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线面与面面垂直的证明
空间几何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证明方法
空间几何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证明方法空间几何中,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线、面垂直面等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在证明这些概念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证明方法。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证明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一、线与面的关系1. 线与平面的关系线与平面的关系有两种情况:线在平面内或线与平面相交。
对于线在平面内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证明方法来证明:(1)假设线与平面不在同一平面内,那么这条线必然与平面相交,与已知矛盾。
(2)假设线与平面在同一平面内,但不在同一直线上,那么这条线必然与平面相交,与已知矛盾。
(3)假设线与平面在同一直线上,但不在同一点上,那么这条线必然与平面相交,与已知矛盾。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线与平面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相交于一点或在平面内。
2. 线与直线的关系线与直线的关系有三种情况:相交、平行、重合。
对于线与直线相交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证明方法来证明:(1)假设两条线不相交,那么这两条线必然平行,与已知矛盾。
(2)假设两条线重合,那么这两条线必然相交,与已知矛盾。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两条不同的线必然相交于一点或平行。
二、面与面的关系1. 平行面的关系平行面的关系有两种情况:平行或重合。
对于平行面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证明方法来证明:(1)假设两个平面不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必然相交,与已知矛盾。
(2)假设两个平面重合,那么这两个平面必然平行,与已知矛盾。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两个不同的平面必然平行或相交于一条直线。
2. 面垂直面的关系面垂直面的关系有两种情况:相交于一条直线或垂直。
对于面垂直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证明方法来证明:(1)假设两个面不垂直,那么这两个面必然相交于一条直线,与已知矛盾。
(2)假设两个面相交于一条直线,那么这两个面必然不垂直,与已知矛盾。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两个不同的面必然相交于一条直线或垂直。
三、面平行线的关系面平行线的关系有两种情况:平行或相交。
立体几何中垂直的证明
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4、如图,在多面体ABCDE 中,AE⊥面ABC ,BD∥A E ,且AC =AB =BC =BD =2,AE =1,F 为CD 中点.(1)求证:EF⊥面BCD ;5、如图,在底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锥P ABCD -中,,AB AC PA ABCD ⊥⊥平面,且PA AB =,点E 是PD 的中点。
⑴求证:AC PB ⊥; ⑵求证:PB AEC ∥平面;6、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 PA ⊥底面ABCD ,AB ⊥AD ,AC ⊥CD , ∠ABC =60°,PA =AB =BC ,E 是PC 的中点. (1)求证:CD ⊥AE ;(2)求证:PD ⊥面ABE.题型二、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1、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PA 垂直于圆O 所在的平面,C 是圆周上不同于A 、B 的任意一点,求证:平面PAC 垂直平面PBC 。
2、如图,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面11BCC B 是菱形,11B C A B ⊥证明:平面1ABC ⊥平面11A BC ;3、已知:如图,将矩形ABCD 沿对角线BD 将BCD 折起,使点C 移到点1C ,且 1C ABD O AB 在平面上的射影恰好在上。
11(2).BDC ⊥⊥11()求证:AD BC 求证:面ADC 面4、如图所示,在长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AB=AD=1,AA 1=2,M 是棱CC 1的中点 (Ⅰ)求异面直线A 1M 和C 1D 1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Ⅱ)证明:平面ABM ⊥平面A 1B 1M 15、已知四面体ABCD 中,CD BD AC AB ==,,平面⊥ABC 平面BCD ,E 为棱BC 的中点。
(1)求证:⊥AE 平面BCD ; (2)求证:BC AD ⊥;OBC 1ADC6、S 是△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SA⊥平面ABC,平面SAB⊥平面SBC,求证AB⊥BC.7、在四棱锥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面VAD 是正三角形,平面VAD⊥底面ABCD 证明:AB⊥平面VADSACBVD CBA8、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DAB=60°且边长为a 的菱形,侧面PAD 为正三角形,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 ,若G 为AD 边的中点, (1)求证:BG⊥平面PAD ; (2)求证:AD⊥PB;(3)若E 为BC 边的中点,能否在棱PC 上找到一点F ,使平面DEF⊥平面ABCD ,并证明你的结论.题型三、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题(2)PDA=45.PA ABCD CDMN PCD ⊥⊥∠⊥。
线面垂直、面面垂直
线面垂直、面面垂直及其证明一 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1)线面垂直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2(3)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①三垂线定理:如果平面内一条直线和穿过该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也垂直于这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②三垂线逆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垂直. (4)线面垂直的证明例1例2例3SDD 1ODBA C 1B 1A 1C例4在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M 为1CC 的中点,AC 交BD 于点O ,求证:1AO ⊥平面MBD .练习1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 (1)求证:AC ⊥平面11B D BD .(2)求证:1BD ⊥平面1ACB .练习2在三棱锥A BCD -中,BC AC =,AD BD =,作BE CD ⊥,E 为垂足,作AH BE ⊥于H .求证:AH ⊥平面BCD .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AB AD ⊥,AC CD ⊥,60ABC ︒∠=,PA AB BC ==,E 是PC 的中点.(1)求证:CD AE ⊥. (2)求证:PD ⊥面ABE .二 面面垂直(1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每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若棱为l ,两个面分别为,,αβ二面角记作为l αβ--.(2)二面角的平面角定义:在二面角l αβ--棱l 上取一点O ,在半平面α和β内,从点O 分别作垂直于棱l 的射线,OA OB ,射线组成AOB ∠.则AOB ∠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二面角的取值范围为[0,180]︒︒.(3)面面垂直定义:若两个平面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4)面面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面相互垂直. (5)面面垂直的正面即:面面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垂直. 例1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是1AA 的中点.(1)求证:1//AC 平面BDE ; (2)求证:平面1A AC ⊥平面BDE . .例2如图,直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侧棱垂直于底面,90ACB ︒∠=121AA BC AC ==,D 是棱1AA 的中点,求证:平面1BDC 平面BDC .AC B1B 1A D1C练习 如图,过S 引三条长度相等但不共面的线段,,SA SB SC ,且60ASB ASC ︒∠=∠=,90BSC ︒∠=,求证:平面ABC ⊥平面BSC .三 立体几何高考证明例1(2013江苏)如图,在三棱锥中,平面平面,,,过作,垂足为,点分别是棱的中点.求证:(1)平面平面; (2).例2(2012江苏)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11A B A C =,D E,分别是棱1BC CC ,上的点(点D 不同于点C ),且AD DE F⊥,为11B C 的中点.求证:(1) 平面ADE ⊥平面11BCC B ; (2) 直线1//A F 平面ADE .ABC S -⊥SAB SBC BC AB ⊥AB AS =A SB AF ⊥F G E ,SC SA ,//EFG ABC SA BC ⊥ABCSGFE例3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四边形,60DAB ︒∠=,2AB AD =,PD ⊥底面ABCD .(1)证明:PA BD ⊥(2)设1PD AD ==,求棱锥D PBC -的高.练习1如图,几何体E ABCD -是四棱锥,ABD 为正三角形,,CB CD EC BD =⊥.(Ⅰ)求证:BE DE =;(Ⅱ)若∠120BCD =︒,M 为线段AE 的中点,求证:DM ∥平面BEC .练习2(2011天津)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45ADC ∠=︒,1AD AC ==,O 为AC 的中点,PO ABCD ⊥平面,2PO =,M为PD 的中点.(Ⅰ) 证明://PB ACM 平面;MP(Ⅱ)(Ⅲ)。
立体几何基本知识总结和线面垂直平行六种关系的证明方法
立体几何基本知识总结I. 基础知识要点 一、 平面.1.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面.注:两两相交且不过同一点的四条直线必在同一平面内.2. 两个平面可将平面分成3或4部分.(①两个平面平行,②两个平面相交)3. 过三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可以确定1或3个平面.(①三条直线在一个平面内平行,②三条直线不在一个平面内平行)[注]:三条直线可以确定三个平面,三条直线的公共点有0或1个. 4. 三个平面最多可把空间分成 8 部分.(X 、Y 、Z 三个方向) 二、 空间直线.1. 空间直线位置分三种:相交、平行、异面. 相交直线—共面有反且有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共面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一平面内[注]:①两条异面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射影一定是相交的两条直线.(×)(可能两条直线平行,也可能是点和直线等) ②直线在平面外,指的位置关系:平行或相交③若直线a 、b 异面,a 平行于平面α,b 与α的关系是相交、平行、在平面α内. ④两条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图形是一条直线或两条平行线或两点.⑤在平面内射影是直线的图形一定是直线.(×)(射影不一定只有直线,也可以是其他图形) ⑥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长相等,则斜线长相等.(×)(并非是从平面外一点..向这个平面所引的垂线段和斜线段) ⑦b a ,是夹在两平行平面间的线段,若b a =,则b a ,的位置关系为相交或平行或异面.2. 异面直线判定定理: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和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不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3. 平行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4. 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如下图). (二面角的取值范围[]180,0∈θ)(异面直线所成角(] 90,0∈θ)(斜线与平面成角()90,0∈θ)(直线与平面所成角[]90,0∈θ)(向量与向量所成角])180,0[ ∈θ推论: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锐角(或直角)相等. 5. 两异面直线的距离:公垂线的长度.空间两条直线垂直的情况:相交(共面)垂直和异面垂直.21,l l 是异面直线,则过21,l l 外一点P ,过点P 且与21,l l 都平行平面有一个或没有,但与21,l l 距离相等的点在同一平面内. (1L 或2L 在这个做出的平面内不能叫1L 与2L 平行的平面) 三、 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垂直.1. 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分三种:相交、平行、在平面内.2.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线线平行,线面平行”)[注]:①直线a 与平面α内一条直线平行,则a ∥α. (×)(平面外一条直线) ②直线a 与平面α内一条直线相交,则a 与平面α相交. (×)(平面外一条直线)③若直线a 与平面α平行,则α内必存在无数条直线与a 平行. (√)(不是任意一条直线,可利用平行的传递性12方向相同12方向不相同证之)④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平行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平行于这个平面. (×)(可能在此平面内) ⑤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两个平面可能相交) ⑥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可能相交或者异面) ⑦直线l 与平面α、β所成角相等,则α∥β.(×)(α、β可能相交)3. 直线和平面平行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平行”)4. 直线与平面垂直是指直线与平面任何一条直线垂直,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垂直,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一条直线垂直. ● 若PA ⊥α,a ⊥AO ,得a ⊥PO (三垂线定理),得不出α⊥PO . 因为a ⊥PO ,但PO 不垂直OA .●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亦成立.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二:如果平行线中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注]:①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可能相交,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②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一条直线垂直于平行的一个平面,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③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5. ⑴垂线段和斜线段长定理:从平面外一点..向这个平面所引的垂线段和斜线段中,①射影相等的两条斜线段相等,射影较长的斜线段较长;②相等的斜线段的射影相等,较长的斜线段射影较长;③垂线段比任何一条斜线段短. [注]:垂线在平面的射影为一个点. [一条直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是一条直线.(×)]⑵射影定理推论:如果一个角所在平面外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点在平面内的射影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四、 平面平行与平面垂直.1. 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相交、平行.2. 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哪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推论: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注]:一平面间的任一直线平行于另一平面.3. 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平行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交线平行.(“面面平行,线线平行”)4. 两个平面垂直性质判定一: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则两个平面垂直.两个平面垂直性质判定二:如果一个平面与一条直线垂直,那么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垂直于这个平面.(“线面垂直,面面垂直”)注:如果两个二面角的平面对应平面互相垂直,则两个二面角没有什么关系.5. 两个平面垂直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推论:如果两个相交平面都垂直于第三平面,则它们交线垂直于第三平面.证明:如图,找O 作OA 、OB 分别垂直于21,l l ,因为ααββ⊥⊂⊥⊂OB PM OA PM ,,,则OB PM OA PM ⊥⊥,.6. 两异面直线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θcos 2222mn d n m l +++=(θ为锐角取加,θ为钝取减,综上,都POAaPαβθM AB O取加则必有⎥⎦⎤⎝⎛∈2,0πθ)7. ⑴最小角定理:21cos cos cos θθθ=(1θ为最小角,如图) ⑵最小角定理的应用(∠PBN 为最小角)简记为:成角比交线夹角一半大,且又比交线夹角补角一半长,一定有4条. 成角比交线夹角一半大,又比交线夹角补角小,一定有2条. 成角比交线夹角一半大,又与交线夹角相等,一定有3条或者2条. 成角比交线夹角一半小,又与交线夹角一半小,一定有1条或者没有. 五、 棱锥、棱柱. 1. 棱柱.⑴①直棱柱侧面积:Ch S =(C 为底面周长,h 是高)该公式是利用直棱柱的侧面展开图为矩形得出的. ②斜棱住侧面积:l C S 1=(1C 是斜棱柱直截面周长,l 是斜棱柱的侧棱长)该公式是利用斜棱柱的侧面展开图为平行四边形得出的.⑵{四棱柱}⊃{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长方体}⊃{正四棱柱}⊃{正方体}. {直四棱柱}⋂{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⑶棱柱具有的性质:①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所有的侧棱都相等;直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矩形........;正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矩形..... ②棱柱的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对应边互相平行的全等..多边形. ③过棱柱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注:①棱柱有一个侧面和底面的一条边垂直可推测是直棱柱. (×) (直棱柱不能保证底面是钜形可如图) ②(直棱柱定义)棱柱有一条侧棱和底面垂直.⑷平行六面体:定理一:平行六面体的对角线交于一点.............,并且在交点处互相平分. [注]:四棱柱的对角线不一定相交于一点.定理二: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的平方等于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的平方和.推论一:长方体一条对角线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所成的角为γβα,,,则1cos cos cos 222=++γβα. 推论二:长方体一条对角线与同一个顶点的三各侧面所成的角为γβα,,,则2cos cos cos 222=++γβα. [注]:①有两个侧面是矩形的棱柱是直棱柱.(×)(斜四面体的两个平行的平面可以为矩形) ②各侧面都是正方形的棱柱一定是正棱柱.(×)(应是各侧面都是正方形的直.棱柱才行) ③对角面都是全等的矩形的直四棱柱一定是长方体.(×)(只能推出对角线相等,推不出底面为矩形)④棱柱成为直棱柱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棱柱有一条侧棱与底面的两条边垂直. (两条边可能相交,可能不相交,若两条边相交,则应是充要条件)2. 棱锥:棱锥是一个面为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注]:①一个棱锥可以四各面都为直角三角形.②一个棱柱可以分成等体积的三个三棱锥;所以棱柱棱柱3V Sh V ==.图1θθ1θ2图2⑴①正棱锥定义: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的中心. [注]:i. 正四棱锥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 ii. 正四面体是各棱相等,而正三棱锥是底面为正△侧棱与底棱不一定相等iii. 正棱锥定义的推论:若一个棱锥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即侧棱相等);底面为正多边形. ②正棱锥的侧面积:'Ch 21S =(底面周长为C ,斜高为'h ) ③棱锥的侧面积与底面积的射影公式:αcos 底侧S S =(侧面与底面成的二面角为α)附: 以知c ⊥l ,b a =⋅αcos ,α为二面角b l a --.则l a S ⋅=211①,b l S ⋅=212②,b a =⋅αcos ③ ⇒①②③得αcos 底侧S S =. 注:S 为任意多边形的面积(可分别多个三角形的方法). ⑵棱锥具有的性质:①正棱锥各侧棱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相等(它叫做正棱锥的斜高). ②正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内的射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正棱锥的高、侧棱、侧棱在底面内的射影也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⑶特殊棱锥的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位置:①棱锥的侧棱长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的外心.②棱锥的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的外心. ③棱锥的各侧面与底面所成角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内心. ④棱锥的顶点到底面各边距离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内心. ⑤三棱锥有两组对棱垂直,则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三角形垂心. 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三角形的垂心.⑦每个四面体都有外接球,球心0是各条棱的中垂面的交点,此点到各顶点的距离等于球半径; ⑧每个四面体都有内切球,球心I 是四面体各个二面角的平分面的交点,到各面的距离等于半径.[注]:i. 各个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且底面是正方形的棱锥是正四棱锥.(×)(各个侧面的等腰三角形不知是否全等)ii. 若一个三角锥,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则第三对角线必然垂直. 简证:A B ⊥CD ,AC ⊥BD ⇒ BC ⊥AD. 令b AC c AD a AB ===,,得c a c b AD BC c AD a b AB AC BC -=⋅⇒=-=-=,,已知()()0,0=-⋅=-⋅c a b b c a0=-⇒c b c a 则0=⋅AD BC .iii. 空间四边形OABC 且四边长相等,则顺次连结各边的中点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 iv. 若是四边长与对角线分别相等,则顺次连结各边的中点的四边是一定是正方形. 简证:取AC 中点'O ,则⊥⇒⊥'⊥'AC AC O B AC o o ,平面=∠⇒⊥⇒'FGH BO AC B O O 90°易知EFGH 为平行四边形⇒EFGH 为长方形.若对角线等,则EFGH FG EF ⇒=为正方形. 3. 球:⑴球的截面是一个圆面. ①球的表面积公式:24R S π=. ②球的体积公式:334R V π=. l ab c FEH GBCDAO'⑵纬度、经度:①纬度:地球上一点P 的纬度是指经过P 点的球半径与赤道面所成的角的度数.②经度:地球上B A ,两点的经度差,是指分别经过这两点的经线与地轴所确定的二个半平面的二面角的度数,特别地,当经过点A 的经线是本初子午线时,这个二面角的度数就是B 点的经度. 附:①圆柱体积:h r V 2π=(r 为半径,h 为高) ②圆锥体积:h r V 231π=(r 为半径,h 为高) ③锥形体积:Sh V 31=(S 为底面积,h 为高) 4. ①内切球:当四面体为正四面体时,设边长为a ,a h 36=,243a S =底,243a S =侧 得a a a R R a R a a a 46342334/424331433643222=⋅==⇒⋅⋅+⋅=⋅. 注:球内切于四面体:h S R S 313R S 31V 底底侧ACD B ⋅=⋅+⋅⋅⋅=- ②外接球:球外接于正四面体,可如图建立关系式.构造以半径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线面垂直平行六种关系的证明方法总结一、线线平行的证明方法:1、利用平行四边形。
线面垂直与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立体几何之垂直关系【知识要点】空间中的垂直关系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解决空间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等价转化——化空间问题为平面问题.空间平行、垂直关系证明的基本思想方法——转化与联系,如图所示.题型1 平移证明线线垂直 例1 如图,在四棱锥ABCD P -中,N M AD BC AB AD BC BC AB ,.2,1,,===⊥分别为DC PD ,的中点,求证:AC MN ⊥例2 底面ABCD 是正方形,Q G BE PD PD BE ,,2,=‖分别为AP AB ,的中点,求证:CG QE ⊥例3 如图,在正方形1111D C B A ABCD -中,M 为1CC 的中点,F E ,分别为11,D A CD 的中点,AC 交BD 于点O ,求证:OM EF ⊥题型2 线面垂直判定例1 如图,在三棱锥ABC P -中,PAB ∆是等边三角形。
①若ABC ∆是等边三角形,证明:PC AB ⊥②若 90=∠=∠PBC PAC ,证明:PC AB ⊥例 2 已知四棱台1111D C B A ABCD -的上下底面边长分别是2和4的正方形,41=AA 且ABCD AA 底面⊥1,点P 为1DD 的中点,求证:PBC AB 面⊥1例3 如图,在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AC AB BAC ==∠,90,1A 在底面ABC 的射影为BC 的中点,D 为11C B 的中点。
证明:⊥D A 1平面BC A 1题型3 线面垂直性质证明线线垂直例1 如图,在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侧棱垂直于底面,D AA AC ACB ,21,901==∠ 是棱1AA 的中点,求证:BD DC ⊥1例2 已知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与正方形ABEF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M 为AC 上一点,N 为BF 上一点,且FN AM =。
2017年__高二年级立体几何垂直证明题常见模型和方法
立体几何垂直证明题常见模型及方法垂直转化: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基础篇类型一:线线垂直证明(共面垂直、异面垂直)(1) 共面垂直:实际上是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垂直 (只需要同学们掌握以下几种模型)○1 等腰(等边)三角形中的中线○2 菱形(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3勾股定理中的三角形 ○4 1:1:2 的直角梯形中 ○5 利用相似或全等证明直角。
例:在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O 为底面ABCD 的中心,E 为1CC ,求证:1AO OE ⊥(2) 异面垂直 (利用线面垂直来证明,高考中的意图) 例1 在正四面体ABCD 中,求证AC BD ⊥变式 1 如图,在四棱锥ABCD P -中,底面A B C D 是矩形,已知60,22,2,2,3=∠====PAB PD PA AD AB .证明:AD PB ⊥;变式2 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点E 是AB 的中点,点F 是BC 的中点,将△AED,△DCF 分别沿,DE DF 折起,使,A C 两点重合于'A. 求证:'A D EF ⊥;类型二:线面垂直证明BE 'ADFG方法○1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断定理例2:在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O 为底面ABCD 的中心,E 为1CC ,求证:1AO BDE ⊥平面变式1:在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求证:11AC BDC ⊥平面 变式2: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 AC =BC =AA 1=2,∠ACB =90︒.E 为BB 1的中点,D 点在AB 上且DE = 3 .求证:CD ⊥平面A 1ABB 1;变式3: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O 、E 分别是BD 、BC 的中点,AD BC ∥,90ABC ∠=°,PA ⊥平面ABCD .3PA =,2AD =,AB =,6BC =C○2 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例3:在三棱锥P-ABC 中,PA ABC ⊥底面,PAC PBC ⊥面面,BC PAC ⊥求证:面。
立体几何中线面平行垂直性质判定
必须掌握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 判定定理1.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即若ααα//,//,,a b a b a 则⊂⊄.2.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即若βαββα//,//,//,,,则b a p b a b a =⊂ .3.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即若ααα⊥⊥⊥=⊂⊂l n l m l B n m n m 则,,,,, .4.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即若βααβ⊥⊂⊥则,,l l . 性质定理1.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即若b a b a a //,,,//则=⊂βαβα .2.两平行平面与同一个平面相交,那么两条交线平行,即若α∥β,α∩γ=a ,β∩γ=b ,则b a //3.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即若b a b a //,,则αα⊥⊥4.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即若αββαβα⊥⊥⊂=⊥l a l l a 则,,,, . 必须掌握常见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公式:),(为柱体高为底面积柱体h S Sh V =),(31为柱体高为底面积锥体h S Sh V = ),,,()(31'''为台体高下底面积分别为上台体h S S h S S S S V ++= )(343为球体半径球体R R V π= 证明线线平行的常用思想:①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②平行的传递性(平行四边形);③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定理。
证明线线垂直的常用思想:①定义︒90;②勾股定理;③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
④等腰三角形中线即为高。
1.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ACB=90︒,EA⊥平面ABCD,EF ∥AB,FG∥BC,EG∥AC.AB=2EF.若M是线段AD的中点,求证:GM∥平面ABFE;【解析】连结AF,因为EF ∥AB,FG∥BC,E PB CDA EF∩FG=F,所以平面EFG ∥平面ABCD,又易证EFG ∆∽ABC ∆,所以12FG EF BC AB ==,即12FG BC =,即12FG AD =,又M 为AD 的中点,所以12AM AD =,又因为FG∥BC∥AD ,所以FG∥AM,所以四边形AMGF 是平行四边形,故GM ∥FA,又因为GM⊄平面ABFE,FA ⊂平面ABFE,所以GM∥平面ABFE.2.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AC =90°,AB =AC =AA 1=1,延长A 1C 1至点P ,使C 1P =A 1C 1,连接AP 交棱CC 1于D .求证:PB 1∥平面BDA 1;本小题主要考查直三棱柱的性质、线面关系、二面角等基本知识,并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考查应用向量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连结AB 1与BA 1交于点O ,连结OD , ∵C 1D ∥平面AA 1,A 1C 1∥AP ,∴AD =PD ,又AO =B 1O , ∴OD ∥PB 1,又OD ⊂面BDA 1,PB 1⊄面BDA 1, ∴PB 1∥平面BDA 1.3.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 A ⊥底面ABCD ,AB ⊥AD ,点E 在线段AD 上,CE ∥AB 。
第九章 立体几何9-5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
∴DE⊥AE,这与∠AED=60°矛盾. ∴DE与平面ABC不垂直. 点评:①“折叠”问题一定要弄清折迭前后, 图形的哪些位置与数量关系发生了变化,哪 些没有发生变化. ②探索某种位置关系是否具备,通常是先假 定具备这种位置关系,然后结合条件进行推 理,如果产生矛盾,则不具备这种位置关系, 否则具备这种位置关系.
2.不要将“经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
平面垂直”;“经过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
与已知直线垂直”;“经过平面外一点有无
数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平行,这无数条直线在
同一个平面内,即经过平面外一点有且仅有 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经过直线外 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l与已知直线平行,
4.两平面垂直时,从一个平面内一点向另一个平面 有无数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平行,这无数个平 .. 作垂线,则垂足必落在交线上. 面的交线为l”弄混错用.
(3)解:∵EF⊥BF,BF⊥FC且EF∩FC=F, ∴BF⊥平面CDEF, 即BF⊥平面DEF. ∴BF为四面体B—DEF的高.
又∵BC=AB=2,∴BF=FC= 2. 四边形CDEF为直角梯形,且EF=1,CD=2. 1 1 2 ∴S△DEF= (1+2)× 2- ×2× 2= 2 2 2 1 2 1 ∴VB—DEF=3× 2 × 2=3.
(文)在空间中,用x、y、z表示不同的直线或 平面,若命题“x⊥y,x⊥z,则y∥z”成立, 则x、y、z分别表示的元素是( ) A.x、y、z都是直线 B.x、y、z 都是平面 C.x、y是平面,z是直线 D.x是直线,y、 z是平面 解析: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不一定平 行故A错;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不 一定平行,故B错;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都 和同一个平面垂直时,直线可能在平面内, 故C错.由线面垂直的性质知,D正确.
证明线面垂直的三种途径
证明线面垂直问题是高考数学试题中的常见题型之一,主要考查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对于简单的证明线面垂直问题,通常可直接运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进行证明,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证明线面垂直问题,利用定义法无法证明结论,此时需利用转化思想,把线面垂直问题转化为线线垂直问题、面面垂直问题、空间向量问题来求解.下面重点探讨一下如何证明线面垂直.一、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与此平面垂直.运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需通过证明线线垂直来推出线面垂直.而证明线线垂直的常用手段有:(1)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或等腰梯形上下底的中点连线与上下底垂直);(2)利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3)利用勾股定理;(4)利用圆的性质:圆的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例1.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M为棱AC的中点,AB=BC,AC=2,AA1=2.求证:BM⊥平面ACC1A1.证明:∵点M为棱AC的中点,AB=BC,∴BM⊥AC,∵AA1⊥底面ABC,BM⊂平面ABC,∴AA1⊥BM,∵AA1⋂AC=A,AA1⊂平面ACC1A1,AC⊂平面ACC1A1,∴BM⊥平面ACC1A1.要证BM⊥平面ACC1A1,需要在平面ACC1A1内找到两条与BM垂直的相交直线,即AC与AA1.再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加以证明.在证明BM⊥AC时,需要用到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而证明AA1⊥BM 时,需用到直棱柱的侧棱与底面垂直的性质.例2.如图1,六面体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菱形,AA1//BB1//CC1//DD1,且BB1⊥平面ABCD,AA1=CC1, AE=λ AA1, CF=λ CC1()0<λ≤1,平面BEF 与平面ABCD的交线为l.求证:直线l⊥平面B1BDD1.证明:如图1所示,连接AC、BD,∵AA1=CC1,AA1//CC1, AE=λ AA1, CF=λ CC1(0<λ≤1),∴ AE= CF,∴AE=CF,AE//CF,∴四边形AEFC为平行四边形,∴AC//EF,∵EF⊂平面BEF,AC⊄平面BEF,∴AC//平面BEF,∵平面BEF⋂平面ABCD=l,AC⊂平面ABCD,∴AC//l,∵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BB1⊥平面ABCD,AC⊂平面ABCD,∴AC⊥BB1,∵BD⋂BB1=B,BD⊂平面B1BDD1,BB1⊂平面B1BDD1,∴AC⊥平面B1BDD1,∵AC//l,∴l⊥平面B1BDD1.要证明l⊥平面B1BDD1,需先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性质证明AC⊥BD,以及线面垂直的性质证明AC⊥BB1,从而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AC⊥平面B1BDD1;最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证明结论.例3.如图2,在四棱锥P-ABCD中,AB//CD,BC⊥CD,侧面PAB为等边三角形,AB=BC=4,CD=PD=2,求证:PD⊥平面PAB.证明:如图2所示,过点D作DE⊥AB于点E,连接BD,∵AB//CD,BC⊥CD,∴四边形BEDC为矩形,在RtΔAED中,DE=BC=4,AE=2,∴AD=AE2+DE2=25,∵ΔPAB为等边三角形,∴PA=PB=AB=4,∵在ΔPAD中,PD=2,∴PA2+PD2=20=AD2,∴PD⊥PA,在RtΔBCD中,BC=4,CD=2,∴BD=BC2+CD2=25,∴在ΔPBD中,PB2+PD2=20=BD2,∴PD⊥PB,而PA⋂PB=P,PA⊂平面PAB,PB⊂平面PAB,∴PD⊥平面PAB.我们利用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在平面PAB中找到与PD垂直的两条相交直线PA、PB,证明PD⊥PA、PD⊥PB,便可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PD⊥平面PAB.图2解题宝典图1 36二、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进行证明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相互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在解题时,往往要先根据面面垂直的定义证明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然后确定两个平面的交线,运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线面垂直.例4.如图3,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PA=PD,AB//CD,CD⊥AD,AD=CD=2,AB=3,E,H分别是棱AD,PB的中点,求证:BC⊥平面PCE.证明:如图3所示,在棱AB上取点F,使得AF=2BF=2,连接CF,BE,∵AB//CD,CD⊥AD,AD=CD=2=AF,∴四边形AFCD是正方形,∴∠BAE=∠CDE=∠CFB=90°,且CF=AD=2,∵E是棱AD的中点,∴AE=DE=1,∵AB=3,∴BC=CF2+BF2=5,CE=CD2+DE2=5,BE=AE2+AB2=10,∴BE2=BC2+CE2,∴BC⊥CE,∵PA=PD,E是棱AD的中点,∴PE⊥AD,∵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PE⊥平面ABCD,∵BC⊂平面ABCD,∴PE⊥BC,∵PE⊂平面PCE,CE⊂平面PCE,PE⋂CE=E,∴BC⊥平面PCE.先结合图形确定平面PAD与平面ABCD的交线,根据等腰三角形三项合一的性质证明PE⊥AD,进而证明PE⊥平面ABCD,便可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PE⊥BC;然后由勾股定理和正方形的性质可证明BC⊥CE,即可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BC⊥平面PCE.三、利用空间向量法进行证明当几何体中出现(或可以构造)两两互相垂直的三条线时,可以考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得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通过空间向量运算,来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即可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例5.如图4,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是PA的中点.若PA=2,线段PC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AF⊥平面BDE?若存在,求出PF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存在.理由如下:因为PA⊥平面ABCD,CD⊂平面ABCD,所以PA⊥CD.因为ABCD为正方形,所以CD⊥DA.PA⋂DA=A,PA⊂平面ADP,DA⊂平面ADP,所以CD⊥平面ADP.以D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如图4所示.则D()0,0,0,A()0,2,0,B()0,2,2,C()0,0,2,P(2,2,0),则DB=()0,2,2,而E为PA中点,所以E()1,2,0,DE=()1,2,0,设PF=λPC()0≤λ≤1,而PC=()-2,-2,2,则PF=()-2λ,-2λ,2λ,所以F()2-2λ,2-2λ,2λ,得AF=()2-2λ,-2λ,2λ,设平面BDE的法向量为n =()x,y,z,则ìíîn ∙DB=2y+2z=0,n ∙DE=x+2y=0,取y=1,则{x=-2,z=-1,得n =()-2,1,-1,当AF⊥平面BDE时,AF//n ,则2-2λ-2=-2λ,解得λ=13,所以Fæèöø23,23,23,故PF=.首先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正方形的性质及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CD⊥平面ADP,即可确定两两互相垂直的三条线,据此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然后求出所需的各点的坐标、直线的方向向量AF、平面BDE的法向量n ;再根据AF//n ,计算出λ的值,最终求出PF的长度.在证明线面垂直时,通常要用到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来寻找垂直关系,即便是采用空间向量法,也需要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几何体中存在两两互相垂直的三条线,才能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同学们在解题受阻时,要学会灵活运用转化思想,将问题进行合理的转化,以拓宽解题的思路.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教研专项重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数学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课题编号:JYB1422308)研究成果.(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图3F图4解题宝典37。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专题-线面垂直方法总结
【 证 明 】(1) 在 四 棱 锥 P—ABCD 中 , 因 为 PA⊥ 底 面 ABCD , CD 平 面 ABCD , 故 PA⊥CD. 又因为AC⊥CD,PA∩AC=A,所以CD⊥平 面PAC. 而AE 平面PAC,所以CD⊥AE. (2) 由 PA = AB = BC , ∠ ABC = 60° , 得 △ABC是等边三角形,故AC=PA.
2. 在 正 方体 ABCD - A1B1C1D1 中 , 棱 长为2,M是AD1上任意一点,M到平 面BCB1的距离是_2______.
3.如图,在正方形SG1G2G3中, E,F分别是G1G2,G2G3的中 点,D是EF的中点,现沿SE,
SF及EF把这个正方形折成
一个几何体,使G1,G2,G3三点重合于点G,这 样,下列五个结论:①SG⊥平面EFG;②SD⊥
所以DC / /EB. 又 因 为 DC 平 面 ABE, EB 平 面 ABE, 所以DC / /平面ABE.
2因为DC 平面ABC,所以DC AF .
又 因 为 BAC= , 且 AB= AC, 所 以 AF BC .
2 而 BC DC= C, 所 以 AF 平 面 BCDE.
直
四
棱
柱
A
B
C
D
-
A1
B1C
1
D
中
1
,
侧
棱
A
A1=
6,
底 面 A B C D 是 菱 形 , A B= 2 , A B C= 6 0 , P为 侧 棱
立体几何垂直的证明方法【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20210210】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垂直【背一背基础知识】1.判定两直线垂直,可供选用的定理有:①若a ∥b ,b ⊥c ,则a ⊥c .②若a ⊥α,b ⊂α,则a ⊥b .2.线面垂直的定义:一直线与一平面垂直⇔这条直线与平面内任意直线都垂直;3.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选用的定理有:①若a ⊥b ,a ⊥c ,b ,c ⊂α,且b 与c 相交,则a ⊥α.②若a ∥b ,b ⊥α,则a ⊥α.③若α⊥β,α∩β=b ,a ⊂α,a ⊥b ,则a ⊥β.4.判定两平面垂直,可供选用的定理有:若a ⊥α,a ⊂β,则α⊥β.线面垂直1.如图,在三棱台ABC-DEF 中,平面BCFE⊥平面ABC,∠ACB=90°,BE=EF=F C=1,BC=2,AC=3.(I)求证:BF⊥平面ACFD;2.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60DAB 且边长为a 的菱形,侧面PAD 是等边三角形,且平面PAD ⊥底面ABCD ,G 为AD 的中点.求证:BG ⊥平面PAD .线线垂直1、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90PAC BAC ∠=∠=︒,PA PB =,点D ,F 分别为BC ,AB 的中点.(1)求证:PF ⊥AD .2、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面11ABB A 为矩形,11,2,AB BC AA D ===为1AA 的中点,BD与1AB 交于点1,O BC AB ⊥.(Ⅰ)证明:1CD AB ⊥3、下图为一简单组合体,其底面ABCD 为正方形,PD ⊥平面ABCD ,//EC PD ,且22PD AD EC ===,N 为线段PB 的中点.(Ⅰ)证明:NE PD ⊥;4、如图所示,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AA B B 为正方形,11BB C C 为菱形,1160BB C Ð=°,平面11AA B B ^平面11BB C C 。
微专题3 立体几何中的平行与垂直问题(解析版)
微专题3 立体几何中的平行与垂直问题(解析版)题型一、线面平行与垂直证明直线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问题,一定要熟练记忆直线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切记不可缺条件。
直线与平面的平行有两种方法:一是在面内找线;二是通过面面平行转化。
直线与平面垂直关键是找两条相交直线。
例1、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M,N分别为棱P A,PD的中点.已知侧面P AD⊥底面ABCD,底面ABCD是矩形,DA=DP.求证:(1)MN∥平面PBC;MD⊥平面P AB.【证明】(1)在四棱锥P-ABCD中,M,N分别为棱P A,PD的中点,所以MN∥AD又底面ABCD是矩形,所以BC∥AD.所以MN∥BC.又BC⊂平面PBC,MN⊄平面PBC,所以MN∥平面PBC.(2)因为底面ABCD是矩形,所以AB⊥AD.又侧面P AD⊥底面ABCD,侧面P AD∩底面ABCD=AD,AB⊂底面ABCD,所以AB⊥侧面P AD.又MD⊂侧面P AD,所以AB⊥MD.因为DA=DP,又M为AP的中点,从而MD⊥P A.又P A,AB在平面P AB内,P A∩AB=A,所以MD⊥平面P AB【类比训练】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四边形AA1B1B为矩形,平面AA1B1B⊥平面ABC,点E,F分别是侧面AA1B1B,BB1C1C对角线的交点.(1) 求证:EF∥平面ABC;(2) 求证:BB1⊥AC.解答(1)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四边形AA1B1B,四边形BB1C1C均为平行四边形,E,F分别是侧面AA1B1B,BB1C1C对角线的交点,所以E,F分别是AB1,CB1的中点,所以EF∥AC.(4分)因为EF⊄平面ABC,AC⊂平面ABC,所以EF∥平面ABC.(8分)(2)因为四边形AA1B1B为矩形,所以BB1⊥AB.因为平面AA1B1B⊥平面ABC,且平面AA1B1B∩平面ABC=AB,BB1⊂平面AA1B1B,所以BB1⊥平面ABC.(12分)因为AC⊂平面ABC,所以BB1⊥AC.(14分)例2、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A1C⊥BC1,AB1⊥BC1,D,E分别是AB1和BC的中点.求证:(1)DE∥平面ACC1A1;(2)AE⊥平面BCC1B1.解答(1)连结A1B,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BB1且AA1=BB1,所以四边形AA1B1B是平行四边形.又因为D是AB1的中点,所以D也是BA1的中点.(2分)在△BA1C中,D和E分别是BA1和BC的中点,所以DE∥A1C.又因为DE⊄平面ACC1A1,A1C⊂平面ACC1A1,所以DE∥平面ACC1A1.(6分)(2)由(1)知DE∥A1C,因为A1C⊥BC1,所以BC1⊥DE.(8分)又因为BC1⊥AB1,AB1∩DE=D,AB1,DE⊂平面ADE,所以BC1⊥平面ADE.又因为AE⊂平在ADE,所以AE⊥BC1.(10分)在△ABC中,AB=AC,E是BC的中点,所以AE⊥BC.(12分)因为AE⊥BC1,AE⊥BC,BC1∩BC=B,BC1,BC⊂平面BCC1B1,所以AE⊥平面BCC1B1. (14分)【类比训练】三棱锥DABC中,已知AC⊥BC,AC⊥DC,BC=DC,E,F分别为BD,CD的中点.求证:(1) EF∥平面ABC;(2) BD⊥平面ACE.解答(1)三棱锥DABC中,因为E为DB的中点,F为DC的中点,所以EF∥BC,(3分)因为BC⊂平面ABC,EF⊄平面ABC,所以EF∥平面ABC.(6分)(2)因为AC⊥BC,AC⊥DC,BC∩DC=C,BC,DC⊂平面BCD所以AC⊥平面BCD,(8分)因为BD⊂平面BCD,所以AC⊥BD,(10分)因为DC=BC,E为BD的中点,所以CE⊥BD,(12分)因为AC∩CE=C,AC,CE⊂平面ACE,所以BD⊥平面ACE.(14分)题型二、线面与面面平行与垂直证明平面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问题,一定要熟练记忆平面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切记不可缺条件。
立体几何中平行和垂直问题的证明
摇生"攵浬化知识篇科学备考新指向高考数学2021年2月立"#何%&行直问题的证明■江苏省华罗庚中学李普红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证明是高考考查立体几何的高频考点,大部分问题都可以用传统的几何方法解决,有一部分问题需要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解决。
用传统法解题时,应注重线线平行、线线垂直、线面平行、线面垂直、面面平行、面面垂直等问题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灵活应用。
用向量法解题时,应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准确表示各点与相关向量的坐标。
考向一:证明线面平行!!如图1,已知空间几何体BACDE中,&BCD与&CDE均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是腰长为3,底边为BC的等腰三角形,平面CDE丄平面BCD,平面ABC丄平面BCD"(1)试在平面BCD内作一条直线,使得直线上任意一点F与E的连线EF均与平面ABC平行,并给出证明;(2)求三棱锥E-ABC的体积。
解析:(1)如图2所示,取DC的中点为N,BD的中点为/,连接MN,则MN即为所求。
连接EM,EN,取BC的中点4,连接AH"因为&ABC是腰长为3的等腰三角形,H为BC的中点,所以AH丄BC。
又平面ABC丄平面BCD,平面ABC'平面BCD$BC,AH U平面ABC,所以AH 丄平面BCD"同理可证EN丄平面BCD"所以EN/AH"因为EN1平面ABC,AH U平面ABC,所以EN/平面ABC"又M,N分别为BD,DC的中点,所以MN/BC"因为MN1平面ABC,BC U平面ABC,所以MN/平面ABC"又MN'EN$N,MN U平面EMN,EN U平面EMN,所以平面EMN/平面ABC"又EF U平面EMN,所以EF/平面ABC,即直线MN上任意一点F与E的连线EF均与平面ABC平行°(2)连接DH,取CH的中点为G,连接NG,则NG/DH"由(1)可知EN/平面ABC,所以点E到平面ABC的距离与点N到平面ABC的距离相等°又&BCD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所以DH丄BC。
立体几何线面垂直的证明
立体几何证明【知识梳理】1.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线线平行⇒线面平行”)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平行”)2..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定理一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判定定理二:如果平行线中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性质1.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
(线面垂直⇒线线垂直)性质2: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三。
平面与平面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相交、平行.1.平面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2. 两个平面垂直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那么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垂直于这个平面.(“线面垂直⇒面面垂直”)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面面垂直⇒线面垂直)知识点一 【例题精讲】1.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E 、F 分别为1DD 、DB 的中点。
(1)求证:EF//平面11D ABC ;(2)求证: 平面B 11D C C B 1⊥ EF C B 1⊥; (3)求三棱锥EFC B -1的体积V.2.如图所示, 四棱锥P -ABCD 底面是直角梯形,,,2,BA AD CD AD CD AB PA ⊥⊥=⊥底面ABCD , E 为PC 的中点, PA =AD =AB =1. (1)证明: //EB PAD 平面; (2)证明: BE PDC ⊥平面; (3)求三棱锥B -PDC 的体积V .3、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B⊥AD,AC⊥CD,∠ABC=60°,PA=AB=BC,E是PC的中点,证明:(1)AE⊥CD(2)PD⊥平面ABE.4、.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CA=CB,AB=AA1,∠BAA1=60°(Ⅰ)证明:AB⊥A1C;练习1、如图,菱形ABCD与等边△PAD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AD=2,∠DAB=60°.(Ⅰ)证明:AD⊥PB;(Ⅱ)求三棱锥C﹣PAB的高.2.如图14所示,△ABC和△BCD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且AB=BC=BD=2,∠ABC=∠DBC=120°,E,F,G分别为AC,DC,AD的中点.求证:EF⊥平面BCG;3.如图11所示,三棱柱ABCA1B1C1中,点A1在平面ABC内的射影D在AC上,∠ACB=90°,BC=1,AC=CC1=2.(1)证明:AC1⊥A1B;4、如图,在三棱台ABC﹣DEF中,平面BCFE⊥平面ABC,∠ACB=90°,BE=EF=FC=1,BC=2,AC=3.(Ⅰ)求证:BF⊥平面ACFD;(Ⅱ)求直线BD与平面ACFD所成角的余弦值.5、三棱锥P﹣ABC中,∠BAC=90°,PA=PB=PC=BC=2AB=2,(1)求证:面PBC⊥面ABC6.已知四棱锥P-ABCD中,底面四边形为正方形,侧面PDC为正三角形,且平面PDC⊥底面ABCD,E为PC的中点.(1)求证:PA∥平面EDB;(2)求证:平面EDB⊥平面PBC;7、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平面PAB⊥平面ABCD,PA⊥PB,BP=BC,E为PC的中点.(1)求证:AP∥平面BDE;2.求证BE 垂直平面PAC8、将如图一的矩形ABMD沿CD翻折后构成一四棱锥M﹣ABCD(如图二),若在四棱锥M﹣ABCD中有MA=.(1)求证:AC⊥MD;(2)求四棱锥M﹣ABCD的体积.作业1、如图1,菱形ABCD的边长为12,∠BAD=60°,AC交BD于点O.将菱形ABCD沿对角线AC折起,得到三棱锥B﹣ACD,点M,N分别是棱BC,AD 的中点,且DM=6.(Ⅰ)求证:OD⊥平面ABC;2、如图,在斜三棱柱ABC﹣A1B1C1中,O是AC的中点,A1O⊥平面ABC,∠BCA=90°,AA1=AC=BC.(Ⅰ)求证:A1B⊥AC1;3、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的侧面PAD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底面ABCD 是∠ABC=60°的菱形,M为PC的中点,PC=.(Ⅰ)求证:PC⊥AD;AD,E,4、如图,四棱锥P-ABCD中,AP⊥平面PCD,AD∥BC,AB=BC=12F分别为线段AD,PC的中点.(Ⅰ)求证:AP∥平面BEF;(Ⅱ)求证:BE⊥平面PAC.5、如图,四棱锥S﹣ABCD中,AB∥CD,BC⊥CD,侧面SAB为等边三角形.AB=BC=2,CD=1,SD=.(1)证明:CD⊥SD;6.如图,四棱锥S ﹣ABCD 中,△ABD 是正三角形,CB=CD ,SC ⊥BD .(Ⅰ)求证:SB=SD ;(Ⅱ)若∠BCD=120°,M 为棱SA 的中点,求证:DM ∥平面SBC .7、如图,在矩形ABCD 中,点E 为边AD 上的点,点F 为边CD 的中点,234A E D B A A ===,现将ABE ∆沿BE 边折至PBE ∆位置,且平面PBE ⊥平面BCDE .(1)求证:平面PBE ⊥平面PEF ;8、如图5.在椎体P-ABCD 中,ABCD 是边长为1的棱形, 且∠DAB=60︒,2PA PD ==,PB=2,E,F 分别是BC,PC 的中点.(1) 证明:AD ⊥平面DEF;AB CDEBCDEFP9、在如图所示的多面体ABCDEF 中,ABCD 为直角梯形,//AB CD ,90DAB ∠=︒,四边形ADEF 为等腰梯形,//EF AD ,已知AE EC ⊥,2AB AF EF ===,4AD CD ==.(Ⅰ)求证:平面ABCD ⊥平面ADEF10.如图,在底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锥P ABCD -中,AB AC ⊥,PA ⊥平面ABCD ,且PA AB =,点E 是PD 的中点. (Ⅱ)求证://PB 平面AEC ;11.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是棱AA1的中点,过C、M、D1作正方体的截面,则截面的面积是。
立体几何垂直证明
立体几何垂直证明方法技巧类型一:线线垂直证明(共面垂直、异面垂直)(1) 共面垂直:掌握几种模型①等腰(等边)三角形中的中线 ②菱形(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③勾股定理中的三角形 ④ 直角梯形⑤利用相似或全等证明直角。
例: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O 为底面ABCD 的中心, E 为1CC 中点,求证: (1) 1A O OE ⊥ (2) 1A O BDE ⊥平面(2) 异面垂直(利用线面垂直来证明)例1 在正四面体ABCD 中, 求证:AC BD ⊥变式1 如图,在四棱锥ABCD P -中,底面ABCD 是矩形,已知ο60,22,2,2,3=∠====PAB PD PA AD AB .证明:AD PB ⊥;变式2 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点E是AB的中点,点F是BC的中点,将△AED,△DCF分别沿,DE DF折起,使,A C两点重合于'A.求证:'A D EF⊥;变式3如图,在三棱锥P ABC-中,⊿PAB是等边三角形,∠P AC=∠PBC=90 º证明:AB⊥PC类型二:直线与平面垂直证明BE'ADFG方法○1利用线面垂直的判断定理例: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求证:11AC BDC ⊥平面变式1: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 AC =BC =AA 1=2,∠ACB =90︒.E 为BB 1的中点,D 点在AB 上且DE = 3 . 求证:CD ⊥平面A 1ABB 1;变式2: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O 、E 分别是BD 、BC 的P中点,2,CA CB CD BD AB AD ====== 求证:AO ⊥平面BCD ;变式3 如图,在底面为直角梯形的四棱锥P ABCD -中,(1) 求证://AF 平面BCE ;(2) 求证:平面BCE ⊥平面CDE ;例2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60AB AD AC CD ABC ⊥⊥∠=,,°,PA AB BC ==,FADPEE是PC的中点.⊥;(2)证明PD⊥平面ABE;(1)证明CD AE变式1已知直四棱柱ABCD—A′B′C′D′的底面是菱形,∠60ABC,E、F分别是棱CC′与BB′上的点,=︒且EC=BC=2FB=2.(1)求证:平面AEF⊥平面AA′C′C;类型三:平面与平面垂直证明1.AB是圆O的直径,PA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M是圆周上任意一点,AN⊥PM,点N为垂足,求证:平面PAM⊥平面PBM2.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AB=BC,CD=DA,E,F,G分别为CD,DA和对角线AC的中点。
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垂直问题
第2课时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垂直问题学习目标 1.能用向量法判断一些简单线线、线面、面面垂直关系.2.掌握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空间线面垂直关系的方法步骤.知识点一向量法判断线线垂直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a1,a2,a3),直线m的方向向量为b=(b1,b2,b3),则l⊥m⇔a·b =0⇔a1b1+a2b2+a3b3=0.知识点二向量法判断线面垂直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a=(a1,b1,c1),平面α的法向量μ=(a2,b2,c2),则l⊥α⇔a∥μ⇔a=kμ(k∈R).知识点三向量法判断面面垂直思考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μ1=(x1,y1,z1),μ2=(x2,y2,z2),用向量坐标法表示两平面α,β垂直的关系式是什么?答案x1x2+y1y2+z1z2=0.梳理若平面α的法向量为μ=(a1,b1,c1),平面β的法向量为v=(a2,b2,c2),则α⊥β⇔μ⊥v⇔μ·v=0⇔a1a2+b1b2+c1c2=0.(1)平面α的法向量是唯一的,即一个平面不可能存在两个不同的法向量.(×)(2)两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则两条直线垂直.(√)(3)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方向相同或相反时,直线与平面垂直.(√)(4)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则这两个平面垂直.(√)类型一线线垂直问题例1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各棱长都为1,M是底面上BC边的中点,N 是侧棱CC 1上的点,且CN =14CC 1.求证:AB 1⊥MN .考点 向量法求解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题点 方向向量与线线垂直证明 设AB 中点为O ,作OO 1∥AA 1.以O 为坐标原点,OB 所在直线为x 轴,OC 所在直线为y 轴,OO 1所在直线为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 由已知得A ⎝⎛⎭⎫-12,0,0, B ⎝⎛⎭⎫12,0,0,C ⎝⎛⎭⎫0,32,0, N ⎝⎛⎭⎫0,32,14,B 1⎝⎛⎭⎫12,0,1, ∵M 为BC 中点, ∴M ⎝⎛⎭⎫14,34,0.∴MN -→=⎝⎛⎭⎫-14,34,14,AB 1-→=(1,0,1),∴MN -→·AB 1-→=-14+0+14=0.∴MN -→⊥AB 1-→,∴AB 1⊥MN .反思与感悟 证明两直线垂直的基本步骤: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点的坐标→求直线的方向向量→证明向量垂直→得到两直线垂直.跟踪训练1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 =3,BC =4,AB =5,AA 1=4,求证:AC ⊥BC 1.考点 向量法求解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题点 方向向量与线线垂直证明 ∵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底面三边长AC =3,BC =4,AB =5,∴AC ,BC ,C 1C 两两垂直.如图,以C 为坐标原点,CA ,CB ,CC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 .则C (0,0,0),A (3,0,0),C 1(0,0,4),B (0,4,0), ∵AC →=(-3,0,0),BC 1-→=(0,-4,4), ∴AC →·BC 1-→=0.∴AC ⊥BC 1.类型二 证明线面垂直例2 如图所示,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所有棱长都为2,D 为CC 1的中点. 求证:AB 1⊥平面A 1BD .考点 向量法求解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题点 向量法解决线面垂直证明 如图所示,取BC 的中点O ,连接AO .因为△ABC 为正三角形,所以AO ⊥BC .因为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平面ABC ⊥平面BCC 1B 1,且平面ABC ∩平面BCC 1B 1=BC ,AO ⊂平面ABC ,所以AO ⊥平面BCC 1B 1.取B 1C 1的中点O 1,以O 为坐标原点,OB ,OO 1,OA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则B (1,0,0),D (-1,1,0),A 1(0,2,3),A (0,0,3), B 1(1,2,0).所以AB 1-→=(1,2,-3),BA 1-→=(-1,2,3), BD -→=(-2,1,0).因为AB 1-→·BA 1-→=1×(-1)+2×2+(-3)×3=0. AB 1-→·BD -→=1×(-2)+2×1+(-3)×0=0.所以AB 1-→⊥BA 1-→,AB 1-→⊥BD -→,即AB 1⊥BA 1,AB 1⊥BD . 又因为BA 1∩BD =B ,所以AB 1⊥平面A 1BD . 反思与感悟 用坐标法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及步骤 方法一:(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2)将直线的方向向量用坐标表示.(3)找出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并用坐标表示它们的方向向量. (4)分别计算两组向量的数量积,得到数量积为0. 方法二:(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2)将直线的方向向量用坐标表示. (3)求出平面的法向量.(4)判断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行.跟踪训练2 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AD =1,AA 1=2,点P 为DD 1的中点.求证:直线PB 1⊥平面P AC .考点 向量法求解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题点 向量法解决线面垂直证明 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DC ,DA ,DD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 C (1,0,0),A (0,1,0),P (0,0,1),B 1(1,1,2), PC →=(1,0,-1),P A →=(0,1,-1), PB 1-→=(1,1,1),B 1C -→=(0,-1,-2), B 1A -→=(-1,0,-2).PB 1-→·PC →=(1,1,1)·(1,0,-1)=0,所以PB 1-→⊥PC →,即PB 1⊥PC . 又PB 1-→·P A →=(1,1,1)·(0,1,-1)=0, 所以PB 1-→⊥P A →,即PB 1⊥P A .又P A ∩PC =P ,所以PB 1⊥平面P AC . 类型三 证明面面垂直问题例3 三棱锥被平行于底面ABC 的平面所截得的几何体如图所示,截面为A 1B 1C 1,∠BAC =90°,A 1A ⊥平面ABC ,A 1A =3,AB =AC =2A 1C 1=2,D 为BC 的中点.证明:平面A 1AD ⊥平面BCC 1B 1. 考点 向量法求解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题点 向量法解决面面垂直证明 方法一 如图,以A 为坐标原点,AB ,AC ,AA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则A (0,0,0),B (2,0,0),C (0,2,0),A 1(0,0,3),C 1(0,1,3). ∵D 为BC 的中点,∴D 点坐标为(1,1,0), ∴AD →=(1,1,0),AA 1-→=(0,0,3),BC →=(-2,2,0), ∴AD →·BC →=1×(-2)+1×2+0×0=0, AA 1-→·BC →=0×(-2)+0×2+3×0=0, ∴AD →⊥BC →,AA 1-→⊥BC →, ∴BC ⊥AD ,BC ⊥AA 1.又A 1A ∩AD =A ,∴BC ⊥平面A 1AD .又BC ⊂平面BCC 1B 1,∴平面A 1AD ⊥平面BCC 1B 1. 方法二 同方法一建系后,得AA 1-→=(0,0,3), AD →=(1,1,0),BC →=(-2,2,0),CC 1-→=(0,-1,3). 设平面A 1AD 的法向量为n 1=(x 1,y 1,z 1), 平面BCC 1B 1的法向量为n 2=(x 2,y 2,z 2).由⎩⎪⎨⎪⎧n 1·AA 1-→=0,n 1·AD →=0,得⎩⎪⎨⎪⎧3z 1=0,x 1+y 1=0,令y 1=-1,则x 1=1,z 1=0, ∴n 1=(1,-1,0).由⎩⎪⎨⎪⎧n 2·BC →=0,n 2·CC 1-→=0,得⎩⎪⎨⎪⎧-2x 2+2y 2=0,-y 2+3z 2=0,令y 2=1,则x 2=1,z 2=33, ∴n 2=⎝⎛⎭⎫1,1,33. ∵n 1·n 2=1-1+0=0,∴n 1⊥n 2, ∴平面A 1AD ⊥平面BCC 1B 1.反思与感悟 证明面面垂直的两种方法(1)常规法: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转化为线面垂直、线线垂直去证明. (2)向量法: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互相垂直.跟踪训练3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BB 1,CD 的中点. (1)求证:平面AED ⊥平面A 1FD 1;(2)在直线AE 上求一点M ,使得A 1M ⊥平面AED . 考点 向量法求解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题点 向量法解决面面垂直(1)证明 以D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DA ,DC ,DD 1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D (0,0,0),A (2,0,0),E (2,2,1),F (0,1,0),A 1(2,0,2),D 1(0,0,2),∴DA →=D 1A 1-→=(2,0,0),DE →=(2,2,1),D 1F -→=(0,1,-2). 设平面AE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x 1,y 1,z 1).由⎩⎪⎨⎪⎧n 1·DA →=(x 1,y 1,z 1)·(2,0,0)=0,n 1·DE →=(x 1,y 1,z 1)·(2,2,1)=0,得⎩⎪⎨⎪⎧2x 1=0,2x 1+2y 1+z 1=0. 令y 1=1,得n 1=(0,1,-2).同理,平面A 1FD 1的一个法向量为n 2=(0,2,1). ∵n 1·n 2=(0,1,-2)·(0,2,1)=0,∴n 1⊥n 2, ∴平面AED ⊥平面A 1FD 1. (2)解 由于点M 在直线AE 上, 因此可设AM -→=λAE →=λ(0,2,1)=(0,2λ,λ), 则M (2,2λ,λ),∴A 1M -→=(0,2λ,λ-2). 要使A 1M ⊥平面AED ,只需A 1M -→∥n 1, 即2λ1=λ-2-2,解得λ=25. 故当AM =25AE 时,A 1M ⊥平面AED .1.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①若n 1,n 2分别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n 1∥n 2⇔α∥β; ②若n 1,n 2分别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α⊥β ⇔ n 1·n 2=0;③若n 是平面α的法向量,a 是直线l 的方向向量,若l 与平面α平行,则n ·a =0; ④若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不垂直,则这两个平面不垂直. A .1 B .2 C .3 D .4考点 向量法求解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题点 向量法解决面面垂直 答案 C解析 ①中平面α,β可能平行,也可能重合,结合平面法向量的概念,可知②③④正确.2.已知两直线的方向向量为a,b,则下列选项中能使两直线垂直的为()A.a=(1,0,0),b=(-3,0,0)B.a=(0,1,0),b=(1,0,1)C.a=(0,1,-1),b=(0,-1,1)D.a=(1,0,0),b=(-1,0,0)考点向量法求解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题点向量法解决线线垂直答案 B解析因为a=(0,1,0),b=(1,0,1),所以a·b=0×1+1×0+0×1=0,所以a⊥b,故选B. 3.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1,0,2),平面α的法向量为μ=(-2,0,-4),则()A.l∥αB.l⊥αC.l⊂αD.l与α斜交考点向量法求解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题点向量法解决线面垂直答案 B解析∵a∥μ,∴l⊥α.4.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m=(1,2,0),平面β的一个法向量为n=(2,-1,0),则平面α与平面β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但不垂直C.垂直D.不能确定考点向量法求解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题点向量法解决面面垂直答案 C解析∵(1,2,0)·(2,-1,0)=0,∴两法向量垂直,从而两平面垂直.5.在三棱锥S-ABC中,∠SAB=∠SAC=∠ACB=90°,AC=2,BC=13,SB=29,则异面直线SC与BC是否垂直________.(填“是”或“否”)考点向量法求解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题点向量法解决线线垂直答案是解析如图,以A为坐标原点,AB,AS所在直线分别为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 则由AC =2,BC =13, SB =29,得B (0,17,0),S (0,0,23),C ⎝ ⎛⎭⎪⎫21317,417,0, SC →=⎝⎛⎭⎪⎫21317,417,-23, CB →=⎝⎛⎭⎪⎫-21317,1317,0. 因为SC →·CB →=0,所以SC ⊥BC .空间垂直关系的解决策略一、选择题1.设直线l 1,l 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 =(-2,2,1),b =(3,-2,m ),若l 1⊥l 2,则m 等于( ) A .-2 B .2 C .6 D .10考点 向量法求解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题点 方向向量与线线垂直 答案 D解析 因为a ⊥b ,故a ·b =0,即-2×3+2×(-2)+m =0,解得m =10.2.若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a =(-1,2,4),b =(x ,-1,-2),并且α⊥β,则x 的值为( ) A .10 B .-10 C.12 D .-12考点 向量法求解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题点 向量法解决面面垂直 答案 B解析 因为α⊥β,所以它们的法向量也互相垂直, 所以a ·b =(-1,2,4)·(x ,-1,-2)=0, 解得x =-10.3.已知点A (0,1,0),B (-1,0,-1),C (2,1,1),P (x,0,z ),若P A ⊥平面ABC ,则点P 的坐标为( ) A .(1,0,-2) B .(1,0,2) C .(-1,0,2)D .(2,0,-1)考点 向量法求解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题点 向量法解决线面垂直 答案 C解析 由题意知AB →=(-1,-1,-1),AC →=(2,0,1),AP →=(x ,-1,z ),又P A ⊥平面ABC ,所以有AB →·AP →=(-1,-1,-1)·(x ,-1,z )=0,得-x +1-z =0. ① AC →·AP →=(2,0,1)·(x ,-1,z )=0,得2x +z =0,② 联立①②得x =-1,z =2,故点P 的坐标为(-1,0,2).4.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若E 为A 1C 1的中点,则直线CE 垂直于( )A .ACB .BDC .A 1D D .A 1A考点 向量法求解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题点 方向向量与线线垂直答案 B解析 以D 为坐标原点,DA ,DC ,DD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C (0,1,0),B (1,1,0),A (1,0,0),D (0,0,0),C 1(0,1,1),A 1(1,0,1),E ⎝⎛⎭⎫12,12,1,∴CE →=⎝⎛⎭⎫12,-12,1,AC →=(-1,1,0), BD →=(-1,-1,0),A 1D -→=(-1,0,-1),A 1A -→=(0,0,-1),∵CE →·BD →=(-1)×12+(-1)×⎝⎛⎭⎫-12+0×1=0,∴CE ⊥BD . 5.已知平面α内有一个点A (2,-1,2),α的一个法向量为n =(3,1,2),则下列点P 中,在平面α内的是( )A. (1,-1,1)B.⎝⎛⎭⎫1,3,32C.⎝⎛⎭⎫1,-3,32D.⎝⎛⎭⎫-1,3,-32 考点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题点 法向量求解线面垂直答案 B解析 要判断点P 是否在平面α内,只需判断向量P A →与平面α的法向量n 是否垂直,即P A →·n是否为0,因此,要对各个选项进行检验.对于选项A ,P A →=(1,0,1),则P A →·n =(1,0,1)·(3,1,2)=5≠0,故排除A ;对于选项B ,P A →=⎝⎛⎭⎫1,-4,12,则P A →·n =⎝⎛⎭⎫1,-4,12·(3,1,2)=0,故B 正确;同理可排除C ,D.故选B.6.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在A 1D ,AC 上,且A 1E =23A 1D ,AF =13AC , 则( )A .EF 至多与A 1D ,AC 中的一个垂直B .EF ⊥A 1D ,EF ⊥ACC .EF 与BD 1相交D .EF 与BD 1异面考点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题点 求直线的方向向量答案 B解析 以D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DA ,DC ,DD 1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A 1(1,0,1),D (0,0,0),A (1,0,0),C (0,1,0),E ⎝⎛⎭⎫13,0,13,F ⎝⎛⎭⎫23,13,0,B (1,1,0),D 1(0,0,1),∴A 1D -→=(-1,0,-1),AC →=(-1,1,0),EF →=⎝⎛⎭⎫13,13,-13,BD 1-→=(-1,-1,1),∴EF →=-13BD 1-→,A 1D -→·EF →=0,AC →·EF →=0,从而EF ∥BD 1,EF ⊥A 1D ,EF ⊥AC ,故选B.7.两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μ=(3,-1,z ),v =(-2,-y ,1),若α⊥β,则y +z 的值是( )A .-3B .6C .-6D .-12考点 向量法求解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题点 向量法求解面面垂直答案 B解析 ∵α⊥β,∴μ·v =0,即-6+y +z =0,即y +z =6.二、填空题8.如图所示,在三棱锥A -BCD 中,DA ,DB ,DC 两两垂直,且DB =DC ,E 为BC 的中点,则AE →·BC →=_______.考点 向量法求解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题点 方向向量与线线垂直答案 0解析 因为BE =EC ,故AE →=DE →-DA →=12(DB →+DC →)-DA →,在三棱锥A -BCD 中, DA ,DB ,DC 两两垂直,且DB =DC ,故AE →·BC →=⎣⎡⎦⎤12(DB →+DC →)-DA →·(DC →-DB →)=12(DC →2-DB →2)=0. 9.已知点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所在的平面外一点,如果AB →=(2,-1,-4),AD →=(4,2,0),AP →=(-1,2,-1).对于结论:①AP ⊥AB ;②AP ⊥AD ;③AP →是平面ABCD 的法向量.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考点 向量法求解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题点 向量法解决线线垂直答案 ①②③解析 AP →·AB →=(-1,2,-1)·(2,-1,-4)=-1×2+2×(-1)+(-1)×(-4)=0,∴AP ⊥AB ,即①正确.AP →·AD →=(-1,2,-1)·(4,2,0)=-1×4+2×2+(-1)×0=0.∴AP ⊥AD ,即②正确.又∵AB ∩AD =A ,∴AP ⊥平面ABCD ,即AP →是平面ABCD 的一个法向量,③正确.10.在△ABC 中,A (1,-2,-1),B (0,-3,1),C (2,-2,1).若向量n 与平面ABC 垂直,且|n |=21,则n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考点 向量法求解线面垂直问题题点 向量法求解线面垂直答案 (-2,4,1)或(2,-4,-1)解析 据题意,得AB →=(-1,-1,2),AC →=(1,0,2).设n =(x ,y ,z ),∵n 与平面ABC 垂直,∴⎩⎪⎨⎪⎧ n ·AB →=0,n ·AC →=0,即⎩⎪⎨⎪⎧ -x -y +2z =0,x +2z =0,可得⎩⎪⎨⎪⎧y =4z ,y =-2x . ∵|n |=21,∴x 2+y 2+z 2=21,解得y =4或y =-4.当y =4时,x =-2,z =1;当y =-4时,x =2,z =-1.三、解答题11.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 A ⊥平面ABCD ,AB =4,BC =3,AD=5,∠DAB =∠ABC =90°,E 是CD 的中点.证明:CD ⊥平面P AE .考点 向量法求解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题点 向量法解决线面垂直证明 如图,以A 为坐标原点,AB ,AD ,AP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设P A =h ,则A (0,0,0),B (4,0,0),C (4,3,0),D (0,5,0),E (2,4,0),P (0,0,h ).所以CD →=(-4,2,0),AE →=(2,4,0),AP →=(0,0,h ).因为CD →·AE →=-8+8+0=0,CD →·AP →=0,所以CD ⊥AE ,CD ⊥AP ,而AP ,AE 是平面P AE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CD⊥平面P AE.1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 A⊥底面ABCD,P A=AB=1,AD=3,点F是PB的中点,点E在边BC上移动.求证:无论点E在BC边的何处,都有PE⊥AF.考点向量法求解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题点方向向量与线线垂直证明 以A 为坐标原点,AD ,AB ,AP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则P (0,0,1),B (0,1,0),F ⎝⎛⎭⎫0,12,12,D ()3,0,0, 设BE =x (0≤x ≤3),则E (x,1,0),PE →·AF →=(x,1,-1)·⎝⎛⎭⎫0,12,12=0, 所以x ∈[0, 3 ]时都有PE ⊥AF ,即无论点E 在BC 边的何处,都有PE ⊥AF .13.如图,在底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锥P -ABCD 中,AB ⊥AC ,P A ⊥平面ABCD ,且P A =AB ,点E 是PD 的中点.求证:(1)AC ⊥PB ;(2)PB ∥平面AEC .考点 向量法求解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题点 方向向量与线线垂直证明 (1)如图,以A 为坐标原点,AC ,AB ,AP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设AC =a ,P A =b .则有A (0,0,0),B (0,b,0),C (a,0,0),P (0,0,b ),∴AC →=(a,0,0),PB →=(0,b ,-b ).从而AC →·PB →=0,∴AC ⊥PB .(2)由已知得D (a ,-b,0),E ⎝⎛⎭⎫a 2,-b 2,b 2,∴AE →=⎝⎛⎭⎫a 2,-b 2,b 2. 设平面AE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则n ⊥AC →且n ⊥AE →,可得n =(0,1,1).∵n ·PB →=0,∴n ⊥PB .又PB ⊄平面AEC ,∴PB ∥平面AEC . 四、探究与拓展14.如图,P A ⊥平面ABCD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E 是CD 的中点,F 是AD 上一点,当BF ⊥PE 时,AF ∶FD 的比值为( )A .1∶2B .1∶1C .3∶1D .2∶1 答案 B解析 以A 为坐标原点,AB ,AD ,AP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设正方形边长为1,P A =a ,则B (1,0,0),E ⎝⎛⎭⎫12,1,0,P (0,0,a ).设点F 的坐标为(0,y,0),则BF →=(-1,y,0),PE →=⎝⎛⎭⎫12,1,-a .因为BF ⊥PE ,所以BF →·PE →=0,解得y =12,即点F 的坐标为⎝⎛⎭⎫0,12,0,所以F 为AD 的中点,所以AF ∶FD =1∶1.15.如图,已知ABCD -A 1B 1C 1D 1是棱长为3的正方体,点E 在AA 1上,点F 在CC 1上,且AE =FC 1=1.(1)求证:E ,B ,F ,D 1四点共面;(2)若点G 在BC 上,BG =23,点M 在BB 1上,GM ⊥BF ,垂足为H ,求证:ME ⊥平面BCC 1B 1.考点 向量法求解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题点 向量法解决线面垂直证明 (1)以B 为坐标原点,BA ,BC ,BB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Bxyz ,则BE →=(3,0,1),BF →=(0,3,2),BD 1→=(3,3,3),∴BD 1→=BE →+BF →,故BD 1→,BE →,BF →共面.又它们有公共点B ,∴E ,B ,F ,D 1四点共面.(2)设M (0,0,z ),则GM -→=⎝⎛⎭⎫0,-23,z ,而BF →=(0,3,2), 由题设得GM -→·BF →=-23·3+z ·2=0,得z =1. ∵M (0,0,1),E (3,0,1),∴ME -→=(3,0,0),又BB 1→=(0,0,3),BC →=(0,3,0)∴ME -→·BB 1→=0,ME -→·BC →=0,从而ME ⊥BB 1,ME ⊥BC .又BB 1∩BC =B ,故ME ⊥平面BCC 1B 1.。
线、面平行和垂直关系的证明
【针对训练】 1.如图,平面 ABB1A1 为圆柱的轴截面,点 C 为底面 圆周上异于 A,B 的任意一点.
热点2 向量法证明平行和垂直
【方法结论】
设空间两条直线 l1,l2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e1,e2,两个
平面 α1,α2 的法向量分别为 n1,n2,则有如下结论:
直线、平面
平行
垂直
l1 与 l2 l1 与 α1 α1 与 α2
e1=λe2 el11⊄·nα11=0
n1=λn2
e1·e2=0 e1=λn1 n1·n2=0
解答题 规范踩点 多得分
立体几何
线、面平行和垂直关系的 证明
[考情分析] 立体几何的解答题着重考查线线、线面与 面面平行和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且多以棱柱、棱锥、棱台或 其简单组合体为载体进行考查,难度中等.
热点题型分析
热点1 综合法证明平行和垂直 【方法结论】 1.线、面平行问题解题策略 (1)证明线面平行:利用线面平行的定义、判定定理,面 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性质等; (2)证明面面平行:利用面面平行的定义、判定定理、垂 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 平行; (3)利用线线、线面、面面平行的相互转化.
解 (1)证明:如图所示,连接 BC1.因为 BB1C1C 为菱形, 所以 BC1⊥B1C.又因为 AA1B1B 为正方形,所以 AB⊥BB1, 因为平面 AA1B1B⊥平面 BB1C1C,平面 AA1B1B∩平面 BB1C1C =BB1,AB⊂平面 AA1B1B,所以 AB⊥平面 BB1C1C.又 B1C ⊂平面 BB1C1C,于是 AB⊥B1C.又因为 AB∩BC1=B,所以 B1C⊥平面 ABC1.因为 AC1⊂平面 ABC1,所以 B1C⊥AC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 a 的无数条直线”是“ I 丄a B.必要
不充分条件
线面垂直与面面垂直专题复习
【知识点】
一.线面垂直
(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如果直线l 和平面a 的 __________________ 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 I 与平面a 垂直,
记作 _____________ .
重要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
①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的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 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就垂直于这 个平面.用符号表示为:
②常用结论: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 面.用符号可表示为:
(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① 由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知:直线与平面垂直,则直线垂直于平面的 ________ 直线.
② 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用符号可表示为: 二、面面垂直
(1)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两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简述为 "线面垂直,则面面垂直”,
用符号可表示为:
(3)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用
符号可表示为:
【题型总结】 题型一小题:判断正误
1. “直线I 垂直于平面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2. 已知如图,六棱锥 P — ABCDE 的底面是正六边形,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CD// 平面 PAF
B. DF 丄平面 PAF
C. CF//平面 PAB 2.设m n, I 是三条不同的直线,
,,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判断命题正误:
理科数学复习专题
立体几何
①m,m ,则//⑥m n, m// ,则n
②m,// ,则m⑦m n,n 1,则m//l
③m,m//n,则n⑧, ,则〃
④m,n ,则m//n⑨m n,n//I,则m 1
⑤m,m n,则n//⑩,//,则
题型「二证明线面垂直
P
归纳:①证明异面直线垂直的常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找垂线(线线垂直)的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棱锥P ABCD中,底面ABCD的边长PD PB 4, BAD 600, E 为PA 中点•
1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
/ DAB = 60° AB= 2AD, PD 丄底面ABCD .
(1)证明:BD丄面PAD (2)证明:PA丄BD;
求证:BD 平面PAC ;
4的菱形,
归纳:找垂线(线线垂直)的方法
找垂线(线线垂直)的方法三:
3、如图,AB是圆0的直径,C是圆0上不同于A, B的一点,PA 平
面ABC , E是
PC 的中点,AB 3 , PA AC 1.求证:AE PB
•Z
归纳:找垂线(线线垂直)的方法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在三棱锥P ABC中,PA 底面ABC, BCA 900,
AP=AC,点D , E分别为棱PB、PC的中点,且BC〃平面ADE
求证:DE丄平面PAC ;
归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三面面垂直的证明(关键:找线面垂直)
1、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菱形,O是AC与BD 的
交点,SA 平面ABCD.
求证:平面SAC 平面SBD ;
2. (2016理数)如图,在以A,B,C,D,E,F为顶点的五面体中
面ABEF 为正方形,AF=2FD, AFD 90:,
证明:平面ABEF 平面EFDC ;
题型四面面垂直的性质(注意:交线)
1、如图所示,平面EAD 平面ABCD , ADE是等边三角形,ABCD是矩形,F是AB的中点,G是AD的中点, 求证:EG 平面ABCD ;
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
CD 1, BCD 600, BD CD,正方形ADEF,且面ADEF 面ABCD •求证:BD 平面ECD ;
综合运用
如图所示,PA丄矩形ABCD所在平面,
M、N分别是AB、PC的中点.
(1) 求证:MN //平面PAD.
(2) 求证:MN丄CD.
⑶若/ PDA = 45 °求证:面BMN丄平面PCD.
【练习】
1.设M表示平面,a、b表示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金a〃b a M a M a//M
① b M ②a//b ③b/ M ④b± M
a M
b M a b a b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给出以下四个命题:
CD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
和交线平行。
②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C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一
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C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4
B.3
C.2
D.
1
3.如图,在四棱锥
ABCD 中,PD 平面ABCD ,
PD DC BC 2 AB 2DC , AB / DC , (1)求证: PC BC ;⑵求多面体A PBC的体积.BCD
C .
P
4•如图所示,ABCD是正方形,PA平面ABCD ,
E、F是AC、PC的中点
(1) 求证:AC DF ;
(2) 若PA 2, AB 1,求三棱锥C PED的体积.
5、在四棱锥P ABCD中,已知PA平面ABCD,
AD // BC, BAD 90, PA AB BC 1, AD 2,
E为PD的中点•
(I)求证:CE // 面PA B ;(n)证:面PAC 面PDC ;
6、已知四棱锥A B CDE,其中AB BC AC BE 1,
CD 2 , CD 面ABC , BE // CD , F 为AD 的中点.
(I)求证:EF // 面ABC;(n )求证:面ADE面ACD;
B
7.如图,
A ABB1
在直三棱柱ABC AB1C1中,平面ABC侧面,且AA I AB 2求证:AB 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