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测规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测规程

1.目的

检测分析浆膜腔积液性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检测项目

浆膜腔积液颜色、透明度、比密、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3. 检测原理

3.1肉眼观察和显微镜形态学识别。

3.2蛋白定性(李凡它反应):浆膜粘蛋白在酸性条件下可产生白色云雾状沉淀。

3.3蛋白定量:双缩脲法。

4.标本采集及运送

4.1 标本采集:浆膜腔积液标本由临床医师行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或心包穿刺术分别采集。

4.2 标本要求:送验标本最好留取中段液体于消毒容器试管或消毒瓶内,至少留2ml。为防止出现凝块,细胞变性、细菌破坏自溶等,应即时送验及检查,生化检查标本宜用肝素抗凝,常规检验宜用EDTA-K2抗凝。

4.3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室温运送。

4.4 标本拒收标准:污染、久置、无标识、条码标本拒收。

5. 仪器、器材及试剂

仪器:TOSHIB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光学显微镜

器材:牛鲍氏计数板;比重计;移液器

试剂:TOSHIBA总蛋白检测试剂盒;李凡他试剂;冰乙酸

6.检验程序

6.1浆膜腔积液理学检查

6.1.1观察浆膜腔积液颜色

6.1.2观察浆膜腔积液透明度

观察时可轻摇标本,以肉眼观察浆膜腔积液透明度变化。

6.1.3比密测定

充分混匀的浆膜腔积液,缓慢倒入比重筒中,以能悬浮起比重计为宜。将比重计轻轻放入装有浆膜腔积液的筒中并加以捻转,待其静置自由悬浮于浆膜腔积液中(勿使其接触

比重筒壁),读取液体凹面相重合的比重计上的标尺刻度数值并作记录。

6.2浆膜腔积液蛋白定量检测

参见临床生物化学TOSHIB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总蛋白检测操作规程。

6.3浆膜腔积液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6.3.1 浆膜腔积液白细胞计数

6.3.1.1取洁净试管一只,滴入1-2滴冰乙酸,转动试管,使内壁沾有冰乙酸后倾去之。

6.3.1.2充分混匀浆膜腔积液,滴加3-4滴于试管内。

6.3.1.3数分钟后将标本混匀,用微量吸管吸取标本充入牛鲍氏计数板,计数10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总数。如细胞较多可计数1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数,再乘以10,即为每µl浆膜腔积液中细胞总数。

6.3.2 白细胞分类(直接分类法)

白细胞计数后将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直接在高倍镜下根据细胞核的形态分别计数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多核细胞及间质细胞,应数100个白细胞,并以百分率表示。

6.4浆膜腔积液粘蛋白定性检测

取李凡他试剂2-3ml于小试管内,吸取浆膜腔积液靠近试管液面垂直逐滴轻轻滴下,立即在黑色背景下观察有无白色云雾状沉淀生成及其下降速度。

7.结果报告

7.1理学检查

7.1.1颜色:根据肉眼观察浆膜腔积液的颜色直接报告。

7.1.2透明度:根据肉眼观察浆膜腔积液的透明度报告“清”、“微浑”、“浑浊”。

7.1.3 比密:直接报告比重计检测刻度值。

7.2 浆膜腔积液蛋白定量检测

浆膜腔积液蛋白直接报告仪器测定值。

7.3 浆膜腔积液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测

7.3.1浆膜腔积液白细胞计数报告计数池10个大方格白细胞总数。

7.3.2 浆膜腔积液白细胞分类报告白细胞中单个核细胞、多核细胞及间质细胞百分率。

7.4 浆膜腔积液粘蛋白定性检测

阴性:清晰不显雾状

±:渐呈白雾状+:加后呈白雾状2+:白薄云状3+:白浓云状

8. 生物参考区间

漏出液与渗出液区别

漏出液渗出液

外观淡黄不定可为黄色、血色、脓样、乳糜样

透明度透明,偶见微混多为混浊

比密<1.015 >1.018

粘蛋白试验阴性阳性

蛋白质定量<25g/L <30g/L

细胞总数常<100×106/L 常>500×106/L

白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及间皮细胞为主因病因不同而异,一般急性感染以中性

粒细胞为主,慢性以淋巴细胞为主

9.临床意义

9.1红色血性积液常见于急性结核性胸、腹膜炎,出血性疾病,恶性肿瘤,穿刺损伤等。黄色脓性或脓血性积液常见于化脓性细菌感染如葡萄球菌性肺炎合并脓胸时。乳白色:常见于丝虫病、淋巴结结核及肿瘤、肾病变、肝硬化、腹膜癌等。绿色积液见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黑色积液提示胸膜曲霉菌感染。

9.2 漏出液因含有大量细菌、细胞而呈不同程度的混浊,渗出液则外观清晰透明。

9.3漏出液中细胞数较少,以淋巴细胞为主,并有少量间皮细胞。渗出液中细胞数较多,红细胞增多见于恶性肿瘤、结核或穿刺出血。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化脓性感染和早期浆膜结核。淋巴细胞增多提示慢性感染、病毒和结核杆菌感染或结缔组织病所致的渗出液。间皮细胞增多:提示浆膜受损或受刺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