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基础心理学讲义
2024版心理学基础完整版电子课件
心理学基础完整版电子课件•心理学概述•认知过程•情感与动机•个性与心理特征目•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录心理学概述01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涉及认知、情感、动机、行为等多个方面。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
个体心理主要研究个体的认知、情感、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社会心理则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
通过直接观察被研究者的行为表现,记录并分析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在控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操纵或改变,以观察其心理现象的变化和规律的方法。
通过问卷、访谈、测验等方式收集被研究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
030201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古代心理学思想古代哲学和医学著作中包含了许多心理学思想,如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希波克拉底的《论人的本性》等。
近代心理学的诞生19世纪末期,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立了实验心理学,标志着近代心理学的诞生。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20世纪以来,心理学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等多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众多分支领域和流派。
同时,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也不断更新和完善,如脑成像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的应用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视角。
认知过程02感觉与知觉感觉的定义与分类阐述感觉的概念,包括感受器、感觉阈限等,并介绍感觉的分类,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知觉的组织原则详细解释知觉的组织原则,包括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等,以及这些原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错觉与幻觉探讨错觉与幻觉的概念、产生原因及实例,并分析它们与正常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阐述记忆的类型,如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以及记忆的编码、存储和提取过程。
记忆的类型与过程分析遗忘的原因,如干扰、衰退等,并介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等遗忘规律。
遗忘的原因与规律介绍学习的相关理论,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等,并探讨有效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普通心理学基础讲义 第三章 意识和注意
第三章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选择题)二、注意概述(选择题、简答题)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选择题)四、注意的品质(选择题、简答题)五、注意的认知理论(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1)意识是一种觉知: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
(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
(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分为不同的层次水平,如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
2、意识的种类(1)非意识过程有一类活动在非意识的范围内,很少进入意识。
例:血压的调节、神经系统的监控,觉察着我们生理的变化并做出反应,而我们本身并不觉知。
但某些时候,一些通常是非意识的活动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例:通过练习来有意识地控制个体呼吸的模式。
(2)无意识无意识是相对意识而言的,是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当个体无法用意识来解释其某些行为时,个体才会意识到无意识信息的存在。
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有:①无意识行为:不受意识控制的行为,特别是那些已经自动化了的行为。
例:骑自行车时,一个人可以毫无困难地思考问题,或与他人交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如何维持车的平衡的;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小动作,如挠鼻子等。
②对刺激的无意识:人在活动时,有时没有觉察到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的事件,而实际上,这些事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
在双耳分听实验中,被试所听的材料包含了一些歧义词,其含义并不确定,如bank 可以指河岸,也可以指银行,当bank出现在追随耳(要求听内容的)时,非追随耳(尽量避免听内容的)呈现可以帮助确定歧义词的单词,如money或river,随后要求被试解释所听到句子的含义,尽管被试根本不记得呈现在非追随耳的单词是什么,却明显倾向于将歧义词解释为与该单词有联系的词义。
③盲视:由脑损伤引起的对刺激的无意识觉察。
尽管病人“看”不到刺激,却可以对刺激进行一定程度信息加工,很多时候他们可以正确感受刺激的位置等信息,但都声称自己的这种判断是一种猜测,而没有意识到对刺激的某种加工。
基础心理学课件ppt课件完整版
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识别和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 持和干预措施。
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通过心理学的评估工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风格,从而根据学生的需求 进行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相互作用。
03
情感与动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 的态度体验。
情感的种类
根据情感的性质和强度, 可分为喜怒哀乐等基本情 感和复合情感。
情感的功能
情感在人类的心理生活中 具有动力、调节、信号和 感染等功能。
动机概述
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
个性与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
个性与心理发展是相互作用的,个性既受到心理发展的影响,也影 响着心理发展的过程和结果。
05
心理障碍与心理治疗
心理障碍概述
定义
心理障碍是指一系列情感、行为和认知症状,导致个体在 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交等方面出现显著困难。
分类
根据症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心理障碍可分为轻型心理障 碍(如焦虑症、抑郁症等)和重型心理障碍(如精神分裂 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动机的种类
根据动机的起源,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性 质,可分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和亲和动机等。
动机的功能
动机具有激发、指向、维持和调节等功能,能够推动人不断追求目 标。
情感与动机的关系
1 2
情感对动机的影响
情感可以激发或抑制人的动机,积极的情感可以 增强人的动机,而消极的情感则可能削弱人的动 机。
健康行为的促进
心理学基础知识归纳重点讲义资料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第一节概述二、人的心理本质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叫神经元。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组成。
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结构、反馈的概念。
植物神经系统又称自主神经系统,这个概念和后面的诸多章节有密切联系,所以必须搞清楚。
植物神经系统是外周传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能调节内脏和血管平滑差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
它受大脑的支配,但有较多的独立性,特别是具有不受意志支配的自主活动,主要分布在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中。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第三节感觉和知觉一、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现象三、各种感觉痛觉既是内部感觉也是外部感觉。
痛觉最难以适应,但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
四、知觉概述知觉四个特性:六、记忆及记忆进程第四节思维、言语及想象第五节意识与注意一、意识概述二、注意概述注意的特征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第一节概述一、研究对象和范围一、社会化二、社会角色及理论三、自我、身份、自尊二、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二、社交情绪态度转变理论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三、人际关系、人际吸引、人际互动和社会影响四、爱情、婚姻和家庭第三章发展心理学二、心理发展的动因三、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的发展任务第二期婴儿期的心理发展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发展第四节童年期的心理发展第六节青年期的心理发展第七节中年期的心理发展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一、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的关系五、常见感知障碍的症状六、常见思维形式障碍八、常见情绪障碍十、常见障碍十一、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十二、心理正常、心理异常、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的关系十三、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区分泛化是区分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唯一依据如果未泛化,无论问题持续时间多久?严重程度如何?都判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如果已经泛化,无论问题持续时间多久?严重程度如何?都判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如果完全泛化,且心理冲突性质已经变形、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都判断神经症;十六、关于压力与健康人格影响作用外控型人格内控型人格(压力低)社会支持系统生物调节系统临床相阶段:及时型和滞后型第五章心理测量学一、概述测量的定义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测量三元素事物数字法则测量两要素起点(参照点):绝对零点、相对零点单位三、心理量表四、心理测验的分类七、测验的常模八、常模的类型离差智商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或16(应用范围不同)应用于WAIS-RC、CRT、比内测验中,标准差为16九、测验的信度信度的概念指同一被试者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完整版)基础心理学讲义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讲义)目录解读一、绪论二、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三、基础心理学内容1、认知:感觉、知觉 记忆思维、言语和想象 意识和注意2、需要和动机3、情绪、情感和意志4、能力和人格第一节 绪论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活动规律的学科,动物也有心理,猩猩发展到思维萌芽阶段。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通、最一般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对心理学各个分支的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1、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感觉和知觉、②记忆、③思维、言语和想象、④意识和注意等。
2、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3、情绪、情感和意志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当外界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时候,人们总要认识它,在认识它的同时,人们又会产生对它的态度,引起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行动,这就是说人的认识情绪情感和意志活动一体的。
4、能力和人格(能力是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人格由气质和性格组成。
) 气质相当于平常说的脾气秉性,它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比如有人暴躁,有人温顺,有人活泼。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本质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大脑是最为复杂的物质,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现象随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而发展。
生物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1、感觉阶段:环节动物开始有心理现象,开始形成条件反射(只具有某种感觉)——蚯蚓、蚂蚁、蜘蛛需要和动机能力、人格(气质、性格)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想象、意识、注意 心理特性心理过程心理现象情绪、情感、意志2、知觉阶段:脊椎动物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能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对物体产生了整体认识(有各种感觉器官)——青蛙、老鼠3、思维的萌芽阶段:有知觉的心理现象,能够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有简单的思维能力)——类人猿、黑猩猩4、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透过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能进行抽象思维)——人类.人类有了语言,能进行抽象思维,人的心理能反映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所以只有人的心理才能叫思维、意识、和精神。
心理学讲义(整理)
《心理学》讲课提纲第一章绪论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或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即心理活动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一个人身上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另一方面是个性倾向性。
二、科学的心理观(一)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1.神经元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最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人脑由大约14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接受信息、贮存信息、整合信息、传导信息。
2.神经系统(1)结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脑。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躯体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
3.大脑的结构和功能(1)结构: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构成大脑是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有与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大脑皮层、边缘系统、基底神经节。
(2)大脑皮层的功能◆大脑皮层的四个脑叶(区域):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四个脑叶上分布着许多心理活动的高级中枢。
◆大脑皮层左右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大脑皮层左右两半球的功能要和谐发展(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客观现实是指不依赖于人的心理或精神而存在的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它既包括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也包括形形色色的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
所有这一切就是人的心理的源泉和内容◆人的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的产物。
◆人的心理的基础是人的社会实践,没有人的社会实践就不会有人的心理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3.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科学的心理观:人的心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三、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一)理论意义1.有助于学好教育科学理论2.有助于建立科学世界观三、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二)学习心理学的实践意义1.有助于搞好教学工作2.有助于做好思想工作3.有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4.有助于掌握学习规律、学习方法、学习策略5.有助于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四、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发展性原则(三)实践性原则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调查法也叫自然观察法,是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研究方法。
基础心理学讲义
社会心理学概论第一节概述1、现代心理学基础性分支学科2、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有密切关系3、《社会心理学》(1908)与《社会心理学导论》(1908)——诞生的标志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美国在《社会心理学》(1924),认为除了个人心理不存在群体心理,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以对人类反应、沟通以及本能和习惯行为的群体塑造类型的解释为出发点”,“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有赖于对个体生活在其中的历史的与社会环境的理解”。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1、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它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等。
•(1936):B = f (P .E)•2、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1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2人际层面: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3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4、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1.社会心理学的本质:社会心理学是什么﹖2.社会认知:我们如何知觉并解释对我们自己和他人的信息﹖个体以既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解释他所观察到的人(包括自己与他人)的社会行为。
3.态度与态度改变:态度是什么﹖它又如何改变﹖4.人际关系:人际吸引、喜欢和爱;什么使得我们喜欢并爱上他人﹖5、人际关系沟通:我们与他人沟通的方式是什么﹖如何使这些方式更有效﹖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者的主要任务在探讨与解释为什么个体的思考、感受和行为会受他人,不论是实在的、虚构的、隐藏的他人的影响。
基础心理学(PDF)
• 构造主义被称为心理化学 • 代表人物:冯特 铁钦纳 • 研究对象:意识的结构 • 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 • 评价:使心理学走上独立,被格式塔心
理学派称为“砖块和灰泥的心理学”。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行为主义学派
• 代表人物:华生 斯金纳 • 研究对象: 外显行为(行为的产生和改变
听觉器官由耳廓、 外耳道、鼓膜、听小骨 和内耳组成。
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
(三)听觉的特性 • 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 • 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
越高。 • 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
越响。 • 音色是由声波的波形决定的。
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
三、其它感觉
• 嗅觉:对能挥发、有气味物质的反映。 • 味觉:对溶于水、有味道物质的反映。 • 皮肤感觉:触觉、温觉、痛觉。 • 平衡觉:反映头部位置和身体平衡状态。 • 运动觉:反映身体的运动状态。 • 内脏感觉:饥饿、渴、便意、恶心等。 • 痛觉:皮肤感觉和内脏感觉中都有痛觉
第二单元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三、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 • 费希纳定律:心理量和刺激的物理量的
对数成正比,即刺激的强度按对数级数 增长,它所引起的心理的强度却只按算 术级数在增长,这就是费希纳定律。用 公式表达即S=KlogR。S是心理量;R是物 理量;K是一个常数。S和R的关系是对数 的关系。
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
外 躯体 脑神经12对(头面部)
周 神经系统
神
脊神经31对(躯干和四肢)
经 系 统
自主
交感神经 (调动有机体的能量)
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
(使有机体储备能量)
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心理学讲义
心理学讲义《心理学》讲义1第一章为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的发展,既离不开现代生理学和生物学,也离不开辨证唯物主义哲学和其它社会科学,因比,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
二、心理学研究对象——心理现象(一)心理过程1。
认知过程(知识):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现象。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2.情绪过程:人认识客观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内心体验过程。
3、意志过程(意):人们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以实现他们的目标。
意志过程中产生的行为就是意志行为。
4、知、情、意、行的关系:知识是情感和意义的基础;行动是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由情感驱动。
它能提高认知能力,增强情绪,磨练意志;意图控制和调节情绪,提高知识水平。
(2)人格心理学1。
个性倾向:个体活动的基本倾向和动力。
包括:动机、需要、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通常表现出稳定的个体的心理特征。
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关系: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都是心理学研究的具体内容。
心理过程从心理现象的组成部分研究个体心理现象的共性,这是人格形成的基础;人格心理学从个体心理现象的表现来分析个体心理的差异。
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学是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和形成的。
一方面,人格心理学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
没有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就不可能产生情感;没有积极的意志和行动,就不可能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另一方面,形成的人格心理可以调节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一、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心理现象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心理学的特殊任务就是把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实践领域,揭示人们在各种特殊活动条件下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二、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一)理论意义1、心理学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提供了科学的论据,学习心理学有助于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基础心理学讲稿
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心理学概述1. 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基础理论: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
应用领域: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等。
2.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将各学科的研究成果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出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二、心理现象对于心理现象的分类,只是为了便于研究、了解和掌握。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所表现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密切联系、交互影响的,具有高度的整合性。
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脑的心理是不存在的。
心理现象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又是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步由初级发展到高级的。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心理反映的内容来自客观现实没有客观事物的刺激作用,大脑不可能产生任何心理现象。
拿感觉来说,人具备了眼、耳、鼻等感觉器官和大脑感觉中枢,但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取决于外部环境中的具体事物。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这种主观映象与所反映的客观现实本质上不同。
客观现实是具体事物,而主观映象是精神现象。
心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心理反映带有主体的特点。
例如,看同一部电影,不同的人对这部电影产生不同的感受。
3. 心理是对客观世界的积极能动的反映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可根据主体的需要、兴趣、任务等有选择地进行,人在反映中具有主动权。
人在反映现实的过程中,还能根据实践的检验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使反映符合客观规律,并随时纠正错误的反映。
这些都表现了心理反映的能动性。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一、心理学概念的演变“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是希腊文psyche和logos两词演变合成而来。
Psyche意指“灵魂”,logos意指“知识”或“论述”等,合在一起就指研究人类灵魂的学问。
基础心理学讲义(自编)
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基本任务来看,可以下如下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本质、规律、机制和事实的科学。
五、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1、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它的理论意义有如下三个方面:
•(1)心理学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2)心理学理论有助于克服和批判各种唯心主义思想;
•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动机、价值观。
自我——个性的调节系统
•自我也即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自我觉知,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它表现为认识的、情绪的、意志的三种形式:
•1、自我认识
•2、自我体验
•3、自我控制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联系
三、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1、理论研究
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2、应用研究
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管理心理学
四、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而认识心理现象的本质和揭示各种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则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科学体系的三角形理论表明,现代心理学处于一系列科学的结合点上,它既属于自然科学,又属于社会性科学,是一门多种学科内容的边缘学科。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学虽然与其它学科紧密联系,但丝毫没有削弱它的独立性。心理学在与其它学科共同发展中,仍然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保持着自己完整的科学体系。
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是系统地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诸形式及其内隐、外显行为反应的一门学科。
《基础心理学》讲义
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是人们反映客观世界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总称,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表象、想象等。
人生活在世界上,总要担负着两大任务:一是认识客观世界,一是改造客观世界。以前者论,它他现在人们的心理上,就要求有感知、观察、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以便凭借它们去了解与把握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运动、变化的规律。。
③一定的持续性。有的持续时间长,如心境;有的持续时间短,如灵感,就是招之不来,不招自来;挥之不去,不挥自去。
④一定的情境性。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如一个人生活在生机勃勃、和谐协调、乐观向上的群体中,他就会产生一种神采奕奕、愉快活泼、积极肯干的良好心理状态;反之,如果一个人生活在死气沉沉、矛盾重重、悲观失望的群体中,就会产生一种萎靡不振、怏怏不乐、消极懈怠的不良心理状态。而如果情境对调变化,与之相应的心理状态也会对调。
上面说过,人们担负着改造客观世界的任务,这体现在人们的心理上,要求有需要、注意、兴趣、感情与意志等心理活动,以便通过它们,去对待和处理客观事物。
意向过程的基本特点是反应性。反应性的实现只需要两个因素:①反应者,即反应活动的主体。②被反应者,即反应活动的客体。
——【燕国材.《理论心理学》,第158-161页。】
⑤个人的独特性。一是同样的一些因素,对不同个性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如两个遭受同样挫折的人,如果一个人性格急躁,他就会暴跳如雷,绝不买账;另一个人性格软弱,他就会奉行“小不忍则乱大谋”的信条,甘心忍受,绝不吵闹。另一是同类的心理状态在不同个性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如同样是愉快的心境,性格外向者表现为喜笑颜开,甚至是手舞足蹈;而性格内向者则乐在心里,不喜形于色,虽喜形于色,可不那么强烈。
心理学讲义
心理学讲义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不是社会科学,也不是自然科学,而是一门独立的基础科学。
心理学所研究的心理现象,指的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一般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一)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即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1、认识过程认识过程,又称认知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
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2、情感过程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是会对客观事物产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或满意或厌恶、或喜爱或憎恨、或高兴或烦恼、或自豪或自卑,等等。
这些心理现象称为情绪和情感,即情感过程。
3、意志过程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某些困难。
这时,人们总是想方设法战胜困难,达到自己预定的目的。
这种制订计划,采取措施,克服一定困难,坚决达到目的的心理活动过程,就是意志过程。
认识、情感、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
这三种心理过程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
一方面,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另一方面,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对认识也可以起到推动作用。
(二)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即个性,是指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较稳定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心理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构成。
1、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Individuality tendentiousness)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等。
它是个性中最活跃的因素,决定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
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Individuality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是表现在人身上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
基础心理学知识完整版ppt课件
2024/1/26
1
目录
• 心理学概述 • 认知过程与心理现象 • 情绪、情感与动机 • 个性与心理特征 • 心理障碍与心理治疗 • 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024/1/26
2
01
心理学概述
2024/1/26
3
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2024/1/26
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的科学,涉及认知、情感、动机 、行为等多个方面。
阐述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交 流思想和情感的过程,包括发送者、 接收者、信息、媒介和反馈等要素。
2024/1/26
11
03
情绪、情感与动机
2024/1/26
12
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 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2024/1/26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情绪是短暂的、强烈的、具有情境 性的感情反应;情感则是稳定的、 深刻的、具有社会性的感情体验。
情绪与情感的表达
情绪和情感可以通过面部表情、 肢体语言、声音等多种方式进行 表达,这些表达方式在人际交往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024/1/26
14
动机的概述与分类
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 原因。
动机的分类
根据动机的性质,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内在动机和 外在动机;根据动机的持续时间和作用强度,可分为长远动机和短暂动机。
2024/1/26
19
心理特征的概述与分类
2024/1/26
心理特征的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讲义)目录解读一、绪论二、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三、基础心理学内容1、认知:感觉、知觉 记忆思维、言语和想象 意识和注意2、需要和动机3、情绪、情感和意志4、能力和人格第一节 绪论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活动规律的学科,动物也有心理,猩猩发展到思维萌芽阶段。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通、最一般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对心理学各个分支的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1、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感觉和知觉、②记忆、③思维、言语和想象、④意识和注意等。
2、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3、情绪、情感和意志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当外界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时候,人们总要认识它,在认识它的同时,人们又会产生对它的态度,引起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行动,这就是说人的认识情绪情感和意志活动一体的。
4、能力和人格(能力是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人格由气质和性格组成。
) 气质相当于平常说的脾气秉性,它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比如有人暴躁,有人温顺,有人活泼。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本质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大脑是最为复杂的物质,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现象随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而发展。
生物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1、感觉阶段:环节动物开始有心理现象,开始形成条件反射(只具有某种感觉)——蚯蚓、蚂蚁、蜘蛛需要和动机能力、人格(气质、性格)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想象、意识、注意 心理特性心理过程心理现象情绪、情感、意志2、知觉阶段:脊椎动物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能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对物体产生了整体认识(有各种感觉器官)——青蛙、老鼠3、思维的萌芽阶段:有知觉的心理现象,能够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有简单的思维能力)——类人猿、黑猩猩4、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透过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能进行抽象思维)——人类.人类有了语言,能进行抽象思维,人的心理能反映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所以只有人的心理才能叫思维、意识、和精神。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对看到的、摸到的、感受到的物体的反应,才会产生心理现象。
心理也是社会的产物——狼孩“卡玛拉”的故事*。
心理的反应是主观的、能动的反映,心理反应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人的心理具有能动性,具有主观性。
心理现象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
心理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科学。
【狼孩卡玛拉故事】1920年,在印度发现两个狼哺育的女孩。
大的约8岁,小的1岁半左右。
据推测,她们是在半岁左右时被母狼带到洞里去的。
人们给她们起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Kamala)、小的叫阿玛拉(Amala)。
这两个狼孩不会用双脚站立,只能用四肢走路。
她们害怕日光,在太阳下,眼睛只开一条窄缝,而且,不断地眨眼。
她们习惯在黑夜里看东西。
她们经常白天睡觉,一到晚上则活泼起来。
每夜10点、1点和3点循例发出非人非兽的尖锐的怪声。
她们完全不懂语言,也不发出人类的音节。
她们两人经常动物似地卷伏在一起,不愿与他人接近。
她们有触觉过敏症状。
她们不会用手拿东西,吃起东西来真的是狼吞虎咽,喝水也和狼一样用舌头舔。
吃东西时,如果有人或有动物走近,便呜呜作声去吓唬人。
在孤儿院,阿玛拉的发展比大的卡玛拉的发展快些。
进了孤儿院两个月后,当她渴时,她开始会说"bhoo(水,孟加拉语)”,并且较早对别的孩子的活动表现兴趣。
遗憾的是,阿玛拉进院不到一年,便死了。
卡玛拉流了眼泪,而且两天两夜不吃不喝。
辛格博士下了很大功夫使卡玛拉“恢复人性”,但进展非常缓慢。
进院后16个多月卡玛拉才会用膝盖走路,两年后,卡玛拉终于学会了直立,但需要有人扶着。
卡玛拉用了25个月才开始说第一个词“ma”,4年后一共只学会了6个单词,7年后增加到45个单词,并曾说出用3个单词组成的句子。
但她直到死还没真正学会说话。
在智力上,在刚被发现时候,她的智力只相当于六个月的婴儿;快到15岁的时候,相当于两岁婴儿;卡玛拉17岁那年死于伤寒热病。
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的水平。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两千多年前:诸子百家各有其理论观点;希伯克拉底、盖仑把人分为四种气质类型。
1840年:德国心理学家韦伯发现了差别感觉阈限的定律——韦伯定律。
1850年: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姆霍兹测定了神经传导的速度,研究了视觉、听觉和空间知觉。
1860年: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发现了费希纳定律,开创了心理物理学的研究领域。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885年:艾宾浩斯发现遗忘曲线规律。
第四单元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一、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要有科学的研究手段;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2、辩证发展原则心理现象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成长的各个时期不同,心理发展也不同);心理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研究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心理学,为解答精神和物质的关系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一、神经元及其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组成:细胞体、树突、轴突功能: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整合信息分类: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遍布全身的神经组成外周神经,从功能上划分又可以把外周神经系统分为躯体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又叫植物神经系统,支配内脏器官,不受意识支配)。
自主神经系统分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与情绪的反映关系密切)。
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1、脊髓:传递神经冲动;完成简单反射。
2、脑干:包括延脑、脑桥、中脑三个部分,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结构。
3、间脑:由丘脑(感觉中枢)、上丘脑(嗅觉和激素调节)、下丘脑(内脏活动、情绪)和底丘脑(运动)四部分组成。
4、小脑: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
四、大脑的结构与功能两个半球:左半球和右半球三区:皮层感觉区、皮层运动区、皮层联合区四叶:额叶(躯体运动)、顶叶(躯体感觉)、枕叶(视觉)、颞叶(听觉)以沟和列为界限,大脑的半球外侧可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大脑半球的机能分工为:视觉中枢位于枕叶,听觉中枢位于颞叶,躯体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前回,躯体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后回。
皮层面积与分布:倒置、对侧传导、面积大小与机能有关。
五、大脑两半球的功能不对称性布洛卡、斯佩里的研究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功能占优势【补充整理】一、神经系统构成二、神经组织及功能组织 特点及功能脊髓呈柱状,外白内灰;最低级中枢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简单反射 脑干最古老的部位延脑 紧接脊髓,神经纤维通道;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 桥脑 联系小脑和端脑的神经纤维通道 中脑 神经纤维通道;瞳孔反射和眼动中枢 网状结构 贯穿脑干;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间脑丘脑 换神经元;大脑皮层下, 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除嗅觉) 上丘脑 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下丘脑 大脑皮层下重要的神经中枢,调节内脏系统活动 底丘脑调节肌张力小脑位于延脑和桥脑后方;保持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不随意运动 端脑大脑 外灰内白额叶 中央前回;躯体运动中枢 顶叶 中央后回,躯体感觉中枢 颞叶 颞上回和颞中回,听觉中枢 枕叶 枕极,视觉中枢边缘系统大脑底面和半球内侧缘的皮层,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的高级调节控制中枢,情绪调节中枢,与本能活动有关,与记忆活动有关。
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甲状腺、胸腺、胰腺、肾上腺、性腺等组成,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各腺体之间又有相互支配的关系。
垂体腺:控制影响泌尿、血压、分娩、生长速度、生长持续时间和其他腺体。
肾上腺:人的情绪行为和肾上腺的分泌有直接的关系。
甲状腺:促进机体代谢,增进机体的发育。
性腺:分泌性激素,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
第三单元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一、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1、兴奋与抑制兴奋(平静——激动),抑制(激动——平静),兴奋和抑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2、反射、反射弧和反馈脊髓 脑 躯体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系统(恢复) 交感神经系统(唤醒)脑干(延脑、桥脑、中脑) 间脑(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底丘脑)小脑端脑(大脑) 自主(植物)神经系统反射:有机体对体内外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馈:效应器活动结果信息的再次获得3、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先天遗传,不学而会(吃食物流口水;瞳孔在强光作用下收缩)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基础,需要通过模仿、学习(谈虎色变;望梅止渴)条件反射分为: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二、巴甫洛夫发现的几个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1、条件反射和抑制:外抑制: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射停止反应。
超限抑制(保护性抑制):神经细胞长时间工作,或在强烈刺激作用下出现的条件反射的抑制现象。
消退抑制: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的时候,条件发射也会被抑制。
分化抑制:只给条件刺激物铅华,其他刺激布嵌画,对其他刺激的反应逐渐消失。
2、扩散和集中:扩散:单个神经元兴奋引起周围神经元的兴奋;集中:只对条件刺激物进行反应。
3、相互诱导:是一种神经过程进行而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出现的现象,兴奋和抑制的相互作用所发生的。
包括:正诱导和负诱导;同时性诱导和相继性诱导。
4、动力定型: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做动力系统,习惯、技能以及生活方式等,在生理机制上都是动力定型的建立。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基础心理学内容——认知第三节感觉、知觉第一单元感觉概述一、感觉的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直接作用:在感觉器官的接受范围之内(时间和空间)个别属性:颜色、光线、声音、粗造与光滑二、感觉的种类按刺激来源可分为: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包括触觉温觉和冷觉痛觉)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饿、渴、窒息、性、恶心、疼痛等)第二单元感受性与感受阈限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定义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剌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恰好能引起感觉的阈限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低的很弱的刺激就能感受到,其感受性高,感觉阈限高的,需要强的刺激才能感受到,其感受性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