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岘山的神话传说

合集下载

湖北襄阳:有一座美丽的岘山

湖北襄阳:有一座美丽的岘山

湖北襄阳:有一座美丽的岘山襄阳城市屏障——美丽的岘山,山不在高,有汉水则灵汉晋以来,岘山的地理概念在不断发展。

最初,岘山仅只一座山头,望城池,扼驿道,临汉津,当关而立,小而险峻;唐代,“三岘”概念的提出,使岘山一山二名——原名岘山、美名岘首同时称颂,中岘紫盖、上岘万山与之并立;建国以来,襄阳历届政府在恢复岘山文化遗存、开发岘山地理资源中,将襄阳城南、城西南诸多山峰进行整体规划,统称岘山风景区,岘山遂成为群山的总称。

她横亘于襄阳城南,起于城西十里的万山,终于城南二十余里的百丈山,其中峰岭相叠,蜿蜒盘曲。

虎头山、望楚山、扁山涌浪若奔,高大巍峨;凤凰山、岘首山临水顾盼,秀逸挺拔,近在咫尺的汉水襟带左右,汉江似练,翠峰如簇,共同构成襄阳“名山、名水、名城”的精致格局。

羊祜研究会专家在堕泪碑前合影山以人传政因德彰岘山的文化源流,当发轫于西晋,自羊祜始。

羊祜(221-278),字叔子,来自于声名显赫的世家大族泰山羊氏,谥成,封侍中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世称羊叔子、羊钜平(曾封钜平子、侯)、羊成侯、羊公等。

以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

不论是在襄阳历史上还是中国历史上,羊祜都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他在西晋的由三国乱世而统一的进程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羊祜一生最大的功绩,在于他对西晋平吴的积极而卓有成效的筹划上,他两上平吴疏,晋武帝司马炎在他临终之际派大臣向他询问平吴之策,可以说是西晋大一统事业的坚定倡导者和执行者。

羊祜与襄阳、与岘山的的结缘,是在他出镇荆州之时。

荆州是平吴的关键之地,他考察晋吴之间的攻守形势,将驻跸之地选在了兵家必争之地的襄阳,与东吴展开了长达六年的对峙。

在这期间,羊祜在岘山上留下了这样一段佳话: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

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邹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

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

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

湖北襄阳的一些古老传说老故事

湖北襄阳的一些古老传说老故事

湖北襄阳的一些古老传说老故事1、解佩渚在襄阳城老龙瑅北面的汉江里,有很大一片沙洲。

这沙洲上林木葱茏,莽莽苍苍,好看极了。

人们叫他‘解佩渚’。

传说汉朝有个才子叫郑交甫的,有一次游襄阳,在这个沙洲上遇上了下凡的仙女,而且彼此一见钟情。

仙女于是解下身上佩戴的宝珠,送给了郑交甫,来表达对郑的爱慕。

这就是‘解佩渚’的故事。

2、玉印岩在南漳县巡检镇南条荆山的金镶坪出口。

在遮阴蔽日的高山边,有一个天然石窟,其上刻有‘玉印岩’三个大字。

传说两千多年前,楚国卞和就是在这里得到的名扬古今的和氏璧。

3、昭明台在襄阳城的中心地段,是为纪念南朝昭明太子萧统建筑的。

昭明太子是梁武帝长子,生在襄阳,他因为编辑‘昭明文选’而闻名后世。

由于这个建筑雄踞城中,巍峨壮观,因此,自古以来,就被誉为‘襄城第一胜迹’。

4、仲宣楼在襄阳城东南角城墙上。

东汉末年,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才华横溢的诗人王粲【字仲宣】据说就是在这里,写出了他的代表作‘登楼赋’。

他因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这反而使他的文学才华得到了极好的发挥。

‘仲宣楼’是后人为纪念王仲宣而建的。

5、老龙庙提起老龙庙的来历,襄阳城的老人大都知道一个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汉水经常泛滥成灾,害得襄阳一带的老百姓民不聊生。

为了拦住泛滥的江水,老百姓日夜挑土筑堤,可屡筑屡垮。

一天,一个道人经过,看到襄阳人修堤情况,十分同情。

于是这个道人脱下草鞋,拆开绳子,一头拴在万山腰上,一头钉在城墙上,人们沿草绳填土筑堤,从此拦住了洪水。

原来这个道人是个镇河神,他拆的草绳是一条老龙,后来人们就把这条堤称作老龙堤。

人们在堤上建了一座庙,供奉龙王,这就是老龙庙。

大小方诸山位于襄阳岘山之中,又名天帝山,俗称大朱山

大小方诸山位于襄阳岘山之中,又名天帝山,俗称大朱山

大小方诸山位于襄阳岘山之中,又名天帝山,俗称大朱山岘山位于襄阳城南,传说此处位于天下之中,《二十一史方舆纪要》书中写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

岘山被称为仙山,尊为“仙岳”,是与昆仑、蓬莱三神山、海内十洲并列的四大仙山之一。

岘山也是古代传说中的四大通天之梯其中的一个:昆仑山、不周山、岘山(肇山建木)、巫山(登葆山)。

大朱山又名方诸山、天帝山,为岘山诸峰之一,海拔353米,是岘山中的第五高峰,前面分别是伏羲山(扁山)、圜丘山(尖山)、隐仙山(岘山)、肇山(虎头山),五峰对峙,临汉水望襄阳。

此五山与岘首山、紫盖山、万山合称“三岘五仙”。

昊天上帝是周朝时天帝,东皇太一是楚人南迁信仰的至高神,其实昊天上帝和东皇太一是同一神,汉时又称为太一神,民间俗称老天爷。

闻一多《伏羲考》中考证东皇太一就是伏羲,楚帛书是先秦文献,记载了伏羲开辟天地的神话。

部分文献认为东王公就是东华帝君,是东皇太一降格后的仙,道教太乙救苦天尊来自太一神。

唐《墉城集仙录》:“在昔道气凝寂,湛体无为,将欲启迪玄功,生化万物,先以东华至真之气,化而生木公焉。

木公生于碧海之上,苍灵之墟,以主阳和之气,理于东方,亦号曰王公焉。

”襄阳岘山传说是木德人文始祖伏羲死后身躯所化,古时环山湖泽遍布,有鸭湖、洄湖和碧海湖(后称襄阳湖),据说东王公就是化生于襄阳岘山苍岩下的碧海湖之上,居郑家山仙人洞。

东王公和西王母的第四女南极夫人为了纪念父母是众仙之首,所以利用落在岘山的岱舆员峤之仙土建造了大方诸山,并在山上建了方诸宫,未用完的仙土建造了小方诸山,当地后来讹传为大朱山和小朱山。

因为岱舆员峤二仙山本是飘浮之山,所以经过改造的岘山也具有了飘浮的能力。

传说凡人所看的襄阳岘山是显化之山,通过特殊方法可以进入仙之岘山,此山如浮空之岛,众仙居之。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襄阳府部中记载,“圣人洞在(襄阳)县南二十里,唐时有一翁游此,形貌异常,故名。

”传说游岘山的就是天帝,最后天帝在大方诸山(大朱山)天帝宫飞升回天,所以大朱山也被称为天帝山,因为此处有天帝行宫,行宫朱墙黄瓦,仙气缭绕。

湖北襄阳:神奇的谷隐寺!美丽的岘山!

湖北襄阳:神奇的谷隐寺!美丽的岘山!

湖北襄阳:神奇的谷隐寺!美丽的岘山!今天有朋友邀我下次放假一起去谷隐寺。

我问他谷隐寺在哪里?他一脸惊讶的眼神看着我,说谷隐寺你也不知道吗?还说你是襄城人呢?白在襄城住了那么多年!他接着科普起来,谷隐寺就在岘山附近,习家池的后面。

古代文学家习凿齿就栖隐于此。

襄阳谷隐寺有1700多年的历史。

历史上的谷隐寺,环境景色十分幽美,岘山风景和习家园林与之相映。

宋代诗人曾巩在任襄州刺史时来游,并写了一首《谷隐寺》诗,诗中写道:“岘南众峰外,幽然空谷深。

丹楼依碧殿,藑出道安林。

我说我怎么不知道呢?朋友取笑就你这样的,还好意思说自己居住襄城十余年呢?……我反问他,搞的跟你去过一样,他却说也没去过,所以想去一下!我立刻百度脑补!原来真的有!不得不感叹自己的孤陋寡闻,果然不知谷隐寺,就不知岘山,不知岘山就不知襄阳啊!岘山主峰的东侧有一个小山头,其名曰:谷隐山,俗称鸡笼山。

以谷隐名山,源于晋代所建谷隐寺。

清代同治年间李士彬编纂的《襄阳县志·寺观》载:“谷隐寺在县南十里。

晋建。

谷隐寺是佛教中国化第一人释道安大师于襄阳弘法期间亲自选址修建的第一座寺庙,也是汉传佛教寺院重要发祥地。

对此,我知之甚少,甚至一知半解,虽说是襄阳人,对谷隐寺和岘山却知之甚少。

据说,韩国也有汉城,襄阳,江陵,岘山等地名,还要申请世界遗产“岘山文化祭”!据相关资料记载,岘山处处是名胜,遍身皆古迹,可谓一石一古迹,一木一景观。

从汉唐至明清,名胜古迹不胜枚举,现归纳如下。

一馆:桃林馆。

一殿:雨师殿。

二关:凤林关、柳子关。

二泉:龙泉、白马泉。

三潭:菊花潭、岘山潭、万山潭。

四池:习家池、凤凰池、濯笔池、洗药池。

九洞:蛮王洞、刘秀洞、扁山老虎洞、豹子洞、谢庄洞、大米洞,还有过流霞洞、广阳洞、过风洞。

一溪一湖一渠一渚:檀溪、鸭湖、南渠(襄水)、解佩渚。

三书院:凤山书院、冽泉书院、学业堂。

二台:汉皋台、汉阴台。

七亭:岘首亭、岘山亭、汉广亭、濯汉亭、渔乐亭、翊襄亭、仰止亭。

关于襄阳的神话故事

关于襄阳的神话故事

关于襄阳的神话故事襄阳,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之一。

这座城市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有许多令人惊叹的神话故事。

让我们一起探索襄阳的神秘面纱,了解这些绚丽而动人的传说。

在远古时代,襄阳周边山脉中,有一只雄鸟,它羽毛如火,飞翔于蓝天之上。

这只雄鸟名叫凤凰,代表着不朽和重生。

人们相信,凤凰是神话中的神兽,它能带来好运和繁荣。

凤凰关于襄阳的传说也是流传至今。

据传,在古代,襄阳的城墙曾多次被敌军攻破。

当时的统治者非常担心,他们希望能够找到一种神奇的力量来保护城墙。

于是有一位神秘而古老的老人出现了,他说自己是凤凰的使者,并且带来了这位神兽的祝福。

人们真诚地向凤凰祈祷,请求它的帮助。

随着时间的推移,凤凰的形象逐渐成为襄阳的象征,人们对凤凰抱有崇拜和敬畏之情。

每当襄阳的城墙面临危险时,凤凰会以炽热的火焰包裹着整个城市,将敌人击退。

这个故事不但让人们感到自豪,也成为了鼓舞人心的象征。

另一个与襄阳有关的神话故事是关于女娲的传说。

据说,在远古时代,女娲创造了人类,并亲手雕刻了襄阳的山川和河流。

她用巨石拆掉了仙女山上的一座山峰,形成了襄阳的城墙,为这个城市带来了永恒的守护。

女娲也是个善良而又聪明的女神。

有一次,襄阳遭受严重干旱,百姓们饥渴难耐。

女娲心生怜悯,她用巨大的力量打开了一座山,让泉水喷涌而出,为襄阳带来了丰沛的水源。

这个神迹使得襄阳人民生活得到了保障,人们永远将女娲视为城市的守护者和恩人。

此外,襄阳还有许多与诸葛亮有关的传说。

诸葛亮是著名的三国时期的智将,也被视为智慧和勇气的象征。

据说,诸葛亮在襄阳居住过一段时间,并留下了许多智慧的足迹。

诸葛亮卓越的才华和非凡的智慧使他成为了襄阳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他被描绘成一个化身智慧的神仙,经常在城市的庙宇中被供奉和敬仰。

襄阳的神话故事丰富多彩,这些故事不仅富含情感,也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和祝愿。

它们成为了城市的象征,给予人们力量和鼓舞。

今天的襄阳已不再是古代的样子,然而这些神话故事仍然流传在人们的心中。

蚩尤出自羊水,故里故都襄阳故事多

蚩尤出自羊水,故里故都襄阳故事多

蚩尤出自羊水,故里故都襄阳故事多《归藏》载:“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

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

”姜水诞生了炎帝,姬水诞生了黄帝,而蚩尤则出生在羊水。

羊水位于襄阳襄州区峪山镇,现名羊桥河(秦咀河)。

羊水是汉江支流淳河的南支,发源于襄阳西南的长山和雷公山(襄州、枣阳、宜城交接处)的泉眼村,村中之泉又名蚩尤泉,村后庙山旧有蚩尤庙故名。

蚩尤的妻子玉姬(玉娘)传说也是出生在附近的潭水。

羊水(羊桥河、秦咀河)流经峪山镇的泉眼村、长山村、陈集村、熊湾村、武马岗村、园艺场,东津镇秦咀村。

潭水又名潭家河(王咀河)流经峪山镇泉水村、下河村、方集村、方勤村、王咀村、熊湾村、金寨村。

潭水与羊水平行,一同注入淳河。

羊水下游有一大湖,名为蚩尤湖,上世纪筑坝拦水取名秦咀水库,湖中有百亩小岛古名蚩尤岛,蚩尤和玉姬经常来此游玩练武。

蚩尤之母有一天到雷公山(古名瀴源山)游玩,终于登上了最高峰大古顶,突然一声巨响,雷声震天,暴雨如注,感孕怀蚩尤,后来在羊水河边生下蚩尤,以水为德。

《襄阳府志》载:玉山,县东南三十里。

山体莹洁如玉,盛产白土和白玉,玉姬母亲曾在此梦到很多蝴蝶,然后怀孕。

后来在潭水生下玉姬也被人称为玉娘,据说玉姬出生时天生异象,白云铺满天空,蝴蝶飞舞,小鸟鸣唱,玉姬香气四溢,含玉而出。

蚩尤和妻子玉姬出生在襄阳的羊水(羊桥河)和潭水(潭家河),在襄阳其它地方也流传着很多蚩尤和玉姬的故事。

比如埋葬蚩尤的雷公山,蚩尤故都凤凰咀遗址也发现了距今5200到4200年的城墙和护城河,炎帝妹妹玉姬留恋的鱼梁洲以及玉姬常游的蚩尤湖等。

这些遗迹有的已成为美丽的风景,有的掩埋土中待人再次发现,有的只剩下美丽传说,有的则消散在风中。

雷公山又名雷鼓山、大鼓山、石鼓山、石虎山因为此山隆隆作响之声,似雷神击鼓。

亦名瀴源山,盖瀴水出此山中,此山整体神似牛头形状,蚩尤图腾之一就是牛。

《隋书·地理志》蔡阳:“有大鼓山。

”《舆地纪胜》卷88枣阳军:瀴源山“在枣阳县南七十里。

襄阳岘山简介

襄阳岘山简介

襄阳岘山简介
岘山是襄阳古城的名胜之一,因其山形如人的臂膊,又称臂山余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历代都有修葺。

相传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欲伐蜀,兵至襄阳,闻襄阳有一山,如臂使指,可攻可守,便率军攻之。

山高数十丈,其上无路可登。

曹操乃令士兵在山下挖一大坑,将军士们都下去在坑中休息。

不久有人发现一只大龟驮着军粮往上爬。

曹操大喜,令将士们将军士们的尸体和粮食都丢入坑中。

尔后有士兵发现每到月圆之夜便有一股清泉从山壁上流下。

后来得知那是一处泉水涌出之处。

此后历代都有修葺,到了唐朝时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

宋人姜夔在《岘山集》中写道:“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万里清光共浮天,无物不可凌谢。


岘山因三国时的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著名历史人物曾在此饮酒赋诗而闻名全国。

历代名人在此留下许多诗篇:如唐代大诗人孟浩然诗曰:“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北宋文学家苏轼则有:“鹿鸣思贤者”的佳句;北宋诗人陆游也留下了:“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
初平云脚低”等千古名句。

—— 1 —1 —。

湖北襄阳:真武大帝修炼选址的传说

湖北襄阳:真武大帝修炼选址的传说

湖北襄阳:真武大帝修炼选址的传说真武又称玄天大帝、玄武大帝、无量祖师等,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为道教玉京尊神,湖北武当山信奉的主神。

襄阳真武山门牌【团山】:真武来到了东津庄冲村,看到村西的山奇石怪,风景秀丽,有仙气,准备在此修炼。

就报梦给东津的香主,让香主安排“四大手续”(能在州府一级活动的人)和“八村”(能在县衙活动的人)捐资修庙。

“四大手续”、“八村”们就四处奔波,筹款筹物,修路建庙。

半年时间不到庙修好了。

真武往山头上一坐,把山坐了一个大坑,山头没有了,寺庙顿时颤颤晃动。

真武无奈,只好西行。

此山,因真武坐时颤颤(方言读“shan”)晃动,人们就称此山为颤颤山。

后来,因真武欲在此山修炼,认为有仙气,人们在颤颤山上,建起了颤颤寺。

当时,颤颤寺香火旺盛,声名远扬。

特别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远远近近的香客,络绎不绝,前来朝拜。

民间艺人在此连唱三天大戏。

可惜寺庙1942年被冯玉祥的部队修筑工事所毁,只留下一些残缺神像。

为此庄家冲一带流传有一句歇后语:“冯玉祥烧庙——留神”。

现在神像也没有了,只有一些残砖破瓦,见证当年寺庙的兴旺。

襄阳真武山道观【歪头山】:真武趟过汉江,来到一个山脚下。

当时烈日当头,天气炎热。

祖师不禁自言自语:“要是山头能歪过来,挡住太阳就好了。

”话音刚落,这山头忽的一下就歪过来把太阳挡住了,后来人们称此山为歪头山。

【扁山】:祖师又登上了一座比较高的山,他坐在山头上向北观看,襄樊二城尽收眼底。

无意间他两腿用力一夹,把山给夹扁了,这就是现在的扁山。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佑圣真君、玄武大帝,亦称荡魔天尊【龟山(真武山)】:祖师见团山、歪头山、扁山都不坚固,不宜建庙,又来到了龟山,只见龟山稳如磐石,景色宜人,只可惜离汉江太近,鱼腥味太重。

祖师说,先在此建一小观吧。

观建起后,人们称其为真武观,真武观所在的龟山,由此改称为真武山。

又传说,明永乐十年(1412),明成祖降谕修复武当山道教宫观,崇祀真武大帝。

襄阳南漳女娲传说

襄阳南漳女娲传说

襄阳南漳女娲传说女娲与指山岩相传远古时的南漳县巡检镇指山坪有一座山叫清溪山,因山上生长着一种叫牛楠藤的植物,每当春末夏初,牛楠藤就盛开出紫艳艳的花,花期长达近月,藤上花团紧簇,藤下花瓣如毯,这时,整座山便一片冷紫,故清溪山又名紫山。

某一天,天突然穿了个窟窿,地上洪水肆虐,生灵涂炭。

女娲氏奉命辟青溪山炼石补青天,紫艳艳的清溪山,被辟成了陡岩,更名为紫山岩。

岩顶28个狮子头,偷偷跟着仙人走,摇摇摆摆下荆州。

仙人发觉,担心紫山岩走到荆州阻挡沮漳水,殃祸无穷,就转身挥手一指,岩停了,紫山岩就成为了'指山岩'。

岩间有两条直裂峡谷通顶,险而奇,风啸而谷鸣,人至而猿惊,传说是嫦娥奔月从这里起步留下的痕迹。

指山岩尤为壮观,屹立于坪之南,削壁千仞,连绵20华里。

岩顶雄踞28个山峰,如群狮拱北斗。

中段岩沿存有两进三上的石砌房屋,传说是鬼谷子讲学之处。

岩间有28个石洞,最大者可容千余人,传说为鬼谷子曾在此隐居,后为人们避兵难之所。

女娲与飞凤山传说,女娲娘娘在补天时,匆忙间把伏羲送给女娲娘娘的定情之物——太极玉佩堕落人间。

此玉佩正反两面,正面先天无极图,反面后天太极图。

因为神通广大,所以引来了魔王的争抢。

神魔大战中,魔王渐败,但是依然不敢认输,便对玉帝说:“这不公平!有能耐,让玉佩自己挑选她的新主人。

”为了让魔族心服口服,玉帝和女娲娘娘的子女们商议,让太极玉佩自己决定它的落脚点,一切随缘。

太极玉佩跟随伏羲、女娲娘娘年代久远,早已颇具灵性,选择降落在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九集镇胡家棚村七组飞凤山上,化成一个旋转的太极图。

那时飞凤山还是一片大海,玉皇大帝命龙王神吸干海水,令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神镇守山脉,命仙鸟凤凰、仙兽麒麟召来奇鸟异兽,让花草树木仙子撒播奇花异草,从此,飞凤山灵应甚多。

女娲与和氏璧南漳人民自古就有崇玉的情结、赏玉的习行。

民间认为,当初女娲娘娘在荒山无稽崖下炼石补天,炼了三万三千三百六十一块宝石,补天后仅剩下一块放在荆山脚下岩洞里作镇山之宝,以便传世。

襄阳鹿门山(关于女娲在此抟土造人的传说)

襄阳鹿门山(关于女娲在此抟土造人的传说)

襄阳鹿门山(关于女娲在此抟土造人的传说)襄阳鹿门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

因汉末名士庞德公、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皮日休相继在此隐居而名闻遐迩,史有”鹿门高士傲帝王”之说,传说女娲在此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故女娲归天之后身体化为形状似凤凰的鹿门山,后人谓之“圣山”。

鹿门山为五座山峰组成,狮子山秀、香炉山幽、霸王山雄(黎丘山)、鹿门山峭、女娲山旷(李家山),置身其中,仿佛徜徉在林木茂密、野花飘香、云雾缭绕的仙境。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

又称娲皇、女阴,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

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襄阳民间传说女娲娘娘身边有二神鹿名为苏、岭,为女娲使者坐骑。

襄阳当地流传有很多女娲的传说故事,襄阳本土节日穿天节据说也和女娲有关。

下面县市也有女娲神话故事流传,如南漳的指山岩、飞凤山,枣阳的飞来石,谷城的石花,保康《黑暗传》等。

女娲娘娘曾经和伏羲在襄阳拯救过黎民百姓,传说襄阳岘山为伏羲所化,鹿门山为女娲所化。

鹿门山有一座山峰名为霸王山古称黎丘山。

传说天地开辟之后世间万物具备,单独没有人类。

女娲感觉世间缺少灵气,一日行至黎丘,女娲在水中看到自己倒影,突然想如果能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一种生物多好。

于是抓起黄土按自己的样子捏了泥人,这些泥人一放到地上就活了过来。

因女娲在黎丘抟土造人故被称为黎民百姓。

女娲为了让人类繁衍生息,在黎丘制嫁娶,从此以后人类越来越多。

盘古开天辟地,洪荒结业,人神相安。

后有共工与祝融氏战,败而怒触不周之山。

于是,天南倾,地东陷,荆山溃崩,襄水倒流,骤雨如注,洪水泛滥。

襄人饱受其害,结筏而栖;望天漏以补,盼水退还田。

时有女娲氏觅五圭于襄阳香炉山炼石补天;伏羲氏系息壤平水布土。

襄人得息壤置于筏,筏化绿洲。

探秘襄阳岘山十六洞!

探秘襄阳岘山十六洞!

探秘襄阳岘山十六洞!襄阳岘山,为赤松子洞府道场,传说伏羲死后葬在此处,身体化为岘山诸峰。

因“山小而险”、“岭小高也”而成为国内名山。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趣,岘山又因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秀丽优美的自然风光、依城傍水的地理位置,受到越来越多的登山爱好者和户外爱好者所喜爱。

其中,岘山洞穴为成旅游者探寻和访幽的重要内容。

一、岘山洞穴总数及分类经过really8年来的探寻,岘山一共有十六处洞穴,分五种情况。

第一类,清乾隆版《襄阳府志》等有记载,共九处。

1、谢庄洞,今仙人洞。

“凤凰山(今郑家山),县西南五里。

梁武帝立寺其上,今废。

有洞曰谢庄洞,岩曰谢公岩。

宋谢庄任襄,暇时出游于此。

”据《襄阳县志》记载,“明太子太保吏部尚书郑继之墓初葬于城西龟山,后改葬城南仙人洞。

”郑家山因而得名。

洞上有谢公岩,六朝谢庄镇襄阳期间曾多次游此,峭壁之下有断崖悬出,形如虎口,石壁上有明朝戴蒙的“苍岩”二大字,因年久风化,不可辩认。

2.栖霞洞(今也称岘石洞、阳广洞)。

“岘石寺,在县西八里。

寺后有巨石耸然特峙,上题岘石二大字。

石之南为栖霞洞,洞前多名人题咏,然已残蚀漫灭,不可识矣。

过洞为啸月亭,今亦圮。

”石洞位于襄阳城南4公里的岘山北坡。

该洞系石灰岩溶洞,后经人工开凿,洞高约2米,宽1.9米,深4.6米。

进洞后向东拐又有一室,洞口东西两侧分别刻有“栖霞”、“啸月”题刻,洞口的上方与两侧有题跋八块。

在岘石洞西南约20米的地方,有一数丈高的的蘑菇状巨石拨地而起,上刻有“岘石”二字,每字约两尺见方,浑厚有力,故以“岘石”命名此洞。

岘石洞东侧原有羊叔子亭,是为纪念晋朝镇南将军羊祜而修建,洞下山腰有块2500平方米的平地,为岘石寺遗址。

遗址处现在还存有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重修岘山寺石碑一通,记载此寺始建于晋代。

自隋唐以来,历经维修。

岘石背面有八百年前的游记摩崖,记载了阳广洞、壶天阁、栖霞洞、啸月亭等文化胜迹。

3.蛮王洞。

“卧龙山(今岘山),山之西,其下为凤林关,故知凤凰名山,不当独指城南五里之山耳。

跟着东坡去旅行:襄阳岘山,一座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山

跟着东坡去旅行:襄阳岘山,一座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山

跟着东坡去旅行:襄阳岘山,一座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个人认为这首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是本土诗人写得最好的岘山诗。

岘山,是湖北襄阳城西南诸山的总称,自古是襄阳城的天然屏障。

跟着东坡足迹游到襄阳,沿着岘山绿道登岘山羊祜山,不时碰到远足和户外爱好者,艳羡之余,只恨假期太短,因为岘山诸峰包括岘首山(下岘)、紫盖山(中岘)、万山(上岘),什么“二关九洞、三潭四池、七亭九宅......”,胜迹实在太多太多,流传下来诗文典故数不胜数。

光是唐朝一代,陈子昂、张九龄、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孟郊、贾岛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著名诗人都在此驻足,为岘山赋诗扬名。

历朝历代的积淀,垒起了岘山这座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山。

北宋嘉祐五年(1060)二月,号称“三苏”的苏洵及苏轼(苏东坡)、苏辙父子三人从家乡眉山出发回京城开封,途经襄阳,游岘山,大文豪苏东坡作《岘山》诗:远客来自南,游尘昏岘首。

过关无百步,旷荡吞楚薮。

登高忽惆怅,千载意有偶。

所忧谁复知,嗟我生苦后。

团团山上桧,岁岁阅榆柳。

大才固已殊,安得同永久。

可怜山前客,倏忽星过罶。

贤愚未及分,来者当自剖。

年青的东坡自蜀而来,登高岘山,有感而发。

为何惆怅?不遇羊祜也。

西晋羊祜,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文学家,与三国时诸葛相比,才智相若,只因西晋朝代不显,知之者少。

其定策灭吴,屡建功勋;德才兼备,声名远播。

死后,襄阳百姓感其恩德,在岘山建庙立碑,游客睹碑流泪,因此称碑为“堕泪碑'。

后人则用望碑堕泪的典故来借喻死者德高望重。

“可怜山前客,倏忽星过罶”,东坡认为人生短暂,稍纵即逝,得抓紧时间建立功业,否则到老时,尚不分贤愚,那就太可悲了,以诗言志,并告诫来游岘山者一定要自我剖析深思。

襄阳岘山处处是名胜,遍身皆古迹,可谓一石一古迹,一木一景观。

襄阳岘山处处是名胜,遍身皆古迹,可谓一石一古迹,一木一景观。

襄阳岘山处处是名胜,遍身皆古迹,可谓一石一古迹,一木一景观。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这首《与诸子登岘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山水诗。

此诗因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而作,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怀古伤今,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

(大话襄阳团队合影)今天咱们说的岘山诸峰包括岘首山(下岘)、紫盖山(中岘)、万山(上岘),是一座正宗的历史文化名山。

她背靠巍巍大荆山,环抱“铁打的襄阳”,遥控“纸糊的樊城”,峰岩直插滔滔汉水,雄据一方。

(图片来源:张沛)岘山处处是名胜,遍身皆古迹,可谓一石一古迹,一木一景观。

据初步了解,从汉唐至清末,著名的名胜古迹不胜枚举。

一溪一湖一渠一渚:檀溪、鸭湖、南渠(襄水)、解佩渚。

一馆:桃林馆。

一殿:雨师殿。

二台:汉皋台、汉阴台。

二观:真武观、黄龙观。

二泉:龙泉、白马泉。

二关:凤林关、柳子关。

三祠:羊杜祠、唐宰相张公祠、忠节祠。

三学院:洌泉书院、凤山书院、学业堂。

三潭:菊花潭、岘山潭、万山潭。

三庙:羊候庙、汉主庙、伏羲庙。

四池:习家池、凤凰池、濯笔池、洗药池。

七亭:岘首亭、岘山亭、汉广亭、濯汉亭、渔乐亭、翊襄亭、仰止亭。

九洞:蛮王洞、刘秀洞、扁山老虎洞、豹子洞、谢庄洞、大米洞,还有流霞洞、广阳洞、过风洞。

九个名人故宅:习氏故宅、庞德公故宅、王仲宣故宅、杜甫故里、张柬之故园、皮日休故宅、徐庶故里、张子容故里、涧南园—孟浩然故居岘山十多座名寺:谷隐寺、卧佛寺、岘石寺、檀溪寺、凤林寺、景空寺、甘泉寺、龙泉寺、延庆寺、黄龙寺、保堤寺、愆恩寺、白马寺、铁佛寺、龙兴寺、清凉寺、朝阳寺、万寿寺、尼姑庵。

摩崖石刻甚多:李曾伯襄樊铭、南宋赵淳扫墓记事铭、堕泪碑、杜预记功碑、来将军去思碑等,岘石、苍岩、栖霞、啸月、楚岩等字摩刻仍清晰可见。

二十三名人墓:昭王墓、汉襄阳侯侍中习郁墓、晋太医王叔和墓、唐处士孟浩然墓、宋通判徽州赠少保王纲墓、元湖广行中书省左丞阿里罕墓、元翰林学士畅师文墓、礼部尚书任亨泰墓、都督同知王信墓、襄阳知府何源墓、山东副使宗理墓、礼部尚书艾福墓、刑部侍郎孔文英墓、广州府同知邵济墓、大理寺丞郑杰墓、封御史刘大经墓、子大理寺丞存义墓、御史曹璘墓、御史康庆墓、盩厔知县郑达墓、太子太保、吏部尚书郑继之墓、国军二十七师师长冯安邦墓。

古代襄阳臧否故事

古代襄阳臧否故事

古代襄阳臧否故事蔡瑁,字德珪,襄阳人.性豪自嘉,少为魏武所亲.刘琮之败,武帝造其家,见其妻子,曰:“德珪,故忆往昔共见梁孟星,孟星不见人时否?闻今在此,那得面目见卿耶?”汉末,诸蔡最盛,蔡讽姊适太尉张温,长女为黄承彦妻,小女为刘景升后妇,瑁之姊也。

瑁,刘表时为江夏、南郡太守,镇南大将军军师;魏武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汉阳亭侯。

魏武虽以故旧待之,而为时人所贱.其一,刘表长子曰琦,表始爱之,称其类已.久之,为少子琮纳后妻之侄,瑁,外甥张允,并得幸于表.琮有善,虽小必闻;有过,虽大必蔽.蔡氏称美于内,允、瑁颂德于外,爱憎由之,而琦益疏,乃出为江夏太守,监兵于外.瑁、允伺其过阙,随而毁之,美无显而不掩,阙无微而不露。

于是表忿怒之色日发,诮让之言日至,而琮竟为嗣矣。

其二,是时,瑁家在蔡洲上,屋宇甚好,四墙皆以青石结角,婢妾数面人,别业四、五十处。

习温,三国刘备裨将军习珍之子。

习温,识度广大,历长沙、武昌太守,选曹尚书,广州刺史.从容朝位三十年,不立名迹,不结权贵。

饮酒一石乃醉.长子宇,执法郎.曾取急归,趋车乘道,宾从甚盛。

温怒,杖之曰:“吾闻生于乱世,贵而能贫,始可以亡患;况复以侈靡竞乎。

”向朗,字巨达,襄阳宜城人。

少师事司马德操,与徐元直﹑韩德高﹑庞士元皆亲善。

刘表以为临沮长。

表卒,归先主,为巴西﹑牂牁﹑房陵太守。

及後主立,为步兵校尉﹑丞相长史。

朗素与马谡善,谡亡,[朗]知情不擧,遂因之免官。

亮卒後,徙左将军;追论前功,封显明亭侯。

延(禧)[熙]十年卒,遗言戒子曰:“《传》称'师克在和不在众’。

此言天地和则万物生,君臣和则国家平,九族和则动得所求,静得所安。

是以圣人守和,以存以亡也。

吾,[楚国之小子耳,而]早丧所天,为二兄所诱养,使其性行不随禄利以堕。

今唯贫耳,贫非人之患也,唯和为贵。

汝其勉之!”李衡,字叔平,襄阳卒家子也。

汉末入吴,为武昌庶民。

闻羊道有人物之鉴,往干之。

道曰:“多事之世尚书剧曹郞才也。

襄阳习家池的传说

襄阳习家池的传说

襄阳习家池的传说
襄阳城南10华里,岘山南麓的阎家冲内,有一家襄阳最早的私家园林建筑——习家池。

这习家池,乃是东汉襄阳候习郁所建私家园林。

据说襄阳人习郁,在东汉建武年间(公元25至56)官拜侍中郎,因随光武帝刘秀巡察襄阳苏岭山一带,夜晚与皇帝同梦苏岭山神前来朝拜,皇帝高兴,念他建鹿门寺有功,就封他为襄阳候。

习郁回到襄阳后,就在襄阳城南选址,于岘山山南麓建宅盖屋,并引白马泉水筑池,池中起钓台,台上建亭,列植松篁于池侧,夹道是楸竹间植,池中是莲芡覆盖。

这里池台绿岸,景色别致,是宴游之佳处。

习家池背山面江,风光秀丽,除池泉、钓台、亭阁外,后人还在附近建有习郁祠、习郁墓、杜甫草堂、四贤祠等多组纪念性建筑。

自汉晋以来,一千九百多年间,这里就一直是襄阳的游览胜地,也是我国最早的私家园林花园。

习家池“水泓然下,布文石翠,鉴毛发,溅珠浮水面,与吾郡趵突、珍珠、金钱诸泉相似”(清人王世祯语),是游宴之名处加上习郁官高位显,来往游拜的官宦、富豪络绎不绝。

习郁的后人习凿齿在此攻读成才、著述《汉晋春秋)成名,更为习家池增添了光辉。

西晋怀帝永嘉三年,山简为征南将军,都督荆、湘、交、广四州(今两湖两广一带) 诸军事,长期镇守襄阳。

当时四方动乱,天下分崩,王威不振,朝野惧危。

但山简视之淡然,公务之余,常到习家池饮宴,每饮必尽欢醉而归,并称此池为高阳池。

故时人为之歌曰:“山公何所指,往至高阳池。

日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篱。

举鞭问葛强,何如并州儿?”山简的故事,引出了唐代诗人王维在《汉江临眺》中咏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的经世佳句。

襄阳古城的故事

襄阳古城的故事

《襄阳古城的神秘传说》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襄阳古城的故事。

襄阳古城可老啦,它有好多好多的秘密。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襄阳古城里有一个勇敢的将军。

有一次,敌人来攻打襄阳城,将军带着士兵们拼命抵抗。

敌人特别凶猛,一直攻打城门。

可是将军一点儿也不害怕,他站在城墙上,大声地指挥士兵作战。

士兵们也很勇敢,他们用弓箭、石头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最后,敌人没办法,只好灰溜溜地逃走啦。

还有一个传说,说襄阳古城里有一个神奇的宝藏。

很多人都想找到它,但是谁也没找到。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襄阳古城找找看呀?《襄阳古城的有趣故事》小朋友们,襄阳古城还有很多有趣的事儿呢。

有一只小猴子,它特别调皮。

有一天,它跑到了襄阳古城里玩耍。

它看到城墙上有很多旗子,就想去抓。

结果不小心摔了下来,还好被一个好心的老爷爷救了。

小猴子可感激啦,它决定以后不再调皮捣蛋。

还有一次,一个小朋友在襄阳古城里迷路了。

他急得大哭起来。

这时候,一只聪明的小鸟飞过来,带着小朋友找到了回家的路。

襄阳古城是不是很有趣呀?《襄阳古城的美丽故事》小朋友们,襄阳古城可美啦。

春天的时候,古城里的花开了,红的、粉的、白的,好看极了。

夏天,城墙上的大树长满了绿叶,像一把把大伞,给人们带来阴凉。

秋天,树叶黄了,风一吹,就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

冬天,下了雪,襄阳古城就像一个白色的童话世界。

有一对夫妻,他们特别喜欢襄阳古城。

每年都会来这里拍照留念。

他们说,襄阳古城的美,怎么看也看不够。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襄阳古城吗?。

伏羲与襄阳岘山的前世今生,襄阳是否每年也要举行祭典?

伏羲与襄阳岘山的前世今生,襄阳是否每年也要举行祭典?

伏羲与襄阳岘山的前世今生,襄阳是否每年也要举行祭典?《帝王世纪》云:“伏羲葬南郡,在襄阳“。

据说伏羲陨落之后葬在南郡襄阳的岘山中。

世人为了纪念这位远古的伟大帝王在襄阳的紫盖山上修建了石头建的伏羲庙,庙中立有伏羲石像一尊,庙前有石制牌匾一付。

直到南北朝时香火一直十分兴盛,而且时常有紫雾缭绕,故称紫盖山。

史引东汉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云:“伏羲葬南郡,在襄阳”。

(唐朝)司马贞《史记·三皇本纪》云:“按皇甫谧,伏牺葬南郡”。

(南宋)罗泌撰《路史》云:“伏羲……世纪云葬南郡在襄阳”。

(清代)马骕撰《绎史》云:“帝王世纪庖牺氏在位一百一十年崩葬南郡”。

(清代)夏力恕《湖广通志》载:伏羲葬南郡少昊葬长沙舜葬零陵。

据说伏羲陨落之后葬在南郡襄阳的岘山中。

世人为了纪念这位远古的伟大帝王在襄阳的紫盖山上修建了石头建的伏羲庙,庙中立有伏羲石像一尊,庙前有石制牌匾一付。

直到南北朝时香火一直十分兴盛,而且时常有紫雾缭绕,故称紫盖山。

但世风日下,战乱不断,饿殍遍野,民风也不如上古时期淳朴。

已升天为神的伏羲天帝看到这一切,心中痛惜,化为凡人下届点播世人。

但是当时在伏羲庙的一位年轻人不仅不领情还对伏羲神像不敬。

伏羲一气引来一阵天罡雷风,刮倒了紫盖山上的伏羲庙。

从此伏羲庙又化为砂石散落山中。

而庙前的石制牌匾也被刮到了南边群山间,并化为一座山峰,因为这座山是伏羲庙的牌匾所化,而且又形似匾所以被襄人称为匾山,后讹音为扁山。

石像也同时飞落到南边化为一座山峰,因为此山奇险陡峭故俗称尖山。

伏羲是传说中的中国人文始祖之一。

据《辞源》伏羲条载:“古代传说中的部落酋长,即太昊。

风姓。

相传他始画八卦,教民捕鱼畜牧,以充庖厨。

又名庖牺(《易·系辞下》),又作宓羲(《后汉书·古今人表》)、伏戏(《庄子·大宗师》、《荀子·成相》、《淮南子·览冥》)。

宓,即古伏字。

”又,或作炮牺(《汉书·律历志》)、包羲(《周易·系传》);或称皇羲、羲皇;太昊,亦作太皞(hao)、太暭、太曎。

华夏第一仙人——赤松子!

华夏第一仙人——赤松子!

华夏第一仙人——赤松子!赤松子又名赤诵子,学五千文,号左圣南极南岳真人左仙太虚真人,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上古仙人被称为“华夏第一仙人”。

中国最出名的仙人应该是黄帝、老子、广成子等,但是根据现有古文献记载他们出现的时间都比赤松子晚。

古书记载在神农时赤松子已经位列仙班并且还教神农修道,广成子则是在黄帝时期成仙,黄帝是晚年时期飞升,老子则在春秋时期才出现。

更早的伏羲女娲等则被称为创世神非单纯的仙人,所以赤松子被尊为“华夏第一仙人”。

《列仙传》开篇第一位写的就是赤松子。

赤松子相传为神农时雨师。

能入火自焚,随风雨而上下。

赤松子教神农氏袪病延年。

他还能跳入火中去焚烧自己而无任何损害。

他常常去神仙居住的昆仑山,住在西王母的石头宫殿里。

他还能随着风雨忽上忽下戏耍。

炎帝的小女儿追随他学习道法,也成了神仙中人,与他一起隐遁出世。

到了高辛氏统治时,他又出来从当雨师布雨,现在天上管布雨的神仙仍是赤松子。

赤松子洞府道场位于襄阳岘山石室。

赤松子既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亦是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万世基业的中华帝师。

记载其事之典籍,当以《淮南子·齐俗》为最早,继以《列仙传》而详其事。

刘安云:“今夫王乔、赤诵子,吹呕呼吸,吐故纳新,遗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眇,上通云天。

”高诱注曰:“赤诵子,上谷人也。

病厉入山,寻引轻举。

”《列仙传》谓:“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

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

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

至高辛时复为雨师,今之雨师本是焉。

”《上清太极隐注玉经宝诀》:“劫始以来,赤松子、王乔、羡门、轩辕、尹子,并受五千文隐注秘诀,勤行大道,上为真人之长者,寔要注之妙矣。

”《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贤者欲修无为之大法,是经可转,及诸真人经、传亦善也。

唯《道德五千文》,至尊无上正真之大经也。

大无不包,细无不入,道德之大宗矣。

历观夫已得道真人,莫不学《五千文》者也。

湖北襄阳:大朱山与小朱山的传说故事

湖北襄阳:大朱山与小朱山的传说故事

湖北襄阳:大朱山与小朱山的传说故事大朱山海拔353米,小朱山海拔303米,位于襄阳南部岘山群山中。

东临汉江,北望襄阳,西依隆中,南屏荆山。

襄阳岘山中的大朱山与小朱山,群山环抱、风景秀丽!大朱山以巍峨挺拔、风光秀丽而闻名。

因与小朱山南北相依对立,古有“双朱相偎”之说,被列为岘山胜景。

传说赤松子居住在襄阳大朱山的石室中,能够在烈火中行走,随风雨自由上下。

有一日游历到蔡阳在湖畔小憩,梦到了赤龙卸下角伏身而来,之后不久炎帝少女就慕名来到襄阳,居住在小朱山岩洞中,追随赤松子修仙。

襄阳岘山中的大朱山与小朱山,群山环抱、风景秀丽!赤松子常在大朱山悟道石(又名玉担石)上传道与炎帝少女,并在小朱山炼丹化玉。

最终两人在朱山赤松神陂升仙得道而去。

至今大朱山和小朱山还有两位仙人当年修仙遗迹。

赤松子为雨师,所以襄人为了求雨,在大朱山和小朱山相连的赤松神陂上建了雨师殿祭拜赤松子和赤灵仙子来求雨。

襄阳岘山——卧佛石玉担石:由大朱山峰向北,羊肠小道穿梭岩间,有华山之险、黄山之峻。

行数百米,有块巨岩悬空,岩平如观景台,称为玉担石,也叫悟道石,传赤松子在此传道解惑。

一般大家早上登山,从扁山下来走到这儿后,正好是休息和吃午餐的时间。

与扁山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不同,这一块石头十分平展,可供游人在上面休息、眺望和就餐,不知什么时候被人刻上了卧佛石几个大字。

赤松子,又名赤诵子,号左圣。

既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亦是前承赤松子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万世基业的中华帝师。

襄阳有神陂两处都与赤松子有关,一处位于大朱山和小朱山相连的山坡上,据说赤松子及炎帝少女就在里双双飞升(《路史》载:炎世赤松迹在襄阳),云“赤松神陂”。

另一处在枣阳古蔡阳界,传说赤松子在这里梦到了赤龙卸角(炎帝大女儿赤灵放弃富贵荣华),习凿齿《襄阳传》蔡阳界有赤松子亭下有神陂即南都赋所谓“松子神陂”者也。

(也有说赤松子是在蔡阳松子神陂飞升,赤灵仙子是在襄阳赤松神陂飞升。

而金华赤松是东晋咸和三年出生的黄初平飞升处,非上古炎黄时期赤松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襄阳:岘山的神话传说
岘山在襄阳的出现毫无疑问又是为这座古城增添了不
少的神秘感,因为岘山而言,它所背负着的历史文化故事就不在少数。

刘备马跃檀溪处,风林关射杀孙坚处,羊祜的堕泪碑与杜预的沉潭碑,刘表墓与杜甫墓,张公祠和高阳池……这些都是和岘山所紧密相关的。

因此岘山森林公园也被定位为国家森林公园、4A景区。

襄阳城南岘山,以其近在家门口的地理位置、茂密的森林生态植被、清新宜人的天然氧吧和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受到越来越多的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喜爱。

不仅如此,岘山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为这座城市森林公园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也为广大的登山爱好者津津乐道,乐此不疲。

万山神女解佩的爱情传说清乾隆版《襄阳府志》记载:“解佩渚,在万山、阿头山两山下之曲隈。

相传为郑交甫遇神女解佩处。

”“神女弄珠”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而又最迷人的浪漫爱情故事。

据张衡《南都赋》载:春秋时,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汉皋即今日之万山。

“郑交甫将南适楚,遵彼汉皋台下,乃遇二女,佩两珠,大如荆鸡之卵”。

他便上前挑逗,“愿请子之佩”。

二女含笑不语,解下佩珠相赠。

多情的郑大夫喜不自禁,以为得到了定情信物,接过宝珠,藏于怀中。

行约数十步,
回望二女,杳无踪迹,伸手探怀,佩珠已失,方悟遇到了汉水女神,不禁怅然。

宋代庄绰《鸡肋篇》载:“襄阳正月二十一日谓'穿天节’,云交甫解佩之日。

郡中移会汉水之滨,倾城自万山泛绿舟而下。

妇女于滩中求小白石有孔可穿者,以色丝贯之,悬插于首,以为得子之祥。

”男女青年也借此机会表达爱情,所以这天也是古襄阳的“情人节”。

诗人孟浩然在《万山潭作》中写道:“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谷隐寺大米洞
大米洞在习家池方向,谷隐寺后半山腰。

这儿过去有白马泉流经,向南浇灌20里地,所产的大米称为“贡米”。

传说大米洞每天向外流出白花花的大米,可供寺内和尚及来寺朝拜的香客食用,不论来多少人,都够吃,但是没有剩余。

后来有一个和尚贪心,想把洞扩大多流些大米,不料他把洞扩大后,不但没有更多的大米流出,反而洞里连一粒大米也不流了。

大米洞至今仍在。

这个故事有些像白马泉的经历。

1958年,当时的村干部为了使白马泉浇灌更多的良田,用炸药包炸白马泉的泉眼,结果反而使泉水越流越小,好心办了坏事。

凤凰山的传说
《舆地纪胜·襄阳府》记载:“凤山,在襄阳东南十里,
梁韦睿于山立寺。

”《襄阳县志》又说:“凤凰山在县南七里,梁武帝立寺其上。


凤凰山又称凤林山。

《仙传拾趣》记载,有一个姓蔡的襄阳女子,“幼而巧慧,善刺绣,邻里称之”。

有一天,来了一个老翁,请她绣一对凤凰,要求她不要绣凤凰的眼睛。

不久绣成,五彩焕然。

“老翁观之,指示安眼。

俄而工毕,双凤腾空飞舞”。

老翁与绣女各乘一凤升天而去,落在襄阳南山林木之上,时人名为凤林山。

凤林寺因而得名。

凤林寺是韦睿建还是梁武帝建,或者梁武帝令韦睿建,现在没有定论。

不过在观音阁一带,还流传着另一个版本,两个僧人满载金银欲往南去,至襄阳凤林关,遇一险滩,船翻金沉,满船金银顿化一凤凰腾飞而去,僧人大惊,乃不复南去,特建此寺以修行。

因有凤凰腾飞之说,此地又称凤林关,便名曰凤林寺,后香火日盛,传说愈奇,僧众便将此山唤作凤凰山,遇险之滩称为凤凰滩,沉金之池取名凤凰池。

襄阳古诗云:“汉水流至凤凰山,凤凰山前凤凰滩,欲寻进香拜佛处,只问襄阳凤林关。

”后因观世音菩萨去南海途中曾在此修炼(至今大雄宝殿与中殿之间有一席之地,夏无蚊虫,冬不积雪),改名观音阁至今。

望楚山虎精和虎皮井在望楚山的西北侧山脚,有一座寺——卧佛寺。

卧佛寺建于梁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因为望楚山坐东面西,所以建卧佛寺以镇之。

清乾隆版《襄阳府志》记载:“县
西南五里。

内有虎皮井。

唐开元中,有崔生投宿寺中,遇虎变美妇人。

”相传唐开元中(公元728年左右),有崔生应举,路经卧佛寺,进寺歇宿。

见一虎入寺,脱去虎皮后,则变成一个美女。

崔生和她一见钟情,就把虎皮悄悄地扔入井中。

美女找不到虎皮,只好嫁给了崔生。

后来崔生考取功名为官,在任六年,和虎精孕育两个孩子。

有一次夫妻又从卧佛寺前经过,崔生想两人相爱已久,就是告诉妻子真相,也没有大碍。

谁料妻子却到井中取出虎皮,皮还完好无损,虎精穿上虎皮后,又变成了一只老虎,虎精回头看了看两个孩子,大吼一声悲切离去,留下崔生及两子与井默默相守,等待虎精再返人间。

后人为此井命名为虎皮井,以纪念美丽的虎女以及美丽的传说。

据推断,虎皮井应该是僧人取水的主要来源。

虎皮井是一个自然竖井,深约四米,泉水滴入井内清脆的滴答声随处可闻,常年不涸,井沿上还保存有两处“石佛龛”。

老河口:孙金福编辑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