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病例讨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液科病例讨论

血液科病例讨论
1、贫血 常常为白血病的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 脸色苍白,自觉虚弱乏力、多汗。 2、发热 半数以上的患者以发热为早期表现,可 为38度以下的低热,或39度甚至40度以上的高热。 多数为反复不规则的发热 3、出血 白血病以出血为早期表现者近40%,出血 可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常见于皮肤不明原因的 瘀斑,口腔、鼻腔、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M3 最为常见,发生率高达72~94%,明显多于其他 类型AL,发病早期或化疗早期极易合并DIC或内出 血而死亡。

M3a:胞质中充满粗大的嗜苯胺蓝颗粒, 且密集融合分布,颗粒也可以覆盖在校上。
12
M3b:胞质中嗜苯胺蓝颗粒细小,而密 集分布。
13
鉴别诊断
◆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该病的RAEB及RAEB-T型除病态造 血外,外周血中有原始和幼稚细胞,全血细胞减少和染色 体异常,易与白血病相混淆。但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到30%。 ◆ 2.某些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异常 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血象中出现异形淋巴细胞,但形态与原始细胞不同,血清 中嗜异性抗体效价逐步上升,病程短,可自愈。百日咳、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风疹等病毒感染时,血象中淋巴 细胞增多,但淋巴细胞形态正常,病程良性,多可自愈。 ◆ 3.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 在药物或某些感染引起的粒 细胞缺乏症的恢复期,骨髓中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加。但该 症多有明确病因,血小板正常,早幼粒细胞中无Auer小体。 短期内骨髓成熟粒细胞恢复正常。
23
复发及难治APL治疗
◆ 一般采用砷剂±ATRA 1.达二次缓解(细胞形态学)者进行融合 基因检测,融合基冈阴性者行自体造血干 细胞移植或砷剂巩固治疗(不适合移植者) 6个疗程。融合基因阳性者行异基因造血干 细胞移植或进入临床研究。 强烈建议二次缓解的患者行鞘内注射,以 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的侵犯。 2.再诱导未缓解者可加入临床研究,或行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规范输血流程ppt课件

规范输血流程ppt课件
医师签名:
输血疗效评价
_年_月_日_时_分 患者今日复查血常规:RBC:___×10^12/L; HB:____g/L;PLT:____×10^9/L;
APTT_____s;PT____s;患者_______(临床症状)。认为本次输血有效/无效(无效原因 分析________________)
医师签名:
规范输血流程
随着外科手术和创伤救治 医学的快速发展,血源紧张已 经是一个世界范围的难题,我 国的临床血液需求量由十年前 800吨增至2010年的4000吨左 右,今后预计还将以上一年基
数的20%增加。
据媒体和业内人士称:“我国临床 不合理用血达50%以上”。我国血液供 应量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量,血液制品 已成为稀缺资源 ,各地频传“血荒”现 象就是当前临床用血形势十分严峻的真 实反映。而异体输血引起的疾病十分严 峻的真实反映。而异体输血引起的疾病 传播又使得人们对输异体想血液制品产 生了很大的忧虑。因此,如何安全用血、
• 2.血小板:血液出库后必须马上输注,以病人能够承受的最 快速度输注。
• 3.新鲜冰冻血浆:血浆融化后必须马上输注,每袋血浆一般 在30分钟内输注完毕。
• 4.冷沉淀:融化后必须马上输注,以病人能够承受的最快速 度输注。
输血速度
输血速度应先慢后快,刚开始输血的10- 15分钟,一般不超过2ml/min,再根据病情和 年龄调整输注速度。一般情况下成人输血 速度为5-10ml/min,年老或心脏病病人1- 2ml/min,婴幼儿及有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 宜慢0.5-1ml/min,记性大出血失血性休克时 需快速输血,可达50-100ml/min。
目的:交叉配血用的标本必须代表的是病人当前 的免疫状态,从而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2017-05-输血病例讨论

2017-05-输血病例讨论

维持SpO2≧ 95%时 所需吸入气氧浓度
中心体温
心绞痛
0
不需要
+1
≤0.05μg/kg.min
≤35% 36~50%
<38℃

38~40℃
运动或体力劳动 或激动时发生
+2
≥0.06μg/kg.min
≥51%
>40℃
日常活动或休息 安静时发生
该患者目前Hb=6.7g/dl. 询问外科医师进一步失血量估计有多少 回答:难以预计,不会少于1200ml。 该患者需要取浓缩红细胞。
问题:该手术的主要风险是什么?请列出需准备的风 险防范措施。
主要风险:出血 ⊙ 肿瘤侵犯广,与周围器官组织关系密切,手术 范围大 ⊙ 多次手术,粘连严重 ⊙ 术中可能损伤下腔静脉、肝脏血管造成大出血
风险防范措施: ⊙ 抢救药品:肾上腺素、阿托品、麻黄碱、间羟胺 ⊙ 有创压力监测:左桡动脉穿刺测压 ⊙ >14G静脉通道:18G+14G+中心静脉 ⊙ 术中保温:保温毯、鼓风机、血液加温 ⊙ 与外科医师确认术前合血(RBC10U,FFP 2000ml),并联系ICU
基于病例分析的临床实践
患者女,44岁,55kg。因“右肾切除术后6年,发现右上腹及 右下腹外侧包块伴胀刺痛2+年”入院。
患者6年前因“右肾癌”行“右肾癌根治术”。 患者2+年前发现右上腹及右下腹外侧包块,质硬,当地医院 CT示:“腹腔及腹膜后多发性囊实性占位”。考虑诊断“右侧 腹膜后恶性肿瘤转移”,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术后无改 善,此后并出现右侧上、下腹间断性胀刺痛,未予处理。
16:00 7.207↓ 44.7 -10.58↓↓ 5.2↓↓ 14.1↓↓ 3.12↓ 0.508↓↓

超声科病例讨论:双胎输血综合征-精品医学课件

超声科病例讨论:双胎输血综合征-精品医学课件
• 3 两胎儿性别相同,只有一个胎盘,一个绒毛膜 囊,隔膜与胎盘连接处无双胎峰,两胎间分隔膜 薄或难以显示。
TTTS超声诊断
• 4 两胎儿大小明显不一致,大胎在羊水增多的囊 内,小胎贴在子宫壁上(两胎儿间体重估计相差 >20% , 或 腹 围 相 差 >20mm , 两 胎 股 骨 长 相 差 >5mm)。供血胎膀胱不可见,受血胎膀胱增大。
BPD:67mm HC:239mm HL:41mm FL:46mm AC:258mm EFW: 1148168g 胎心:148次/分 羊水平段:最深处91mm S/D:3.7 大脑中动脉RI:0.78 腹腔可探及深约15mm的液暗区,心包腔可探及深约 2mm的液暗区; 头皮水肿增厚,厚约9.4mm; 心胸比例0.66,面积0.44平方厘米。
超声所见
• 胎儿二(供血儿): BPD:59mm HC:206mm HL:38mm FL:43mm AC:187mm EFW: 61089g 胎心:159次/分 羊水平段:最深处16mm S/D:4.9 大脑中动脉RI:0.76 胎盘位置:前壁 厚度:30mm 分级:I级 胎盘下缘远离宫颈内口
受血儿头皮水肿,腹腔积液
• 1 双胎输血综合征 • 2 G2P2 宫内妊娠30周2天 双活婴 早产已娩 • 3 胎儿窘迫 • 4 羊水过多(大毛) • 5 羊水过少(小毛) • 6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 • 7 胎儿(右)脐带绕颈一周 • 8 帆状胎盘(大毛)
病例 2
•患者 女 21岁 •双胎妊娠25+周
超声所见
• 胎儿一(受血儿):
TTTS超声诊断
• 1 早孕期发现单绒毛膜妊娠和颈项透明层增厚及 异常的静脉导管血流应该提高警惕。
• 2 中孕期可出现典型的一胎羊水过少/一胎羊水过 多序列征TOPS改变(受血儿羊水过多≥ 8 cm, 供血儿羊水过少≤ 2 cm),而缺乏其他引起羊水 异常的原因,羊水过少胎儿“贴附”在子宫壁上, 胎动明显受限。

输血培训课件ppt

输血培训课件ppt

输血前的评估与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医生需评估患者是否符合输血指征,如血红蛋白水平、生命体征等。
准备用血
根据审批通过的输血申请,输血科准备相应血型、数量的血液制品。
输血前的核对与记录
核对信息
在输血前,医护人员需核对患者身份 、血型、血液制品类型等信息,确保 无误。
记录过程
对整个输血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 核对信息、输血时间、输注速度、不 良反应等。
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症状、体 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以及 任何与输血相关的不良事件。
随访结果应详细记录在病历中 ,以便于分析和总结。
输血后不良事件的报告与处理
输血后出现任何与输血相关的不 良事件,应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
和人员。
报告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 输血情况、不良事件的具体表现
、产生时间和地点等。
各国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输血行业,确保血液安全。
伦理规范
在输血过程中,应遵循伦理规范,尊重献血者和受血者的E
输血前的准备与评估
输血申请与审批流程
输血申请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填写输血申请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状况、输 血目的等。
审批流程
输血申请单需经过科室主任审核,确保申请公道、必要,然后提交至医院输血 科进行进一步审批。
结果,确保无误。
记录反馈
收集患者对输血的反应和意见,及 时反馈给医生,为后续治疗提供参 考。
整理用物
输血结束后,应按规定整理用物, 做好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04
CATALOGUE
输血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发热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总结词
发热反应是输血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表现为输血过程中 或输血后体温升高。

肾内科血液科病例分析 ppt课件

肾内科血液科病例分析 ppt课件

肾内科血液科病例分析
肾 功 电 解 质 : 白 蛋 白 25g/L 、 球 蛋 白 32g/L 、 LDH 550U/L 、 尿 素 27.4mmo/L 、 肌 酐 536umol/L 、 尿 酸 1.0mmol/L、 eGFR 9.7ml/min。尿常规:比重 1.005、 蛋白质(++++)、尿沉渣红细胞 306.24p/ul、尿沉渣白 细胞 17.82p/ul。
于2015年5月12日劳累后出现胸闷,进食后加重;出现呕吐 感,无呕吐物;同时双上肢出现轻度浮肿,双下肢浮肿加重, 遂 于 我 院 急 诊 就 诊 , 检 查 提 示 Alb 25g/L 、 Urea 27.4 mmol/L、Scr 536umol/L、eGFR 9.7ml/min。发病以来, 食欲食量差,体重无明显变化。
肾淀粉样变性变性
肾内科血液科病例分析
7.进一步检查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免疫固定电泳 HbA1c及眼底 病毒指标(HIV、HBV、HCV) ANA、抗dsDNA抗体、补体 骨ECT、骨髓穿刺 肾活检
肾内科血液科病例分析
8.治疗措施
非特异性治疗: 限盐、利尿、 ACEI/ARB
控制高脂血症: 他汀类、纤维酸 类
肾内科血液科病例分析
5.蛋白尿阳性与糖尿病的关系
2型糖尿病肾病起病 隐匿,病程中逐渐 出现微量白蛋白尿、 蛋白尿、肾功能减 退。
在糖尿病病程中 突然发生肾功能 减退,应首先排 除其他原因引起 的肾功能减退。
肾内科血液科病例分析
6.鉴别诊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紫癜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
糖尿病肾病
HBV相关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多发性骨髓瘤
肾内科血液科病例分析

卫生系统输血培训课件

卫生系统输血培训课件

卫生系统输血培训课件一、引言卫生系统输血是指将血液或者血液成份通过静脉途径输送到患者体内,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血液失衡的过程。

输血是一项复杂而又关键的医疗技术,对于卫生系统的医务人员来说,掌握输血的原理、操作技巧和安全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二、输血的基本原理1. 输血的目的和适应症输血的主要目的是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血液成份,纠正贫血、减少出血等症状。

适应症包括失血性休克、严重贫血、手术后失血等。

2. 输血的种类和成份输血按照血液成份的不同可以分为全血输注、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和新鲜冰冻血浆等。

不同的病情需要不同的输血成份。

3. 输血的血型和配型输血前需要进行血型鉴定和配型,确保输血血液和受血者的血型相匹配,以避免输血不良反应。

三、输血的操作技巧1.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a. 确认输血适应症和输血种类。

b. 进行血液样本采集,进行血型鉴定和配型。

c. 准备输血所需的输血装置和输血袋。

2. 输血的操作步骤a. 患者身份核对,确认患者身份和输血适应症。

b. 确认输血血液和受血者的血型配型。

c. 准备输血装置,包括输血管、输血袋、输血针等。

d. 清洁输血部位,进行局部消毒。

e. 连接输血装置,确保连接坚固。

f. 开始输血,注意输血速度和输血量。

四、输血的安全措施1. 输血前的安全措施a. 确认患者的身份和输血适应症。

b. 进行血型鉴定和配型,确保输血血液和受血者的血型相匹配。

c. 检查输血装置的完整性和有效期。

2. 输血中的安全措施a.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b. 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

c. 注意输血速度,避免过快或者过慢。

d. 遵守输血操作规范,确保输血装置的连接坚固和无漏血现象。

3. 输血后的安全措施a.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是否浮现输血不良反应。

b. 及时处理输血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输血反应等。

c. 做好输血后的护理工作,包括观察输血部位是否浮现渗血、局部感染等。

五、输血的常见并发症和处理方法1.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输血中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包括轻度过敏和严重过敏。

输血全套解读PPT课件

输血全套解读PPT课件
了解患者的既往感染状况,预防经血传播病原体, 保证安全用血,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卫生部《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第三十三条 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严格的接 诊制度,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乙型肝 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 感染的相关检查,以后每半年复查1次。
卫医政发〔2010〕35号 二○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原理
❖ 梅毒螺旋体特异蛋白为抗原,检测梅毒患者 血中特异性抗梅毒螺旋体抗原的抗体。
❖ 感染梅毒螺旋体后,一旦梅毒螺旋体抗体试 验呈阳性,则患者终身阳性。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方法
❖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TPPA) ❖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 (TPHA) ❖ 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 ❖ 梅毒免疫层析法-梅毒快速检测 (RT) ❖ 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 ❖ 梅毒螺旋体蛋白印迹试验(WB)
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的假阳性
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如TPPA等)假阳性很低,但 在老年人中比例较高(>3%),如TP-ELISA法,原 因可能为: ①老年人可能有其他螺旋体(如口腔螺 旋体、肠道螺旋体等)共生,诱导产生交叉反应抗 体; ②与非梅毒螺旋体交叉反应的抗体; ③老年 患者的基础疾病可能使机体释放诱导产生抗类脂抗 体或抗TP抗体的交叉抗原引起假阳性。
❖ 梅毒患者经过抗梅毒治疗后,TPPA等梅毒螺旋体抗 体试验试验仍可阳性,故TPPA等试验阳性不能作为 疗效观察的指标。
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的临床意义
RPR TRUST
+
+
-
TPPA TP-ELISA
+
-

儿科输血 ppt课件

儿科输血 ppt课件


降至10×109/L左右,约保持3个月,然后逐渐
减低至成人水平。


新生儿外周血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占绝对优势,

变化范围(6~28)×109/L。约在一周内降至

5×109/L,到第6~9天逐渐减低至与淋巴细胞大
胞 和
致相等,以后淋巴细胞逐渐增多,整个婴儿期淋 巴细胞数均较高,可达70%。到2~3岁后,淋巴 细胞逐渐减低,中性粒细胞逐渐增高,到4~5岁
纤维蛋白原水平在正常低限(1.5g/L)。 足月新生儿较少发生出血性疾病,而早产儿较容易发
(六)免疫系统的变化特点
小儿血液的生理学特征
体液免疫
胎儿的IgM和IgA来源于 自身合成,而IgG 来源于母体 ,并且含量取决于胎盘的选 择性摄取作用,直至半岁时母亲的IgG才 消失 。小儿出生后10个月自身开始合成 IgG逐渐增加,至8~10岁达成人水平。 新生儿和婴儿体内来源于母体的IgG可导
91(78~104) 85(70~100)
99(80~118) 98(84~133)
98(84~120) 99(84~114)
98(84~121)
101 ( 86~118 )
小儿血液的生理学特征 (三)小儿白细胞的变化特点

新生儿白细胞较高,一般在15×109/L左右,

个别可高达30×109/L以上,通常在3~4天后
达到成人水平
12岁左右
生理性 贫血
3

个自
月限
后性
缓慢升高
小儿血液的生理学特征
出生低体重婴儿外周血血红蛋白值
出生体重 (g) 2
周龄
4
6
8
10
800~1000 160 (148~187) 100(68~132) 87(70~120) 80(71~98) 80(60~102)

输血医学PowerPoint演示文稿

输血医学PowerPoint演示文稿
➢ 从血小板中制备的血小板β球蛋白、血小板第4因子、 血小板反应蛋白等。
成分输血的优越性
➢ 提高疗效:成分输血血液成分浓度大,效 价高,输注后可显著提高疗效
➢ 减少反应:可避免输入不必要的血液成分 所致的输血反应
➢ 合理使用:一血多用既节省血源,又减轻 个人与社会的经济负担,还对 献血者和患者的健康有益。
置换输血、常规输血
全血输注
➢ 新鲜全血、保存全血 ➢ 过去常用的输血方式 ➢ 现适应症较窄:既需补充红细胞,又需补充血容量
➢ 体外循环; ➢ 换血,如治疗新生儿溶血病; ➢ 大出血患者
全血并不全
血液离体后即发生“保存损害”
血小板
4℃ 12h
丧失大部分活性
4℃ 24h
丧失全部活性
中性 粒细胞
4℃ 4-8h
➢非特异性血清学反应
发热、寒战、头痛、荨麻疹、呼吸困难、休克等
➢误型输血反应
输血性血管内溶血,甚至有急性肾功能衰竭、DIC等。
➢输血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丙肝)、艾滋病、疟疾等。
➢其他
部分血浆制品(PCC)可致血栓栓塞,感染等。
输血反应
➢ 定义:是指在输血过程或输血后,因为 输注血液及其制品甚或所用输注 用具而产生的不良反应。
➢ 适应症:
➢ 血容量正常的各种慢性贫血,如AA、慢性消化道出血、CO中毒 ➢ 各种原因引起的失血和手术用血,或择期手术的贫血病人; ➢ 尤其适用于有肝、肾、心功能不全及年老体弱、婴幼儿患者
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 采用不同速度离心法或特制的尼龙、棉花纤维 过滤器,按照不同需要制成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制品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同时静脉滴
溶血反应的处理
➢ 立即终止输血,严密观察患者血压、症状,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输血病例讨论护士发言

输血病例讨论护士发言

输血病例讨论护士发言1.病历简介患者女性,58岁,有精神病史,20XX年4月13日因“高处坠落致全身多处骨折30+分钟”急诊入院。

入院时,神志淡漠,全身湿冷,皮肤及粘膜苍白,实验室检查RBC1.59 x 1012/L,血红蛋白45g/L,血小板166x 109/L。

临床诊断:失血性休克、骨盆骨折、腰1-2椎体爆裂性骨折。

积极予以采取抢救措施.并准备输血,经查验血型为AB型Rh(+),而血库当时同型短缺,立即予以O型Rh (+)悬浮红细胞400ml输入,同时快速补液复苏。

于20XX年4月20日患者病情平稳,转回骨外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2.护理方法2.1输血前护理2.1.1心理干预包括告知患者输血目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风险,取得患者和家属配合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1.2血液制品领取与核查认严格执行输血前的查对工作是避免发生输血事故,确保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

2.1.3静脉通路的建立输血前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

2.2输血中护理2.2.1严格查对及输血程序携用物至患者床旁,由两名护士进行核对,无误后填写输血记录单。

输血前应输入少量生理盐水,冲洗管道。

然后将血袋内的成份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连续输注不同献血者的血时,中间应用生理盐水冲管,冲净为止;连续输血12 h后应更换输血器。

输血过程中,不可随意向血液内加入其他药品,避免产生输血不良反应。

严格实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细菌污染。

2.2.2掌握输血速度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前XX分钟宜慢,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记录输血前和输血XX分钟后的生命体征。

如无不良反应再根据病情调整速度。

休克抢救时可以加压输注。

2.2.3病情监测床旁特护动态监测和及时记录输血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尿量、CVP和病情变化,积极执行原发病治疗及护理操作。

注意对患者进行保暖,预防肢体静脉痉挛。

2.2.4 输血不良反应的观察和预防2.2.4.1发热反应为输血中最常见的反应,多见于输血开始后的XX分钟至2小时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诊疗过程中有哪些失误?
7
属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失误: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输全血无效;
盐水介质配血不可靠;迟发性溶血反应 属血管外溶血,抗体效价超过64就可演 变为血管内溶血。
8
例3 患者,女,54岁,血型“B”。急性重症胆
管炎术后26天,输注同型血浆200ml后出现呼 吸 困 难 , 口 唇 指 甲 紫 绀 , 血 压 12.0/0.3kpa (90/70mmHg),呼吸28次/分,两肺闻及湿 罗音。
五、问题 (一)死于什么输血反应?
(二)诊疗过程中有哪些失误?
3
死于循环超负荷,即急性肺水肿 失误:贫血是有病因的,医生未查明贫
血原因就轻意输血; 慢性贫血不存在血 容量不足的问题,不该输全血; 一次输 血量过大,速度过快。
4
例2: 王某,女,44岁,因乳腺癌1年前作根治术。
手术期间患者输A型全血400ml,无不良反应。 术后曾化疗8次。此次入院进行第9次化疗。血 常规:红细胞 4.12×1012/L,血红蛋白125g/L, 白细胞 3.3×109/L,血小板 60×109/L。
2、如何预防?
15
进一步检查:
供血者均为男性,所输血液 2800ml,共7 袋(400ml/袋),其中有2袋已保存了22天,2 袋保存了25天,另1袋也已保存了19天,均经 标准输血器( 170μm)输给患者。
后尸检证实为急性肺微血管栓塞。
16
预防急性肺微血管栓塞的方法是输注少 白细胞血液成分,不输保存时间太长的 全血。
三、诊断:1.妊娠7月; 2.贫血待查(重度贫血)
2
四、治疗经过:
输A型全血 400ml,无不良反应,自觉输 血后头晕、心慌大有好转。夜班医生再给患者 输全血400ml,输入100ml左右时,患者诉胸闷、 头痛、干咳,坐起来好受些。护士将输血速度 适当加快,以便尽早结束输血。10分钟后,患 者胸闷加剧,呼吸急促,有大量血性泡沫样痰 咳出,烦燥不安,大汗淋漓,医生全力抢救无 效死亡。
9
一、治疗经过: 经吸氧、地塞米松10mg静注,未见效,半小时后,
紫绀加重,肢体湿冷,两肺湿罗音增多。血压8.0/5.3 (60/40lmmHg),呼吸36-44次/分,似急性肺水肿 合并休克。用升压药维持血压,地塞米松20mg、q8h, 速尿20mg、q8h,先后用东茛菪碱和喘定治疗,24小 时后两肺湿罗音减少,44小时后停用升压药,59小时 后呼吸降至28-30次/分,肺部湿罗音消失,以后病情 逐渐好转,痊愈出院。 二、进一步调查:
患者既往无过敏史,所输血浆为库存6天,供者为 女性,49岁,生育3胎。 三、问题: 1、该患者是什么输血不良反应?
2、如何预防?
10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血浆输注无指征。不用多次妊娠女性血
浆可预防本病发生。
11
例4 患者,女性,33岁(孕4产4),因胃空肠吻合术
输全血400ml,输血后第6天皮肤出现散在性瘀点,瘀 斑,血尿及黑便。体温39.8℃,血小板计数10×109/L。 强的松治疗2周后出血征象消失。 时隔6年因月经过多 输全血400ml,上述症状和体征再次出现,血小板降至 5×109/L,未作特殊治疗8天后恢复。又隔2年作子宫 切除术,输了本人事先贮存的全血400ml未发生任何不 良反应。 问题: 该患者是什么输血反应?
18
皮肤活检 表皮基底细胞呈灶性空泡变性,真皮 与表皮交界部位淋巴细胞浸润,表皮见 有坏死的角化细胞。 问题:1、该患者是什么输血反应?
2、如何预防?
19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输注直系亲属血液经辐照可预防本病
20
例7
患者男,36岁,诊断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大剂量化疗使患者出现全血细胞减少,需要多 次输注红细胞和血小板。有一次输入1单位机 采血小板之后15分钟出现发热和寒战,2小时 后发生休克,高热40,面部潮红,皮肤粘膜充 血。6小时后出现痉挛性腹痛伴腹泻,全身肌 肉酸痛。经积极抢救无效,3天后死于急性肾 功能衰竭。
12
进一步检查: 该患者血小板PIA1阴性,体内存在血小
板特异性抗体(PIA1)
13
输血后紫癜 本病属自限性疾病,5至10天可自行恢复。
14
例5 患者,男,30岁,因“腹部外伤、失血性
休克”急诊入院。术中输相合A型全血2000ml, 术后2小时再输同型相合全血800ml,输后患者 突然胸闷、气促,随即呼吸极度困难、烦躁不 安、紫绀,经抢救无效死亡。患者既往无输血 史和过敏史。 问题:1、该患者是什么输血反应?
21
进一步检查 血小板输注后抽取患者血液作4次血培养,其中2
次见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生长。 血袋剩余血也培养出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 (所用血小板为超过5天保存期6小时) 问题:1、该患者是什么输血反应?
5
血型“A”。因白细胞和血小板偏低,为了能 顺利进行第9次化疗,给患者输当天新鲜全血 400ml ,输血过程无任何反应。化疗顺利。输 血后第7天血红蛋白降为90 g/L。再输新鲜全血 400ml,输后约20分钟,患者觉腰痛,继而出 现畏寒、头痛、恶心、体温39℃,尿呈酱油样。 经及时抢救,患者转危为安。
6
例2复查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 一、患者血型:“A”(CCDee) ;
供者血型:“A”(CCDEe) 二、交叉配血试验:
盐水介质不发生凝集反应; 抗球蛋白和酶介质中,主管发生强凝集反应 ,次管无凝集反应。 三、抗体鉴定: 患者血清中存在抗E抗体,效价:1:512。 四、问题: 1、该患者是什么输血反应?
17
例6 患者女,50岁,因患结肠癌作根治性手术。
手术中输入其女儿提供的新鲜全血400ml。手 术顺利。该患者未经化疗和放疗,免疫功能正 常。 术后(输血后)第11天突然高热; 第12天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 第14天出现肝功能异常; 第16天出现全血细胞减少; 继之出现腹泻,血水样便伴腹痛; 积极治疗无效,最终死于败血症。
输血病例讨论(一)
1
例1:沈某,女,27岁,主诉劳累后头晕、心慌 一月余。
一、体查:一般情况好,贫血貌,心肺无异常, 腹部膨隆,子宫脐上三指,胎儿心音 130次/分。
二、血常规胞8.0×109/L,血小 板150×109/L。血型:“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