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学:骨关节结核 (2)
骨与关节结核病

骨与关节结核结核病是人体感染人型或牛型结核杆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由于人的抵抗力下降,通过血液播散到骨或关节,形成骨结核,关节结核。
近年来,由于耐药性细菌的增加,使骨与关节结核的发病率有所增高,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骨与关节结核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30岁以下的病人占80%。
这是一种继发性结核病,原发病灶为肺结核或消化道结核。
在我国,以原发于肺结核的占绝大多数。
骨关节结核可以出现在原发性结核的活动期,但大多发生于原发病灶已经静止,甚至痊愈多年以后。
在原发病灶活动期,结核杆菌经血循环到达骨与关节部位,不一定会立刻发病,它在骨关节内可以潜伏多年,待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如外伤、营养不良、过渡劳累等诱发因素,都可以促使潜伏的结核杆菌活跃起来而出现临床症状,如果机体的抵抗力加强,潜伏的结核杆菌可被抑制甚至被消灭。
骨结核的好发部位:(1)脊柱结核,约占骨结核总数的一半。
脊柱结核以腰椎结核最高,其次为下胸椎,胸椎,及颈椎结核,单纯的椎体附件结核较少见。
四肢结核以膝关节结核为多见,其次为髋关节结核,肘关节结核,肩关节结核,总之四肢关节结核中,下肢关节结核较上肢关节结核发病率高,即好发部位都是一些负重大,活动多,易于发生创伤的部位。
病理:骨与关节结核的最初病理变化是单纯性滑膜结核或单纯性骨结核,以后者多见。
早期,关节功能不受影响,但后期,结核病灶侵犯关节腔,关节软骨面受损,发展为全关节结核,就会产生关节功能障碍,若不能被控制便会出现继发感染,甚至产生瘘管或窦道,此时关节完全毁损。
临床表现:1、起病缓慢有低热、乏力、盗汗、消瘦、食欲不振及贫血等结核中毒症状;也有起病急骤,有高热及毒血症状,一般多见于儿童。
2、病变部位大多数单发性,少数为多发性,青少年患者常有关节外伤病史。
3、病变部位有疼痛,活动后疼痛加剧。
儿童有“夜啼”。
部分患者因病灶内脓液突然破溃于关节腔,而产生急性剧烈疼痛。
4、浅表关节有肿胀与积液,并有压痛,关节常处于半屈曲状态以缓解疼痛,后期肌萎缩,关节呈梭形肿胀。
骨关节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学

完全性骨折,要注意骨折断端的移位。确定移位 时,在长骨以骨折近段为准,借以判断骨折远段 的移位方向和程度
骨折端可发生内外或前后移位,上下断端亦可相 错重迭或分离,重迭时必然有内外或前后移位。 骨折端还可有成角,即两断端纵轴形成大小不等 的交角。此外,骨折还可发生旋转移位,断端围 绕该骨纵轴向内或向外回旋
正常骨关节影像
骨骼形态: 1、管状骨:长管状骨如股骨等、短管状 骨如指骨等 2、扁平骨:胸骨,髂骨,颅盖骨等 3、不规则骨:脊椎骨 关节形态:平面、球形、椭圆、髁状、滑 车、枢轴、鞍形等 关节名称:肩肘腕、髋膝踝等
骨关节基本病理改变与影像表现
骨密度的改变 骨大小与形态的改变 骨膜改变 周围软组织的改变 关节肿胀 关节破坏 关节退行性改变 关节强直 关节脱位
骨关节外伤
脊柱骨折
X线表现 椎体压缩呈楔形,前缘骨皮质嵌压。由于断端嵌入,所 以不仅不见骨折线,反而可见横形不规则线状致密带 有时,椎体前上方有分离的骨碎片。其上下椎间隙一般 保持正常。严重时常并发脊椎后突成角、侧移,甚至发 生椎体错位,由于压迫脊髓而引起截瘫 常并发棘间韧带撕裂,使棘突间隙增宽,也可并发棘突 撕脱骨折。横突也可发生骨折
骨关节外伤
肱骨髁上骨折 指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发生的骨折。 多发于10岁以下儿童 肱骨干肘线与肱骨髁肘线之间有30度— 50度的前倾角。因此容易发生骨折 多发生于运动伤、生活伤和交通事故 系间接暴力所致,根据暴力来源及方向 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
肱骨髁上骨折
扩展阅读--骨折的移位
骨良性肿瘤
良性成骨性骨瘤:分为骨软骨瘤(外生骨疣)及骨瘤 骨软骨瘤多发生于膝关节及踝关节附近,起源于软骨内化 骨的骨骼,包括骨及软骨组织,表现为骨端肌腱附着处的 骨性突起 骨瘤为疏松型、致密型和混合型,多发生于额、筛窦、颅 骨外板,成分主要是分化良好的成熟骨组织,如向骨松质 或髓腔内生长叫做“骨岛”或“骨斑” 骨巨细胞瘤:潜在恶性骨肿瘤,发现多核巨细胞为病理诊 断标准,良性者邻近肿瘤的骨皮质变薄、膨胀,形成菲薄 骨壳,生长活跃者可穿破骨壳而长入软组织中,可恶变 骨血管瘤:先天血管发育异常,错构性血管畸形 骨囊肿:单发性骨的瘤样病变,好发于青少年,长骨干骺 端,尤以股骨及肱骨上端更为多见
骨及关节结核x线片上的特征表现和诊断

骨及关节结核x线片上的特征表现和诊断1.目的与要求(1)必须了解骨关节结核的传染途径,以及在骨和关节内的发展蔓延规律,及其好发部位。
(2)必须熟悉长骨骨骺端结核的x线特征。
(3)熟练掌握关节结核和脊椎结核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
2.教具X线教学片、标本、模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等。
3.内容提要(1)长骨骨骺及干骺端结核(如膝、筋等):病灶多呈局部性骨破坏,边界较清楚,常呈圆性,椭圆或分叶状。
其中可含细小死骨,附近无骨膜反应。
病灶常破坏骨骺侵入关节,形成关节结核。
(2)关节结核最常发生于支持体重大关节,如膝关节、筋关节等。
可分为骨型和滑膜型二种,前者由骨骺和干骺端结核发展而来;而后者系由滑膜直接感染而形成。
关节结核在X线片上的主要表现是:关节肿胀积液,广泛骨质稀疏;关节的非支重面(如边缘部分)骨破坏,关节间隙狭窄等。
(3)髋关节结核的发生率甚高(居第二位),多为骨型,病灶多从股骨头开始。
股骨头及髋臼均可被破坏而发生病理性脱臼造成畸形,骨盆倾斜、患肢缩短。
(4)膝关节结核在全身居第三位,多为滑膜型。
其主要x 线表现有:关节肿胀积液常为其最常见的主要表现。
可长期存在,发展缓慢,故可造成膝周各骺发育过大。
关节间隙狭窄。
关节骨端破坏而轮廓不整。
骨质疏松等。
(5)脊椎结核在全身的发生率最高,约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50%,多为青少年。
以腰椎椎体发生最多。
病灶有中央型、边缘型、前缘型三种类型。
中央型主要表现是椎体中央骨质破坏;边缘型主要表现是椎体间隙狭窄;前缘型主要表现是椎体前缘骨破坏。
病变发展较慢,但常引起畸形。
(6)脊椎结核的x线表现有:①椎间隙狭窄,其范围和程度有很大差别,局限性轻度狭窄不易识别。
严重的狭窄,椎间隙完全消失,使二个椎体密接,也应注意。
②椎体骨破坏及椎体变形,椎体骨质破坏,由于支重必然会引起椎体压缩变形,且二者程度一致。
常见的变形是椎体呈楔状改变,进而呈三角形甚至椎体消失。
由此又造成脊椎曲线改变,如驼背及侧弯,脱位及半脱位等。
骨关节结核

Summary
关节结核 主要X线征象为骨质破坏、骨质疏松、 局部软组织肿胀。骨质增生硬化、骨膜反应少, 死骨较少、较小,以纤维强直多见。
五、脊椎结核
病理: 约占骨关节结核的50%;大多累及椎体,常为多个椎体受累,
2、滑膜型关节结核 最常见于膝、踝、髋关节。 早期因关节囊增厚、滑膜充血水肿及关节内积液,
表现为关节囊和关节软组织肿胀膨隆,密度增高, 关节间隙正常或稍增宽,关节周围骨质疏松。软骨 和关节面受侵首先发生在关节非承重面(即骨端边 缘部分),表现为虫蚀状骨质破坏,边缘模糊,且 关节上、下边缘多呈对称受累。破坏范围扩大可呈 类圆形骨质缺损,向内侵及关节面,关节面变窄多 呈不对称性。关节骨端骨质疏松,周围肌肉萎缩变 细,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形成寒性脓肿,若穿破皮 肤则形成瘘管。晚期可发生关节脱位。严重病例愈 合后发生纤维性关节强直。
四、关节结核
病理:
关节结核一般分为骨型和滑膜型。早期渗出 性病变主要为滑膜充血肿胀,表面有纤维素 性渗出物或干酪样坏死物覆盖。晚期由纤维 组织增生致滑膜增厚。通常从关节囊附着部 位(即关节的非承重面侵入骨内),沿关节 软骨下蔓延。关节软骨变性、坏死,可形成 碎片游离,破坏一般比较缓慢,关节间隙变 窄出现较晚,且多不对称。
临床表现:
多见于儿童、少年,多见于髋关节、膝关节 等承重大关节,其次为肘关节、腕关节、踝 关节。发病及病程缓慢,早期局部肿胀、疼 痛活动功能障碍。晚期寒性脓肿,瘘管形成, 肌肉萎缩级关节畸形。
全身症状为慢性中毒表现,食欲减退、低热。
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
影像学表现
2020年级医学影像学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二)》试卷(A)

2020年级医学影像学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二)》试卷(A)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骨膜增生:2、关节破坏:3、RP:4、“灯泡”征:5、充盈缺损: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脊柱结核和肿瘤的最大区别是,前者可以引起相邻椎间隙变窄。
()2、压缩骨折行CT检查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观察骨折本身,而是观察骨折对脊髓和神经根的影响。
()3、骨巨细胞瘤好发年龄为20~40岁,好发部位是骨端,属于良性骨肿瘤,且其骨质破坏以纵向膨胀为主。
()4、前列腺癌最易发生溶骨性骨转移。
()5、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时,在病变骨质的周围往往可见骨膜反应,且骨膜反应的范围与病变范围相一致。
()6、双侧肾上腺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增强有不同程度的均匀强化,最可能的诊断是肾上腺转移瘤。
()7、腹膜后间隙肿瘤位置深邃者,早期一般无临床表现。
()8、肝硬化再生结节多表现为弥漫分布的小结节,平扫呈稍高密度,增强早期可强化。
( )9、弹簧圈征象是肠套叠的套头部形成的X线征象。
()10、溃疡性结肠炎好发于直肠、乙状结肠。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在病理状态下X线平片上才能见到的影像是:( )A.骨皮质B.骨膜C.骨松质D.关节间隙2、下列哪项不是佝偻病的X线表现:( )A.临时钙化带不规则、模糊、变薄B.干骺端远端杯口状改变C.骨质普遍疏松D.骨骺和干骺端距离加大3、硬化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可见干骺端圆形的骨质破坏区B.又称Garre骨髓炎C.骨质增生硬化为其特点D.骨髓腔可变窄4、脊椎骨折可出现:( )A.椎间隙变窄B.椎间隙变宽C.脊椎后突畸形D.周围软组织肿块5、佝偻病愈合的X线表现( )A.临时钙化带的重新出现B.骨骺与干骺端的距离进一步增宽C.骨骺模糊D.出现假骨折线6、泌尿系检查,临床上最常用的是:()A.静脉尿路造影B.逆行肾盂造影C.膀胱造影D.腹膜后充气造影7、关于肾脏位置变化的错误说法是:()A.立、卧位变换体位上下移动1--5cmB.深呼吸时上下移动1--5cmC.左、右侧卧位变换体位时左右移动1--5cmD.女性肾脏比男性低半个椎体8、逆行性尿路造影时,如注射压力过高会造成对比剂的肾脏回流,常见的回流类型为:()A.集合管回流、肾窦回流、血管周围回流、淋巴管回流B.肾小管回流、肾窦回流、血管周围回流、淋巴管回流C.肾小管回流、肾窦回流、肾动脉周围回流、淋巴管回流D.肾小管回流、肾小盏回流、肾动脉周围回流、淋巴管回流9、关于肾癌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A.肾癌内常有出血和坏死B.肾癌可有假包膜C.5-10%的肾癌内含有钙化D.IVP不能显示肾盂、肾盏受压、变形、破坏情况10、移行细胞癌最好发的部位是:()A.肾实质B.肾小盏C.肾孟D.输尿管11、肝内胆管呈软藤状重度扩张,胆管不规则变窄,管壁偏心增厚,提示:( )A.胆道结石B.胆道炎症C.恶性肿瘤D.良性肿瘤12、海绵状血管瘤的强化特点:( )A.早出晚归B.快进快出C.延迟强化D.不强化13、增强扫描动脉期,肝实质强化程度:( )A.无明显强化B.比脾脏密度高C.比肾脏高D.比主动脉高1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导致球变形的病理基础是:( )A.水肿B.疤痕C.痉挛D.以上都是15、下列哪种急腹症一般无腹腔游离积气:( )A、腹部外伤B、胃穿孔C、胰腺炎D、结肠穿孔四.问答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课件】骨关节结核

一、骨骺与干骺部结核
临床表现:关节酸痛、局部肿胀, 易侵及关节。
放射学表现:中心型、边缘型。
骺与干骺部结核的X线表现
中心型: 骺部或伴干骺部囊性骨破坏,病
灶常跨骺线(特征性),小儿可 有骨膜增生。
边缘型: 见于成年人骺线遗迹的骨干侧骨
突处,局部骨质糜烂,形成“海 湾状”骨缺损或伴硬化边。
干骺部或骨骺结核
跨骺板的囊状骨破坏 骨骺囊状骨破坏 干骺部囊状骨破坏
干骺部结核
右股骨上段干骺部囊 状骨破坏,其内见砂粒 样钙化或死骨,局部有 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 胀.
骺与干骺部结核的鉴别诊断
骨囊肿 成软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 软骨粘液样纤维瘤
二、长骨骨干结核
临床表现:多见于肌肉附着少的骨干,可
髋关节结核
右髋关节周围软组织 肿胀
关节间隙增宽,半脱 位
干骺部和骺部跨骺板 骨破坏
右髋关节结核
关节肿胀 骨疏松 右股骨头骺
增大
髋关节结核
关节间隙变窄 对称性骨破坏 骨疏松
髋关节结核
髋臼和股骨头对称 性骨破坏.
股骨头半脱位.
陈旧性髋关节结核
关节破坏 关节纤维强直 关节脱位 盆腔淋巴结钙化
第一节 骨结核
临床特点:病程长,病变局限,少或无骨
膜反应。
好发年龄:多为30岁以下 病理:增生型、干酪型或两者兼有。 X线特点:
骨结核的X线特点
发展缓慢局限性骨质破坏,边界 清楚或模糊,很少或无骨膜反应。
儿童期易形成膨胀性骨破坏。 成年人病变累及骨皮质时亦可出
现局限性骨膜反应。
第三节 长骨结核
髋关节结核(骨型)
关节肿胀半脱位 髋臼及股骨头骺
膝关节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膝关节结核的影像学诊断膝关节结核的影像学诊断膝关节结核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结核病,主要影响膝关节的关节软骨、骨骼和周围软组织。
影像学检查在膝关节结核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X线检查X线检查是膝关节结核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通过正位和侧位X线片的观察,可以发现以下特征:1. 关节腔内病变:在关节腔内可见不规则的骨质破坏和骨质密度减低,边缘模糊,关节间隙变窄。
2. 骨骼病变:可见骨骨质破坏和骨质增生,形成多发囊状病灶。
3. 软组织病变:可见软组织肿胀,关节周围软组织密度增加。
CT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关节结构信息,并可以三维重建进行精确的诊断。
CT扫描对于早期膝关节结核和骨质破坏的定量评估有很大帮助。
CT扫描可以显示以下特征:1. 骨骼病变:可以显示骨骼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2. 关节腔内软骨破坏:可以清晰显示关节腔内软骨的破坏情况。
3. 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可以显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积液。
MRI检查MRI检查是膝关节结核诊断的“金标准”。
MRI可以提供多平面、多序列的高分辨率图像,对于关节腔内和周围软组织的检查非常敏感。
MRI可以显示以下特征:1. 骨髓炎:可以显示骨骼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包括骨髓炎的信号改变。
2. 关节软骨破坏:可以显示关节腔内软骨的破坏情况。
3. 软组织病变:可以显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积液和脓肿等。
结论影像学检查在膝关节结核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其检出率有限。
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骨骼信息,MRI则对于软组织病变的检查更为敏感。
综合应用这些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助于膝关节结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骨关节结核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诊断流程与注意事项
诊断流程
首先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查,初步判 断是否可能为骨关节结核。然后进行X光 、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观察是否有 结核的典型表现。同时进行血液检查, 查看是否有结核感染的证据。最后结合 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做出诊断。
VS
注意事项
骨关节结核的诊断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不能仅凭影像学表现或血液检查做出诊断 。同时,对于疑似骨关节结核的患者,应 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05
骨关节结核影像学案例 分析
典型病例一
总结词
X线平片是骨关节结核诊断的基础,CT和 MRI可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诊断
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可作 出骨关节结核的诊断。
X线表现
早期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 增宽,关节面模糊;中期可见关节面破坏 、骨质侵蚀;晚期可见关节畸形、强直。
MRI表现
分类
根据发病部位,骨关节结核可分 为脊柱结核、髋关节结核、膝关 节结核等。
发病机制与病理过程
发病机制
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液传播到达骨骼 和关节,在局部形成病灶,引发感染 。
病理过程
骨关节结核的病理过程包括渗出期、 增殖期和干酪样坏死期,最终导致骨 质破坏和关节畸形。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骨关节结核的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低热 、盗汗等全身症状。
早期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骨质疏松
关节囊肿胀
骨质破坏
周围软组织肿胀
骨小梁稀疏,骨皮质变 薄。
关节间隙增宽,关节腔 内积液。
局限性骨质破坏,边缘 模糊。
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 密度增高。
影像本科骨关节系统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造影检查
关节造影:左膝外侧盘状半月板
.
窄
症脊
髓 造
造
影影
:
腰检
椎 管
查
狭
.
第四节 现代影像学检查
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减除血管造影无用的信息。
二、放射性核素扫描(radionuclide scanning, RNS): 应用99mTC(99m锝)作广泛骨扫描,可早期发现骨肿瘤, 但特异性较差。发射CT(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y, ECT)是能更好地显示某一层面空间信息 的仪器,从而提高了诊断准确性。
骨的结构与发育
骨血供
软骨内骨化
骨的组成.ຫໍສະໝຸດ 第三章 骨关节正常X线解剖及变异
第一节 四肢骨关节X线解剖及变异
一、成人正常管状骨X线解剖 (一)骨干(diaphysis) 1、骨膜。2、骨皮质(营养动脉孔)。3、骨松质(骨小梁、骨 髓间隙)。4、骨髓腔。5、正常解剖变异(致密骨岛、软骨岛、 发育障碍线、骨骺线遗迹)。 (二)骨端(bony end) 二、关节的X线解剖 (一)关节间隙(joint space):关节骨端之间的空隙。它包括 解剖的关节软骨,关节内纤维软骨,关节腔及关节液。 (二)关节面(joint surface):骨端边缘光滑锐利的骨密质。 (三)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articular capsule and peripheral soft tissue):在脂肪和疏松结缔组织衬托下可见韧带及关节囊。
靶 软
线
特
线殊
摄摄
影影
:
.
第三节 特殊造影
一、脉管造影(vasography):包括动脉、静脉和淋巴 管造影。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动脉造影和静脉造影。
骨与关节结核应该做哪些检查?

骨与关节结核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骨与关节结核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骨与关节结核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骨与关节结核如何诊断鉴别,骨与关节结核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骨与关节结核常见检查:常见检查:结核杆菌检查、结核杆菌血清学检查(anti-TB)、浆膜腔积液细胞计数、结核杆菌基因检测(PCR)*一、检查化验检查和影象学检查有利于本病的诊断:1、X线检查:早期X光照片可无明显改变,以后有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以及骨质破坏和寒性脓肿。
2、CT检查:骨关节结核典型的CT 表现具有特征性,表现为多发骨破坏,边缘环绕骨硬化缘,冷脓肿形成,部分脓肿边缘可见钙化,增强后见边缘环行强化(称之为“边缘”征) ;软组织内形成钙化及死骨。
3、化验检查:红血球沉降率多增速。
在儿童有可疑时可作结核菌素试验,有关节积液时可作穿刺化验,查结核菌;有时需作培养及动物接种,必要时作活体组织检查。
*以上是对于骨与关节结核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骨与关节结核应该如何鉴别诊断,骨与关节结核易混淆疾病。
*骨与关节结核如何鉴别?:*一、鉴别本病需与下面的几种疾病进行鉴别:1、与化脓性椎间盘炎的鉴别:化脓性椎间盘炎临床上可有腰痛、发热、白细胞升高等感染的表现,发病较急,CT 片上较早出现椎间隙狭窄,骨破坏周围可见硬化,X线平片可见化脓性病变的硬化及吸收,脓肿多局限于椎体两侧,钙化较少。
脊柱结核一般呈长期和隐匿性的病程,硬化改变较椎间盘炎少且程度轻。
2、与脊柱转移瘤的鉴别:脊柱转移瘤多见于老年人,一般有原发病灶,病变椎体破坏常呈跳跃性,附件多受累,椎间隙基本正常,椎旁无脓肿、死骨形成,病椎旁软组织肿块较局限。
CT 对干酪样物质钙化和残留骨片及死骨的鉴别存在一定困难,测量多个CT 值,结核干酪样钙化的CT 值高于残留骨片和死骨,可能会有所帮助。
3、与脊柱真菌感染的鉴别:椎体及椎间盘的真菌感染可能侵及临近的肋骨头,常提示诊断。
骨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骨结核的影像学表现骨结核的影像学表现骨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骨骼系统,其影像学表现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骨结核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以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1. X线表现骨结核最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X线检查,其表现包括:- 骨骼破坏:骨结核可引起骨骼的破坏,表现为骨质溶解、骨质疏松以及骨髓腔的扩大。
骨骼破坏通常开始于骨骼的内部,逐渐向外扩展,形成溃疡样破坏。
- 骨膜反应:骨结核可引起骨膜的炎症反应,表现为骨膜增厚、骨膜新生以及骨质增生。
骨膜反应通常是骨骼破坏的早期表现。
- 关节受累:骨结核可侵犯关节,表现为关节的骨质破坏、关节间隙的狭窄以及关节囊的肿胀。
- 感染性骨炎表现:在骨结核的晚期,可出现感染性骨炎的表现,包括骨质破坏、脓肿形成以及软组织肿胀。
2. CT扫描表现CT扫描在骨结核的诊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表现包括:- 骨结核灶的定位:CT扫描可以准确地定位骨结核灶,包括骨髓腔、骨膜以及关节。
- 骨髓腔病变的表现:CT扫描能够显示骨髓腔的病变,包括骨质破坏、骨质密度的改变以及骨髓腔的扩张。
- 关节病变的表现:CT扫描可以清楚地显示关节的病变,包括关节面的破坏、关节囊的肿胀以及关节间隙的改变。
- 感染性骨炎的表现:CT扫描能够显示感染性骨炎的病变,包括脓肿形成、骨质破坏以及软组织的炎症。
3. MRI表现MRI在骨结核的影像学检查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表现包括:- 骨髓腔病变的表现:MRI对于骨髓腔的病变能够提供更准确的定性和定位信息。
- 软组织的改变:MRI能够显示骨结核引起的软组织的炎症和肿胀,包括骨膜、关节囊以及周围组织。
- 关节炎症的评估:MRI能够评估骨结核引起的关节的炎症情况,包括关节囊的肿胀、关节面的破坏以及关节囊的渗出。
- 感染性骨炎的表现:MRI对感染性骨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显示骨质破坏、脓肿形成以及周围软组织的炎症。
骨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骨结核的影像学表现骨结核的影像学表现:1.引言骨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侵犯人体各个骨骼部位。
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早期骨结核的治疗和预防并发症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结核在各种影像学检查中的表现。
2.X射线检查2.1 骨干骺部破坏:骨结核最早可在骨干骺部呈现溶骨性破坏,边缘不规则,周围受压硬化,病灶界限模糊。
2.2 骨密度改变:骨结核病灶周围的骨密度可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2.3 软组织肿胀:病变部位软组织可呈现肿胀,出现软组织密度增加的不规则模糊阴影。
3.CT扫描3.1 骨干骺部破坏:CT能更清晰地显示骨干骺部破坏情况,包括溶骨性破坏、边缘硬化、骨质密度改变等。
3.2 骨膜反应:结核性骨膜反应在CT上表现为骨质增生、骨膜增厚及骨错构形成。
3.3 淋巴结增大:结核性淋巴结炎可引起淋巴结增大,CT 可显示淋巴结的大小、数量及形态。
4.MRI检查4.1 骨骼破坏:MRI对于早期骨结核的检出率较高,可显示病灶周围的水肿、炎性渗出、骨髓炎及骨膜反应。
4.2 脊髓受累:脊髓结核可导致髓内病灶,MRI能很好地显示脊髓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5.骨结核的并发症及机制5.1 感染扩散: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血液或邻近组织扩散至其他部位,引发全身性结核感染。
5.2 关节破坏:骨结核可引起关节炎症,导致关节软骨破坏和关节功能障碍。
5.3 脊柱畸形:脊柱结核引起的骨质破坏可导致脊柱弯曲和畸形。
6.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可在以下:[]7.法律名词及注释7.1 骨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侵犯人体骨骼部位。
7.2 影像学诊断:通过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对疾病进行诊断。
7.3 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属分枝杆菌科的一种,为引起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
7.4 溶骨性破坏:指病变区域的骨组织发生溶解现象,导致骨骼结构的破坏。
骨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骨结核的影像学表现骨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人类骨骼系统是结核病最常见的累及部位之一。
骨结核通常表现为慢性、进行性的骨骼破坏和骨质缺损,对人体造成严重影响。
影像学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可以揭示骨结核的病变特征。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结核的各种影像学表现,分为以下章节:________1.X射线检查:________1.1 骨骼破坏:________骨结核常表现为骨骼破坏区域,呈现溶骨性或硬化性破坏。
1.2 骨骼畸形:________长期的骨结核可导致骨骼形态变化,如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
1.3 软组织肿胀:________骨结核病变周围可出现软组织肿胀,如肌肉水肿、肿块等。
2.CT扫描:________2.1 骨髓炎症:________CT扫描可显示骨髓腔内的炎症变化,如密度增高、骨质增生等。
2.2 关节炎症:________骨结核可侵犯关节,CT扫描可显示关节腔内的炎症反应,如关节积液、关节骨质破坏等。
2.3 病灶分布:________CT扫描可显示骨结核病变的部位、数量和大小,有助于评估疾病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3.MRI检查:________3.1 骨骼炎症:________MRI是检测骨结核炎症最敏感的方法,可显示骨骼炎症区域的信号强度改变,如骨髓炎、软骨脓肿等。
3.2 神经压迫:________当骨结核侵犯神经时,MRI可显示神经受压状况,如神经根肿胀、神经鞘增厚等。
3.3 淋巴结肿大:________在结核病的辅助诊断中,MRI可以显示淋巴结的形态和信号强度改变。
4.骨扫描:________4.1 骨骼代谢活动:________骨扫描是评估骨骼结核活动性的重要工具,可显示骨髓炎症的分布和程度。
4.2 骨骼破坏:________骨扫描可显示骨骼结核破坏区域的代谢活动性,如区域性增强、活动性骨质破坏等。
本文档涉及附件:________1.X射线片样本(附件1)2.CT扫描样本(附件2)3.MRI扫描样本(附件3)4.骨扫描结果(附件4)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1.骨结核:________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骨骼系统疾病。
骨、关节结核

治疗: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都不可忽视。 1、膝关节抽液并注入抗结核药物(异烟肼200mg/每次或链霉素1g/每 次,儿童减半)。每周1-2次,3个月为1疗程。如果关节积液减少, 色泽转清可以继续治疗;如果不见好转,滑膜肿胀肥厚,可行滑膜 切除术。 2、全关节结核,如果破坏明显或有脓液积聚,需做病灶清除术。对 于15岁以下儿童或病灶清除术后尚有部分关节面残留的成人,病灶 清除术后可不做融合术。对于15岁以上关节毁损严重并有畸形者, 病灶清除术后同时行膝关节融合术。 3、无论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局部制动不应少于3个月。
骨与关节结核
骨与关节结核好发于儿童与青少年,30岁以下的病人占80%,是 一种继发性结核病,原发病灶为肺结核或消化道结核。 骨与关节结核的好发部位是脊柱,约占50%,其次是膝关节、髋 关节与肘关节。
一、病理: 骨与关节结核的最初病理变化是单纯滑膜结核或单纯 骨结核。在发病最初阶段,关节软骨面是完好的。如果在早期阶段, 结核病被很好地控制,则关节功能不受影响。如果病变进一步发展, 结核病灶便会破向关节腔,使关节软骨面受到不同程度损害,称为 全关节结核。遗留各种关节功能障碍。
椎体破坏后可形成寒性脓肿(图): 1、椎旁脓肿:脓液汇集在椎体前、后方或两侧。 还可沿韧带间隙向上和下蔓延。 2、流注脓肿:椎旁脓肿积聚至一定数量后,压力 增高,穿破骨膜,沿肌筋膜间隙向下方流动,在 远离病灶的部位出现脓肿。
临床表现:患者除了结核的全身症状外,疼痛是 最先出现的症状。 1、颈椎结核除颈部疼痛外,还有上肢麻木等神经 根受刺激的表现。 2、腰椎结核病人在站立与行走时,往往用双手托 住腰部,头及躯干向后倾,使重心后移,尽量减 轻体重对病椎的压力。 拾物试验(+):病人从地上拾物时,不能弯腰 需挺腰屈膝屈髋下蹲才能取物。 3、少数病人发现寒性脓肿才来就诊。
骨与关节结核

④ 全关节结核 :早期关节软骨面萎缩,骨端松质骨有 侵蚀性破坏,关节间隙轻度变窄,晚期,关节软骨面 和骨端破坏严重.关节间隙狭窄或消失.甚至关节强 直、畸形. ⑤ 脊柱结核:椎间隙变窄,椎体有溶骨性破坏和死骨游 离骨空洞形成.破坏严重的椎体压缩变形甚至消失,椎 旁软组织阴影。表示有椎旁脓肿。
骨关节结核临床病理示意图
临床表现
(一)全身症状
发病缓慢,早期无明显全身症状 儿童或原发病灶活动期、晚期全关节结 核等的病人,结核中毒症状 夜啼 高热、寒战等类似急性化脓性感染的全 身症状
局部表现
1.疼痛 早期疼痛比较轻,随着病情 的发展疼痛也逐渐加重。全关节结 核和脊柱结核疼痛都比较重。 2.肿胀 肘、腕、膝、踝关节结核, 周围软组织较薄,肿胀明显。病程 长者,肌肉萎缩,关节呈梭状畸形。 肩、髋关节受累时多有弥漫性肿胀。
经过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全身症状 与局部症状都会逐渐减轻。用药满2 年后能否撤药?
局部治疗
局部制动 局部注射 手术治疗
1.局部制动 有石膏固定与牵引两种。 为了保证病变部位的休息,减轻痛疼,石膏 固定制动甚为重要。临床实践证明,全身药物 治疗及局部制动,其疗效优于单独抗结核药物 治疗。石膏固定时间要足够。一般小关节结核 固定期限为1个月,大关节结核要延长到3个月。 皮肤牵引主要用来解除肌痉挛,减轻疼痛, 防止病理性骨折、脱位并可纠正关节畸形。骨 牵引主要用于纠正成人重度关节畸形。
3. 功能障碍 单纯骨结核、滑膜结 核的关节功能多数不受限。疼痛较 重者,关节常处于半屈状态以缓解 疼痛。全关节结核可有关节强直。 下肢骨关节结核可出现跛行。脊柱 结核使脊柱的前屈、后伸等均受限, 胸腰椎结核可出现拾物试验阳性。 髋关节结核可出现托马斯 (Thomas) 征阳性。
推拿学基础—骨关节影像诊断

(二)骨质软化
1、定义: 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份正
常,含钙、矿物质含量减少,组织学上显 示为骨样组织钙化不足。
2、X线表现: 骨密度减低,以腰椎、骨盆为明显,
承重骨骼变形,可见假骨折线,骨质软化 与骨质疏松不同的是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 模糊。
骨关节影像诊断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推拿教研室 秦宇航
第一节 X线检查方法
一、普通检查: X线检查方法是骨关节影像诊断的基
础的首选方法;首选摄片,一般不用透视; 摄片时需注意以下三点: 1、正、侧位 2、包括邻近器官的关节及软组织 3、必要时加摄健侧对照分析
二、特殊检查: 1、体层摄影 2、放大摄影:用于观察局部骨小梁结构和小的骨关节 三、造影检查: 1、关节造影 2、血管造影
有瘤骨形成;
一般无;
多种形式骨膜增生,骨膜新
生骨被肿瘤破坏;
多无肿胀或肿块,若有肿块,其 软组织位、分 出现肿瘤性病理性血管、新
离等改变;
生毛细血管丛,动、静脉瘘,
动脉中断、缺损;
无
有
(一)发病率:
1、良性骨肿瘤中骨软骨瘤多见,骨瘤、软骨 瘤、巨细胞瘤次之;
恶性:Ⅲ级; 骨皮质反应性增生,软组织肿块。
X线表现:
好发于四肢长骨,以股骨下端、胫骨 上端、桡骨下端常见;
1、偏心性、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皮质变薄形成 骨壳,其内有多个骨嵴呈典型皂泡状改变;
2、单一囊状破坏,其破周有筛孔样改变,边缘无 硬化;
3、肿瘤穿破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在软组织 肿块内可见断续不连的骨壳。
2、恶性骨肿瘤中原发者以骨肉瘤多见,转移 瘤亦多见;
(二)年龄:多数骨肿瘤年龄分布具有相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累及骨皮质,可引起骨膜增生, 病骨稍膨胀,呈梭形增粗,类似 短管状骨结核的骨气臌改变
可伴有周围骨质疏松及软组织肿 胀
X线表现 1、骨质破坏
脊椎结核
主要为溶骨性骨破坏,骨质增生硬化少见。 ①中心型(椎体型),圆形、卵圆形破坏区,与正常骨分界
不清,严重破坏可使椎体压塌或整个椎体消失,残余椎体及
儿童骨结核,不论长短管状骨或扁骨,骨膜均可不 断增生,致骨干膨胀增粗,成人则可发生骨膜反应
骨结核
长骨结核
骨骺、干骺端结核:多见 骨干结核:少见
脊椎结核
长骨结核
骨骺与干骺端结核:多见,分为中心型和周边型
(一)中心型 在骨骺、干骺端或骨骺干骺端内出现圆形或卵圆形破坏区,与正常骨 分界清楚,无硬化缘 内有沙粒状钙化 干骺端病灶常跨骺板向骨骺发展,表现为骨骺及干骺端均见破坏区 周围骨质疏松,较组织肿胀及少量骨膜增生
滑膜型
关节软组织肿胀 骨质破坏:边缘部分 关节间隙狭窄 骨质疏松、半脱位
滑膜改变
滑膜充血—肿胀—增生 关节腔内充满肥厚的滑
膜和纤维渗出液
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呈梭 形,周围肌肉萎缩
关节间隙:早期增宽,晚期糜烂状,随病变进展面积及 深度扩大,骨型常见骨骺或 干骺端骨破坏灶
周围骨明显疏松
关节强直 骨性强直
纤维性强直
(二)边缘型 1、病灶多见于骨骺板愈合的骨端, 特别是长管骨的骨突部位 2、早期为局部骨质破损,边缘模 糊不清,病灶进展可形成“海湾 状”的骨缺损,可伴薄层硬化缘, 并逐渐移行于正常骨组织 3、一般少见死骨 4、多数骨破坏边缘破碎不整或呈 蜂窝状
长管骨骨干结核 (少见)
X线表现
多偏于骨干一侧,呈局限性骨质 吸收或点状弥散性骨质稀疏区, 继而可出现单个或多个圆形、椭 圆形骨破坏区,其长轴与骨干纵 轴一致,边缘清晰,有硬化缘
第一节 骨结核
好发于30岁以前
短管骨及长骨骨骺及干骺端为好发部位
临床症状轻,疼痛或肿胀、脓肿、窦道、活动障碍
病理分为增生型及干酪型
增生型:病灶以肉芽组织增生为主,病变多较局限,好 发生于骨骺及干骺端,很少形成死骨
干酪型:在骨内形成高蛋白的渗出物,常迅速发生广泛 干酪性并形成脓疡,干酪物可形成沙粒状钙化常向关节 方向发展
4、冷脓肿形成
颈椎结核,冷脓肿流向 咽后壁称为咽后壁脓肿 胸椎结核,冷脓肿向椎 旁流注称椎旁脓肿 腰椎结核,冷脓肿向腰 大肌流注称腰大肌脓肿
脊椎结核
部位:腰椎多见 开始于椎体上下缘、软骨板 椎体骨质破坏:塌陷变扁,楔形变,脊柱后突畸形 椎间盘破坏:椎间隙变窄 冷脓肿: 颈椎——咽后壁脓肿 胸椎——胸椎旁脓肿 腰椎——腰大肌脓肿
第六节 关节结核
一、基本病理改变 分型
滑膜型:以关节肿胀及关节周围骨边缘 破坏为主
骨型:骨骺及干骺端结核,侵入关节, 即骨结核+滑膜结核
二、临床表现
慢性进行性炎症表现,关节周围软 组织肿胀时间长,一般呈梭形肿胀 周围肌肉萎缩,多数表现为疼痛及 跛行。
三、X线表现
骨型
干骺端结核 关节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狭窄
周围骨质疏松:由于慢性炎 症改变,可使关节周围萎缩, 显示骨质疏松
四、化脓性关节炎与关节结核鉴别
化脓性关节炎
关节结核鉴别
病程
发病急(以天计算) 发病缓(以月计算)
关节肿胀 弥漫性
局限梭形
关节间隙 短时间狭窄
先增宽,几月后狭窄
关节破坏 关节持重面
关节非持重面
破坏广泛
破坏局限
周围骨改变 周围骨疏松不显著
间盘一起嵌入邻近椎体。
②边缘型(椎间型) 病变始于椎间上下缘,范围较局限,呈溶骨破坏,边缘 毛糙不整,其余部分正常,可直接侵犯间盘,两椎体互 相嵌插一起,宛如一个椎体
2、椎间隙变窄或消失 因相邻两椎体的软骨板破坏,髓核常疝入椎体,使椎间隙变 窄或消失,此征象几乎见于所有脊椎结核,尤其是边缘型, 为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
骨关节结核
总论
症状:早期轻微,常有局部压痛、肿胀和功能障 碍,关节结核症状早于X线征象,脊柱结核症状 于X线改变之后 发病隐潜,早期症状轻,骨骼破坏后3—4个月之 后X线方有改变 自从抗菌素广泛应用后,破坏与增生常同时存在 膨胀性改变以小儿短管骨多见,亦现于肋骨、锁 骨,胸骨、长管骨、坐骨、耻骨、髂骨及跟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