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常用理论

合集下载

心理学各种理论

心理学各种理论
赫尔姆霍茨
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就像竖琴一样,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
人耳能够接受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高频与低频比例为1000:1,但是积极陌上横纤维的长短之比仅为10:1
行波理论
(travelling wave theory)
冯贝西克
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震动,从耳蜗底部向顶部推进,振幅逐渐增高,在某处达到最值然后消失,消失部位的不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
所用的实验动物都没有新皮层,动物智能与人的不一样
拉什利
均势原理:大脑皮层的各个部位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总体活动原理
脑损毁技术用柏树进行走迷宫实验。与部位无关,与大小有关
机能系统说
鲁利亚
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在机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到损伤时,高级心理机能会受到损伤(动力系统、信息接收加工存储的系统、行为调节系统)
心理学各种理论
1.脑功能说
提出人
内容
相关实验
评价
定位说
(localization theory)
波伊劳德
大脑的不同区域分别负责不同的心理机能
布洛卡区和威尔尼克区的发现、潘菲尔德的电刺激法
整体说
(wholistictheory)
弗洛伦斯
不存在皮层功能的定位,功能的丧失与皮层大小有关,而与特定部位无关
局部毁损法切除动物脑的一部分,发现皮层大小才是脑功能的关键
网膜水平
赫尔姆霍茨
每种感受器都对各种波长的光有反应,特定感受器(红绿蓝)对特定光更加敏感,光刺激引起感受器中不同程度的兴奋,各种颜色经验是感受器按比例活动产生的
对立过程理论(opponent-process theory)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一、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是心理学中最早出现的理论之一,它强调个体的行为是在环境刺激下形成的,并通过学习和条件反射来进行塑造和改变。

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沃森和斯金纳。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人的行为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个体的行为可以通过正向或负向的强化来加强或削弱。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和解释行为,忽略了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

二、认知理论认知理论是对行为主义理论的一种反思和补充,它关注个体的思维过程和内部心理活动。

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维果茨基。

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其对外界刺激的认知和解释所决定的。

个体通过感知、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来处理和理解信息。

认知理论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和自我调节能力,认为人的思维和心理过程对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三、发展阶段理论发展阶段理论是关于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个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经历特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发展阶段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

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出生到成年,个体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等。

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个体在不同阶段会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和挑战。

四、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自我实现和个体的自由意志。

人本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

根据人本主义理论,个体是积极主动的,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的满足。

个体的行为和决策是基于其内在的需求和价值观。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自我决定能力,认为个体的内在需求和价值观对行为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五、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提出的,它关注个体的无意识心理过程和潜意识的影响。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和心理问题源于无意识冲突和潜意识的压抑。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个体的心理过程受到潜意识的影响,个体通过梦境、自由联想和分析来揭示和解决潜意识中的冲突。

心理学理论与心理辅导方法大全

心理学理论与心理辅导方法大全

心理学理论与心理辅导方法大全引言: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它通过理论和实践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心理辅导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辅导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心理学知识。

一、认知行为理论认知行为理论是一种将认知过程和行为相结合的心理学理论,它认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相互影响。

在心理辅导中,认知行为理论通常被用于帮助人们发现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通过认识到自己的思维错误和消极行为,个体可以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达到心理健康和自我成长的目标。

二、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是一种注重个体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的心理学理论,它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和自由意志。

人本主义心理辅导方法通常关注个体的内在需求和目标,通过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倾听,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幸福。

三、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学理论,它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受到潜意识的影响。

在心理辅导中,精神分析理论常常被用于探索和解析个体的潜意识冲突和动机。

通过分析个体的梦境、回忆和情感表达,帮助人们理解和缓解内心的冲突,实现自我和心理的平衡。

四、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一种基于行为原则的心理辅导方法,它注重改变人的具体行为。

在行为疗法中,个体被鼓励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改变自己的思维和情绪状态。

通过设定具体的目标和制定行动计划,帮助人们逐步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模式,培养积极的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和心理稳定性。

五、解决问题疗法解决问题疗法是一种帮助个体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的心理辅导方法。

在解决问题疗法中,个体被鼓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源,通过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和制定实施计划来改变现状。

通过引导个体主动面对问题和寻求解决办法,解决问题疗法可以帮助人们增强应对困难和压力的能力。

结论:心理学理论和心理辅导方法为人们解决心理问题和促进个人成长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指导。

通过了解和应用不同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辅导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实现个人心理健康和幸福。

心理学基本理论

心理学基本理论

心理学基本理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它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在心理学领域,有许多基本理论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三个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认知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

一、认知理论认知理论是心理学中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它关注个体是如何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

认知理论认为人类通过感知、记忆、思考和解决问题来适应环境。

其中,认知心理学探索认知过程,如知觉、学习、注意力和记忆。

而发展心理学则关注儿童的认知发展和思维方式。

认知理论的应用涵盖了广泛领域,如教育、广告和人机交互设计。

二、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认为一切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Watson和Skinner。

他们认为心理学的目标应该是预测和控制行为。

行为主义理论主张通过条件激励和奖励惩罚机制来改变行为,而不关注个体的内心体验和思维过程。

行为主义理论在教育、治疗和组织管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三、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和人类潜能的发展。

人本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Maslow和Rogers。

他们认为人的行为是为了满足个体的内在需求。

人本主义理论主张尊重个体的自主性和自我实现,通过倾听、理解和提供支持来帮助个体发展。

人本主义理论在心理治疗和辅导方面有广泛应用。

结论本文介绍了三个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认知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

认知理论关注个体的认知过程,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和人类潜能的发展。

这些理论为我们解释和理解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提供了重要的框架。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心理学的发展,并为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心理学中八种关于动机的理论

心理学中八种关于动机的理论

心理学中八种关于动机的理论一、动机的理论(一)动机的本能理论1、本能概念:个体生而具有的,程序化的行为模式或行为倾向。

2、弗洛伊德: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2.1生的本能:力比多(libido),弗洛伊德用力比多这个词来概括一系列行为和动机现象。

如饮食、性、自爱、他爱等个人所从事的任何愉快的活动。

2.2死的本能:萨那托斯(thanatos),像仇恨、侵犯和自杀等都是死的本能。

3、弗洛伊德把心理结构比作冰山,露出水面的小部分为意识领域,水面下的大部分为无意识领域。

这个无意识的大部分是冲动、被压抑的愿望和情感。

4、弗洛伊德采用自由联想、释梦等方法来揭示无意识的动机过程。

(二)动机的驱力理论驱力是指由机体的生理需要所唤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个体采取行动,恢复体内平衡。

1、1918年,伍德沃斯在《动力心理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内驱力概念。

1、赫尔:原始性内驱力和继发性内驱力。

2.1原始性内驱力,同生物需要状态相伴随,并与有机体的生存有密切的联系。

2.2继发性内驱力,指情景而言,后天社会性需要而产生的驱力。

(三)动机的强化理论1、斯金纳正强化、负强化。

1.1正强化,积极强化,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映概论增加。

1.2负强化,消极强化,当某种刺激在环境中减少或消失,使行为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负强化,是有机体力图避开的那种刺激。

2、强化的安排:2.1立即强化与延缓强化2.1.1立即强化,个体出现正确反应后,立即给予奖赏,其效果较佳。

2.1.2延缓强化,正确反应出现后,过一段时间再给奖赏,其效果较差。

2.2连续强化和部分强化2.2.1连续强化,只要个体做出正确反应,均给予强化,这种强化方式不仅不经济,而且一旦取消强化,其学到的行为很快消退。

2.2.2部分强化,只在部分正确反应之后给予强化,如果部分强化适度,就可以达到或超过连续强化的学习效果。

3、强化理论的应用。

3.1经过强化的行为趋向于重复发生。

3.2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3.3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并对目标予以明确规定和表述。

十大著名心理学

十大著名心理学

十大著名心理学引言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学科,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它帮助我们了解人类思维和情感的运作方式,揭示心理障碍的原因,并提供解决这些障碍的方法。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十大著名的心理学理论,它们对心理学的发展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 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刺激和反应。

这一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通过对环境刺激的学习和反应所形成的。

它的重点是通过实验研究来观察和量化行为,并且关注行为与外部刺激之间的关系。

2. 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是由弗洛伊德创立的,他认为人类的行为和冲突是由潜意识内部过程驱动的。

这一理论注重揭示人类心理深层的欲望、冲突和无意识影响,并认为这些因素对个体的行为和情绪有重要的影响。

3.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是如何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学习和获得新的行为模式。

它关注个体对于社会环境的感知、思考和解释,并认为认知过程对行为和情感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4.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通过改变个体的认知方式来解决心理问题的心理治疗方法。

它关注个体对于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并通过认知重构来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认知行为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障碍的治疗中。

5.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人类的个体价值、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它关注个体的主观体验、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并强调人类个体的积极潜力和自主性。

6. 心理分析理论心理分析理论是由荣格提出的,它强调个体的自我认知和个人经验对于心理发展和行为的重要性。

心理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和行为模式是受到潜意识层面的影响,通过探索和理解个体的心理隐含层面可以解决心理问题。

7. 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由加德纳提出,它认为人类具有多种智能类型,并不仅仅局限于智力测试中的语言和数学能力。

这一理论认为每个人在不同智能类型上具有不同的优势和能力,因此个体在不同领域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天赋和才能。

心理学主要理论

心理学主要理论

普通心理学主要理论脑功能学说一、定位说颅相说:心理功能与颅骨的形状相联系→相面失语症:布洛卡;威尔尼克布洛卡病人:右侧身体瘫痪,只能说“tan”,而智力其它方面正常,死后尸体检验的结果是左侧的额叶受到损伤。

威尔尼克病人:说话流畅,但所说的话没有意义;病人有听觉,但不理解别人的话语。

脑损伤发生在颞叶。

二、整体说佛罗伦斯:局部损毁法用鸡和鸽子做实验,采用局部毁损法,切除动物脑的一部分,然后观察其行为表现。

在切除小块皮层后,动物开始少运动,不吃不喝,但能逐渐恢复正常。

→他认为,不存在皮层功能的定位,功能的丧失与皮层切除的大小有关,而与特定的部位无关。

拉什利:均势原理和总体活动原理采用脑损技术用白鼠进行了一系列走迷宫的实验。

结果发现,在大脑损伤之后,动物习惯形成出现很大障碍,这种障碍与脑损伤的部位无关,而与损伤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均势原理:大脑皮层的各个部位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总体活动原理:大脑是以总体发生作用的,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受损伤的面积大小成正比,而与受损伤的部位无关。

三、机能系统学说鲁利亚:脑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实验表明,脑的一定部位的损伤,往往不是导致某一孤立的心理机能的丧失,而是引起某种综合症,即引起一系列过程的障碍。

而且在某些部位损伤之后,借助机能改造的方法,可以使一些比较复杂的心理机能得到恢复。

(如阅读障碍;书写障碍。

)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

在机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到损伤时,高级心理机能确实会受到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看,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是一种动态的和系统的机能定位。

包括:动力系统、信息加工系统和行为调节系统感觉编码内涵:刺激包含的物理能量或化学能量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的过程称为感觉编码。

理论:神经特殊能量说(缪勒)观点: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的能量,它们在性质上是相互区别的。

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

感官的性质不同,感觉神经具有的能量不同,由此引起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科学,依托于多种理论来解释和理解人类心理活动。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并阐明其对于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性。

一、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是心理学的一种主流观点,其核心概念是以观察和实验来分析人类行为,强调外界刺激和响应之间的关系,将心理活动视为可被观察和量化的现象。

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Watson和Skinner。

在行为主义理论中,环境刺激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力,人们通过学习和条件反射形成习惯性的行为模式。

该理论通过实验控制和观察行为来研究心理现象,对于社会行为和教育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应用。

二、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关注人类的思维和信息加工过程,强调人类对于外界刺激的主观解释和感知。

该理论主要揭示了人类是如何处理、组织和获取信息的,并探究人类思维活动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著名的认知学派代表人物有Piaget、Vygotsky等。

认知理论认为人类通过对信息进行加工和理解,能够对外界进行解释和适应。

在教育和临床领域中,认知理论为教学设计和认知疗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三、进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理论将心理学视为生物学和心理学的融合,研究人类心理特征在进化过程中的形成和发展。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心理特征和行为都源于适应性演化,旨在生存和繁衍后代。

代表人物有Dawkins、Buss等。

进化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认知、情感、人际关系等多个领域。

此理论不断拓宽我们对于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认识,为人类行为的起源、心理发展和性别差异等问题提供了解释和理解的基础。

四、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个体自我发展、实现和成长的重要性,主张个体的心理需求和价值观决定了其行为和幸福感。

代表人物有Maslow、Rogers等。

人本主义理论关注人的潜能和自我实现,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的重要性。

其在教育、家庭治疗和组织管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个体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心理学的十大核心理论

心理学的十大核心理论

心理学的十大核心理论心理学是一门涉及到人类思维、行为和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学科。

在学习心理学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重要的理论,这些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十大核心理论,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对心理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经典条件反射是一种基本的学习过程,它可以解释为何我们会对某些事情产生反应。

著名的“巴甫洛夫的狗”实验就是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

该理论认为,一个刺激会触发一个相应的反应,直到它与另一个刺激联系在一起,之后产生条件反射。

例如,当我们闻到食物的味道时,我们的口水会开始分泌,这是因为食物与口水的分泌之间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

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也是一种基本的学习过程,它解释了为何我们会在某些情况下有意识地控制我们的行为。

该理论认为,我们的行为是通过在环境中根据奖励和惩罚的条件而形成的。

例如,当一个人在某个环境中接受惩罚时,他会尽力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

三、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指儿童思维能力发展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儿童的思维能力是在不同的阶段中逐步发展的。

在不同阶段,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行为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例如,儿童在幼儿期时会表现出自我中心性,即认为他们是世界的中心,无法看待事物的多个方面。

四、人格理论人格理论是指个人的特质和性格类型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些基本特征或性格,这些特征可以用于描述和预测人们的行为。

例如,根据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马特的五个因素人格理论,每个人的人格可以用外向、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这五个因素来描述。

五、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指人们如何理解和组织社会信息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结构来对所接收到的社会信息进行解释。

例如,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的社交场合时,我们会借助以前的经验和观念来理解它,并作出相应的行为和反应。

六、情绪理论情绪理论是指人类情绪过程的理论。

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心理学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解释心理机制 的观点或学说,这里介绍几种主要理论。每一种理论都很 有实际意义,但任何一种理论都不能解决所有的心理问题,
这就告诉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并有待于不断创新。 这里,主要讲授行为学习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 一、行为学习理论 二、精神分析理论 三、认知心理学理论 四、人本主义理论 五、心理生物学理论
助表象、想象也能使人的心率、血压等发生变化。
内脏操作条件反射证明,心身症状也是可以习得的,人的各种内 脏活动也可以通过内脏学习获得意识的调节和控制。目前广泛应用的 生物反馈技术就是根据这一原理,把人体各种生理变化信息转变成视
听信号,被治疗者通过学习,达到自我控制内脏反应之目的。
(六)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是一种在行为主义刺激─ 反应学习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班社拉 (A.Bandura)等人曾在60 年代设计过实验证明了这一理论。
阴性惩罚(negative punishment):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喜爱刺激的去除 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阴性惩罚。
体罚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被母亲打屁股的孩子比那些没挨过打的孩子在课堂上更多 地出现攻击性行为。攻击性最强的是那些曾被母亲用暴 力——用拳、掌,或借助外物痛打——惩罚过的儿童。
辨别性刺激与泛化
二、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 (一)潜意识理论 (二)性心理学说 (三)人格学说 (四)释梦学说
(五)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说 (六)心理疾病的心理病课学说
(七)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一)潜意识学说
1.意识(conscious):有目的的心理活动 2.前意识(preconscious):“潜伏的无意识” 3.潜意识(unconscious):“深层的无意识” 、“动力的无意识”、

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

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

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科学,它涉及广泛的领域和理论。

在心理学中,有一些重要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和实践中,对我们深入了解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模式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个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

一、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强调个体的行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响应。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人类的行为是通过学习和条件反射形成的。

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Watson和Skinner。

他们认为,通过对环境刺激的控制,可以改变和塑造人类的行为。

行为主义理论在教育和临床心理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行为疗法就是一种基于行为主义理论的治疗方法。

二、认知理论认知理论是心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它关注人类思维和信息处理过程。

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通过感知、记忆、思考和解决问题等认知过程来完成的。

这个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Piaget和美国计算机科学家Newell和Simon。

他们的研究揭示了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和信息处理的模式。

认知理论在教育、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是受社会因素影响的,人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学习和形成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社会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他的研究揭示了人类学习和行为塑造的社会因素。

社会认知理论在社会心理学和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发展心理学理论发展心理学理论研究人类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和成长过程。

它关注人类在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发展心理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Piaget和美国心理学家Erikson。

他们的研究揭示了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发展任务。

发展心理学理论在教育和儿童心理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五、人格心理学理论人格心理学理论研究人类个体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模式。

30个著名的心理学理论

30个著名的心理学理论

30个著名的心理学理论1、鸟笼逻辑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

这就是鸟笼逻辑。

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

"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

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

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

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

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

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

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

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引言概述: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为了多种理论。

本文将介绍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分别是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发展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

一、行为主义理论1.1 重点观点: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在外部刺激下形成的,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1.2 代表人物:巴甫洛夫、斯金纳等是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等概念。

1.3 应用领域:行为主义理论在教育、临床心理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行为疗法等。

二、认知理论2.1 重点观点: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过程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强调个体对信息的加工和理解。

2.2 代表人物:皮亚杰、维果茨基等是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研究了儿童认知发展和学习过程。

2.3 应用领域:认知理论在教育、心理治疗等领域有着重要作用,如认知行为疗法等。

三、发展理论3.1 重点观点:发展理论关注个体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强调环境和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3.2 代表人物:皮亚杰、埃里克森等是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研究了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过程。

3.3 应用领域:发展理论在教育、家庭教育等领域有重要意义,指导着儿童教育和家庭教养。

四、人本主义理论4.1 重点观点: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类具有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的潜力,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和自我探索。

4.2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等是人本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研究了人类的成长和自我实现过程。

4.3 应用领域:人本主义理论在心理治疗、教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等。

五、社会文化理论5.1 重点观点: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受到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认知和行为的塑造。

5.2 代表人物:维果茨基、伯努斯等是社会文化理论的代表人物,研究了文化对个体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5.3 应用领域:社会文化理论在跨文化研究、组织管理等领域有着重要作用,如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等。

心理学理论必背知识点总结精选

心理学理论必背知识点总结精选

心理学理论必背知识点总结精选1.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是心理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强调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和研究来理解人类行为。

以下是行为主义理论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提出者:约翰·华生和伊万·帕夫洛夫- 理论要点: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认为只有通过观察行为才能了解心理过程- 常用实验方法: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刺激-反应关系2. 认知理论认知理论是指人类如何处理信息、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以下是认知理论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提出者:乔治·米勒- 理论要点:强调人类的思维和记忆对行为的影响,认为人类是通过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解释来理解世界- 常用实验方法:信息加工实验、记忆实验、问题解决实验3.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如何理解、解释和预测他人的行为的过程。

以下是社会认知理论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提出者:阿尔伯特·班杜拉- 理论要点:强调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对个体认知的影响,认为人类是通过模仿和观察他人行为来研究和适应社会- 常用实验方法:观察实验、模仿实验、行为预测实验4. 发展心理学理论发展心理学理论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年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过程。

以下是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提出者:让·皮亚杰- 理论要点:强调遗传和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认为个体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认知和情感特点- 常用实验方法:长期追踪实验、观察实验、横断面实验5. 人格心理学理论人格心理学理论研究个体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

以下是人格心理学理论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提出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理论要点:强调个体内心冲突和潜意识对人格形成的影响,认为人格是由生物、社会和个体内心经验共同塑造的- 常用实验方法:自我报告实验、投射法实验、关联实验以上是心理学理论必背知识点的精选总结,希望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如需更详细的理论解析和实验研究,请参考相关的心理学教材和研究论文。

常用心理学理论简介

常用心理学理论简介

主要观点(1)
主要观点(2)
•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 a. 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一般来说,成功经 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 但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 式的左右 • b. 替代经验。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 • c. 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 但缺乏经验基础的言语劝说其效果则是不巩固的。 • d. 情绪唤醒。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 我效能,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 成功 •
二、归因理论
• 提出者简介: • 伯纳德•韦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当代国际心理学领 域的著名学者,是归因动机理论的奠基人。1965年至今 任洛杉矶加州大学教授,1990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卓越 研究贡献奖。曾发表论著10余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 代表作为:《动机与情绪的归因理论》(1985),《人类动 机:隐喻、理论和研究》(1992)和《责任的推断:社会行 为的理论基础》(1995)。主要研究领域为动机、情绪和归 因理论。
主要观点( 2 ) 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
主要观点(3)
• • 韦纳的归因理论的主要论点: 1、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 归因。 • 2、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 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 • 3、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 为有很大的影响。
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 遗忘了,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 • • •
一般记住后,在5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 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
保持和遗忘是一对冤家对头。你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能够回忆起来,就是 保持住了,如果回忆不起来或回忆错了,就是遗忘。

心理学主要理论

心理学主要理论

引言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领域,包括了众多的理论和观点。

本文将对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进行详细阐述,从认知理论、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学习理论这五个大点出发,分别讨论每个大点下的相关小点。

认知理论:1.认知理论介绍:认知理论是指人类思维、知觉、记忆、语言等认知过程的研究。

它关注个体的思维活动以及信息处理过程。

2.认知发展: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能力在不同阶段会有巨大变化,如将其分为儿童认知发展和成人认知发展。

3.认知结构: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思维活动依赖于其内部的认知结构,如图式、模式、概念等。

4.认知偏差:认知理论指出个体在信息处理中会存在认知偏差,如注意力偏颇、记忆错乱等。

5.应用与发展:认知理论在教育、临床、组织管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发展也促进了心理学研究的深入。

行为主义:1.行为主义介绍:行为主义是一种将心理活动定义为对环境刺激的响应的心理学理论。

它强调环境和刺激对行为的影响。

2.经典条件反射:行为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经典条件反射,即通过刺激和响应的关联来形成新的行为。

3.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主义认为通过奖励和惩罚可以塑造和改变个体的行为。

4.行为主义治疗:行为主义在临床心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

5.行为主义影响和争议:行为主义对心理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如忽略了内在心理过程等。

人本主义:1.人本主义介绍:人本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个体的自我实现。

它关注人的主观体验和个体的内心需求。

2.自我实现:人本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潜力的能力和愿望。

3.客观性和主观性:人本主义与行为主义不同,它注重个体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

4.心理治疗:人本主义提倡以人为本的心理治疗方法,如存在疗法、人际关系疗法等。

5.实际应用:人本主义在教育、咨询、组织管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积极心理学、组织发展等。

发展心理学:1.发展心理学介绍: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年的心理和行为发展过程。

有哪些常见的心理学理论和模型?

有哪些常见的心理学理论和模型?

心理学理论和模型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们为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框架和工具。

在心理学领域,有许多经典的理论和模型,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一些。

1.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心理学中最基础的理论之一,它解释了学习和行为的关系。

该理论认为,当一个无条件刺激(UCS)和一个中性刺激(NS)同时出现时,会引起条件刺激(CS)的反应。

经过多次重复,NS本身就能引起CS的反应。

这个过程被称为条件作用。

这个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和行为调节中。

2.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理论是由阿尔伯特·班德拉提出的,它认为一个人的信念和态度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成就。

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他们对自己能够完成任务的信心。

当一个人认为他们有很高的自我效能感时,他们更有可能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实现目标。

3.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它认为人的行为和情感都是受到潜意识的影响。

这个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和情感都是由潜意识的冲突和压抑所引起的。

治疗的目标是通过分析患者的潜意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4.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由让·皮亚杰提出的,它认为人类的认知能力是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发展的。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能力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这个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和儿童发展领域。

5.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由阿尔伯特·班德拉提出的,它认为人的行为和情感是受到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能力是通过社会互动和经验来发展的。

这个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社交心理学和跨文化研究领域。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学理论和模型,它们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框架。

这些理论和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情感,并为治疗和教育提供指导。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这些理论和模型,并开发新的理论和模型来更好地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

心理学理论和模型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们为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框架。

心理学原理有哪些

心理学原理有哪些

心理学原理有哪些1. 条件反射:心理学中的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个体在经历一系列刺激和反应之后,会形成特定的条件反射。

2. 加工深度:心理学中的加工深度理论指出,人们对于信息的加工方式分为浅加工和深加工,深加工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3.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探讨了个体在社交互动中是如何对他人的想法、情感和行为进行推理和理解的。

4. 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了解,包括自我认同、自尊和自我评价等方面。

5. 心理压力:心理压力是指个体面对外界环境或心理因素的挑战和压力所产生的心理状态,可能导致身心健康问题。

6.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研究了人类和动物如何通过经验和实践来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等。

7. 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们在面临冲突和不一致的认知时会感到不舒服,会主动寻找解决冲突的方式。

8. 儿童发展理论:儿童发展理论研究了儿童从出生到成年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能力的发展过程,如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发展理论。

9. 冲动控制:冲动控制是指个体抑制或管理冲动和欲望的能力,有助于实现目标和适应社会规范。

10. 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研究了个体的个性特点和特质,如内外向性、神经质和责任感等。

11. 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自身情绪的监控和管理,包括情绪表达、情绪调节策略和情绪智力等。

12. 高效学习策略:高效学习策略研究了如何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来提高学习效果,如分阶段学习和主动回顾等。

13. 注意力分配:注意力分配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对不同刺激的选择和集中,涉及到注意的分配和转移等。

14. 社会认知发展:社会认知发展研究了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规范、社会角色和社交技能的理解和发展。

15. 心理健康促进:心理健康促进研究了人们如何通过积极的心理策略和行为来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16. 决策心理学:决策心理学研究了个体在面临决策时的思考过程和决策偏差,如损失厌恶和确认偏误等。

心理学基础理论

心理学基础理论

心理学基础理论心理学是一门关注人类内心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它研究了思维、情感、行为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心理学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基础理论的支撑,这些理论帮助心理学家解释和预测人类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在本文里,我们将探讨心理学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应用。

1.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派别,它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我们通过学习和经验来形成习惯和行为模式。

例如,父母的奖励和惩罚会塑造孩子的行为习惯。

行为主义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动物行为研究和行为治疗。

2. 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关注人类思维和知觉的过程。

它探究我们如何感知、记忆、思考和解决问题。

认知理论认为,人类通过自己的思维和思考来理解世界,而不仅仅是对刺激做出反应。

认知理论还研究了注意力、记忆、语言和决策等方面的现象,对教育和临床治疗有重要影响。

2.1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了人类如何通过学习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学习方式,包括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等。

这些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和培训领域,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学习和记忆知识。

2.2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关注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根据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思维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

著名的认知发展理论家皮亚杰认为,儿童通过不同的认知阶段来理解世界,这些阶段包括感知运动期、前操作期和具体操作期等。

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和儿童心理学有重要影响。

3. 心理动力理论心理动力理论探讨了人类行为和冲动背后的驱动力。

心理动力理论认为,人类行为受到多种心理力量的影响,包括欲望、冲动和欲望的满足。

这个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帮助人们理解和管理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和抑郁等。

3.1 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理论心理动力理论的重要代表是弗洛伊德,他提出了包含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心理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行为和冲动受到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影响,而不仅仅是意识思维的结果。

有什么常见的心理学理论和模型?

有什么常见的心理学理论和模型?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实践。

心理学理论和模型是心理学研究的基础,它们为我们解释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本质,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预测和干预人类行为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学理论和模型,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弗洛姆的逃避-规避模型和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结论等。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心理学中最著名的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些需求按照层次递进的方式排列,当一个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时,人们才会去追求下一个层次的需求。

例如,当一个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会开始追求安全和稳定,而当他的安全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会开始追求归属和爱的需求。

这一理论为我们解释了人类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评估和满足人类需求的方法。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心理学中另一种重要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每个阶段的认知能力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限制,这些特点和限制决定了人类行为的表现和发展。

例如,在感知运动期,婴儿只能通过感官和运动来探索世界,而在形式运算期,人们已经具备了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这一理论为我们理解人类认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教育和培养人类认知能力的方法。

弗洛姆的逃避-规避模型是心理学中一种常见的应激反应模型。

该模型认为,当人类遇到威胁和挑战时,他们会有两种应对方式:逃避和规避。

逃避是指人们试图避免面对威胁和挑战,例如逃跑、躲藏或忽略。

规避是指人们试图通过积极的方式来应对威胁和挑战,例如寻求帮助、改变自己的行为或寻找解决方案。

这一模型为我们理解人类应激反应的机制和方式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应对压力和挑战的方法。

斯坦福监狱实验是心理学中一项著名的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公招常见《心理学》经典理论试题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是依据人类的基本需要提出的。

马斯洛提出,基本需要有不同的层次,由下而上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需要的出现遵循着层次排列的先后顺序,一般来讲,人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对高一级需要的追求。

如果一个人的衣、食、住条件尚未得到保障,那么他会全力以赴工作,以获得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在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他才会考虑如何进一步学习,如何获得成就,如何得到他人的尊重,如何自我实现等等。

二、奥苏贝尔的动机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学校情景中的成就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方面的内容。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

在学习生活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是一种重要的和稳定的动机。

犹豫需要的满足(知识的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因而也称为内部动机。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这种需要从儿童入学时起,成为成就动机的组成部分。

自我提高内驱力与认知内驱力不同,它把成就作为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显然是一种外部动机。

附属内驱力,是指为了保持长者们(如教师、家长)或集体的赞许或认可,表现出要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这种动机特征在年幼儿童的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表现为追求良好的学习成绩,目的就是要得到赞扬和认可。

三、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愈强烈,工作积极性愈高,潜能发挥的愈好,取得的效率也愈大;与此相反,动机的强度愈低,效率也愈差。

因此,工作效率是随着动机的增强而提高的。

然而,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二十倒u形的曲线关系。

具体体现在: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动机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使个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

上述研究还表明: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的,依据任务的不同性质会有所改变。

在完成简单的任务中,动机强度高,效率可达到最佳水平;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中,中等的动机强度效率最高;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中,偏低动机强度的工作效率最佳。

四、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心理学研究证明,遗忘是有规律的。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先对遗忘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他选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学习材料,为了尽量避免已有的经验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实验师先让受试者讲材料记熟,之后再分别按不同的时间间隔重新学习这些材料,将重学时所节省的时间或次数作为指标,用以测量遗忘的进程。

结果表明,学习材料记熟后,经过1/3小时再重新学习,可以节省58.2%左右诵读时间;经过一天之后再学习,可节省33.7%左右诵读时间;六天后再学习,节省时间久缓缓地下降到25.4%左右。

艾宾浩斯依据这些数据资料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之后,一些心理学家选用无意义材料或有意义材料对遗忘的进程进行重复实验,结果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描述基本上是一致的。

从遗忘曲线中可以看到遗忘的进程:(1)遗忘是先快后慢的。

识记材料后再头脑中保持材料的数量随时间的演唱而递减,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特别迅速,遗忘最多;(2)遗忘是不平衡的。

保持数量随着时间的延长渐趋稳定,遗忘的速度逐渐缓慢;(3)总的趋势是最初忘得快,忘得多,以后忘得慢,忘得少。

五、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规律
儿童的道德性是从他律渐向自律按阶段发展的,即从服从他人的规定逐渐向服从自己内心规定发展。

所谓他律道德亦称“强制道德”,在5-----10岁之间出现。

它具有5个特征;1)服从规则,认为规则是神圣不可改变的;2)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是非,而不是从动机来判断好坏;3)单方面尊敬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
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4)看待行为有绝对化倾向(或全对,或全错),不能设身处地地看问题;5)赞成严惩,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

吧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相混杂,以为不端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上帝)的惩罚,所以认为人们生病受灾乃是自己行为不端的结果。

自律道德亦称“互惠道德”或“道德相对论”,在10岁以后出现。

起特征是:认为规则或法则是经协商制定的,可怀疑,可改变;判断行为好坏,不只看后果,还应考虑行为的动机;与权威和同伴相处彼此尊重,不仅能较高地评价自己的观点与能力,也能较现实地评判他人;能设身处地对他人行为进行判断,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几种观点;主张对犯错误者的惩罚较温和和贴切,帮助他们认识犯错误的原因,以利改正。

六、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于1916年对“比奈-西蒙智力量表”修订而成的,其后又进行了三次修订。

这个量表根据题目难易的程度按年龄分组,儿童通过的题组层次,用“心理年龄”(或译智力年龄)来表示。

例如,一个儿童通过了九岁组的题目,他的心理年龄就是九岁。

心理年龄除以实足年龄,再乘以100.,就是一个人的智力商数。

从公式可以看出智力年龄越是大于实足年龄,智商就越高,反之智商就越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