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对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苏环审﹝2016﹞29号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对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正文:----------------------------------------------------------------------------------------------------------------------------------------------------关于对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苏环审﹝2016﹞29号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你公司报送的《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省生态环境评估中心技术评估意见(苏环评估〔2016〕30号)及无锡市环保局预审意见(锡环管〔2016〕2号)均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由环境保护部于2013年批复。
因局部线位有轻微摆动,轨道线路长度减少300m,沿线各车站风亭、冷却塔位置发生调整,部分车站增设空调外机,本次对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进行重新环境影响评价。
二、根据《报告书》评价结论、技术评估意见及无锡市环保局的预审意见,在落实《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补偿措施、风险防范措施的前提下,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得到缓解和控制。
因此,仅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我厅原则同意《报告书》所列变化后的工程性质、规模、地点和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三、原则同意无锡市环保局的预审意见。
在项目工程设计、建设和环境管理中,你公司须落实预审意见和《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环保要求,制定施工期环境保护手册,做到规范施工、文明施工,在工程设计、建设及运营中重点落实以下要求:(一)做好轨道交通沿线用地控制。
依据《报告书》提出的达标控制距离要求,在地铁沿线、车站风亭、冷却塔、空调外机等的噪声、振动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宜规划建设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建筑物。
(二)落实施工期噪声和振动防治措施。
合理布置施工场地、控制作业时间,禁止夜间进行高噪声、高振动作业。
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环评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2014年4月武汉1 概述1.1 建设项目前期准备情况简介1.1.1项目名称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段)1.1.2 项目地点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总体呈南北走向,连接了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等重要组团,是由本岛向北辐射形成跨海快速连接通道的骨干线路,是厦门轨道交通线网首条出岛线路,实现了本岛与北部集美、杏林组团的快速连接。
工程对解决本岛内交通出行、缓解北向跨海交通压力和改善出行质量、提高出行效率及促进城市规划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段)主要包括位于思明区的起点至将军祠站(不含)、位于集美区的园博园站至集美中心站2段。
1.1.3 项目进展情况2011年9月至2013年4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2012年5月版)为依据,编制完成《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原环评),2013年6月,国家环境保护部以环审[2013]140号文批复了环境影响报告书。
随着后续的勘察、设计的深入,针对起点至将军祠站(不含)、园博园站至集美中心站两段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
针对这两段调整段,中国地铁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调整报告》,并与2013年11月7-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厦门主持召开了可行性研究调整报告审查会,2014年1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办基础【2014】149号文同意本次工程起点至将军祠站(不含)、园博园站至集美中心站两段的调整方案。
受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针对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段)开展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
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金海工业园区-白塔)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呼和浩特市机场与铁路建设项目办公室评价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受呼和浩特市机场与铁路建设项目办公室的委托,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承担了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金海工业园区-白塔)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的要求,现对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金海工业园区-白塔)环境影响报告书相关信息进行第二次网上公示。
公示内容如下:一、项目概况1、主要工程内容及线路走向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金海工业园区~白塔)位于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回民区、新城区、赛罕区,线路以金海工业园区为起点,主要沿新华西街、新华大街、新华东街、东站南街、机场高速轴线布设,终于白塔机场站。
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全长22.238km,其中地下线18.69km,高架线3.548km。
共设车站19座,地下站16座,高架站3座,平均站间距1187m,最大站间距2072m,最小站间距797m。
全线设一段一场,分别位于金海工业园区和白塔村附近;2座牵引变电站,分别位于回民区政府与呼和浩特东站附近;全线网共用的控制中心1座,位于新华广场。
三间房车辆段及综合基地于金海工业园区站接轨,出入段线长2154m,白塔停车场于白塔站接轨,出入线1391m。
本工程计划于2015年开工建设,2019年底建成试运营。
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投资总额1647765万元,技术经济指标74130万元/正线公里。
2、设计年度营运初期:2022年;营运近期:2029年;营运远期:2044年。
3、线路主要技术指标(1)正线数目:双线,采用右侧行车制(2)最高行车速度:80km/h(3)轨距:1435mm(4)最小平面曲线半径区间正线:一般为350m,困难地段为300m;车站正线:一般位于直线上,困难条件下曲线半径不应小于800m(无站台门),1500m(设站台门);辅助线:场段出入线为250m,联络线为200m。
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5.01.08•【字号】•【施行日期】2015.01.08•【效力等级】地方行政许可批复•【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所报《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审批申请及相关材料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线路沿现状建设大街布置,起点为西古城站,终点为嘉华站,沿途经过规划的西古城长途客运站、长安公园、北国商城、新世隆超市、新石家庄火车站等客流集散点,线路长16.00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共设15座车站,平均站间距1.09公里。
北国商城站东北角设1、2号线的联络线,里程长332.97米。
项目总投资125.7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082亿元。
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均出具意见同意项目选址;河北省水务集团出具复函同意项目穿越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石津干渠、河北省石津灌区管理局出具复函同意项目穿越石津小运河。
二、该《报告书》已通过了河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技术审核和专家审查,预测运营期列车通行引起的振动对建筑物产生影响较小;噪声较现状增加值较小,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对周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对地表水环境无直接影响;不改变地下水流场,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较小;对石津干渠水质影响较小;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三、2014年12月3日我厅受理了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环评审批申请并予以公示,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进行了审查。
12月18日,我厅对拟批准该项目环评文件的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间未收到反馈意见。
经研究,我厅认为从环境影响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同意你公司按照《报告书》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环保和生态措施及要求进行建设。
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目录1、建设项目概况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4、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5、联系方式及公众意见征集说明1 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地点**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起于滨江区的浦沿镇,终止于江干区的彭埠镇,主要路径为沿浦沿路和东信大道敷设,在江南滨江新城内设东冠路站、坚塔路站、中医药大学站和滨盛路站。
下穿钱塘江后线路沿复兴路向东北方向敷设,设八卦田站和闸口站。
经复兴立交桥后,线路进入钱江路,在钱江路和飞云江路交叉口设凤凰城站。
至姚江路时,线路转入富春路且与沿姚江路下方穿过的杭长铁路隧道相交,在富春路和甬江路交叉口设甬江路站。
之后线路沿富春路东西向横穿钱江新城核心区,在钱江新城核心区内设近江站、城星路站、市民中心站和江锦路站。
线路向北转入庆春东路。
在庆春东路和钱江路交叉口设钱江路站。
线路穿钱江路后,转入新塘路,在新塘路段设景芳路站、艮山西路站。
线路经艮山西路、京杭运河后设官河站,经由火车东站西广场入火车东站,之后线路与1号线继续东行,并终止于彭埠站。
本工程设计为双线,线路全长约20.8公里,全为地下线,共设车站18座,其中换乘站7座,平均站间距1.2公里。
4号线一期工程分别与**地铁1号线、2号线、5号线、6号线、7号线和9号线换乘。
4号线一期工程设七堡停车场一座。
具体走向及位置见“**地铁4 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平面示意图”。
1.2 项目意义(1)地铁4号线工程将促进钱江新城的进一步发展;(2)地铁4号线的建设,是实现**市城市总体规划、支持和引导城市发展的需要;(3)地铁4线的建设,是支持**市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4)地铁4号线建设有利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市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是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5)地铁4号线的建设是保护风景、历史名城的需要。
1.3 建设项目前期研究情况**市人民政府于2004年以杭政函[2005]97号文批复了《**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优化)》,线网由5条线路组成。
武汉市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环评报告
武汉市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2012年06月武汉1 概述1.1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简介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武汉市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1.1.2 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1.1.3 项目建设地点工程研究范围包括:正线东方马城站至野芷湖站、三阳路公路过江隧道(北起澳门路,南至秦园路,包括隧道工程、两岸交通疏解和路网配套工程),其中:7号线一期起于东方马城,经王家墩,沿建设大道、澳门路,从三阳路过长江,然后折向武昌火车站,沿恒安路、李纸路至终点野芷湖,设停车场、车辆段各1处。
7号线一期线路全长30.85km,全为地下线,共设车站19座。
穿越了武汉市东西湖区、江汉区、硚口区、江岸区、武昌区、洪山区等6个城区。
三阳路越江隧道推荐采用双向六车道公铁合建隧道方案。
线路起自澳门路,以隧道下穿解放大道三阳路高架后沿三阳路行至江边下穿长江后接入秦园路,在下穿友谊大道后接地,道路主线隧道全长4650m。
隧道在汉口岸解放大道、中山大道,武昌岸和平大道、友谊大道分别设置一对右进右出的匝道,8条匝道总长2770m。
1.1.4 项目建设意义(1)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2)是促进城市土地利用,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武汉市总体规划的需要。
(3)是解决武汉市交通问题的迫切需要。
(4)是建设武汉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的需要。
(5)是实现武汉市环境保护目标的迫切需要。
1.2 评价工作概况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受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承担武汉市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按《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文)要求,于2012年5月11日在/网站上进行了第一次环评信息公示。
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环评
1/0.79
主变电所 处/hm2
2/0.73
施工生产生活区 处/hm2 24/50.69
临时堆土场 处/hm2
24/5.61
永久占地
hm2
40.74
临时占地
hm2
50.79
总面积
hm2
91.53
1.2.2 生产工艺
1.2.2.1 工程施工方法
1、区间线路
主线和支线区间地下线路工程施工方法为盾构法,出入线区间地下线路
图 1.1-2 《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线路走向示意图
(2)《绍兴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4~2020 年) 《绍兴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4~2020 年),绍兴市近期 建设规划由 1 号线主线(鉴湖镇站~笛扬路站(不含))、1 号线支线(站前 大道站~柯桥客运站)和 2 号线一期(兰亭站~越兴路站)组成,总长 53.0km, 除 2 号线一期兰亭站~木栅桥站区段为高架线外,其余均为地下线。新建车 站 37 座(换乘站按一座统计),车辆段(场)4 座,控制中心 1 座,主变电 所 3 座。2015 年 12 月 10 日,环保部下发了《关于<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环审[2015]253 号)批复了规划
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由主线工程和支线工程组成。主线起点为笛扬 路站(不含),终点为鉴湖镇站,依次沿群贤路、站前大道、体育路、解放 路敷设。线路长23.6km,全为地下线,设车站17 座。1号线支线起点为柯桥 客运站,终点为站前大道站,依次沿兴华路和站前大道敷设。线路长7.1km, 全为地下线,设车站6座,其中站前大道站为主线和支线共用车站。设置鉴湖 停车场和万绣路车辆基地各1座。拟新建2 座110/35kV主变电所,分别位于大 明路站、镜湖中心站。
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
按照建设规划的总体部署,厦门市将在未来十年内建设运营 1 号线一期、2 号 线一期、3 号线一期共计 75.3km 轨道交通线路,初步形成厦门市的轨道交通 线网骨架,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改善交通出行条件,支持城市总体规划、 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2012 年 5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国 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1-2020 年)的 通知》(发改基础【2012】1323 号)对《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2011-2020 年)》进行了批复。
根据建设规划至 2020 年,建成 1、2、3 号线一期工程 3 条线,长约 75.3 公里,形成放射状的轨道基本骨架。
2011 年 9 月 28 日,环境保护部以《关于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线网 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环审〔2011〕271 号),批复了《厦门市城 市轨道交通建设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11
图 2 建设规划与本次可研设计线路走向对比图
1.8 与规划环评相符性 规划环评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见表 6。
底板埋 深(m)
24.65
19.27
800 地下连续墙+内支撑 25.34
4 将军祠站 5 文塔站 6 湖滨东路站 7 莲坂站 8 莲花路口站 9 吕厝站 10 城市广场站 11 塘边站
暗挖 盖挖顺作 盖挖顺作 盖挖顺作 盖挖顺做 盖挖顺做
轨道交通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
轨道交通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轨道交通工程作为一种高效、大运量的公共交通方式,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居民出行条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和运营也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系列影响。
本文将对轨道交通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分析。
一、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1、土地利用和生态破坏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通常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包括耕地、林地和城市建设用地等。
这可能导致土地资源的减少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
此外,施工过程中的挖掘、填方等活动还可能引发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2、噪声和振动在施工期间,各类施工机械如钻孔机、打桩机、挖掘机等会产生强烈的噪声和振动。
这些噪声和振动不仅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干扰,还可能对附近的建筑物产生一定的损害,尤其是对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构成威胁。
3、大气污染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包括土方开挖、物料运输和堆放等环节。
此外,施工机械的尾气排放也会增加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对周边空气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4、水污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机械的清洗废水和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涌水等。
这些废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会污染周边的地表水体和地下水,破坏水环境质量。
二、轨道交通工程运营阶段的环境影响1、噪声和振动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轮轨噪声和车辆动力噪声,同时由于列车的振动还会通过轨道传递到周围地层,引起地面振动。
对于沿线居民来说,长期暴露在噪声和振动环境中可能会导致睡眠障碍、听力下降、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2、电磁辐射轨道交通系统中的供电设备、通信设备等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
虽然这些电磁辐射的强度一般在国家标准范围内,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和老人等,可能仍会存在潜在的影响。
3、大气污染轨道交通虽然是一种相对清洁的交通方式,但在运营过程中,列车的制动系统、空调系统等仍会产生少量的废气排放。
环评报告表-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撰咨询
商业秘密编号: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文公示稿)建设单位: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评价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2014年5月武汉1……1……3……17……19……20……21……22……24……24……26……35……35……47……57……57……76……76……79……82……84……86……112……112……112……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走向示意图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工法示意图1 总论1.1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简介1.2 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及落实情况1.3 编制依据1.4 评价指导思想1.5 评价范围和评价时段1.6 评价内容和评价重点1.7 评价工作等级1.8 评价因子1.9 评价标准1.10 环境保护目标2 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2.1 工程概况2.2 工程主要环境影响分析及环保措施说明2.3 影响社会经济和城市生态环境的工程活动简述2.4 工程与城市相关规划和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3 项目影响区域环境概况3.1 自然环境特征3.2 社会经济环境概况3.3 城市总体发展规划3.4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3.5 环境质量概况4 声环境影响评价4.1 概述4.2 噪声源类比调查与分析1115……121……125……126……126……126……127……134……138……139……141……141……141……144……145……145……148……153……157……158……158……159……160……160……163……176……179……182……4.3 环境噪声影响预测与评价4.4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方案4.5 评价小结5 振动环境影响评价5.1 概述5.2 振动类比调查与分析5.3 振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4 振动污染防治措施建议5.5 振动对文物的影响5.6 评价小结6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6.1 评价范围、内容与标准6.2 电磁污染源特性6.3 治理措施及建议7 水环境影响评价7.1 概述7.2 杏山子车辆段污水排放环境影响评价7.3 高铁停车场污水排放环境影响评价7.4 车站污水排放影响评述7.5 全线污水排放量汇总7.6 全线污水处理措施汇总7.7 结论8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8.1 概述8.2 工程对地下水水位及水量影响预测与评价8.3 工程对地下水水质影响分析8.4 工程引起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分析8.5 车辆段位于灰岩裸露区的影响分析2184……194……196……198……198……198……201……202……203……204……204……204……205……206……206……206……206……208……209……225……227……227……228……228……229……233……236……238……8.6 工程建设对水源保护区的影响分析8.7 环境保护措施8.8 结论9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9.1 概述9.2 风亭排放异味气体对环境的影响分析9.3 补漆作业环境影响9.4 替代公汽运输所减少的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9.5 小结10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10.1 概述10.2 固体废物排放量及其处置情况10.3 小结1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1.1 评价原则11.2 评价范围11.3 评价内容、重点及保护目标11.4 评价方法11.5 城市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1.6 结论与建议12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2.1 施工方案合理性分析12.2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内容及重点12.3 施工期对城市社会、生态景观影响分析与防护措施12.4 施工期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分析12.5 施工期振动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护措施12.6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与防护措施12.7 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护措施3239……241……242……242……242……243……244……245……246……247……247……249……249……249……249……249……257……258……259……259……259……260……261……261……261……262……263……263……12.8 施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护措施12.9 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护措施13 环保措施及投资估算13.1 施工准备阶段环保措施13.2 施工期环保措施13.3 规划、环境保护设计、管理性建议13.4 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措施13.5 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13.6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13.7 排风亭异味防治措施13.8 环保工程投资14 公众参与14.1 公众参与目的14.2 公众参与原则14.3 公众参与方式14.4 公众参与实施14.5 公众意见采纳及反馈落实情况14.6 结论与建议15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5.1 评价分析方法15.2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5.3 评价结论16 污染物排放总量及控制16.1 总量控制对象16.2 总量控制建议17 环境风险评价18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控计划18.1 建设前期环境管理4263……267……268……269……269……271……271……271……272……277……18.2 施工期环境管理与监控18.3 运营期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18.4 环境监理18.5 诱发环境影响的监控与管理18.6 工程竣工环保验收19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9.1 徐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概况19.2 工程概况19.3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19.4 总结论5中撰投资 中撰投资 中撰投资 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 ■■■■11 总 论1.1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简介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1.1.2 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1.1.3 项目建设地点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西端起于杏山子大道的杏山子站,沿老徐萧公路—西三环路—淮海西路—淮海东路—徐州火车站—淮海东路延长段—东三环路—和平路—高铁徐州东站走行,途径西客运站、人民广场、彭城广场、徐州火车站、徐州民营工业园、止于高铁徐州东站,长度20.047km ;全线共设17座车站,全部为地下车站;在徐萧公路南侧,龟山以西,花头山以北设杏山子车辆段;在京沪高速铁路以东、京福高速公路以西,徐连公路以北设高铁停车场;在韩山商业街站、一号路站附近分别设主变电站;在一号路站附近设控制中心。
西安市地铁六号线一期工程
国环评证甲字第3601号西安市地铁六号线一期工程(南客站~劳动南路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单位:长安大学二零一三年九月前言西安市地铁六号线是《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的又一西南至东北向的骨干线路。
西安市地铁六号线起点设在高新区南端的南客站,终点设在灞桥区的纺织城站。
线路沿西太路向北,经亚迪路、锦业路、唐延路、高新路、劳动南路,沿西关正街拐向东,经西大街、钟楼、东大街、柿园路,下穿兴庆公园后沿咸宁路继续向东,经纺南路进入纺织城,沿纺正街拐向北,至终点纺织城站。
地铁六号线全长约40.053km,共设置车站28座,全为地下站。
全线设车辆段1座,停车场1座,主变电所3座,控制中心1座(设在四号线控制中心)。
受钟楼文物保护的影响,六号线分期建设。
一期工程范围为南客站~劳动南路,线路长约20.262km,共设车站15座(换乘站7座),最大站间距2.56km,最小站间距0.88km,平均站间距1.395km;设车辆段一处。
二期工程范围为劳动南路(不含)~纺织城,线路长约19.791km,共设车站13座(换乘站6座)。
地铁六号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开工,2018年开通试运营。
一期工程投资估算总额约129.34亿元。
本次评价范围只涉及地铁六号线一期工程(南客站~劳动南路)。
本工程建设是落实省市共建大西安、构建西安大交通发展战略的需要,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促进西安市整体发展、拉大城市骨架、优化城市结构布局的重要轨道交通骨干线和公交骨架线,而且可带动西安市向东南和西部拓展,引导城区人口和城市功能向外围疏散,具有引导城市空间布局的功能。
为了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陕环发〔2013〕12号)中的有关规定,西安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委托长安大学开展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成都轨道交通27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开
4.7 固体废物现状调查与评价 ........................................................................ 60
5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 61
6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 71
6.1 声环境影响评价........................................................................................ 71 6.2 振动环境影响评价.................................................................................... 88 6.3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98 6.4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 100 6.5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 104 6.6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05 6.7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 107 6.8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109
地铁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地铁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一、引言地铁建设是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本报告旨在对地铁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确保项目在施工和运营阶段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二、项目概述地铁建设项目位于城市某区域,全长xx公里,共包括x座车站和x条线路。
项目的主要目标是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并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体验。
三、环境影响评价3.1 大气环境影响地铁建设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间的粉尘、废气排放以及运营期间的列车尾气排放。
为最大程度减少环境污染,项目将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如合理安排车辆进出工地、碎石覆盖等,以确保施工期间不对周边环境产生显著影响,并引入清洁能源和先进尾气净化设备,控制列车运营期间的废气排放。
3.2 噪声影响地铁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存在一定噪声影响,主要来源于震动、机械设备作业等。
为降低噪声对周边居民的不良影响,项目将采取隔音、降噪设备等措施,确保施工期间的噪声水平符合国家标准。
3.3 地下水影响地铁建设中,施工所产生的地下水涌出、水位下降等现象,可能对周边井水、地下水埋深和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项目将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水文地质调查,合理安排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期对地下水的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3.4 城市景观影响地铁线路经过的地区可能对周围城市景观产生一定影响,如土地利用变化、建筑物拆迁等。
为减少对城市景观的破坏,项目将进行严格规划,确保线路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并妥善处理拆迁等问题。
四、环境保护措施4.1 施工阶段为减少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项目将采取以下措施:1) 使用环保型施工设备和材料,减少废水、废气排放;2) 安排合理的施工时间和路线,降低噪声和粉尘污染;3) 定期清理施工现场,妥善处理工地产生的废弃物。
4.2 运营阶段为降低地铁运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项目将采取以下措施:1) 引入清洁能源,减少列车尾气排放;2) 建立定期维护和清洁制度,确保车站周边环境整洁;3) 加强噪声监测和控制,减少列车运营对周边居民的噪声干扰。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沈阳市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沈阳市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5.09.30•【字号】辽环函〔2015〕278号•【施行日期】2015.09.30•【效力等级】地方行政许可批复•【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沈阳市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你公司报送的《沈阳市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收悉。
经我厅建设项目审查委员会2015年第13次会议审查,现批复如下:一、本工程位于沈阳市大东区、皇姑区、沈河区、和平区、苏家屯区、浑南区等行政区。
工程北起大东区望花街,南到浑南区航天路,全长34.132公里,设车站23座,全部为地下线和地下车站。
设文官屯车辆段一处、航天南路停车场一处。
工程具体平面布置详见报告书。
本工程车站分别采用明挖、暗挖、盖挖施工,地下区间采用明挖、暗挖及盾构相结合等施工方式。
工程可研总投资19123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3642万元。
在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措施的前提下,环境不利影响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和控制,我厅同意你公司按照报告书所列建设工程的地点、性质、规模、环境保护措施进行工程建设。
二、本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严格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合理布局施工场地,严格控制施工范围,临时施工场地应设置封闭围挡,高噪声施工机械应远离居民区布设。
工程建筑材料及渣土要采用封闭车辆运输,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防止施工期噪声、扬尘污染或扰民。
2、严格控制噪声和震动环境影响,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要按照报告书要求对沿线涉及的震动敏感目标分别采用轨道减振器扣件、隔离式减振垫、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等措施,确保环境振动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相应标准要求;对沿线建设的排风亭、活塞风亭、新风亭要设置消声器,风冷机组设置消声罩,各站风亭与周边环境敏感目标距离要大于15米;优化车辆段及停车场平面布置,确保厂界噪声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环评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2013年4月武汉目录1、建设项目概况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4、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5、联系方式及公众意见征集说明1 建设项目概况1.1 调整环评的原因宁波市轨道交通1 号线一期工程起于城西的高桥镇,止于城东的东外环路站,线路全长约21km,设车站20座,其中高架站5座,地下车站15座,设置停车场及车辆综合基地各1处,主变电所2处。
2008年,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四院”)以《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2007年10月版)为依据,编制完成了《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08年2月,原国家环保总局于以环审[2008]65号文批复了一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在后续的工程设计、施工阶段,1号线一期工程结合地方城市道路规划,考虑实际的施工难度等因素,对停车场、车辆综合基地、供电方式、海宴路主变电站、局部线位、车站站位等进行了局部优化调整。
重点调整内容为:●受电方式调整:由原环评采用第三轨受流方式调整为采用DC1500V 架空接触网受电方式;●石路头停车场位置调整:由于城西高桥地区道路规划及用地规划发生了调整,使得石路头停车场位置由原环评的位置向北移动了约700米;●天童庄车辆综合基地布局调整:出入段线因1号线二期的引入进行了调整,并将试车线调整到环境不敏感的南侧;●地下线线位及车站位置调整:地下线线路除福庆北路~东环南路站区间最大偏移量达56米外,其余地下线路仅局部微调,相应车站位置、风亭等局部有调整;●高架线线位及车站位置调整:由于石路头停车场位置,结合城市道路的建设,引起高架线线位及车站位置微调,但车站数量不变;●主变位置调整:原环评海宴路主变调整到樱花公园主变。
城市地铁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估
城市地铁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地铁作为一种高效、便捷、大运量的公共交通方式,在许多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地铁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系列影响。
这些影响涉及到生态、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需要我们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和分析。
一、地铁建设施工期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1、噪音污染地铁建设施工通常需要使用各种大型机械设备,如钻孔机、挖掘机、起重机等,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噪音。
施工噪音不仅会对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干扰,影响他们的休息、学习和工作,还可能对周边学校、医院等特殊场所的正常秩序产生不利影响。
2、扬尘污染在地铁施工现场,土方开挖、物料运输和堆放等环节容易产生大量扬尘。
扬尘不仅会污染空气,降低空气质量,还可能会对周边居民的呼吸道健康造成威胁。
此外,扬尘还会影响周边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
3、交通拥堵地铁建设往往需要占用部分道路资源,导致周边道路通行能力下降,从而引发交通拥堵。
交通拥堵不仅会增加居民的出行时间和成本,还可能会影响城市的物流运输和经济发展。
4、地下水位变化地铁施工过程中的地下挖掘和降水作业可能会改变周边地区的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的下降可能会导致地面沉降,影响周边建筑物的稳定性;地下水位的上升则可能会导致土壤湿度过高,影响植物生长和建筑物基础的耐久性。
5、生态破坏地铁建设可能会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如砍伐树木、破坏绿地、影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等。
这不仅会降低城市的生态质量,还可能会对生态平衡造成一定的破坏。
二、地铁建设运营期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1、振动影响地铁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振动,这种振动通过轨道、土壤等介质传播到周边建筑物,可能会引起建筑物的结构损伤,如墙体开裂、地基下沉等。
长期的振动还可能会影响居民的生活舒适度,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2、电磁辐射地铁系统中的电力设备、通信设备等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
杭州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杭州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环评第二次公示(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项目名称:杭州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工程建设意义:杭州地铁5号线一期承担了杭州市主要交通客流走廊客流量,是余杭组团与主城、江南城之间的快速直达线路,疏解了主城人口、缓解了主城交通压力,加强了杭州市组团与主城、副城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杭州市国民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土地增值,以及就业岗位数的增加,是充分发挥杭州轨道网网络效应的迫切需要,在快速轨道交通线网中具有骨干作用。
工程建设内容:5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起自余杭区中央公园站,途经海曙路、余杭塘路、萍水路、桥弄街、衢州街、重工路、东新路、建国路、江城路、飞云江路、钱塘江、长河路、滨康路、金城路、站前东路,终止于萧山区香樟路站,线路全长约48.57km,全部为地下线,共设车站36座,均为地下站;在五常设车辆段与综合维修基地一座,在萧山新塘街道设姑娘桥停车场一座。
控制中心利用既有七堡控制中心,主变电站除利用1号线火车东站(工农路)主变、2号线建设一路主变外,另外在五常车辆基地新建一座主变。
本线采用B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行速度为80km/h。
工程涉及杭州市余杭区、西湖区、拱墅区、下城区、上城区、滨江区、萧山区等7个行政区。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主要影响概述施工期:工程征地拆迁、开辟施工场地及便道、基础施工、材料设备和土石方运输等施工活动将占用和破坏城市道路,增加城市道路的负荷,使城市交通受到较大干扰,易出现堵塞现象。
工程占地将导致征地范围内道路绿化带的消失。
施工中的挖掘机、重型装载机械及运输车辆等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振动会影响周围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目标。
施工过程中的生产作业废水及施工人员驻地排放的生活污水都可能对周围区域水环境造成影响。
施工作业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扬尘污染,燃油施工机械也将影响环境空气质量。
工程建设将有部分被拆迁居民需安置,如安置措施不适当,将对拆迁居民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北京地铁20号线一期环境评估方案
北京地铁20号线一期环境评估方案
一、环境评估范围
本次环境评估范围主要包括:
1. 北京地铁20号线一期建设路线及设施;
2. 北京地铁20号线一期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环境因素;
3. 北京地铁20号线一期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4. 北京地铁20号线一期建设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二、环境评估内容
1. 建设前的环境调查:对建设区域的地质环境、气象环境、水文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文化遗产等进行详细的调查,以便于确定建设区域的环境特点;
2. 环境影响评价:对建设区域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并制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3. 环境管理计划:制定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管理计划,以确保建设过程中的环境安全;
4. 建设后的环境恢复:制定建设后的环境恢复计划,以保证建设后的环境质量。
三、环境评估方法
1. 现场调查:对建设区域的地质等环境进行现场调查,确定建设区域的环境特点;
2. 模拟技术:利用模拟技术对建设区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3. 统计分析: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建设区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4. 实验室分析:利用实验室分析的方法,对建设区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地铁、轻轨、磁悬浮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特点:线路短、敏感点集中、环境要求高。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由环保部审查。
特征的环境污染:噪声、振动。
一、项目相符性分析:(1)该项目为地铁,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中的一条线路。
(2)必须已纳入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中;(3)分析环评阶段的工程方案与建设规划和规划环评阶段的建设方案的工程方案一致性及变更情况。
(4)给出相关变更内容的环境影响比选分析结果。
(5)分析线路走向、站场设置选线选址的优化内容,早期介入。
(6)明确工程方案对规划环评审查意见的落实情况。
二、主要工程内容内容全面,列表说明,附图给出平纵剖面图。
(1)线路起、终点、经过的街道、地面线、地下线、高架线长度等、车站数量(地下站、地面站、高架站)、变电所、车辆段、综合基地、通风系统(风亭、冷却塔数量)。
(2)工程施工方法:车站、区间(3)明确渣土及土石方去向(4)明确工程高架线路、地面线路、地下线路的结构形式、几何尺寸等参数。
各车站对应的中心里程、结构类型、车站埋深等工程参数。
按里程桩号明确各区段的施工方法。
周边有环境敏感点的路段,注意优化施工方式。
(5)风亭、冷却塔与周围敏感点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地铁设计规范》。
(6)明确:车辆段、综合基地、停车场及主变电站的所在位置及用地现状;规划用地性质;便于分析与城市规划或土地利用规划的相符性。
三、主要污染源分析及环境影响识别1.主要污染源分析噪声源:排风亭、新风亭、活塞/机械风亭、冷却塔、高架线路列车运行、地面线路列车运行、主变电站。
振动源:地下区段、地面区段、高架区段。
类别边界条件:钢轨类型、扣件类型、路基高等。
(1)施工期:交通疏散、废水固体废物、变电所噪声(2)运营期车间运营→冷却塔噪声、风亭噪声、风亭排风列车运行→噪声、电磁干扰、振动车辆检修、整备→噪声、振动、废水、电磁、废弃、固废(3)生态影响: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居民出行,拆迁安置、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城市景观、文化古迹、社会经济)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城市绿地、古树名木等。
2.进行现有轨道交通的回顾性评价。
3.类比法确定噪声、振动污染源强,注意类比条件和类比数据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在工程及环境具有等效相似性的基础上使用。
4.影响识别,社会环境、自然环境、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迁移大量的绿地数目等。
5.环境保护目标:敏感点的界定:评价范围;《噪声污染防治法》定义界定;前排后排的关系、均等;工程拆迁、规划拆迁的问题;噪声、振动针对评价范围内全部敏感点;规划建设敏感点;穿越水体(盾构),注意地表集中饮用水本项目说明:文物保护单位及近现代建筑的名称、建设年代及建筑结构类型、与线路的相对位置关系、明确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保护建筑本体与线路的具体位置关系、包括水平距离、垂向位置关系等。
6.若采用矿山法施工,则要明确爆破施工源强。
7.敏感点的界定和工程拆迁敏感点、规划拆迁敏感点。
按调查时的现状,兼顾规划敏感点罗列,确定拆迁的注明工程拆迁,注明后不予评价;规划拆迁的敏感点进行评价并提出措施。
8.噪声、振动敏感点是评价范围内全部的既有及规划敏感点,不是主要或重要敏感点。
四、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对城区、拟建工程沿线的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评价。
2.噪声现状监测点布设时,应按不同功能区和不同的楼层进行布置,特别是应对于声影响最大的楼层应设监测点。
3.对于现状声源同时受生活噪声及其其他的复杂的声源影响时,应分别给出其他声源的贡献值。
工程评价范围内涉及文物保护单位内文物保护建筑的现状震动监测结果。
4.给出文物保护单位中文物保护建筑的现状振动监测结果。
5.城市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区域环境的生态完整性,区域土地利用特征及抗干扰能力,工程与城市景观协调性(景观生态学法)五、环境影响施工期、运营期,声环境、震动环境、地表水、地下水、生态及电磁环境、社会经济等。
主要环境影响表现为风亭、冷却塔对敏感点的噪声影响1.声环境(1)施工期:场站开挖。
执行《施工场界噪声标准限值》场界外1 m;分析影响按《噪声污染防治法》,即施工场界达标,不是场界外1m居民影响。
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安排作业时间,安装隔声屏障注意:经济补偿不是措施,加强施工方法的分析,改变施工方法,设立24小时值班热线。
(2)风亭冷却塔影响:a对居民(范围内)的影响,在设计文件基础上进行,若不明确,考虑合建b空气异味,调整风亭冷却塔至敏感点外15m,调整位置。
首先绿化带或与公共建筑合建措施:工程对敏感点的影响遵循:(类比)现状不超标、预测超标、治理超标量现状超标、预测有增加量、治理增加量排风亭背向敏感点。
选用低噪音冷却塔(3)列车运行噪声:①夜间采用8h等效声级判断②采用设计速度或运行图确定的速度预测,用软件模拟高架段噪声与不同楼层变化的等值线图③降噪措施,首先声屏障,尽量不采用隔声道,绿化带。
(4)振动:参考国外资料,类比已通过环评的地铁、经验公式、车轴轴重、轮轨条件、运行速度、道床扣件、隧道结构形式、地址类型、建筑物类型。
源强:实测或类比叠加线的振动影响特殊敏感点(音乐厅)振动引起二次结构噪声。
振动评价量1k影响:城市官网现状、污水去向、铺设管网、工程建设与管网铺设的衔接时间、预处理、1k综合利用、涉及地下水源、明确影响、优化线位注意:(1)工程沿线涉及16处文物保护单位、74处环境振动敏感目标,从优化线路或加大线路埋深等角度提出优化调整建议。
(2)噪声预测时要给出背景值与贡献值的比较。
(3)给出采取不同轨道减振措施后的应用效果(4)《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要求:风亭和冷却塔距离敏感点的距离至少不应低于15m。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要求:在规划区风亭和冷却塔距离敏感点的距离至少不应低于15m;在建成区风亭和冷却塔距离敏感点的距离至少不应低于10m。
(5)当工程设计速度超过80km/h时,可适当扩大声环境、振动环境及二次结构噪声影响评价范围;关注噪声振动源强选取的边界条件并分别给出敏感建筑的轨道交通噪声振动贡献值、预测值(叠加现状值)、超标值、较现状增加量等内容;明确各超标敏感点采取的噪声振动防护措施后的达标情况。
轨道交通的减振降噪措施应优先考虑优化线位、车辆选型、加大线路埋深、加强施工质量及运营期维护等综合措施,而不仅仅考虑轨道的减震措施。
2.固废:工程渣土、公用垃圾。
3.电磁:主变电站的位置建设城轨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由于城轨主要位于城区、与沿线居民关系密切而显得尤为重要。
大量监测结果表明,电磁对居民影响较小,但限于国内对电磁的认识水平,报告书应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在公众参与的基础上提出主变电站(所)的位置建议。
4.地下水:(1)分析地下水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分析。
(2)施工期地下水评价明确施工疏排地下水去向及地下水总涌水量,评价其对地下水位变化和影响的程度。
5.涉及文物保护单位时,施工期应提出对受影响的文物古建筑制定完善的监控方案,重点监控其沉降、倾斜、裂缝发展等情况,制定预警值、报警值和控制值,制定施工应急预案。
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应按照《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gb50868)评价。
(优秀近代建筑、优秀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保护区、旧城风貌区)6.社会经济评价应附图分析线路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的相容性。
应注重分析高架线路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容性,如高架}线路所在区域为主城区、高教园区、居民密集区,报告书一般应在加强公众参与的基础上着重进行方案比选,必要时要求更改线路敷设型式(采用地下线),如杭州地铁一号线、ff武汉地铁二号线就是很好的例子;各种规划应是已经批准生效的,修编但尚未批准生效的规划一般只作为参考。
城市轨道一般位于城区,生态影响应侧重城市生态景观,必要时应就线路与沿线景观的协调性进行模拟。
六、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应该特别关注的几个问题1.(对已有成绩轨道交通运营的城市,在开展新建、续建、变更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时),应设专章开展环境影响回顾性分析内容。
对已通过环保验收的既有城市轨道交通路线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状况及各种降噪声的实际应用效果给出明确的结论。
2.噪声振动预测中的源强取值直接影响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应予以高度重视。
应按照高架线路、地面线路、地下线路、出入线段、停车场内固定噪声源、车辆段内试车线等噪声振动源分别给出噪声、振动源强的数据。
当国家已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污染源强数据时,应采用国家数据中规定的污染源强数据;当尚无标准规定的污染源强数据时,应选择工程条件、环境条件、地质条件相似的工程类比源强;同时考虑技术进步带来的数据更新。
3.对于城市轨道交通采取高架线路敷设方式区段,应结合工程沿线所涉及的城市(乡镇)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声环境工程区划、土地利用规划、依托道路红线宽度等内容,分析其线路敷设方式的环境合理性。
对拟建线路两侧既有环境敏感点采取防护措施时,应遵循“现状不超标、预测超标、治理超标量;现状超标、预测有增加量、治理有增加量”原则设置。
对拟建线路两侧规划环境敏感点,应加强轨道交通沿线用地控制,依据《地铁设计规范》(gb50517-2003)相关规定,线路两侧一定范围内不宜规划建设敏感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