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平凡的世界第一章主要内容
平凡的世界第一章主要内容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由路遥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
学的经典之作。
第一章主要描述了主人公孙少安的家庭背景和成长
环境,以及他与父亲孙桐芳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孙少安是一个出生在农村的孩子,他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孙
桐芳是一个性格刚烈、固执的农民。
在孙少安的成长过程中,父亲
对他要求严格,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
然而,由于家境
贫困和生活环境的限制,孙少安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他只能在
农田里辛勤劳作,生活过得十分艰辛。
与此同时,孙桐芳对孙少安的期望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父亲的期望和现实的困境之间,孙少安陷入了矛盾和挣扎之中。
他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又无法摆脱家庭和环境的束缚。
在第一章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孙少安内心的挣扎和无助。
他渴望改变命运,却又无法找到出路。
父亲的期望和现实的困境给
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让他在成长过程中备受煎熬。
通过第一章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孙少安的成长环境和内心世
界,以及他与父亲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这也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让读者对主人公的命运充满了期待和关注。
总的来说,第一章主要描述了孙少安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以及他与父亲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这一部分的描写既真实又感人,让人深入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选择。
这也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让读者对整个故事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第一章---概述习题说课讲解
第一章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 ),国务院设立了审计署,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也设置了各级地方审计机关。
A 1983年9月B 1982年9月C 1994年5月D 1993年5月2.以下不属于审计假设的是( )A审计可验证假设 B内控制度绝对保证假设C审计可信赖假设 D无反证判定合理假设3.以下()不属于审计的职能。
A经济监督 B经济鉴证 C经济评价 D、经济管理4.( )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A1983年 B1994年 C1993年 D1995年5. ( )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A1983年 B1994年 C1993年 D1995年6.中国第一家事务所是()。
A.立信事务所B.潘序伦事务所C.正则事务所D.上海事务所7.审计对象是指审计的客体,一般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
审计对象的本质是指()。
A.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B.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及作为提供这些经济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C.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D.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8. 随着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其相应的审计范围不断扩大。
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阶段,审计范围为会计分录B.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完善阶段,审计范围扩大到测试相关的内部控制C.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形成阶段,审计范围为全部财务报表D.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阶段,审计范围为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9.李民是保定市居民。
根据《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办法》的规定,如果李民仅满足下列条件中的(),还不能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A.高等专科学历B.中级会计师职称C.拥有ACCA证书D.高级经济师10.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团体会员的是( )。
A.会计师事务所B.7名以上注册会计师组成的科研团体C.企业集团的审计部门D.注册会计师理事会11.注册会计师所从事的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的范围,不包括()。
第一章 道德概述
道德是什么?
问题:人为什么需要—— 道德?
换一种提法:人是否能过一种没有道德 的生活?或者说,人是否在没有道德的 情况下能获得幸福生活?
31
[案例] 道德良知的冷漠是社会之痛
据湖北《 东楚晚报》2006-5-30报道,黄石理工学院40 名学生自发组织到浠水散花江边郊游时发生悲剧,两名大 学生坠江身亡。在两名大学生坠江约5分钟时间,有3名 同学见200米远的轮渡码头停着一艘船,急忙赶到船上 求助。“我们3个人跪在船上哀求,但没有一个人愿意下 水救人!哀求了半天,他们才给了几只救生圈。”一名学 生痛心地告诉记者,“紧急关头,如果船上水手能伸出援 手,也许悲剧可以避免。”
6 董 仲 舒
神启论
评价: 将道德的起源归结为外在的神、天等,看到了 道德起源的外在性和客观性。 把道德的起源看作是人自身之外的东西,是人 不能左右的东西,无疑会使人对道德现象和道 德规范产生敬畏感,容易树立起道德的权威性 和客观性。 把道德起源问题完全归结为外在的必然,不仅 否定了人的道德自由,也会僵化对道德的理解, 导致道德宿命论。
14
动物本能论
• 又称为“自然起源论”和“自然本能论”,是 一种旧唯物主义的道德起源说。 • 这种观点认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合群性”本 能。 • 他们将达尔文主义揭示的生物进化规律牵强移 植到社会生活领域,用自然界的规律来说明道 德的起源,根据某些动物的合群性便认为动物 也具有“社会本能”,而人类社会的道德不过 是动物的“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是动物的 合群性的复杂化。
27
三、道德是什么?
人生问题的核心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而“如何做人” 的关键是做一个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的人。本章就从理论 到实践阐述我们应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思考:道德是什么?
联合作战——精选推荐
联合作战第⼀章概述⼀、填空题1、⼈类战争⾃诞⽣以来,经历了冷兵器、热兵器、机械化战争时代,当前正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过渡。
2、在时代的变迁中,作战从原先的单⼀军种在单⼀陆战场实施,过渡到以某⼀军兵种为主的诸军兵种合同作战,直⾄发展成为多军种在多维空间实施的联合作战。
3、作战是武装⼒量攻击或抗击敌⽅的活动。
包括各种类型、形式、样式等的作战。
4、作战按照规模,可分为战争、战役、战⽃。
5、作战按照类型,可分为进攻、防御。
6、作战按照空间,可分为陆上作战、海上作战、空中作战、太空作战。
7、作战按照形式,可分为联合作战、军种作战。
8、我军夺取⾰命战争胜利的三⼤基本作战形式是阵地战、运动战、游击战。
9、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主的各类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泛运⽤和⽹络化战场的形成,联合作战已成为信息化条件下基本的作战形式。
10、战争是国家或政治集团之间为了⼀定的政治、经济等⽬的,使⽤武装⼒量进⾏的⼤规模激烈交战的军事⽃争。
是解决国家、政治集团、阶级、民族、宗教之间⽭盾冲突的最⾼形式。
11、战役是战役军团为达成战争的局部⽬的或全局性⽬的,在统⼀指挥下进⾏的作战。
按规模可分为战区战役(⼤型)、战区⽅向战役(中型)、集团军级战役(⼩型)。
12、作战伴随着战争的发展⽽发展,最初的作战由敌对双⽅单⼀的步兵在地⾯实施。
13、随着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不断运⽤,作战⼒量由单⼀兵种发展成步兵、炮兵、装甲兵、通信兵、⼯程兵、防化兵等陆军多个兵种,⼜由陆军多个兵种发展成陆军、海军、空军、⼆炮等诸军兵种。
14、⽬前,世界上⼀些军事强国已经开始或正在准备组建太空⼒量,不久的将来,天军将作为独⽴的军种参加作战。
15、作战⾏动已由地⾯向海上、空中、太空、电磁等多维空间拓展。
16、合同作战是以⼀个军种或兵种为主,由其他军兵种直接配合进⾏的作战。
包括多个军种之间和同⼀军种内诸兵种之间的合同作战。
17、联合作战是两个以上军兵种⼒量或两⽀以上军队的作战⼒量,在联合指挥机构统⼀指挥下共同实施的作战。
第一章 文化概述
第一章 文化概述
六、文化学概述
1、文化学的起源
“文化学” 一词最早出现于德国。1838年,德国学者列 列 皮格亨首次提出了“文化科学”的术语,主张进行文 维·皮格亨 皮格亨 化研究,建立专门的学科; 1871年,英国的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在其名著《原始文化》 《原始文化》 中将“文化学”概念从德语世界引入英语世界,并给“文 化”下了一个经典性的定义; 文化学来自人类学,是对人类学的细化。
第一章 文化概述
三、文化的分类
3、从状态来分:
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劳克洪将文化分为 :
显形文化:具有符号特征的各类文化事实,包括物态的、 行为的以及精神文化中被物化了的。 隐形文化:是指具有文化内涵的价值观念。 克莱德·克劳克洪:“显形文化寓于文字和事实所构成 的规律之中,它可以经过耳濡目染的证实直接总结出 来。……然而,隐形文化却是一种二级抽象。在这里, 人类学家所推断的是最不一般、最少共性的特征——看 来它们确实是构成文化内容多重性的基础。……隐形文 化由纯粹的形式构成,而显形文化既有内容又有结构。”
第一章 文化概述
五、文化的功能
1、满足需要的功能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第一章 文化概述
饮食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 文化概述
第一章 文化概述
第一章 文化概述
五、文化的功能
2、认知的功能
文化的认知功能表现为人类所具有的一种知识能力和创 造能力。 对于文化的认知首先表现在对于文化的学习上,并且在 此基础上创造,形成新的文化内容,开始新一轮的文化 认知。 文化的认知通过传播和教育手段获得。教育也是一种传 播手段,通过知识的传授,可以省略直接实践的环节来 认知许多基本的文化知识。
第一章 文化概述
五、文化的功能
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
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对象
(六)教育问题的二难性 教育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悬而未决的 二难教育问题。 (七)教育问题的开放性 教育是一个开放系统,所产生的教育 问题也具有开放性。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性质
一、已有的观点 过去人们习惯于采用二分法对一种 研究的性质进行归类: 1.从学科属性上将其归于自然科学研 究或社会科学研究。 2.从研究对象上将其归于价值研究或 事实研究。 3.从研究功能上将其归于发展理论研 究或解决实践研究。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性质
教育研究的目的包括着事实、价值 和行为三方面,既要说明是什么,又要 解释为什么,还要讲出如何做,具有综 合性。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性质
2.动态性。它关注人作用下的事物的 转化。包括多方面、多形态、多事态、 多主体、多时态的多重多次转化。其复 杂程度是任何物质形态间和任何精神形 态间的转化所不能比拟的。
第一章
教育研究的一般原理
本章学习内容
一、教育研究的对象 二、教育研究的性质 三、教育研究的意义
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对象
一、教育研究的对象 (一)已有的观点 1.教育研究的对象是人。 2.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3.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存在。包括实 践形态的存在与理论形态的存在两个方 面,即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
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对象
(二)我们的观点 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研究者所意 识到或预见到了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以及教育研究者探究教育 问题时所特有的学科视角、研究指向, 是教育研究区别于其他研究的特质所在。
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对象
二、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一)教育问题的复杂性 由于教育问题来自教育这一复杂的人 为事物,使得任何一个教育问题的提出 及其解决都被纠结在复杂的因果关系之 中。
初一上册第1章总结知识点
初一上册第1章总结知识点
本章主要介绍了科学与科学实践的基本概念,包括科学的概念、科学实践的基本特点、科
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对科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科学
实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以后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进行科学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1 科学的概念
科学是一种寻求真理的理性活动。
它是通过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进行观察、实验和理论构建,从而揭示客观规律和规律性的认识活动。
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
界的重要手段。
科学是寻求真理的过程,它包括了对现象、规律、机理、方法等方面的认识。
1.2 科学实践的基本特点
科学实践是验证科学理论的最终标准。
科学实践的基本特点包括:客观性、系统性、可验
证性、可预测性、可控制性和可重复性等。
这些特点是科学实践持续发展和提高科学认识
水平的重要保证。
1.3 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了实验、观察、模型建立、推理等。
其中,实验是科学研究中最
重要的手段之一,它是对自然界进行人为干预的过程,是获取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
总之,初一上册第一章的内容涉及了科学概念、科学实践的基本特点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
方法等方面,对学生们初步了解科学、认识科学研究方法和发展规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自觉尊重科学、
学习科学、使用科学,不断完善自己,为将来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
好准备。
文化学概论复习资料讲述
文化学概论考点整理第一章概述1.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文化学是一门关于研究与探讨文化的产生、创造、发展演变规律和文化本质特征的科学。
2.文化学的研究范围是什么?文化学的研究范围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方方面面。
3.文化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一、文化学的研究将推动文化科学的发展,促进中国文化学理论和文化学科的建设——基本研究目的。
二、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正确地了解文化发展的规律,自觉地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人们正确地了解文化的有序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和变革之间的特殊关系,增强我们在新世纪建设新文化、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四、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认知客观存在在时具有更大的宽容度。
五、文化学的研究能使我们认识到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独特的财富,历史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征。
4.文化由哪些形态构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第二章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文化学研究过程中有哪些主要流派?他们各自的代表人物是谁?其代表作有哪些?其主要研究特色或方向是什么?主要有进化学派、传播学派、历史学派、法国社会学派、功能学派、文化心理学派、新进化学派、结构主义学派。
进化学派的理论先驱是达尔文和赫胥黎,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爱德华·泰勒,代表作《原始文化》和美国的刘易斯·亨利·摩尔根,代表作《古代社会》。
这一学派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宗教信仰及其起源和发展。
二是婚姻家庭中的历史与发展。
传播学派的理论先驱是德国人类地理学派的弗里希·拉策尔和莱奥·弗洛贝纽斯,然后是格雷布纳尔和斯密特。
英国传播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威廉·里弗斯、G·艾略特·史密斯和W·J`佩里,代表作《太阳之子》。
传播学派竭力反对古典进化论的“独立发明说”和“平行发展说”的理论,认为传播是历史发展过程的主要内容,全部人类文化史归根结底是文化传播、借用的历史。
第一章 宪法概述
3、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协定宪法: 钦定宪法:1908年中国《钦定宪法大纲》; 民定宪法:当今大多数国家的宪法; 协定宪法:英国1215年《自由大宪章》。 4、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宪法的历史 一、宪法的产生条件 1、天赋人权、人民主权、自由、平等等民主思 想是宪法产生的思想条件; 2、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与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是 宪法产生的现实物质条件。
4、北洋政府期间,宪法性文件主要有1913年 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又称“天坛宪草”, 袁世凯执政时制定)、1914年的《中华民国 约法》,(又称“袁记约法” ,袁世凯执政 时制定) 、1923年的中华民国宪法(又称 “贿选宪法”(曹锟) )、 5、国民党执政的中华民国期间,1925年制定的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31年的《中华民 国训政时期约法》、1936年的“五五宪草” 和1946年的《中华民国宪法》。
4、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 通过了1978年宪法,史称78宪法。 对78宪法的评价: 1978年宪法没有能够完全摆脱“左”的 指导思想的影响,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5.现行宪法:82宪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 议通过了1982年宪法,史称82宪法。 该宪法是一部内容较为符合现实需要的宪法。
二、早期的宪法及其内容 (一)英国早期的宪法 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资中产 阶级、新贵族和封建贵族间的妥协而告终, 这场革命中资产阶级同新贵族结成联盟,迫 使国王签署一系列限制王权和扩大资产阶级 权力的宪法性文件,如1628年的“权利请愿 书”、1679年的“人身保护法”、1689年的 “权利法案”,以及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 等。这些属于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是最早的宪法。
2、原则性; 3、高度稳定性; 4、广泛性; 5、无具体惩罚性。
第1章 人工智能概述
第1章 人工智能概述 章
1.2.3 行为模拟,控制进化 除了上述两种研究途径和方法外,还有基于感知-行 为模型的研究途径和方法——行为模拟法。 这种方法是模拟人在控制过程中的智能活动和行为特 性,如自寻优、自适应、自学习、自组织等,来研究和 实现人工智能。 典型代表:MIT的R.Brooks.研制的六足行走机器人(亦 称为人造昆虫或机器虫),曾引起人工智能界的轰动。这 个机器虫可以看作是新一代的“控制论动物”,它具有 一定的适应能力,是一个运用行为模拟即控制进化方法 研究人工智能的代表作。
第1章 人工智能概述 章
1.1 人工智能的概念
1.1.1 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探讨人类思维、行动中那 些尚未算法化的功能行为;使机器 Thinking 、Acting
like
human。
人工智能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很困难,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 狭义概念: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中涉及研究,设计和应用智能机器 的一个分支,是对智能计算机系统的研究。 智能机器: 能够在各类环境中自主地或交互的执行各种拟人 任务的,与人智力相当或相近的机器。具体地说是能够对人类
第1章 人工智能概述 章 2. 机器联想 联想是人脑思维过程中最基本、使用最频繁的功能。例如,当听到 一段乐曲,我们头脑中可能会立即浮现出几十年前的某一个场景,甚 至一段往事,这就是联想。 特点:按内容组织记忆 当前,对机器联想功能的研究中就是利用这种按内容记忆原理,采用 “联想存储”技术实现联想功能。其特点是: (1)可以存储许多相关(激励,响应)模式对; (2)通过自组织过程可以完成这种存储; (3)以分布、稳健的方式(可能出现高冗余)存储信息; (4)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相关激励模式产生并输出适当的响应模式; (5)即使输入激励模式失真或不完全时,仍然可以产生正确的响应 模式; (6)可在原存储中加入新的存储模式。
电气化铁路牵引供变电技术—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 概 述
第二节 牵引供电系统概述
一、牵引供电系统的电流制
电力牵引供电系统是指从电力系统或一次供电系统接受电能,通过变 压、变相或换流(将工频交流变换为低频交流或直流电压)后,向电 力机车负载提供所需电流制式的电能,并完成牵引电能传输、配电等 全部功能的完整系统。电流制是指牵引供电系统中牵引网的供电电流 种类。目前中国主要采用直流制和交流制。
③三级负荷。是指不属于上述一类和二类负荷的其他负荷。如: 农村负荷等。对供电无特殊要求。
第一章 概 述
三、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的运行方式主要有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
经消弧线圈接地和中性点直接接地三种。前两种又称为小电流 接地系统,后一种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第一章 概 述
总结: 线路首端至末端损耗组成:绕组损耗(5%)+线路损耗(5%) ①普通线路:首端高10%,末端为线路额定电压。 ②连接发电机:首端高5%,末端变压器高5%。 ③连接短线路发电机:首端高5%,末端为线路额定电压。
第一章 概 述
2、电能的电压指标 (1)电压偏差
电压偏差是指用电设备的实际工作电压与额定电压的差值,通常 用百分数表示。
太光发电是不通过热过程而直接将太阳的光能转换成电能。 7)潮汐发电— 利用潮汐的动能和势能发电。
第一章 概 述
①火力发电厂 按照能源输出的形式可分为:凝汽式发电厂、热电厂。 火力发电厂结构:燃烧系统,汽水系统,电气系统。
化学能——蒸汽热能——电能 特点: 布局灵活,建设周期较短,投资较少,但运行费用较高; 启动时间长,煤耗大; 污染环境。
中性点直接接地
第一章 概 述
1、中性点不接地 ①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直接接地故障,阻抗值小)或单相非金
第一章 基本建设概述
内容:建设项目依据,综合运输网的现状及建设项目在 运输网中的地位、作用。原有公路的技术状况及适应程 度。论述项目所在地的经济特征,研究项目与经济发展 的关系。预测交通量、运输量的发展水平;建设项目所 在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 然特征。筑路材料的来源及运输条件。论证不同建设方 案的路线起终点,建设规模、标准,提出推荐意见。评 价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测算主要工程量,征地、拆 迁量、估算投资额,提出资金筹措方式,提出勘测、设 计、施工安排意见,确定运输成本及有关经济参数,进 行经济评价。
1、新建项目 2、扩建项目 3、改建项目 4、迁建项目 5、恢复工程 三、按基本建设项目的规模分
根据建设规模大小,工业建设项目一般分为大型、 中型、小型三类,非工业建设项目一般分为大中型和小
型项目两类。
四、按投资主体划分
1、国家投资建设项目 2、地方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 3、企业投资的建设项目 4、“三资企业”的建设项目 五、按基本建设投资构成划分
规律和经济规律)决定的,也就是指建设项目从项目建 议书、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设计、施工、竣工验收、 投入生产整个全过程必须遵循的先后次序。
现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基本建设程序的具体内容分 述如下: 1、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是进行各项准备工作的依据,对建设项目
提出包括目标、要求、原料、资金来源等的文字说明, 作为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当全部基建工程经验收合格,应立即移交给生产部
门正式使用,迅速办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的转帐手续, 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养护和大中修工程,即固定、资产的更新与技术改造, 原则上也应参照基建程序,按交通部有关规定执行。
1、第一章-网络空间安全概述
课程内容
1.1.1生活中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 1.1生活和工作 中的网络安全
第一章网络空间 安全概述
1.2网络空间安全 的基本认识
1.3网络空间安 全技术架构 1.4我国网络空间 安全的机遇与 挑战
1.4.1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的重大机遇
• 伴随信息革命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通信网、计算机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 数字设备及其承载的应用、服务和数据等组成的网络空间,正在全面改变人 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信息传播的新渠道。网络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时空限制,拓展了传播范围, 创新了传播手段,引发了传播格局的根本性变革。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 学习交流的新渠道,成为人类知识传播的新载体。 生产生活的新空间。当今世界,网络深度融入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 方面面,网络教育、创业、医疗、购物、金融等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 过网络交流思想、成就事业、实现梦想。 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信息技术在 国民经济各行业广泛应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催生了新技术、新业态、 新产业、新模式,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经济社会发 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1.2网络空间安全的基本认识
定义1:ISO/IEC 27032:2012——《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Guidelines for cybersecurity》:"the Cyberspace" is defined as "the complex environment resulting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people, software and services on the Internet by means of technology devices and networks connected to it, which does not exist in any physical form。 cybersecurity is "preservation of confidentiality, integrity and availability of information in the Cyberspace".
生理各章概述(打印)
生理学各章概述第一章绪论1. 何谓内环境及其稳态?为何必须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将如何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2.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它们是如何调节的?3. 何谓正反馈和负反馈?试各举一例说明它们在生理功能调节中的作用及意义。
第二章细胞生理1. 常见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哪几种?各自的转运机制如何?2. 何谓跨膜信号转导?细胞主要通过哪些方式进行跨膜信号转导?各自机制如何?3. 何谓兴奋性?它与兴奋有何区别?组织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有何变化?4. 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有何特点?它是怎样产生的?有何实验依据?5. 何谓动作电位?试述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波形、特点和形成机制。
6. 试区别阈电位与阈强度的概念,以及各自对产生动作电位的作用。
7. 何谓局部兴奋?它有哪些特点?并指出在哪些方面与动作电位不同?8. 兴奋如何引起?又如何在同一神经纤维上传导?9. 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是如何进行的?如何加以证明?10. 骨骼肌的收缩机制目前都用“肌丝滑行学说”加以解释,其依据是什么?11. 何谓兴奋-收缩耦联?它包括哪些过程?其结构基础和耦联因子是什么?12. 试区别骨骼肌的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以及单收缩和单收缩的复合的概念。
13. 骨骼肌收缩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影响?第三章血液生理1. 血液由哪些成分所组成?它具有哪些理化特性?2. 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是如何形成的?各有什么生理意义?3. 红细胞具有哪些生理特性?各有什么生理意义?4. 何谓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其正常值是多少?在某些疾病时加快的原因是什么?5. 红细胞的生成必须具有哪些原料和辅助因子?并受到哪些因素的调节?6. 试述血中各类白细胞的正常值以及主要生理功能。
7. 血小板具有哪些生理特性?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和凝血中具有什么作用?8. 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是怎样的?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有哪两条途径?9. 为什么正常人血管中的血液不发生凝固?10. 临床上需要输血时,在输血前须给病人做什么试验?并如何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输血治疗?第四章循环生理1. 试述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心室内压力、容积、瓣膜活动和血流的变化。
读者第一章内容概括
读者第一章内容概括
摘要:
1.介绍读者第一章的基本内容
2.分析第一章的主要角色和故事背景
3.概括第一章的情节发展和亮点
4.展望后续章节的发展趋势
正文:
作为一名职业写手,我有幸阅读了读者第一章的内容,并在此为大家带来一篇概括性的文章。
第一章以引人入胜的笔触为整个故事奠定了基础,让读者对接下来的情节充满期待。
首先,第一章通过生动的描绘,向读者介绍了故事的主要角色。
这些角色各具特色,有的热情洋溢,有的内敛沉稳,他们的性格和价值观在第一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同时,角色之间的互动也富有张力,让读者对他们之间的友情、亲情和爱情充满好奇。
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世界,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紧迫感。
在这个世界中,角色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不得不付出艰辛的努力。
第一章为这个背景做了充分的铺垫,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动机和行为。
在情节发展方面,第一章展现了角色们从相识到相互信任的过程。
他们在面对困境时,展现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这种情感的升华成为了故事的一大亮点,让人感叹不已。
同时,第一章还设置了一些悬念,为后续
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展望后续章节,随着角色们不断深入探索这个世界的秘密,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将发生更多的变化。
面对未知的挑战和困境,他们将如何应对?角色之间的情感又将如何发展?这些都成为了读者继续阅读的动力。
总之,读者第一章以丰富的角色刻画、紧张的情节发展和深刻的主题内涵,为整个故事开了一个好头。
相信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作者将会带给读者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第一章 新闻评析概述
四、人文关怀原则
人文关怀——对人本身及其生存状态 的关注 • 1、将人放在新闻报道的核心位置 • 2、作者自愿充当普通民众生活的真 实代言人 • 3、在作品中要体现出真情实感
案例1:
• 江苏教育电视台《服务到家》曾报道过一位 农村老大爷身患怪病,需要不停地走,否则 一停下来就会呼吸加重,甚至晕倒,连打吊 针吃饭都要在行走中由家人帮忙才能完成。 多方求医也无法治愈。 • 节目报道这则新闻的时候不是从为这位老人 想方设法治病的角度展开,而是以猎奇的眼 光、调侃的语气报道新闻,新闻中所使用的 背景音乐竟然是一首摇滚歌曲,并且将病人 边行走边吃饭的镜头用快放式播放。
• PK 被打击 • 有读者怀疑: • 高老师被“发配”至一所郊区高中,是否这位敢于说话的老师受到打击 报复? • 原校长邹平:是他自己待不下去了! • 昨天下午,记者与邹平取得了联系。据悉,他已辞去武进高级中学校长 一职。 • 邹平表示,高天友老师的工作调动与其无关。邹平告诉记者,高老师对 于武进高级中学的言论并非打油诗一件,早在去年春节前夕,高老师就因对 绩效工资方案不满而进行议论,“绩效工资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工资 分配方案,根本没有涉及到高中。” • 邹平说,他确实因高老师的打油诗而报警,“高老师说的这些事情,了 解的人还好一点;如果不了解真相,会让别人对我产生误解。”邹平称,高 老师诋毁的不仅是他个人,还有整个武进高级中学。“他用多个网名在网络 上发帖说武高高考不行了、管理不善。但是实际上我们学校08年和09年还是 很成功的,高考质量考核拿了一等奖;今年的上线比例差不多,但这一届学 生当初的入学分数比往年低。”他认为,武进高级中学不存在高老师所说的 “高考不行”、“管理不善”。 • “如果这位特级教师能够正常发挥作用,那么他是无形资产;但是现在 这种状态下,学校老师和领导层都认为他已经不适合继续留在武进高级中学 任教了……”邹平表示,将高老师交流出武进高级中学的方案是通过学校领导 层、校长办公会议确定的,“他自己已经在学校待不下去了。局里有过调查, 他自己也写了检查,说是‘任凭处置’。”
《专题摘编》第一章主要内容
《专题摘编》第一章主要内容
《专题摘编》第一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1.1 概述
第一章概述了本书的编写目的和主要内容。
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几个重要专题,并提供实用的经验和案例,方便读者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1.2 立体城市规划与设计
本节主要介绍了立体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概念以及其发展历程。
从三维视角出发,立体城市规划和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城市生活的需求,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1.3 城市交通规划
本节主要介绍了城市交通规划的概念、内容和方法。
城市交通规划是指对城市交通系统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以达到从容流畅、安全高效、环境友好和经济可持续的目标。
1.4 绿色建筑设计
本节主要介绍了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和原则,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绿色建筑设计是指通过采用环保、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来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1.5 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
本节主要介绍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
在当前的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是每个人应该关注和积极参与的重要事项。
1.6 土地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本节主要介绍了土地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关系。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可持续发展则是保障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必要条件。
以上是《专题摘编》第一章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题: 1.试分析通过工作分析能解决奥普蒂玛空气过 滤器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吗? 2.你有办法解决菲尔和梅比林与老计时员之间 的争议吗? 3.你认为有必要为奥普蒂玛空气过滤器公司计 时员编写工作说明书吗?如果有必 要,应进 行哪些工作?
工作分析面临的挑战与 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对工作分析的挑战
●知识性工作和知识型员工成为HRM必须把握的重 心和关键点 ●知识性工作与传统工作的差别(工作内容的确定 性和重复性、工作性质与基础、对技能的要求、 职责边界、与周边关系的协调) 对工作分析本身的挑战 ●职位本身的不确定性增加 ●更加宽泛的职位界定 ●团队工作和项目工作取代传统的个人职位 对传统工作分析方法所提出的挑战 ●传统的工作分析方法难以收集知识工作的信息 ●现代的工作分析方法需要扩大职位信息的来源
公司的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员工抱怨、人才流失等
现象及时得到了遏制。职位分析为这一变革提供了良好的起 点与基础。
工作分析的历史沿革 (自习)
案例二 1992年8月,安德鲁飓风席卷了南佛罗里达州, 奥普蒂玛空气过滤器公司也受到 影响,许多雇 员的家都遭到了破坏。公司发现不得不重新雇 用30个新雇员以取代离职 者,然而出现了问题: 原来的老计时员对其工作是如此熟悉,因此就 没有编写工作说明 书。但当30名新雇员走上岗 位后,就产生了混乱现象,他们根本就不知道 应该做些什 么以及如何做。 对于需要空气过滤器的顾客来说,飓风已成为 往事,不能再成为交不了货的借口。
开章案例:
洒在地上的液体谁来扫 一个机床操作工不小心把大量的液体洒在他机床周围的地板上,车 间主任叫 操作工把洒落的液体清扫干净,操作工拒绝执行,理由是工 作说明书里并没有包括 清扫的条文。车间主任顾不上去查工作说明书 上的原文,就找来一名服务工末清 扫,但服务工同样拒绝执行,他的 理由是工作说明书里没有包括这一类工作。车间 主任威胁说要解雇他, 因为服务工是分配到车间里来做杂务的临时工,服务工这才 勉强同意。 但是干完之后,他觉得很委屈,于是就向公司进行投诉。 有关人员看了投诉后,审阅了机床操作工、服务工和勤杂工三类人 员的工作说 明书。机床操作工的工作说明书中规定:操作工有责任保 持机床的清洁,使之处于' 可操作状态,但并没有提及清扫周围场地。 服务工的工作说明书规定:服务工有责 任以各种方式协助操作工,如 领取原料和工具、随叫随到、即时服务,但也没有包括 清扫工作的内 容。勤杂工的工作说明书中确实包括了各种形式的清扫内容,但是 他 的工作时间是从正常工作下班后才开始的。 讨论题: 1.导致液体无人清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怎样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3.车间主任这样处理合适吗?为什么?
工作分析
为什么要做工作分析? 现在HRM发展表现出两方面趋势: ●强调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导向——工作分 析是从战略、组织和流程到HRM职能过度 的桥梁 ●强调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模块的系统整 合——工作分析是HRM各职能模块进行整 合的基础与前提
工作分析在战略、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地位
?
我们需要发展!!我们需要改变!!
管理者经常遇到的困惑
?思考:
为什么招聘的员工,会常常不符合要求? 为什么不能完成客观的绩效考核,勤无奖懒无罚?
为什么公司付出了巨大的薪资总额,而员工仍是抱怨工资 太低、福利太少?
?
我们需要发展!!我们需要改变!!
管理者经常遇到的困惑
?思考:
为什么员工抱怨公司没有提供足够的培训学习机会? 为什么公司投入了培训却没有达到期望的效果?
误区二:重结果,轻过程 问题四:忽视工作分析过程本身的价值与贡献 ●两方面价值: △成果价值 △过程价值 ●只重视前者,忽视后者 问题五:忽视对工作分析的管理与控制 ●过分强调对外部专家的依赖 ●缺乏对工作分析项目进行管理的意识和经验, 从而造成企业内部员工对工作分析的理解不够, 对工作分析项目参与度不高,支持不足,导致工 作分析信息不全与失真,使工作分析流于形式, 效果大打折扣
误区三:重描述,轻分析 工作分析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对职位要素的分析,而不是对 其进行简单的罗列与描述,而这一点恰恰是国内企业目前 的通病。 问题六:忽视对工作职责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系统把握 对职责之间内在逻辑的把握可以 ●有利于形成对职责的系统理解,使任职者按照职责的逻 辑安排工作 ●有利于把握不同职责对整体目标的贡献,找到努力方向, 优化资源配置 ●有利于找到职责履行中的难点,为绩效改进找到突破口 和切入点 问题七:忽视对职责与业绩标准、任职资格之间关系的把 握 ●任职资格是投入,职责是过程,业绩标准是产出 ●国内企业仅依据感觉和经验建立业绩标准与任职资格, 影响了工作说明书的系统性、准确定和可信度
什么是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的相关术语界定(1)
工作分析的相关术语界定(2)
工作分析的相关术语界定(3)
工作分析关注的方面
工作分析关注的对象
工作分析的维度(麦考密克) ●描述工作的语言或要素(工作导向性工作 分析系统、人员导向性工作分析系统) ●工作信息提取和获得形式 ●工作信息的来源 ●收集数据的方法
构建目标导向的工作分析系统
工作分析导向及其侧重点 (1)
工作分析导向及其侧重点 (2)
工作分析的原则
●以战略为导向,强调职位与组织和流程的 有机衔接 ●以现状为基础,强调职位对未来的适应 ●以工作为基础,强调人与工作的有机融合 ●以分析为基础,强调对职位的系统把握 ●以稳定为基础,但重视对职位说明书的动 态管理
3)提高流程效率:通过职位分析,可以理顺 职位与其他流程上下游环节的关系,明确 职位在流程中的角色与权限,消除由于职 位设置或者职位界定的原因导致的流程不 畅、效率低下等现象。 4)实现权责对等:通过职位分析,可以根 据职位的职责来确定或者调整组织的授权 与权利分配体系,从而在职位层面上实现 权责一致。 5)强化职业化管理:通过职位分析,在明 确职位的职责、权限、任职资格等的基础 上,形成该职位工作的基本规范,从而为 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牵引与约束机制。
为什么有的员工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为什么主管难以确切地评价下属员工的工作成绩是好是坏?
?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呢?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呢?
因为:
我们并不了解每个人的工作量是多少? 我们并不了解到底需要多少工作人员? 我们并不了解如何有效地考核员工的工作? 我们并不了解如何有效地发挥每个人的作用? 我们并不了解员工的职业生涯?
工作分析的概念、意义、 原则、内容
工作分析的概念介绍
工作(Job) ●狭义定义:工作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为达到某一目 的的活动,即任务(Task);在工作描述中,工 作是个人从事的一系列专门的任务总和。 ●最广义定义:工作是指个人在组织中全部角色的 总和,包括其职业发展通道。 从组织的角度,工作是: ●工作是组织最基本的活动单元 ●工作是相对独立的责——权统一体 ●工作是同类岗位的总称 ●工作是部门、业务组成和组织划分的信息基础 ●工作是人进入组织的中介 ●工作与组织的相互支持
工作分析系统的影响因素
工作分析需要收集的信息
工作分析的信息来源
工作分析的系统模型
工作分析的成果、系统、 原则和地位作用
工作分析的成果 工作分析的成果形式 工作分析通过对职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与综合,其 成果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工作说明书,另一种是工作分 析报告。 1)工作说明书:主要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工作描述, 主要对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概括,包括职位设置的目的、 基本职责、组织图(岗位在组织中的位置)、业绩标准、 工作年限、职责履行程序等内容;二是职位的任职资格要 求,主要对任职人员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概括,包括该职位 的行为标准,胜任职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个性 特征以及对人员的培训需求等内容。工作说明书这两个部 分并非简单的罗列,而是通过客观的内在逻辑形成一个完 整的系统。 2)工作分析报告:其内容较为自由宽泛,主要用来阐述 在工作分析过程中所发现的组织与管理上的问题、矛盾, 以及解决方案。具体包括:组织结构与职位设置中的问题 与解决方案、流程设计与流程运行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组 织权责体系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工作方式和方法中的问 题与解决方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等。
误区四:重拿来,轻创新 工作分析技术含量最高,操作最难,简单引入和 模仿国外技术和方法,制约了国内企业工作分析 项目的有效开展。 问题八:工作分析框架与技术缺乏假设系统 ●工作分析技术的假设系统是指构建工作分析技 术体系之前,技术的构建者和使用者对于职位内 在各要素以及职位与其外部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 关系的抽象理解 ●国内管理学者和实践者对外国工作分析方法加 以引进、消化、改进和创新时,忽视了隐藏在技 术背后的假设系统,形成了对技术的孤立片面的 理解,是技术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问题九:工作分析的操作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向, 成果缺乏显著地应用 ●由于工作分析方法的存在优势与不足,需要建 立目标导向的工作分析技术,明确规定工作分析 在本企业运用所要针对的具体目标(如考核导向、 薪酬导向) ●“造文件运动” 问题十:缺乏成熟的职位信息收集与处理技术 ●缺乏定量化的技术与方法 ●传统的、定性的信息பைடு நூலகம்集与处理方法(如观察 法、访谈法、问卷法)缺乏系统性的总结,导致 工作分析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析人员个人能 力和其对工作的感性认识
工作分析用于组织调整的案例
工作分析成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主要用途
职位分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案例:
A公司是一家成长型企业。由于经营有方,该公司在短短 的五年中从40多人的小企业,飞速成长为拥有400多名员工 的公司。但企业随着企业的做大,公司在管理上的问题也逐 步浮现出来:职责混乱、用人缺乏标准,考核依靠主管评价, 员工相互之间的薪酬攀比,人才流失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因 此,该公司在外部咨询专家的建议下,开展了职位分析项目, 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考核与薪酬体系设计。通过这样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