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120403)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120403
学科名称教育经济与管理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12年5月10日
一、学科(专业)简介
二、学科方向
三、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英文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
备注
学位课(至少修18学分)S200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2 36 I
S20025
S20024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
法论
1 18 I
S00010 第一外语(含专业外语) 4 120 I - II S19008 教育经济学 2 32 II
S19022 教育管理学 2 32 II
S19024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2 32 I
S19026 教育财政学 2 32 II
S19027 教育发展战略 2 32 II
S19058 教育管理比较 2 32 I
选修课(至少修10学分)S19025 教育管理实务 1.5 24 II S19023 公共经济学 1.5 24 II S19051 院校研究 1.5 24 I S19009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 1.5 24 I S19015 比较高等教育 1.5 24 II S19060 教育哲学专题研究 1.5 24 II
课程内容提要。
学科代码:120403,047101 学科名称: 教育经济与管理(管
学科代码:120403,047101 学科名称:教育经济与管理(管理类,教育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际管理能力的教育经济管理和教育行政管理人才。
通过学习,使研究生掌握基础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相关理论和知识,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及教育管理工作能力,深入了解国内外教育管理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培养学员分析实际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员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创新能力。
完成本专业的学习后,研究生应当具有较宽广的工作适应范围,可以更好地胜任各级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民办教育集团等教育组织中的教学工作、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和教育决策与管理的咨询工作,也可以胜任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机构的工作。
二、研究方向1、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2、教育经济与财政3、教育管理决策与教育政策4、学校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5、教育政策与法规三、学制标准学习年制为2.5-3年。
四、课程设置按照《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执行。
五、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2学期结束前,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
选题要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先进性。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三学期初,由导师组织有关专家审议研究生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通过后,硕士研究生在其导师的指导下,拟订学位论文完成计划并撰写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
学位论文要对论题有较系统、全面的把握,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一般在3.5万字以上。
六、其它1.硕士研究生入学后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导师。
2.导师确定后即制定每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在征得硕士研究生的同意后执行。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须报学校研究生处和所在院(系、所)备案。
导师负责硕士研究生的全部培养工作。
3.硕士研究生在接受课程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在导师指导下的个人自学,重点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每位硕士研究生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新观点、新思路,以引起学术讨论和研究。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12040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12040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0年6月)一、培养目标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或教育政策的领导者、管理者、政策分析者以及相关公共服务的专家型通才。
基本规格:(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和勇于创新,德智体全面发展。
(2)熟练掌握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等领域的专门知识。
(3)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能掌握和运用政治、经济、法律、外语、现代科技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
(4)具有较高分析和解决教育管理和教育政策问题的实际技能,适应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新形势下的公共管理需要。
二、研究方向1.知识与人力资源管理2.学校行政管理3.教育政策研究三、招生对象招收具有本科学历的高校毕业生以及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优秀大专毕业生,鼓励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在职人员报考。
考生需通过全国统一的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科目除规定的公共课程外,专业课程可选择管理学和教育原理,或者高等数学四和教育原理。
四、学习年限学制一般为三年。
五、课程设置本专业准予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一般需修满32学分,非本学科及同等学力者为36学分。
其中,A类课程即公共基础课8学分;B类课程即教育学学位课程6学分;C类课程即专业必修课程8学分;D类课程即选修课程10-14学分,其中3-5学分须为跨一级学科选修课程。
A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马列主义原著选读(2学分)英语(4学分)B类:教育哲学(2学分)高等教育管理(2学分)教育研究方法概论(2学分)C类:教育政策研究(2学分)教育经济学(2学分)教育科学的质化研究(2学分)教育科学的量化研究(2学分)D类:公共经济学(2学分)人力资源管理(2学分)战略规划与管理(2学分)发展经济学(2学分)管理心理学专题(2学分)教育测量与评估(2学分)教育统计学原理(2学分)七、培养方式1.采用导师组集体培养与导师分工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沈阳农业大学学位授予标准
沈阳农业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二○一六年十月主编:李天来副主编:迟道才高云卜丽编委:(以姓氏笔划为序)王秋兵王铁良冯玉龙冯辉白龙刘利民刘鸣达吕杰许童羽何俊仕吴元华吴东立张本华张勇张艳李建东李桂红汪景宽陈启军周广柱周永斌周静孟宪军岳喜庆胡建民赵天宏徐正进郭维东崔润东傅俊范校对:周加野彭博李益清出版说明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现学位授予有章可循,切实保证学位授予质量,并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合格评估与质量监督和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习提供参考依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特组织制定了《沈阳农业大学学位授予标准》(以下简称《学位标准》)。
《学位标准》分为学校统一要求的博士、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基本标准以及各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学位授予具体标准。
这些标准都是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的《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研究制定完成的,是我校各类研究生学位授予的基本准则。
其中,学位授予基本标准是由校学位办牵头制定的,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标准由一级学科带头人所在学院负责牵头制定,二级学科学位授予标准由各学科带头人(负责人)牵头制定,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学位授予标准由各专业学位负责人所在学院牵头制定。
学校各学院(所)、各学科对学位授予具体标准的制定工作高度重视,认真负责,根据本学院(所)博士生、硕士生培养的特点,按照保证质量、体现特色、突出能力的要求,综合考虑研究生的培养实际,在反复研究并广泛征求校内外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学校提出的基本标准,从政治思想素质标准、基本知识及技能素质标准、基本能力素质标准、科技创新研究素质标准(技术创新素质标准)、学位授予基本要求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本学科、专业类别(领域)具体学位授予标准。
《学位标准》是全校各研究生培养(管理)单位所有专家辛勤工作的成果,也是广大研究生指导教师与管理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
管理学二级学科
120204社会保障学
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障政策与实务,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劳动经济学,劳动法学,统计学,保险学。
120405土地资源管理学
土地资源管理学是以协调人地关系,组织土地利用为其特征的研究领域。视土地为公共物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视角,具体研究土地及其改良物的分配、利用及其相关权利的内在规律和系统效应。
(3)在医院管理方面:包括医疗仪器设备及医疗质量的评估、不同政策对医院和医生行为的影响、医院的经济管理。
本学科与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注:可授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
本学科主要研究教育经济问题,教育管理问题,包括:教育财政和管理,、教育金融、教育行政管理、学校教育管理、中外教育经济与管理比较、教育发展战略与规划、教育管理决策、教育科学与系统科学,以及中外教育管理史。
1202
工商管理学
120201会计学
主要研究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务,各种会计现象的规律性。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国际会计、审计等。
统计学,企业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202企业管理学(含财务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学)
企业理论,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组织与管理,各种现代管理技术,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和国内外各种管理思想,以及国内外企业管理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硕士学位设七个研究方向:理论图书馆学、文献资源建设、文献分类编目和检索语言研究、目录学研究、图书馆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信息咨询研究、文献学及文献出版研究。
情报学,档案学,管理科学,传播学,古文献学,编辑出版学等。
120502情报学
清华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20403)一、适用学科公共管理学(public management),隶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科代码:12043。
二、培养目标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博士学位教育致力于为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党政机关、非营利机构等部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独立研究能力的公共管理领域高级人才。
三、研究方向1、公共政策;2、政府管理与创新;3、国际经济政治与国际组织;4、公民社会与管理;5、教育经济与管理;四、知识结构公共管理博士学位实行课程学习与论文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课程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生从事本领域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课程知识结构主要包括:1.基础理论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和本学科特点,达到坚实宽广的要求,注重学习经济学、政治学、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学的前沿理论。
2.研究领域根据本研究领域发展的特点,注重对本领域前沿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3.交叉学科鼓励学生根据论文的要求,跨学科选择人文、社科、经济以及工科研究生课程。
五、主要培养环节1. 制定个人课程学习计划博士研究生入学后三周内,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个人课程学习计划,并报请学院博士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审批后,交学院研究生科备案。
在执行计划过程中,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动,需在每学期选课期间修改。
修改后的课程学习计划,经导师签字后送学院研究生科备案。
2. 资格考试资格考试是博士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以后,正式进入学位论文研究阶段前的一次学科综合考试。
考试由笔试和口试两部分组成,笔试主要考核所学课程知识,口试主要考核学生的研究能力。
考试内容覆盖学科专业课程,考试时间为第三学期初,学院教学主管部门应该提前一个月通知参加考试的博士研究生。
资格考试不及格者可以重新考一次,考试时间安排在第三学期末。
重考成绩记载与正常考试相同,但在成绩后记录“补考”字样。
重考仍然不合格者将不能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处理办法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学院博士生培养指导委员会批准并报研究生院,按照学籍管理相关规定处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硕士-教育经济与管理
10
教育研究方法
袁振国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版 考查
11
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
单中惠、杨 汉麟
江西人民出版社
考查 2004 年版
12
教育研究
中国教育科 学研究院 教 育 研 究 杂 志 社
历年
考查
13
教育发展研究
上海市教育 科学研究院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社
历年
考查
14
教育与经济
华中师范大
学
教育与经济杂志社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坚实的教育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教育经 济学和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高等学校教学、教 育行政管理和教育决策与管理的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科研能力及创 新培养等要求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在第四学期末提出论文开题报告,经导师组审议并批准后,从第五学期开 始撰写论文,至少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在提交硕士论文前,每名硕士生须在相关学术 刊物上至少发表 1 篇学术论文,至少主持或参加一项课题研究工作,至少参加一次学术会议。
培养方式
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制。在教学组织上,强调以自学为主,引导研究生深入思考和正确判断, 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把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研究生自学结 合起来。结合系统理论学习,通过提供“助研、助教、助管”等形式鼓励并组织研究生参加社会实 践,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等。
覆盖专业简介
研究方向名称
覆盖专业简介 及研究方向
课程类别
公共必修课
教育经济与管理
是隶属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授 予管理学硕士学位,是教育学与管理学、经 济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本专业于 2007年开 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 济和教育管理研究。
管理学一级学科与相关学科情况
120302林业经济管理学
本学科以林业经济管理为基础,涵盖管理工程、财务会计、林业统计、生态经济、林政、资源经济等方面,并具有较好的经济学基础。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经济法学,农业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
研究方向主要有:企业理论,企业组织,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生产作业管理等。
产业经济学,金融学,心理学,数量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203旅游管理学
主要研究旅游管理理论与政策、旅游事业组织与管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企业经济管理,以及国外旅游业发展的经验和特点。
1204
公共管理学
120401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比较公共政策。
管理科学,经济学,政治学,行为科学,社会学,宪法与行政法学。
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
(1)在卫生服务方面:城乡卫生服务的模式、社区卫生服务的组织、卫生人类等。
(2)在卫生筹资与资源配置方面:包括城乡卫生服务的筹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区域卫生规划。
图书馆学,情报学,清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历史文献学。
硕士学位设七个研究方向:情报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情报研究与预测、信息资源管理、情报检索、信息服务与咨询、计算机情报系统工程与网络化、信息经济。
图书馆学,档案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科学学,技术经济管理。
120503档案学
博士学位设三个研究方பைடு நூலகம்:档案编研、科技档案管理、档案学基础理论和档案管理现代化。
硕士学位设六个研究方向:档案学理论与历史、科技档案管理、文件学、档案文献编纂、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保护技术。
二级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
二级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英文名称:Educational Economy and Management代码:120403一、专业领域简介(中英文)公共管理学是综合运用管理学、政治学、公共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公共管理组织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其目标是促使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五个二级学科,并设有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
中国海洋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拥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2011年)、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 ,2003年)授予权,目前有硕士生指导教师1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设有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4个公共管理硕士二级学科。
20世纪90年代以来,硕士点教师在《中国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报》、《山东社会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山东社会科学》、《环境保护》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课题、国务院各部门和省政府重点项目20余项,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教育经济与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是以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运用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注重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的交叉与融合,既研究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与规律、管理现象与规律,又研究社会运行与发展中教育的现象与规律的社会科学。
主要任务是探索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用管理理论分析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探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揭示教育与经济、管理的运行规律,以及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规律。
本学科点重点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价、中外高等教育比较和海洋教育改革与发展。
Educational Economy and Management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which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ducation Scienc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Education Scienc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t focuses on the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Scienc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t is a social science which studies not only the economic and managing phenomena and law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but also the educational phenomena and law happened during th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ts main task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o analyze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education system using the management theory, and to explor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reform, and to reveal the operating rules of educatio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lso the development law of education at all levels. Its key research orientation is the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comparing between the Higher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Marine Education.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治学严谨,学风端正,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教育经济与管理领域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科代码:120403,047101 学科名称: 教育经济与管理(管
学科代码:120403,047101 学科名称:教育经济与管理(管理类,教育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际管理能力的教育经济管理和教育行政管理人才。
通过学习,使研究生掌握基础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相关理论和知识,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及教育管理工作能力,深入了解国内外教育管理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培养学员分析实际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员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创新能力。
完成本专业的学习后,研究生应当具有较宽广的工作适应范围,可以更好地胜任各级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民办教育集团等教育组织中的教学工作、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和教育决策与管理的咨询工作,也可以胜任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机构的工作。
二、研究方向1、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2、教育经济与财政3、教育管理决策与教育政策4、学校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5、教育政策与法规三、学制标准学习年制为2.5-3年。
四、课程设置按照《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执行。
五、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2学期结束前,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
选题要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先进性。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三学期初,由导师组织有关专家审议研究生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通过后,硕士研究生在其导师的指导下,拟订学位论文完成计划并撰写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
学位论文要对论题有较系统、全面的把握,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一般在3.5万字以上。
六、其它1.硕士研究生入学后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导师。
2.导师确定后即制定每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在征得硕士研究生的同意后执行。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须报学校研究生处和所在院(系、所)备案。
导师负责硕士研究生的全部培养工作。
3.硕士研究生在接受课程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在导师指导下的个人自学,重点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每位硕士研究生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新观点、新思路,以引起学术讨论和研究。
考研代码02
考研代码02专业代码专业代码一般为6位,例如050300。
其中前两位表示该专业所属学科门类。
具体表示为:01哲学、02经济学、03法学、04教育学、05文学、06历史学、07理学、08工学、09农学、10医学、11军事学、12管理学、13艺术学。
第三位数字是用来区分学硕和专硕的,学硕为0或1,专硕则是5。
后三位则代表了该专业的排序。
例如:081000是电子与通信工程学硕,而085208是专硕,即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
另外,部分专业代码里会有英文字母,这表示该专业为高校的自设专业。
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的信息安全:0812Z1;上海财经大学的金融领域软件工程:0835Z4。
PS:自设专业是高校在某个一级学科上拿到博士点授权,才有资格申请自设特色专业,国家审查批准后,才能招生。
自设专业,往往是该高校的传统特色专业,或强势专业,只是在国家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没有设置,才自设专业。
相比其他专业,要精专一些。
考试科目代码专业目录的考试科目代码主要是为了方便识别和管理。
1、2、3开头均为全国统考,如101是全国统考的政治;201是全国统考的英语。
而以6、7、8开头为学校自主命题的科目。
研究生初试的每一科都有对应的代码,如果同一所学校的初试科目代码相同则试题相同,否则即使名称相同其试题内容也不一样。
同学们可以通过考试科目代码来找所需的参考书目。
专业代码之交叉学科所谓交叉学科就是由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而形成的新学科,如化学与物理学的交叉形成了物理化学和化学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形成了生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等。
这就是交叉学科。
交叉学科就意味着该专业可以有两个专业代码,我们要着重看专业代码中的前两位,这两位代表了该专业所属学科门类,而国家复试分数线就是根据学科门类代码来划分的。
例如,同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和教育管理学院招生简章中“专业代码047003,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学),考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其中的专业代码“047003”表明,该学院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按照教育学专业来招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12040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研究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较高的专业素质,可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政府机关、企业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工作。
1.政治思想要学习掌握正确的政治理论,拥护国家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学术正派,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理想。
2.业务素质要求具有坚实宽厚的教育经济与管理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包括具有一定的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熟悉本学科专业的基本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研究工具;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相关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
3.学术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在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不断创新和探索;具备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获取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善于与他人沟通与合作,遵守学术规范。
4.身心素质要求身体和心理健康,符合本专业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
二、学术方向1.教育经济教育经济方向主要研究探讨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理论以及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系,即教育和现代化发展的关系,探讨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重点研究教育与劳动再生产的关系,教育和商品经济的关系,教育和市场经济的关系等,研究侧重关注教育经济理论在社会发展、教育改革中的实践应用问题。
2.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方向主要研究有关教育管理过程及其规律,通过对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分析现代教育管理特别是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包括教育管理体制、高等学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教学管理、教育评估等内容。
三、基准学制、学习年限与总学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基准学制为3年,按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且成绩优异者可提前1年毕业(按学校提前毕业的规定执行);因故不能在规定学制内毕业的最长可延长至5年。
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8分。
其中,课程学习不低于33分(学位课不低于22分,选修课不低于11分);培养环节5学分。
课程学习一般为1年(以课程学习、实践为主,兼顾论文的前期工作),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5年。
四、培养方式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由本学术研究方向讲师以上职称教师组成,研究生导师任组长。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以基础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重点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学风和科研创新能力。
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风教育和实践教育,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所在学术学科方向的学术交流活动。
1.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负责制,即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
导师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学风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位论文的指导等。
入学 3 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并提交到研究生院。
2.课程学习硕士研究生必须认真学习各门课程,打好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研究方法。
学习方式采取听课、讨论和自学相结合,既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3.学术活动 3年内,每位学生须按学科方向或学术方向做4次学术报告,即:一年级下学期做综述报告,二年级上、下学期均做读书报告,三年级上学期做研究成果报告。
读书报告作为研究生班讨论课列入成绩考核。
(2学分)4.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质量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
教学实践内容可以是本科教学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辅导或协助指导本(专)科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
研究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同时应参加公益劳动,在整个学习期间不少于3周。
在完成实践教育环节后,填写《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实践教学表》。
实践环节总工作量不少于 10 标准学时。
(1学分)五、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按3年基准学制安排。
跨专业或同等学历录取的硕士研究生须补修本科课程2门(相应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生主干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考试及格,但不计入总学分。
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六、考核1.成绩考核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考试可采用不同的形式,但一般以笔试为主,重在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应用基础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所有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60 分为及格。
2.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该实时跟踪本学科或学术方向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查阅不少于60 篇相关学术论文(外文占30%以上),撰写出不少于 1 篇的文献综述报告,并要在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完成开题报告工作。
开题报告一般要求公开举行报告会,由本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评审小组对学生所做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
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对研究内容、计划及其实施方案进行评价,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或意见。
开题报告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重做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
(1学分)3.中期考核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在第三学期末完成中期考核工作。
中期考核由二级学科组织开展。
中期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课程学习、开题报告情况、学位论文选题和身体状况等。
(1学分)4.外语水平考核通过学校研究生外语水平考试或通过国家外语六级考试。
七、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本学科要引导硕士生选择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作为其论文研究内容,学位论文应观点鲜明,立论正确,层次结构合理,理论无误,思路清晰,文字简练,数据可靠,推理严谨,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1.学位论文选题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
在第二学期内确定论文选题。
学位论文要有创新性和先进性,选题力求与导师主持或参加的科学研究项目、科技开发项目进行接轨,同时,也鼓励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选题工作。
在研究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提交阶段性报告,并取得导师或指导小组的帮助。
2. 硕士研究生用于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5年。
(即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少于1.5年)。
3.规范性要求硕士学位论文必须严格遵照国家和沈阳农业大学规定的格式和内容撰写(见《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要求》),规范性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
在形式上,包括文字、图表、引文标注等,都要符合相应的撰写规定和规范;在内容上,应符合下列要求:(1)论文应该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特别是本学科代表性学术专著和论文的基础上进行选题,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2)提出的研究内容必须基于一定的现实基础和背景,对涉及的相关理论能进行详细阐述,对实证研究和案例要求分析提出的问题有充分的论据,实践调研数据要符合统计学要求。
对提出的研究对策要有现实可操作性。
(3)论文各部分研究内容应体系完整,结构清晰,系统性强。
(4)研究采用的相关数据必须严格按社会科学研究要求执行,数据必须确保真实。
(5)应采用相关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或显著性检验,所有结论必须有统计显著性结果支撑;文中的计算公式必须用公式编辑器编排,并有顺序号;(6)除了本学科惯用缩略语外,文中缩略语必须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全称;全文缩略语用单独列表形式排出,可列在在文前或参考文献后。
(7)引文和注释要符合规定的写作要求,引证全面,不可断章取义和歪曲引用。
(8)硕士学位论文应有专门的一章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应避免对研究结果的简单罗列,应进行适当的提炼,说明研究结果的科学意义或发现,探讨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导向或信息,供后人参考。
(9)在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中,由其他人完成的工作必须明确说明,并且给予恰当的致谢。
4.学位论文质量要求(1)硕士学位论文应能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科学方法,围绕教育经济与管理相关领域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
论文研究应对该领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2)要求论文结构和条理清晰、规范,文字流畅,表达准确,数据可靠,图标标注符合规定;(3)论文中应对国内外本领域的研究有详细的分析和比较,进而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要求论文内容充实,必须要有实践调研,有一定的工作量和现实意义。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和理论研究方法先进;(4)研究生毕业前,须在中文核心及以上级别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尚未发表学术论文,但提交的学位论文质量较高,经导师同意、学科和学院学位评定分委会审查通过,提交《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免发学术论文申请表》,提交的学位论文须经2名校外同行专家盲审,评审结果均为良好以上的方可申请答辩。
具体要求详见沈阳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评审的规定》。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1.学位论文提交时间申请夏季答辩硕士研究生应在当年4月1日前向导师提交学位论文初稿,在4月25日前向学科秘书提交《沈阳农业大学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审批表》和学位论文(电子版和纸质版),由学科秘书统一提交给学院学位分委会。
申请冬季答辩硕士研究生应在当年10月15日前向导师提交学位论文初稿,在11月10日前向学科秘书提交“沈阳农业大学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审批表”和学位论文(电子版和纸质版),由学科秘书统一提交给学院学位分委会。
2.学位论文提交程序向学院学位分委会秘书提交的论文必须有导师亲笔签名“同意提交”,学院学位分委会组织各二级学科带头人(负责人)对论文质量进行初审,并由二级学科带头人签名同意方可进入质量审查程序。
3.学位论文质量审查提交的正式论文必须通过质量审查方可参加答辩。
首先是查重审查,查重合格标准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其次是校内外专家评审,评审中只要有1名专家结论为不同意答辩,则取消该论文本次答辩资格。
4.学位论文答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沈阳农业大学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和要求,硕士生按规定修满学分,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学位外语水平考试合格,学位论文质量审查通过,可向所在院的学位评定分委会提出答辩申请,学位评定分委会上报研究生院审核批准后,由所在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答辩委员会进行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必须有1名以上外单位专家。
论文答辩要严肃认真,做到公正、公开,论文答辩过程面向师生开放。
学生论文宣读时间不少于20分钟,回答问题时间不少于10分钟。
5.毕业与授予学位答辩通过者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硕士学位授予要求的,填写《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申请表》经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会讨论通过,报校学位委员会讨论决定,授予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