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经典性”的文化概念

合集下载

社会学概论 第四章文化

社会学概论 第四章文化

第四章文化第一节什么是文化一、文化的涵义与特征(一)文化的概念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本书所讲的是广义文化)狭义的文化指精神文化,甚至是专指文学艺术、音乐、体育等。

(二)文化的特征(1)创造性文化,不论是物质形态的文化还是精神形态的文化,都不是天生的,而是文人类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出来或衍生出来的。

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出来或经过人类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习得性文化不是先天遗传的本能,而是后天通过学习和模仿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和习惯等。

(3)共享性凡文化是都一个群体、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人们共同创造、共同享有、共同遵守的。

都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共同遵守的,个别人的偏好不能成为文化。

(4)累积性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和创新过程。

(5)特殊性和共性世界上只有各个民族的文化,而没有抽象的一般的文化。

凡文化都是民族的、特殊的,因此人类文化是多样的、丰富多彩的。

从世界范围来说,文化是特殊性与共性的统一体。

二、文化的构成要素(一)物质形态要素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产品,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以及为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创造出来或加工过的物质产品,都属于物质文化,其中尤其是生产工具最为重要,因为生产工具凝聚了人们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物质要素是文化的基本要素,没有物质要素,人类便不能生产,就谈不上文化了。

(二)精神形态要素哲学、科学、宗教、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以及人们通过后天学习得到的经验、技能等,都是文化的精神要素。

精神要素包括知识、观念、规范和模式等几个方面。

贯穿于各个方面的是价值标准。

价值标准是精神文化的核心,是文化的灵魂。

精神文化产生于物质文化,依赖于物质文化,但是它反过来对物质文化有积极的推动或限制作用。

(三)语言符号要素语言是在社会劳动中产生的,又是社会交往的工具。

后来在语言的基础上发明了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是语言的符号。

中国古代文明的代表有哪些

中国古代文明的代表有哪些

中国古代文明的代表有哪些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明灿烂的古国,拥有众多独特而精彩的古代文明代表。

这些代表中包含了艺术、哲学、科学等多个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介绍中国古代文明的几个代表性的方面。

一. 丝绸之路——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代表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贸易通道之一,也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中国的丝绸、陶瓷、纸张、药材等物品通过这条路线传到了西方国家,同时也让西方的丝绸、宝石和珍奇动植物进入了中国。

不仅物质的交换,丝绸之路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传入,对中国的宗教信仰有着深远的影响。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从丝绸之路得到了各种文化的交融和发展。

二. 儒家思想——中国古代经典文明的代表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文化和价值观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儒家提出了“仁”的概念,主张尊重孝顺、有教无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和平、公正和道德品质。

儒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秩序、教育制度以及社会团结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至今,儒家思想仍然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 中国古代建筑——建筑艺术的代表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天人合一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审美观念。

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建筑包括中国古代皇城、宫殿、寺庙和园林等。

例如长城、故宫、洛阳龙门石窟、苏州园林等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四. 中国古代医学——科学和医疗的代表中国古代医学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体系之一,为世界医学史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而闻名于世。

中医学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其中包括针灸、草药疗法和按摩等疗法。

中国的中药也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播为全球的医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解析网络文学的网络性

解析网络文学的网络性

解析网络文学的网络性文学的“经典性”通常意味着典范性、超越性、传承性和独创性。

它不仅是衡量文学作品的标尺,其本身就是文学标准变化的风向标。

每一次文学变革运动都是一次经典重塑的过程,媒介变革自然更具颠覆力量。

2015年底,中国网络文学用户已达2.97亿。

经过近二十年的迅猛发展,特别是2003年VIP制度成功建立促使其向类型小说方向发展以来,网络文学不但形成了自成一统的生产—分享—评论机制,也形成了有别于五四“新文学”精英传统的网络大众文学传统以及建立在“粉丝经济”上的“快感机制”(如“爽”、YY等)。

这一切都对传统学院批评体系构成挑战。

不容忽视的是,这场“文学变局”是在媒介革命的背景下发生的。

这就意味着,传统精英批评体系面临的真正挑战不是来自一种商业力量支撑下复燃的“旧文学”,而是一种媒介力量支撑下爆发的“新文学”——虽然网络文学的媒介之“新”还很大程度上隐身于传统类型文学之“旧”里,但其发展趋势已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如此,传统批评者要理解网络文学就不仅需要“放下身段”,更需要“脱胎换骨”——不但要建立一套适应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和批评话语,并且要在这一过程中完成自身的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更新换代。

网络文学的“网络性”由于网络文学发展速度过快,且挑战的评价体系过于根本,目前学术界对于网络文学的评价还缺乏一个“共识平台”。

网络文学也能像传统文学那样拥有自己的文学经典吗?对于很多至今仍将网络文学视为垃圾的研究者来说,这一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是过于抬举网络文学了。

而对于持肯定态度的人来说,顺着这一提问方式,即使答案是肯定的,也只能以传统精英文学的经典定义作为参照。

在这一参照系下,我们最多可以引进通俗经典文学的尺度。

但不管我们如何自觉地另建一套批评价值尺度,都难免受限于精英本位的思维定势,落入为网络文学辩护、论证其“次典”地位的态势。

如果从媒介革命的视野出发,这根本是一个伪问题——中国网络文学的爆发并不仅仅是被压抑多年的通俗文学的“补课式反弹”,而同时是一场伴随媒介革命的文学革命。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概念,包括了几千年来在中国传承发展的文学、哲学、艺术、宗教、道德、礼仪、科技等多个领域的文化传统。

以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范围:1.文学与经典:古典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包括诗歌、散文、楚辞等。

古典小说:著名的古典小说四大名著等。

2.哲学与思想:儒家思想: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注重伦理道德和家庭伦理。

道家思想: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强调无为而治、道教观念。

法家思想:以荀子、韩非子为代表,强调法治和权谋。

3.艺术与建筑:绘画:中国画有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多种风格,著名画家如米芾、文徵明等。

书法:中国书法有篆书、隶书、楷书等,被视为艺术和审美的表达。

建筑:古代宫殿、寺庙、园林等建筑,如故宫、长城、扬州的个园等。

4.宗教与哲学:儒教:儒家思想的传承,注重礼仪、家庭和社会伦理。

道教:强调道教观念,追求无为而治,注重个体修行。

佛教: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文化。

5.戏曲与音乐:京剧、豫剧、粤剧等: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结合音乐、舞蹈、戏曲表演等。

古典音乐:如琴、瑶琴、箫等传统乐器的演奏,以及古典音乐作品的创作。

6.科技与医学:四大发明:指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中医学:以经络学说、针灸、草药治疗为特色的传统医学。

7.礼仪与家风:儒家礼仪:传统的礼仪观念和仪式,强调尊重、孝道等。

家风:家族文化,传统的家族观念和家族文化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代表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审美和生活方式。

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

简述四书五经的内容

简述四书五经的内容

简述四书五经的内容1.引言1.1 概述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集合的总称,其中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而五经则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这些经典著作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文化遗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们不仅是古代帝王将相和士人学子的必修读物,也是后世文人墨客的借鉴和启示之源。

四书包含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大学》和《中庸》强调了修身养性、治家平天下的重要性,提出了“勤思明辨,致志笃行”的道德要求。

《论语》和《孟子》则主要以对话和言行记录的形式,展现了儒家思想家的政治智慧和道德追求。

五经则包含了古代中国的文化和宗教经典。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民间歌谣和宗教文化;《尚书》是殷商和周王朝的政治文献,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礼记》则涵盖了古代礼仪制度和人际关系的规范;《周易》是中国最早的哲学经典之一,探讨了天人关系和宇宙运行的原理;《春秋》则记载了鲁国国君及其周围列国的政治事件和著名人物的事迹。

这些经典著作不仅对于古代的政治决策、道德伦理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影响,对于现代社会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通过学习四书五经,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对于我们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这些经典著作中所蕴含的智慧和理念,也可以成为我们面对现代社会问题时的参考和借鉴,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抉择。

因此,四书五经的研究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加以重视和深入探索。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安排的说明。

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详细介绍文章的目录和各个章节的内在联系。

首先,本文分为大纲、引言、正文和结论四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先概述整篇文章的背景和意义,解释为什么我们要讨论四书五经的内容,以及在何种背景下撰写这篇文章。

文艺理论

文艺理论

1.文化(1)广义的文化概念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原始文化》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上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体。

”(2)狭义的文化概念文化是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包括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掌握知识的多少、涵养的粗细等。

(3)符号学的文化概念。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显示的意义的总和。

2. 文学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是一种文化样式;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是作家个体体验的凝结;文学是读者与作家,读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渠道;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点有意象的间接性、概括的广泛性、思想的丰富性。

3. 再现和表现再现是描绘人、事、物的客观情貌,使社会生活中事物再度呈现在文艺作品之中。

它强调了客体的一面。

叙事作品再现成份多一些,如电影、戏剧等,侧重于再现客观生活的情状。

表现是侧重于传达作家主体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看法、主张,表达他对事物、人生的主观情感。

它强调了主观的一面。

抒情作品一般表现成份多一些,如抒情诗、散文等,比较侧重于抒发诗人与作家的主观情感。

再现与表现互相包容,不能截然分开。

任何再现都是作家审美认识的结果,都打上了作家思想感情的烙印。

同样,任何表现总是来自一定的客观生活,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的再现。

再现是表现的基础和本源,表现是再现基础上的升华与创造。

文学创作对生活反映中,表现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作家对生活的表现能力决定着文学作品的价值的高低。

第3章文学话语4. 本文(文学作品)本文是指由作者写成还没有被读者阅读的文学作品。

中外文论史上,都曾有人把文学本文的构成看成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

本文由表及内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意蕴层面。

5. 文本文学文本是读者阅读已经阅读,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

文本不同于本文(文学作品):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本文具有未定性,不是一个自足性的决定性的存在,它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完成,才能成为文本(文学作品)。

国学知识内容大全

国学知识内容大全

国学知识内容大全【实用版】目录1.国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国学知识的内容分类3.国学知识的具体内容及例子4.国学知识的价值与应用正文【国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国学,又称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古代的文化学术体系。

它涵盖了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于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国学知识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国学知识的内容分类】国学知识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儒家经典:如《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2.道家经典:如《道德经》、《庄子》等;3.佛家经典:如《金刚经》、《心经》等;4.诗词歌赋: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5.历史著作:如《史记》、《资治通鉴》等;6.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等;7.艺术: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8.科学技术:如《黄帝内经》、《天工开物》等。

【国学知识的具体内容及例子】国学知识包含的内容广泛,每一类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例如,儒家经典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导人们如何做好人、做好事;道家经典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导人们如何顺应自然、修身养性;佛家经典强调的是心性与人生的关系,教导人们如何看待人生、如何解脱痛苦。

再如,历史著作《史记》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著作之一,它记载了上古至汉代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来源。

诗词歌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如《唐诗三百首》中的《将进酒》、《庐山谣》等,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寓意深远,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学知识的价值与应用】国学知识不仅有学术价值,也有实际应用价值。

例如,儒家思想强调的“仁爱”、“忠诚”等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广泛的应用;道家思想强调的“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等理念,对于现代人应对生活压力、保持身心健康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佛家思想强调的“空性”、“无我”等理念,对于现代人理解人生、解脱痛苦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社会学第四章 文化与社会运行

社会学第四章 文化与社会运行

中国
美国
第五节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 儒家的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体系和以“礼”为
中心的教化体系 二、继承和重建精神文明 三、正确对待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现代化进程有赖于传统文化的变革 2、改革与现代化进程不能与传统文化发生严重对
立 3、我国的现代化是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现代
运动” 7)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力渐趋式微
生活方式
工业社会生活方式 1)丰富多彩 2)整体性 3)独立自主性
生活方式
信息社会生活方式(几大趋势) 1)生活方式的世界化和民族化 2)注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 3)呈现“健康第一”的生活观 4)确立“生态型生活方式” 5)终身学习 6)家庭走向“复兴” “反家庭运动”、“替换生活方式”、“亲家庭
第一节 文化的含义与特性
文化堕距(Culture Lag): 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
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 不一致,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 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 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
第一节 文化的含义与特性

第五节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国改革时期的文化结构 1、中国传统文化(黄色文化) 2、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红色文化) 3、蓝色文化(开放的西方文化)
生活方式
一、概念界定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人们 满足生活需要的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 和。即回答“怎样生活”的问题,包括生 产劳动方式、分配交换方式、消费和闲暇 时间利用方式、日常交往方式、文化娱乐 方式等。
体现社会统治思想和主导价值观的生活方 式,它所代表的是一个社会中占支配地位 的那些群体的利益。

中国文化概论导读

中国文化概论导读

《中国文化概论》导读《中国文化概论》一书是国家教委(现教育部)高教司组织编写的一部教材,由著名学者张岱年(北京大学教授)、方克立(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担任主编,1994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包括绪论和正编两部分,正编又分上、中、下三编,共十九章,三十五万余字。

现对各章分别评介,并提取其中的要点,供同学们阅读时参考。

一、《绪论》部分这是全书的“纲”,必须认真细读。

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应予注意:1 “文化”一词的汉语源流:始见于战国末期的《易传・系辞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最终由西汉刘向在其所著《说苑・指武篇》中组合成“文化”一词。

文是文饰、文采,延伸为人文、文治之义;化是化生、化成、教化之义。

中国的“文化”从开始即专注于精神领域,作为国家“文治教化”的缩略语。

2 “文化”一词在拉丁语中本作种植、居住、练习之义;在英文、法文中本为栽培、种植之义。

西方从一开始即兼有精神、物质两个领域的内涵。

3 “文化一词”与“文明”一词的比较,见书第3~4页。

概括地说,两者从广义上看,可通用;但作为和“野蛮”相对的概念,文明则指脱离野蛮阶段的文化,其内涵小于“文化”;但有时只是一种习惯用法。

(附注:“国家”出现,即脱离了野蛮阶段,进入文明阶段;考古学上以城墙、宫殿、专门武器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主要标志。

)4 “大文化”(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

“小文化”(狭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其中“社会实践”几个字指出了文化的社会性、群体的实践性。

(个别人的思想意识、特殊行为不属文化范畴。

)文化的主体是人的群体,是民族。

“小文化”具体指哲学、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风俗习惯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讲的“文化”,大抵是指这些内容。

)5 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既有强烈的历史性、传承性,又有鲜活的现实性。

6 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书中归纳了三点(见书第10~11页),同学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加以补充。

经典的概念

经典的概念

经典的概念经典是指代那些在特定时代或特定领域中被广泛承认、重视并持久传承的作品、思想或观念。

经典是人类思维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传承和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经典作品、经典思想以及经典价值观三个方面来探讨经典的概念。

首先,经典作品是经典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这些作品通过其艺术性、思想性、影响力等方面,使其具备了超越时空和跨文化的特点。

在文学方面,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中国古典小说,以及《傲慢与偏见》、《哈姆雷特》、《鲁滨逊漂流记》等国际文学作品,都被视为经典作品。

在音乐方面,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莫扎特的《安魂曲》等作品都被公认为经典之作。

这些经典作品不仅仅在当时获得了成功,在后世也能够持久传颂,影响了后来者的创作和思考。

其次,经典思想是经典的另一重要方面。

经典思想是那些以其深刻性、普适性和影响力而在特定领域或特定时代扎根的思想。

例如,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体系,如他的形而上学、伦理学和政治学,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经典思想。

另一个例子是庄子的道家思想,其概念和主张对于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些经典思想通过提供深刻及高层次的认识方式,赋予人类思维以重大的推动力,推动着学术和思想的发展。

最后,经典价值观是经典的另一重要层面。

经典价值观是那些积淀了人类智慧和经验,具有全人类意义和普适性的价值观。

例如,自由、平等、正义、宽容等都是人类文明中获得共识的经典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贯穿于众多经典作品和经典思想中,不但塑造了社会和道德的基石,也指导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和思想观念。

经典之所以被普遍承认和传承,是因为它们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经典作品和经典思想凝聚了创作者的智慧和精神追求,代表了特定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的精髓。

其次,经典作品和经典思想能够超越时空和跨越文化,触动人们的内心共鸣,并通过其普世的艺术和思想价值,与人们展开对话与交流。

最后,经典作品和经典思想对于后人的创造和思考具有启发和指导的作用,推动着文化和学术的发展。

传统文化概念

传统文化概念

传统文化概念传统文化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久不衰的文化形态,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文化表现。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明底蕴,具有浓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承载着民族的认同感和精神追求。

传统文化的特点1. 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民族文明的演变和传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发展的根基。

2. 经典传承:传统文化具有经典性,包括经典文学、经典艺术等,这些经典作品代表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3. 文化认同:传统文化是民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传统文化来寻找文化归属感和精神寄托。

4. 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和弘扬,通过教育、文化遗产等方式传承给后代,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是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1. 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基,是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和促进文化传承至关重要。

2. 民族认同:传统文化是民族认同感的象征,人们通过传统文化来认同自己的文化身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心。

3. 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内涵,通过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基因。

4. 文化自信: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瑰宝,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促进文化创新和繁荣。

总结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是传承文明、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和促进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文化形态,更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反映和总结。

保护好传统文化,铭记历史、弘扬民族文化的精髓,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传承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伟大精神。

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的根基,作为现代国家的基础,国家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传统文化是我们要传承和保护的精神财富。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让我们共同继承、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文化的脉络渊久历史能够传承下去。

中国红色文化(概念、内涵、价值、开发、发展)

中国红色文化(概念、内涵、价值、开发、发展)

中国红色文化(概念、内涵、价值、开发、发展)中国红色文化是指中国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革命传统。

它是我们党革命历史、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的积淀和凝聚,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红色文化对激励中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红色文化主要是指中国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斗争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等先进文化的总和。

它的实质内涵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方面。

精神文化包括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传统,如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以及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优良政治文化,如雷锋精神、粉碎“四人帮”的斗争过程和取得的胜利等。

物质文化包括反映革命史实的遗址、实物、纪念品、纪念地以及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具有系统理论价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总结,不仅囊括政治、军事、哲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并且对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至少包括五个方面。

首先,它具有历史印证价值,见证了中国的早期发展史,昭示了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

其次,它具有文明传承价值,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前提。

第三,它具有精神弘扬价值,弘扬红色文化是培育新的民族精神的迫切需要,是新时期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涵。

第四,它具有思想教育价值,开发利用红色文化不仅是加强党的建设、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

最后,它具有开发使用价值,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又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媒介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的红色旅游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红色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从新民主主义时期开始发展,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关于“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再思考

关于“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再思考

关于“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再思考1. 引言1.1 文以载道“文以载道”一词源自中国古代经典《尚书》,意为通过文字来传承道德和价值观念。

在古代社会,“文”是指文化、知识、道德,而“道”则代表道德准则和理想。

“文以载道”一词实际上是在强调通过传播文化和知识来传承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性。

在古代,文以载道被视为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通过文字、诗歌、文章等载体来传递哲学、道德等方面的知识。

这种传统的文以载道方式,不仅帮助人们了解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同时也强调了个体对社会的责任和承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文以载道”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代社会,“文”不仅仅是传统的文字和符号,还包括了广泛的媒体和传播方式。

“文以载道”也需要与时俱进,利用现代科技和传播工具来传递道德和价值观念。

“文以载道”是一个持续演变的概念,它强调了文化和道德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不断探讨如何利用文化和知识来传承和弘扬人类的道德观念。

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也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传统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1.2 文以化人文以化人,是指通过文学、艺术等文化形式来启发人们的思想、感情和道德,促使人们变得更加高尚和美好的过程。

文以化人可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之一,其目的在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人们在接受美的享受的也受到精神上的熏陶和洗礼,从而提高人们的素质和修养。

在古代,文化人常常被认为是社会的精英,他们通过诗词歌赋、书画篆刻等形式传承着文化的精髓,影响着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风尚。

而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化的多元发展,文以化人的含义也在不断扩展,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文学艺术,还包括了影视作品、网络文化等新兴的文化形式。

文以化人是一种高尚的使命,它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是一种对人类精神层面的关怀和引导,帮助人们提升自我、修身养性,成为更好的人。

文以化人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类的精神富足具有重要的意义。

解析“部编本”教材四大理念、五大特点

解析“部编本”教材四大理念、五大特点

朱于国(《语文学习》2017年8期)本文作者为统编《语文》七年级责任编辑,深度参与教材编写全过程。

他在文中详细介绍了统编本《语文》七年级教科书的四大核心理念:立德树人、语文素养、阅读体系、多方共建。

五大特点:双线组元,既发挥育人功能,又照顾到语文能力的培养;保持选文经典性的同时,下大力气开发新选文;作业系统设计层次丰富,题型灵活;写作教材强调一课一得,并增强活动性和指导性;综合性学习更有语文性,更富操作性。

一、核心理念(一)立德树人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

语文教科书积极发挥育人的独特优势,始终坚持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融会在教科书各个板块中。

教科书主要从四个方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三是坚持革命传统教育,四是突出国家主权和海洋意识教育。

教科书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采用集中编排与分散渗透相结合的方式,以教材选文为主要载体,辅以精心设计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

教材的选文既保留了一批经典的传统篇章,又开发了一批适应时代需求、利于学生价值观养成的新篇章。

比如:弘扬友善的:《陈太丘与友期行》《驿路梨花》等;提倡爱岗敬业的:《纪念白求恩》《最苦与最乐》等;倡导自由平等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老王》等;歌颂富强、伟大的祖国,激发爱国情怀的:《黄河颂》《土地的誓言》等。

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方面,统编教材在人教版教材基础上,剔除了部分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不佳的篇目,增加了一些朗朗上口、含义更为隽永的经典篇目。

选文定位于传统名篇,力求体裁丰富,风格多样,题材广泛;教学中强调诵读和熏陶感染,以期为学生打好传统文化的底子。

国学文化有哪些基本概念及涵义

国学文化有哪些基本概念及涵义

国学文化有哪些基本概念及涵义国学热至今方兴未艾。

国学文化的兴起必然引导民族精神的完善、更新。

国学文化在不断实现自身的扬弃、重铸的过程中,也对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有生命力的内容。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国学文化的介绍,欢迎阅读。

国学文化的介绍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并涵盖各历史时期文化精髓的学术。

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国立学校,自“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关于国学的定义,除基本定义外,在具体的定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

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

现“国学”概念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热,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

国学是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清民实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是共存共鸣的,没有主从关系,如果按时期所起作用而论,各家学说在各个时期都发挥着或显性或隐性作用,只是作用在的领域不同而已;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在思想教化领域起主流作用的是儒家,但其它各家学说也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政治领域的道家与法家、军事领域的道家、兵家、医学领域的道家、医家、还有其它各领域的各家(名家、墨家、农家……)等等,某一领域起主流作用并不代表全部。

所以,国学的各个学派学说并没有主从之分,并不存在以哪一家学派学说为主体。

[1-2] 国学文化渊源演变“国学”这个概念中国历史上就有,《周礼》里面就有,《汉书》、《后汉书》、《晋书》里面,都有“国学”的概念。

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一、什么是数学文化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1832——1917)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关于文化的经典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作为一名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从这一古典定义出发,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是一个与自然相对的概念,它是指通过人的活动对自然状态的变革而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

即一切非自然的,由人类所创造的事物或对象都应看成文化产物。

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或观念形式,即人的精神生活领域。

它又可分为三个方面:即人和自然关系的方面,人和人关系的方面,以及人自身的关系——如灵与肉,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方面。

科学、技术、政治、法律、文学、艺术等等按照其内容的侧重分别属于这三个方面,而哲学、宗教则处于核心的地位。

在现代人类文化学的研究当中,美国人类文化学家杰罗柏和克拉克洪在《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评论》中,对160多种文化的定义进行了分析、比较,从而对文化作了这样的界定:“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获得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创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观点,尤其是它所带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

”这一定义强调了文化的两个重要特征:一是群体性。

文化总是相对于某一特定的群体而言的,不同群体有不同的文化,因而丰富多彩。

二是传统观念,即价值系统,这种价值系统将通过群体所特有的行为、观念、态度和精神,决定群体所特有的生活(或行为)方式。

根据文化的古典定义和现代定义,判断什么是文化,应该考虑三个方面:1.人为性——不是自然界所固有的东西;(对象)2.群体性——不是个别人的行为;(活动)3.传统性——不是偶然的、短暂的行为。

(发展)总的说,文化是由于某种因素(居住地区,民族、职业等)联系起来的各个群体..的特有的行为、观念、态度和精神等,也就是..所创造各个群体所创造的特有的生活(或行为)方式。

高中历史 思想文化史专题常见历史概念汇集

高中历史 思想文化史专题常见历史概念汇集

高中思想文化专题常见历史概念汇集(李自斌编撰)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指的是1840年以前中国古代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其形成演变的过程中受各种思想特别是道家、佛教等影响并吸收发展,经历春秋战国脱颖而出、两汉儒术独尊、宋明稳定成熟和明末清初与时俱进四个阶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和主流价值观。

2、百家争鸣:“百家”泛指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名家等,体现数量多;“争鸣”指的是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从各自立场出发发表各自的见解、争论辩难、争芳斗艳。

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生剧烈变化的形势下所形成的思想流派纷争的局面,它是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世的社会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这些学派的思想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奠基的作用。

3、孔子思想:孔子是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表现在政治上提出“仁”的学说和“礼”的思想,希望克己复礼,推行德治,有务实的“敬鬼神而远之”的天命思想;教育上开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扩大教育范围,提出六艺的全面发展观;文化上注重文化保存,后世整理为五经。

后来孟子继承了他的“仁”提倡“仁政”,荀子继承了他的“礼”,进行深入探讨。

其思想成为中国儒家思想的源头。

4、焚书坑儒:秦朝统一初期,秦始皇为加强专制统治所实行的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焚书”指焚烧禁止一切不利思想统治的书籍,除医药、卜筮、种树等实用价值的书籍及秦国官定史书、政府负责管理的文献外。

“坑儒”指逮捕审问坑杀散布反对统治言论的儒生。

这些行为虽然当时对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维护秦朝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场浩劫,使儒学的发展进入低潮,限制了思想学术的自由发展,摧残了人才。

从汉代以来,长期受到主流文化的批判。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初期,儒生董仲舒吸收诸子百家思想,发挥儒家思想,迎合汉武帝加强思想文化专制而提出并被汉武帝采纳的主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概念考察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概念考察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概念考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文化研究出现了许多不同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使用文化的概念的频率相比政治、经济、社会并不高,但他们使用的文化概念,具有宽泛的内涵。

(一)文化基本等同于文明概念。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论著中很多时候都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了文化的概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早期的粗陋和空想共产主义提出的绝对平均主义和公妻制进行了批判,认为这种主张是:对整个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向贫穷的、没有需求的人他不仅没有超越私有财产的水平,甚至从来没有达到私有财产的水平的非自然的单纯倒退。

[1]马克思在这里就是将文化与文明并列来使用,把文化看成是人类活动的进步、合理成分的总和或积极成果。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论述剩余价值生产时说:在文化初期,已经取得的劳动生产力很低,但是需要也很低,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是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

[2]这里的文化初期指生产力水平较低即文明程度较低的社会。

像这样把文明概念和文化概念等同起来使用的情况,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都能发现。

(二)从表示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内涵上使用文化的概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将文化与水平连用,革命所由出发的各个人都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历史发展的阶段对他们自己的活动本身产生了种种幻想。

[1]在这里他们将文化和知识连用。

马克思在关于普及教育的发言记录中指出,掌管学校的是地方性组织委员会,它们委派学校教师来挑选课本。

地方的性质过重是美国制度的缺点,教育应该取决于每一个州的文化水平,也因此便有了要求中央监督的呼声,在这里文化再次与水平连用。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多次将文化与素养、修养、程度等词合用,大体上是在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这个含义上使用文化概念的。

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

1他把文盲现象列为敌人之一,劳动群众只有先十字才能进一步把自己造就成有文化、有教养、有觉悟的新的社会建设者,并且他认为在一个文盲的国度里共产主义社会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文化的广义含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社会意识形态。

在阶级社会中,文化是阶级斗争的武器。

一定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狭义: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

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

她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论,是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是人们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与准则。

思想和理论是文化的核心、灵魂,没有思想和理论的文化是不存在的。

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有一种思想和理论,生存的方式和方法。

需要是现实,理想是向往,愿望是想得到的,要求是必须做到的!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1、"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2、"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3、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

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

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年代初,庞朴先生去问钱钟书先生,文化如何定义,钱钟书说。

文化这个东西,你不问嘛。

我倒还清楚;你这一问。

我倒糊涂起来了。

80年代初中国的文化讨论中,有的学者建议说,文化的概念就像“模糊逻辑”、“模糊数学”一样,它的界域本来是不可能确定的,只要确定它到底包含哪些范围,也就没有必要追求简单而确定的定义了。

几个“经典性”的文化概念在文化理论研究中,有几个被祢为是“经典性”的文化概念。

其首推的便是当代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1832—1917)在其1871年写的著作《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泰勒将文化与文明两个概念共用。

他阐述道:“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

”文化学研究者将泰勒的这一定义看作是最早对文化进行界定的一个经典性定义,并且对其后文化概念的研究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由于泰勒的文化定义缺少“物质文化”的内容,后来美国一些社会学家、文化人类学家对泰勒的定义进行了修正,补充进了“实物”的文化现象。

泰勒的定义是描述性的,但却第一次给文化一个整体性概念。

后来的文化定义,都没有超出泰勒把文化看成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的基本观念。

当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克洪(1905—1960)曾在《文化概念:一个重要概念的回顾》(载1951年第41期哈佛大学《小人物陈列馆论文集》一文中,对1 61种文化的定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认为这些概念基本上都接近,所不同的只是方法而已。

他认为:“文化存在于思想、情感和起反应的各种业已模式化了的方式当中。

通过各种符号可以获得并传播它,另外,文化构成了人类群体各有特色的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的各种具体形式;文化基本核心由二部分组成,一是传统(即从历史上得到并选择)的思想,一是与他们有关的价值。

”克鲁克洪在《文化的研究》一文中讲到:“美国人类学家所用的文化一词,当然是一个术语,绝不能与普通语言以及历史和文学上比较有限的概念相混淆。

这一人类学术语所确定的涵义,是指整个人类环境中由人所创造的那些方面,既包含有形的也包含无形的。

所谓‘一种文化’,它指的是某个人类群体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整套的‘生存式样’。

”他对文化概念作了如下的定义:“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括显型式样也包含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在文化史的研究中,克鲁克洪提出的“对文化作分析必然包括显露方面的分析也包括隐含方面的分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一思想对于我们研究法律文化的概念和结构,也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是一位文化功能学派的创始人。

他从“满足人类的需要”的角度来阐释文化概念。

他说,“文化,文化,言之固易,要正确地加以定义及完备地加以叙述。

则并不是容易的事。

”“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特性,它们都是直接的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

”他认为,一切文化要素,都是在活动着,发生作用,而且是有效的。

文化要素的动态性质指示了人类学的重要工作就在研究文化的功能。

因此。

“功能”的概念是文化学的主要概念。

“文化是指那一种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

……社会组织除非视作文化的一部分,实是无法了解的;”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是一个组织严密的体系,同时它可以分成基本的两方面,器物和风俗,由此可进而再分成较细的部分或单位。

”马林诺夫斯基将“文化的各方面”(即文化的组成要素)分解为如下几点:甲.物质设备,也即物质文化。

他说,人的物质设备,举凡器物,房屋,船只,工具,以及武器,都是文化中最易明白,最易捉摸的一方面。

它们决定了文化的水准,决定了工作的效率。

在一切关于民族“优劣”的争执中,最后的断语就在武器,它是最后的一着。

在一个博物院中的学者,或在一个喜讲“进步”的政客心目中,物质文化是最先被注意的。

他认为,社会学中的唯物史观,想把人类进步的全部原动力、全部意义及全部价值,都归之于物质文化。

他说这是一种“带着哲学外表的偏见”。

乙.精神文化之方面。

他针对“物质文化是人类进步的全部原动力”这样一个在他看来是一种带有“偏见”的学说指出:若我们稍加思索,就可以明了文化的物质设备本身并不是一种动力。

单单物质设备,没有我们可称作精神的相对部分,是死的,是没用的。

最好的工具亦要手工的技术来制造,制造就需要知识。

在生产,经营及应用器物,工具,武器及其他人工的构造,都不能没有知识,而知识是关连于智力及道德上的训练,这训练正是宗教,法律,及伦理规则的最后源泉。

因此,物质文化需要一相配部分,这部分是比较复杂,比较难于类别或分析,但是很明显的是不能缺少的。

这部分是包括着种种知识,包括着道德上、精神上及经济上的价值体系,包括着社会组织的方式,及最后,并非最次要的,包括着我们可以总称作精神方面的文化。

器物和习惯形成了文化的两个方面——物质的和精神的。

器物和习惯是不能缺一,它们是互相形成及相互决定的。

丙.语言。

马林诺夫斯基不同意那种将语言视作是人类特具的机能以及认为语言是和人的物质设备及其他的风俗体系相分开的观点。

他认为,事实上,字词的应用是和人类一切动作相关连而为一切身体上的行为所不能缺少的配合物。

说话是一种人体的习惯,是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和其他风俗的方式在性质上是相同的。

因此,语言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工具的体系,而是一套发音的风俗及精神文化的一部分。

丁.社会组织。

马林诺夫斯基不同意一些社会学者常将社会组织放在文化之外以及认为它是一门独立科学——社会学——的独立题材的观点。

他认为,我们所谓社会集团的组织却是物质设备及人体习惯的混合物,不能和它的物质或精神基础相分离的。

社会组织是集团行动的标准规矩。

在任何人类社会中,社会生活是系于地域上的集居,好像市镇、乡村及邻舍。

社会生活有它的地方性,有一定的界限,这界限联系着种种经济、政治及宗教性质的公私活动。

在一切有组织的动作中,我们可以见到人类集团的结合是由于他们共同关连于一定范围的环境,由于他们住在共同的居处,及由于他们进行着共同的事务。

他们行为上的协力性质是出于社会规则或习惯的结果,这些规则或有明文规定,或是自动运行的。

一切规则、法律、习惯及规矩都明显是属于学习得来的人体习惯的一类,或就是属于我们所谓精神文化。

在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学派文化学理论中,最著名的是他的如下一句断语:“社会制度是构成文化的真正要素”。

他说,文化的真正要素有它相当的永久性,普遍性,及独立性的,是人类活动有组织的体系,就是我们所谓“社会制度”。

任何社会制度都针对一根本的需要;在一合作的事务上,和永久地团集着一群人中,有它特有的一套规律及技术。

任何社会制度亦都是建筑在一套物质的基础上,包括环境的一部分及种种文化的设备。

用来称呼这种人类活动有组织的体系最适合的名词莫若“社会制度”。

在这定义下的社会制度是构成文化的真正组成部分。

马林诺夫斯基的这一思想对于我们研究法律制度的文化属性极具帮助意义。

“五四”运动之后,我国的文化学家对文化的定义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对“文化”一词的界定影响最大的,当首推梁漱溟先生1 920年出版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对文化所下的定义。

梁漱溟认为,文化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

”梁漱溟把人类生活的样法分为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三大内容,文化的涵义是很广泛的。

1920年蔡元培在湖南演讲《何谓文化?》,提出“文化是人生发展的状况”,并列举衣食住行、医疗卫生、政治、经济、道德、教育、科学等事。

1922年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一书中,谓“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有价值的共业也。

”在梁启超的《中国文化史目录》中,文化包括朝代、种族、政治、法律、教育、交通、国际关系、饮食、服饰、宅居、考工、农事等,足见他心目中的文化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

胡适则于1926年在《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化的态度》一文中,指出“文化是文明社会形成的生活的方式。

”唯有陈独秀对这种宽泛的文化定义提出了反驳,他在《文化运动与社会运动》一文中曾批评道:“有一班人并且把政治、实业、交通都拉到文化里面了,我不知道他们因为何种心理看到文化如此广泛,以至于无所不包?”他力主文化“是文学、美术、音乐、哲学、科学这一类的事。

而文化学家司马云杰先生则给文化下了一个简要定义:“文化乃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

”他对这个定义作了如下四点解释:1.是人类创造的。

2.是人类创造的特质。

特质指二:一是指人类创造物的最小独立单位;二是指人类创造物的新的内容和独特形式。

3.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

4.不同形态的特质。

三、归纳:三种文化观。

以及法律文化研究应对文化概念的定位文化概念的多义性、歧义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很难对文化下一个确切的定义。

以致许多历史学家、文化学家都不得不被迫放弃了对文化下定义的企图。

文化概念简直像一座学术迷宫,进去后却出不来。

80年代初,庞朴先生去问钱钟书先生,文化如何定义,钱钟书说。

文化这个东西,你不问嘛。

我倒还清楚;你这一问。

我倒糊涂起来了。

80年代初中国的文化讨论中,有的学者建议说,文化的概念就像“模糊逻辑”、“模糊数学”一样,它的界域本来是不可能确定的,只要确定它到底包含哪些范围,也就没有必要追求简单而确定的定义了。

司马云杰先生也说到,文化的定义已如此之多,分歧如此之大,如果想回避矛盾,少惹是非,“最聪明的办法是列举文化的几条基本特征而不给它下定义。

”那位专门研究文化概念的法国学者维克多·埃尔,在对文化概念的发展历史和各种关于文化的概念进行比较之后甚至认为:“企图或者声称给文化概念确定范围是徒劳的。

”但是,这位学者也认为,我们还是应该在不企图用同一个概念概括所有一切(宗教、神话、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生活、科学、工艺、技术等等)的情况下,尽量给它下个定义。

在我们给文化概念试图确定一个范围时,我们发现,各种关于文化概念的解释,包括一些经典性的解释,大都是用现象描述的方法,指出“文化是什么”,或者“文化包括什么”等等。

这种描述方法在论述某一具体问题时可能是有效的和有用的。

维克多·埃尔也指出:在早期,“文化概念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某些时代,它具体体现在有代表性的成就之中。

这些成就揭示了文化概念的某些理论的和实际的问题,指导人们思考那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但对于“文化”这样一个内容极为丰富,极为复杂的概念来讲,任何一种现象描述法都可能是不全面和不准确的,都可能挂一漏万,不能准确地反映它的内涵。

因此,要给文化概念确定一个大致的范围,我认为最好用哲学抽象法,即从众多现象中抽象出一种概括。

通过对各种文化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内涵不同的三种文化观:即广义文化观,中义文化观和狭义文化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