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语文高考模拟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1.现代文阅读:

由“论述类文本 +实用类文本 +文学类文本”

变成了“现代文阅读Ⅰ和现代文阅读Ⅱ,

文本和题型都有变化。

(1)现代文阅读Ⅰ 共 5 小题, 19 分。

以科幻小说为命题背景,三则材料,

第一则文学评论,是对刘慈欣的科幻作品的评论, 500 多字。

第二则论述类文本,是关于科幻小说为何缺少文学性的讨论,1000 来字;

第三则是对科幻文学风格的评论,400 多字。

三则材料共 2000 字左右。

三个四选一的单选题和两个问答题。

1~3 小题单选题各 3 分,第 4 小题 4 分,第 5 小题 6 分。

第1 题属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

第2 题是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推断,

第3 题属对材料外论据的分析。

这三个题目与历年来论述类文本的题型既有继承,也有发展。第1、2 小题是对原来论述类文

本第 1、3 小题的继承,而第 3 小题是对原来论述类文本第 2 小题的发展,原来是对材料中的论点、论据、论证的分析,实际上还是属于对信息的筛选和提炼,而这个小题的选项均为阅

读材料外的论据,要求选择”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完全是在看学生是否

真正看懂了文章没有。两个问答题中,第一个问”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这样的设问在之前的考试中几乎没有遇到过,相信学生看后,会感觉不知如何下手,可能会

怪老师怎么从未教过论证方式的特点呢,估计语文老师会成为背锅侠;第二个问”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来评价科幻小说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完全是开放性试题,你可以

回答”是“,也可以回答”否“,关键得自圆其说,有根有据,并非从材料中选择信息组合答

案即可。

(2)现代文阅读Ⅱ 共 4 小题, 16 分。

材料为一首现代诗歌,材料为辛笛的《刈禾女之歌》。

题目设置了两个四选一的单选题和两个问答题。

6、 7 小题(单选题)每题 3 分,第 8 小题 4 分,第 9 小题 6 分。

第6 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第7 题考查对艺术特色的理解,

第8 题考查炼字,

第9 题考查人称。

( 3)文言文阅读多了一道问答题

文言文阅读 5 小小题, 20 分。三个四选一的单选题( 10~12 小题)分别考查断句、文化知识、概括分析,均为每小题 3 分,

①兼考现代新诗鉴赏和古代诗歌鉴赏,前者分值为16分,作为现代文板块考查,后者保持2019年的 9 分( 2000 年高考全国卷曾考查过郑敏诗歌《金黄的稻束》)。

②文言文出现主观题,保留了断句、文化常识、文意理解(选择题)等传统题型,分值20 分

(近年全国卷一般为19 分),翻译减少 2 分,整体相对于之前的三个选择题加 2 小题翻译题,强化信息筛选概括,难度明显加大。

③第一篇现代文阅读篇幅大大增加,字数接近2100 字,由之前传统的 3 小题变为 5 小题,包

含2 道主观简答题。④主观题增加,客观题减少。语病、成语题不见了。语言基础题继续

强化在具体语段结合语

境来考查的特点。

⑤作文仍然是任务驱动型,侧重交际应用(发言稿)和具体情境写作。 2020 年备考,有必要在常

见应用文体,比如发言稿、辩论稿、演讲稿、书信等上加大力度。⑥全试卷阅读量有所下降,

2019 年全国卷 I 和Ⅱ全卷字数均超过 10000 ,但此次模拟卷字数约为 8300 。共 23 小题,比全

国卷 I 和Ⅱ的 22 小题多了一道。⑦区分度或继续缩小。选择题减少,对阅卷提出更高要求,而区

分度是否会有所缩小?但愿

不会!

这一次模拟考试,对后期学生复习备考具有一定的风向标作用。命题思路、考查形式、试题

结构、出题重点,或由此大致确定。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模拟卷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

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

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

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

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

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 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

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

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

材料二:

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

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

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

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

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作家一旦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读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验去衡量,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过于粗陋,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

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

导致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探索的乐趣在于惊奇,要达到惊奇,必须在情节设计上出乎意料。遥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 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

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