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优秀教案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认识图形(一)》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图形: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和认识图形。
2.能够区分不同图形,了解图形的特点。
3.通过观察和操作实物,认识图形。
二、教学重点1.认识各种图形。
2.区分不同的图形。
三、教学难点1.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区分。
2.圆形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1.物品: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卡片或实物。
2.教学课件: 包含各种图形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利用课件展示不同图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各自的名称。
2.引导学生讨论各种图形的特点。
二、讲解1.通过实物展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区别,引导学生认识和区分两者。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点。
三、练习1.让学生分组,用卡片组成各种图形,并用语言描述所组成的图形。
第二课时一、复习1.让学生回顾前一次课学习的内容,并就图形的特点展开讨论。
二、讲解1.介绍三角形和圆形,让学生认识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通过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和圆形的形状特点。
三、练习1.让学生观察物体,描述物体的形状,并说出其属于哪种图形。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各种图形的特点。
在实物展示和讨论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区分图形。
七、布置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关于图形的练习。
2.家长陪同时,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图形,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这份教案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各种图形,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和区分不同的图形。
通过实物展示和讨论,在积极互动中帮助学生掌握图形的基本概念。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教案
课时
5-1
教学
目标
1.通过让学生用所学的立体图形进行拼组活动,进一步体会所学立体图形的特征,并初步体会各种立体图形的之间的关系,培养空间观念。
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善于与人合作。
教学重点
体会所学立体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体会各种立体图形的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
教学流程
二次
备课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认识物体,请大家回忆一下,你认识了哪些物体?
学生边回忆边口头汇报,老师边总结边出示图形(课件演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
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动手玩“有趣的拼搭”游戏。希望同学们在拼搭的活动中能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发现新知识。
二、探究新知
1.开展“搭一搭”的活动
(1)师:下面请大家当“小小设计师”。每个组的同学先集体讨论,然后大家动手,用桌子上的材料搭成自己喜欢的、有趣的作品。
(2)讨论、交流、展示:你搭的是什么?用的是什么物体搭的?为什么用这些积木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这些物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3)评选优秀设计师。
3.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游戏“看谁摸得准”。
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手摸,直观感知。
感知图形。
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板
书
设
计
认识图形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 球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四单元《认识图形》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四单元《认识图形》单元教案一、教材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内容是认识图形,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学生将能够认识各种基本图形的形状、名字,了解图形的属性及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和分类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几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基本图形的形状与特点;–掌握基本图形的名称和性质;–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和应用基本图形。
2.能力目标:–能够观察出不同的图形,并进行简单的分类;–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勤奋与坚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基本图形的形状、名称和特点。
2.教学难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的属性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示例引导法: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基本图形。
2.激发兴趣法:利用图片、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图形认识的兴趣。
3.学生参与法: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自己动手画图形或分析问题。
4.课外拓展法:引导学生在课外观察生活中的图形,进行拓展探究。
五、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课:认识正方形•引言: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正方形物体,引导学生认识正方形的特点。
•学习内容: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周长计算。
•实践活动:让学生测量课桌等具体物体的周长,并计算。
第二课:认识长方形•引言:通过长方形图片引入概念,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的形状。
•学习内容:长方形的特点、对角线长度计算。
•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练习册上画出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并计算其对角线长。
第三课:认识三角形•引言:利用实物展示三角形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形状。
•学习内容:三角形的类型、角度之和计算。
•实践活动:让学生用尺子测量家中地毯的三角形边长,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第四课:认识圆•引言:通过图形展示引入圆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圆形。
•学习内容:圆的属性、直径、半径及周长计算。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教案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教材简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认识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
单元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单元重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通过拼、摆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单元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个人空间站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物体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2、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教学设计个人空间站3、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1、对立体图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实物图到一般模型的抽象过程。
教学难点: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具准备:1、每小组自备形状各异的实物、积木等。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立体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小叮当图,问“小朋友们看,这是谁?”“小朋友们喜欢小叮当吗?小叮当有许多小宝贝,你们都认识吗?”(教师出示几样物体,学生辨认)二、操作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1、分一分:可是这些小宝贝太乱了,小叮当想让能干的小朋友们帮帮忙,每个小组都有一篮子小宝贝,它们都混在一起了,有铁做的、塑料做的,大的小的,花的绿的等等。
和小组小朋友讨论,你们认为哪些是相同的分成一堆,看看能分成几堆?一堆堆整理放好。
2、议一议:小组里的小朋友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是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并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感知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图形的概念较为陌生。
但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和观察。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发现图形的特征,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并能够说出它们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让学生感知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动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的平面图形,并能够说出它们的名称。
2.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感知图形的特征,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和了解图形。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比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发现图形的特征,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图形的卡片、实物模型等,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学具准备:准备一些图形模板、彩色笔等,让学生动手操作和绘制图形。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图形?”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图形卡片,引导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图形》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图形》(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图形》,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图形》1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辨认和区别各种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生:(每个小组一份)鞋盒、牙膏盒、药盒、磁带盒子;易拉罐、铅笔、茶叶罐;魔方、骰子、小立方体10个;玻璃珠、小皮球、乒乓球。
师:课件、各种形状的实物若干、奖品、四种抽象出的图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出示讲台上的一些实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你认识它们吗?(学生自由说各个实物名称,师指出:它们都是同学们生活中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你们都带来了哪些朋友啊?跟你的小伙伴们大声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组里有不同的吗?生分组活动:说出带来的东西的名称师:大家带的东西可真多啊!看看这些物体,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鼓励质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物体(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1、学具分类,初步感知a、动手操作师:你们看一看这么多物品中,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物品呢?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儿吗?请每个小组里的小朋友共同动手分一分。
学生分组操作,师巡视(2分钟)b、汇报反馈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说你们分了几类?是怎么分的?(3分钟)让学生边说边举起来让大家看。
师:他们小组是这样分的,和你们组是一样的吗?c、小结概念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能给每类物体起个名字吗?指名生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规范各种名称,并板书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动手操作,感知特点a、感知长方体师:(举起球)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请你也举起一个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把你拿的球放回盒子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教案
【 - 小学作文】【篇一】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认识图形(一)教案四、认识图形(一)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导入语;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
智慧爷爷还提了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探究新知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老师巡视指导,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2)小组汇报分的情况。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根据学生的回答可能分出以下几组,一组是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老师拿出位置、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如教材第34页)2、摸一摸,感知特征。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集体交流。
通过摸、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说;长方体是长长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方方的,也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乎乎的。
3、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1)实物画出图形。
(2)记忆想象。
①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②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不同形状的物体。
(老师说一个学生想一个)③让学生闭上眼睛摸出老师说的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④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老师给他的一种实物,让学生摸并判断它的形状。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人教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人教版一、教学内容1. 平面图形的分类2. 立体图形的认识3. 图形的拼接与组合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分类,了解图形的拼接与组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分类,图形的拼接与组合。
难点:立体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拼接与组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实物模型。
学具:学生自带的立方体、圆柱体等实物,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向学生介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分类。
3. 例题讲解:以立方体、圆柱体等实物为例,讲解图形的拼接与组合。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图形拼接与组合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以及对图形拼接与组合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图形拼接与组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画出三种不同的平面图形,并标明它们的名称。
答案: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2. 作业题目:请学生找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答案:立方体、圆柱体、球体等。
3. 作业题目:请学生尝试进行图形拼接与组合,创作一个有趣的图形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在图形的拼接与组合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图形拼接与组合的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也可以结合其他学科,如美术、手工等,让学生在创作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图形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1. 立体图形的认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立体图形的认识是一个新的学习内容,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主要接触到的是平面图形。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2.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辨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书本、魔方、饮料罐、篮球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a. 长方体:让学生观察书本的形状,说出书本的三个维度,即长、宽、高,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的特征。
b. 正方体:让学生观察魔方的形状,说出魔方的三个维度,即棱长,引导学生理解正方体的特征。
c. 圆柱:让学生观察饮料罐的形状,说出饮料罐的两个维度,即底面半径和高,引导学生理解圆柱的特征。
d. 球:让学生观察篮球的形状,说出篮球的半径,引导学生理解球的特征。
3. 练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辨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a. 出示一些物体,让学生辨别它们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还是球。
b.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4. 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总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5. 作业:让学生课后观察家里的物体,辨别它们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还是球,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了它们的名称,并能辨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人教版数学一上教案: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
人教版数学一上教案: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直线、尖角、钝角、直角等概念;
2.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认识和绘制平行线、垂直线等基本图形;
3.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概念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掌握尖角、钝角、直角的概念;
2.认识和绘制平行线、垂直线。
教学难点:
1.理解垂直线的概念;
2.灵活应用所学概念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用具,教案等;
2.学生:准备笔、纸等学习用具;
3.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几个图形让学生描述,引出尖角、钝角、直角的概念。
2. 新课讲解(15分钟)
1.介绍尖角、钝角、直角的概念,通过实物或PPT展示示例让学生理
解;
2.引入平行线、垂直线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认识这些图形。
3. 实践操作(20分钟)
让学生在纸上练习绘制尖角、钝角、直角、平行线、垂直线等图形,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4. 拓展练习(15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拓展练习,让他们用所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运
用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复习。
六、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上相关练习题;
2.自行寻找身边的图形,并描述其尖角、钝角、直角等概念。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一篇数学课文,主要向学生介绍二维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图形的认识,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各种图形的名称,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于图形的认识基本上是零基础。
但他们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喜欢动手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掌握图形的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各种基本图形,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图形的图片、卡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3.准备课堂练习题和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图形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2.呈现(10分钟)教师依次呈现各种图形,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各种图形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加深对各种图形的认识。
例如,让学生在小组内找出周围的图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4.巩固(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关图形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优秀教案第【1】篇〗1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七巧板,巩固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2、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
3、在拼图的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往以及创新、审美意识。
2学情分析教学内容:“七巧板”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这个单元的内容。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教学本课,教材这种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利用七巧板让学生在拼图活动中,进一步熟悉基本平面图形,并初步、直观认识梯形、多边形。
本课旨在增强对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联系与区别。
利用七巧板拼图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数学游戏,本课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情况: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包括: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学生头脑中有这些图形的表象,能正确区分、辨认这些图形。
3重点难点重点: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体会图形的变化。
难点:在了解平面图形的基础上,用七巧板创造性的拼图。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新设计一、激情导入,引出七巧板。
1. 师:同学们喜欢玩拼图游戏吗都拼过什么图形或图案呢老师也喜欢玩拼图游戏。
请同学们认一认它们像什么(课件播放由七巧板拼成。
)2. 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是用什么拼的(七巧板)同学们,你们都玩过七巧板吗【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导入这个环节,首先让学生欣赏用七巧板拼成,从而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学习需求,积极投入到认识七巧板的活动中,也使学生初步感知了七巧板的神奇、有趣。
】二、认识七巧板,激发民族自豪感。
1. 认识七巧板。
师:老师也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副七巧板,把七巧板倒出来。
仔细观察七巧板,看你又有什么新发现(①七巧板中有三种图形,分别是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②七巧板中三角形最多,有五块,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各有一块;③两块大三角形形状、大小一模一样,两块小三角形形状、大小一模一样,还有一块不大不小的“中三角形”……)2. 介绍七巧板。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教案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认识图形》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图形的特点和分类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认识图形》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图形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难点
(1)理解并掌握图形的特征。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征是一个难点。例如,他们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圆形的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或者为什么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2)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图形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图形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图形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图形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图形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新的图形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具体内容包括:
1.学习圆形的特征,能正确识别圆形;
2.学习正方形的特征,能正确识别正方形;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是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一些基本的二维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学生能够掌握这些图形的特征,并能够辨别和描述它们。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对图形的初步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图形,他们对图形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是,他们对图形的特征和命名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对图形的认识,并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它们。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了解它们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空间观念,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了解它们的特征。
2.难点: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并在实际生活中找到相关的例子。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和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图形。
2.活动教学法:学生进行观察、操作和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和应用图形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图形卡片、实物模型和多媒体教学资源。
2.学具准备:学生准备一些图形卡片或者自己制作的图形模型。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图片,如玩具、水果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物体的形状。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图形的存在和重要性。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二维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并向学生介绍这些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可以通过实物模型或者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展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这些图形。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精品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精品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34,完成教材P37~38“练习八”第1、3、8题。
【教学目标】1.通过摸一摸、猜一猜、搭一搭等活动,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能在实际情境中辨认这些图形,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
2.经历从实物抽象到图形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体会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认识四种基本的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
【教学重难点】认识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在生活中逐步抽象、辨认出基本的立体图形,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图形王国发生了一起面包丢失案,想请各位小侦探去找出小偷同学们想不想去?作为一个小侦探,要具备一定的图形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图形(板书)二、自主探究1、说一说师:老师带来了一些生活物品,你们认识吗?谁来说一说是什么?师:你能把图中的物品分成几类?并且说一说分类的依据是什么?2、分一分生:前后4人为一小组过论师:巡视,叫两名同学上去分一分,再说一说:分为了几类?按什么标准分?预设生1:按颜色分.分为两类,彩色为类、纯色为类预设生2:按用途分,玩具,文具,生活用品预设生3:能否滚动来,分为2类,能滚动的为1类,不能滚动的为一类预设生5:按形状分.长方体一类,正方体一类,球一类。
师:他是按形状来分的,按形状分是数学的眼光进行分类,接下来我们一起去认一认这些图形3、认一认(1)认识长方体师: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拿出长方体,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然后和同桌说一说它长什么样,摸起来有什么感觉?生:长长方方的,有六个平平的面,相对面相同,有尖尖的角,放在桌子上不易滚动,它能够平稳的站在桌面上。
(2)认识正方体师:请同学们把长方体放回学具袋中,拿正方体出来,看一看,摸一摸,滚滚。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生:方方正正,有六个平平的面,6个面都一样。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案(精选13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案(精选13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篇1教学目标:1、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根据它们的特征,并从具体的情景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2、培养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关键:观察比较中认清各种图形的特征。
课前准备:各种平面图形的实物教学过程:一、摸物体,说形状。
(将各种大小不一的平面图形放在一个袋子里)摸一摸,说说你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自由回答。
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觉全班交流。
揭示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二、活动二:感知“面”是从“体”得到的。
出示长方体,讣学生试试能从长方体上找出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再让学生从桌面上的物体找出长力形、师问:“你还能找到其他的图形吗?请大家4人一组,找找看。
“让学生自主活动,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从其他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
结合学生汇报小组活动结果进行课件演示a)方体上分离出正方形,揭示名称。
b)柱上分离出圆,揭示名称。
c)从三棱柱上分离出三角形,揭示名称。
一起出示四种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板书。
三、活动三:用“体”描“形”。
小熊猫说:“小朋友真能干,已经能从不同的物体找到不同的图形了,那我们能不能自己想办法用桌上的物体来描这些图形呢?小朋友试试看。
”放手让学生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寻找用“体”描“形”的方法。
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物体描出来的,描的是什么。
学生评价结果。
观察与交流中初步认识。
从实物图中直观地抽象出各种平面图,用实物体描画出各种平面图形,加深认识。
四、活动四:实践运用。
出示3 6页l,说:“这些美丽的图形来到花园捉迷藏。
小朋友找找这里有我们认识的哪些图形?”学生自由发言。
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平面图形,想起来的就站起来说。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教案
学习重点: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四种立体图形;
学习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 习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1.说一说。
教师:仔细观察你带来的物品,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互相说一说,这些物品的形状是怎样的。
学生小组活动。
2.分一分。
教师:小组内把所有组员带来的东西合起来,大家再找一找,有没有形状相同的呢?请你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引出新课,教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物体。(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第35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5题。
教师:说说看这两位小朋友用积木搭出像什么?
学生个别汇报。
3.自己动手搭一搭。
教师:你也能像他们那样搭出不同的东西吗?请各组任意选桌上带来的积木搭一种造型。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
课 题
认识立体图形
课 时
1课时
主备人
授课时间
班 级
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并会识别。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和创新意识。
学生小组内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按小组展示各组搭建的造型。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1、2题。
2.完成教材第35页“做一做”第2题。
蒙住一个同学的眼睛,让他摸各种形状的物体,并说出摸到的物体的名称。
3.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3题。
同桌之间玩“你说我猜”的游戏。
4.教师:说说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几种形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
第一课时认识图形(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34~P35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可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开始,教师出示34页多媒体可件: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可以分几类?
二、直观导入,初步感知
教师拉开灯片的覆盖片,显示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提出两个问题。
(1)老师给大家介绍四个新朋友,你们看它们是谁呢?有谁认识它们呢?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首先让同学们知道要学习什么!引导图形的出现。
三、引导探究,理解新知
1.认识长方体。
(1)动手操作,直观感知。
①教师依次出现两个长方体(一般的和特殊的)。
问:谁认识它?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长方体呢?
②教师指导学生用长方体展开图自制长方体,让学生在做一做中,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
(2)小组研讨,建立表象。
学生在做一做中,初步感知了长方体以后,教师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在制作长方体过程中,你发现了长方体的什么秘密?先小组讨论,再请小组代表汇报发言。
(3)验证认识,形成概念。
①当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长方体特征后,教师播放电视录像:一个长方体匀速转动,清晰、有序地显示长方体六个面,按着六个面一对一分解、排开。
验证学生的认识长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②请小朋友一起有序地数出长方体的六个面。
2.认识正方体。
(1)出示正方体模型,问:小朋友认识它吗?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呢?请朋友带着这个问题看电视录相。
(2)观看电视画面,指名回答: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3、认识圆柱。
(1)出示圆柱模型,问:小朋友认识它吗?圆柱有什么特征呢?请朋友带着这个问题摸一摸自己带的圆柱有什么特点。
(2)观看圆柱的面,指名回答:圆柱有什么特征?
4、认识球。
(1)出示球的模型,问:小朋友认识它吗?球有什么特征呢?请朋友带着这个问题摸一摸自己带的球有什么特点。
(2)球有面吗的面,指名回答:球有什么特征?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图形的形状以及体验图形个状态的感觉。
四、引导辨析,掌握本质
1.让学生分别找出学具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怎样辨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呢?(先小组合作学习,再请小组代表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结果。
)
3.小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呢的特征。
五、巧设练习,拓展新知
1.数一数。
如图,
A B
(1)图A中有几个小正方体?
(2)至少补上几个小正方体就可以成为一个大正方体?(学生回答后,教师用电脑操作,图A B,添加部分闪烁。
)
2.想一想。
如图:(l)这些图片中哪些可以做成一个长方体?哪些不能?
为什么?
(2)折长方体比赛。
3.摆一摆。
用12个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你有几种摆法?(在实物投影仪上操作展示)
4.做一做。
让学生用从家里带来的玩具动手摆一摆。
六、巩固练习: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做一做”l
1) 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动。
2) 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搭一搭。
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比较稳固。
2. 游戏:“看谁摸得准”。
1) 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看谁摸得准(做一做2)。
2) 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
3) 数图形。
(练习五2)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
七、板书设计: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
第二课时我会拼图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36
教学目标:
1、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根据它们的特征,并从具体的情景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2、培养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摸物体,说形状。
(将各种大小不一的平面图形放在一个袋子里)
摸一摸,说说你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自由回答。
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觉
全班交流。
揭示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二、活动二:感知“面”是从“体”得到的。
出示长方体,讣学生试试能从长方体上找出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再让学生从桌面上的物体找出长力形、师问:“你还能找到其他的图形吗?请大家4人一组,找找看。
“让学生自主活动,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从其他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
结合学生汇报小组活动结果进行课件演示:
a)方体上分离出正方形,揭示名称。
b)柱上分离出圆,揭示名称。
c)从三棱柱上分离出三角形,揭示名称。
一起出示四种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板书。
三、活动三:用“体”描“形”。
小熊猫说:“小朋友真能干,已经能从不同的物体找到不同的图形了,那我们能
不能自己想办法用桌上的物体来描这些图形呢?小朋友试试看。
”放手让学生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寻找用“体”描“形”的方法。
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物体描出来的,描的是什么。
学生评价结果。
四、活动四:实践运用。
出示3 6页l,说:“这些美丽的图形来到花园捉迷藏。
小朋友找找这里有我们认识的哪些图形?”学生自由发言。
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平面图形,想起来的就站起来说。
五、活动五:图形拼组。
放手让学生分小组用图形进行拼组。
拼好后,学生自由参观,进行评价。
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用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东西。
展示部分优秀作品。
六、小结
作业。
练习八2、6、8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