有部分用于养殖业的发展。
土地流转面积的增加,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也促进了农民增收。
二、土地流转主体。
根河地区土地流转的主体以农户和农业企业为主,其中农户占比较大。
农户通过流转土地,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同时,一些大型农业企业也通过流转土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土地流转主体的多样化,为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土地流转方式。
土地流转方式主要包括承包、租赁和股份合作等形式。
其中,承包是最为常见的方式,农户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给他人进行农业生产,取得一定的租金收入。
租赁方式适用于一些大型农业企业,通过租赁土地进行规模化生产。
股份合作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流转方式,农户与企业合作,共同投资经营土地,实现利益共享。
四、土地流转效益。
土地流转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方面,农户通过流转土地增加了农业生产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农业企业通过流转土地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带动了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
五、土地流转管理。
为了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根河地区加强了土地流转管理,建立了健全的流转登记制度和流转监管体系。
同时,加强了对流转土地的保护和管理,确保了流转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六、土地流转问题。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流转租金标准不统一、流转合同不规范、土地资源过度利用等。
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管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推动土地流转健康发展。
普洱农地流转情况汇报材料
普洱农地流转情况汇报材料近年来,普洱地区农地流转情况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农地流转的实际情况,特向相关部门提供以下汇报材料。
一、流转规模。
据统计,普洱地区农地流转规模逐年扩大。
2018年,全市农地流转面积达到100万亩,比上年增加了20%,其中以茶园和果园为主。
农地流转规模的扩大,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流转方式。
农地流转方式日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租赁外,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参与到农地流转中。
同时,流转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包括定期流转、长期流转、股份合作等,不仅丰富了流转主体的选择,也满足了不同农户的经营需求。
三、流转主体。
流转主体逐渐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农户外,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成为农地流转的重要参与者。
其中,涉足农地流转的企业主要以茶叶加工企业、果品加工企业为主,通过流转土地,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升级。
四、流转效益。
农地流转带来了明显的效益提升。
一方面,流转后的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流转土地的集约化经营,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五、流转管理。
为了规范农地流转秩序,普洱地区加大了对农地流转的管理力度,建立了健全的流转登记备案制度,加强了流转合同的监管,确保了流转过程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同时,加强对流转主体的宣传教育和政策指导,提高了流转主体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
六、流转问题。
在农地流转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流转主体资质不足、流转合同不规范、流转纠纷处理不及时等,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农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普洱地区农地流转情况呈现出规模扩大、方式多样化、主体多元化、效益提升和管理规范化的特点。
同时,也需要重点解决一些问题,以推动农地流转工作的健康发展,为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关注并支持普洱地区的农地流转工作,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临泽县平川镇三二村土地流转典型材料
转变观念促发展流转土地增效益----平川镇三二村土地整体流转经营典型材料临泽县平川镇三二村现有9个合作社,364户,1504人,农村劳动力920人,耕地面积5950亩,人均耕地面积3.96亩。
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97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45元。
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县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通过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能人大户合作等形式,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土地经营方式,探索了一条土地整体流转经营、带动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2011年全村共流转土地53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9.1%;流转土地的农户352户,占总农户的96.7%。
一、强化宣传,转变观念,夯实土地流转经营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农村外出人员大量增多和现代农业的兴起,仅靠传统种植业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十分有限。
村党支部、村委会顺时应势,立足本村实际,转变发展观念,将创新土地经营方式、实行土地流转经营作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通过组织村社干部外出观摩学习,开展政策宣传引导,采取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大会,算账对比,效益分析,逐步引导广大群众形成土地流转经营的新理念,使村社干部进一步坚定了推行土地流转的信心和决心。
为实现土地整村流转奠定了基础。
二、示范引导,龙头带动,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步伐2010年,村两委按照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全村96户农户流转土地1040亩,其中与贾家墩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流转土地600亩用于发展设施农业和高原夏菜,与种植大户刘正国合作流转土地440亩,用于发展蔬菜产业,土地流转金为每亩600元。
2011年,村“两委”班子在部分土地流转经验成功的基础上全面推进,采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植大户的带动引领作用,全村整体流转土地5300亩,其中一类地4849亩,二类地300亩,三类地151亩。
村土地流转典型发言材料
村土地流转典型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有关村土地流转的话题。
作为一个村民,我深知村土地流转对于村庄发展的重要性,也意识到我们作为村民应该如何积极参与进来,共同推动村庄的变革和进步。
首先,我想在这里谈谈村土地流转的概念和意义。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面临着规模小、产量低和收益不稳定等问题。
而村土地流转,就是指土地经营权通过合法方式在村民间转让和流转。
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提高农村经济效益,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
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下村土地流转的好处和成果。
首先,村土地流转可以促进资源配置优化,实现土地的最优利用。
在传统小农经济模式下,农民的土地被分散经营,效率低下。
而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将分散的土地进行整合,形成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最合理配置。
其次,村土地流转还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
通过土地流转,可以改变传统农业种植结构,向着农业产业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推进。
村民可以将土地流转给专业的合作社或企业,他们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引导农民从传统的粮食种植向种植食用菌、蔬菜水果和养殖等高附加值产业转变。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可以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村土地流转还可以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通过土地流转,可以促进农村资金、技术、市场和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和共享,形成良性循环。
合作社或企业可以带来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提供市场销售渠道,而农民则可以发挥自身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优势,实现“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农民依托企业增收致富”的共同发展。
当然,村土地流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村民对土地流转的认知度和意愿需要加强,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的知识水平和意识观念。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材料(范文模版)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材料(范文模版)第一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材料(范文模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材料通化县_________乡(镇)_______村________组中共通化县纪委党风室制土地流转合同承包方:(甲方)住址:受让方:(乙方)住址: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有关规定,订立本合同,双方共同信守。
第一条甲方以______(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股)形式将坐落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级______等,面积______公顷的承包地(其中水田____亩;旱田_____亩)(),流转费用(人民币大写):元整;付款期限前;流转期限______年(____年____月___日至____年_____月____日),流转费用每年(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元整,包括_____,______,______.付款时间为每年___月___日前。
第二条流转期内,乙方享有生产经营自主权;产品处置收益权和________________的权利,并接受发包方依法管理和监督。
第三条流转期内,乙方承担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建设;依法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和_______、__________等义务。
第四条流转期满,乙方应保证流转的土地达到流转时土地等级和质量。
第五条合同在执行中发生纠纷,由村民委员会或乡镇经济管理机构负责调解,调解不成的,由县级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依法裁决。
第六条本合同自签字之日起生效,合同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发包方、鉴证机关各执一份。
第七条承包方(甲方):(签字)代表人:(签字)受让方(乙方):(签字)代表人:(签字)年月日鉴证机关:(公章)承办人:(签字)年月日合同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第二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txt我这人从不记仇,一般有仇当场我就报了。
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经验材料
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经验材料第一篇: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经验材料针对目前农村土地撂荒、种植收益低、地块分散、农业发展规模小的问题,**市致力于破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难题。
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挖掘出六种行之有效的“**模式”,有力地破解了粮食再增产难题,激活农村土地资源,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开创一条又一条“点土成金”的秘诀。
一、健全交易平台,规范土地流转为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市相继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服务机构,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至2014年12月,共建有15个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服务机构,其中2个县、镇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4个县(区)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11个镇级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初步形成了“镇级交易,县级服务”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通过县(区)、镇级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和服务中心,发布土地流转信息6000多条,指导签订、签证和备案规范的流转合同8600多份。
二、创新“* 。
股权,让农民当股东”的流转模式,动员农户以土地或资金入社,流转土地980亩,全部种植双水稻,冬种马铃薯520亩,年产粮食达121.3万公斤,产值360多万元。
2014年,李燕萍被授予“2014年度全国种粮大户”称号,是自治区获此殊荣的7位种粮大户之一。
(四)“土地租赁”模式新型经营主体以支付现金或稻谷等实物的办法,租赁农民土地发展粮食生产,目前这种方式比较普遍。
如钦南区康熙农业种养专业合作社,采用这一模式创立了全市首个千亩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浦北县小江镇和平村曾波,租赁水田250亩种植水稻,荣获自治区政府授予“2013年全区种粮大户”称号。
(五)“无偿供地”模式没有种植早稻计划的农户,将水田无偿提供给新型经营主体种植早稻,下半年由经营主体犁耙好田后交还农户种晚稻作为补偿,既减少合作社、种粮大户租金成本,又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这也是**年丰合作社主推的模式之一,对部分早稻不耕种,仅耕种晚造的农户,为防止丢荒,农户交田给合作社耕种,合作社给予每亩300元的托管费给农户,晚造再交回农户自己耕种。
土地流转典型经验材料
土地流转典型经验材料土地流转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将土地使用权流转给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意识的觉醒,土地流转在我国农村地区逐渐兴起,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本文将介绍一些土地流转的典型经验材料,以期为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材料一某地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纷纷将自家的土地流转给经营规模较大的农户或农业企业。
这些农户或农业企业利用流转来的土地开展规模化种植或养殖业务,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通过流转,农户不仅获得了租金收入,还能减少劳动投入,转变观念,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材料二某地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土地流转,成立专门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流转咨询、合同撮合、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政府还制定了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了流转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这些举措有效地促进了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流转效率,降低了流转成本。
三、材料三某地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将自家的土地流转给企业,与企业签订了长期的土地流转合同。
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流转的年限、流转的面积、流转的用途等内容,保障了双方的权益。
农户通过流转获得了固定的租金收入,企业则获得了稳定的土地资源,双方实现了互利共赢。
四、材料四某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面临发展困境,通过土地流转引进了农业企业进行合作经营。
经过几年的合作,农户的收入大幅增加,企业的产值和利润也有了显著提升。
这种农业企业与农户合作的模式,不仅解决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难题,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材料五某地政府通过土地流转,引进了大型农业企业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这些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和先进技术,改善了农田的利用效益,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政府还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农业合作社或种植合作社,通过流转参与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六、材料六某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土地流转,引进了农业龙头企业进行农产品加工和销售。
根河土地流转情况汇报材料
根河土地流转情况汇报材料近年来,根河地区土地流转情况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土地流转的实际情况,特进行如下汇报:一、土地流转面积持续增加。
根河地区农村土地流转面积持续增加,主要集中在大型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据统计,去年全区新增流转土地面积达到5000亩,总流转面积已超过3万亩。
其中,大部分流转土地用于种植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和养殖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生产要素和条件。
二、流转方式多样化。
土地流转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不仅有长期租赁,还出现了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新型流转方式。
这些新型流转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流转主体不断壮大。
流转土地的主体不断壮大,既有传统的大型农场和农业企业,也有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农户参与其中。
这些流转主体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水平和效益。
四、土地流转带来了一些新问题。
虽然土地流转带来了诸多好处,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新问题。
比如,一些农民在土地流转后面临就业问题,一些流转主体在土地流转后面临管理和经营困难等。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五、加强土地流转监管和服务。
针对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土地流转的监管和服务工作,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流转土地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流转土地的合法合规。
同时,我们还将加大对流转主体的扶持力度,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六、加强宣传和引导。
为了更好地引导农民和流转主体,我们将加强对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土地观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
总而言之,根河地区土地流转情况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些新问题和挑战。
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土地流转的动态变化,加强政策引导和服务保障,推动土地流转工作迈上新台阶。
土地流转典型材料
魏僧寨镇安雷寨村土地流转典型材料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安雷寨村因地制宜,借助交通便利条件,采取权利明确的形式,积极稳妥的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健康、有序流转,不断优化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增强了农业竞争力,农民得到了增收。
一、基本情况。
安雷寨村位于魏僧寨镇东北5公里,全村有500户,2565人,6个村民小组,有耕地面积2171亩。
二、具体措施。
1、为响应全县“311”肉鸭扶贫工程,由镇政府牵头发动群众,宣讲政策,提高群众认识,调动群众积极性,在安雷寨村建设肉鸭养殖园区,建设肉鸭大棚20个,占地120亩。
2、在土地流转中,有部分农户不愿意流转,村两委人员以及各队队长耐心地做农户工作或与其他农户调种,为能够连片建设,方便了园区建设。
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规定的各项条款要求与农户签订了长期租用合同,租金为每亩地1000元,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三、取得的成效。
1、保障了农民权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农民流转土地后,一部分农户通过肉鸭养殖,不再为种几亩地而操劳,花费大量的劳力,一部分人可以安心在外面打工经商,在家的劳力可以帮助肉鸭养殖园区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解决了剩余劳动了,同时也提高了收入。
2、带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致富步伐每个肉鸭养殖大棚可以容纳5000只肉鸭,38至40天可以出栏,每只肉鸭利润在2元左右,每户每月可收入10000元,每年可以出栏6批,年收入就是6万元,极大地促进农民增收,使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3、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安雷寨村“草莓大王”张宝超在北京学习了草莓种植技术,放弃在外工作优厚待遇,依然回乡创业,在该村成了了香蜜源特色草莓种基地,建设草莓种植温室大棚3个,占地30亩,并成立馆陶县香蜜源草莓种植合作社,带动本村以及周边村农民种植草莓,使农民经济收入大大增加。
村土地流转情况典型材料
村土地流转情况典型材料一、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流村镇工业小区占地面积772亩,占地全部属于北流村范围,涉及农户98户。
工业小区从XX年3月规划设计,XX 年10月开始动工建设,到目前为止,在小区注册企业11家,已入驻企业7个,引进资金亿元,市政设施建设基本完成。
这入驻的7家企业是:1、北京恒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该项目占地95亩,总投资3000万元,主要进行高新环保设备的研发与生产。
2、北京天九药业有限公司。
该项目占地60亩,总投资3000万元,主要进行中成药生产。
XX年11月竣工并投入生产。
实现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利润500万元,税金300万元,安置80个劳动力就业。
3、北京炎黄国药医药有限公司。
该项目占地30亩,总投资1600万元,主要进行中药材饮片生产。
4、北京东方诚益通科技开发中心。
该项目占地30亩,总投资1500万元,主要进行医药生产过程中自动化控制工程设备的研发与生产。
5、北京勃然制药有限公司。
该项目占地65亩,总投资2700万元,主要生产中成药。
该企业于XX年底正式通过国家cmp医药验收,成为XX市首家gmp认证企业。
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
6、北京光华荣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该项目占地53亩,总投资XX万元,主要进行汽车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
7、北京新利同创电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该项目占地30亩,总投资XX万元,主要生产配电拒等系列产品。
二、土地流转的具体做法北流村位于流村镇政府中心区,是进出流村镇的门户,地理位置特殊,在北流村进行土地流转改革,对全镇的整体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如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工作出现失误,很容易引起群众上访,产生不良后果。
为了做好此项工作,镇党委、镇政府和村党部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力求做到把困难想全、把问题找准,对症下药。
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大宣传力度,解决村民思想上存在的问题由于多年形成的传统观念,村民把土地看得非常重,对土地流转产生各种模糊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植桑土地与庄稼种植对土地的要求不同,主要适宜在“四荒”和其他废弃的土地。2008年合作社从******村租赁500亩路旁林间地植桑,不仅提高了复种指数,同时还培肥了地力,大大提高了土地生产效率,每赢。一方面,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高效益行业合理流动,使一大批从事农业的农户逐渐摆脱了土地的束缚,专门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和农民增收的步伐。另一方面,土地流转既可使出让户获得固定的土地收益,同时,土地出让户也可通过外出打工或从事其他行业来获取收入。还可到土地受让的合作社或农业企业中劳动来增加收入。合作社除了每年按合同规定付给农户土地出让金外,还经常雇用农民做小工。据统计,2008年,合作社带动用工1450多人,农民从合作社获得务工收入达80余万元。
该合作社通过土地规模流转,不断发展壮大,探索出了一条致富不忘乡里的双赢乃至多赢之路,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树立了一面旗帜。其典型示范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有效地制止了土地抛荒。通过土地流转,一方面使农民将无力经营或不愿经营的土地及时流转过来,通过合作社扩大经营规模,解决“有人无田种、有田无人种”的人地矛盾,有效地制止土地抛荒。如合作社租种了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东安河村耕地150亩,赤峰堡村农户又将耕种困难的300亩耕地流转给合作社,既有效地解决了耕地抛荒问题,又增加农民收入6.4万余元。
农村土地流转典型材料
******专业合作社,组建于2007年,为县农业龙头企业,曾获得******市新科普基地奖和******省“三八”绿色基地奖,现有社员120多户490人,该合作社以中国农科院桑蚕所为依托,通过土地规模化流转,实行基地化生产,走订单回收产品和品牌化经营的路子,实现规模效益,既增强了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目前合作社拥有县内自主产权的桑蚕基地2946亩,分布在******县******村等7个村,流转土地主要以山地和四荒地为主。2008年合作社实现经济效益4000万元。
合作社社长******,从事桑蚕生产11年,由当初的桑蚕协会发展到现在的专业合作社,她的桑蚕致富乡里的梦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在做大做强县内桑蚕产业的同时,她不断发展扩大周边地区桑蚕生产基地,远到辽宁、内蒙古、吉林,近到河北秦皇岛青龙、承德宽城、迁安、丰南等地。截止目前,已发展周边地区植桑基地面积50000亩,带动桑蚕种植户50000余户,年实现经济效益1亿元人民币。
三、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合作社加快土地流转进程,加大资本投入,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现代管理理念在农业领域的运用和推广。合作社所属李霞桑蚕实验农场2008年被县政府评为优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品蚕丝被、蚕丝枕已注册为“李霞”商标,近来又投入300万元筹建以蚕为原料的生物制药公司,使桑蚕产业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格局。蚕丝产品远销北京、天津、黑龙江、辽宁等地,年实现产值3000万元,获利6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