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群体心理——关于电影《浪潮》

合集下载

由群体基础理论浅析“浪潮”的形成与发展——电影《浪潮》观后感

由群体基础理论浅析“浪潮”的形成与发展——电影《浪潮》观后感

由群体基础理论浅析“浪潮”的形成与发展——电影《浪潮》观后感要么照做,要么离开——由群体基础理论浅析“浪潮”的形成与发展当我在观看电影《浪潮》时,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同时也跳入了我的脑海。

同样描写的是恐怖的集权主义,同样的狂热,恐怖,窒息和毁灭。

不同之处在于,《1984》讲述的是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的未来极权主义社会,而《浪潮》却是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赤裸裸的现实。

然而仔细想来,《浪潮》的狂热又是否是纯粹的偶然而无以复加的?答案是否定的——文格尔仅仅用了一个星期就把一群自由散漫的中学生改造成为了冷酷而狂热的新纳粹分子,可见一斑。

在此,我将结合组织行为学群体基础理论,就“浪潮”做一个简单、浅显的阐述。

一、浪潮的形成要素——什么是浪潮?“人人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当今的人想叛逆却找不到叛逆的方向。

所谓的价值观都不存在了,对不对?我们这一代缺少的,就是一个能让我们都团结在一起的目标。

”这是电影《浪潮》开篇两个学生在酒吧里的一句对白,散漫,自我,叛逆,却又缺乏信仰,恰恰是这样一群青年,当你给了他们一个共同的目标,激发他们内心的躁动与狂热,事情又会往怎样的方向发展呢?一个群体,由此而生。

群体两人或两人以上相互影响稳定的结构共同的目标成员意识到彼此属于一个群体学生响应独裁政治课为了集体(自我实现)归属感图表 1 群体的四个标准群体是由两人或两人以上互动的个体组成、个体之间具有稳定的关系与共同的目标、彼此意识到同属一群的集体。

由上图可以看出,浪潮之所以称为一个群体的四个要素。

第一,两人或两人以上相互影响——老师文格尔教了不想教的课,学生们听得乏味,老师教得更沉闷,于是文格尔才想出了这么个点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一群极度自我的捆绑到了一起;第二,稳定的结构——独裁政治课的课堂为浪潮的形成提供了平台,而教师文格尔作为领袖,有说服力,能服众;第三,共同的目标——“兰德的无政府课就在我们的下面,我想让敌人吃我们天花板上掉下去的灰”,文格尔用踏步让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为叛逆的学生们提供了信仰;第四,成员意识到彼此属于一个集体——当集体向你表示尊重,为你提供庇护,帮你实现自我,归属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从群体传播视角浅析电影《浪潮》的集体狂热

从群体传播视角浅析电影《浪潮》的集体狂热

从群体传播视角浅析电影《浪潮》的集体狂热作者:杜娅娅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10期摘要:根据传播学视角下的群体传播知识及电影《浪潮》剧情,揭露群体传播中群体狂徒其背后狂热的原因。

从狂热的过程来分析以“浪潮”为代表的群体传播过程中群体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群体规范、群体目标、群体感情及归属意识。

在群体传播中的压力因素以及心理机制中的群体模仿、感染和“匿名性”心理。

关键词:乌合之众;群体意识;群体压力;集合行为;群体心理电影《浪潮》又译《白恤暴潮》,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影片讲述了发生在加利福尼亚州一所高中的骇人事件。

在一次活动周的课堂上,老师文格尔先生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法西斯专政的恐怖,与学生们共同参与一场名为“浪潮”的活动,此浪潮集团在短短五天时间从成立到壮大,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局面。

这场浩劫使我们深刻意识到集体无意识形态下的灾难性狂热异常惊骇。

一、群体意识的觉醒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之中。

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认为,“自觉的个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思想转向一个不同的方向,是变成组织化群体的人所表现出的首要特征。

”[1]在“浪潮”这一临时集合的“乌合之众”里,教师文格尔也正是利用此来逐步进行他的实验,把一群在自由世界长大的学生变成了自己的狂热信徒,这一切都离不开群体意识的形成。

首先,树立起强大的、自主的群体意识离不开群体规范的约束。

群体意识是在群体信息传播和互动过程中形成的。

无论是班级的小群体还是国家及地区的大集体,群体规范深刻影响成员的个人行为,进而加深群体传播的效果。

《浪潮》中,赖纳老师建立了一系列群体规范:座次重新洗牌、称呼赖纳为“文格尔先生”、发表观点须举手起立等。

学生们开始热爱这个组织,群体凝聚力也随之增强。

随后,群体意识再次强化,群体符号化逐步形成。

在班级的讨论中,活动确立了名称、标志、服饰、手势等。

群体目标深刻烙印在每个成员心上。

所有人发挥各自所长,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让“浪潮”席卷全社会。

组织行为学——电影《浪潮》中的群体思维

组织行为学——电影《浪潮》中的群体思维

3. 小组总结
群体凝聚力很高 群体不接触外部的观点


背 景
群体有权威的领导 群体缺乏系统评估其他方案的程序
达到群体一致的 强烈愿望,从而 产生了群体思维
群体感到高压力和外部威胁
3.1
群体思维特征——《浪潮》
特征1
群体认为自己无懈可击,假 定自己的立场合乎道德
特征2
忽视不一致意见,合理化自 己的立场,对异议者持刻板 印象,不表达自己不同意见
3
卡罗发现事情已经向极 端发展,就找文格尔先 生谈并建议他取消课程 控制事态发展,但文格 尔先生认为卡罗的观点 是无稽之谈
2.3 表现三
表现: 在全部人兴致勃勃的讨论 “浪潮”标志、服装和宣 传的时候,女主角卡罗却 保持了沉默。而在群体活 动中,当某个人保持沉默 的时候,大家家都在为“浪潮”出谋划策时 ,卡罗保持沉默但大家都以为她 是认同的
2.5 群体现象表明
群体思维现象表明,如果个人的观点与处于控制地位的大部分群 体成员的观点不一致,在群体压力下,他就可能屈服、退缩或修 正自己的真实感情或信念。
03.小组总结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Aenean commodo ligula eget dolor. Aenean massa. Cum sociis natoque penatibus et magnis dis parturient montes, nascetur ridiculus mus.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Aenean commodo ligula eget dolor. Aenean massa. Cum sociis natoque penatibus et magnis dis parturient montes, nascetur ridiculus mus.

浪潮电影观后感

浪潮电影观后感

浪潮电影观后感浪潮电影观后感(精选篇1)这是一部由德国人自己拍摄的反法西斯题材电影。

影片讲述的是,在一所德国小镇的中学校园里,一位历史老师在讲解独裁统治的课上提出了一个问题:独裁统治在当代社会还有没有可能发生,学生们对此都嗤之以鼻。

接下来,这位老师和他们班上的学生们做了一个模拟独裁政治的实验。

他给这个班级组织取名叫“浪潮”,引导学生们设立统一的口号、一致的打招呼方式,穿同款的服装。

短短三天之后,这个班级的学生都对自己的组织确立了高度认同,他们团结、亢奋而激进,所有持反对意见的同学被视为异类。

在同其他班级的一次群体斗殴中,历史老师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于是把全班学生召集到礼堂中,宣布实验的结束和组织的解散。

然而为时已晚,一个名叫蒂姆的学生,因自己狂热的“信仰”幻灭而精神崩溃,开枪打伤了一名同学后饮弹自尽。

影片的真正主角,正是这个名叫蒂姆的学生。

蒂姆平时性格懦弱,同学们喜欢叫他“软脚虾”,在校园里总是受人欺负。

而“浪潮”这个组织的出现,让他看到了自己翻身的希望,他希望加入这个集体,借助集体的力量使自己不再弱小。

于是,他开始变得不再懦弱,开始敢于反抗欺负他的小混混,甚至开始做出一些其他人都不敢做的疯狂举动。

他似乎在“浪潮”中找到了存在感,仿佛“浪潮”就是他人生唯一的转机。

他十分热切地维护着这个组织,维护着他的依靠,以至于“浪潮”被宣布结束时,他完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而饮弹自尽。

这样的结局令人感到震撼。

它同时,也影射了像蒂姆这样的一个人群的存在,以及根植于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人性中恶的那一部分。

然而,更令人感到震撼的是,这部影片其实是取材于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_年4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所高中里,教师Ron Jones为了让学生们理解法西斯主义,进行了一场实验。

他利用五天的时间向班级里的学生灌输纪律性和集体精神。

这项实验在发生后,引起了混乱和严重的后果。

曾几何时,法西斯主义给全世界的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电影《浪潮》人物心理解读

电影《浪潮》人物心理解读

电影《浪潮》人物心理解读作者:陈程来源:《电影评介》2013年第01期[摘要] 影片《浪潮》改编自真实案例,相对于宏观地分析整个德国,影片《浪潮》更侧重于从个体上阐述法西斯主义盛行的原因:个人自我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引导;集体无意识下的服从心态;对自由的逃避心理的作祟。

[关键词] 《浪潮》法西斯主义二战德国法西斯主义兴起的社会条件主要有三点:首先是由于不合理的社会格局引起的反应;再者是民族主义情绪恶性发展的产物;第三点是法西斯是社会运行失调陷入危机的产物。

但是这三点是在整个社会的层次上所存在的先决条件,然而在个人的层面上呢?从影片《浪潮》中我们看到在现行社会中,许多人,甚至是受了多年教育的高中生,在一点点的引导下,还是有可能成为法西斯主义者的。

这说明,法西斯主义在那个年代受人追捧必定有它存在的理由。

对于这样一个可以在一个时期里激起相当大一部分人热情的主义,我们更加应该了解它发展起来的契机以避免再次出现这样的错误。

法西斯主义本身的概念与集体主义十分相似,但是到底是什么引得它从量变转化为质变?在影片中,老师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证明独裁主义可以存在于当今的社会中,为什么最后学生们还是义无返顾的进入了那个集体并且丝毫没有觉得自己在迈向法西斯主义?一、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引导法西斯主义政府首先作为一个产生于经济低迷时期的政权,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下层人们的自我认同感。

“首先,法西斯运动的目标是取代资本主义;其次,它的成员是中下层民众,当这些民众无力维持现有地位时,就会从事反体制的活动。

”①在影片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两个角色——建立“浪潮”的文格尔先生和痴迷于这项活动的蒂姆,这两个角色从社会背景或是情感上都处于一定的不满足的状态。

文格尔先生是自考成为一个教师的,在学校中的地位也很低下。

从片子开始处我们可以看出,他不能教自己喜欢的无政府主义课程(即使他拥有更好的经历)而是教了别人挑剩下来的独裁主义课程。

在家里面对一个拥有高学历的妻子,他心理上的压力必定也不少。

关于电影《浪潮》的讨论

关于电影《浪潮》的讨论

关于电影《浪潮》的讨论赵:赖纳一开始能听从其它人的建议,为什么最后却一意孤行,听不见被人的意见?朱:最初浪潮组织开始形成,要广纳贤士,必须采纳他人的意见,以稳定组织,当这个组织稳定后,他成了这个组织的权利核心之后就失去了原来的初衷。

徐:我认为最初上的是讨论课,当然他要听取同学们的意见,他想让同学们理解独裁,专制,后来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浪潮的发展趋势和后果,以至于他无意识的就成为了独裁者,独裁者是很专制的,又怎么会听取他人的意见呢?张:可能赖纳刚开始这个活动,他还没有完全沉浸到这个活动里,后来这个组织开始壮大,他沉迷于其中,认为自己就是独裁者,然后就听不见别人的意见。

赵:我是这样认为的,在没开独裁政治这个课题之前,他还是能听取他人意见,比如他的妻子,但开课后,他对同学们发号施令,要叫他文格尔先生,要发言得经过他的同意。

这一切让他无意间自信心膨胀,成为支配别人的人,然后渐渐成为一种习惯。

这就是独裁的先兆。

独裁者是专制的,所以无法听从他人的建议。

张:卡罗因为穿白衬衫不好看而反对浪潮这个组织,那么人们决定去反对一个独裁政治时动机是偶然的吗?赵:我认为人们反对独裁政治动机并不偶然,卡罗因为不穿白衬衫而遭到其他同学的排斥,奠定了她反对浪潮的动机。

而在中国古代推翻一个皇帝的统治往往是因为沉重的赋税和徭役使得人民活不下才会奋起反抗,才会有起义军。

徐:不完全偶然,因为她知道独裁统治带来的后果所以不会盲目同意和反对,最初是偶然的,因为没有穿白衬衫,班里人排挤她她觉得自己被孤立,由此开始反对浪潮。

张:影片中卡罗因最初穿白衬衫不好看而拒绝浪潮是偶然的动机,但之后浪潮对她的弟弟及其他学生造成了影响使她坚定了反对浪潮的态度所以我认为动机是可以偶然的但之后坚决反对独裁政府一定会有一些其他理由。

朱:她在班级里认为自己就是整个班的中心然后人家做什么事都应该围着她转,以她的想法为中心,因为浪潮的出现必会分散她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所以她把这个组织当成她的假想敌,因为两方战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所以这种动机是必然的。

从群体传播看法西斯《浪潮》存在的原因

从群体传播看法西斯《浪潮》存在的原因

106学术探讨从群体传播看法西斯《浪潮》存在的原因唐 诗(重庆邮电大学,重庆 400000)摘 要:电影《浪潮》讲述中学教师赖纳·文格尔提出“独裁政治在今天是否会重现”这一设问,并在班级内模拟微型法西斯主义系统的故事。

通过一系列群体规范及对群体意识的控制,形成排除异己的集体无意识团体——浪潮,最终滑向纳粹的边缘。

本文结合《浪潮》,从群体传播角度分析法西斯主义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群体传播;群体规范;法西斯主义;群体意识;电影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8)10-0106-01一、群体传播的“虚假性”从主动探寻到被动接受是人类社会求知过程的发展轨迹,在被动接受的社会环境中,信息主导者控制信息传播的渠道和信息接受的广度与深度,作为传播受者的大众在群体传播的过程中处于虚假的群体意识当中。

赖纳·文格尔在“浪潮”这一群体的形成过程中担任着传播者的角色。

从“独裁政治是否会重现”这一问题出发,文格尔在课上从不事先制定规则,不受任何事先存在的学说、思想支配,而是在授课过程中通过互动产生规则,这种互动使文格尔成为整场实验唯一的推动者、把控者。

学生们忘记自身只是被传播者的角色,从而使这间教室的所有人似乎都处于平等地位,他也随之博得学生们的尊重和好感。

课堂上人人存在被文格尔控制的互动关系,初具规模的群体已然形成。

学生在这样的传播过程中被虚假的平等性包围,产生真实的认同感。

纳粹发展壮大于两次经济危机席卷德国,民族尊严极度渴求满足之际,希特勒曾在其演讲中高呼:“那些劣等种族像蚂蚁一样的繁衍,占据并浪费着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这是世界秩序的不公!伟大的德意志有义务改变这一切。

德意志要战斗,德意志要复仇!”这种传播方式可以满足群体对尊严的渴望,快速根据少数人的意志(领袖意志)进行更改,并制造出迎合群众意见的假象,对领导人来说可博得大众拥护,又可快速按照其预设形成群体意识。

浪潮观后感1000字

浪潮观后感1000字

电影《浪潮》观后感精神食粮——影片:《浪潮》导语: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久处学校的我们,也要饱食精神食粮,花两个小时,看一部电影,用另一个角度看世界,也许看得更清楚。

向大家推荐一部最近刚看的影片,关于极权,关于群体,关于独裁,关于“浪潮”,读了勒庞的《乌合之众》后,影片《浪潮》对群体行为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影片简介:电影讲述了在德国的一个历史课堂上,一个老师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极权主义进行了一场课堂实验,然后这场疯狂的实验走向失控的故事。

该片获得第58届德国电影奖铜制电影奖杰出故事片奖,以及金质电影奖最佳剪辑提名,第21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男演员,观众奖最佳影片提名。

电影改编自德国小说家托德·斯特拉瑟1981年同名小说,取材自美国历史真实事件。

影片背景:1967年,美国加州一所高中,历史教师罗恩·琼斯(Ron Jones)为了让学生们明白什么叫法西斯主义,搞了一场教学实验。

他提出铿锵有力的口号,“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和“行动铸造力量”,用严苛的规条束缚学生,向他们灌输集体主义,要求他们绝对服从,遵守纪律。

令人惊讶的是,学生们非常顺从,步调一致地投入其中。

他们精神抖擞,穿上制服,做课间操,互相监督,很快凝聚成一个新的团体。

他们给这个团体命名为“浪潮”,还设计了一个标志性的动作:手臂从右往左,划出一个波浪状的曲线。

学生们没有意识到自己越来越像纳粹分子,他们发传单,印贴纸,拉拢新的成员。

只用五天时间,这个班就由20人变成了200人。

最后,琼斯在学校大礼堂召开了一次大会,放映了一部第三帝国的影片:整齐划一的制服和手势,集体狂热的崇拜和叫嚣。

学生们面面相觑,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竟如此容易被戏弄和操控,并为自己因空洞却煽动的理想宣言而狂热感到羞愧不已。

若干年后,当罗恩·琼斯的学生拍摄关于这段故事的纪录片时,大部分当年的当事人都承认不愿意提起此事,而这就是《浪潮》的背景。

电影《浪潮》中的“乌合之众”

电影《浪潮》中的“乌合之众”

电影《浪潮》中的“乌合之众”刘芷蕾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摘要:本文主要根据《乌合之众》和《狂热分子》关于群体运动的理论,分析电影《浪潮》中群体的形成以及群众狂热的成因,以此警惕关键词:《浪潮》;群体传播;乌合之众;狂热分子前言德国电影《浪潮》改编自美国真实事件,讲述了高中教师在五天的课堂时间里建立起了一个集权组织,通过不断向学生灌输纪律、团结和集体主义让纳粹精神重现。

学者熊培云概括为: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

[1]而导演干塞尔将其搬上银幕,正是为了警醒世人“乌合之众”——群体的力量不容小觑。

一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所定义的群体是“一个特殊的心理整体,指的是受某一事件、演说、激情、恐惧、爱恨的刺激而聚集在一起,为某个目标或某些精神需求而有所行动的人”。

[2]在电影《浪潮》中,老师文格尔先生为了生动地给学生上好“独裁政治”这门课,便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用五天的时间进行一场实验,让学生切身体会什么是独裁统治。

就这样,一个特别的群体——“浪潮”产生了。

他们不但有着共同的目标取向,还有着强烈的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

而勒庞将这种群体的精神灵魂称之为“群体精神统一律”。

在结群中,由于人多势众,个人会产生一种幻觉,感到自己力大无穷,不可战胜,好像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

于是,在“领袖”文格尔先生“团结铸造力量,纪律铸造力量”的口号下,全体成员整齐且有力地踏步,一种将“楼下无政府主义课踩在脚下”的快感油然而生。

他们在群体的一致中获得了特别的感受,这种空前的满足只有群体才能给予他们。

莫大的归属感和神秘感让所有的人开始对这个群体倾注感情。

他们心甘情愿地遵守着纪律,穿着相同的制服上课,给集体取名、设计标志和手势,一夜之间让“浪潮”席卷全城。

由于群体做什么事都不经过大脑,永远受当时的激情所支配。

为了集体,他们甚至可以以身涉险,为浪潮成员拔刀相助,不知不觉中形成了群体的规范。

解读群体心理——关于电影《浪潮》

解读群体心理——关于电影《浪潮》

解读群体心理——关于电影《浪潮》摘要:人类生来就有合群的性情,群体活动在社会生活中更是不可避免。

从勒庞的《乌合之众》出发,解读德国纪实电影《浪潮》向我们展示的群体趋于同质化的步骤和特点及其心理内因,这有助于更好地关注群体的生长、生存状态,从中也应该反思到集体凝聚力超出必要的限制将会转变为集体的恐怖。

关键词:群体心理;浪潮;独裁法国心理学家勒庞是研究群体心理的大师,他在《乌合之众》的导言中宣称,“我们就要进入的时代,千真万确将是一个群体的时代”——群体将是这个时代中一股“新的力量”,一股“至高无上的力量”或“唯一的无可匹敌的力量”[1]89。

然而,进入了群体中的个人,在“集体潜意识”机制的作用下,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根本性的变化:这样的个人会不由自主地失去自我意识,变成另一种智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生物,一个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

难道真如勒庞所言?电影《浪潮》也许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德国某高中教师莱纳·文格尔,在主题为“国家体制”的活动周上主讲他并不喜欢的“独裁统治”。

他大胆地进行一项实验:在班级重建一个微型的纳粹德国,他要用事实告诉学生“独裁统治”在今天仍会形成。

学生们经历了诸多“独裁”训练:口头选举课堂上的“元首”(文格尔自己);被灌输反个人主义自由化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为班级设定新名称——“浪潮”;统一服装(白上衣与牛仔裤)并制作团体标识(波浪形图标)和见面礼节(波浪形手势)。

两日后,“浪潮”似乎疯狂了——学生们狂奔于城市各个角落张贴“浪潮”标志,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浪潮”。

随后,“浪潮”成员参加水球比赛,同仇敌忾,甚至赛中发生冲突……。

文格尔似乎意识到情况的不妙,“浪潮”必须从此解散。

然而,事情出乎文格尔的意料:狂热拥护者蒂姆拔出手枪,乞求文格尔不要解散“浪潮”,故事由此进入高潮,蒂姆枪伤了一位同学并在绝望中饮弹自尽,倒在血泊中。

警察赶到学校,在学生们沮丧、失落、迷茫的眼神中,将文格尔带走……一、心理意义上的群体在某些既定的条件下,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到同一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

解读群体心理——关于电影《浪潮》_1

解读群体心理——关于电影《浪潮》_1

解读群体心理——关于电影《浪潮》,“浪潮”的所有成员几乎都被这种类似于宗教狂热的情感弄疯了。

文格尔就说“从现在开始,‘浪潮’将席卷全国,谁阻止它,‘浪潮’就将它吞噬。

”也正是这个原因,最终的觉醒者马尔科被当作敌人要被浪潮清除、吞噬。

而另一个悲剧性人物——蒂姆也为此付出年轻生命。

1.群体2.3.普遍存在的传染现象勒庞说:“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有传染性,其程度足以使个人随时准备为集体利益牺牲他的个人利益。

”[1]17当某一事件被卷入热烈的讨论后,很多人对事件激烈高昂的情绪很容易感染到另一些人,群体的姿势、言行都极具感染力,群体情绪会立即得到复制。

影片中,当文格尔以元首式的煽动演说,激情的感染力很快传开,同学们群情激昂,指责马尔科是受女朋友唆使的“叛徒”,觉醒的马科尔被当作“叛徒”揪到了台上,差点被打死……4.信仰的力量人类所能支配的一切力量中,信仰的力量最为惊人,“它能让一个人变得完全受自己的梦想奴役”。

蒂姆的例子恰恰能说明信仰的巨大力量。

群体统一的制服给蒂姆带来一种神奇的力量感。

当5.头水怪还要惊人”[6]62。

在无原则的集体主义下,当共性压倒个性,当人们放弃精神独立和自由思考时,隐藏在心底的“魔鬼”就会轻松地挣脱理性的抑制而吞噬人性,愚昧和血腥随之而来。

在《浪潮》中,“独裁是有魅力的,它的魅力之处在于秩序、纪律、稳定、统一等可以将无序整理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一种集体凝聚力。

在这种力量的感召下,个人产生的归属感是可以让集体迸发出惊人的力量。

”[7]由此,独裁的暴戾开始展现。

这也正如勒庞所强调的,当情绪和非理性因素处支配地位时,集体无意识力量将会异常强大,个人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不自觉地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犹如原野上生存奔跑的马群或牛群会立刻把这种暗示的观念转化为统一的集体行动中。

集体凝聚力超出必要的限制无疑将会转变为集体恐怖。

集体无意识的群体心理特征分析——以电影《浪潮》为例

集体无意识的群体心理特征分析——以电影《浪潮》为例

摘 要:通过对电影《浪潮》的解读,发掘集体无意识理论对人类审美心理、社会活动心理起到
的作用,并对这一心理现象进行剖析,从集体无意识的普遍性特征中中进行反思,分析电影中
悲剧产生的不可抗因素。运用集体无意识的相关理论知识,使用文献综述法、对比法、图表法
等对该电影当中的群体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分别从集体无意识理论的概念、特征构成及原因、
一、集体无意识的理论形成
集体无意识是指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 的、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 库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了荣格人格分 析心理学理论,指出“情结”这一概念。他提出的 集体无意识理论构建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之 上,在弗洛伊德的“意识 -前意识 -无意识”的三 层冰山理论的基础上,将其中的“无意识”部分分 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4](见图 1)。
以电影为例论述群体心理特征,通过对具体 例子的解读,可以使读者更加完备地了解集体无 意识的群体心理特征,领悟该特征对社会的助长 作用,从更高层次上反思同类型问题的自我抉择 问题。电影《浪潮》主要讲述的是:在一所德国小 镇的中学校园里,一位历史老师在讲解独裁统治 的课堂上提出问题“独裁统治在当代社会还有没 有可能发生?”学生对此都嗤之以鼻。接下来,这 位老师和本班学生做了一个模拟独裁政治的实 验。他给 这 个 班 级 组 织 取 名 为 “浪 潮 ”。 老 师 引 导学生设立统一的口号、一致的打招呼方式、穿同 款的服装。短短几天之后,这个班级的学生都对 自己的组织产生了高度认同,他们团结、亢奋而激
进,所有持反对意见的同学被视为异类。在同其 他班级的一次群体斗殴中,历史老师意识到了事 态的严重性,于是把全班学生召集到礼堂中,宣布 实验的结束和组织的解散。然而为时已晚,一名 狂热的学生因“信仰”幻灭而精神崩溃,开枪打伤 了一名同学后饮弹自尽[3]。

《浪潮》个人选择与道德边界

《浪潮》个人选择与道德边界

《浪潮》个人选择与道德边界近日,我有幸观看了一部备受瞩目的电影《浪潮》,影片以其深刻而引人思考的主题,引起了我对于个人选择与道德边界的深思。

本文将从情节、人物塑造和道德困境等方面,探讨这部电影所传递的信息和引发的思考。

首先,影片以一个看似普通的故事背景展开,讲述了一个名为“浪潮”的网络犯罪团队如何通过技术手段骗取他人财产的故事。

影片通过紧凑的剧情和精彩的表演,将观众带入了这个黑暗而神秘的网络世界。

从团队成员的相互合作到他们与受害者之间的较量,整个故事紧张而扣人心弦,让人无法自拔。

在影片中,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动机,他们或追求真相,或追求正义,或追求利益。

导演通过细腻的人物塑造,展现了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矛盾心理。

尤其是主人公李锐,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面对道德困境时的挣扎和抉择。

他作为浪潮团队的核心成员,一直在为团队的目标努力着,但随着故事的发展,他逐渐发现自己的选择可能伤害到其他无辜的人。

这种内心的挣扎和道德的边界,使得观众不禁思考:在个人选择和道德之间,我们应该如何抉择?影片中的道德困境引发了我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的深思。

在当今社会,个人选择与道德边界的问题日益凸显。

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有些选择可能会对他人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伤害到他人的利益。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判断自己的选择是否符合道德准则?是否应该将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还是应该考虑到他人的权益?《浪潮》给出了一种启示,即在个人选择与道德边界之间,我们应该始终以道德为准绳。

无论个人利益多么诱人,我们都应该意识到自己的选择可能对他人产生的影响,并且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时刻保持对道德的敏感和警觉,避免因个人选择而伤害到他人。

此外,影片还通过对网络犯罪的揭示,呼吁人们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

在如今数字化时代,网络犯罪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

通过展现浪潮团队的犯罪手段和受害者的遭遇,影片向观众传递了一种警示,提醒人们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浪潮》观后感

《浪潮》观后感

《浪潮》——剖析群体存在的基础与推动力量英文学院20100100122 张馨元首先不得不承认,在电影市场越来越娱乐化、商业化,各种影片鱼龙混杂的环境下,《浪潮》这部电影的确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意外”与惊喜。

“意外”的是很少有人会想到“浪潮”这个群体最终会走向极端,仿佛冥冥之中有一股神秘的力量——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它的发展。

而说到惊喜,影片可谓处处是惊喜,体裁、音效、表演、不过我认为最大的惊喜就是其发人深省的教育意义。

人们不禁好奇,为何小小的“浪潮”发展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毕竟这个群体的成员大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而所谓的“老大”则是教书先生。

对此,我想用群体的观点进行解释。

首先,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群体的“群众基础”也就是这个群体成员以Tim为例,Tim性格内向在学校更是经常被人欺负,被人称作“软脚虾”。

也许是这个原因,他一直希望周围能有几个“兄弟”。

为此,他经常给其他男生送些小恩小惠,并在后者近乎鄙夷的目光中讨好说:“是送你们的,我们是兄弟。

”然而,事实上,没有人把他这个窝囊鬼当兄弟。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浪潮”的成员大都是那种“稀泥巴扶不上壁”的学生,他们或成绩不好,或家庭出身不好。

总之,种种原因使他们被排除在外,他们缺乏归属感,常常遭受不公正的待遇,迫切想要被认同。

而天赐良机般地“浪潮”给了他们新的身份,给了他们归属感,在这里,人人平等,成员间就如同兄弟姐妹般,一群迷途青年在这里找到了方向感。

这样一个群体怎能不让这群心灵孤寂已久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为之振奋甚至“抛头颅,洒热血”。

“共同的目标”、“群体规范”以及“群体意识”是推动“浪潮”不断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

这群迷茫的高中生们有了共同的目标:洗心革面重拾自我,为了“公平、正义”而奋斗。

至于群体规范和群体意识文格尔在第一节课上已经给这群孩子灌输了“纪律性”,此后他又向他们灌输了“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等等。

以此给这群孩子塑造了一种优越感,而正是这种优越感激励着这群青年甚至鞭笞着他们前进,于是“浪潮”成了这些人生命的全部,而为了达到“共同理想”有些人甚至甘愿牺牲自我,这就是群体意识的力量。

电影《浪潮》人物心理解读

电影《浪潮》人物心理解读

法西 斯 主 义者 的。 ( 即
主义 在 那个 年代 受 人追捧 必 定 有它 使他 拥 有 更好 的经 历 )而是 教 了别 存在 的理 由。对 于这 样 一个 可 以在 人 挑剩 下 来 的独 裁主 义课 程。 在 家 个 时 期里 激起 相 当大 一部 分 人热 里 面对 一 个拥 有 高学 历 的妻 子 ,他 情 的主 义 ,我 们 更加 应该 了解 它发 心理 上 的压 力必定 也 不 少。在 建 立 展 起来 的契 机 以避 免再 次 出现 这样 “ 浪潮 ”以后 ,学 生们 将 文格 尔 老 师看做 自己组织 的 元首 ,唯文 格 尔 的错 误 。 法 西斯 主 义 本身 的概 念 与 集体 老 师的话 为 宗 旨,这 大大 平衡 了生 主 义十 分相 似 ,但 是到 底是 什 么 引 活 中的文 格 尔先 生受 到 的不公 平 待 得 它从 量 变转化 为质 变? 在影 片中 , 遇。他 的 满足 感和 自我认 同感 大 大 老 师从 一 开始 就是 为 了证 明独 裁 主 加强 ,这 也是他 在 几 个有 思 想 的学 义可 以存 在于 当今 的社 会 中,为 什 生 的抗议 之 后依 旧不 解散 组 织 的重 么最后 学 生们 还是 义 无返 顾 的进 入 要 原 因 。 而 蒂 姆 呢?从 他 烧 毁 自己 的耐 了那个 集体 并 且 丝毫 没有 觉得 自己 克衣 服 以及 为 同学们 提供 大麻 、买 在迈 向法西斯主义? 枪 事件 来看 ,他 的 家庭 应该 是 富足 认 同感与归属感的引导 法 西 斯主 义 政府 首 先作 为一 个 的。但 是 由于 学校 中 同学 的排 挤和 产 生 于经 济 低迷 时 期 的政权 ,它在 父母 的漠视 ,他 得不 到 满足 的 首 先 浪 潮 ”作 为一 定程 度 上 满足 了 中下层 人们 的 自 就 是 归属 感。但 是 “ 我认 同感。 “ 首 先 ,法 西斯 运 动 的 个 仿法 西斯 的组织 ,强调 的便 是组 目标 是 取代 资 本 主义 ;其 次 ,它 的 织 性和 集体 感。 其他 同学对 他 的 关

《浪潮》的学生反叛

《浪潮》的学生反叛

《浪潮》的学生反叛电影《浪潮》是一部让人深思的作品,它以学生反叛为主题,通过对于权威、教育制度和社会现象的探讨,引发了我对于教育与自由的思考。

本片以真实的故事为基础,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剧情,给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冲击。

影片以一所名校的高中班级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学生对于传统教育制度的反叛。

这些学生在自由思考和个性发展方面受到了束缚,他们渴望追求真理和自由,却被教育机构的规定和教师的权威所限制。

他们不满于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和创造。

影片以一个班主任的到来为起点,他以严厉的态度和传统的教育方法对待学生,试图将他们纳入规范化的教育体系。

然而,这些学生并不甘心被束缚,他们开始组织起来,秘密地开展一系列行动来表达对于教育制度的不满。

他们通过网络传播信息、组织集会和发表演讲等方式,试图唤醒更多的人对于教育问题的关注。

影片中的学生形象鲜活而真实,他们有着不同的个性和背景,但都面临着相似的困境。

他们渴望自由和独立思考,但却被教育制度和社会压力所束缚。

他们勇敢地站出来,用自己的行动去争取权益,这种反叛精神令人敬佩。

影片中的教育制度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传统的教育制度强调的是知识的灌输和规范化,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学生们在这种制度下往往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地去探索和创造。

这种教育制度对于学生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也限制了社会的进步。

影片中的学生反叛行动引发了我对于教育与自由的思考。

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学生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向,而不是被教育制度所束缚。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兴趣,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影片中的学生反叛也反映了社会对于权威的质疑。

传统的教育制度中,教师往往被赋予了过多的权威,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

这种权威对于学生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也限制了教育的进步。

学生反叛行动的开展,是对于这种权威的质疑和挑战。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浅析《浪潮》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浅析《浪潮》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浅析《浪潮》浪潮是一种如同法西斯般集独裁、专制、极权主义于一身的社会组织,它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一群习惯了自由乃至散漫的学生改造成冷酷而狂热的新纳粹主义者。

老师和学生都迅速沉浸在其中,直到事态越来越严重,最终酿成悲剧,让人深思、感慨。

在这场运动中,纪律性和集体精神充斥着学生们的大脑,也体现出极权主义运动的渊薮及其特性。

他们平时习惯了自由式的教学,而在浪潮中以一种强权、专制为主导,服从命令,以集体的形式存在并快速疯长、蔓延,演变成一场可怕的运动。

它的发生有着众多原因,也有极大的思考价值,就组织行为学角度而言,浪潮的兴起涉及到组织研究层面问题、群体激励、沟通、冲突管理等诸多话题。

一般而言,组织行为学研究分为3个层次,即个体、群体和组织系统。

这3个层次依次递进,群体行为建立在个体行为的基础之上,而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又受组织系统的制约,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系统相互作用。

首先,就个体而言,个体层面主要表现为通过对个体的激励促使其发展,从而达到组织的目标人本管理关注人的动机、需要、素质、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积极性、能动性。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刚开始的第一节课上在班上的每个同学有着每个人不同的人格特质,成员各种各样,有富家子弟出生但缺少关爱的蒂姆,他本是一个胆小懦弱的人,浪潮的关爱给了他希望是他的生命,敢于爬上高楼印上浪潮的标识,还有寄养在女友卡罗家里的马科尔,他在集体中找到了归属感,长相不漂亮成绩不优异的希篮也发现了自己的价值,还有一些叛逆小青年也因为这个组织懂得了自己的责任。

从个体而言,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以他们为集体组成的这个班级里,没有一点凝聚力,犹如一盘散沙,每个人都以相对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甚至在他们之间还有明显的矛盾。

其次,群体层面。

群体层面表现为以形成群体规范来协调群体各方面,促进既定目标的实现无论正式还是非正式群体,每个群体都会形成自己的规范。

规范一旦形成,便成为指导和制约群体内成员行为的强大外力,来制约、同化成员。

从电影《浪潮》透视群体形成的心理机制、传播路径与特征表现

从电影《浪潮》透视群体形成的心理机制、传播路径与特征表现

从电影《浪潮》透视群体形成的心理机制、传播路径与特征表

梁飞鹏;任新雨
【期刊名称】《武汉广播影视》
【年(卷),期】2024()5
【摘要】本文基于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对群体心理的深刻洞见,对电影《浪潮》的情节进行细致剖析,探究群体形成的心理机制及其核心要素;并从群体传播的视角诠释“浪潮”集体狂热背后的群体传播逻辑,挖掘“浪潮”失控的深层动因;最后,通过对比分析“浪潮”中群体与个体的行为表现揭示出群体心理的多重特征,进而呈现影片“反对独裁”的深刻寓意。

【总页数】3页(P0062-0064)
【作者】梁飞鹏;任新雨
【作者单位】国际关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
【相关文献】
1.解读群体心理--关于电影《浪潮》
2.集体无意识的群体心理特征分析——以电影《浪潮》为例
3."乌合之众"的"浪潮"——浅析电影《浪潮》中的群体心理特征
4.电影《浪潮》的群体心理解读
5.从群体传播视角浅析电影《浪潮》的集体狂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解读群体心理——关于电影《浪潮》 精品

最新-解读群体心理——关于电影《浪潮》 精品

解读群体心理——关于电影《浪潮》解读群体心理——关于电影《浪潮》蔡子翠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武汉430063摘要人类生来就有合群的性情,群体活动在社会生活中更是不可避免。

从勒庞的《乌合之众》出发,解读德国纪实电影《浪潮》向我们展示的群体趋于同质化的步骤和特点及其心理内因,这有助于更好地关注群体的生长、生存状态,从中也应该反思到集体凝聚力超出必要的限制将会转变为集体的恐怖。

关键词群体心理;浪潮;独裁中图分类号91264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2-0075-02法国心理学家勒庞是研究群体心理的大师,他在《乌合之众》的导言中宣称,我们就要进入的时代,千真万确将是一个群体的时代——群体将是这个时代中一股新的力量,一股至高无上的力量或唯一的无可匹敌的力量[1]89。

然而,进入了群体中的个人,在集体潜意识机制的作用下,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根本性的变化这样的个人会不由自主地失去自我意识,变成另一种智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生物,一个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

难道真如勒庞所言?电影《浪潮》也许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德国某高中教师莱纳·文格尔,在主题为国家体制的活动周上主讲他并不喜欢的独裁统治。

他大胆地进行一项实验在班级重建一个微型的纳粹德国,他要用事实告诉学生独裁统治在今天仍会形成。

学生们经历了诸多独裁训练口头选举课堂上的元首文格尔自己;被灌输反个人主义自由化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为班级设定新名称——浪潮;统一服装白上衣与牛仔裤并制作团体标识波浪形图标和见面礼节波浪形手势。

两日后,浪潮似乎疯狂了——学生们狂奔于城市各个角落张贴浪潮标志,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浪潮。

随后,浪潮成员参加水球比赛,同仇敌忾,甚至赛中发生冲突……文格尔似乎意识到情况的不妙,浪潮必须从此解散。

然而,事情出乎文格尔的意料狂热拥护者蒂姆拔出手枪,乞求文格尔不要解散浪潮,故事由此进入高潮,蒂姆枪伤了一位同学并在绝望中饮弹自尽,倒在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群体心理——关于电影《浪潮》摘要:人类生来就有合群的性情,群体活动在社会生活中更是不可避免。

从勒庞的《乌合之众》出发,解读德国纪实电影《浪潮》向我们展示的群体趋于同质化的步骤和特点及其心理内因,这有助于更好地关注群体的生长、生存状态,从中也应该反思到集体凝聚力超出必要的限制将会转变为集体的恐怖。

关键词:群体心理;浪潮;独裁法国心理学家勒庞是研究群体心理的大师,他在《乌合之众》的导言中宣称,“我们就要进入的时代,千真万确将是一个群体的时代”——群体将是这个时代中一股“新的力量”,一股“至高无上的力量”或“唯一的无可匹敌的力量”[1]89。

然而,进入了群体中的个人,在“集体潜意识”机制的作用下,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根本性的变化:这样的个人会不由自主地失去自我意识,变成另一种智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生物,一个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

难道真如勒庞所言?电影《浪潮》也许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德国某高中教师莱纳·文格尔,在主题为“国家体制”的活动周上主讲他并不喜欢的“独裁统治”。

他大胆地进行一项实验:在班级重建一个微型的纳粹德国,他要用事实告诉学生“独裁统治”在今天仍会形成。

学生们经历了诸多“独裁”训练:口头选举课堂上的“元首”(文格尔自己);被灌输反个人主义自由化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为班级设定新名称——“浪潮”;统一服装(白上衣与牛仔裤)并制作团体标识(波浪形图标)和见面礼节(波浪形手势)。

两日后,“浪潮”似乎疯狂了——学生们狂奔于城市各个角落张贴“浪潮”标志,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浪潮”。

随后,“浪潮”成员参加水球比赛,同仇敌忾,甚至赛中发生冲突……。

文格尔似乎意识到情况的不妙,“浪潮”必须从此解散。

然而,事情出乎文格尔的意料:狂热拥护者蒂姆拔出手枪,乞求文格尔不要解散“浪潮”,故事由此进入高潮,蒂姆枪伤了一位同学并在绝望中饮弹自尽,倒在血泊中。

警察赶到学校,在学生们沮丧、失落、迷茫的眼神中,将文格尔带走……一、心理意义上的群体在某些既定的条件下,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到同一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

法国心理学家勒庞把这一群体称为“心理意义上的群体”。

同时,他指出:偶然聚集在公共场所的人,因为他们没有任何目标,从心理学的意义上看,根本不能算是一个群体。

有时,在某种狂暴的感情——如因为国家大事——的影响下,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1]12。

无可否认,在短短一个星期内,“浪潮”这个班集体在一系列狂热的训练下,亦然成为名副其实的心理意义上的群体。

二、群体的心理特征1.从众心理个体一旦融入群体,他们的感情和思想会转向同一个方向,表现为个体的明显从众心理,勒庞称之为“群体精神统一律”。

莫顿·多伊奇和哈罗德·杰勒德把个体从众的原因归结为两个:一是因为想被群体接纳和免遭拒绝;二是为了获得重要信息。

这两个原因被命名为规范影响和信息影响[2]153。

“浪潮”中莫娜、尤勒斯、克劳森及女主人翁卡萝的弟弟加入“浪潮”更深层的是基于规范影响,他们惧怕被孤立。

而且,个体常常会迫于群体压力选择改变自己的意见或者至少压制自己的反对性意见。

男主人公马科尔虽然本人对此活动存有否定存疑态度,但还是迫于群体压力,被迫顺从。

2.去个性化所谓去个性化,是指自觉的个性在群体中很快就会消失,个人会做出一些个人独处时不可能做出的,甚至与自己个性截然相反的行为[3]77。

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群体心理最大的特征:个性的消失和集体无意识的产生。

在这样的群体中,一旦出现个性化倾向,群体就会视其为异类,千方百计打压,直至其完全融入群体。

这点在“浪潮”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统一标识、统一制服、统一手势、统一行动。

对于女主人公卡萝穿红色上衣的行为,其他成员百般排斥,甚至扬言要报复她……3.群体情绪单纯、夸张心理意义上的群体行为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情绪色彩,在很多情况下理智往往为情绪所支配,其突出的特点首先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

勒庞说:“给群体的无论是什么观念,只有当它们具有绝对的、毫不妥协的和简单明了的形式时,才能产生有效的影响。

”[1]44这样的现象在《浪潮》中随处可见:疯狂地在大街小巷粘贴“浪潮”标志,甚至爬上几十层高楼“涂鸦”;水球赛中的激烈肢体争斗场面;在文格尔的煽动下马尔科被怀疑为叛徒,群体激愤的情绪不能自已,甚至要把他打死泄愤……4.群体偏执、专横、保守且迷信权威人物群体很容易产生专横和偏执的感情,只要有人在他们中间煽动起这种情绪,他们随时都会将其付诸实践。

同时他们又是保守的,“群体强烈地受着无意识因素的支配,因此很容易屈从于世俗的等级制,难免会十分保守。

”[1]37当群体在面对政府和领导人时,往往容易走极端。

“群体对强权俯首帖耳,却很少为仁慈心肠所动……”[1]37。

这些特点在蒂姆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浪潮”中,他完全融入其中不能自拔:偏执的把自己的衣服烧掉,随后追随“元首”文格尔,搞得文格尔很是莫名其妙,然后听说要解散“浪潮”时,又自杀身亡。

5.狂热的宗教情感群体有着狂热而简单的宗教情感。

这种情感兼有残酷和崇高两个截然不同的主旋律:崇高的境界,成功地激起了群众想入非非的感情,使他们在崇拜和服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随时准备为自己的政治信条、偶像赴汤蹈火。

整部影片中,“浪潮”的所有成员几乎都被这种类似于宗教狂热的情感弄疯了。

文格尔就说“从现在开始,‘浪潮’将席卷全国,谁阻止它,‘浪潮’就将它吞噬。

”也正是这个原因,最终的觉醒者马尔科被当作敌人要被浪潮清除、吞噬。

而另一个悲剧性人物——蒂姆也为此付出年轻生命。

三、影响群体心理的因素1.群体无意识倾向受群体无意识的影响,他们在判断某事或评判某人时,不能诉诸理智,丧失了评判能力。

群体无意识主要有如下表现:其一,在群体中,智力较低者往往把高智力者降低到他们自己的水平上。

勒庞说:“从他们成为群体一员之日起,博学之士便和白痴一起失去了观察能力。

”[1]26其二,群体的逻辑推理方式低劣。

“是把彼此不同,只在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搅在一起,并且立刻把具体的事物普遍化。

”[1]47群体没有推理能力,因此也就无法表现出任何批判精神,它不能辨别真伪或对任何事物形成正确的判断。

2.集体力量感斯泰纳指出:“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的人都是沉睡者,以至于他们都有一种在特殊条件下能被触发的暴力潜能。

”[4]219当群体行为发生时,人数赋予个人力量,有一种冲破压抑的快感,产生法不责众的心理。

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出:文格尔的班级里全是一群“沉睡者”,他们的暴力潜能被“浪潮”所唤醒。

虽然中间有卡罗、文格尔老婆的反对,但最终也未能阻止悲剧的发生。

3.普遍存在的传染现象勒庞说:“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有传染性,其程度足以使个人随时准备为集体利益牺牲他的个人利益。

”[1]17当某一事件被卷入热烈的讨论后,很多人对事件激烈高昂的情绪很容易感染到另一些人,群体的姿势、言行都极具感染力,群体情绪会立即得到复制。

影片中,当文格尔以元首式的煽动演说,激情的感染力很快传开,同学们群情激昂,指责马尔科是受女朋友唆使的“叛徒”,觉醒的马科尔被当作“叛徒”揪到了台上,差点被打死……4.信仰的力量人类所能支配的一切力量中,信仰的力量最为惊人,“它能让一个人变得完全受自己的梦想奴役”。

蒂姆的例子恰恰能说明信仰的巨大力量。

群体统一的制服给蒂姆带来一种神奇的力量感。

当他被欺负时,他开始试着反抗,而与他同穿制服的“浪潮”成员也走过来保护了他。

因为浪潮的存在,蒂姆感觉自己不再是任人欺辱,任人宰割的“矮脚虾”(蒂姆绰号)。

在他看来“浪潮”就是他梦想中的帝国和精神信仰。

5.领袖的引领汉娜·阿伦特说,“领袖处于运动的中心,是使整个运动运行不息的发动机。

”[5]477勒庞也形象的比喻说:“一群人就像温顺的羊群,没了头羊就会不知所措”[1]96。

领袖的意志是群体形成意见并取得一致的核心。

他是各色人等形成组织的第一要素,他为他们组成派别铺平了道路。

文格尔是“浪潮”的精神领袖,整个“浪潮”运动无一不在他的领导之下展开。

他不断的使用一些领袖动员群体的惯用伎俩:断言、重复和传染,如“浪潮”成员上课发言必须站立,回答必须简短,并不断重复“团结就是力量”的价值观念和信念,当这种集体感和归属感确立后,就通过一些令人亢奋的、简单明了的、形象化的语言传染到群体中。

四、结语如托马斯·勃朗所言,“上帝创造了有理智的人,但把他们掺到一起,就变成一只巨兽,比那多头水怪还要惊人”[6]62。

在无原则的集体主义下,当共性压倒个性,当人们放弃精神独立和自由思考时,隐藏在心底的“魔鬼”就会轻松地挣脱理性的抑制而吞噬人性,愚昧和血腥随之而来。

在《浪潮》中,“独裁是有魅力的,它的魅力之处在于秩序、纪律、稳定、统一等可以将无序整理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一种集体凝聚力。

在这种力量的感召下,个人产生的归属感是可以让集体迸发出惊人的力量。

”[7]由此,独裁的暴戾开始展现。

这也正如勒庞所强调的,当情绪和非理性因素处支配地位时,集体无意识力量将会异常强大,个人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不自觉地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犹如原野上生存奔跑的马群或牛群会立刻把这种暗示的观念转化为统一的集体行动中。

集体凝聚力超出必要的限制无疑将会转变为集体恐怖。

参考文献:[1][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5.[2][美]戴维·麦尔斯.社会心理学[M].张智勇,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3][法]古斯塔夫·勒庞.革命心理学[M].佟德志,刘训练,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4][英]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M].杨渝东,史建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5][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M].林骧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6]黄岭峻.激情与迷思——中国现代自由派民主思想的三个误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7]王燕子.电影《浪潮》的色彩寓言[J].艺苑,200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