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入占gdp比重
人均GDP与教育投入的关系
人均GDP与教育投入的关系摘要:政府的投资教育事业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对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的稳定和高速发展也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本文通过对1978年——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与教育投入(EDU)的比较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用数据来说明教育投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当前中国的教育投入较低的社会现实,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教育投入;GDP数据分析;经济发展一:经济理论陈述: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尤其是高科技人才对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育作为一种主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能够改善和提高人的生产技能,促进各项经济生产活动。
与我国相比,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教育经费的投入和教育状况的改善,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教授海克曼指出:“人力资本是最终决定中国富裕的资产.”同时,国内已有研究资料表明,国家教育总投入的支出和GDP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当教育投入增长时GDP总量也随之增长。
二、数据资料三、数据分析:从之前的数据来看,从1978年以来,我国的GDP总量和教育投入总量呈持续增长状态,GDP总量由1978年的3645.2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636462.70亿元,教育投入从1978年的94.3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30364.7亿元。
从中可见,经济总量的绝对量是上升的。
且二者间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
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教育投入的增长明显落后于GDP的增长。
从1980年到2000年之间,教育支出所占比重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直到2001年开始有所回升,到了2008年,教育支出所占比重与1978年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增长。
可见我国在教育投入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等加明显在2007年,美国教育投入所占比为5.5%,德国为4.5%,日本为3.5.而与中国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教育投入占比为5.1%。
教育经费占GDP_财政支出与国民收入比例的研究
教育经费占GDP、财政支出与国民收入比例的研究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牛征一、GDP、财政支出和国民收入的内涵1、GDP的内涵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或地区)一年以内在境内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GDP是反映经济生活水平变化的经济指标,通过计算该国家(或地区)所取得的产品与服务的数量,用价格叠加方法来计算。
经济学在计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生活水平时,如果把一个国家(或地区)中所有国民收入相加,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即GNP,GNP指的是一国国民的收入,不管这种收入是产生在境内还是境外,而GDP只计算在中国境内产生的产值,不管它属于哪国人。
我国从1985年开始按国际通行的核算原则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GDP增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生产要素投入;二是消除负面影响的生产。
GDP的缺陷是没有将建设性和破坏性活动区别开来。
2、财政支出的内涵财政支出是政府用于国防、教育、道路、医院等公共事业以及社会福利保险、失业补助的所有费用,包括各级政府日常开支费用。
财政支出是国家通过财政分配渠道对政府集中的财政资金进行有计划的再分配。
我国现行财政支出结构特点是:(1)经济建设费比重较大,超过30%;(2)社会文教费比重增幅不大;(3)国防费比重稳中有降;(4)行政管理费比重由降转升;(5)其它费用比重保持在0.10%左右。
3、国民收入的内涵国民收入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劳动者新创造价值的总和。
我国国民收入由居民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三部分构成。
国民收入的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之间进行;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之间、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部分人之间进行。
各级政府通过税收、财政支出等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
国民收入再分配主要通过国家预算、银行信贷、劳务费用、价格变动等途径进行。
教育投入占gdp比重
教育投入占gdp比重加拿大是全世界所有发达国家中对公立教育投入占GDP最高的国家。
根据统计报告显示,世界发达国家对公立教育投入占GDP的平均水平是5.9%,而加拿大却超过7%。
在所有经合组织国家里,加拿大用于每名高等教育学生的花费几乎是最多的。
全国推行十二年免费义务教育,公民或永久居民的子女从小学到中学全部免费教育。
在2020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全球最佳国家”排名中,加拿大位列总榜第二名,“生活质量”方面排名第一,“教育”方面位列第三名。
教育阶段01学前教育孩子3-6岁,主要由政府资助的托儿所和幼儿园组成。
幼儿园孩子的学习内容覆盖了个人与社交发展、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
教师都是由经过严格训练持有大学文凭并有职业执照的高素质教师担任。
此外还有私人开办的收费托儿所和幼儿园(每月约600-800加元),但也必须由具有政府执照资格的人当老师。
这样就保证了孩子所受教育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02小学加拿大的中小学校没有重点和非重点学校之分,而是按照学生所住的区域就近上学。
小学学习科目包括英语、数学、科学、社会、艺术、健康与体育等。
小学生的作业全部在学校完成。
学校不仅在教室教学,同时还非常注重寓教于乐,将社会教育与启发式教育相结合,如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博物馆、图书馆、体育活动、报馆等等。
由于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文及法文都是官方语言,所以在一般的小学,学生从四年级开始学法文。
03中学加拿大没有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上大学完全靠平时的学习成绩和个人能力所决定,因此学生们没有很大的学习压力,完全是在一个轻松自愿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充分的施展。
这个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找到自己的兴趣,学习自己喜欢的选修课程,做出人生规划。
在加拿大,学生在中学毕业后的不同发展方向主要是通过中学期间的选课来实现的。
中学课程十分重视学术、智能、人际关系、社会发展、技能及职业培训。
教育投入占gdp比重
教育投入占gdp比重
中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已连续多年达到4%,一些教育界人士建议加大投入,使这一比重进一步上升。
6月1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儿童中心、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主办的首届中国儿童发展论坛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卢迈说,目前,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已达4.1%,建议提高到5%。
“4%”是衡量国家教育投入的重要指标。
我国1993年首次提出了4%的目标,并于2012年首次实现。
教育部近期公布的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快报显示,201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6990亿元,而全年GDP为90.03万亿元,这意味着4%目标已连续7年实现并得到巩固。
卢迈在以“儿童优先筑基未来”为主题的中国儿童发展论坛上建议,国家财政投入需要特别支持处境不利的儿童群体,如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中职学校学生以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
要重点关注入园难、户籍障碍、婴幼儿早期照护服务等人民群众迫切的需求。
“‘儿童优先’不仅是一句口号、一句倡议,而且是一个个具体的行
动。
”卢迈说,全国目前约有0~18岁儿童2.8亿名,其中1.3亿多名儿童生活在农村,3500万流动儿童随父母在城市生活,不少儿童的就学面临诸多限制,“无论是为了发展还是为了社会公平,他们一个都不能少”。
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世界各国教育投入历史数据的比较分析
4%: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必须达到的分配规律――基于世界各国教育投入历史数据的比较分析蒋义1(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北京,102617)摘要:2010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引起社会对4%的新一轮讨论。
本文通过对世界各国教育投入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一国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非常明显的正相关效应,4%的教育投入水平事实上成为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必须达到的一种分配规律。
关键词:公共教育支出;国内生产总值;分配规律一、研究背景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以下简称4%)的目标,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重申了这一目标。
而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该目标都未能实现,以至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质疑这一目标合理性的声音。
2010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56条又一次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2012年4%的目标是否应该实现,是否能够实现,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从国际范围看,一国政府教育投入水平以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国际上一般用公共教育支出(或政府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度量和评价政府教育支出水平。
严格地说,测算和确定公共教育支出水平最直接的方法是经费供求法,但由于这一方法需要准确测算教育经费需求和供给能力,操作难度大。
因此,国际上通常采用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的国际比较方法。
国内许多学者多年的研究表明,4%的目标是合理的。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厉以宁、陈良焜、王善迈、孟明义组成的课题组,以计量回归模型探讨了同等经济发展水平(以人均GDP或GDP代表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公共教育支出的国际平均水平,该项研究以38个人口千万以上的市场经济国家1961—1979年公共教育支出和GDP统计数据(换算成1980年美元)为依据,提出了测算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教育支出的国际平均水平的方法,根据此法测算当人均GDP达1000美元时,公共教育支出的国际平均水平为4.24%。
各国教育财政性支出占GDP的比例? - - 谷歌问答
各国教育财政性支出占GDP的比例?- - 谷歌问答一、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及分析判断(一)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 1.我国小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即预算内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呈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预算内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1978年为30 .96%,1995年降到最低点11.6%,以后逐渐上升,2002年上升到21.4%。
2003年估计这一比重达到21.6%,见下表一。
2.中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中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即预算内财政支出与预算外财政支出之和占GDP的比重的变化,必须联系国家对于预算外支出资金口径的调整来考察。
1993、1996年国务院两次调整了预算外资金支出口径,从而导致预算外资金范围的缩小,这样预算外资金1993、1997年两次大幅度下降,因此对中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变化可以按照预算外资金口径两次调整的时间来分析。
1993年国务院对1986年决定的预算外资金范围进行了调整,原来确定为预算外资金的国有企业留利和专项基金不再作为预算外资金,而此项资金占预算外资金的比重一直维持在80%左右。
这就是说按1993年调整后的预算外资金口径计算,1978—1992年间预算外资金规模只有统计年鉴公布的预算外资金规模的20%,这样对1978—1992年间的中口径财政支出规模就可以用该期间(预算内支出十统计年鉴公布的预算外资金支出的20%)占GDP的比重来计算。
199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对预算外资金的概念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将13项数额较大的政府性基金纳入预算管理,地方财政部门掌管的预算外资金也纳入地方预算。
因此,1996年国务院只是将预算内外资金相互间进行了调整,一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并没有缩减预算内外资金的总规模。
这样,1993年以后中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就可以用统计年鉴公布的预算内外支出之和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不需调整,据此可以得到我国中口径的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
时评:“教育经费占gdp4_”屡屡落空并非仅“差钱”
时评:“教育经费占gdp4_”屡屡落空并非仅“差钱”八面来风0704 0741时评:“教育经费占GDP4%”屡屡落空并非仅“差钱”提出了18年的4%,还需要再等待多久?这取决于能否厘清各级政府责任,取决于各级政府之间恰当的分工,取决于政府能否发挥主渠道的作用。
曾经,我们在教育投入上,盲目选择了以乡为主,后又改为以县为主的教育投入体制。
从全国范围讲,县级政府是难以承担教育投入责任的,更不用说乡镇政府。
关于提高教育经费在全国GDP中比例的政策由来已久。
早在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48条中就曾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
但遗憾的是,即便是18年前的那一目标,迄今也尚未实现。
(《中国经济周刊》3月8日)尽管按照《纲要》,到2000年,4%已经成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比的下限,但直到现在依旧是处于悬空状态。
事实上,近几年,关于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4%的问题已经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
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国教育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下限为4.07%4.25%。
我国人均GDP1998年已经超过了800美元,现已超过了1000美元,但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只有3.28%。
低于世界各国5.1%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4.1%的平均水平。
教育投入占GDP的4%提出了18年,仍未达标,是一个让人无奈的信息。
何以面对?笔者以为,这与各级政府在教育投入上的责任缺乏清晰化有关。
众所周知,每一级政府都应该在教育投入中分担责任,单靠哪一级政府是不行的。
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分配比例的合理性,一直是各国政府探讨的重要课题。
世界各国对此都有严密而明确的法律规定。
德国法律规定,教育投入中,联邦政府应占10%左右,州政府应占65%以上,州以下政府占20%左右。
教育投资的现状与政策建议
教育投资的现状与政策建议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中国的教育投资一直没有赶上经济的发展。
在教育领域,我们的投资一直没有跟上国际发达国家的水平,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发展。
本文将从教育投资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希望给教育投资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一、教育投资的现状1.教育总体投资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教育总体投资低于发达国家。
数据显示,中国2008年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3.51%,2012年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3.4%,而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则在3-5%之间。
这表明,中国政府对于教育的投资力度还是不够。
2.教育分配不平衡中国教育的投资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地区间差距和城乡差距都比较明显。
比如,在经济发达的城市,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教师资质也普遍比较高;而在经济相对落后或者偏远的乡村地区,教育资源非常缺乏,教师水平也相对较低。
这种不平衡会严重制约教育的均衡发展,也会引起社会的不满。
3.教育设施不足教育设施的投资也是教育投资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是,很多地方的学校设施状况不佳,存在着地区差异、城乡差距和学校之间的差异。
很多农村学校没有标准的电子教室和多媒体设备,而这在城市的学校已经普及。
这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教育投资的问题1.用于教育的财政占比不足教育投资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用于教育的财政占比过低。
即使在财政收入增长的情况下,教育支出占比也没有得到提高。
这会导致教育的融资和动力不足,对于教育的发展产生制约作用。
2.拨款分配机制不合理现在,教育投资的分配机制是由中央财政下放地方财政,再由地方财政下放给各级政府和学校。
但是,这种分配机制通常会使得教育资源更加倾向于经济发达的城市,造成教育资源不平等的现象。
3.政策支持不足政策上,对于教育投资仍然缺乏足够的支持。
比如,在税收政策上,教育和培训等服务仍然被增值税的征收范围所覆盖,这会让慈善教育机构经营成本增大;在财政补助上,很多农村学校需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但是政府的财政补助并没有打到农村学校的脆弱教育环节。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4%目标如期实现
万方数据
90国家财政工作概况
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包括地方教育附加和土地 出让收益计提的教育资金;三是企业办学、校办产业等其 他财政性教育经费。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加大财政教育投入问题。2011 年6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 的意见》,从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提高财政教 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提高预算内基建投资用于教 育的比重、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教育费附加制度、全面开 征地方教育附加、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等方面, 提出了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一系列政策措施。7月初,国务 院专门召开全国教育投入和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有 关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财政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制定了对各地财政教育投入 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等具 体办法,建立了财政教育投入信息月报制度,召开了全国财 政教育投入情况分析会,赴有关省份开展了实地调研,加强 督促检查。2012年1月、9月和12月,财政部3次向各地下 发明传电报,对做好财政教育投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中央 财政充分发挥表率作用,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幅度增 加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各地区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大幅度 增加地方财政教育支出。 近两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在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
占GDP比例4%目标如期实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l卜2020
年)》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 比例,2012年达到4%的目标。按照现行教育经费统计体 系,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三部分:一是公共财政预算 安排的教育经费,包括“205教育”科目安排的教育支出以 及其他科目安排的教育支出,这部分经费是主体;二是政
中国国债目前流动性仍然较低,债券市场上的流动资金管
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
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首先介绍一下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网站上找到的:“中央财政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
2009年预算安排,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科学技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
在预算执行中,预备费的安排也主要用于上述领域,使各项重点支出(包括中央本级支出和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得到较好保障。
1.农林水事务支出3501.24亿元。
2.教育支出1981.39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增加377.69亿元,增长23.6%。
其中,中央本级支出567.62亿元,对地方转移支付1413.77亿元。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支出666.1亿元,全国近1.5亿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中西部地区约112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获得生活费补助。
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支持解决880万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就学问题,对符合当地政府接收条件的全部免除学杂费、借读费,补助资金51.7亿元。
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稳步实施。
启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支出80亿元,改造校舍1.2亿平方米。
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等建设,支出11.3亿元。
对约426万名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补助资金24亿元。
全国约470万名高校和1120万名中等职业学校品学兼优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国家奖助学金资助,支出162.3亿元。
从2009年9月1日起,中央高校博士研究生普通奖学金标准由原来的240-280元/月提高到1000元/月。
启动中央高校减轻债务负担试点工作,补助103亿元。
实施“211工程”等,支出420亿元,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3.医疗卫生支出1277.14亿元。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96.66亿元。
5.保障性住房支出550.56亿元。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20.73亿元。
教育投入占gdp比重
教育部昨日(6月12日)宣布,2019年中国政府将在教育方面投入50175亿元人民币,其中40049亿元来自国家财政。
根据这个数字,政府的教育投资占GDP的4.04%(99万亿元)。
在2014年首次突破4%之后,连续8年保持在4%以上。
在全球190个具有可比数据的国家和地区中,4.04%的数字排名第110。
[世界平均]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数据,全球教育支出在GDP中的平均比例为4.487%。
[中国的进步]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教育投入的比重已逐步接近国际平均水平。
我们应该知道,1999年中国的这一比例仅为1.9%,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按排名比较],中国在2019年的4.04%数据在世界排名第110,泰国(97),希腊(103)和伊朗(111)接近中国。
每名学生的教育经费是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某个地区(例如某省或某市)的实际教育发展情况制定的年度预算的基础。
这也是地方财政部门根据当地计划的学生数量向有关教育部门分配资金的基础。
这是衡量教育投资增长的重要指标。
国务院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按照教职工的设立标准,工资标准,学校的规定,及时全额划拨义务教育经费。
建筑标准和人均公共经费,以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学校建筑物的安全,并确保教师和工人的工资按规定支付。
”2.各级教育投入各级教育经费的分配情况如下:1,全国学前教育总投资3672亿元,比上年增长12.79%。
2.全国义务教育投资总额20858亿元,比上年增长7.73%。
3,中国高中阶段教育总投资7184亿元,比上年增长8.23%。
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总投资2463亿元,比上年增长6.17%。
4,全国高等教育投资总额12013亿元,比上年增长8.15%。
其中,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总额2150亿元,比上年增长6.16%。
5,全国其他教育投资总额2408亿元,比上年增长9.45%。
2018年各级教育基金投资及同比增长趋势3.各级学生人均教育支出1.全国幼儿园总数为10648元,比上年增长8.93%。
教育投入占gdp比重
教育部昨天(6月12日)宣布,2019年中国政府将对教育投入50175亿元人民币,其中4049亿元来自国家财政。
根据这个数字,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99万亿元)的4.04%。
2014年首次突破4%后,已连续8年保持在4%以上。
在有可比数据的190个国家和地区中,4.04%排在第110位。
[世界平均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数据,全球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比率为4.487%。
[中国的进步]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教育投资逐步接近国际平均水平。
我们应该知道,1999年中国的这一比例只有1.9%,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排名对比】2019年,中国以4.04%的比例位居世界第110位。
泰国(97)、希腊(103)和伊朗(111)距离中国很近。
每个学生的教育经费是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某一地区(如某省、某市)教育发展实际情况制定的年度财政预算的依据。
这也是地方财政部门根据当地计划生源数量,向相关教育部门拨付经费的依据。
这是衡量教育投资增长的重要指标。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校规,及时拨付义务教育经费。
建设标准和人均公用经费保证了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保证了教职工按规定领取工资。
”2各级教育投入各级教育经费分配情况如下:(一)全国学前教育总投资3672亿元,比上年增长12.79%。
(二)全国义务教育总投资20858亿元,比上年增长7.73%。
三个。
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总投资7184亿元,比上年增长8.23%。
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总投资2463亿元,比上年增长6.17%。
(四)全国高等教育投资总额120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5%。
其中,高等职业教育总投资2150亿元,比上年增长6.16%。
(五)全国其他教育投资2408亿元,比上年增长9.45%。
2018年各级教育经费及其同比增长趋势三个。
各级学生人均教育经费(一)全国幼儿园总数10648元,比上年增长8.93%。
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及占比分析
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及占比分析提示:中国教育资本拥抱全球资产定价趋势已显,教育机构纷纷加入资本市场并得到海内外投资者青睐。
这得益于我国特有的多重优中国教育资本拥抱全球资产定价趋势已显,教育机构纷纷加入资本市场并得到海内外投资者青睐。
这得益于我国特有的多重优势叠加,我们将国家投入、居民投入、社会资本投入等因素归纳为三维投入(3D-investment)优势。
国家投入力度大,教育发展坚定基石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助推教育事业稳健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并提出要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从国家层面确立了教育的重要地位。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日益重视,教育经费投入也逐渐加大。
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额为38866亿元(YOY+7.6%),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占比最大,其次是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依次为17603亿元、10110亿元和引55亿元;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增幅最大,为15%,金额达到2802亿元。
2016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首超3万亿元为31373亿,GDP占比连续5年超过4%,体现了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坚定信念,为教育事业发展铸就稳固的物质基础。
图:各教育阶段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图:各国教育经费占GDP比重教育经费占比低于发达国家,仍有上涨空间。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仍处于偏低水平,美国、德国2015年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达到4.9%,英法等国均高于5.5%,丹麦更是达到了8.6%。
与之相比,我国教育投入仍有一定上升空间。
居民投入占比高,提供旺盛需求基础二胎政策叠加婴儿潮,教育市场需求旺盛。
二胎新政实施效果明显:2016年年末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786万人,比上年增加130多万,出生率为12.950,创下近15年最高的人口出生率;总人口13.8亿人,比上年末增加809万人,自然增长为5.860,创近10年新no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数量大,加之二胎政策出台,每年新增人口数将加速增长。
财政学-我国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问题
资料: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在薄弱环节,让 民众直接受益
2012年的全国财政收入为117210亿元,教育 支出是21165亿元,也就是说,国家拿出了六分之 一的财政收入用在了教育事业上。教育部提出要 “补短板”,而首当其冲的短板就是学前教育— —因为多年“欠债”,学前教育已是教育体系中 最薄弱的环节,“入园难、入园贵”成为社会热 点难点问题。
在实现4%的艰苦征程中,有几个时间节点值得铭记:
——1995年,“三个增长”(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 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 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 经费逐步增保障。
——从1998年起,中央本级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比例连续三 年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1998年—2002年的5年中,中央本级 教育事业费因此增加489亿元。从4%到“一个百分点”,显示 了中央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意志和智慧。
财政学
——我国教育支出的规模与问题分析
姓名:王文卿 学号:7092612064
• 教育对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 用,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公认。教育 支出是一国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教育的重视 程度越来越高,教育支出规模和结构 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我国教育支出的规模与问题分析
• 政府增加对教育的投入,要用体制、机制的创新,用制度的 设计来引导教育投入的增加。为了贯彻中央优先发展教育 的要求,各级政府都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中国有五级 政府、五级财政,设计出一个好的经费保障机制和制度,才 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根本。增加教育投入,要 坚持体制机制的创新、制度的先行,这个经费投入肯定会 增长。 • 从提高教育质量和减轻老百姓教育负担出发,我国应切实 提高教育投入水平,保障教育经费。与此同时,加强学校内 的民主管理,建立有权参与决策、评价、监督的教师委员 会、家长委员会和学生自治委员会,是让学校财务管理透 明,避免学校领导乱收费、乱用钱的必然选择。
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
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首先介绍一下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网站上找到的:“中央财政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
2009年预算安排,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科学技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
在预算执行中,预备费的安排也主要用于上述领域,使各项重点支出(包括中央本级支出和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得到较好保障。
1.农林水事务支出3501.24亿元。
2.教育支出1981.39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增加377.69亿元,增长23.6%。
其中,中央本级支出567.62亿元,对地方转移支付1413.77亿元。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支出666.1亿元,全国近1.5亿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中西部地区约112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获得生活费补助。
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支持解决880万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就学问题,对符合当地政府接收条件的全部免除学杂费、借读费,补助资金51.7亿元。
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稳步实施。
启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支出80亿元,改造校舍1.2亿平方米。
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等建设,支出11.3亿元。
对约426万名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补助资金24亿元。
全国约470万名高校和1120万名中等职业学校品学兼优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国家奖助学金资助,支出162.3亿元。
从2009年9月1日起,中央高校博士研究生普通奖学金标准由原来的240-280元/月提高到1000元/月。
启动中央高校减轻债务负担试点工作,补助103亿元。
实施“211工程”等,支出420亿元,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3.医疗卫生支出1277.14亿元。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96.66亿元。
5.保障性住房支出550.56亿元。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20.73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投入占gdp比重:
教育部昨天(6月12日)发布公告,2019年我国政府教育经费总投入50175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0049亿元。
根据这个数字测算,政府对教育投入占GDP(即99万亿元)比重,达4.04%。
继2014年首度突破4%之后,连续8年保持在4%以上。
在世界有可比数据的190个国家和地区中,4.04%这个数字,居第110位。
【世界均值】根据世界银行最新数据,全球教育开支占GDP比重均值为4.487%。
【我国进步】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教育投入占比已逐渐接近国际平均水平。
要知道,我国这个比例,1999年只有1.9%,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位次排序】横向比较一下,我国2019年4.04%的数据,在世界排名第110位,和中国排名相近的有泰国(97)、希腊(103)、伊朗(111)。
【基本评价】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教育,注重政府对教育的投入。
中国在世界经济大国中,与其他国家差距仍然存在,但在不断缩小。
足以看出,中国政府对教育高度重视,加速弥补对教育投入的历史性欠账,努力办好教育这个重要的民生事业,让千家万户都满意。
【前景期望】一是希望政府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把学校建得更漂亮,设备配得更先进。
二是希望加大教育经费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三是希望今年年底前“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
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让中小学教师地位再提高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