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神经调节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神经的调节教案

高中生物神经的调节教案

高中生物神经的调节教案教学目标: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神经的调节方式及其作用,理解神经调节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2.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3. 神经元的传导方式和兴奋传导过程二、神经的调节方式及其作用1. 神经的传导方式:化学传递和电传递2. 神经递质的作用和种类3. 神经调节的速度和持续时间4. 神经调节在感觉、运动、体液平衡等方面的作用三、神经调节在人体中的重要性1. 神经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作用2. 神经调节的失调导致的疾病和症状3. 保持神经系统健康的方法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讲解、示范、图示等方式,介绍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神经的调节方式及其作用。

2. 实验教学:进行神经传导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神经的传导过程,加深理解。

3. 互动讨论:组织讨论小组,让学生分享对神经调节的理解和意见,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教学过程:1.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观察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 讲解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讨论神经元的传导方式和兴奋传导过程2. 神经的调节方式及其作用- 介绍神经的传导方式:化学传递和电传递- 分析神经递质的作用和种类- 探讨神经调节的速度和持续时间- 讲解神经调节在感觉、运动、体液平衡等方面的作用3. 神经调节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分析神经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作用- 探讨神经调节的失调导致的疾病和症状- 提出保持神经系统健康的方法教学评估:1. 设计问答题:提出针对神经系统结构、功能和调节方式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2. 进行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神经调节在人体中的重要性,并展示讨论结果。

3. 实验报告:让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记录神经传导实验的结果和体会。

扩展学习:1. 神经系统的疾病:讨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及其症状。

2. 神经科学的发展:了解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应用。

高三总复习生物课件 神经调节中膜电位变化分析与相关实验探究

高三总复习生物课件 神经调节中膜电位变化分析与相关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实验思路: 组1:将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生理溶液a中,测定其静息电位和刺激后的动作 电位,并记录。 组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3:将神经纤维分别置于Na+浓度依次提高的生理溶液d、e中,测定其刺 激后的动作电位,并记录。
对上述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 (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以柱形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 (3)分析与讨论: ①简要解释组3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放射性同位素24Na+注入静息的神经细胞内,不久在生理溶液中测量到 放射性,24Na+的这种转运方式属于________。用抑制酶活性的药物处理神经细 胞,会使24Na+外流量________。 ③刺激脊蛙的坐骨神经,除了在反射中枢测量到动作电位外,还观察到腓肠 肌收缩,说明坐骨神经中含有______________神经。
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峰值逐渐增大。(3)②生理溶液中的Na+浓度大于神经细胞内的浓度, 放射性同位素24Na+逆浓度梯度从神经细胞内进入生理溶液,该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转 运,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和消耗能量。用抑制酶活性的药物处理神经细胞,会使细胞 呼吸强度下降,产生的ATP减少,主动转运减弱,24Na+外流量减少。③刺激脊蛙的坐 骨神经,在反射中枢测到动作电位,说明其具有传入神经,观察到腓肠肌收缩,说明 其具有传出神经。因此,坐骨神经中有传入和传出神经。
2.(2020·浙江7月选考)欲研究生理溶液中K+浓度升高对蛙坐骨神经纤维静 息电位的影响和Na+浓度升高对其动作电位的影响。请完善以下实验思路,预测 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高考知识能力提升专题22 神经调节实验探究(二)兴奋传递相关实验探究

高考知识能力提升专题22   神经调节实验探究(二)兴奋传递相关实验探究

高考知识能力提升专题22 神经调节实验探究(二)兴奋传递相关实验探究1.探究离子对兴奋传递的影响(1)实验原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受离子的影响,如Ca2+会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影响兴奋到传递。

(2)实验思路改变突触部位某种离子的浓度或有无,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检测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从而判断该离子对兴奋传递的影响。

(3)结果分析①若有无某离子作用实验结果均一样,说明该离子对兴奋传递没有影响;②若存在某离子时,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改变,说明该离子能促进兴奋传导;③若改变某离子浓度,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随之改变,说明该离子能改变兴奋传递强度。

【典例6】(2021·江苏·模拟预测)离子的跨膜运输是神经兴奋传导与传递的基础。

突触传递过程中,前、后膜内外离子的移动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1)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时,引起突触前膜对Na+通透性的变化趋势为______。

在此过程中Na+离子的过膜方式是______。

(2)引起突触前膜上Ca2+ 通道打开的原因是______。

(3)图中①至④表示兴奋引发的突触传递过程。

图中过程②表示______。

(4)为研究细胞外Na+浓度对突触传递的影响,向细胞外液适度滴加含Na+溶液,当神经冲动再次传来时,膜电位变化幅度增大,原因是______。

(5)在突触部位胞内的钙离子主要来自于胞外。

为证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可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量,提出可供实验的两套备选方案。

方案一:施加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再在该实验体系中适度增加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浓度,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方案二:适度增加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浓度,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另取一组实验材料施加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比较上述两个方案的优劣,并陈述理由__________。

高中生物教案神经调节

高中生物教案神经调节

高中生物教案神经调节教学目标:1. 了解神经调节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3. 理解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

4. 了解神经系统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1.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 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

教学难点:1. 理解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

2. 理解神经系统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实验器材:显微镜、切片刀、载玻片等。

3. 教学资料:神经元结构示意图、神经冲动传导示意图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神经调节,神经系统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讲解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1. 神经元的结构:轴突、树突、细胞体等。

2.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传导和传递刺激。

三、实验观察神经元结构老师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神经元的结构,并进行结构组成和功能解释。

四、讲解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1. 静息电位:细胞内外电位差。

2. 兴奋传导:神经冲动的传导和传递。

五、让学生模拟神经冲动传导过程老师设计实验或讨论题目,让学生模拟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加深理解。

六、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并强调神经系统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完成相关习题或课后作业,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验观察和讨论等教学方法,结合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料,使学生对神经调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实践操作的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相关实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高三二轮复习实验专题复习(提升篇)——实验探究之神经调节设计

高三二轮复习实验专题复习(提升篇)——实验探究之神经调节设计

⾼三⼆轮复习实验专题复习(提升篇)——实验探究之神经调节设计⼀、神经调节实验设计基本⽅法解题关键:找准刺激位点(尽量找题⼲中有标注位点便于表述)、找准检测指标(电表、效应器等)表述模板:刺激“XXX”,观察“效应器”如肌⾁是否收缩或电表是否发⽣偏转(检测到电位变化)⼆、实例分析类型1:判断传⼊神经和传⼊神经答案:⽅法总结:切断实验法确认传⼊神经与传出神经若切断某⼀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不收缩,⽽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收缩则切断的为传⼊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类型2: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特点的实验探究(1)探究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法设计:电刺激图①处—观察A的反应测②处电位变化结果分析:A有反应,②处电位改变→双向传导A有反应,②处电位未变→单向传导解题关键:找两侧均有检测⽅法的刺激位点。

⼀般多选择传出神经中央某点作为实验对象。

(2)探究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法设计:先电刺激①处,测③处电位变化再电刺激③处,测①处电位变化结果分析: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有电位变化→双向传递只有⼀处电位改变→单向传递解题关键:在突触两侧找两个刺激位点。

⼀般传⼊和传出神经各⼀个。

典例1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命活动。

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 和 。

将蛙左后肢趾尖浸⼊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 和 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

如图为该反射弧结构⽰意图。

(1)⽤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

【答案】实验思路:刺激电位计 与⾻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电位计 电位变化和左后肢是否屈腿。

预期结果:电位计 没有电位变化,电位计 有电位变化,左后肢是屈腿。

类型3:“药物阻断”兴奋传递的实验探究某药物(如⿇醉药)是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还是阻断在突触处传递,可分别将药物置于神经纤维上或置于突触处,依据其能否产⽣“阻断”效果作出合理推断。

高中生物必修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学设计,欢迎参考!高中生物必修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第2章第3节,通过分析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实例,揭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

另外,本节内容与第一章稳态调节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因此,学好该内容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框架。

2.重难点分析重点: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

难点:人体的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的分析。

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目标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2.能力目标(1)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2)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

学习者分析本节内容的授课对象是高二的学生。

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通过神经的调节》和《通过激素的调节》的内容,并且对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机制和特点都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两种调节方式的联系仍有欠缺。

同时,高二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能力较强,在课堂上较为积极主动,质疑能力强,并能很好地将生物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但是学生容易忽略细节,关于高考考点要求教师还需要给予必要的强调和总结。

教学过程设计1,复习导入(2min)让学生通过填写表格进行回顾旧知识,能简洁明了地归纳上节所学知识,并引发学生对新知的思考2,实例一:人体的体温调节(20min) 通过问题串层层引导学生理解人体体温恒定的意义以及热量产生与散失的方式;通过图例讲解,一方面更形象地帮助学生构建体温调节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导学生分析图例的技巧3,实例二:人体的水盐平衡调(10min)由于在体温调节中,教师已演示了图解分析的方法,因此在水盐平衡的实例中让学生自主分析,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图解分析能力4,总结深化(6min)从两个实例抽象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关系,深化学生对于“协调”的认识而不只停留于对两个实例过程的了解5,知识拓展(2min)通过视频、文字等多种方式深化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培养“拒绝毒品、远离毒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板书设计教学效果评价设计可以通过提问、当堂小测、小组竞赛打分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检验,使学生能够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与生活联系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的教案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的教案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的教案【教学内容】神经调节【教学目标】1. 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神经元传递信息的机制3. 理解神经调节在生物体内的作用4. 能够分析神经调节与体内环境的调节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信号传递的机制、神经调节在体内的作用【教学难点】神经信号传递的机制、神经调节与体内环境的调节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1. 课件、教科书和其他参考资料2. 实验器材和实验操作指导书3. 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提问和引入相关实际生活例子来导入神经调节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出神经调节的重要性。

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 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讲解2. 神经纤维、神经节和神经组的组织结构分析3. 神经系统的分类和功能介绍三、神经信号传递的机制1. 神经元内外离子浓度差异的形成和维持2. 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播3. 突触传递神经信号的机制四、神经调节在体内的作用1. 神经调节在体内的重要性和作用2. 神经调节对生物体内环境的调节3. 神经调节与内分泌调节的比较五、神经调节与体内环境的调节之间的关系1. 神经调节与环境刺激的关系2.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协调工作【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分析、示范实验操作、小组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

【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结果2. 课堂随堂小测验3. 课后作业和讨论【拓展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神经元传递信息的过程2. 可以邀请专家进行讲解,深入了解神经调节在不同生物体中的应用和作用【教学反思】神经调节是生物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调节机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神经信号传递的机制,认识神经调节在体内的作用,同时也能够理解神经调节与体内环境的调节之间的关系。

通过教学评价和学生讨论,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教案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教案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教案课题:神经调节教学目标:1. 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了解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3. 掌握神经传导的过程;4. 了解神经调节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教学重点:1.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2. 神经传导的过程。

教学难点:1. 神经传导的机制;2. 神经调节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教学准备:1. 神经元结构模型;2. 视频资料;3. 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神经元结构模型,引发学生对神经调节的兴趣,导入今天的课题。

二、知识讲解1.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讲解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体、轴突、树突等组成部分;2. 神经传导的过程:通过实验演示或视频资料,讲解神经传导的过程,包括兴奋传导和抑制传导的机制。

三、实验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神经传导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神经传导的过程,加深对神经调节的理解。

四、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神经调节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与学生分享相关案例,让学生思考神经调节的重要性。

五、总结归纳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神经调节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堂反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反馈,检测学生对神经调节的理解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答。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神经调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加深了对神经系统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实验和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神经调节的作用。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优秀5篇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优秀5篇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优秀5篇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设计篇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设计高二生物组制作人:张桂艳一、教材分析有关于神经调节的根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根底──反射弧等相关的根底知识,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过,所以教师可以给出少量时间由学生快速阅读进行回忆,并通过提问及时深化。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上的传递这些内容比拟抽象,学生没有接触过,不容易理解,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

而这些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特别是兴奋传导时膜电位的变化和突触释放递质的过程。

教师在这方面要多做指导、启发。

神经调节》一节的内容对于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生物学科思维方法的形成,生物学科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目标解析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根底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三、教学问题诊断1、教学重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教学难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教学策略设计动机激发策略:创设情境,从运动的协调引入;重现关于研究神经传导的材料选择和实验手段表达科学方法教育,防止封闭的演绎过程。

交互教学策略: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讨论问题。

整体教学策略:将生物学知识和物理电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表达学科间知识的综合。

比拟的认知策略:比拟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突破难点。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流程〔二〕教学过程引言:请同学们欣赏一场精彩的NBA比赛。

篮球飞人们飞翔的画面让我们体会到运动的张力和协调的美感,那么篮球队员们要经过哪些方式的调节才能完成如此健美而协调的动作呢?学生: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如果仅有体液调节,机体就难以迅速而精确的作出反响。

人和动物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和统一,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以及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响,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来完成的。

《神经调节》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神经调节》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神经调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课程背景分析:《神经调节》是一门涉及生物学、心理学和医学领域的重要课程,主要介绍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

本课程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为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神经传导的基本原理;3. 了解神经调节的方式和机制;4. 分析神经系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调节。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解剖实验和电生理实验,让学生了解神经元的构成、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以及突触传递的机制。

2. 神经调节的方式和机制:介绍神经系统在内环境和外界刺激下的调节机制,包括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调节。

3. 神经系统的功能: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讨论,探讨神经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调节和反应机制。

四、课程作业设计方案:1.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讨论和分享知识,深入探讨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和功能。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与神经调节相关的实验课题,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报告。

3. 知识检测:设置课程结业考试,考察学生对神经调节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评价标准:1. 参与度:根据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报告中的表现,评定参与度成绩。

2. 实验报告:评价实验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及实验结果分析的深度。

3. 考试成绩:考察学生对神经调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效果评估:1.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实验报告等活动,评估学生对神经调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分析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评估教学效果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七、总结与展望:《神经调节》作业设计方案旨在激发学生对神经系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相信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神经调节的机制,为将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课时一、教学背景《神经调节》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分支。

论文:神经调节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论文:神经调节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神经调节的实验设计与分析神经调节这部分内容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且综合性较强,试题往往会设置一种生命情境,以实验的形式考查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与此同时也考查了实验探究能力。

如研究兴 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突触间的传递,切断或药物阻止反射弧相应部位,研究反射弧的 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作用,或者研究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解答好此类 题目首先要认真分析题干所给出的材料、处理方法、研究内容以及实验步骤,充分联系教材, 结合题目要求,找出该实验涉及的知识点,进而规范答题。

从赋分和难度上看一般高考中落 在该考点约6〜8分左右,属较难题。

神经调节的实验设计与分析这部分题目,总的来讲可分这六种类型。

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实验及分析推理 :知识储备:静息时:外 内 __________ , K (内、外)流。

受刺激:兴奋部位外 _______ 内__— 未兴奋部位仍是 外 ________ 内 , 有电位差,形成 ________ 电流。

Na + ( 内、外)流。

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膜外兴奋由 ____________ 部位向 _____________ 部位传导,而在膜内由 ____________ 部位向 _________(单向或双向)的,与膜(内或外)的电荷移动相同。

例1下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 Na +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A. 曲线b 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B. 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同C. 低Na +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D. 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神经纤维上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与膜电位的变化等知识,考 查了 Ne f 浓度与神经纤维上引发动作电位的关系,考查了学生对图示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根据图示可以知道,①曲线 a 与b 在受刺激前的静息电位是相同的,但动作电位是不同 的,故选项B 错误。

②曲线a 与b 在受刺激后都发生了波动,即都产生了动作电位,但波动的 幅度与恢复所用的时间有所不同一一其原因在于两种海水Na +浓度不同而导致膜内外 Nh 的浓度差不同,但在两种海水中均是神经纤维膜外的Na +浓度高于膜内,故答案 D 正确而C 错误。

(高三生物核心素养教案设计)第八单元 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高三生物核心素养教案设计)第八单元 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24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考纲要求: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

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Ⅱ)。

3.人脑的高级功能(I)。

二、教学目标:1.能说出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反射与反射弧功能。

2.理解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到和传递过程。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素养培养目标:1.生命观念:通过分析反射弧各部分结构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建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科学思维:通过判断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及分析膜电位的变化曲线,培养科学思维的习惯。

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膜电位的测量”及“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特点的实验探究”,提升实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解过程2.教学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学过程:考点一反射和反射弧(一)知识梳理:(学生自主看书填空、课堂学生间交流反馈纠正)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1)填出下图中所示结构名称(2)比较树突和轴突2.反射与反射弧3.反射弧中相关结构对反射弧功能的影响(二)基础训练(课前完成,课上提问):讲义P185(三)拓展(教师精讲)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

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 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用b刺激骨骼肌,不能(填“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

(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一处(骨骼肌或传出神经或d)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

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①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电位,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②如果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表明骨骼肌受损。

③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表明d受损。

神经调节实验设计

神经调节实验设计

神经调节实验设计为了深入了解神经调节的机制及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我们设计了一项实验来研究不同刺激对神经调节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的设计和方法,以及预期的结果和意义。

实验设计: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刺激对神经调节的影响,具体设计如下:1. 实验材料准备:- 实验动物:选择适合的动物模型,如小鼠、大鼠或猴子等。

- 实验设备:包括刺激器、生物信号采集仪、数据记录系统等。

- 实验试剂: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药物或化合物。

2.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包含足够数量的个体样本以保证统计学的可靠性。

- 实验组:给予特定刺激处理,如药物注射、电刺激等。

- 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刺激处理,作为比较基准。

3. 刺激操作:- 实验组:根据实验需要,给予适当的刺激,如给药、电刺激等。

- 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刺激处理。

4. 数据采集和记录:- 使用生物信号采集仪采集与神经调节相关的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等。

- 将数据记录在数据记录系统中,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 数据分析:-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进行对比。

- 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如t检验、方差分析等,以确定不同刺激对神经调节的影响是否显著。

实验方法:1. 实验操作准备:- 根据实验设计准备好所有实验材料和设备。

- 为实验动物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保证其生理状态稳定。

2. 实验操作步骤:a) 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b) 刺激处理:对实验组进行适当的刺激处理,如给药、电刺激等;对照组不进行刺激处理。

c) 数据采集:使用生物信号采集仪,采集与神经调节相关的生理指标数据,如心率、血压等。

d) 数据记录:将采集到的数据记录在预先准备好的数据记录系统中。

3. 数据分析:-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均值、标准差、显著性检验等。

- 利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如t检验、方差分析等,对不同刺激对神经调节的影响进行评估。

高中生物教学课例《神经调节》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生物教学课例《神经调节》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最后进行课堂练习
讲解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
接着再讲解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模式图
教学过程
兴奋是以电信号神经冲动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
纤维上传导
以习题中的图讲解动作电位形成的机制
神经调节在人体稳态的调节中占主导地位,神经调
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人体每时每刻都有反射活动在进
课例研究综 行。人的高级中枢大脑皮层调节和控制着低级中枢的活
以反射弧的结构引入到复习的内容,让学生知道反
择与设计 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讲解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
顺势再讲解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模式图,兴奋
是以电信号神经冲动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
导。以习题中的图讲解动作电位形成的机制。讲解突触
包括习题演练,重点攻破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这一
难点。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结合各级中枢示意图复习,
高中生物教学课例《神经调节》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高中生物教Βιβλιοθήκη 课例名《神经调节》称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
教材分析 递
2.人脑的高级功能。
1.知识与技能: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
间的传递。
教学目标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2.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反馈调节原理,解释一些
生命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讨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
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该内容为学生初次接受反射、反射弧、神经调节,
学生学习能 里面有神经冲动、局部电流、突触等专业术语,对于学
力分析 生来说比较难,但是这部分是理科生感兴趣的,所以学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专题教案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专题教案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专题教案目标:
1. 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理解神经元传递信号的过程
3. 掌握神经调节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机制
教学内容:
1.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2.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3. 神经元传递信号的过程
4. 神经调节的类型和机制
教学步骤:
1. 导入环节
简要介绍神经系统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和作用
2.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 介绍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组成
- 讲解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结构
3.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 讲解神经元的构造和功能
- 分析神经元传递信号的过程
4. 神经元传递信号的过程
- 介绍神经元膜电位的形成和传导
- 解释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过程
5. 神经调节的类型和机制
- 分类介绍神经调节的类型,如兴奋性调节和抑制性调节- 探讨神经调节在生物体内的机制和作用
6. 总结和检测
让学生回顾和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测试或问答
扩展活动:
1. 观察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 实验模拟神经元传递信号的过程
3. 分析神经调节在不同生物体内的不同作用和机制
教学资源:
1. 神经系统结构图
2. 神经元结构示意图
3. 实验模拟神经元传递信号的材料
评价方式:
1. 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2. 完成课堂作业或实验报告
3. 考试或测验成绩
注: 教案中的内容和步骤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和学生水平进行调整和修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调节的实验设计与分析神经调节这一部分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教材中虽然没有按排课后实验,但在高考中却常以实验的形式考查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同时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如切断或药物阻止反射弧相应部位,研究组成反射弧的各部分的作用,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突触的传递,研究下丘脑的作用等。

解答好此类题目首先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扎实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其次是做题过程中要认真分析题干所给的实验过程、某种处理或实验研究的内容,找出该实验涉及的知识点,充分联系教材,结合各题要求,规范答题。

例1(2008理综全国卷Ⅰ)肌肉受到刺激会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

现取两个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将左侧标本的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此时神经纤维与肌肉细胞相连接(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如图所示。

图中②、④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

刺激①可引起右肌肉收缩,左肌肉也随之收缩。

请回答:(1)①、②、③、④中能进行兴奋传递的是(填写标号);能进行兴奋传导的是(填写标号)。

(2)右肌肉兴奋时,其细胞膜内外形成的电流会对③的神经纤维产生作用,从而引起③的神经纤维兴奋。

(3)直接刺激③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神经调节内容。

兴奋的传导指的是在一条神经元的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而兴奋传递是指上一神经元的兴奋通过突触结构传到下一神经元的单向传递过程。

这里,兴奋从神经传到肌肉,需要经过突触,是传递,而在神经之中的传送属于传导。

神经和肌肉在兴奋时,兴奋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其邻近部位传递和传导的,当局部电流传递到下一神经元时,会引起下一神经元的膜内外电位的改变,从而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

但神经③与右神经间没有突触结构,故直接刺激③会引起左右肌肉都会发生收缩。

答案:(1)②、④①、③(2)局部刺激(3)左肌肉和右肌肉例2 (2008江苏高考生物试卷)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

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解析】考查突触的结构与功能及分析理解能力。

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递质,正常情况下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使肌肉兴奋,发挥作用后很快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而失效。

由于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所以乙酰胆碱不能和受体结合而失去作用,使肌肉松弛。

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被分解而持续作用,使肌肉僵直。

答案:A例3 (高考试题:2007全国理综Ⅰ)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解析】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

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就发生一次很快的电位变化,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但是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仍然是膜外正、膜内负电位。

这样,在细胞膜外的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了电位差,于是就有了电荷移动;在细胞膜内的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之间也形成了电位差,也有了电荷的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

在膜外兴奋由未兴奋部位向兴奋部位传导,而在膜内由兴奋部位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且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

故选C。

答案:C例4(2008理综宁夏巻)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

当给予某种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

这是由于该药物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解析】考查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推测可能是药物影响了突触。

由于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所以不会影响突触前膜对递质的释放和递质在突触间隙的量,很可能是影响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答案:B例5 (2006年重庆卷)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人神经C.传人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解析】考查反射弧的功能及实验分析推理能力。

反射弧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完成反射活动。

破坏前,刺激左后肢,左右后肢都收缩,说明兴奋可以经缩腿反射传给右后肢的效应器。

破坏后,刺激左后肢,左右后肢都不收缩,说明破坏结构应该在神经中枢之前的结构,否则右后肢应该收缩。

破坏后,刺激右后肢,右后肢收缩,说明反射中枢正常,左后肢不收缩,说明破坏的是神经中枢之后的结构。

综合分析可知,破坏的是神经中枢之前和神经中枢之后的结构。

即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答案:C例6 (2006年天津卷)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

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

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

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A.①③ 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考查实验设计能力。

要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实验组药物应作用于神经细胞相接的部位,即突触C处,然后刺激B,肌肉不会收缩。

对照组将药物放在A处,刺激B,肌肉会正常收缩。

答案:A 例7 (2003年全国卷)将青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在脊柱下部打开脊椎骨,剥离出脊髓一侧的一对脊神经根(包含一个背根和一个腹根,如右图)。

分别电刺激背根与腹根均可引起蛙同侧后肢发生运动反应。

已知背根含有传入神经,腹根含有传出神经,背根与腹根合并成脊神经。

请根据上述提供的实验材料(实验用具自选)设计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以分别验证背根具有传入功能,腹根具有传出功能。

【解析】通过阅读题干知道要验证背根具有传入功能,腹根具有传出功能,设计的思路是对背根和腹根进行不同的处理,通过不同处理观察蛙同侧后肢发生运动反应的情况。

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注意:①根据已有的知识或背景材料提取相关信息,②根据实验目的原理,合理设计实验步骤,设计时要有科学性、连贯性、可行性。

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传导方向是: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甲:在第一对脊神经根的背根中央处剪断,电刺激背根向中段,蛙后肢发生运动反应;电刺激背根外周段,蛙后肢不发生反应。

乙:在第二对脊神经根的腹根中央处剪断,电刺激腹根向中段,蛙后肢不发生反应;电刺激腹根外周段,蛙后肢发生运动反应。

答案:实验步骤1:在背根中央处剪断(或用麻醉药阻断),分别电刺激背根向中段、外周段,观察蛙后肢是否发生运动反应。

预期结果:电刺激背根向中段发生蛙后肢运动反应;电刺激背根外周段不发生反应,说明背根具有传入功能。

实验步骤2:在腹根中央处剪断(或用麻醉药阻断),分别电刺激腹根向中段、外周段,观察蛙后肢是否发生运动反应。

预期结果:电刺激腹根向中段不发生反应,电刺激腹根外周段应发生蛙后肢运动反应,说明腹根具有传出功能。

应用训练:1.下图是反射弧示意图.其中E表示感受器、A表示效应器。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①处进行电刺激,则在A、E处均能测到膜电位变化B.②处进行电刺激,则该处膜内电位将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C.②处进行电刺激,则B处将会出现兴奋传导现象D.①处进行电刺激,能引起C处释放递质、传导兴奋【解析】考查神经兴奋的传导和传递,动作电位的发生原理。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经过突触是单向传递的。

①处进行电刺激.可在A 处测到膜电位变化,E处不能测到膜电位变化。

②处进行电刺激,则该处膜内电位将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①处进行电刺激,不能引起C处释放递质。

答案:C2.(2007广东高考生物)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

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不正确的是【解析】静息时,膜外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D图两电极都测膜外电位,指针不会偏转。

答案:D3.(高考试题:2007宁夏理综)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答案:A4.(高考试题:2007广东生物)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①下丘脑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A.①③B.②③C.②④D.④⑤答案:D5.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

实验人员欲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简图如下),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①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②处给予恒定刺激,③、④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点。

测得不同浓度Ach条件下③、④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

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ch浓度(mmol·L-1)③处感受信号的时间(ms)④处感受信号的时间(ms)0.1 5.00 5.560.2 5.00 5.480.3 5.00 5.310.4 5.00 5.24A.图中⑤、⑥与⑦共同构成一个突触B.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Ach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C.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D.表中数据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明显影响【解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由实验结果可以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明显影响,但不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

只有C正确。

答案:C6.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

推测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答案:A7.下图甲表示人体脊髓反射弧模式图。

乙表示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甲图中,刺激结构④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结构在组成上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