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层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案例
发表时间:2011-08-16T14:49:26.873Z 来源:《学英语》(高中教师版)2011年第39期供稿作者:章海忠[导读] 尽管这节课最后上得很成功,但是回答问题时所出现的尴尬局面是不容忽视的。
——一个“简单”的问题
山西原平市范亭中学章海忠
一、背景介绍
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是最重要的一项技能,所以在教学中如何把阅读这项技能训练得更好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分层教学在阅读课中如何来运用,尤其是如何设问,如何把设问与学生的层次适当地联系起来,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适时、适当的提问会使教学更加流畅,也更加有效。
二、情景描述
人教社Senior English Book2A Uint7 “Living with disease”的阅读“Born Dying”pre-reading 中可供提问的问题有很多,如:
1. What is AIDS?What is HIV?
2. How do people get AIDS?
3. What happens to people who have AIDS?
4. What can be done to cure or help people who have AIDS?
5. How did the person get AIDS?
6. How does the person feel about having AIDS?
7. Is the person able to live a normal life?
8. How do her friends and family feel about her disease?
9. When did the person get AIDS?
但哪个问题提问哪个层次的学生,哪个问题合适?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非常了解,对问题进行细致的分类、研究。即使阅读之后,经过讨论,有些问题的答案也不是很明显,比如第一题的第二问,看起来很简单,应该每个同学都会回答,其实却不然。因为学生没学过HIV,也不知道是什么词的缩写。开始学生们很难回答出来,讨论之后尽管理解汉语意思,也不会用英语回答。
由于当时对学生的这一实际情况不了解,总以为这是常识,学生应该没问题。结果根据分层教学的设计,先提问了C层一位学生,他站起来就低下头,象犯了错误一样,显然不会回答。然后提问B层的一位同学,他站起来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最后提问A层的同学,她涨红着脸也没回答上来。课堂陷入僵局,刚开始的简单问题都不会,后面比较难的问题怎么进行?此时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不是不会吗,查词典。很快有人就大声回答:HIV是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的缩写。不到一分钟,问题解决了,教学可以继续进行了,我悬着的心落了地。
接下来的几个问题在课文中都可以找到答案,进行得很顺利,沉闷的课堂气氛也开始活跃起来。第二个环节学生们积极思维,主动讨论,自己归纳各段落大意、文章的主旨。他们参与的热情意想不到,刚才的沉闷一扫而光,各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有对有错,有争论。
第三个步骤是language study,首先,完成word study。
1.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s to fill in the blanks.四道填空题,都是从课文中摘录的句子,也有选项,主要是根据意思来辨析正反义词。相对来讲,C层的同学也都可以顺利完成。
2.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words in the text.八道填空题也是课文中的原句,但需要理解句意,掌握句型。比第一题增加了难度,但大部分B层学生都能顺利完成。
第四个步骤是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text.实际是文章的缩写,根据文章的意思设计的没有选项的完型填空,难度略有增加,但B层的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成。这道题也为下一道题做了铺垫。
第五个步骤要求学生找出各段落的关键词,根据关键词来复述课文。第一是找出关键词,学生们有时意见不一致,出现了争论,此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这也是对课文理解的最关键的时刻。通过争论,对课文更加熟悉,最后,两位学生主动完成了这一C层学生才能完成的活动。
三、课后反思
尽管这节课最后上得很成功,但是回答问题时所出现的尴尬局面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于没有在分层的第一个环节——备课分层上下工夫。这说明我们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正是由于对这两方面没有深钻细研,才出现了简单问题变成了难题,谁也不会回答的问题让C层学生来回答,结果耽误了几分钟的时间,造成了开始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活动无法进行的现状。这种情况违背了教学中的针对性原则,没有有效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所幸的是,根据教学经验,我及时地改变了“既定方针”,使教学活动向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效果甚佳,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