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合集下载

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解析

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解析
压等于给定值。
在此方式下,锅炉侧以反映汽轮机对锅炉需求
的能量平衡信号 的锅炉蓄能,当
机作组为PP负T1前P荷s 馈指引令入变,化以时补,充通被过利用前
馈调节信号,提前调整锅炉燃烧,以适应负荷
变化需求。锅炉控制器给出锅炉负荷指令,作
为锅炉燃料和风量调节的主信号。同时采用热
量信号作为反馈信号与锅炉负荷指令相
N 150 Y T
PR PR 05
LD 03
LDC OUT
四、机炉主控制器的具体方案
机、炉主控制器是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机构, 主要功能是根据机组的运行条件和要求,运行人 员可选择协调、锅炉跟随、汽机跟随等控制方式, 给出合理的控制方案提供机组全面的协调控制。
机炉负荷指令的形式: 定压运行:手动方式、锅炉跟随方式、汽
3、汽轮机跟随方式
汽轮机跟随方式如图 SH03③所示。在此方 式下,机组功率控制 回路被切除,汽轮机 侧汽压控制回路进行 自动控制。锅炉主控 制器切手动,即锅炉 侧负荷由操作员手动 控制。
4、协调控制方式
协调控制方式如图SH03④所示。在此方式下,
机组的功率和汽压都进行自动控制,由汽轮机
侧对功率进行控制,使输出功率 等于P机E 组实际 负荷指令 ;由锅P炉0 侧对汽压进行控制,使主汽
AD 04
ADS投入
T2.OUT
RATE_LIM.RO01
V≯
CCS 方式 RB 发生
HB 07
/∑L
ADD.RO01
N

T
TBD.OUT
Y ≯
LIM1.OUT
Y
CM
TN
09
T3.OUT
N
RM
TY05Βιβλιοθήκη LDC.OUT/L

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

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Dianqi Gongcheng yu Zidonghua300 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杨宏斌(山西临汾热电有限公司,山西临汾041000)摘要:分析了同煤集团山西临汾热电有限公司原协调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找出了电厂机组AGC调节品质较差的本质原因,并 针对协调系统锅炉汽机主控以及调节过程中涉及的燃烧子系统的自动控制进行了优化。

优化后的机组双细则考核和补偿数据证明了 该方案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AGC;协调;优化0引言同煤集团山西临汾热电两台30万kW机组的DCS系统采用 的是北京国电智深NT+控制系统,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DEH 采用美国ABB公司的Symphonyx系统。

控制功能方面,DCS系 统实现了MCS自动控制系统、顺序控制系统SCS、锅炉安全 监控系统FSSS、数据采集系统DAS及事故追忆SOE功能,而 DEH系统则对汽轮机启停、调门控制和重要参数进行监视和 保护。

机组协调控制方式为锅炉跟随汽机,即当机组在CCS控 制方式和AGC控制时,锅炉调节汽压,汽机髙压调汽门控制 功率,将汽压偏差引入汽轮机主控制器,让汽轮机在控制功 率的同时,配合锅炉共同控制主蒸汽压力,以改变汽压的控制 质量。

1现存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临汾热电两台机组设计接收来自中调AGC信号,由CCS 系统计算负荷偏差,并计算出机组目标负荷,由DEH系统进行 负荷调节。

临汾热电2014年双机运行以来,AGC调节品质差、一次调频动作不正确,造成机组整个协调控制系统品质差,影 响了机组的各项指标要求。

从现场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锅炉侧惯性迟延较大、磨煤机制粉风量控制差,导致实发功率 不能及时跟随调度指令;高压阀门摆动,造成负荷不稳,恶化 了调节品质;一次调频动作不可靠。

以上问题的存在,造成临 汾热电两台机组不能达到两个细则对于机组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的要求。

1.1磨煤机制粉风量控制差1.1.1原因分析AGC功能主要有三个闭环控制:机组控制环、区域调节控 制环和计划跟踪环,机组控制环由DCS自动实现;区域调节控 制的目的是使区域控制误差调到零,这是AGC的核心;区域计 划跟踪控制的目的是按计划提供发电基点功率。

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及一次调频组成和优化

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及一次调频组成和优化

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及一次调频组成和优化广西投资集团来宾发电有限公司广西来宾 546100摘要:实际运行中,大部分300MW机组一次调频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动作幅度达不到要求而被电网公司考核,本文针对火电厂一次调频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以300MW机组为例。

关键词:一次调频;转速不等率;转速死区;协调控制一次调频是汽轮机调速系统根据电网频率的变化自动调节汽门开度,改变汽轮机功率,从而调节电网负荷偏差的过程,在网300MW机组共同通过一次调频的调整,维持电网频率在50Hz稳定运行。

1一次调频构成及电网考核要求1.1一次调频构成一次调频功能采用汽轮机转速为基础的DEH阀控、功率控制、CCS协调控制三种控制方式,300MW机组协调运行方式运行时,DEH侧一次调频、CCS侧一次调频共同作用,DEH侧一次调频动作快,能够快速响应电网频率变化引起的300MW 机组负荷变化,但持续时间短,CCS侧一次调频,作用在汽轮机主控制器上,为稳定一次调频负荷量提供了保障。

控制逻辑中火电300MW机组转速不等率一般设置为4%-5%,滤波死区通常设置为为±2r/min,调频负荷变化幅度上限可以加以限制,但限制幅度不应过小,是否满足:额定功率≥500MW300MW机组,幅值上限不小于6%额定功率;额定功率≥350MW且 <500MW300MW机组,幅值上限不小于7%额定功率;额定功率≥250MW且 <350MW300MW机组,幅值上限不小于8%额定功率;额定功率<250MW,幅值上限不小于10%额定功率[1]。

1.2火电300MW机组一次调频现状及原因分析造成一次调频合格率低的原因分析:大部分300MW机组一次调频采用转速偏差作为电网频率变化值,而汽轮机转速测量精度较低,且与电网实际频率存在滞后现象,导致汽轮机动作滞后;阀门流量特性不准确,当一次调频动作时,相应汽轮机调节阀动作,但因阀门流量特性不好,阀门虽然动作,但实际总进汽量并未有明显变化,导致负荷变化幅度达不到要求[2];逻辑设置不合理,未设置AGC 与一次调频反向动作时闭锁功能、未考虑压力拉回回路对一次调频的影响;某些300MW机组为了增大一次调频动作量,在标准调频函数基础上增加偏置,局部放大一次调频幅值,以达到提高15秒和30秒响应指数的目的,此种控制策略小幅度提高了一次调频控制效果,但因为门槛式放大,只要频差超过所设门槛值,调频量即放大,对是否为有效小扰动无差别对待,造成了大量无效一次调频波动,导致一次调频正确动作率降低。

分析300MW火力发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

分析300MW火力发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

140中国航班设备与制造Equipment and ManufacturingCHINA FLIGHTS分析300MW 火力发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贡占宽 王毅 李津云|河北衡丰电厂摘要:当今发电企业生产中热控自动化控制起到越来越高的稳定机组运行的作用,机组自动发电量与电网资源配置需求相互协调优化管理就是基于热控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的。

当前发电厂机组通过协调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投入运行,能够在有效的降低运行管理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实现机组运行的最优化控制进而提高机组稳定性和发电量。

因此热控控制系统中相关的协调控制在发电机组稳定运行工作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某发电企业实际控制系统改进经验的分析,对协调控制系统提出相关的优化方案。

关键词:火力发电机组;发电量控制;协调控制系统;优化近年来我国经济与国际高度接轨并高速发展,社会总用电量快速上涨,这就导致了发电单元机组容量和发电厂竞争也日趋激烈,协调控制相对当前300MW机组火力发电厂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优化协调系统的调节品质和工作模式从而满足发电机组越来越高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受到人们越来越高的重视。

1 协调控制系统的概述1.1 协调控制的概念协调控制通过协调锅炉与汽轮机之间的各子系统系统来完成机组功率控制的任务,这是一种包含前馈信号和反馈信号的控制系统。

为达到协调控制在工作中各环节和各单元能够全面统一的控制与管理,最终将各子系统的优势发挥到最大程度,我们将大分析300MW 火力发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控制系统分解成相互协调的若干子系统,这称为分解协调控制。

而协调控制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调整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各子系统从顺应全局控制目标,进而达到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统一,从而使得整个系统达到最优化。

1.2 协调控制的功能与含义我国引进协调控制理念系统用于火力发电机组负荷控制。

为实现在锅炉运行中将煤、风、水的相互协调运行的目的,协调控制系统将锅炉和汽轮机看成一个整体,相互之间协调运行,最终完成对机组负荷和主气压力等的控制目的。

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改进

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改进

t e mp e r a t u r e i n土 2 K, o f r e h e a t s t e a m t e mp e r a t u r e i n士3 K ,a n d wi t h a ma x i mu m ma i n s t e a m p r e s s u r e
再 热汽 温 控 制 品 质 不 好 , 当负 荷 变 动 时 , 要 靠 运 行 人员 干 预才 能满 足运 行要 求 。为此 , 2 O 1 0年笔 者 对机 组 协 调 控 制 系 统 、 过热汽 温控制系统 、 再
热汽温 控制 系统 进 行改 进 , 并 完 成 了 各 个 系 统 的
e r r or o f 0 .2 8 M Pa.
Ke y wo r d s :t h e r ma l p o we r u n i t ;c o o r d i n a t e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DEB;t wi n l e a d / l a g
Ab s t r a c t :To i m pr o ve t he ope r a t i on e f f e c t of c oor di na t e c ont r ol s y s t em f or a 3 00 MW po we r uni t .t he
DEB mo d e i s s u g g e s t e d ,i n wh i c h t h e ma i n a n d r e h e a t e d s t e a m t e mp e r a t u r e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a d o p t t h e t wi n
摘 要: 针对 3 0 0 MW 机 组 协 调 控 制 系 统 运 行 效 果 不 理 想 , 提 出 了协 调 控 制 系 统 采 用 直 接 能 量 平 衡 方

300MW火电厂发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

300MW火电厂发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

300MW火电厂发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摘要:在胜利发电厂协调控制系统投入的实践中,通过对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策略进行优化,解决负荷控制响应缓慢和压力控制的波动问题,分析燃料量、风量对协调控制系统投入的影响和相应的试验结果。

同时,简要介绍协调控制系统投入过程中所做基本试验过程和结果。

关键词:协调、燃料、负荷、控制策略一、引言胜利发电厂2x300 MW机组作为大型燃煤电厂,参加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势在必行。

AGC对单元机组的基本要求就是机炉协调控制系统(CCS)要投入,并且要求具有较高的调节品质。

但是该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在投运期间,控制品质一直很差,主汽压力波动大(13.5---16.3Mpa), 在变负荷运行时,负荷偏差大,系统不易稳定,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就需要对该系统进行优化。

二、现状调查与分析胜利发电厂二期300MW燃煤机组协调控制系统采用的是以炉跟机为基础的协调控制系统,即汽机调节器控制输出功率,锅炉调节器控制主汽压力。

其中,功率调节子系统为单回路自动调节系统;锅炉压力调节子系统采用以机前压力为主调、一次风流量为副调的串级调节系统,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如图1-1),当功率设定值变化时,汽机调节器改变调节阀开度,从而改变进汽量,使发电机输出功率迅速满足负荷要求;调节阀开度改变后机前压力随即改变,于是通过锅炉调节器改变燃料量。

该系统的优点是压力调节速度快,当压力一但有偏差,调节系统能迅速改变给粉量,缺点很明显:即无论是负荷扰动还是锅炉内部扰动,都会引起机前压力变化,当多个扰动发生时,就会引起压力不稳定。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一次风流量测量装置所安装的风粉管道直管段不够长,不能满足测量装置的技术要求,导致流量测量与实际有偏差,且由于测量的是风粉混合物,极易发生堵管现象,给粉量不稳定,导致主汽压力波动大。

在变负荷运行期间,虽然汽机侧调节器输出、汽机调门相应变化,但实际负荷的变化与指令偏差较大(如图1-2),这说明DEH逻辑定义的汽机阀门流量特性曲线与与实际流量特性曲线有偏差,导致阀门开度变化与功率变化不同步。

国产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国产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国产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研究意义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是建立新的电力机组,并对其控制系统进行优化。

本项目旨在研究国产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法,以提高其运行效率和稳定性,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

二、项目内容和研究方案本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 对现有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和瓶颈。

2. 提出新的协调控制系统的结构和策略,以提高机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3. 对新协调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测试其性能和可靠性。

4.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具体的研究方案如下:1. 对国产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总结出其结构和控制策略的优点与不足。

2. 基于现有的协调控制系统,提出新的控制算法和策略,并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上进行仿真验证。

3. 在仿真平台上,对新协调控制系统进行多种负荷和故障模拟,测试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分析其性能。

4. 根据实验结果和仿真分析报告,提出改进意见和优化方案。

三、可行性分析和预期成果本项目的研究内容易于实施,且技术已经成熟。

该项目涵盖了国产300MW机组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法,对于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和现代化电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的预期成果包括:1. 提供针对国产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以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2. 仿真验证结果,证明新协调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机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3. 研究报告,详细阐述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和分析结论,为电力工程和相关领域的专家提供重要参考。

四、研究进度和预算本项目的研究进度和预算如下:1. 第一阶段:对现有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调查,必要数据收集。

预计时间:1个月;预期成果:提供300MW机组的详细控制系统信息。

2. 第二阶段:基于现有的协调控制系统,提出新的控制算法和策略,并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上进行仿真验证。

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说明

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说明

目录1.选题背景 (1)1.1 设计背景 (1)1.2 设计任务 (1)2.方案论证 (1)2.1 协调控制系统的功能 (1)2.2 单元机组的运行方式 (2)2.2.1 定压运行方式 (2)2.2.2 滑压运行方式 (2)2.2.3 联合运行方式 (2)2.3 单元机组负荷控制方式 (3)2.3.1 以锅炉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 (3)2.3.2以汽轮机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 (4)2.3.3 综合型协调控制方式 (5)3.过程论述 (5)3.1负荷指令管理部分 (6)3.1.1负荷指令运算回路 (6)3.1.2负荷指令限制回路 (7)3.1.3 负荷增/减闭锁BLOCK I/D (10)3.1.4 负荷迫升/迫降 RUN UP/DOWP (11)3..2机炉负荷控制部分 (12)3.2.1 锅炉主控制器 (12)3.2.2 汽轮机主控制器 (13)4.结果分析 (14)5.总结 (14)6.心得体会 (14)7.参考文献 (15)1.选题背景1.1 设计背景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高参数、大容量的火力发电机组在电网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大容量机组的汽轮发电机和锅炉都是采用单元制运行方式。

所谓单元制就是由一台汽轮发电机组和一台锅炉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系统。

单元制运行方式与以往的母管制运行方式相比,机组的热力系统得到了简化,而且使蒸汽经过中间再热处理成为可能,从而提高了机组的热效率。

单元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n简称CCS)是根据单元机组的负荷控制特点,为解决负荷控制中的外两个能量供求平衡关系而提出来的一种控制系统。

从广义上讲,这是单元机组的负荷控制系统。

它把锅炉和汽轮发电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控制,使其同时按照电网负荷需求指令和部主要运行参数的偏差要求协调运行,即保证单元机组对外具有较快的功率响应和一定的调频能力,对维持主蒸汽压力偏差在允许围。

1.2 设计任务本设计要求通过运用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与方法,根据大型火电机组的实际生产,对火电机组的过程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出原理正确,功能较为全面的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

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1 年 01
第5 期
SIN E&T C N L G 0 M T0 CE C E H 0 O YⅡ R A 1N
0电力与能源 0
科技信息
30 0 MW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
毛晶 洁 周 玉 慧 赵 爱芳 ( 能宁夏 大坝 发 电有 限责任公 司 宁夏 青铜峡 华 7 10 ) 5 0 7
其 PD输 出特性 曲线如下 图所示 I

22 .. 非 线 性 函数 关 系 中 的线 性 化 处 理 技术 2
1 机 组 优 化 控 制 的 目 的
由 于 负 荷 与 给煤 量 的 关 系 是 一 个 非 线 性 关 系 , 当煤 种 发 生 变 化 时, 其负荷与给煤量 的关 系; 负荷与送风的关系随之发生变化 , 如何确 11 在机组 A C负荷 动态响应 中提高燃料量 控制 、给水量控制 、 . G 燃 定煤种变化时其负荷与给煤量 的关系 、 负荷与送风量的关 系是非 常关 煤 风 量 控 制 、 汽 温 度 控 制 的 动 态 响应 速 度 , 善 其 动 态 响 应 特 性 : 主 改 键 的 问 题 , 何 将 非线 性 化 函数 关 系 进 行 线 性 化 处 理 是 我 们 处 理 问题 如 12 提 高燃 料控制 、 . 给水 控制 、 量控制 、 风 主汽温度控 制在机组 负荷 的关键 。 响应 中的稳定性 、 准确性 、 短调整周期 、 缩 减少 超调量 、 尽可能 的克服 我 们 采 用 的 是 在相 对 平 衡 状 态 下 作 切 线 的 方 法 , 出在 相 对 平 衡 找 过积分饱和现象 , 提高其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 态下负荷与送风量的关 系, 然后连续 的不断的对给煤量 、 送风 量、 给水 1 当燃烧 的煤种 、 - 3 煤质发生变化时 , 能够连续 的对控制 指令 自动进 量 进 行 修 正 的 方 法 比较 好 解 决 了这 个 问 题 。 提 高 了变 负 荷 、 煤 种 工 变 行补偿 , 不断 的对实际给煤量、 送风量 、 给水量 、 减温水量进行修正 。 况 下 的 适 应 性 , 高 了 其 稳定 性 和控 制 精 度 。 提 1 通过连续 的滚 动补偿 校正 , - 4 使机组运行在 ( 相对 ) 最佳运行 工况 , 223 动 态 焓 差 快 速 校 正 技术 .. 逐 步趋 向于相对平衡 状态 , : 既 电负荷平 衡 ( 差≤5 )汽水 系统 功 MW ; 我 们 选 定 一 级 过 热 器 入 口热焓 作 为 中 间控 制 点 , 于 热焓 的 可 监 由 平 衡 ( 前 压 差 ≤O1MP ) 烟 风 系统 平 衡 ( 量 偏 差 ≤O1 %) 机 . a; 氧 .5 。 测 性 及 可 控 性 要 比单 纯 的 采 用 压力 或 温 度 点 更 能 反 映热 能 场 的变 化 , 采 用 动 态 焓 差 校 正 技 术 ,极 大 的提 高 了被 控 变 量 的动 态 响 应 速度 , 从 2 主要 优 化 控 制 策 略 简 述 而 提 高 了其 调 节 品 质 。 21 在 常规 的协调控制方案 中存在以下三个 主要 问题 : . 211 常 规 的 PD控 制 是 被 动 式 有 差 调 节 。因 此 动 态 响 应 特 性 比较 3 协 调 控 制 系统 优 化 方案 的逻 辑 修 改 .. I

MW火电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研究

MW火电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研究

四、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研 究展望
未来,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研究将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化控制:通过引入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机组的 自适应能力和鲁棒性。
2、节能环保:在满足负荷需求的同时,通过优化燃料量、给水量等参数,降 低机组的能耗和排放,提高机组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谢谢观看
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300MW火电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算法和控制 策略,提高系统的智能化和自适应性。我们也将新兴技术在火电单元机组协调 控制领域的应用研究,如、物联网等,以期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创新动 力。
参考内容
一、引言
火电机组是现代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对于电力系统 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协调控制系统是火电机组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 机组的稳定运行和优化控制具有关键作用。本次演示将对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 统的研究进行探讨。
MW火电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 统研究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相关技术综述
三、300MW火电单元
03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研 究
四、300MW火电单元
04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实 验验证
05 五、结论与展望
06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能源行业的不断发展,火电单元机组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为了 确保火电单元机组的稳定、高效运行,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了关键。300MW火电 单元机组作为主流机组,其协调控制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旨在 探讨300MW火电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实现过程和实验验证,以 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3、多机组协调控制:通过研究多机组之间的协调控制策略,实现多个机组之 间的协同运行,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效率和稳定性。

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解读

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解读

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学号:学院:班级:题目: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指导老师:2010年 12 月 23 日1选题背景1.1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能较好的运用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与方法,根据大型火电机组的生产实际,对火电机组的过程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出原理正确,功能较为全面的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随着单元机组的发展,必须将汽轮机和锅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控制,而机、炉的调节特性有相当大的差别,锅炉是一个热惯性大、反应很慢的调节对象,而汽轮机相对是一个惯性小、反应快的调节对象。

因此要用协调控制系统,保证在满足负荷要求的同时,保持主要运行参数的稳定。

1.2设计内容和要求(1)负荷指令管理部分输入参数:外部负荷要求指令(就地指令,中调指令ADS,电网频率变化所要求负荷指令)。

输出参数:实际负荷指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锅炉负荷指令。

负荷指令限制回路:a、最大/最小允许负荷限制回路b、负荷返回回路(RB)常用辅机:送风机、引风机、给水泵、发电机失磁、备用、规定返回速率c、迫升/迫降回路(RUN UP/DOWN)d、闭锁增/减回路(BLOCK INCERASE/DECREASE)e、负荷快速切断回路(Fast Cut Back)负荷操作:LMCC(负荷管理中心)面板:增、减负荷按钮:中、高、低速选择;速度限制(速率整定在3%-5%)(2)机炉负荷控制部分:输入参数:第一级压力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机前压力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机前压力定值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锅炉负荷指令、实际负荷指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频率偏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实发功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输出参数:锅炉指令、至DEH的负荷指令锅炉主控制器:a、前馈信号形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机前压力定值形成定压、滑压汽机主控:三个调节器:汽机机前压力调节器、电功率调节器、蒸汽流量调节器工作方式:a、以锅炉跟随为基础的CCS(功率控制)b、锅炉跟随(非电功率)c、汽机跟随(电功率)d、手动系统跟踪:a、汽机基本,且汽机处于(就地)控制时,实际负荷指令跟踪DEH负荷基准b、炉基本时,锅炉主控指令跟随锅炉负荷指令c、非功率控制方式时,电功率调节器输出跟踪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东北电力大学)

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东北电力大学)

目录1.选题背景 1设计背景 1设计任务 12.方案论证 1协调控制系统的功能 1单元机组的运行方式 2定压运行方式 2滑压运行方式 2联合运行方式 2单元机组负荷控制方式 3以锅炉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 3以汽轮机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 4综合型协调控制方式 53.过程论述 5负荷指令管理部分 6负荷指令运算回路 6负荷指令限制回路 7负荷增/减闭锁BLOCK I/D 10负荷迫升/迫降 RUN UP/DOWP 113..2机炉负荷控制部分 12锅炉主控制器 12汽轮机主控制器 134.结果分析 145.总结 146.心得体会 147.参考文献 151.选题背景设计背景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高参数、大容量的火力发电机组在电网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大容量机组的汽轮发电机和锅炉都是采用单元制运行方式。

所谓单元制就是由一台汽轮发电机组和一台锅炉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系统。

单元制运行方式与以往的母管制运行方式相比,机组的热力系统得到了简化,而且使蒸汽经过中间再热处理成为可能,从而提高了机组的热效率。

单元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n简称CCS)是根据单元机组的负荷控制特点,为解决负荷控制中的内外两个能量供求平衡关系而提出来的一种控制系统。

从广义上讲,这是单元机组的负荷控制系统。

它把锅炉和汽轮发电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控制,使其同时按照电网负荷需求指令和内部主要运行参数的偏差要求协调运行,即保证单元机组对外具有较快的功率响应和一定的调频能力,对内维持主蒸汽压力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设计任务本设计要求通过运用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与方法,根据大型火电机组的实际生产,对火电机组的过程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出原理正确,功能较为全面的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2.方案论证协调控制系统的功能现代大型锅炉——汽轮机单元机组属于多变量控制对象。

机、炉相互影响,且机、炉的动态特性差异很大。

AGC模式下300 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问题分析及优化

AGC模式下300 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问题分析及优化

AGC模式下300 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问题分析及优化董春雷【摘要】为了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有必要对机组负荷控制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及优化。

针对AGC考核指标,分析了300 MW火电机组负荷控制的典型问题,对控制策略和负荷设定值、机前压力设定、锅炉主控前馈等参数进行了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and optimize load control system of units to guarantee the safe and e-conomical operation of power system. Aiming at AGC evaluation criteria , the paper analyzes typical problems of 300 MW thermal power units in load control. The control strategy and parameters such as load setting val-ue, throttle pressure setting and main control system of boiler are optimized, which achieved favorable effect.【期刊名称】《浙江电力》【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5页(P45-48,76)【关键词】300 MW;AGC;负荷控制;协调优化【作者】董春雷【作者单位】浙江浙能温州发电有限公司,浙江温州 3256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323温州发电厂原有4台300 MW亚临界燃煤机组,经通流改造后都扩容为330 MW。

机组配置上海汽轮机厂生产的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机,上海锅炉厂制造的亚临界压力一次再热控制循环锅炉,及北京ABB Bailey控制有限公司的SYMPHONY控制系统。

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

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

目录1.选题背景 (1)1.1 设计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设计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方案论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协调控制系统的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单元机组的运营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定压运营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滑压运营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联合运营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单元机组负荷控制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以锅炉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以汽轮机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 综合型协调控制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过程论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负荷指令管理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负荷指令运算回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负荷指令限制回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负荷增/减闭锁BLOCK I/D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00MWCFB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分析

300MWCFB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分析

300MW CFB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分析摘要:文中结合某300MWCFB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成功实现机组额定负荷速率(4.5MW/min)协调变负荷,从协调总体框架、锅炉主控、锅炉主控前馈等多个方面具体分析协调控制系统,提出各回路设置的意义和互相耦合的要点;并针对CFB机组多发的超压、超温进行逻辑控制优化等,为同类型机组协调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CFB机组;协调控制系统;锅炉主控;前馈信号0引言300MW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兼备参数和CFB燃烧技术的优点,参数高、效率高,有深度调峰性能,适合宽煤种燃烧性强,有采取廉价炉内石灰石脱硫及生成烟气NOx含量低等优势,现正成为火力燃煤发电供热机组的主要发展趋势[1]。

CFB锅炉燃烧滞后性强、热惯性大,煤与水的耦合性比煤粉锅炉难度大,还因其具备适应宽煤种的燃烧能力,即煤质变化波动大,必须考虑对协调品质的影响,变负荷时必须考虑对中间点温度后续汽温的影响,避免造成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投入难度大、品质差[2-3]。

1设备概况锅炉采用DG1025/18.2-π1型CFB直流锅炉,单炉膛、M形布置、平衡通风、一次中间再热,采用3台高温蒸汽冷却式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其下部各布置1台U形阀回料器;不带再循环泵的启动系统,在负荷≥30%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后,进入直流运行;锅炉采取床下油枪点火,设置4个床下点火风道,分别从炉膛后侧进入风室;前墙水冷壁下部收缩段沿宽度方向均等布置10个给煤口,炉后水冷壁下部均等布置5个排渣口。

2协调控制系统分析CFB锅炉中煤在炉膛内的燃烧,不像煤粉锅炉直接充分燃烧,进入锅炉煤量变化到磨损为炭颗粒后实现完全燃烧放热需要8~10min;送入的新燃料并不是提供保证锅炉燃烧所需的所有能量,其在锅炉燃烧的“即燃炭”和物料存储大量的热,锅炉燃烧热惯性大、滞后性强。

CFB机组没有汽包作为缓冲单元,给水调节实现与新燃料、“即燃炭”的存储蓄热、燃烧表现滞后等因素的强耦合,进而保证汽水参数的基本稳定。

AGC模式下300 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问题分析及优化

AGC模式下300 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问题分析及优化

e o n o mi c a l o p e r a t i o n o f p o we r s y s t e m.Ai mi n g a t AGC e v a l u a t i o n c r i t e r i a,t h e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y p i c a l p r o b l e ms
中图 分 类 号 : T K 3 2 3 文献标志码 : B 文 章 编 号 :1 0 0 7 — 1 8 8 1 ( 2 0 1 4 ) 0 7 — 0 0 4 5 — 0 4
Pr o b l e m An a l y s i s a n d Op t i mi z a t i o n o f Co o r d i n a t e d Co n t r o l S y s t e m f o r 3 0 0 MW
Th e r ma l Po we r Un i t s u n d e r A G C Mo d e
DoNG C h u n l e i
( Z h e j i a n g Z h e n e n g We n z h o u P o w e r G e n e r a t i o n C o . , L t d . , We n z h o u Z h e j i a n g 3 2 5 6 0 2 , C h i n a )
( 1 )
组 .经 通 流 改 造 后 都 扩 容 为 3 3 0 MW 。机 组 配 置
上海汽轮机 厂生产 的中间再热凝汽式 汽轮机 . 上
式 中 :p A G c为 考 核 电 量 ;K 2 为 机 组 AG C平 均 调
节 速率系数 ; O L A G C 为 A G C考 核 系 数 ,其 数 值 为 1 ;

浅谈电厂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

浅谈电厂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

浅谈电厂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科技水平也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本文主要对电厂在工作中的相关设备进行简单讲述,讨论协调系统进行控制的策略以及参数进行优化等等操作,供相关领域人士参考。

关键词: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引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电力系统的发展也逐渐壮大,在电力系统工作过程中,相关的工作要求和标准也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而提高,在电网系统工作过程中火电机组热控的电子自动化工作水平。

直接影响着供电公司的供电能力,决定着经济市场和企业公司的生产和作业,所以在电网系统工作过程中,要保证机组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稳定的工作,使得机组达到最优化,提升机组的发电功率和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供电需求方的劳动和生产顺利的进行。

1电厂在工作过程中相关设备的简单讲述电厂在工作过程中一般使用的是燃煤凝汽式机组,在工作过程中主要靠锅炉进行自然循环供能,在制粉工作过程中主要使用正压直吹式速磨的方法,四角切圆燃烧,加入五层煤粉三层油,自从这种方法投入生产以来,因为在工作过程中控制制粉的方法比较繁多,往往会出现一些配置不够良好、修正参数不准确以及控制策略不够完善的问题,导致了协同控制系统不能够在一定时间内稳定的投产,相关的技术人员将控制的方法、调整系统参数和控制策略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或者更正,让协调控制系统可以在长时间内稳定的运行[1]。

2协调系统进行控制策略以及参数进行优化2.1使用以前的系统在控制策略方面的简单介绍以及存在的问题或者漏洞在电厂进行作业过程中,机组的控制策略方式复杂繁多,传统上一般主要采用六种控制策略的方法,最基本的控制方式就是BBS1,锅炉一般控制的方式是BF,汽机的控制方式通常是TF,在电厂进行工作作业中最基本的工作环节就是锅炉跟随,这项环节非常基本也非常重要[2]。

这个环节的优化大大的关系到了机组的优化,所以在进行这项环节作业时,一般通过汽机跟随的方式作为协调控制核心环节的方法,在实际的工厂作业中采用的控制方式比较繁多复杂,每一个方式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和适应运用的场景,技术人员要充分的了解并掌握每一种控制方式的特点,合理地在不同的环境中运用控制模式,使得电厂电力发电时机组得到有效的优化,降低电厂及供电公司的成本以及作业难度,保证电厂可以达到生产标准和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学号:学院:班级:题目: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指导老师:2010年 12 月 23 日1选题背景1.1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能较好的运用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与方法,根据大型火电机组的生产实际,对火电机组的过程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出原理正确,功能较为全面的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随着单元机组的发展,必须将汽轮机和锅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控制,而机、炉的调节特性有相当大的差别,锅炉是一个热惯性大、反应很慢的调节对象,而汽轮机相对是一个惯性小、反应快的调节对象。

因此要用协调控制系统,保证在满足负荷要求的同时,保持主要运行参数的稳定。

1.2设计内容和要求(1)负荷指令管理部分输入参数:外部负荷要求指令(就地指令,中调指令ADS,电网频率变化所要求负荷指令)。

输出参数:实际负荷指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锅炉负荷指令。

负荷指令限制回路:a、最大/最小允许负荷限制回路b、负荷返回回路(RB)常用辅机:送风机、引风机、给水泵、发电机失磁、备用、规定返回速率c、迫升/迫降回路(RUN UP/DOWN)d、闭锁增/减回路(BLOCK INCERASE/DECREASE)e、负荷快速切断回路(Fast Cut Back)负荷操作:LMCC(负荷管理中心)面板:增、减负荷按钮:中、高、低速选择;速度限制(速率整定在3%-5%)(2)机炉负荷控制部分:输入参数:第一级压力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机前压力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机前压力定值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锅炉负荷指令、实际负荷指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频率偏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实发功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输出参数:锅炉指令、至DEH的负荷指令锅炉主控制器:a、前馈信号形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机前压力定值形成定压、滑压汽机主控:三个调节器:汽机机前压力调节器、电功率调节器、蒸汽流量调节器工作方式:a、以锅炉跟随为基础的CCS(功率控制)b、锅炉跟随(非电功率)c、汽机跟随(电功率)d、手动系统跟踪:a、汽机基本,且汽机处于(就地)控制时,实际负荷指令跟踪DEH负荷基准b、炉基本时,锅炉主控指令跟随锅炉负荷指令c、非功率控制方式时,电功率调节器输出跟踪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蒸汽流量调节器输出跟踪DEH负荷基准。

d、在炉基本或功率控制时,实际负荷指令跟踪DEH负荷基准。

2系统设计原理单元机组负荷控制系统通常由两大部分组成:负荷指令管理部分和机炉负荷控制部分。

负荷指令管理部分的主要作用是对外负荷要求指令(或称目标负荷指令)进行选择并加以处理,使之转变为单元机组安全运行所能接受的实际负荷指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并作为机组功率给定值信号。

机炉负荷控制部分的主要作用是:根据机组的运行条件及要求,选择合适的负荷控制方式,按实际负荷指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以及机组的功率偏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和主蒸汽压力偏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进行控制运算,分别产生对机、炉侧的控制作用。

作为机、炉有关子控制系统协调动作的指挥信号,分别称为汽轮机主控指令(或汽轮机负荷指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和锅炉主控指令(或锅炉负荷指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图2-1 单元机组负荷控制系统的组成2.1负荷指令控制部分如图2-2负荷指令管理部分通常接受来自三个方面的负荷指令,形成单元机组的目标负荷指令,他们是:电网中调指令ADS、就地指令和电网频率变化所要求的负荷指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负荷指令管理部分大致有两部分组成:负荷指令运算回路和负荷限制回路。

图2-2 负荷指令控制部分2.1.1负荷指令运算回路负荷指令运算回路该回路的主要任务是:(1)根据负荷控制的要求选择目标负荷指令的形成方式;(2)考虑到汽轮机等主要设备的热应力变化的要求和机组负荷的跟踪能力,对目标负荷指令进行适当的变化率限制;(3)对机组参加电网调频所需负荷指令信号的幅值及调频范围做出规定。

2.2.2负荷指令限制回路负荷指令限制回路的主要作用是:对机组的主机、主要辅机和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视,一旦发生故障而影响机组的实际负荷,或危及机组的安全运行时,就要对机组的负荷要求指令进行必要的处理与限制,以保证机组能够继续安全、稳定的运行。

负荷指令限制回路按其功能一般包括五个部分:最大/最小允许负荷限制回路,负荷返回回路(RB),快速负荷切断回路(FCB),负荷闭锁增/减(BLOCK I/D)回路和负荷迫升/降(RUN UP/DOWN)回路。

2.2.3实际负荷指令形成系统是速率限制模实际负荷指令是由中心调度的负荷指令信号(ADS)或者机组值班员负荷设定信号经过速率限制,机组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限制形成,或者是由机组发生故障时发来的负荷限制信号形成。

当负荷设定是,运行人员可以就地操作LMCC(负荷管理中心)面板上的增、减负荷按钮。

按下时,经过逻辑线路控制发出斜坡升RAMP UP(或斜坡降RAMP DOWN)负荷的操作。

斜坡升(降)速率可以在高、中、慢速三档之间选择,按钮松开时,负荷处于保持状态(HOLD)。

负荷设定也可以由ADS设定,这时须在面板上按负荷控制的ADS按钮,当ADS灯亮后,表示处于ADS方式,再按一次按钮则可以解除ADS作用。

是速率限制模块,它能将阶跃变化的负荷指令信号变成一个斜坡信号,一般斜坡速率整定在3%-5%。

机组还设有负荷返回回路(RB),当送风机、引风机、给水泵、发电机失磁、备用等项目其中之一发生故障,就使机组甩负荷,直到负荷降到没有这些停运设备也能保持机组继续运行的水平。

对于不同的辅机故障,甩负荷的目标值和速率是不同的,须分别设置。

甩负荷操作由相应的逻辑线路控制。

2.3机前压力定值的形成机前设有滑压运行和定压运行两种工况,因此具有不同的压力定制,压力定制曲线如图2-2所示。

图2-2 联合运行方式特性曲线2.3.1负荷报警如图2-3.,实际负荷指令在加入机前压力设定系统的同时加入到负荷报警系统。

图2-3 复合报警方框图2.3.2机前压力定值的形成机前设有滑压运行和定压运行两种工况,因此具有不同的压力定值,压力定值曲线如图2-4所示。

当逻辑条件为“真”时,机组处于定压运行方式,此时,机前压力定值器给出的设定值通过速率限制器后作为压力定值。

设置速率限制器的目的在于防止在压力定值变化时,输出压力定值信号发生突变,实际上是一个斜坡处理过程。

这对控制系统的工作是有利的。

同样道理,对于由定压到滑压之间切换过程来说,速率限制器也将信号突变转换为一个渐变过程。

当逻辑条件为“假”时,机组处于滑压运行方式。

图2-2中所示滑压运行曲线由调节器,函数发生器及高、低值限幅器实现。

先暂不考虑PI作用调节器,则由负荷指令通过函数发生器f(x)可建立一定的斜率曲线(图2-2中斜线部分),此线斜率按给定的负荷压力关系确定。

图2-2中两段水平部分分别由高、低值限幅器实现,函数发生器来的信号大于高值限幅器设定信号时,信号以高值限幅设定值为输出;函数发生器来的信号小于低值限幅器设定信号时,信号受到限制以低值限幅器设定值为输出。

因此,在不考虑调节器条件下,利用上述原理可实现事先设定的滑压曲线。

实际情况是,由于种种原因,在给定负荷时,按滑压曲线上压力运行的话,调节=阀开度并不一定能保证所要求的数值。

为此,设置一个比例积分调节器,其入口信号为调节阀门开度和滑压运行时的调节阀给定值。

当调节阀门开度偏离其给定值时,通过调节器输出信号与函数发生器来的信号相加,改变滑压曲线斜率,以保证调节阀开度为定值。

图2-4机前压力定值的形成2.3.3机前压力形成如图2-5机前设有滑压运行和定压运行两种工况,因此具有不同的压力定值。

图2-5机前压力形成2.4机炉负荷控制部分图2-6是机炉负荷协调控制系统主控图,可分为机、炉两部分。

2.4.1锅炉主控制器锅炉主控制调节器接收主汽压力偏差信号和前馈信号,发出锅炉主控指令,去控制燃料和送风两个子系统。

锅炉主控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锅炉热量信号的形成此系统通过d/dt和∑连接形成热量信号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前馈信号的形成此系统前馈信号采用PT·P0/P1+d (PT·P0/P1 )/dt,K为补偿系数。

图2-3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是动态补偿模块,其传递函数是一个实际微分与一阶惯性环节的叠加。

微分作用保证前馈信号在机组负荷变化初始阶段有一定的过调,对克服锅炉对象惯性有利。

f(x)是函数模块,其作用是将前馈信号转化为数值上与锅炉燃料量、风量相匹配的信号。

(3)燃料风量指令处理当系统处于炉跟随方式时,锅炉根据前馈信号产生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来产生锅炉指令即燃料风量指令;当系统T处于机跟随状态时,根据逻辑电路产生的数字信号接如锅炉负荷指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由此产生锅炉指令。

2.4.2汽轮机主控制器汽轮机主控制器原理如图2-3右侧部分所示,它由三个调节器组成。

(1)汽轮机机前压力调节器:它接受汽机调节阀前节流压力偏差,在机跟炉工况时,继电器接通,控制汽机调节阀,自动保持主蒸汽压力为定值。

(2)电功率调节器和蒸汽流量调节器:在功率可变协调控制工况时,这两个调节器构成串级控制,目的是提高系统的品质和可靠性。

主信号是实发功率,副信号是蒸汽流量(系统中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代替)。

功率定值中加入频差信号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这是为与汽机液压系统中飞锤调频信号平衡而设置的。

为了提高调节速度,加入了负荷的前馈信号,在非电功率控制的其他四种工况下,这两个调节器处于跟踪状态,电功率调节器输出跟踪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值,蒸汽流量调节器输出跟踪实发功率。

图2-6 机炉负荷协调控制系统主控图2.5控制方式从前馈角度来看,此系统为能量直接平衡协调控制系统。

从反馈角度看,是炉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基础。

2.5.1汽轮机跟随方式此时,继电器接通。

这种方式的基本模式是汽轮机自动调压(闭环),锅炉手动调功(开环)。

CCS的锅炉主控操作器BM (Boiler Master)手动。

按锅炉侧的工作状态,若锅炉主控BM处于自动状态(煤、风、水等子回路均投入自动)接受运行人员在LMCC上给定的锅炉指令定位,即是不带功率控制的汽轮机跟随自动方式。

2.5.2锅炉跟随方式此时,继电器接通,实际是一种以能量信号平衡的协调控制系统。

这种方式的基本模式是锅炉自动调压(闭环),汽轮机手动调功(开环)。

汽轮机调门开度可以在DEH的操作板上或CCS的汽轮机主控操作器(Turbine Master,TM)上手动操作。

按汽轮机侧的工作状态,若汽轮机DEH控制处于遥控方式或汽轮机TM为自动状态,接受运行人员在负荷管理中心LMCC给定的汽轮机调门开度指令定位,即为不带功率控制的锅炉跟随自动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