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消费信贷风险防范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信用意识的逐渐增强,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已成为银行业务的一大增长点。
然而,随着消费信贷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如逾期风险、欺诈风险、大额贷款风险等。
商业银行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保护自身和消费者的利益。
1.逾期风险:
逾期是消费信贷业务的常见问题之一。
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审慎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建立完善的借贷审核、放款和管理制度;
②加强对借款人的管理和监控,及时发现逾期情况;
③以及及时跟踪和督促借款人还款,避免逾期发展到严重程度。
2.欺诈风险:
消费信贷欺诈风险的表现形式有很多,例如虚假信息、造假行为、盗用他人身份证件等。
商业银行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①建立科学合理的客户身份识别和审核机制,加强对客户的身份审核和认证;
②加强对借款人资信调查,对有欺诈嫌疑的申请进行更严格的审核;
③建立欺诈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防范欺诈行为。
3.大额贷款风险:
消费信贷的本质是为了服务消费者,而消费者需要的贷款额度是不同的。
一些消费者会进行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大额贷款,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
商业银行采取以下措施:
①客户分级管理,控制贷款额度;
②通过风险管理机制,了解客户负债及偿还能力,同时制定出实施可行的还款计划;
③建立贷后监控系统,不断跟踪还款情况,确保贷款及时归还。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消费信贷风险的认识和防范,采取有效的措施,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从而保护自身和消费者的权益。
个人汽车信贷业务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个人汽车信贷业务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一、个人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2005年以前,全国各家商业银行在个人车贷市场上竞争相当激烈,中国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不良激增。
近年,各行放慢了个人汽车贷款市场的争夺,车贷发展相对放缓,车贷资产质量也有明显好转,但是个人汽车贷款风险潜伏性、渐进性的特点,还应引起重视,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下面就车贷不良贷款产生根源简单分析如下:一是来自社会的信用风险居高不下。
由于我国个人征信体系还不健全,个人收入证明可信度较低,银行了解核实借款人负债情况难度较大,无法充分掌握借款人真实信用状况,这是不良贷款的外部成因。
二是银行抵御信用风险能力较低,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良莠不齐,控制风险的手段不多,对借款人信用状况普遍没有落实追踪评价,不能有效防范贷款风险,这是形成不良贷款的基础因素。
三是部分经办银行和中介机构违规操作行为增加了贷款风险,贷前调查不真实,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资信调查流于形式,贷中审查环节缺乏有效制约机制,贷后管理薄弱,重贷轻管现象较为普遍,这是造成不良贷款的根本原因。
具体研究产生不良贷款的风险点主要反映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抵押汽车的监控及处置风险。
目前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大部分是以所购车辆作抵押,由于车辆流动性强,一旦出现贷款逾期,银行追索处置抵押物十分困难。
从已发放的个人汽车消费贷款来看,本地购车、异地上牌的贷款在处理抵押资产时更为困难。
此外,汽车价格在竞争中连续走低,特别是某些轿车车价下降幅度较大,抵押物存在贬值风险。
一旦抵押物价值低于所贷款金额,还贷风险便显著增加。
第二,借款人还款能力的波动风险。
主要表现为部分私营企业业主、个体户以经营收入来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其还贷能力具有不确定性。
据不完全统计,造成个人汽车消费不良贷款的借款主体约一半以上是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
此外,借款人所在单位不景气、工作变动后收入状况发生变化,将导致借款人偿还能力下降,造成贷款拖欠。
第三,个人资信信息缺失风险。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风险及对策分析
我国汽车花费信贷风险及对策剖析纲要: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和汽车销售量迅猛增添,特别是家庭汽车数目增添更是成为推进汽车产销增添的主要动力。
跟着汽车花费市场的不停发展,汽车信贷花费也渐渐成为汽车花费的重要构成部分。
可是因为各种原由,我国的汽车花费贷款存在诸多风险。
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而汽车花费信贷风险管理又是信贷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陪伴着市场环境的改变和商业银行业务的调整,汽车花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完美与否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发展。
从我国汽车花费贷款的现状下手,剖析我国汽车花费贷款风险产生的原由,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以期能够推进我国汽车花费市场更好地发展。
1我国汽车花费信贷发显现状汽车花费贷款是银行对在其特约经销商处购置汽车者发放的人民币担保贷款的一种贷款方式。
汽车花费贷款的发展一方面有助于促使汽车工业的更好发展,刺激公民花费,进而推进国家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够帮助商业银行更新业务范围,分别风险,增添业务收入。
最近几年来,我国的汽车家产发展迅猛,已经渐渐成为我国的主要支柱家产。
而跟着汽车家产的不停发展,汽车花费信贷则成为推进汽车家产发展的主要动力,成为促使我国汽车家产发展的重要手段。
可见,在我国发展汽车花费信贷拥有充足的必需性和可能性。
跟着我国经济的飞快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停提高,人们关于汽车花费的需求也不停增添,花费者关于汽车信贷的需求不停提高。
我国汽车花费信贷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当前已经成为个人花费贷款中仅次于住宅花费贷款的第二大品种。
1998 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汽车花费贷款管理方法》,我国几大主要国有银行先后睁开了汽车贷款业务。
2004 年 10 月 1 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监会结合公布了《汽车贷款管理方法》代替了1998 年的《汽车花费贷款管理办法》,对规范汽车花费信贷业务、促使市场发展拥有极其重要的踊跃作用,是汽车花费信贷业务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消费信贷法律案例及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信贷市场日益繁荣。
然而,在消费信贷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关法律风险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消费信贷法律案例为切入点,分析消费信贷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
二、案例简介2019年,某消费者(以下简称“王某”)在某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金融机构”)办理了一笔个人消费贷款,用于购买一辆汽车。
贷款合同约定,贷款本金为20万元,年利率为6%,贷款期限为3年。
王某在签订合同时,未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也未咨询专业人士。
在还款过程中,王某发现贷款合同中存在多项不利条款,如提前还款违约金、逾期还款罚息等。
王某认为这些条款不合理,遂向金融机构提出异议。
双方协商未果,王某遂将金融机构诉至法院。
三、案例分析1. 法律关系本案中,王某与金融机构之间形成了消费信贷法律关系。
王某作为借款人,享有使用贷款的权利,同时也承担按时还款的义务。
金融机构作为贷款人,享有收取利息的权利,同时也承担保证贷款安全回收的义务。
2. 法律风险(1)合同条款不明确:本案中,王某在签订合同时未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导致对合同中的不利条款缺乏了解。
这给王某带来了法律风险,使其在还款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
(2)提前还款违约金:金融机构在贷款合同中约定了提前还款违约金,这可能导致王某在提前还款时承担不必要的损失。
(3)逾期还款罚息:金融机构在贷款合同中约定了逾期还款罚息,这可能导致王某在逾期还款时承担高额的罚息。
3. 法律依据(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二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符合保障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贷款通则》第二十一条,贷款人应当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和期限。
四、防范措施1. 加强合同审查在签订消费信贷合同时,消费者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
汽车金融的风险如何控制
汽车金融的风险如何控制在当今社会,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汽车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汽车金融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服务形式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然而,汽车金融业务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
如何有效地控制这些风险,成为了汽车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汽车金融风险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
信用风险是汽车金融中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风险之一。
这主要是由于借款人无法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所导致的。
造成信用风险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借款人的收入不稳定、恶意拖欠、个人信用记录不良等。
为了控制信用风险,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前需要对借款人进行严格的信用评估。
这包括审查借款人的个人信用报告、收入证明、工作稳定性等。
同时,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更全面、准确的评估。
此外,建立完善的贷后管理体系也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对借款人的还款情况进行跟踪和监控,及时发现潜在的信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催收、提前收回贷款等。
市场风险也是汽车金融不可忽视的风险之一。
市场风险主要包括汽车价格波动、利率变化和汇率波动等。
汽车价格的波动会影响抵押物的价值,如果汽车价格大幅下跌,可能导致抵押物价值不足以覆盖贷款余额,从而给金融机构带来损失。
为了应对汽车价格波动风险,金融机构可以加强对汽车市场的研究和预测,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和贷款期限。
利率的变化会影响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和收益,如果利率上升,金融机构的成本增加,收益可能减少。
对此,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合理的利率定价策略和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如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来降低利率风险。
汇率波动对于涉及外汇业务的汽车金融机构来说也是一个风险因素。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外汇套期保值等手段来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
操作风险在汽车金融业务中也时有发生。
操作风险可能源于内部流程不完善、人员失误、系统故障等。
为了控制操作风险,金融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业务水平。
汽车金融公司风险防范总结
汽车金融公司风险防范总结1.我国汽车金融的发展概述1.1汽车金融的概念汽车消费贷款是指贷款人向申请购买汽车自用或租赁经营的借款人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实行“部分自筹、有效担保、专款专用、按期偿还”的原则。
借贷双方应根据此原则依法签订借款合同。
贷款人包括商业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二手车市场等。
他们向经销商或用户在销售、购买汽车时提供融资业务,包括对经销商的存货融资和对用户的分期付款融资。
1.2我国汽车金融发展的现状在国外,商业银行自从1919年通用汽车公司建立起世界第一个为汽车销售提供贷款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来,汽车金融产业就开始在发达国家发展。
20世纪发达国家的汽车业迅猛发展,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进而汽车金融服务业也应运而生。
汽车金融公司专门为一些无法全款买车的消费者制定适合他们的消费方案,是在不影响他们日常生活开支的情况下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以此来达到消费者需求与实际能力的平衡点。
但是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欧洲的汽车销售下滑了20%,传统的汽车金融公司必须进行产业升级才可能摆脱破产的可能性,例如: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加强汽车售后的服务,汽车的保养、首次投保或每年的续保工作;或者利用信息的现代化建立风险评估系统和个人信用评估系统,以此更好的防控风险。
这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变则通,通则达,达则兼济天下。
”我国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发展汽车金融业务。
而国外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历史经验教训确实为我国在这一领域发展提供了无数现成的参考。
针对我国的汽车行业发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自2009年开始,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跃居全球第一;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000万辆;2016年汽车产销均超过2800万辆;连续八年蝉联全球第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建,居民收入的增加,买车的需求已经成为像房子一样的刚性需求。
如今的年轻人对于金融知识的一定储备也决定了汽车金融在我国发展向好的一面。
浅谈汽车消费贷款风险防范
浅谈汽车消费贷款风险防范汽车消费贷款以其风险低、综合效益高、可持续发展的优点,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
但在业务迅速膨胀的同时,不良贷款也在悄然增多,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下面笔者结合本地的汽车消费贷款运行情况,就如何防范汽车消费贷款风险,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汽车消费贷款业务运行现状汽车消费贷款作为新兴的个人消费贷款的业务品种,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各家商业银行地高度重识和推崇,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
虽然各家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采取的手段不同,但在汽车消费贷款的运行模式上基本相同。
如本市某商业银行支行,在业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该行为尽快做大、做强汽车消费贷款业务,同时基于对经销商和保险公司的信任,一度忽视了对经销商和保险公司推介客户的直接调查,片面认为,只要保险公司同意为客户提供履约保证保险,银行贷款就一定无风险。
但是,随着业务的不断开展,贷款的潜在风险逐步显现,如借款人不守信用、经销商车辆存在质量问题、保险公司寻找借口拖延赔付等,给该行贷款的按期收回带来困难。
特别是与该行合作的保险公司对象单一,造成了在业务开展和贷款收回上对某家保险公司的过分依赖。
当借款人违约保险责任发生时,该行对保险公司在保险赔付中的推诿拖延行为,从银、保双方合作关系考虑,却不能直接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索赔,陷入了非常被动为难的尴尬境地。
由于银行贷款实行期限管理,而保险公司对违约贷款赔付不及时,所以直接造成了该行不良贷款的增加。
二、存在的风险以银行汽车消费贷款的“间客式” 操作方式为例,其主要特点是购车人申请汽车贷款先找经销商,经销商对客户初审,签定购车协议后,将客户推介给银行,银行对客户进行调查认可,由保险公司为客户办理履约保证保险后,银行向客户发放贷款,经销商收到银行按照约定划转的贷款后,将车辆提交给借款人。
在整个汽车贷款运作过程中,贷款风险涉及到借款人、经销商、保险公司和银行四个方面。
1、借款人方面。
(1)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个人汽车贷款风险与防范
商业银行个人汽车贷款风险与防范随着汽车消费需求的增长,个人汽车贷款在商业银行的业务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个人汽车贷款存在一定的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保障贷款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从个人汽车贷款的风险点入手,分析其可能的风险因素,并探讨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加强风险防范措施,保障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
一、个人汽车贷款的风险点1. 信用风险个人汽车贷款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就是信用风险。
由于个人汽车贷款的特点是分期支付,所以贷款人需要具备一定的还款能力和信用记录。
如果贷款人的还款能力存在问题,或者信用记录较差,就会导致贷款违约风险的增加。
2. 市场风险汽车市场的波动也会对个人汽车贷款造成风险。
如果汽车市场出现价格下跌或者车辆残值率下降,将导致抵押车辆价值下降,进而增加贷款违约风险。
3. 操作风险个人汽车贷款涉及的操作环节较多,包括风险审查、抵押车辆评估、合同签订等。
如果这些环节存在疏漏或者失误,就会导致贷款业务操作风险的增加。
4. 法律风险贷款合同的法律效力、抵押物权益的保障等法律风险也是个人汽车贷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如果在签订合同或者办理抵押物权益登记过程中存在问题,将会对贷款业务带来潜在风险。
二、风险防范措施1. 加强信息收集和分析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汽车贷款业务时,需要加强对贷款人的信用调查和还款能力评估。
通过收集贷款人的个人资产、收入状况、信用记录等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判断贷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从而降低信用风险。
2. 严格抵押物评估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抵押物评估体系,对贷款人提供的抵押车辆进行严格评估,确保其价值与贷款金额相匹配。
避免因抵押物价值下降而导致贷款违约风险增加。
3. 完善内部流程和监控体系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贷款审批、风险管理和监控流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严格执行,避免操作风险的发生。
建立健全的风险监控体系,对贷款业务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及时发现风险,做出应对措施。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与防范对策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与防范对策
利用商业银行提供的消费信贷可以帮助个人实现消费和投资需求,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以下是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和防范对策:
1. 风险:个人还款能力不足导致逾期或违约;
防范对策:银行要通过征信、负债率计算等手段,对个人信用和还款能力进行评估,设置合理的信用额度和还款期限;同时,对于个人无法按时还款的情况,银行需要及时采取催收措施,以减少损失。
2. 风险:消费信贷被人恶意套取;
防范对策:银行要严格审查消费信贷申请人的身份信息,核实其真实性;提高支付安全性,例如采用二次验证等措施,以避免消费信贷被他人恶意套取。
3. 风险:市场风险导致消费信贷的回收出现问题;
防范对策:银行需要控制消费信贷的风险,避免过多投入到高风险领域;对于投资回收风险较高的项目或产品,银行要根据市场情况调整风险水平,采取差别化的信贷政策。
4. 风险:不良资产增加;
防范对策:银行要加强风险管理,建立严格的信贷审批流程和风险控制体系;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借款目的,避免借款人通过消费信贷来进行高风险投资
行为,从而导致不良资产增加。
浅议汽车消费贷款的风险防范(共5篇)
浅议汽车消费贷款的风险防范(共5篇)第一篇:浅议汽车消费贷款的风险防范浅议汽车消费贷款的风险防范近年来,XX 县汽车消费贷款呈直线上升趋势,同时此类贷款的风险防范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一、主要风险表现形式(一)汽车行业性风险。
2012年以来,随着国际经济形式的不明朗、欧债危机的进一步加剧,我国钢铁、进出口贸易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影响,加上国家对房地产业的时一步调控,我国的经济形式总体上呈紧缩状态,这一点从我辖的信贷投放也能体现出来。
汽车消费贷款在全国经济形式萎缩的大环境下,其行业风险会逐步体现出来,虽然在我辖此类风险尚未大面积出现,但已形成了潜在的风险点。
(二)汽车经销商风险。
汽车经销商诚信状况差,担保实力弱,经营管理不善,股东之间不和谐,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汽车经销商为销售汽车,对向银行推荐的购车人不认真审查其资料,甚至有些经销商为完成销售任务,帮助购车人编造虚假贷款资料,当借款人违约时,汽车经销商丧失担保能力,将贷款的风险转嫁给银行。
(三)保险风险。
一般情况下,汽车按揭贷款在要求经销商承担连带担保责任的同时,要求在保险公司办理保证保险,但从我辖实际看,客户从未购买保证保险,同时也没有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开办此险种。
从而造成经销商独自承担全部风险。
由此,银行的贷款风险主要集中在汽车经销商,一旦经销商失去担保能力,银行的风险将会集中暴露。
如果我辖汽车消费贷款的第二年保险的第一顺序受益人不是我单位,将又是一个潜在的风险点。
(四)借款人风险。
借款人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
汽车按揭贷款的对象众多分散,而且有较大部分借款人在外省市,有的分布在内蒙古、山西等其他较为偏远的地区。
对外地贷款,银行不能全面、真实、准确地掌握借款人的信用程度和履约能力,只能根据贷款人所提供的贷款申请资料(收入证明、身份证明相关资料等)来进行审核,而收入证明中无银行流水作为佐证,造成了对贷款人贷款情况无法及时掌握,使得银行对个人还款能力的变化,还款意愿的监测无法实时进行,形成潜在信贷风险。
浅谈当前汽车消费贷款的风险防范与规避
行发放贷款资金监督存在风险,银行在担保公司提供担 保的情况下,根据购车合同向经销商发放贷款,银行与 经销商失去了必要的业务审核,造成经销商明知是银行 贷款,却按照借款人要求随意支配贷款,
事发后,以不知情为由逃避责任,造成贷款流失的后果。 四、保险公司方面。一是保险公司利用借款人对保险条 款的模糊认识,以及信用社贷款操作中的疏漏,当保险 责任发生时,寻机免除保险责任或
时进行确认;有的贷款逾期后未能及时采取相应的保全措 施,以致风险不断扩大;有的放松了对合同、贷款催收记 录等债权文书的管理,造成缺漏项,当贷款出现风险时 无法及时发现进行索赔、诉讼或采取
其他追收措施。 笔者认为解决当前汽车消费贷款所存在的隐患,应做好 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相关机构部门健全完善的制约 机制,强化目标管理,将每个环节所面临的风险落实到 具体的机构和行业部
种情况下,担保公司应运而生,逐渐介入了汽车消费市 场,为消费者提供全程担保,为银行分解风险。经调查, 现阶段汽车消费贷款,由担保公司担保已占大多数,风 险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担保的过程中,其从自 身利益出发,变相降低首付款比例或采用零首付的方法, 把不具备资金实力的购车人推介给银行,为部分贷款不 能按期收回埋下隐患。二是贷后资金管
索赔、诉讼或采取其他追收措施。 二、借款人方面。借款人存在的风险有多方面构成,一 是购车群体良莠不齐,可能混杂了一些有道德风险的人, 由于主观赖账心理或当汽车价格下跌,低于购车者需还
贷款金额时,购车者就可能做出理性违约行为,都可能 使贷款面临风险。二是支付能力风险。自用车借款人因 家庭收入降低而无法按时还款,商用车借款人因受整个 运输市场和行业政策的风险,预期收入减
减少责任;二是保险公司的部分营销人员采取不正当竞争 手段,违反保险条款,私自缩短保险期限,造成保险失 效,责任免除。 五、银行操作方面。一是贷前调查不实,由于信贷人员 配备不足,贷前调
汽车消费贷款的风险与管理
汽车消费贷款的风险与管理随着汽车消费的日益普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消费贷款来购买汽车。
然而,汽车消费贷款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合理的管理。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汽车消费贷款的风险与管理。
第一、风险之一:财务压力汽车消费贷款可以让消费者更轻松地拥有一辆车,但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财务压力。
首先,贷款会增加个人负债,需要承担利息和还款的责任。
如果财务状况不乐观,还款能力出现问题,将会面临逾期还款、信用记录受损等风险。
其次,汽车的保养、燃料、保险等费用也需要相应的支出。
如果财务管理不善,可能会陷入经济困境。
相应的管理策略是,首先在购车前要做好充分的财务规划,合理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和消费承受能力,确保贷款金额合理、可承受。
其次,购车后要建立健全的预算制度,统筹安排好各项费用,确保能按时足额还款,并做好灵活的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在日常使用中要合理利用车辆资源,控制额外的开销。
第二、风险之二:车辆抵押与价值损失汽车消费贷款一般需要将车辆作为抵押物,这就意味着一旦贷款出现问题,银行有权收回抵押物。
如果消费者无法按时还款,可能会面临车辆被拖走的风险,丧失较大的投资价值。
此外,汽车的价值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尤其是新车在第一年的价值下降较为明显。
为了应对这种风险,消费者首先要选择可靠的金融机构,避免陷入高利贷或信用风险。
其次,购买汽车时要选择符合个人需求、品牌信誉好的车型,降低因汽车价值下降带来的损失。
此外,定期进行车辆保养和维修,延长汽车的寿命和使用价值,为车辆抵押期限结束后的转手或卖出提供更好的保值保护。
第三、风险之三:催收与法律风险在汽车消费贷款过程中,如果无法按时还款,消费者可能面临催收行为和法律纠纷的风险。
银行或金融机构有权通过各种方式追讨欠款,例如电话催收、上门讨债等。
如果当事人无法妥善处理,可能会陷入更为复杂且繁琐的法律诉讼纠纷之中。
因此,催收的风险与法律风险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合理的管理。
浅谈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风险及防控对策
浅谈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风险及防控对策摘要:2023年随着疫情的放开,经济活动、消费的持续升温。
乘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对汽车信贷市场的强劲需求。
汽车信贷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风险暴露。
关键词:分期;风险;防控2023年随着疫情的放开,经济活动、消费的持续升温。
IMF预测2023年中国GDP增速会是5.2%左右,超过2019-2022年间国内GDP增速3%的水平。
“投资”、“消费”和“出口”仍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2023年02月份达到101,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
2023年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36.4万辆,同比增长9%,较上月增长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43.8万辆,同比增长59%,较上月增长32%。
乘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对汽车信贷市场的强劲需求。
同时,各地也纷纷出台新能源车的相关推介政策。
2023年广州市对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
成都市也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的进程,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1500亿元,产量达到25万辆。
汽车消费贷款发展背景目前,金融市场上针对乘用车的消费贷款包括汽车消费贷款和信用卡汽车分期,汽车消费贷款是银行对在其特约经销商处购买自用汽车(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家用轿车或7座(含)以下商务车)的购车者发放的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人民币担保贷款的一种新的贷款方式。
信用卡分期购车是银行机构推出的一种由贷款银行当地总行制定信用卡分期业务。
持卡人的最高分期金额可以达到150万,贷款期限60期。
信用卡汽车分期购车不存在贷款利率,银行只收取手续费,不同分期的手续费率各有不同。
对比汽车消费贷款和信用卡汽车分期融资条件,我们不难发现在手续简便、客户黏度、贷款额度等方面信用卡分期业务更具有优势。
汽车消费贷款要求借款人必须是贷款行所在地常住户口居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具有稳定的职业和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并能够提供可认可资产作为抵、质押,或有足够代偿能力的第三人,一般为汽车金融或担保公司作为偿还贷款本息并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人。
我国消费信贷的风险与防范对策
我国消费信贷的风险与防范对策
我国消费信贷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借贷人信用风险:消费者的信用状况不好,在还款期限内无法按时还清贷款。
2.借贷人短期风险:借贷人在贷款期内失业、生病或其他不可预算的情况,无法按时还款。
3.经济环境风险:国家经济环境不好,决策政策不稳定,导致借贷人无力偿还贷款。
4.行业竞争风险:消费信贷市场竞争激烈,若借贷机构出现风险,借贷人会选择转为其他机构的贷款。
对策:
1.加强风险评估:借贷机构应加强信用评估,了解借贷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降低借贷风险。
2.控制风险:借贷机构应谨慎控制贷款规模和期限,对借贷人的还款情况进行监控,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3.加大宣传力度:借贷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告知借贷人贷款风险,引导借贷人理性借贷,避免过度消费和还款压力。
4.加强合作与监管:借贷机构应加强合作与监管,与信用评估机构、担保公司、贷后管理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做好消费信贷风险控制。
同时,政府应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借贷人权益。
个人汽车信贷业务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个人汽车信贷业务概述 • 个人汽车信贷业务风险分析 • 防范措施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个人汽车信贷业务发展迅速
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强,个人汽车信贷 业务逐渐成为金融机构和汽车销售商的重要业务之一。
风险问题逐渐凸显
在个人汽车信贷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风险问题也逐渐凸显,如不 良贷款率上升、违约率增加等。
监管政策加强
为规范个人汽车信贷业务,监管部门加强了对金融机构和汽车销售 商的监管力度,要求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
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对个人汽车信贷业务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降低风险, 保障金融机构和消费者的利益。
03
个人汽车信贷业务风险分析
信用风险
借款人还款能力不足
01
由于借款人收入波动、失业、疾病等原因,可能导致无法按时
还款,引发信用风险。
借款人欺诈行为
02
借款人可能提供虚假信息或隐瞒真实情况,导致银行贷款安全
受到威胁。
抵押物价值波动
03
汽车作为抵押物,其市场价值可能因市场变化、自然灾害等因
素而波动,影响银行贷款安全。
个人汽车信贷业务风险存在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个人汽车信贷业务存在 多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 等。
风险成因复杂
这些风险的成因较为复杂,涉及到政策、经济、 社会等多方面因素。
3
防范措施有效
针对这些风险,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防范措 施,包括加强信用评估、规范操作流程、建立风 险预警机制等。
定期更新信用信息
汽车消费贷款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汽车消费贷款中可能遇到的风险1、金融风险贯穿于汽车消费贷款的全过程,对于银行方来说,最大的风险是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如借款人因不履行合同义务的疾病、事故、死亡等和担保人发生因不能履行合同义务的合并、重组、解散、破产等影响借款人、担保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与责任能力的情况;借款人或担保人涉入诉讼、监管等由国家行政或司法机关宣布的对其财产的没收及其处分权的限制,或存在这种情况发生的威胁。
2、贸易风险从订货谈判到试车验收都存在风险。
虽然社会建立了相应的配套机构和防范措施,如运输保险、商品检验、商务仲裁等都对风险采取了防范和补救措施,但由于人们对风险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不同,加上企事业单位管理经验不足等因素,这些手段未被完全运用,使得贸易风险依然存在。
3、经济环境风险环境的变化会对汽车消费贷款产生风险。
社会经济秩序和政策的稳定性、产业结构的布局、经济发展态势、地方政府的关注程度都是汽车消费贷款产生风险的经济环境因素。
4、产品市场风险汽车消费贷款,要了解该型汽车产品的销售、市场占有率、占有能力、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消费结构以及消费者的心态和消费能力。
5、不可抗力有些风险不是人为的,属于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战争等对于这种风险只能采取防范和补救措施,出现问题时,争取把风险降到最低点。
6、经营管理风险如指导方针战略错误、目标的错误理解,方案的错误以及管理失误等无法正常经营的风险。
7、法律风险可能被起诉或承担法律的或合同的责任。
银行金融机构的汽车消费贷款还存在抵押权与法定优先权相冲突的风险。
汽车消费贷款抵押权是基于商业银行与当事人之间的约定而产生的担保物权,它的成立并非源于法律规定,其受偿顺序只能屈居法定优先权之后。
二者一旦相遇,将会导致商业银行的汽车消费抵押权无法实现,从而导致债权悬空。
法定优先权主要包括:税收优先权、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优先权、职工安置费优先权、建设工程款优先权、留置优先权等。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以下是商业银行可以采取的防范措施:1. 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在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客户无法按时偿还本息。
银行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防范:- 严格的客户准入标准:商业银行应根据客户的收入、资产、债务负担等因素来评估客户的还款能力,以避免贷款给高风险客户。
- 贷款额度控制:商业银行应根据客户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来设定贷款额度,以确保客户能够偿还贷款。
- 定期风险评估:商业银行应定期评估客户的风险状况,及时调整信贷额度或采取其他风险控制措施。
2. 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在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中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是贷款资金紧张或违约导致无法向借款人提供及时的资金。
银行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严格的资金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应制定资金风险管理政策,包括对资金流动性的规划和监控,确保能够及时满足借款人的资金需求。
- 多元化资金来源:商业银行应多样化贷款来源,包括从存款、债券市场、资本市场等渠道获取资金,以降低流动性风险。
3. 市场风险:商业银行在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中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和外汇风险等。
银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防范市场风险:- 利率风险对冲: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利率互换、利率期权等工具对冲利率风险。
- 外汇风险对冲: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外汇衍生产品对冲外汇风险,以保护自身免受汇率波动的影响。
4. 操作风险:商业银行在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中面临的操作风险主要包括内部操作错误、欺诈和系统故障等。
银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操作风险:-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明确责任分工、审计制度、风险评估和监控等,以确保操作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增加技术投入:商业银行可以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规范业务流程,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减少系统故障的风险。
- 培训员工: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其风险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内部操作错误和欺诈行为的发生。
汽车贷款的风险防范
汽车贷款的风险防范摘要:商业银行的汽车贷款尚存在很多风险和不足,需要银行及时发现风险和规避风险,防范汽车贷款风险的策略。
关键词:车贷风险防范一、汽车信贷风险的种类:(一)财产风险商业银行的汽车贷款的办理如果信贷逾期不还,银行采取的措施是其强制性取回车辆,归银行所有。
这就不可避免引发出汽车信贷的风险。
但是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引起的汽车车体直接损坏、丢失都会使汽车本身价值下跌,银行即使拍卖所没收的汽车,也会面临一定的损失。
再者,汽车市场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更新换代极为迅速,老款汽车价格的下跌是常象,当汽车信贷消费者逾期不还贷款,银行取得的抵押物折旧后其价值是难以抵顶所欠债务的,就造成了汽车信贷的风险。
(二)责任风险目前,银行在进行汽车信贷时采取了自然人担保和经销商担保两种方式来降低风险,目前银行采用的是经销商担保方式,因为汽车经销商是经银行审批后向消费者提供贷款购车的第三方担保服务,具有真实性和稳定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借款人违约,按照法律“物保优于人保”的规定,必须要对借款人的抵押物处置完毕以后,剩余的债务再由保证人承担。
现实的问题是经销商没有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但是担保金额却远大于其本身的资产,一旦经销商的经营状况出现不稳定,还款就很成问题。
同时,还出现个别车商为了获取代理费,不管客户资信究竟如何,大量办理汽车贷款。
更有甚者,成立虚假公司,用虚假购车合同套取银行信贷资金,造成巨大风险。
(三)人员风险一方面汽车信贷消费者出现辞职、失业、残疾、退休以及死亡导致家庭收入的下降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偿还能力,导致还贷率的下降。
另一方面如果汽车经销商经理出现辞职、失业、残疾、退休以及死亡的情况,可能引发汽车经销公司经营收入降低甚至倒闭,致使其担保金额远远大于其自身资产。
银行担很大风险。
(四)环境风险主要有:第一,个人资信信息不对称风险。
个人征信制度不健全,银行无法全面评估借款人的资信,贷款资料的填报内容主要以借款人申报为主,借款人资信信息的真实性无从考证。
我国汽车信贷的主要模式及风险防范
我国汽车信贷的主要模式及风险防范内容摘要:我国汽车信贷可分为以经销商、汽车金融公司为主体的“间客模式”和以银行为主体的“直客模式”。
目前,汽车信贷风险主要有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内部经营风险、贷款人信用及还款能力风险、外部合作风险和还款来源风险。
必须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加强合作和确保还款来源,才能有助于我国汽车信贷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汽车信贷模式银行风险汽车信贷是指对消费者发放的、用于购买汽车的贷款。
发达国家的汽车信贷服务早已普及,并成为各大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汽车厂商争夺消费者的竞争手段。
目前世界上70%的私人用车是用贷款购买的。
美国用信贷买车的比例高达85%,日本是50%,德国是70%,即使印度也达到60%。
我国汽车信贷在1995年才开始起步,目前我国用信贷买车的比例在25%左右。
我国汽车信贷的主要模式从银行的角度看,我国汽车信贷可以划分为以非银行为主体的“间客模式”和以银行为主体的“直客模式”。
间客模式“间客模式”是指银行通过第三方——汽车经销商与客户开展业务活动并形成借贷关系。
主要包括以经销商为主体和汽车金融公司为主体两种模式。
以经销商为主体的间客模式,其流程如图1所示。
其特点是由经销商负责为购车者办理贷款手续,经销商需要以自身资产为客户承担连带责任保证,并代银行收缴贷款本息,而购车者可享受到经销商提供的一站式服务。
以经销商为主体的间客模式,风险由经销商与保险公司共同承担。
目前,以经销商为主体的间客模式又有新的发展,从原来客户必须购买保险公司的保证保险到经销商不再与保险公司合作,客户无须购买保证保险,经销商独自承担全部风险。
以汽车金融公司为主体的间客模式,其流程如图2所示。
该模式主要由汽车金融公司对购买者的资住调查、担保、审批工作,向购买者提供分期付款。
这种形式中,风险由金融公司、经销商和保险公司三家共同承担。
在我国,这些专业汽车信贷服务主体的出现,不仅体现了银行、经销商、汽车金融公司等相关部门在服务意识上的一个重要转变,也标志着我国汽车信贷服务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汽车信贷服务也将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质的飞跃。
汽车消费信贷风险防范
汽车消费信贷风险防范摘要:汽车消费信贷以其风险低、综合效益高、可持续发展的优点,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
然而在其高效益下也各种这样的信贷风险,例如,信用风险、支付风险、汽车质量风险、盲目推介客户风险等。
本文针对汽车消费信贷风险及风险防范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汽车消费信贷;信贷信贷风险防范汽车消费贷款以其但在业务迅速膨胀的同时,不良贷款也在悄然增多,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加强汽车消费贷款营销的同时,客观地分析其风险,做到早防范、早化解。
1、汽车消费信贷1.1汽车消费信贷汽车消费信贷即对申请购买轿车的借款人发放的人民币担保贷款;是银行与汽车销售商向购车者一次性支付车款所需的资金提供担保,并联合保险、公证机构为购车者提供保险和公正。
1.2汽车消费信贷发展历程中国汽车信贷市场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只有显著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可划分为:起始阶段、发展阶段、竞争阶段和有序竞争阶段。
(1)起始阶段(1995年----1998年9月)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起步较晚,也就是在1995年,当美国福特汽车财务公司派专人来到中国进行汽车信贷市场研究的时候,中国才刚刚开展了汽车消赞信贷理论上的探讨和业务上的初步实践。
这一阶段,恰逢国内汽车消费处于一个相对低迷的时期,为了刺激汽车消费需求的有效增长,一些汽车生产厂商联合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在一定范围利规模之内,尝试性地开展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但由于缺少相应经验和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逐渐暴露和产生出一些问题,以致于中国人民银行曾于1996年9月,下令停办汽车信贷业务。
这一阶段一直延续到1998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出台《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为止其主要特点为:汽车生产厂商是这一时期汽车信贷市场发展的主要推动者。
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汽车信贷尚未为国人所广泛接受和认可。
汽车信贷的主体——国有商业银行,对汽车信贷业务的意义、作用以及风险水平尚缺乏基本的认识和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消费信贷风险防范摘要:汽车消费信贷以其风险低、综合效益高、可持续发展的优点,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
然而在其高效益下也各种这样的信贷风险,例如,信用风险、支付风险、汽车质量风险、盲目推介客户风险等。
本文针对汽车消费信贷风险及风险防范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汽车消费信贷;信贷信贷风险防范汽车消费贷款以其但在业务迅速膨胀的同时,不良贷款也在悄然增多,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加强汽车消费贷款营销的同时,客观地分析其风险,做到早防范、早化解。
1、汽车消费信贷1.1汽车消费信贷汽车消费信贷即对申请购买轿车的借款人发放的人民币担保贷款;是银行与汽车销售商向购车者一次性支付车款所需的资金提供担保,并联合保险、公证机构为购车者提供保险和公正。
1.2汽车消费信贷发展历程中国汽车信贷市场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只有显著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可划分为:起始阶段、发展阶段、竞争阶段和有序竞争阶段。
(1)起始阶段(1995年----1998年9月)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起步较晚,也就是在1995年,当美国福特汽车财务公司派专人来到中国进行汽车信贷市场研究的时候,中国才刚刚开展了汽车消赞信贷理论上的探讨和业务上的初步实践。
这一阶段,恰逢国内汽车消费处于一个相对低迷的时期,为了刺激汽车消费需求的有效增长,一些汽车生产厂商联合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在一定范围利规模之内,尝试性地开展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但由于缺少相应经验和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逐渐暴露和产生出一些问题,以致于中国人民银行曾于1996年9月,下令停办汽车信贷业务。
这一阶段一直延续到1998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出台《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为止其主要特点为:汽车生产厂商是这一时期汽车信贷市场发展的主要推动者。
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汽车信贷尚未为国人所广泛接受和认可。
汽车信贷的主体——国有商业银行,对汽车信贷业务的意义、作用以及风险水平尚缺乏基本的认识和判断。
(2) 发展阶段(1998年10月----2002年末)央行继1998年9月出台《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之后,1999年4月又出台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至此,汽车信贷业务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改善信贷机构,优化信贷资产质量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国内私人汽车消费逐步升温,北京、广州、成都、杭州等城市,私人购车比例已超过50%。
面对日益增长的汽车消费信贷市场需求,保险公司出于扩大自身市场份额的考虑,适时推出了汽车消费贷款信用(保证)保险。
银行、保险公司、汽车经销商三方合作的模式,成为推动汽车消费信贷高速发展的主流作法。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为:汽车消费信贷占整个汽车消费总量的比例大幅提高,由1999年的1%左右,迅速升至2002年的15%;汽车消费信贷主体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扩展到股份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在整个汽车信贷市场的作用和影响达到巅峰,甚至一些地区汽车信贷能否开展,取决于保险公司是否参与。
(3)竞争阶段(2002年末至2003年)从2002年末开始,中国汽车信贷市场开始进入竞争阶段,其最明显的表现为: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已经由汽车经销商之间的竞争、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上升为银行之间的竞争,各商业银行开始重新划分市场份额,银行的经营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由过去片面强调资金的绝对安全,转变为追求基于总体规模效益之下的相对资金安全。
一些在汽车消费信贷市场起步较晚的银行,迫于竞争压力,不得已采取“直客模式”另辟蹊径。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银行“直客模式”与“间客模式”并存。
银行不断降低货代利率和首付比例,延长贷款年限,放宽贷款条件、范围。
竞争导致整个行业平均利益水平下降,风险控制环节趋于弱化,潜在风险不断积聚。
汽车消费信贷占整个汽车消费总量的比例继续攀升,由2002年的15%提高至2003年上半年的20%左右。
保险公司在整个汽车信贷市场的作用日趋淡化,专业汽车信贷服务企业开始出现,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开始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4)有序竞争阶段(2003年、2004年及以后)目前,长期以来积聚的信贷风险在一些地区已表现出集中爆发的态势,纵观整个中国汽车信贷市场,正在逐步由竞争阶段向有序竞争阶段发展,衡量标准为:汽车信贷市场实现分工分业,专业经营,专业汽车信贷服务企业己成为整个市场发展的主导者利各方面资源的整合者及风险控制的主要力量。
银行成为上游资金提供者,汽车经销商利汽车生产厂商成为汽车产品及服务的提供者。
产业趋于成熟,平均年增长率稳定为5%--8%。
产品设计更具有市场适应,风险率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2、汽车消费信贷风险以银行汽车消费贷款的“间客式”操作方式为例,其主要特点是购车人申请汽车贷款先找经销商,经销商对客户初审,签定购车协议后,将客户推介给银行,银行对客户进行调查认可,由保险公司为客户办理履约保证保险后,银行向客户发放贷款,经销商收到银行按照约定划转的贷款后,将车辆提交给借款人。
在整个汽车贷款运作过程中,贷款风险涉及到借款人、经销商、保险公司和银行四个方面。
2.1、借款人方面。
(1)信用风险。
购车群体良莠不齐,可能混杂了一些有道德风险的人,由于主观赖帐心理或当汽车价格下跌,低于购车者需还贷款余额时,购车者就可能做出理性违约的行为,都可能使银行贷款面临风险。
(2)支付风险。
购车人对自身的预期收入能力估计不足,确定的贷款额度、期限不合理或由于外部意外原因,造成按期支付还款困难。
2.2、经销商方面。
(1)汽车质量风险。
经销商为推销汽车,不通过正当渠道购进汽车,把存在质量问题的车辆销售给借款人,因质量纠纷而殃及银行贷款的收回。
(2)盲目推介客户风险。
经销商向银行推介客户的过程中,其从自身利益出发,可能通过虚报汽车价格,变相降低首付款比例或采用零首付的方法,把不具备资金实力的购车人推介给银行,为贷款的按期收回埋下隐患。
2.3、保险公司方面。
(1)保险条款陷阱。
保险公司利用借款人对保险条款的模糊认识,以及银行贷款操作中的疏漏,当保险责任发生时,寻机免除保险责任或减少责任。
(2)保险公司营销人员风险。
保险公司的部分营销人员,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违反保险条款规定,私自缩短保险期限,造成保险失效,责任免除。
(3)保险支付风险。
保险公司虽为一级法人,但作为每一个地方保险公司,其保险赔偿的支付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保险赔偿额度超过其内部控制比例或心理预期时,保险公司就会寻找借口拖延赔付,从而造成银行不良贷款增加。
2.4、银行内部风险。
(1)贷款手续风险。
保险公司履约保险的生效是以银行履行义务为前提的,当银行在贷款调查、审查、审批手续上出现纰漏时,就会造成保险失效,责任免除。
(2)客户及车辆质量审核风险。
汽车贷款风险直接来自借款人和车辆,对借款人资信状况调查不严格或对经销商提供车辆质量把关不严,都会直接给贷款的按时收回带来风险。
(3)保险手续风险。
汽车贷款履约保证保险是保险公司的一个保险业务品种,虽然在借款合同中,银行要求其在担保人处加盖了公章,但并不等同于保险公司担保贷款。
履约保险对手续的要求非常严格,保险不连续、借款人非法经营、借款合同或保险单内容的变更等,都可能造成保险失效、责任免除。
3、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的防范(1)加强对借款人自身偿债能力的审查。
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中借款合同是借款人与银行间各种法律关系中的核心,对银行来说,贷款的安全是其最关心的问题,而贷款安全的最大保障是借款人自身的偿债能力。
借款人自身的偿债能力是还款的第一来源,不能期望通过设立汽车抵押或寻找第三人保证的方法来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这些担保方式仅是偿债的第二保证,是一种补充性的还款保障。
切不可本末倒置,注重担保的应用,反而忽视了借款人自身偿债能力的强弱。
(2)加强贷前调查工作,让风险规避在萌芽中一方面各家商业银行应该根据《贷款通则》的要求,严格贷前审查制度,贷前应对借款人的资金来源、收入与贷款后的月偿债比率、抵押物价格减值因素等进行严格审查,并对借款人每月的支付能力进行一个科学的咨询评估,根据借款人现有实际支付能力设计切实可行的还款方式,以降低支付风险;另一方面对特约汽车经销商资格审查。
对特约汽车经销商应重点审查:法人资格、经营范围、经营实力、信用情况等,选择实力强动,知名度高,经营信誉好的车商作为合作伙伴,产生强强合作的联动效应。
(3)强化贷后管理,运用风险控制方法贷款发放以后,银行要密切注意借款人自身偿债能力的变化情况及抵押汽车的情况。
对借款人的收入变化情况、抵押汽车的状况应随时了解掌握。
在实践工作中,经常出现抵押汽车失踪好几年而银行却一无所知的情况,最终当借款人不能还款时银行束手无策。
这种情况一定要杜绝,要建立起银行对客户的追踪制度,使得银行能够随时掌握借款人及抵押物的自身情况。
在贷款发放、借款人购车以后,在注意掌握借款人是否是汽车的最后使用者,如果不是,要提高警惕,注意其中所可能产生的风险。
(4)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借鉴国外成熟的汽车金融管理经验,要求完善贷款人自身的各项风险控制制度。
贷款人应建立资信评级系统,对借款人的信用档案进行动态管理,以便商业银行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和偿还能力;可将分散在公安、税务、工商、单位、医院、金融机构等的个人信息资源集中在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中,实现各银行信息共享。
探索一套符合地方特点的个人征信制度及信息资源管理办法,可先建立一个地方性个人消费信贷信息数据库系统,由金融机构将客户的不良信用记录及时输入系统,这些信用记录由所有金融机构共享,作为调查客户资信状况的重要渠道。
结论:总之,汽车消费信贷防范方法总是多于风险;所以,及早动手,防微杜渐,才不至于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的情况。
另外在将汽车贷款作为个人消费贷款龙头产品的同时,应注意开拓其他消费信贷市场,防止将贷款高度集中在汽车领域上,避免当国家汽车信贷政策或汽车贷款出现系统性风险时,个人消费贷款出现系统性风险情况的发生。
4 总结汽车消费贷款以其但在业务迅速膨胀的同时,不良贷款也在悄然增多,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加强汽车消费贷款营销的同时,客观地分析其风险,做到早防范、早化解。
参考文献:[1]倪嘉薇,等.汽车信贷与保险【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2]何诜予.汽车金融服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吴正光.汽车金融服务体系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其实【J】.国际金融研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