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村镇体系规划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村镇体系规划是指根据国家政策和规划要求,对村镇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促进村镇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村镇体系规划的定义、意义、原则、方法和实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村镇体系规划的定义1.1 村镇体系规划是指对村镇进行综合规划和布局,包括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
1.2 村镇体系规划是为了实现村镇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村镇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效益。
1.3 村镇体系规划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政策和规划要求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村镇体系规划的意义2.1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2 提高村镇的生活质量,增强村镇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3 促进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三、村镇体系规划的原则3.1 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3.2 经济合理性原则,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产业的良性发展。
3.3 社会公平原则,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实现社会公平。
四、村镇体系规划的方法4.1 综合分析法,对村镇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社会发展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
4.2 规划编制法,根据综合分析的结果,编制村镇体系规划方案。
4.3 实施监督法,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和落实。
五、村镇体系规划的实施5.1 制定相应政策法规,为村镇体系规划提供法律保障。
5.2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规划意识和参与度。
5.3 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估机制,对村镇体系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综上所述,村镇体系规划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村镇生活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需要政府、专家和农民共同努力,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村镇的可持续发展。
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类别名称
占建设用地比例(%)
中心镇镇区
一般镇镇区
R
居住用地
28~38
33~43
C
公共设施用地
12~20
10~18
S
道路广场用地
11~19
10~17
G1
公共绿地
8~12
6~10
四类用地之和
64~84
65~85
5.3.2 邻近旅游区及现状绿地较多的镇区,其公共绿地所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可大于所占比例的上限。
2.0.5 县域城镇体系 county seat town and township system of county 县级人民政府行政地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中有机联系的城、
镇(乡)群体。 2.0.6 镇域镇村体系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of town
镇人民政府行政地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中有机联系的镇区和村庄 群体。
C5 商业金融用地 各类商业服务业的店铺,银行、信用、保险等机构,及其附属设施用地
C6 集贸市场用地 集市贸易的专用建筑和场地;不包括临时占用街道、广场等设摊用地
生产设施用 地
独立设置的各种生产建筑及其设施和内部道路、场地、绿化等用地
M1
一类工业用 地
对居住和公共环境基本无干扰、无污染的工业,如缝纫、工艺品制作等 工业用地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中,中心村以外的村。
3 镇村体系和人口预测
3.1 镇村体系和规模分级
3.1.1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应依据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确 定的中心镇、一般镇的性质、职能和发展规模进行制定。
3.1.2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调查镇区和村庄的现状,分析其资源和环境等发展条 件,预测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劳力和人口的流 向趋势;
各类规划主要内容
概述本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镇体系规划(全国、省域、县域)城市规划总体规划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区规划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镇、乡规划总体规划镇、乡域镇村体系规划镇区规划详细规划(针对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一般专指新村规划)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包含县域镇村体系规划)新村(聚居点)建设规划……(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城市规划(节选自《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一节城市总体规划第二十八条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二十年,同时可以对城市远景发展的空间布局提出设想。
确定城市总体规划具体期限,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要求。
第二十九条总体规划纲要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内容包括: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方案和建设标准;原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
(二)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三)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
(四)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
(五)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六)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七)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
(八)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
(九)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第三十条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
其中位于人口、经济、建设高度聚集的城镇密集地区的中心城市,应当根据需要,提出与相邻行政区域在空间发展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进行协调的建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镇(乡)域规划导则(试行)》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镇(乡)域规划导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10.11.04•【文号】建村[2010]184号•【施行日期】2010.11.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镇(乡)域规划导则(试行)》的通知(建村〔2010〕184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交委),规划局(规委)、农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适应我国农村地区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乡镇规划对村镇建设的引导作用,规范和加强镇(乡)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管理,促进镇(乡)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我部制定了《镇(乡)域规划导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施行。
施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进一步完善的建议,请及时反馈我部村镇建设司。
联系人:卫琳电话:010-******** 010-********传真:************电子信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四日附件:镇(乡)域规划导则(试行)1 总则1.1为适应我国农村发展需要,促进镇(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镇(乡)规划指导镇(乡)发展的作用,加强镇(乡)规划建设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导则。
1.2本导则所指的镇、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的基层行政区域。
镇(乡)域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的镇规划和乡规划的一种形式,其规划区范围覆盖镇(乡)行政辖区的全部。
有条件的镇和乡,应依据本导则编制镇(乡)域规划。
1.3镇(乡)域规划编制应坚持全域统筹、注重发展、节约用地、因地制宜的原则,突出对镇(乡)全域发展的指导,协调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统筹对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合理布局。
体现地域特色、乡村特色和民族特色,尊重农村地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村镇体系规划是指对一个地区的村镇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以实现村镇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这一规划旨在提升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规划背景和目标村镇体系规划的背景是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需要对村镇进行规划和建设。
村镇体系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合理布局和规划,提升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规划原则和思路1. 综合考虑村镇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等因素,合理确定村镇的规模和布局。
2. 突出村镇的功能定位,根据不同村镇的特色和优势,发展相应的产业和服务业。
3. 强调村镇的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
4. 加强村镇与城市的联系和互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5. 注重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三、规划内容和具体措施1. 村镇规模和布局:根据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人口分布等因素,合理确定村镇的规模和布局。
重点发展一些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村镇,建设一些农业示范园区和特色小镇,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2.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的建设和改善。
提高村镇的交通便利性和生活条件,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
3. 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根据不同村镇的特色和优势,发展相应的产业和服务业。
鼓励农民创业就业,提供就业培训和创业扶持政策,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4. 生态环境保护:注重村镇的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5. 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村镇与城市的联系和互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推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衡发展,提高农民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机会。
6. 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注重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
永兴县鲤鱼塘镇镇域村镇布局规划(2014-2030)
永兴县鲤鱼塘镇镇域村镇布局规划(2014-2030)说明书华诚博远(北京)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2014年10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述 (1)一、规划指导思想 (1)二、规划原则 (1)三、规划目标 (2)四、规划期限 (2)五、规划范围 (2)六、规划依据 (2)第二章现状综合分析 (2)一、鲤鱼塘镇概况 (2)二、经济发展总体状况 (3)三、人口与村庄发展现状 (3)四、村庄建设现状 (10)五、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第三章与上层次及相关规划的衔接 (11)一、永兴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12-2030年) (11)二、永兴县鲤鱼塘镇总体规划(2013-2030) (13)第四章镇域发展目标及产业布局 (13)一、发展目标 (13)二、镇域产业发展布局 (14)第五章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 (14)一、镇域人口预测 (14)二、镇域建设用地规模 (15)第六章镇域空间布局规划 (15)一、镇域空间管制分区与管制要求 (15)二、村镇布局战略 (16)三、村庄类型划分 (17)四、村镇空间布局 ............................................................ 18 第七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20)一、道路交通规划 (20)二、基础设施规划 (21)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22)第八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3)一、现状概况 (23)二、规划原则 (23)三、总体目标 (23)四、规划措施 (23)第九章综合防灾规划 (24)一、综合防灾规划原则 (24)二、防洪排涝规划 (24)三、抗旱规划 (24)四、消防规划 (25)五、森林防火规划 (25)六、防震规划 (25)七、其他非常见自然灾害防灾规划 (25)第十章近期建设规划 (25)一、规划期限与原则 (25)二、近期建设重点规划 (25)第十一章规划实施建议与措施 (26)一、行政引导 (26)二、建设引导 (26)附表:鲤鱼塘镇各村庄布局规划一览表 (49)前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
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一.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内容城镇体系规划是指在全国或一定地区内,确定城镇的数量、性质、规模和布局的综合部署。
城镇体系规划分为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是用于指导省域城镇规划体系、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做好城镇空间布局和规模控制⏹确定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划分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等需要严格控制的区域。
二.城市规划、镇规划的编制内容分为:城市、镇的总体规划和城市、镇的详细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镇的发展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镇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镇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保护好环境和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指导城市、镇合理发展。
分为一般性内容和强制性内容。
⏹城市、镇的总体规划的一般性内容包括:◆确定城市、镇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确定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制定各类专项规划等。
⏹城市、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内容。
●城市、镇的详细规划⏹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或直接对建设项目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详细规划可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建制镇编制内容⏹建制镇一般只需编制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其内容与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相同。
实行镇管村体制的建制镇,其总体规划中应包括镇辖区范围内的村镇布局。
三..村庄和集镇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是指为了加强村庄和集镇的建设管理,改善村庄和集镇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节约和合理使用农村土地,保护耕地,协调村庄和集镇空间布局和具体安排。
村庄和集镇规划是村镇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
山西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导则
山西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导则山西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导则1 总则1.1编制目的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指导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省政府《山西省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建设部《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和《村镇规划标准》,制定《山西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1.2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范围内村庄(不含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和历史文化名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和管理。
1.3基本任务村庄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是在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所确定的村庄等级规模、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村庄的性质、人口和用地规模、规划范围和界限,统筹安排村庄建设的各项用地和空间布局,综合协调村民住宅与各类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的关系,为村庄居民提供符合当地实际、与村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1.4规划依据1.4.1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4.2乡镇总体规划(含乡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1.4.3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1.4.4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1.5规划范围1.5.1村庄建设规划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编制,进行迁村并点的,按照调整后的行政村人口划定村庄建设规划范围。
对具有一定规模而规划中不计划撤并的自然村,也可单独编制村庄建设规划。
1.5.2本导则所称行政村,是指按照行政建制依法设立村民委员会1.5.3本导则所称自然村,是指没有设立村民委员会,隶属于其他村庄村民委员会领导的村庄。
1.6规划原则1.6.1引导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人口在行政村集中居住,鼓励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村人口到城镇居住,推进城市化进程。
1.6.2以规模大、区位好、基础设施配套的现有村庄进行整治、扩建为主,以新建村庄为辅,集中改建或新建的村庄应统一规划、分步建设。
1.6.3 保护农村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障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集约用地和合理用地。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2023年村庄规划、镇规划和县域村镇体
文件信息
索引号:/2014-00175 主题信息:村镇建设 发文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生成日期:2014年03月28日 文件名称: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2014年村庄规划、镇规划和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试点工作的通知 文号:建村44号主
有关事项通知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规划委、天津市建交委、上海市规划国土资源局、重庆市规划局:
试点的目的和重点内容
(一)试点的目的。探索符合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符合村镇实际、具有较强指导性和实施性的村 庄规划、镇规划理念和编制方法,以及“多规合一”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方法,形成一批有示范意义的规划 范例并加以总结推广。
(二)村庄规划试点的重点内容。参照《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村庄规划试点工作的通知》(建村函〔2013〕 35号)的要求,针对村庄问题,抓住村庄需求,因地制宜确定村庄规划内容及深度。今年着重探索不同类型村落 格局的村庄规划方法,包括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和适宜技术、村庄风貌和公共环境的整治方法、村庄 格局未来发展方向的引导和管控等。村庄现有格局不做大调整。
试点工作要求
城市规划设计---第四章 小城镇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精选课件
4.2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3)乡镇(集镇)镇区
含义: 乡镇是县辖的一个基层政权组织(镇或乡)所 辖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生活服务 中心,联系着附近若干个中心村和基层村。
特点: 位置比较适中,交通较为便利;具有一定 规模的公共福利、商业服务设施;是乡镇企 业的生产和经营基地,物资交流和贸易的集 散地,也是居民物质文精选化课件生活的服务中心。
8
城镇化水平 1、测度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描述; 镇区常住人口/镇域总人口×100%
精选课件
2、预测 1)联合国法
这是联合国用来定期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镇人口 比重时常用的方法。它是根据已知的两次人口普查的城镇 人口和乡村人口,求取城乡人口增长率差,假设城乡人口 增长率差在预测期保持不变,则外推可求得预测期末的城 镇人口比重。
精选课件
(2)要考虑村庄的交通条件 靠近公路干线、河流、车站、码头的村庄
一般都有发展前途,对一些交通闭塞的村庄, 切不可任意扩大其规模,或维持现状,或淘汰。
考虑交通条件时,应考虑远景发展。
(3)村庄基础
优先发展人口多,经济基础好,设施完 善的村庄。
精选课件
(4)村镇的分布要均衡 (5)考虑建设条件的可能
停滞发展,甚至萎缩,使其失去了推动了促进区域经 济发展的作用。
精选课件
2)中心镇的选择
(1)中心地理论、引力流理论和交通区位 对中心镇的影响。
中心镇是县(市)域一定片区的中心,要能带动周 围几个乡镇的发展;中心镇应在其上一级引力流的 主方向上,同等条件下,要选交通区位好的镇作为 中心镇。
(2)经济有一定基础或是具有较明显的发 展潜力 财(政3收)入镇(区0.4人)口;人相均对纯较收多入;(0.2);社会总产值 (农(业0.14产))值;市(第政0三.0设产5)施业;产相生值对产(精较性选0课.建完1件)设善;投工资业(产0.值1)(0.05);
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引言概述:村镇体系规划是指在城乡发展中,对村镇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发展方向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的过程。
它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村镇体系规划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正文内容:1. 村镇空间布局1.1 村镇规模布局合理确定各个村镇的规模,根据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进行分类,确保各个村镇的功能定位明确。
1.2 村镇间距离布局根据交通条件、区域发展需求等因素,合理划定村镇间的距离,避免过分集中或过分分散的现象,实现合理的区域布局。
1.3 村镇形态布局根据地形地貌、资源条件等因素,合理规划村镇的形态,避免过分扩张或过分拥挤的现象,实现村镇的可持续发展。
2. 村镇功能定位2.1 农业生产功能根据农业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合理规划农田、农产品加工厂等农业生产设施,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2.2 乡村旅游功能充分利用乡村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规划乡村旅游景点、农家乐等设施,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2.3 文化教育功能规划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学校等设施,提供文化教育服务,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促进乡村文化建设。
3. 村镇发展方向3.1 产业发展方向根据地方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确定村镇的产业发展方向,培育壮大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提升村镇经济发展水平。
3.2 基础设施建设方向规划村镇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镇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村镇的可持续发展。
3.3 生态环境保护方向制定生态保护政策,加强农田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工作,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4. 村镇规划管理4.1 规划编制制定村镇规划的编制方案,明确规划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步骤,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2 规划实施组织实施村镇规划,加强对规划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和效果的达到。
4.3 规划评估定期对村镇规划进行评估,分析规划实施的效果和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
《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2009年12月9日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城乡规划,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和有关定义)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进行各项建设活动,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本条例,符合有关城乡规划要求。
本条例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有关专项规划和专业规划。
城市、镇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乡规划分为乡人民政府所在地集镇总体规划和集镇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总体规划应当包含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并作为所辖镇、乡规划编制的依据。
镇总体规划、乡人民政府所在地集镇总体规划应当包含镇域、乡域村镇体系规划,并作为所辖村庄规划编制的依据。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以下可简称“县城”。
第三条(规划区)本条例所称规划区,是指城市、镇、集镇、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规划区的具体范围在城市、镇、集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中划定。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镇、集镇、村庄,镇、集镇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不再单独划定规划区,其规划建设纳入隶属的城市、镇、乡统一管理。
第四条(规划原则)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第五条(规划衔接)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衔接,协调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一、构成和层次
村镇体系构成
村镇层次组成
镇(乡)村镇体系构成层次示意图
二、镇(乡)域村镇发展条件评价方法
1、确定评价因子
2、权重值
浙江省某镇域村镇发展条件评价因子表
注:①为取得更精确合理的评价值,“耕地资源”和“经济收入也可分为”总量“和”人均“分因子进行计算。
②自然条件、区位交通、村镇建设条件等评价因子的分值均按5分制赋值,以3分为合格(标准值)。
3、评价模型公式
U i= m
j
j j X W
式中:U i─第i个村镇的评价值
W j─第j项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加权系数)
X j─第i个村镇的第j个因子评价分值
m─评价因子的个数
4、发展条件总排序
根据各个评价因子及权重值,由评价模型得出各村综合评价值,从大到小排序,并绘制综合评价图。
(可以是柱状图,也可以是块状图)
5、评价结论
三、城镇化发展水平预测方法
1、总人口预测
①综合分析法:Q n =Q0(1+k)n+P
式中: Q n─总人口预测数
Q0─常住(户籍)人口现状数
k─规划期内常住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
N─规划期限
p─规划期内常住(户籍)人口机械增长数
本公式适用于历年从镇(乡)域外来的暂住人口少而住期短的乡镇。
②综合增长法:Q n=Q0(1+a+b)n+c
式中: Q n─总人口预测数
Q0─常住(户籍)人口现状数
a─规划期内年平均自然增长率
b─规划期内年平均机械增长率
c─规划期内暂住(≥1年)人口数
N─规划期限
本公式适用于历年人口资料统计较完整、从镇(乡)域外来的暂住人口多且住期较长的乡镇。
2、城镇化水平预测
①城镇人口增长法:城镇化水平(%)=
n n
Q y
p)
1(
式中: p0─现状城镇总人口
y─城镇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Q n─规划期镇域总人口
N─规划期限
本公式适用于历年城镇人口资料统计比较完整的县城
外建制镇。
②劳力转化法:
城镇化水平(%)=
n n
n
Q
Z
N
S
E
K
A
F
k
P⨯
-
⨯
+
⨯
+
+
+]
)
1(
[
)
1(
p0─现状城镇总人口
Q n─规划期镇域总人口
K─人口自然增长率
N─规划期限
F─农村劳力占农村人口比例
A─镇域农村人口
E─种植业劳力占农村劳力比例
S─镇域农村耕地数
N─规划期每劳力平均负担耕地数
Z─富余劳力转化为城镇人口的比例
本公式适用于种植业为主的县城外建制镇。
③目标法:根据上位城镇体系规划中确定的城镇化水平及对该镇域城镇人口的规模的指导意见,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和潜力,确定镇域城镇化水平。
本方法适用于对历年城镇人口增长统计资料缺乏的县城外建制镇。
3、人口配置方法
村庄规模大小应与镇(乡)域耕作特点和耕作半径相适
应。
影响村庄规模的主要因素有:耕地资源、生产交通工具、机械化程度、农作物种类、人口密度、耕地经营规模、公共设施项目配置等。
规模过大会导致耕作半径超过生产力水平的能力,对农业生产不利,规模太小又不利于教育、卫生等公共设施的有效配置,给村民生活带来不便。
人口配置发展趋势是:重点向中心镇集聚,促进镇(乡)域人口向一般镇(集镇)集聚,增加中心村人口规模,保证基层村合适的人口规模,迁并发展条件差的村庄。
人口配置规模示意图
四、职能结构
村镇职能类型一般由一至二个起主导作用的行业组成,由二个行业组成的类型,前者的作用和地位比后者更突出和重要。
在多业均衡发展,难以确定主导产业时,一般定为“综合型”。
村庄重组的原则是发展条件差的向发展条件好的村庄
集聚,无发展潜力的村庄向有发展潜力(如有区域性重点工程项目上马等)的村庄集聚,偏远山区村庄向镇区或平原中心村迁移,受水利工程(如水库等)建设影响的村庄向镇区或中心村迁移,沿河沿路分散的自然村向中心村或基层村集聚。
城镇等级职能规模表
迁村并点的参考指标
五、村镇空间布局结构
村镇空间分布形态分平原、谷地盆地、山地丘陵、海岛聚落
平原区密集型聚落:沿江河两岸与交通线呈带状密集型分布;沿水网平原呈比较均衡型分布;沿海塘等水利工程呈线状分布。
谷地、盆地较密集型聚落:沿河谷、山麓呈线状分布;沿盆地中的江河交通线或盆地呈周边分布。
丘陵、山地疏散型聚落:沿山垅呈串球状分布;在山区夷平面上呈均衡型分布;在丘陵地区呈均衡型分布。
海岛聚落:沿海岸、港湾多数呈环岛型分布。
村镇沿交通线分布规划引导,沿河发展变“线状散点式”为“点状集中式”分布;沿公路两侧带状,集镇与公路成“山楂串”式发展,应引导村镇沿公路单侧集中发展,克服带状分布,变“山楂串”为“根瘤状”;集镇向高速公路出入口扩展,要呈块状拓展,并保持集镇整体性,避免无序地向出入口成散点状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