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唐宋诗词鉴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唐宋诗词鉴赏
【篇一:高中唐宋诗词鉴赏】
一淘网为您找到唐宋诗词鉴赏高中语文选修产品的详细资讯,实时报价,价格行情,唐宋诗词鉴赏高
中语文选修商品分类,论坛问答/求购等相关产品信息。

【篇二:高中唐宋诗词鉴赏】
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鉴赏李白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①。

谢公②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③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①剡溪:水名,在今浙江省嵊县南,即曹娥江上游。

②谢公屐:谢公,南朝诗人谢灵运。

③訇(音哄)然:形容大声。

我想根据传说梦游一趟天姥山,梦中我一夜就飞渡了月下的镜湖。

湖上是我月光下的身影,一直陪伴我到剡溪。

诗人谢灵运住宿的地
方现在还在,溪流清澈,猿猴高歌。

穿上谢公游山时穿的那种木屐,我开始攀登直入云霄的山路。

在半山腰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空
中传来天鸡的啼鸣。

曲曲折折的路没有一定的方向,观赏这奇花异景,不觉已经天黑。

山泉的响声如熊在怒吼、龙在叫唤,幽静的树林也为之战栗,层层
山岩也为之震惊。

黑云沉沉快要下雨,水波荡漾升起烟雾。

突然闪
电迅雷,山峦都要崩裂,石门轰隆一声,从中间打开。

洞中的天空蔚蓝无际,日月共同照耀着金碧辉煌的宫殿。

神仙们一
个接一个地下来了,他们用彩虹做衣,把清风当做马;老虎弹琴,鸾
鸟驾车,仙人成群结队多如麻。

【梦游之美】
这首诗重点描写了李白的梦境:他早就听说天姥山被云雾遮绕,偶
尔才能看见,于是久思成梦,梦见自己到天姥山会神仙去了。

节选
的这一段,就是他看到众神时的情景。

外面是电闪雷鸣,里面却是
其乐融融的仙境,仙人们衣食住行都不同于常人,就连乐师都是禽兽。

读者也似乎和李白一同梦游了一番。

梦醒之后,李白感叹人生
短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写作指导】
生活中有种种现实的约束,但是作文的时候是没有任何约束的。


白生在古代,对未知世界的想象还有点依赖《山海经》这样的古老
神话;生活在现代的我们,知道宇宙的概貌,拥有一些科技上的探索,如果再让你来写梦游仙境,你的神仙是怎样的一群人?
【智慧点拨】
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本可以在家中怡情养性,可是他选择离别
东鲁,踏上漫游的旅途。

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朋友时所作的。


治上的挫折,让李白不愿意再摧眉折腰事权贵了,于是要去寻找自
己的快乐生活。

的确,某一个方面不成功,并不能彻底否定一个人,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高中语文《琵琶行》鉴赏《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
816年)秋,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

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
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

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
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
野大哗。

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
安藩镇的反侧之心。

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认为否
则国将不国。

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
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


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

江州的州治在今江
西省九江市。

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听起来也像是不错,但实际上在
中唐时期这个职位是专门安置犯罪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
受监督看管的。

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其多。

《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
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
抑郁悲凄之情。

在这里,诗人把一个倡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
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
部融和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诗前的小序介绍了长诗所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琵琶女其人,和作者写作此诗的缘起,实际上它已经简单地概括了后面长诗的基
本内容。

左迁:指降职、贬官。

湓浦口:湓水与长江的汇口,在今
九江市西。

京都声:首都长安的韵味,一方面指曲调的地域特征,
一方面也是指演技高超,非一般地方所有。

善才:唐代用以称琵琶
演奏家。

命酒:派人整备酒宴。

悯然,伤心的样子。

恬然:安乐的
样子。

迁谪意:指被降职、被流放的悲哀。

作者说他被贬到九江一
年来,每天都很快乐,只有今天听了琵琶女的演奏,才勾起了他被
流放的悲哀。

这种说法是写文章的需要,读者当然不会相信他。

长句:指七言古诗。

《琵琶行》全诗共分四段,从浔阳江头夜送客到犹抱琵琶半遮面
共十四句,为第一段,写琵琶女的出场。

其中的前六句交代了时间,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是浔阳
江头。

浔阳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浔阳江头也就是前边序中所说的湓
浦口。

交代了背景,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

离别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

这里面主
人下马客在船一句句法稍怪,其意思实际是主人陪着客人一道骑马
来至江边,一同下马来到船上。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这里的景色和气氛描写都很好,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
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

其中蹬后八句是正面写琵琶女的出场: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
忘归客不发。

声音从水面上飘过来,是来自船上,这声音一下子就
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他们走的不想走、回的不想回了,他们
一定要探寻探寻这种美妙声音的究竟。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里的描写非常细致。

由于这时是夜间,又由于他们听到的只是一
种声音,他们不知道这声音究竟来自何处,也不知演奏者究竟是什
么人,所以这里的寻声暗问四个字传神极了。

接着琵琶声停表明
演奏者已经听到了来人的呼问; 欲语迟与后面的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相一致,都表明这位演奏者的心灰意懒,和惭愧自
己身世的沉沦,她已经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了。

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
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
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为第二段,写琵
琶女的高超演技。

其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而后弦弦掩抑,写到曲调的悲伧; 低眉信手续续弹,写到舒缓的
行板。

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的手法。

霓裳:即《霓裳羽
衣曲》,唐朝宫廷中制作的一个舞曲名。

六:当时流行的一个舞曲名。

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声如裂帛共十四句,描写琵琶乐
曲的音乐形象,写它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
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
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

这里有
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有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有水流冰下的丝丝细细,有细到没有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
骑金戈,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
魂动魄。

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两句是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

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
轮明月。

从沉吟放拨括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共二十四句为第三段,写琵
琶女自述的身世,自述早年曾走红运,盛极一时,到后来年长色衰,飘零沦落。

沉吟:踌躇,欲言又止的样子。

敛容:指收起演奏时的
情感,重新与人郑重见礼。

虾蟆岭:即下马岭,汉代董仲舒的坟墓,在长安城东南部,临近曲江。

从十三学得琵琶成以下十句极写此女
昔日的红极一时。

她年纪幼小,而技艺高超,她被老辈艺人所赞服,而被同辈艺人所妒忌。

王孙公子迷恋她的色艺:为了请她演奏,而
不惜花费重金;她自己也放纵奢华,从来不懂什么叫吝惜。

就这样年
复一年,好时光像水一样地很快流走了。

教坊:唐代管理宫廷乐队
的官署。

第一部:如同说第一团、第一队。

秋娘:泛指当时貌美艺
高的歌伎。

五陵:指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代皇帝
的陵墓,是当时富豪居住的地方。

五陵年少:通常即指贵族子弟。

缠头:指古代赏给歌舞女子的财礼,唐代用帛,后代用其他财物。

红绡:一种生丝织物。

钿头:两头装着花钿的发篦。

云篦:指用金
翠珠宝装点的首饰。

击节:打拍子。

歌舞时打拍子原本用木制或竹
制的板,现在兴之所至,竟拿贵重的钿头云篦击节,极言其放纵奢华,忘乎所以。

等闲:随随便便,不重视。

从弟走从军阿姨死以下
十句写此女的时过境迁,飘零沦落。

随着她的年长色衰,贵族子弟
们都已经不再上门,她仅有的几个亲属也相继离散而去,她像一双
过了时的鞋子,再也没人看、没人要了,无可奈何只好嫁给了一个
商人。

商人关心的是赚钱,从来不懂艺术和情感,他经常独自外出,而抛下这个可怜的女子留守空船。

人是有记忆的,面对今天的孤独
冷落,回想昔日的锦绣年华,对比之下,怎不让人伤痛欲绝呢! 夜深
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为第四段,写诗人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

唧唧:叹
息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二语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
心之机。

自我从去年辞帝京起以下十二句,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
孤独寂寞之感。

他说: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
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地势荒僻,环境恶劣,举目伤怀,一点开心解闷的东西都没有。


实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诗人自己的苦闷移情的结果,我们对比一
下《水浒传》里宋江赞赏江州的一段话,他说:端的好座江州,我
虽犯罪远流到此,倒也看了真山真水。

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古迹,
却无此等景致。

诗人的悲哀苦闷完全是由于他政治上受打击造成的,但是这点他没
法说。

他只是笼统含糊地说了他也是天涯沦落人,他是谪居卧病
于此,而其他断肠裂腑的伤痛就全被压到心底去了。

这就是他耳闻
目睹一切无不使人悲哀的缘由。

接着他以一个平等真诚的朋友、一
个患难知音的身份,由衷地称赞和感谢了琵琶女的精彩表演,并提
出请她再弹一个曲子,而自己要为她写一首长诗《琵琶行》。

琵琶
女本来已经不愿意再多应酬,后来见到诗人如此真诚,如此动情,
于是她紧弦定调,演奏了一支更为悲恻的曲子。

这支曲子使得所有
听者无不唏嘘成声。

多情的诗人呢?看他的青衫前襟早巳经湿透了。

促弦:紧弦,使调子升高。

青衫:八、九品文官的服色,司马是从
九品,所以穿青衫。

这首诗的艺术性是很高的,其一,他把歌咏者与被歌咏者的思想感
情融而为一,说你也是说我,说我也是说你,命运相同、息息相关。

琵琶女叙述身世后,诗人以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诗人叙述身世后,
琵琶女则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女再弹一曲后,诗人则更是江州司
马青衫湿。

风尘知己,处处动人怜爱。

其二,诗中的写景物、写音乐,手段都
极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写身世、抒悲慨紧密结合,气氛一致,使作
品自始至终浸沉在一种悲凉哀怨的氛围里。

其三,作品的语言生动
形象,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而且转关跳跃,简洁灵活,所以整首诗
脍炙人口,极易背诵。

诸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
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夜
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等都是多么凝炼优美、多么叩人心扉的语句啊!
白居易本来就是一个关心下层人民,同情人民疾苦的诗人,这次他
又用浅近流转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动人怜惜的风尘女子形象。

由于这
首诗,白居易的名字也就更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

三十年后唐
宣宗在为白居易写的一首诗中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连少数民族的儿童都能背诵,稍有文化的汉族人就更不用说了。

高中语文《登高》鉴赏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

夔州在长江之滨。

全诗
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
之冠。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

首联对起。

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
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

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

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

诗人登
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

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
精美的画图。

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
成对。

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
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

经过诗人的艺术
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
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

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
奇而变 (《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
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
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
东注的磅礴气势。

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

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
联系在一起了。

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

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

悲秋两字写得沉痛。

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
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
的感情脉搏。

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
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

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
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

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
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

本来兴会盎
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
易理解的。

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
溢于言外 (《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

首联着重刻画眼
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

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
读者用想象补充。

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
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

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
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
张上。

此诗八句皆对。

粗略一看,首尾好象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
对。

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


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看了高中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3篇的人还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