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愚公移山知识归纳与要点梳理

愚公移山知识归纳与要点梳理

愚公移山知识归纳与要点梳理愚公移山是一则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愚公为实现自己移山的愿望而坚持不懈努力的故事。

以下是关于愚公移山的知识归纳与要点梳理。

1.故事梗概:愚公和他的家人住在两座大山的中间,因为山的阻挡无法通行,所以愚公决心移山。

尽管有人嘲笑他的愚蠢和不可能的目标,但愚公却深信只要坚持努力,就能够移山。

他每天和家人一起挖土、运石,坚持了几十年之久。

最后大地神仙感动,派天神二姚将山挪走。

2.主题与寓意:a.坚持不懈:愚公移山的故事向人们传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即坚持不懈的精神。

无论遇到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坚持努力,相信自己的目标,就一定能够成功。

b.乐观态度:愚公身上还体现了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无论他面对多么艰巨的任务和嘲笑,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并且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c.集体行动:故事中愚公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而是和家人一起共同努力。

这种集体行动的精神在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强调了团队的力量和团结合作的价值。

3.历史背景:愚公移山故事是源于中国古代传说,虽然没有确切的历史依据,但它承载了中国人对于困难和挑战的态度和思考。

4.学习内容与启示:a.目标的重要性:愚公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就是要移山。

这个目标给了他坚持努力的动力,并最终实现了他的愿望。

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设定自己的目标,通过努力和行动去追求并实现它们。

b.努力与勤奋:愚公每天都很用心地挖土搬石头,从不怠慢。

这种勤奋与努力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无论遇到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勤奋努力,就能够逐渐接近成功。

c.乐观和希望:愚公面对困难时并没有放弃,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希望的态度。

这种乐观和希望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困难,不断向前,追求更好的未来。

d.团队合作:愚公与家人一起努力,他们相互帮助,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奋斗。

团队合作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攻克难关,取得成功。

5.现实意义与运用:a.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学习愚公的坚持和勇气精神,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乐观和坚持努力,追求更好的成绩。

《愚公移山》知识点归纳

《愚公移山》知识点归纳

引言概述:《愚公移山》是中国民间故事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愚公为了给子孙后代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坚持不懈地移山的故事。

本文通过对《愚公移山》的知识点归纳,详细阐述了其内涵、寓意以及与现实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正文:一、内涵与寓意1. 故事背景描述:故事发生在远古时代,愚公家门外有两座庞大的山,深感山体的阻碍,他决定将之移走。

2. 愚公的坚持:愚公采取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态度,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3. 山神的考验与奖励:愚公的坚持引起了山神的注意,山神想要考验他,然而面对愚公的坚持不懈,山神以奖励的方式鼓励愚公实现愿望。

4. 内外因素对比:愚公代表了积极向上的人类,而山则象征了才华的那座桥梁,山体大小与问题的严重性成正比。

5. 故事的寓意:《愚公移山》寓意着要有坚定信念,不怕困难和外界压力,用持之以恒的努力去克服困难。

二、现实意义1. 创新精神:《愚公移山》唤起人们对创新思维的探讨,激发了对突破困难的动力。

2. 积极进取:《愚公移山》故事象征着积极进取的精神,启发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坚持不懈,追求目标。

3. 共同奋斗:愚公的故事也告诉人们集体能够战胜一切困难,通过合作、齐心协力取得胜利。

4. 人类环境改善意识:故事也让人们意识到,人类通过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好的生活条件。

5. 传承优秀品质:愚公故事中的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激励着人们追求梦想和迎接挑战。

三、故事对社会的启示1. 个人进步与社会进步:愚公由个体到集体,最终实现移山的目标,体现了个人努力与社会进步的紧密联系。

2. 团队合作与协作:愚公不能独自完成移山的任务,需要集体合作与协作,体现了团队的力量。

3. 追求目标的勇气和坚持:愚公的故事告诉人们要有追求目标的勇气和坚持,不轻易放弃。

4. 环境保护与改善:故事的背景表明,人类应该重视环境问题,积极改善环境,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5. 面对困难,保持积极态度:愚公故事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着人们在遇到困难时要坚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愚公移山》文言知识点

《愚公移山》文言知识点

《愚公移山》文言知识点古今异义:指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曾古义:乃,并今义:曾经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诸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荷古义:负荷今义:荷花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已古义:止今义:已经方古义:方圆今义:常指四个角都是九十度的四边形惩古义:苦于,被... ...所苦今义:惩罚词性活用: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畚:名词用动词,用箕畚装。

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聚:使动用法,使... ...聚,相当于:“把... ...召集在一起”。

一词多义:方方七百里【方圆】方其远处海门【正当】曾曾不若孀妻弱子【竟】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固汝心之固【顽固】吾义固不杀人【本来】亡今亡亦死【逃走】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其惧其不已也【代词,他】其如土石何【助词,加强反问语气】帝感其诚【他】其妻献疑【他的】之以君之力【的】虽我之死【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焉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始一反焉【加强语气】通假字:始一反焉。

“反”通“返”,返回。

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一厝朔东。

“厝”通“措”,放置。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指”通“直”,一直无陇断焉。

“陇”通“垄”,陇岗,高山。

文言句式:1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汝之不惠,甚矣你太不聪明了】2“(太行、王屋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此句中省略主语“太行、王屋二山”。

3且焉置土石?倒装句,疑问代词“焉”提前。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省略句,省略主语愚公。

愚公移山知识归纳与要点梳理

愚公移山知识归纳与要点梳理

《愚公移山》知识归纳与要点梳理(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愚公移山》知识归纳与要点梳理一、通假字1、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2、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5、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山6、指通豫南指通直,一直二、古今异义词1、河阳之北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一般河流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2、达于汉阴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3、指通豫南指: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古义:乃,并今义:曾经5、投诸渤海之尾诸: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古义:负荷,今义:荷花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8、北山愚公长息曰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9、虽我之死虽;古义:即使,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10、惧其不已也已:古义:止,今义:已经11、无陇断焉陇断:古义:山川阻隔,今义:把持独占12、何苦而不平何苦:古义:怎么会,哪怕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三、词类活用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止:动词的使动用法,阻止,使……停下2、面山而居面:名词用作动词,面向,面对着3、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5、惩山北之塞惩: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6、聚室而谋曰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聚集四、一词多义1、方:(1)方七百理(古代称面积用语,纵横)(2)今方来,吾欲辱之(将要)2、固:(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本来)(4)固若金汤(坚固)3、穷:(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2)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穷困)(3)蝉则千转不穷(尽)(4)非咨询不穷其致(追究到底)(5)穷凶极恶(极端)4、如:(1)其如土石何(如……何:把……怎么样)(2)闻水声,如鸣佩环(好像)(3)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及)(4)如法炮制(依照)(5)如意算盘(符合)5、通:(1)指通豫南(通向)(2)初极狭,才通人(通过)(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相通)(4)政通人和(顺利)(5)通计一舟(全,整个)五、重点词语解释1、年且九十且:将近2、惩山北之塞塞:阻塞3、出入之迂也迂:曲折,绕远4、聚室而谋曰室:家5、吾与汝毕力平险汝:你6、杂然相许许:赞同7、其妻献疑曰献疑:提出疑问8、以君之力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9、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可译为“连……都”损:削减丘:小山10、如太行、王屋何如……何:把……怎么样11、且焉置土石且:连词,况且焉:疑问代词,哪里12、投诸渤海之尾诸:之于1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挑夫:成年男子14、叩石垦壤扣:敲,凿15、始龀龀:换牙1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知识点归纳大全

《愚公移山》知识点归纳大全

《愚公移山》知识点归纳大全一、文章内容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二、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2、《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3、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4、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三、语音太行(háng) 万仞(rèn) 惩(chéng) 塞(sè) 汝(rǔ) 曾(céng)诸(zhū) 箕(jī)畚(běn) 荷(hè) 孀(shuāng) 龀(chèn) 叟(sǒu)匮(kuì) 亡(wú)以应厝(cuò) 雍(yōng) 冀(jì)四、通假字1、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2、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5、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山6、指通豫南指通直,一直五、古今异义词1、河阳之北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一般河流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2、达于汉阴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3、指通豫南指: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古义:乃,并今义:曾经5、投诸渤海之尾诸: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古义:负荷,今义:荷花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8、北山愚公长息曰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9、虽我之死虽;古义:即使,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10、惧其不已也已:古义:止,今义:已经11、无陇断焉陇断:古义:山川阻隔,今义:把持独占12、何苦而不平何苦:古义:怎么会,哪怕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六、词类活用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止:动词的使动用法,阻止,使……停下2、面山而居面:名词用作动词,面向,面对着3、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5、惩山北之塞惩: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6、聚室而谋曰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聚集七、一词多义1、方:(1)方七百理(古代称面积用语,纵横)(2)今方来,吾欲辱之(将要)2、固:(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本来)(4)固若金汤(坚固)3、穷:(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2)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穷困)(3)蝉则千转不穷(尽)(4)非咨询不穷其致(追究到底)(5)穷凶极恶(极端)4、如:(1)其如土石何(如……何:把……怎么样)(2)闻水声,如鸣佩环(好像)(3)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及)(4)如法炮制(依照)(5)如意算盘(符合)5、通:(1)指通豫南(通向)(2)初极狭,才通人(通过)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相通)(4)政通人和(顺利)(5)通计一舟(全,整个)八、重点词语解释1、年且九十且:将近2、惩山北之塞塞:阻塞3、出入之迂也迂:曲折,绕远4、聚室而谋曰室:家5、吾与汝毕力平险汝:你6、杂然相许许:赞同7、其妻献疑曰献疑:提出疑问8、以君之力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9、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可译为“连……都” 损:削减丘:小山10、如太行、王屋何? 如……何:把……怎么样11、且焉置土石且:连词,况且焉:疑问代词,哪里12、投诸渤海之尾诸:之于1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挑夫:成年男子14、叩石垦壤扣:敲,凿15、始龀龀:换牙1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文言知识点

愚公移山文言知识点

愚公移山文言知识点一、文学常识。

1. 出处。

2. 体裁。

-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通常用简短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二、字词解释。

1. 通假字。

- “始一反焉”中的“反”通“返”,返回。

- “甚矣,汝之不惠”中的“惠”通“慧”,聪明。

- “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通“无”,没有。

- “一厝朔东”中的“厝”通“措”,放置。

2. 古今异义。

- 阳。

-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例句:“河阳之北”(黄河的北面)。

- 今义:太阳。

- 阴。

-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例句:“达于汉阴”(到达汉水的南面)。

- 今义:阴天。

- 指。

- 古义:直,一直。

例句:“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南部)。

- 今义:手指。

- 曾。

- 古义:连……都。

例句:“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

- 今义:曾经。

- 诸。

- 古义:之于。

例句:“投诸渤海之尾”(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

- 今义:各个、许多。

3. 一词多义。

- 方。

- “方七百里”(面积),这里表示纵横,方圆。

- 且。

- “年且九十”(将近)。

- “且焉置土石”(况且)。

- 焉。

-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 “始一反焉”(语气助词,无实义)。

- 之。

- “惩山北之塞”(结构助词,的)。

- “汝之不惠”(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跳往助之”(代词,代愚公)。

- 其。

- “其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可译为“又”)。

- “惧其不已也”(代词,他,指愚公)。

- “其如土石何”(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三、句子翻译。

1.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 北山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2.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 (他)苦于山北道路的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

3.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4.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知识点归纳

愚公移山知识点归纳

愚公移山知识点归纳《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一则著名的寓言故事,出自《列子·汤问》。

这则故事具有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知识点,以下是对其的详细归纳。

一、文学常识1、出处《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所著,是道家学派的重要典籍。

2、文体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通常以简短的故事来表达深刻的道理或教训。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

(2)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2、古今异义(1)方七百里古义:方圆;今义:方向。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古义:连……都……;今义:曾经。

(3)何苦而不平古义:愁什么;今义:不值得,犯不着。

3、一词多义(1)且①年且九十(将近)②且焉置土石(况且)(2)焉①且焉置土石(哪里)②始一反焉(语气助词)(3)之①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的)②以君之力(的)③汝之不惠(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④操蛇之神闻之(的;这件事)4、词类活用(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

(2)吾与汝毕力平险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三、句子翻译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

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3、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敲石头,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5、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刚换牙,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

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7、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你太不聪明了!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8、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愚公移山知识点总结

愚公移山知识点总结

《愚公移山》知识点总结一、文章内容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二、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列子• 汤问》。

2、《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3、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4、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三、语音太行(háng) 万仞(rèn) 惩(chéng) 塞(sè) 汝(r u )曾(céng) 诸(zh u )箕(j 1 )畚(b e n)荷(hè) 孀(shu a ng)龀(chèn) 叟(s o u)匮(kuì) 亡(wú) 以应厝(cuò)雍(y o ng)冀(jì)四、通假字1、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2、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5、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山6、指通豫南指通直,一直五、古今异义词1、河阳之北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一般河流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2、达于汉阴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3、指通豫南指: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古义:乃,并今义:曾经5、投诸渤海之尾诸: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古义:负荷,今义:荷花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 古义:草木,今义:毛发8、北山愚公长息曰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9、虽我之死虽; 古义:即使,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10、惧其不已也已:古义:止,今义:已经11、无陇断焉陇断:古义:山川阻隔,今义:把持独占12、何苦而不平何苦:古义:怎么会,哪怕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六、词类活用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止:动词的使动用法,阻止,使停下2、面山而居面:名词用作动词,面向,面对着3、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5、惩山北之塞惩: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6、聚室而谋曰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聚集七、一词多义1、方:(1)方七百理(古代称面积用语,纵横)(2)今方来,吾欲辱之(将要)2、固:(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本来)(4)固若金汤(坚固)3、穷:(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2)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穷困)(3)蝉则千转不穷(尽)(4)非咨询不穷其致(追究到底)(5)穷凶极恶(极端)4、如:(1)其如土石何(如……何:把……怎么样)(2)闻水声,如鸣佩环(好像)(3)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及)(4)如法炮制(依照)(5)如意算盘(符合)5、通:(1)指通豫南(通向)(2)初极狭,才通人(通过)(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相通)(4)政通人和(顺利)(5)通计一舟(全,整个)八、重点词语解释1、年且九十且:将近2、惩山北之塞塞:阻塞3、出入之迂也迂:曲折,绕远4、聚室而谋曰室:家5、吾与汝毕力平险汝:你6、杂然相许许:赞同7、其妻献疑曰献疑:提出疑问8、以君之力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9、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可译为“连... 都”损:削减丘:小山10、如太行、王屋何?如……何:把……怎么样11 、且焉置土石且:连词,况且焉:疑问代词,哪里12 、投诸渤海之尾诸:之于13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挑夫:成年男子14 、叩石垦壤扣:敲,凿15 、始龀龀:换牙16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八年级愚公移山知识点

八年级愚公移山知识点

八年级愚公移山知识点《愚公移山》是八年级语文中的一篇经典文言文,出自《列子·汤问》。

这篇文章通过讲述愚公坚持不懈移山的故事,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毅力和决心,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道理。

以下是关于八年级《愚公移山》的知识点总结:一、文学常识1、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2、作品《列子》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相传为列子所著。

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两小儿辩日》《杞人忧天》等。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

(2)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3)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2、古今异义(1)河阳之北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2)达于汉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3)指通豫南古义:直。

今义:手指。

(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古义:连……都……。

今义:曾经。

(5)投诸渤海之尾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3、一词多义(1)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2)焉且焉置土石(哪里)始一反焉(语气词)(3)之惩山北之塞(的)汝之不惠(助词,无实义)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4)其其妻献疑曰(他的,指愚公的)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4、词类活用(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

(2)吾与汝毕力平险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三、重点句子翻译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苦于山北道路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远。

2、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敲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愚公移山考点整理

愚公移山考点整理

《愚公移山》重点内容一、理解:愚公移山的原因:面山面居,惩山北之塞 , 出入之迂也。

愚公移山的目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从侧面突出愚公移山的艰难的句子: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受到广泛支持句子: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始龀,跳往助之表明愚公移山决心的句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二、重点句子翻译:(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1)凭你现在的力气 ,连魁父这座小山也难平 ,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2)你的思想顽固,顽固得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三、课文理解:1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一开头不落笔愚公身上,而是先写“太行、王屋二山”?文章一开头写两座山的广度、高度和所处位置等情况,实际上是交代故事的背景,预示愚公出入之迂和移山的艰难,为写愚公作了铺垫。

2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两座山非常大、高;年老力衰,人员少;工具简陋,运土路途远。

妻子的怀疑、外人的讥讽。

3、对于愚公移山,其他人的态度如何?4、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的情节?一方面说明“遗男”是得到了母亲的同意,是出自真心,高高兴兴去的。

从表达上看,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避免了单调,把孩子的神态写出来了。

另一方面和下文的智叟形成对比,增强讽刺的艺术效果。

5、“笑而止之”,你是怎样理解河曲智叟的这一举动的?传神地写出了智叟对愚公的讥笑嘲讽和自作聪明之态。

6、有人说这个故事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吗?你是怎样理解文章的结尾呢?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正表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其移山之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7、怎样理解文章的结尾?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变革大自然的雄伟气魄。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愚公移山 复习要点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愚公移山 复习要点

22 愚公移山复习要点一、重点字词方:指面积。

方七百里,就是四周各七百里。

高万仞(rèn):形容极高。

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河阳:黄河北岸。

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背面叫做阳。

且:将近。

惩:戒,这里是“苦于”的意思。

塞:阻塞。

迂:曲折,绕远。

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

室,家。

汝:你们。

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

指,直。

汉阴:汗水南岸。

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成。

杂然,纷纷。

许,赞同。

献疑:提出疑问。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

曾,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

可译为“连……都……”。

损,削减。

丘,土堆。

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如……何:把……怎么样。

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且,况且。

焉,疑问代词,哪里。

置,安放。

投诸渤海之尾: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去。

诸,相当于“之于”。

荷担者三夫:三个(能)挑担的人。

荷,扛。

叩:敲,凿。

箕畚(jīběn):簸箕。

这里是用簸箕装土石的意思。

京城:姓。

孀妻:寡妇。

遗男:遗孤,孤儿。

始龀(chèn):刚刚换牙,指七八岁。

龀,换牙。

易:交换。

节:季节。

反:通“返”,往返。

叟:老头。

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倒装“汝之不惠甚矣”,先说“甚矣”,有强调的意味。

甚,太,非常。

惠,通“慧”,聪明。

残:残余的,剩下的。

毛:指地面上生长的植物。

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长息:长叹。

固:顽固、固执。

彻:通。

焉:用在句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呢。

穷匮:穷尽。

加增:增加(高度)。

何苦:即“苦何”,愁什么。

文言文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苦,愁。

亡:通“无”,没有。

操蛇之神:拿着蛇的神,指神话中的山神。

操,持。

不已:不停止。

之:代词,指代愚公挖山这件事。

感其诚:被动句,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负:背。

厝(cuò):通“措”,放置。

愚公移山知识点归纳

愚公移山知识点归纳

愚公移山知识点归纳故事情节:故事讲述了昆仑山脚下住着一位叫愚公的老人,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分别是太行山和王母娘娘修松山,这两座山给愚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愚公希望能够将这两座山给移开,于是,他带领全家动员起来,决心从事这项艰巨的任务。

尽管一开始大家都感到困难重重,被其他人嘲笑质疑,但愚公一家却百折不挠地坚持下去。

他们利用一家人挖山、扔石的方法,每天干一天夜一夜,一年四季不间断地努力着。

终于,在一位神仙的帮助下,愚公一家解决了困扰他们多年的问题,顺利地移走了两座大山。

故事寓意:《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传递出了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的理念,具有非常深刻的寓意。

1.坚持不懈:故事中的愚公一家人坚信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实现移山的目标。

他们将目光放得很长远,劳动不辍,最终在反复努力之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这个寓意告诉人们,只要拥有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就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2.团结合作:愚公一家人面对的任务非常艰巨,但他们通过团结互助,共同努力,才能够使工作进展顺利。

这个寓意告诉人们,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相互帮助,才能够达到共同的目标。

3.乐观向上:尽管遇到了许多困难和反对,但愚公一家人始终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即使失败了,他们也没有气馁,依然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

这个寓意告诉人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相信梦想能够实现。

1.追求梦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无论这个梦想有多么艰巨、困难,只要我们努力去实现,就一定会成功。

故事中的愚公一家人就是树立了这样一个榜样,告诉人们只要拥有追求梦想的勇气和毅力,就一定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2.毅力和耐心:愚公一家人移山的过程非常漫长,虽然遭到了很多的质疑和嘲笑,但他们通过毅力和耐心,最终克服了种种困难,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这告诉我们,无论面对什么困难,我们都应该坚持下去,相信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够成功。

3.合作与团结:愚公一家人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个人的努力,更重要的是他们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愚公移山中考超级重要知识点

愚公移山中考超级重要知识点

愚公移山一、重点句翻译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北山有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面对大山居住。

2、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他苦于山区北边的阻塞,进出都要绕远路3、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4、“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5、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6、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

7、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8、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9、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10、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

11、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1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子子孙孙无穷无尽,但山不会增高加大,哪愁挖不平呢?”13、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

二、重要字词(1)年且九十(将近)(2)惩山北之塞,(苦于)(3)出入之迂也(曲折,绕远)(4)聚室而谋曰( 家(5)吾与汝毕力平险(你们)(险峻的大山)(6)杂然相许(纷纷)(赞同)。

(7)其妻献疑曰:(提出疑问)(8)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草木)(9)且焉置土石?(况且)(安放)(10)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扛)(11)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寡妇)(12)始龀(换牙)(1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交换)(季节)(通“返”,返回)(14)河曲智叟(老头)(15)“甚矣,汝之不惠(太,非常)(通“慧”,聪明)(16)北山愚公长息曰(长叹)(17)“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通,变通)(18)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19)何苦而不平(愁)(20)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21)操蛇之神闻之(持),(22)惧其不已也(停止)(23)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背)(2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通“措”,放置)(25)无陇断焉(通“垄”,高地)(隔绝)三、重要简答题1、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年龄大,山高且大,路途遥远,工具简陋,人少2、本文的寓意是什么(愚公移山成功说明了什么)?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8《愚公移山》知识点考点梳理巩固背诵

8《愚公移山》知识点考点梳理巩固背诵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三、问题探究
1.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从中可以 看出智叟是什么样的人?
语言描写。智叟是一个目光短浅、说话刻薄的人。
2.文中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禁止、神的帮助对塑造 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
孙的宏愿。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6)指通豫南
指:直
(7)杂然相许Hale Waihona Puke 杂然:纷纭地许:赞同
(8)其妻献疑曰
献疑:提出疑问
(9)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10)且焉置土石
置:放置、安置
(1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肩负、扛
(12)叩石垦壤 叩:敲、打 (13)始龀,跳往助之 始龀:刚刚换牙
始:才、刚 龀:换牙 (14)寒暑易节 易:更替 节:季节 (15)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叟:老人 (16)甚矣,汝之不惠 甚:严重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17)北山愚公长息曰 长息:长叹 (18)固不可彻 彻:通达,这里指改变 (19)曾不若孀妻弱子 不若:不如,比不上
弱子:幼儿,小孩 (20)何苦而不平 苦:愁苦。这里指担心 (21)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以应:没有话来回答 (22)操蛇之神 操:抓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3)惧其不已 已:停止 (24)一厝朔东 厝:放置、安置 (25)无陇断焉 断:隔绝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二、重点句子翻译
(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知识点总结.docx

《愚公移山》知识点总结.docx

《愚公移山》知识点总结.docx《愚公移山》知识点总结一、文章内容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二、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列子• 汤问》。

2、《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3、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4、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三、语音太行(háng)万仞(rèn)惩(chéng)塞(sè)汝(r ǔ曾)(céng)诸(zh ū)箕(j ī)畚(b ěn)荷(hè)孀(shu ā ng)龀(chèn)叟(s ǒ u)匮(kuì)亡(wú)以应厝(cuò)雍(y ōng)冀(jì)四、通假字1、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2、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5、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山6、指通豫南指通直,一直五、古今异义词1、河阳之北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一般河流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2、达于汉阴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3、指通豫南指: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古义:乃,并今义:曾经5、投诸渤海之尾诸: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古义:负荷,今义:荷花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8、北山愚公长息曰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9、虽我之死虽;古义:即使,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10、惧其不已也已:古义:止,今义:已经11、无断焉断:古:山川阻隔,今:把持独占12、何苦而不平何苦:古:怎么会,哪怕今:不得做,犯不着六、活用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止:的使用法,阻止,使??停下2、面山而居面:名用作,面向,面着3、吾与汝力平:形容用作,用尽:形容用作名,峻的大山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用作状,用箕畚装(土石 )5、山北之塞:形容意用法,以??苦6、聚室而曰聚:的使用法,使??聚集七、一多1、方: (1)方七百理 (古代称面用,横 )(2)今方来,吾欲辱之 (将要 )2、固: (1)汝心之固,固不可 (固 )(2)固国不以山溪之 (巩固 )(3)得腹中,固以怪之矣(本来)(4)固若金(固)3、:(1)子子无也(尽 )(2)今所乏者得我而之 (困 )(3)蝉千不 (尽)(4)非咨不其致 (追究到底 )(5)凶极 (极端 )4、如: (1)其如土石何 (如??何:把??怎么 )(2)水声,如佩 (好像 )(3)孰之,自以不如 (及)(4)如法炮制 (依照 )(5)如意算 (符合 )5、通: (1)指通豫南 (通向 )(2)初极狭,才通人 (通 )(3)阡陌交通,犬相(相通 )(4)政通人和 (利 )(5)通一舟 (全,整个 )八、重点解1、年且九十且:将近2、山北之塞塞:阻塞3、出入之迂也迂:曲折,4、聚室而曰室:家5、吾与汝力平汝:你6、然相:同7、其妻献疑曰献疑:提出疑8、以君之力君:方的尊称,相当于“您”9、曾不能魁父之丘曾:副,用来加气,可“ ??都” :削减丘:小山10、如太行、王屋何?如??何:把??怎么11、且焉置土石且:,况且焉:疑代,哪里 12、投渤海之尾:之于13、遂率子荷担者三夫荷:挑夫:成年男子14、叩石壤扣:敲,15、始:牙16、寒暑易,始一反焉。

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知识点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知识点《愚公移山》是一篇著名的寓言故事,通过一个老人和他的家人用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移山的故事,寓意人们只要有毅力和勇气,就能迎难而上,克服困难,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

下面,本文将根据这个寓言故事的内容整理出相关知识点,以供学习参考。

一、词语解析1. 愚公:愚蠢的老人的意思。

2. 移山:将山移动的意思,也代表克服困难。

3. 岳父大人:岳父的尊称。

4. 过不去:不能通行。

5. 震惊:受到极大的震动和惊讶。

6. 困难:困难和障碍。

7. 独自:独自一人。

8. 彻夜难眠:整夜难以入眠。

9. 睡意全无:没有睡意。

二、文化常识1. 山崩:山体发生碎裂、滑坡等现象,导致山体部分或全部下滑或坍塌的自然现象。

2. 杠杆:机械原理上将向一个方向用力的力量,通过撬棍等器具的辅助,集中加大了对物体的推力,使物体更容易被推动。

3. 宏伟:规模巨大,气势宏大。

4. 掘地三尺:形容极其刻苦的劳动。

5. 果断:做事果决,毫不犹豫。

6. 信念:坚定不移的信仰或信心。

7. 不懈:不停息,不放弃。

三、故事情节简介《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简述为:在古代有个老人名叫愚公,他家门口的山太高了,不能通行。

愚公决定用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把这座山挖平。

他为此和家人一起开挖,焚香拜祭神明,哀求神灵减少山体,虽然遇到了强烈的困难和反对,但是愚公和家人始终没有放弃。

终于,在他们不懈的努力下,山体慢慢地消融,愚公的信念获得了神明的认可与祝福,最终目标达成。

四、寓意《愚公移山》的寓意是故事中的老人本来只是一个十分普通的老人,他拥有的唯一的东西就是他坚定的信念。

这种信念使他一直坚持下去,只要他有信心和毅力,就可以让一座他认为自己需要的山峰移动起来。

这个故事在传递一种人生的信念,只要我们有目标和坚定的信念,我们就可以想办法克服各种难题,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五、重点句子1. 山不是越来越老,而是越来越高。

2. 我们有信心、有毅力,一定可以完成任务。

《愚公移山》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愚公移山》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愚公移山》文言文知识点总结语文教学是义务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下面是小偏整理的《愚公移山》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愚公移山》文言文知识点总结1.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2.重点词语解释(1)年且九十且:将近(2)惩山北之塞塞:阻塞(3)出入之迂也迂:曲折,绕远(4)聚室而谋曰室:家(5)吾与汝毕力平险汝:你们(6)杂然相许杂然:纷纷许:赞同(7)其妻献疑曰献疑:提出疑问(8)以君之力以:凭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9)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连……都……损:削减丘:土堆(10)如太行、王屋何? 如……何:把……怎么样(11)且焉置土石且:连词,况且焉:疑问代词,哪里(12)投诸渤海之尾诸:之于(1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扛夫:成年男子(14)叩石垦壤叩:敲,凿(15)始龀龀:换牙(1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易:交换节:季节(17)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心:思想固:顽固彻:通(18)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匮:穷尽(19)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负:背3.通假字(1)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2)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5)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4.古今异义词(1)河阳之北古义:黄河今义:泛指一般河流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2)达于汉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3)指通豫南古义:直今义:手指(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古义:连…都…今义:曾经(5)投诸渤海之尾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古义:扛今义:荷花(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8)北山愚公长息曰古义:叹气今义:休息(9)虽我之死古义:即使今义:虽然(10)惧其不已也古义:止今义:已经(11)无陇断焉古义:山冈阻隔今义:把持独占(12)何苦而不平古义:愁,担心今义:五味之一,与“甘”相对5.词类活用(1)面山而居面:名作动,面向,面对着(2)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形作动,用尽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作状,用箕畚装(土石) 6.一词多义(1)方:(1)方七百里(面积)(2)方其远出海门(当……时)(3)方欲行(将要)(2)固:(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本来)(4)固若金汤(坚固)(3)穷:(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2)穷凶极恶(极端)(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穷困)(4)许:(1)杂然相许(赞同)(2)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3)潭中鱼可百许头(表约数)(5)通:(1)指通豫南(通向)(2)初极狭,才通人(通过)(3)政通人和(顺利)(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相通)(5)通计一舟(全,整个)7.理解性填空(1)对于愚公移山,人们的态度不一:一方面,支持者众,初定计划时其家人“杂然相许”,深入研究时其妻“献疑”,移山过程中邻人之遗男也“跳往助之”;另一方面,也有反对者,智叟就“笑而止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概述:
愚公移山是一则寓意深远的中国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老人为了达成自己的志向,毅然决定移山。

虽然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愚公坚持不懈,最终通过坚定的信念和持久的努力实现了目标。

愚公移山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包括毅力与信念、自我超越、合作与团队精神等。

本文将对愚公移山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阐述。

正文内容:
一、毅力与信念
1.目标设定与追求
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功。

愚公坚信只要不断努力,就能实现移山的目标。

对于个人或团队来说,设定明确的目标是极为重要的。

它能够激励和指导努力,使人们保持积极的动力和决心。

2.持之以恒
愚公移山耗时耗力,但愚公没有放弃,他坚信只要继续努力,最终目标就能实现。

对于个人来说,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

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克服困难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果。

3.信念的力量
愚公移山的故事体现了信念的力量。

愚公的坚定信念支撑他面对重重困难时不动摇。

信念是人们心中的一种强大力量,它可以克服疲惫和困难,给人带来无限的勇气和动力,帮助个人或团队实现目标。

二、自我超越
1.个人成长与发展
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个人能够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个人成长与发展。

个人成长是一个人不断进步和提升自我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挑战自己的舒适区,才能实现自身的最大潜力。

2.克服内在困难
愚公移山故事中的困难不仅有外在的山体,还有个人内心的疲惫和动摇。

愚公通过克服自身的内在困难,最终成功地移走了两座山。

个人要想实现自我超越,除了对外在困难的克服,还要面对和克服自己内心的障碍,比如缺乏自信、焦虑等。

3.持续学习与成长
愚公移山的故事也体现了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性。

愚公不断进取,不断学习,才能有能力以及智慧去应对山体的种种困难。

个人在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中,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发展新技能,能够拓宽个人的视野并提升个人的竞争力。

三、合作与团队精神
1.合作的重要性
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合作是实现伟大目标的关键。

愚公发动孩子们的帮助,最终移走了两座山。

合作是团队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可以提高效率和资源利用,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互补和协作,实现更大的目标。

2.团队的力量
愚公移山的故事体现了团队的力量,愚公激发了孩子们团结协作的精神,最终才能移走两座山。

团队可以带来更多的智慧和力量,通过互相鼓励和相互之间的支持,能够共同实现更为宏大的目标。

3.团队建设与团队精神
良好的团队建设和团队精神对于团队的发展和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是团队精神的基础。

团队领导者应当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鼓励团队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团队的最佳表现。

结论:
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蕴含着丰富的知识点,从毅力与信念、自我超越、合作与团队精神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阐述。

这些知识点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团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通过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不断超越自我并与团队建立良好的合作精神,我们才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愚公移山故事的讲述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鼓舞着我们面对挑战和困难时要坚持不懈,始终相信自己的潜力和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