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要求内容

合集下载

釆矿学课程设计

釆矿学课程设计

釆矿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矿石的形成、分类及性质;2. 学生能了解采矿方法、设备及其在矿产资源开采中的应用;3. 学生能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分布及开发状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采矿学知识,分析矿石样品,进行简单矿石鉴定;2. 学生能运用采矿方法,设计简单的采矿方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生能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采矿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采矿学,培养对我国矿产资源的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增强对自然资源的敬畏之心;3. 学生能关注采矿行业的发展,激发对地质、采矿等相关专业的兴趣和热爱。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采矿学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采矿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矿产资源的认识和责任感。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他们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探究精神,但可能对采矿学知识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矿石与矿物:矿石的形成过程、矿物的分类及性质、矿石的识别方法;教材章节:第一章 矿石与矿物2. 采矿方法与设备:概述各种采矿方法(如露天开采、地下开采等)及其适用条件,介绍常见采矿设备的功能与结构;教材章节:第二章 采矿方法与设备3. 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开发: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分布规律,矿产资源开发的政策与法规;教材章节:第三章 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开发4. 采矿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采矿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教材章节:第四章 采矿工程对环境的影响5. 实践活动:矿石样品鉴定、采矿方法设计与分析、矿山实地考察等。

采矿设计说明书

采矿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课程设计大纲 (1)1.1实践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采区概况及开采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采区概况及开采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采区地质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煤层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煤质 (4)3.3瓦斯、煤尘、自燃、地温等情况 (4)3.4地质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开采条件评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水文地质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采区工业和可采储量.. (9)4.1采区工业储量计算 (9)4.2采区煤柱损失计算 (9)4.3采区可采储量计算 (10)第五章采区巷道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采矿学课程设计书

采矿学课程设计书

采矿学课程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采矿工程的基本流程和关键技术,培养学生对采矿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理解采矿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了解采矿工程的安全技术和环境保护措施;4.熟悉采矿工程的经济和技术指标。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采矿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能够进行采矿工程的设计和计算;3.能够分析采矿工程的安全和经济效益;4.能够进行采矿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采矿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2.培养学生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和遵守;3.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行动;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采矿工程的基本流程和关键技术。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采矿学基本概念:矿产资源的概念、分类和分布;采矿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2.采矿工程原理:矿床地质特征和勘探方法;矿井设计和施工技术;矿井通风和安全技术。

3.采矿工程流程:矿石开采和运输技术;矿石处理和选矿技术;矿渣处理和利用技术。

4.采矿关键技术:矿井支护和岩土工程;矿井水防治和环境保护;矿山机械和自动化技术。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具体来说,教学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采矿工程的基本流程和关键技术;4.实验法: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采矿工程的实践过程。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来说,教学资源如下: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采矿学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2.参考书:推荐相关的采矿学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4.实验设备: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和器材,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和条件。

釆矿学课程设计

釆矿学课程设计

釆矿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采矿工程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采矿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采矿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生命观,认识到采矿工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要关注采矿工程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将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指出教材的章节和列举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采矿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采矿工程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采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采矿工程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采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和原理,讨论法用于探讨问题和发展思考,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实验法用于验证理论和培养实践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采矿学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将是主要的教学资源,将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准确、全面的采矿学知识。

参考书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以拓宽知识面和深入理解。

多媒体资料将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采矿工程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实验设备将用于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采矿工程的技术和操作。

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将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进行,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效果。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检查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平时表现评估将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采矿学》课程设计要求及参考大纲

《采矿学》课程设计要求及参考大纲

采矿工程专业采矿方法课程设计要求及参考大纲一.课程设计目的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无论是在勘探设计单位承担矿山设计任务,还是在科研院所从事专业科研开发事业,或者在生产企业进行专业技术与行政管理工作,对于地下开采起主导作用的采矿方法,都必须具有正确选择设计采矿方法的知识和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学习了相关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得到专业工程设计基本能力的初步训练,为毕业设计及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也是对同学们以前所学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的检验。

采矿方法课程设计,要求同学们在给定基础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翻阅专业参考书和相关文献,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确定技术方案,掌握正确的步骤和内容,进行必要的科学计算,并运用规范的技术语言(规范的图纸及说明书)将设计意图及设计结果表达出来。

二.课程设计任务1.设计任务:某地下矿山采矿方法设计2.设计要求:①根据所给地质资料及开采技术条件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②设计确定所选采矿方法的各类结构参数;③设计确定所选采矿方法的各种技术经济指标;④用Autocad绘制采矿方法标准方案图(A3纸);⑤编写采矿方法设计说明书(A4纸)。

三.课程设计条件(一)崩落采矿法:某铁矿矿体走向长度为1700~3500m,矿体埋藏深度为300m,矿体平均厚度53m,矿体平均倾角46°,矿石平均品位为33.05%。

磁铁矿的坚固性系数f=10~12;上盘为闪长岩、大理岩,f=13;下盘为花岗岩、矽卡岩,f=14。

矿体和上盘围岩中等稳固偏较差,下盘围岩稳固。

矿山设计年产量为150万吨。

矿山地表允许陷落。

(二)充填采矿法:1.矿床地质某铅锌矿床产于变质火山岩系之中,属海相火山岩系热液沉积---改造硫化物矿床。

矿区地质构造为一短轴背斜,轴向为310°左右,两翼均向南倾斜,倾度70°-80°,其南翼正常,北翼倒转。

轴部出现灰白---灰绿色蚀变石英角斑凝灰岩,为矿区含矿层,厚50m-200m,其南北两侧分别为绿泥石或矽质千枚岩和石英纳长斑岩。

矿山开采的课程设计

矿山开采的课程设计

矿山开采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山开采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2. 使学生掌握矿山开采过程中涉及的安全知识、环境保护措施;3. 帮助学生理解矿产资源的特点、分布及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地质知识分析矿山开采条件的能力;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矿山开采设备、工具的技能;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矿山开采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2. 增强学生对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认识,激发学生为国家资源事业作贡献的责任感;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团结协作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地理、地质学科相关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地质知识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 突出课程重点,合理设置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矿山开采知识;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矿山开采基本概念- 矿山定义、分类及特点- 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利用2. 矿山开采原理及方法- 地质构造与矿床成因- 开采工艺流程及方法- 矿山安全技术与设备3.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 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环保法规与政策- 矿山环境治理技术措施4. 矿山开采实践操作- 实地考察矿山开采现场- 操作模拟矿山开采设备- 分析矿山开采案例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矿山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矿产资源分布与利用第二课时:地质构造与矿床成因,开采工艺流程及方法第三课时:矿山安全技术与设备,环保法规与政策第四课时:矿山环境治理技术措施,实地考察矿山开采现场第五课时:操作模拟矿山开采设备,分析矿山开采案例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地理》、《地质》教材中关于矿产资源、地质构造、环境保护等相关章节紧密关联,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矿山开采知识。

大三采矿学课程设计

大三采矿学课程设计

大三采矿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采矿工程的基本原理,包括矿山压力、岩体稳定性分析及开采方法;2. 掌握矿井通风、排水、提升和运输等关键采矿工程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3. 了解现代化矿山安全管理及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采矿工程原理,分析并解决实际的采矿工程问题;2. 掌握采矿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基本技能,具备采矿工程图纸的阅读与绘制能力;3. 能够运用矿业软件进行矿山压力计算和岩体稳定性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采矿工程中的安全重要性,形成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为将来从事矿业工程工作打下基础;3.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理解绿色矿山建设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大三采矿学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使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不仅掌握采矿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安全、环保的职业素养。

通过具体学习成果的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标准。

二、教学内容1. 采矿工程原理:包括矿山压力理论、岩体稳定性分析、开采方法及工艺流程;教材章节:第1章 矿山压力与岩体稳定性、第2章 采矿方法及其选择。

2. 采矿工程技术:涵盖矿井通风、排水、提升、运输等关键工程技术;教材章节:第3章 矿井通风与安全、第4章 矿井排水与提升、第5章 矿井运输与装载。

3. 矿山安全管理与环境保护:介绍现代化矿山安全管理措施、环境保护与绿色矿山建设;教材章节:第6章 矿山安全管理、第7章 环境保护与绿色矿山。

4. 采矿工程设计:学习采矿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包括采矿工程图纸的阅读与绘制;教材章节:第8章 采矿工程设计原理、第9章 采矿工程图纸的阅读与绘制。

5. 实践教学:运用矿业软件进行矿山压力计算、岩体稳定性分析及采矿工程设计;教材章节:第10章 矿业软件应用实例。

采矿学课程设计要求

采矿学课程设计要求

采矿课程设计大纲前言采矿课程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

它是学生学过《井巷工程》、《采矿学》、《矿井通风安全》等课程,以及通过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

其目的是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计算、绘图、查阅资料的基本技能,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采矿课程设计属教学性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拟定。

学生应根据题目按照本大纲的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独立地完成计算、绘图、编写说明书等全部工作。

设计中要认真贯彻《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制定的其它有关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

设计力争作到分析论证清楚、论据确凿,并积极采用切实可行的先进技术,力争使自己的设计成果达到较高水平。

课程设计分析论证思路可参看后面的毕业设计指导书相关章节内容。

采矿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图纸绘制格式及标准,可参看对毕业设计的有关要求并适当从简。

第一章井田地质特征、矿井储量及生产能力第一节井田地质特征煤层埋藏条件:煤层层数、倾角、厚度、层间距。

煤的容重、硬度、煤层结构。

顶底板岩性、表土厚度及性质、风化带深度。

井田内的主要地质构造:断层性质和要素、褶曲分布形态。

矿井涌水量:最大涌水量、正常涌水量。

矿井相对瓦斯量。

煤尘爆炸性、煤的自燃性。

表1 煤层及顶底岩性特征第二节 井田范围及储量井田范围:沿走向长度、沿倾斜长度、井田内煤层面积及井田面积。

矿井工业储量:勘探(精查)地质报告提供的“能利用储量”中的A 、B 、C 三级储量。

矿井设计储量:矿井工业储量减去设计计算的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和已有的地面建筑物、构筑物需要留设的保护煤柱等永久性煤柱损失后的储量。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矿井设计储量减去工业场地保护煤柱、矿井井下主要巷道及上、下山保护煤柱煤量后乘以采区采出率的储量。

表2 矿井可采储量计算第三节 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矿井工作制度:全矿年工作日数,日工作班数,每日净提升时数。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要求内容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要求内容

《采矿学》课程设计大纲一、目的1、初步应用《采矿学》课程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采矿学》课程的理解。

2、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

二、设计题目设计题目一、二一般条件:某矿第一开采水平上山阶段某采〔带区自下而上开采Kl 和K2煤层,煤层厚度、层间距及顶底板岩性如下表所示。

该采〔带区走向长度3000m,倾斜长度1100m,采〔带区内各煤层埋藏平稳,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K1煤层属简单结构煤层,硬度系数f=2,K2煤层属中硬煤层,各煤层瓦斯涌出量较低,自然发火倾向较弱,涌水量也较小。

设计矿井的地面标高为+30m,煤层露头为-30m。

第一开采水平为该采〔带区服务的一条运输大巷布置在K2煤层底板下方25m处的稳定岩层中,为满足该采〔带区产系统所需的其余开拓巷道可根据采煤方法不同由设计者自行决定。

设计题目一、二煤层倾角条件:题目一:设计题目的煤层平均倾角为8°;题目二:设计题目的煤层平均倾角为16°。

设计采〔带区煤层及顶底板情况设计题目三、四一般条件:某矿第一开采水平上山阶段某采〔带区开采K1煤层,煤层平均厚度3.5m,顶底板岩性如下表所示。

该采〔带区走向长度2500m,倾斜长度980m,采〔带区内各煤层埋藏平稳,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K1煤层属简单结构煤层,硬度系数f=0.3,该采〔带区K1煤层具备突出危险性,瓦斯含量为12m³/t。

设计矿井的地面标高为+30m,煤层露头为-30m。

第一开采水平为该采〔带区服务的一条运输大巷布置在K3煤层底板下方25m处的稳定岩层中,为满足该采〔带区产系统所需的其余开拓巷道可根据采煤方法不同由设计者自行决定。

设计题目三、四煤层倾角条件:设计题目三的煤层平均倾角为12°;设计题目四的煤层平均倾角为20°。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一、毕业设计的要求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是针对某一矿井的原始条件,由指导教师根据不同的煤层数目和井田范围,确定若干个题目,每个学生一个题目,独立完成整个矿井设计。

一般情况下,每个教师指导7-8名学生,每个指导教师选定一个实际生产的矿井作为选题的依据。

矿井初步设计包括文字说明书和七张图纸。

设计采用kcsjcad软件完成,图纸全部由计算机绘制。

二、毕业设计的基本内容及指导要点第一章井田概述和井田地质特征§1 矿区概述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矿区的工农业生产建设概况。

矿区电力供应基本情况。

矿区的水文简况。

矿区的地形与气象§2 井田地质特征井田所属的位置、勘探程度,地质层位的概述、绘制井田综合地质柱状图。

井田内煤系地层的主要地质构造(断层、褶曲、陷落柱、火成岩侵入、冲侵带等)的形式及分布,冲积层厚度及地层的移动角。

井田的水文地质概况:地下含水层的情况。

岩层间的透水性及井田的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

§3 煤层的埋藏特征煤层的赋存特征:走向、倾向及倾角、埋藏深度等在井田内的变化情况。

煤层的层数,各煤层的最小、最大和平均厚度,各煤层之间的最小、最大及平均间距。

煤层围岩性质:各煤层顶板及底板的岩石种类、硬度、容重及碎胀系数及其等级,与煤层伴生的其他有用矿物(层)的情况.煤的性质及品种:煤层的结构,含夹石的情况。

煤的硬度、容重、解理性。

煤的含瓦斯性及沼气等级。

煤的自燃性及自燃发火期,煤尘的爆炸性及其爆炸指数。

煤的工业分析、牌号及其用途。

本章可直接利用地质报告书。

本章要求的图表如下 :1.矿区交通位置示意图(插图)(包括井田境界关系)2.地质综合柱状图1:200~500(插图)3.设计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1:5000或1:10000(可与开拓图结合)4.煤层埋藏特征表5.煤的工业分析表第二章井田境界与储量§1井田境界井田边界的描述。

边界确定的依据及性质(即:自然边界或人为边界,有无扩区的可能等)井田走向长度与倾斜长度(包括最大最和平均)、井田的面积。

采矿专业课程设计方案计划及任务书

采矿专业课程设计方案计划及任务书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计划及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课程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教案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总结和提高,并结合实际条件加以综合运用,从而巩固和扩充所学专业知识技能、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运算和绘图的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学生的生产实践和动手能力。

通过实习和课程设计,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热爱劳动、理论联系实际的务实精神。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所给采区<带区)的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和方案优选,最终形成一个巷道布置合理、技术经济可行、生产安全可靠、并能够指导实践生产的采区<带区)设计。

二、课程设计题目命题资料<一)如下:1.采区<带区)位置某矿1203采区<带区)标高为-100~-260m,地面标高为+150~+200m。

2.邻近采区<带区)情况东至1201采区<带区)<正在生产)为界,西至F5断层为界与1205采区<带区)相邻,北至-100m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南至-260m水平的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

3.地表情况采区<带区)地表多为农田,无主要建筑物、铁路、河流及水塘,只有零星小量瓦房,井下开采对地面影响甚小。

4.地质构造本区有两个断层现表述如下:F5逆断层:产状,S12~21E,NE22,落差8~10m。

F6正断层:产状,N77E~S87E,SE~SW<30°~ 60°。

5.煤层及顶底板情况6.水文地质情况断层水:F5、F6、断层属于不良导水断层。

钻孔水:809、714钻孔,质量较好,但采掘到附近时,应注意安全。

-100标高以上为采空区,有采空区积水,在开采第一区段时应注意防水。

涌水量:上山 50~100T/h,大巷 90~160T/h。

7.其他地质情况瓦斯:本矿属于低瓦斯矿井,但在断层破碎带、应力集中区瓦斯可能比较集中,采掘接近时,要加强通风管理,预防意外事故。

采矿专业课程设计内容

采矿专业课程设计内容

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目录前言第一章井田地质特征矿井储量及年产量 5 第一节井田地质特征 5 第二节井田范围及储量 6 第三节矿井年产量及服务年限10 第二章井田开拓12 第一节井田内划分12 第二节开拓方案的选定15 第三节开采顺序23 第三章采煤方法26第一节采煤方法的确定26第二节采区巷道布置27第三节回采工艺31第四节灾害预防34结束语37参考文献38前言采矿课程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学习的重要一环,它是继我们学过《井巷工程》、《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等课程,以及通过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其目的是巩固和扩大我们所学理论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培养我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计算,绘图,查阅资料的基本技能,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依照老师精心设计的题目,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要求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计算,绘图及编写说明书等全部工作。

煤层开采设计是煤炭开采重要环节,而煤矿开采技术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的不同有很大差异。

开采方式不对会造成煤炭的极大浪费,甚至会造成伤亡事故的发生。

在21世纪,能源极为重要的时代,要适应蓬勃发展的社会经济,就必须优化开采技术,体现绿色开采和可持续发展策略,而合理的开采设计则能有效减少煤炭损失,将赋存在地下的煤炭高速度,高效率的回采出,满足祖国经济建设对能源的需求。

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和认真贯彻《煤炭工业设计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制定的其它有关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设计力争做到分析论证清楚,论据确凿,并积极采用切实可行的先进技术,力争使自己的设计达到较高水平,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老师指正。

设计题目如下:井田境界:井田走向长度8000m,,倾斜长度2600m。

煤层埋藏特征:煤层厚度m1=3.9m, m2=2.8m,煤层倾角α=17°,层间距H=10m;表土层厚度30m,风化带深度10m;m1 顶板为砂质页岩,底板为砂岩;m2煤层顶板为砂岩,底板为粉砂岩;煤层埋藏稳定,井田无较大构造;地面标高+220m.煤的容重γ1=γ2=1.35t/m3,煤质中硬,坚固性系数f =2~3矿井开采技术条件:矿井正常涌水量Q正=200 m3/h;矿井最大涌水量Q大=300 m3/h,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q=7.5 m3/d·t;煤有自然性,自然发火期11个月,煤尘有爆炸性。

采矿专业课程设计

采矿专业课程设计

采矿专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采矿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理解矿石的性质与分类。

2. 使学生了解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3. 帮助学生掌握采矿工程中涉及的安全知识、环保要求和法律法规。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采矿技术进行矿石开采、矿物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中分析和解决采矿问题的能力,包括方案设计、施工管理和生产调度等。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矿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工程模拟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采矿专业,树立为我国采矿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念。

2. 培养学生具有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遵循职业道德,关注社会可持续发展。

3.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善于沟通交流,勇于面对工程挑战。

本课程针对采矿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旨在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职业素养。

课程目标的设定既注重知识传授,又强调技能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具备从事采矿工程及相关领域工作的能力,为我国采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采矿工程基本概念:矿石、矿床、采矿方法、采矿工艺等。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采矿工程概述》2. 矿石性质与分类:矿石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矿石类型及工业用途。

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矿石的性质与分类》3. 采矿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传统采矿技术、现代采矿技术、绿色采矿技术。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采矿技术的发展》4. 采矿工程安全知识:矿山安全法律法规、矿山灾害及防治措施、矿山救护。

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采矿工程安全》5.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矿山环境问题、环保要求、治理技术及案例分析。

参考教材章节:第五章《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6. 采矿工程实践操作:矿石开采、矿物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等操作技能。

采矿有哪些课程设计

采矿有哪些课程设计

采矿有哪些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采矿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采矿方法、矿井通风、矿场安全等核心知识点。

2. 学生能够描述常见的矿物种类及特点,了解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及开发情况。

3. 学生了解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采矿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采矿过程中的问题。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简单的采矿方案,提高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和整理采矿相关资料,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采矿工程的兴趣,认识到采矿工程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关注采矿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养成安全生产的习惯。

3. 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矿产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采矿工程,为未来相关领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采矿工程基本概念:矿物、矿石、采矿方法、矿井通风、矿场安全等。

教学安排:第1课时,引入采矿工程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对采矿工程有初步了解。

2. 矿物种类及特点:介绍常见的矿物种类、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等。

教学安排:第2-3课时,通过实物观察、图片展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矿物的多样性。

3. 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与开发:分析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分布及开发情况。

教学安排:第4课时,结合地图、数据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现状。

4. 采矿方法及其原理:重点讲解露天采矿、地下采矿等方法的原理及适用条件。

教学安排:第5-6课时,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实验等方式,使学生掌握采矿方法的基本原理。

5. 矿井通风与矿场安全:讲解矿井通风、矿场安全的重要性及措施。

教学安排:第7课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矿井通风与矿场安全的相关知识。

采矿学课程设计正文

采矿学课程设计正文

采矿学课程设计正文采矿学课程设计正文一、课程背景采矿学是矿业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主要涉及矿山开采中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技术,包括地下采矿、露天采矿、矿井通风、矿山排水、矿山安全等方面知识。

采矿学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矿山开采及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为未来成为优秀的矿业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目标1. 培养学生对采矿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术的掌握能力;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能力;3. 培养学生对矿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1. 采矿学基本理论:包括地质勘探、采矿方法、矿山机械、矿井通风、矿山排水等;2. 采矿学实践技能:包括矿山测量、矿址设计、矿石采取与处理、采后综合治理等;3. 矿山安全与环境保护:包括矿山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矿山环境保护等。

2. 教学方法:1. 课堂教学:通过课堂讲授,学生掌握采矿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实践采矿学的各种技术手段,提升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 实习教学:通过实习教学,学生深入到实际的矿山施工中,亲身体验采矿学的各种技术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四、教学计划1. 基本课程设计:第一讲采矿学概论第二讲地质条件及勘探第三讲采矿法第四讲矿山机械第五讲矿井通风第六讲矿山排水第七讲采矿地面起重机械第八讲矿山电气第九讲采矿支护第十讲煤炭开采第十一讲黑色金属矿山开采与金属镇第十二讲色金属矿山开采第十三讲锂电池矿山开采第十四讲安全及环保2. 实习计划:第一阶段(1周):学生到实际的矿山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观察与现场考察;第二阶段(2周):学生集中到选定的矿山实习,对所学的采矿学知识进行实践,尝试矿山的现场勘探、矿山设计、采矿、综合治理等,进行技术创新和探索;第三阶段(1周):学生返回学校,对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与评估,撰写实践报告,向整个班级展示实践成果。

采矿学课程设计

采矿学课程设计

采矿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矿床开采的基本方法和工艺;•了解采矿对环境的影响和采矿权的管理。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采矿工程中的问题;•具备一定的采矿设计和计算能力;•掌握采矿安全知识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采矿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增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矿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矿床的类型和特征、矿床开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采矿工程的设计和计算等。

2.矿床开采方法:包括露天开采、地下开采、井筒开采等,以及各种开采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3.采矿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地破坏、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等,以及采矿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技术。

4.采矿权的管理:包括采矿权的取得、转让、使用和监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矿床开采的方法和工艺。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采矿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采矿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采矿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让学生掌握采矿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采矿学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采矿学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采矿工程的实际情况。

采矿学课程设计

采矿学课程设计

采矿学课程设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矿产资源的开采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地质学、地球物理学、采矿工程学、矿物加工学等。

其中,采矿工程学是矿产资源开发的核心学科之一,是指在保证矿山安全、高效、环保的前提下,对矿产资源进行开采、选矿、提炼等过程的技术和方法。

采矿学课程设计是采矿工程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采矿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围绕采矿学课程设计展开讨论,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程设置采矿学课程设计是采矿工程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涉及到采矿工程的设计、计算、优化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课程设置应该紧密围绕学科的核心内容和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具体来说,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采矿工程设计基础知识:包括采矿方法、选矿流程、采矿设备、采矿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后续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2. 采矿工程设计实践: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工程设计、现场调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采矿工程设计的实际情况和应用。

3. 采矿工程计算方法:包括采矿工程计算、优化、仿真等方面的方法,让学生掌握采矿工程设计的核心技能。

4. 采矿工程设计创新: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方法采矿学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应该紧密围绕学科的特点和专业培养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应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采矿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 实践教学:通过课程设计、实验、现场调研等方式,让学生掌握采矿工程设计的实践技能和方法。

3. 计算模拟:通过计算机仿真、数值计算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采矿工程设计的优化方法和技术。

4. 创新实践: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采矿学课程设计

采矿学课程设计

采矿学课程设计采矿学是矿业工程的核心学科,主要研究矿床的地质特征、采矿方法、采矿工艺、采矿设备等方面的知识。

作为矿业工程专业的必修课,采矿学的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采矿学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方法、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目的采矿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采矿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日后从事矿业工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内容采矿学课程设计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矿床地质调查与评价:学生需要选择一种矿床类型,进行矿床地质调查和评价,包括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形态、矿石性质、矿床赋存规律等方面的研究。

2、采矿方法:学生需要选择一种适合该矿床的采矿方法,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包括采矿工艺、采矿设备、采矿方案等方面的设计。

3、矿山环境保护:学生需要对矿山环境进行评价和分析,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学生需要对矿产资源进行评价和分析,制定相应的开发利用方案,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四、方法采矿学课程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讲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采矿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让学生了解采矿学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发展趋势。

2、课程实践:学生需要参与到采矿学的实践中,了解采矿现场的实际情况,学习采矿工艺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文献调研:学生需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采矿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采矿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4、团队合作:学生需要组成小组,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任务,通过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五、实践效果采矿学课程设计的实践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水平:通过采矿学课程设计,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采矿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掌握采矿工艺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采矿技术水平。

2、创新能力:通过采矿学课程设计,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开展创新性工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采矿有哪些课程设计

采矿有哪些课程设计

采矿有哪些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采矿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过程,培养学生对采矿技术的认识和兴趣。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采矿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采矿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了解采矿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采矿过程中的问题;–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采矿设计和模拟;–能够进行采矿现场的安全评估和风险管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采矿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采矿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过程。

具体内容包括:1.采矿的基本概念:介绍采矿的定义、目的和意义,采矿与矿产资源的关系等。

2.采矿的原理和工艺流程:介绍采矿的基本原理,如露天采矿和地下采矿的工艺流程,矿石的破碎和选矿等。

3.采矿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策略:介绍采矿对环境的影响,如土地破坏、水资源污染等,并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采矿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采矿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采矿案例,让学生掌握采矿工艺流程和安全评估方法。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采矿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采矿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采矿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采矿过程和设备。

4.实验设备:准备采矿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矿学》课程设计大纲
一、目的
1初步应用《采矿学》课程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采矿学》课程
的理解。

2、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

二、设计题目
设计题目一、二一般条件:某矿第一开采水平上山阶段某采(带)区自下而上开采
KI和K2煤层,煤层厚度、层间距及顶底板岩性如下表所示。

该采(带)区走向长度3000m 倾斜长度1100m采(带)区内各煤层埋藏平稳,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K1煤层属简
单结构煤层,硬度系数f=2,K2煤层属中硬煤层,各煤层瓦斯涌出量较低,自然发火倾向较弱,涌水量也较小。

设计矿井的地面标高为+30m煤层露头为-30m。

第一开采水平为该采(带)区服务的一条运输大巷布置在K2煤层底板下方25m处的稳定岩层中,为满足该采(带)区产系统所需的其余开拓巷道可根据采煤方法不同由设计者自行决定。

设计题目一、二煤层倾角条件:题目一:设计题目的煤层平均倾角为8°;题目二: 设计题目的煤层平均倾角为16°。

设计题目三、四一般条件:某矿第一开采水平上山阶段某采(带)区开采K1煤层, 煤层平均厚度3.5m,顶底板岩性如下表所示。

该采(带)区走向长度2500m倾斜长度980m采(带)区内各
煤层埋藏平稳,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K1煤层属简单结构煤层,硬度系数f=0.3,该采(带)区K1煤层具备突出危险性,瓦斯含量为12n3 /t。

设计矿井的地面标高为+30m煤层露头为-30m。

第一开采水平为该采(带)区服务的一条运输大巷布置在K3煤层底板下方25m处的稳定岩层中,为满足该采(带)区产系统所需的其余开拓巷道可根据采煤方法不同由设计者自行决定。

设计题目三、四煤层倾角条件:设计题目三的煤层平均倾角为12°;设计题目四
的煤层平均倾角为20°。

设计采(带)区煤层及顶底板情况
三、课程设计内容
1 •采区或带区巷道布置设计;
2•采区中部甩车场线路设计或带区下部平车场(绕道线路和装车站线路)线路设计;
3.米煤工艺设计及编制循环图表。

四、进行方式
学生按设计大纲要求,任选设计题目条件中的煤层倾角条件1或煤层倾角条件2,
综合应用《采矿学》所学的知识,每人独立完成一份课程设计。

设计者之间可以讨论、借鉴,但不得相互抄袭,疑难问题可与指导教师共同研究解决。

本课程设计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分析与经济比较。

五、设计说明书内容
第一章采(带)区巷道布置
第一节采区或带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1、采区或带区生产能力定为90万t/a、120万t/a、150万t/a和180万t/a四种, 设
计者可以在四种中任选一种。

2、计算采区或带区的工业储量、设计可采储量;
3、计算采区或带区的服务年限;
4、验算采区采出率。

第二节采区或带区内的再划分
1 、确定采煤工作面长度;
2、确定采区内的区殴数目或带区内的工作面数目;3.确定工作面生产能力;
4、确定采区或带区内同采工作面数目及工作面接替顺序。

第三节确定采(带)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1、根据所选题目条件,完善采(带)区所需的开拓巷道;
2、确定采(带)区巷道布置系统时至少就上山数目、位置、或带区布置方式提出两个布置方案,并进行技术分析与经济比较。

3、确定回采巷道布置方式(单巷布置、双巷布置、沿空掘巷、沿空掘巷) ,并进行分析。

4、在采(带)区巷道布置平面图内,工作面布置及推进到的位置应以达到采(带)区设计产量为准。

5、采区内上、下区段,或上下煤层工作面,或带区内相邻工作面交替期间同时生产时的通风系统在说明书中以简图示之。

6、采区上、下部车场只作选型。

第四节采区中部甩车场或带区下部平车场线路设计
1、大巷(双轨)、采区轨道上山(单轨)、区段石门(单轨)、带区材料上山(单轨)均为600m轨距。

2、轨道上山作辅助提升时,一次提一吨矿车3 个。

3、按比例在说明书中绘制车场线路平面图及坡度图作为插图。

本章应绘制采(带)区巷道布置平面图及剖面图(均按1:2000绘制)。

第二章采煤工艺设计第一节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
1、针对设计采(带)区内的任意一个煤层,进行采煤工艺设计,布置一个采煤工
作面,可以选用综采或普采任意一种工艺,鼓励选用先进的采煤方法进行设计。

2、由于设备资料来源的原因,选用国产综采或普采设备。

3、采煤与装煤
如采用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要选定采煤机,确定截深,上下缺口长度,进刀方式,截割方式等;
如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要选定落煤方式,确定截深,进刀方式等;厚煤层放顶煤开采时,要确定采放比,放顶步距,放煤方式;厚煤层分层开采时,要确定人工假顶材料和假顶
的铺设方法。

4、运煤工作面、顺槽、上山、大巷运煤设备选型,仅提供设备列表,不做选型计算;掘进
工作面运煤系统、设备分析,仅提供设备列表,不做选型计算。

5、工作面顶板支护如选用金属单体支柱及金属铰接顶梁支护,应确定相应的型号、规格,确定支架的布置方式、排距、柱距、最大控顶距、最小控顶距、放顶步距、工作面端头支护及超前支护方式和距离等。

要计算工作面支柱和顶梁的需要量。

如选用液压支架支护,要确定支架型号、规格、架中心距、移架方式、支护方式、端头支架及超前支护方式和距离等,要校核支架高度、强度。

计算工作面支架的需要量。

6.处理采空区
一般采用全部垮落法。

第二节工作面合理长度的确定根据设计大纲要求,确定工作面合理长度时要考虑以下方面:1、煤层地质条件2 、工作面生产能力3 、运输设备及管理水平4 、顶板管理及通风能力5 、经济合理的工作面长度(产量、效率和工作面推进度的关系)
第三节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
1.包括工作面布置图、循环作业图、劳动组织表、技术经济指标表。

2 .有关工种及出勤人数,可参照教学例题和现场经验酌情安排。

六、设计图纸的内容
本设计绘制两张大图(零号图纸) 1.采煤工作面层面图(1 :50)应包括回采巷道剖面目(1:50),最大与最小控距剖面图;2.采(带)区巷道布置平面图和(1 :2000)剖面图(1 : 2000)设计图纸四周各留20mm勺边框线,右下角留出标题栏,其格式如下。


设计图中已有内容,说明书中都可以不画
七、附表
1、井巷掘进直接费
2、井巷辅助费
3、井巷维护费
费用单价表(一)
费用单价表(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