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火把节之歌练习题及答案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3《火把节之歌》练习 苏教版
十三火把节之歌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淬.水( ) 吞噬.( ) 口弦.( )攒.聚( ) 翱.翔( ) 涅槃..( )( )2.找出下列每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污浊差役火焰按布就班( )(2)祈祷情韵丰资循规蹈矩( )(3)朗诵秩序营造大放异采( )(4)蒸气摔跤奔腾遮天蔽日(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对于那些电子设备,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要自始至终....都掌握控制权。
B.我正兴致勃勃....地看着足球比赛,突然“啪”的一声,停电了。
C.张景因为德高望重....而获得全票支持成为下一届的校学生会主席。
D.同桌上课总是全神贯注....,从不开小差。
4.(玉溪二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能否用肉体来表达灵魂,恰恰是中国现代舞所欠缺的。
B.他能有如此优异的成绩,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取得的。
C.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灾害是没有国界的。
D.虽然面临数不清的诸多困难,但队员们还是迎难而上。
5.文章描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6.依次填入下列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或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侗族人有一个特殊的成人仪式:滚泥巴。
5岁时,由母亲牵着去滚泥巴,孩子从田间的这头滚向另一头,______________。
10岁时,由父亲领着去滚泥巴,______________。
15岁时,由祖父领着继续滚泥巴,______________,以后的路都要自己走下去。
侗族孩子明白,在这个世间,母亲可以给我________,父亲可以给我______________,祖父可以传授我______________,但人生的道路最终靠自己去摸索,生活才是最好的导师。
①田间的另一头却空无一人,孩子滚到尽头后,要自己走路回家②那头有父亲接着③田间另一头则是祖父④帮助⑤经验⑥关爱A.③①②⑤④⑥B.②③①④⑤⑥C.③②①⑥④⑤ D.②③①⑥④⑤7.(梅州中考)阅读下面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仿照例子(语言形式可与示例不同),拟写一条20字以内的宣传标语。
初中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3课《火把节之歌》阅读检测
《火把节之歌》阅读检测
一.选择题
1.阅读《火把节之歌》,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关于火把节的传说生动形象地告诉读者火把节人们祭神祈福的由来,表现了彝族人民美好的愿望。
B.“山在燃烧,水在燃烧,天空在燃烧。
与此相应和,人们的情绪也在燃烧,在激扬,沉浸在极度的兴奋之中。
”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彝族人民过火把节时身心沉浸在极度的兴奋之中。
C.引用郭沫若的《凤凰涅槃》中的诗句,真实而确切地写出了火把节的夜晚人们点燃火把到田野祈福和城市欢庆的场景。
D.课文描写了彝家火把节的来历和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展现了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和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精神。
答案:C
解析:作者引用郭沫若《凤凰涅槃》中的诗句是为了表达在周围热烈氛围的影响下,自己的情绪也高涨起来,尽享这节日的狂欢和精神上的愉悦。
二.综合性学习
九年级某班以“我是合格小公民”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活动中,班级进行《环保法》普法宣传,请你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拟写一则宣传语。
答案:示例一:《环保法》,美好家园的守护神。
示例二:增强环保法律意识,守卫人类美好家园。
解析:拟写宣传语时,要扣住宣传《环保》这一主题,注意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鲜明地表达守护美好家园这一意愿。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火把节之歌》原文阅读 苏教版
火把节之歌这是一个火的民族,它的历史就是一条火的长河。
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火把节,实际上是彝家古老的祭火节。
在凉山彝族群众心目中,火是圣物,它能够净化一切。
年节祭品要一一在火上转三圈,或将一块石头烧过,经淬水冒出蒸汽,再将祭品在上面绕三圈以除掉一切污浊。
他们视火为神物,视锅庄、火塘为神之所在,严禁人畜践踏与跨越。
猎人、牧人常用的引火绳,在家要挂在屋壁上方,用后只能用手压灭而不许用唾沫淹灭。
火是中心,哪里有了火,哪里便会围上一圈人,火成了凝聚人们的轴心。
人类最初一代的文明,是被火焰照亮的。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关于火的崇拜、火的禁忌的习俗。
然而,像我国彝族那样,把火的崇拜神圣化,并以节日形式固定下来,同预祝丰收相结合,却是不多见的。
关于火把节,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夏天,旱情十分严重,庄稼长得瘦弱不堪。
可是,天神仍然派出差役,下界催租逼债。
人们苦苦求饶,还是颗粒不留,统统被收走。
这激怒了英雄惹地豪星,决心把这个恶差除掉。
结果在六月二十四这天,在比赛摔跤时,把他摔死了。
正当人们欢庆胜利的时候,天神放出天虫,遮天蔽日的天虫转眼之间便把一片片庄稼吞噬净尽。
豪星看了心痛如焚,情急生智,动员男女老幼采来蒿杆扎成火把,漫山遍野燃烧起来,经过九天九夜的激战,终于消灭了天虫,保住了即将收获的庄稼。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英雄,也为了祈祷丰收,年年都点燃火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火把节。
我们来到凉山时,恰好赶上了农历六月二十四的彝族火把节。
吃过早饭,大家就乘车来到普格县五道箐乡拖木沟的一处非常开阔的草坪,四周天然隆起,形似看台,上上下下已经坐满了人,据说达三万多。
彝家有一句谚语:过年是嘴巴的节日,火把节是眼睛的节日。
意思是,过年讲究吃好喝好,而火把节讲究的是穿戴打扮,好玩耐看。
放眼望去,尽是姑娘们的七彩裙、花头帕、绣花坎肩和小伙子们的白披毡、蓝披毡、花腰带,好像一个硕大无朋的五彩花环罩在青苍的碧野上。
13.火把节之歌(3)
十三火把节之歌一.走进作者王充闾,笔名: 汪聪,男,1935年2月5日出生于辽宁盘锦。
中国作协第五、六届主席团委员、第七届名誉委员,省作协主席、名誉主席,南开大学、辽宁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
二.知识备查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
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
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预习检测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头帕.()宰.()鸡矫.()健摔跤.()熊.()猫披毡.()嫉妒..( ) 彝.()族四.整体感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分为多少部分?每部分写什么?五.细节感知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为了欢度火把节,彝家人做了什么准备?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课文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从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中想到什么?六.讨论交流你知道火把节还有哪些活动,跟同学交流。
答案:三、pà zǎi jiǎo jiāo xióng zhān jí dù yí四、第一部分:节前的准备。
第二部分:火把节的盛况。
第三部分:火把节的来历。
五、1.彩衣头帕、披毡花包、赶赴盛会2.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跌、点火把、围着篝火跳舞。
3.火把节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六、除秽、斗鸡、斗羊、朵洛荷舞。
火把节之歌讲
些意义?
12段 作用:收束全文,升华主旨
2、题目《火把节之歌》有什么
含义?
火把节上唱的歌曲,凉山彝族人民 的生活像一首歌。 歌颂火把节上人民的狂欢精神。
悟主旨
本课讲述了( 彝)族的 民族风情,介绍了 (火把节 )的来历,赞扬 了(彝)族人民 不屈不挠) (勤劳勇敢)( 的精神。
姑娘们
彩 衣
帕
头
小伙们
披毡
花包
赶 赴
盛 会
准 备 节 日 饭 菜
斗 牛
斗 牛
欢快的舞蹈
猜一猜
云披红日恰衔山, 列炬参差竞往还, 万朵莲花开海市, 一天星斗下人间。
火 把 节
火把节之歌
王充闾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
美的语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彝族火 把节的来历及其彝族人民的精神。
火文化
在彝族人民心目中,对火的态度是什 么?为什么?
是圣物、神物
因为火能净化一切。火是中心,哪里有了 火,哪里便会为上一圈人,火成了凝聚人们的 轴心。人类最初一代的文明,是被火焰照亮的。 把火的崇拜神圣化,以节日的形式固定下 来,并同预祝丰收相结合,突出火把节在彝族 节日中重要地位。
火把节
1、为什么彝族人民要过火把节? 插叙火把节的来历有什么作用? 从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中想到什么? 纪念英雄豪星 祈祷丰收
火把节有关知识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 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 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 一节日。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 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 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 全族人民的盛典。 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 举行,节期三天。 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 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素材】《火把节》课后评测练习
《火把节》课后评测练习
1、字——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
乔尧
()()()()
2、词——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不()不()()山()野不()而()
人()鼎()兴()采()激()四()
3、句子——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⑴日上三竿,斗牛场成了。
⑵夜幕降临了,天上的星星眨着,地上的火
把。
4、段落——阅读篝火晚会的场面,回答下列问题。
⑴篝火晚会的场面作者是通过和观察的。
⑵在这个场面描写中一共出现组人物特写镜头,分别是
弹、吹、跳、孩子们。
他们的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因此,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精彩!
5、拓展——按顺序介绍一个少数民族节日。
(提示:从节日的名字、是哪个民族、有什么风俗、有什么传说、纪念哪位英雄等等。
)。
【典中点】(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火把节之歌》课件 苏教版
部分来自《点拨》
5.德高望重: 指品德高尚,名望很大。例句:张爷爷知识渊博, 待人和气,可以说是德高望重的人。
6.兴致勃勃:
形容兴趣很浓厚,情绪很高的样子。例句:全班 同学早就集合好,兴致勃勃地向春游地进发了。 7.全神贯注: 全副精神高度集中。例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 要全神贯注,全力以赴 。
部分来自《点拨》
二、
1.“登高四望”总领全句内容,说明下面所写都是 登高望到的具体情形。“漫山遍野”后写“到处都 有”,既是对“漫山遍野”的总结,也是为了强调 火把之多,突出了火把节场面的壮观。把一个个火 把连在一起比喻成“金龙”,既紧扣景象的特征,
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的欢乐与激情。在“起伏
游动”后写“浩荡奔腾”,连用两个语义相近的词, 更好地突出了彝族火把节的狂欢气氛,声势浩大。
部分来自《点拨》
部分来自《点拨》
6.第7段中选美的标准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答案】 不能调换顺序。因为选美的标准是递进的关系,越 往后越显得重要。
部分来自《点拨》
阅读方法解密
内容能否调换顺序解题法。 解答该类试题的思路为:①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②理清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
系、总分关系、时间关系、空间关系等),若调
来自《点拨》
王充闾,笔名汪聪,1935年2月5日出生于辽宁盘 锦。中国作协委员。 其作品《柳荫絮语》获1989年辽宁省文学创作“ 丰收奖”一等奖; 散文《长岛诗踪》、《情满菊花 岛》分别获1991年“五彩城”全国散文大赛一等奖、 1993 年人民日报“中国匹克” 杯精短散文征文一等 奖;散文集《春宽梦窄》1997年获东北三省作协联合 举办的“东北文学奖”一等奖,1998年获全国“鲁迅 文学奖”优秀散文作品奖。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火把节之歌》同步习苏教版
十三《火把节之歌》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淬.水( ) 攒.聚( ) 涅槃.( ) 硕.大无朋( )吞shì( ) qí祷( ) 寻mì( ) 循规dǎ0矩( )2.选词填空。
(1)在凉山彝族人民心目中,火是圣物,它能够________(净化纯净)一切。
(2)像我国彝族那样,把火的________(崇敬崇拜)神圣化,以节日形式固定下来,并同预祝丰收相结合,却是不多见的。
(3)火把节自始至终体现了一种狂欢精神,但更重要的是_______(反应反映)了现代人的精神需求。
3.将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替换成成语,使句子更简明。
(1)正当人们欢庆胜利的时候,天神又放出天虫。
遮夔玉窒塑盔阻的天虫转眼之间便把一片片庄稼吞噬净尽。
( )(2)男女老幼采来蒿秆扎成火把,追查出墅燃烧起来,经过九天九夜的激战,终于消灭了天虫,保住了即将收获的庄稼。
( )4.填空。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当代作家。
(2)本文按照________________顺序,集中记叙了彝族_________________等风俗。
5.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彝家女儿歌声美、舞步轻,织成了一条情韵绵绵的女儿河,又好似一朵朵太阳花在蓝天下缓缓滚动。
( )(2)山在燃烧,水在燃烧,天空在燃烧。
( )(3)但见漫山遍野,到处都有金龙飞舞,起伏游动,浩荡奔腾,人们仿佛置身于火的世界。
( )6.下面是学生写“火把节”的作文片段,其中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火把节的第三天,是选美活动。
①姑娘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和金银首饰,每人打着一把黄油布伞,相互牵着彩色三角巾,在草坪上围成一个又一个的圆圈,跳起了优美的彝族舞,唱起了婉转的彝族歌。
五彩艳丽的裙子摆动着、旋转着,②如彩蝶展翅,似孔雀开屏,煞是迷人得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13《火把节之歌》同步练习2
《火把节之歌》同步练习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练习丁香赋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清香立刻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还是哈尔滨选择了丁香?问花花不语,天地间都在感叹着花与城的奇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
”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
哈尔滨的春天实在太短暂了。
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春天交相辉映。
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不胜收。
春天的丁香花,夏天的太阳岛,冬天的冰雪,是每个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
几十万株丁香装点着哈尔滨的街道、公园、庭院。
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的,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创造的热情、想象的驰骋。
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浓郁了。
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说丁香是“神树”,它能给人带来幸福。
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
“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芬流荡紫云藤。
”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开”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恋之心。
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丁香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审美的移情,更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追求。
丁香花的生命力很顽强,能绽放在北纬41度线上,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
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杆,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
初春,丁香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
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
铜仁市碧江区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火把节之歌》
铜仁市碧江区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火把节之歌》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7题;共28分)1. (4分)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脊椎伦理畸形2. (8分)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①尾巴老是跷起来,一直跷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②金龟子的折扇跟天牛长长的须角、锹甲的铁锹般的上腭一样,都是发育成熟可以求偶的标志。
③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带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
④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训,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
①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②________改为________③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④________改为________3. (2分)(2017·随州)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科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奇美好的世界,是人类对未来充满_______。
②家家户户门楣上挂着艾草,植物的草香_______着艾叶的芬芳,萦绕在五月乡村的上空。
③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我们随州有着_______的资源优势。
④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凭借_______的故事情节和细腻深刻的人性描摹赢得观众一致好评。
A . 憧憬融合独一无二扣人心弦B . 幻想融合得天独厚触目惊心C . 憧憬混合得天独厚扣人心弦D . 幻想混合独一无二触目惊心4. (2分)(2019·南充模拟)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目前,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B . 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文章中,刻画了一个粗中有细、嫉恶如仇的英雄典型。
C . 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暴力、凶杀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
小学五年级语文S版下册火把节课后练习
第4课火把节一、生字聚会:每空填一个字彝家山( )里每到火把节的时候,姑娘戴着头( ),穿着彩衣,小伙子( )着披( ),家家杀鸡( )羊欢庆盛典。
摔( )声上,( )健的摔跤手正在大显身手。
晚上,大家就围在( )枝扎成的( )( )燃烧的火堆旁,跳起欢快的舞蹈。
不要( )( ),你也来参加吧!二、多音字辨析:在括号里填上括号前加点字的读音。
1、他拿着行李一路奔( )跑,准备赶火车去投奔( )在东北的叔叔。
2、她盛( )情邀请我去她家做客,并帮我盛( )饭。
3、漂( )亮的小帆船漂( )浮在水面上,清清的河水漂( )洗着它身上的污渍。
三、近义词:选择合适的词填空。
1、打扮——装扮经过一番细心的( ),宴会上她清新淡雅的( )赢得了大家的称赞。
2、漂亮——美丽她画了一幅( )的风景画送给她( )的小妹妹。
3、不约而同——不谋而合他俩( )地来到图书馆看书,而且( )地都选择了看《中华上下五千年》。
4、担心——担忧出门在外一切都很顺利,我叫妈妈不要为我( ),可是妈妈还是( )我的安全问题。
5、赞叹——赞扬新产品品鉴会上爆发出一阵( )声,专家对产品的质量给予了高度的( )。
四、反义词:在括号内写出相对应的反义词。
喜欢——( );漂亮——( );兴高采烈——( );骄傲——( );赞叹——( );数不胜数——( )五、造句:理解记忆后造句。
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扮:使容貌和衣着好看。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沸腾:液体达到一定温度后转化为气体,产生大量的气泡。
初中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3课《火把节之歌》基础检测
《火把节之歌》基础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彝家(yí) 祭品(jì) 污浊(zhuó) 弦声(xuán)B.轴心(zhóu) 草坪(píng) 攒聚(zǎn) 亢奋(kàng)C.头帕(pà) 翱翔(áo) 矫健(jiǎo) 蒿秆(hāo)D.嫉妒(jí) 寻觅(mì) 参差(cān) 凝聚(níng)答案:C解析:A 项中“弦”应读“xián”;B 项中“攒”应读“cuán”;D 项中“参”应读“cēn”。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淬水践踏遮天蔽日心痛如焚B.谚语涅槃曼山遍野五彩花环C.坎肩偶像仪态丰彩情韵绵绵D.沉浸繁殖穿著打扮硕大无朋答案:A解析:B项中“曼”应为“漫”,C中“彩”应为“采”;D项中“著”应为“着”。
3.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烟花在天空中绽放,形成—个硕大无朋的五彩光环。
B.这次比赛的评委都是山寨中德高望重的老人,没有人会怀疑比赛的公平性。
C.他把全部精神全神贯注到这件事上,最终取得了成功。
D.不管学习什么知识,都应该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答案:C解析:“全神贯注”指全部精神高度集中,用在这里和前面的“全部精神”重复。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关于火把节,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夏天,旱情十分严重,可是,天神仍然派出差役,下界催租逼债。
”B.最先出场表演的是彝家女儿,她们打着黄的油伞,相互牵着三角彩巾,围成一个又一个圆圈,唱起了优美动人的《朵乐荷》。
C.歌声美、舞步轻,织成了一条情韵绵绵的女儿河。
D.它说明广大彝族地区较之追求宁静、安适,以农业文明为主的汉族地区,更具活力,更为开放,“生命之光”发射得更充分。
答案:D解析:A 项,因为是传说,不是直接引用,所以去掉引号; B项,“朵乐荷”是凉山彝族最具特色的一种女子集体歌舞形式,不是歌曲名,不能用书名号,应用引号;C项,“歌声美”“舞步轻”之间应用逗号,因为这是两个小短句。
推荐精品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火把节》精品习题第二课时
《火把节》习题一、基础题1.比一比,再组词。
蒿()矫()蝗()毡()粘()熊()嵩()娇()煌()沾()贴()能()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海洋()的双眼()的歌声()的公牛()的篝火()的舞蹈二、综合题3.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只有……才……如果……就……不但……而且……因为……所以……不是……而是……虽然……但是……李老师经常教育我们:“()你们现在还小,()再过二十年,你们就是建设祖国的主力军,因此,你们()要好好学习,()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这样,你们()能担当起这个重任。
”4.按要求写句子。
巴掌大的地方不能踢足球。
(改为反问句)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
(改病句)三、提高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若飞同志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
解放前,他因从事革命工作,被敌人逮捕了。
在监狱里,他经常对难友们说:“敌人要摧残我们,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我们是革命者,决不能向恶劣的环境屈服,要坚决斗争。
”王若飞同志的身体不好,为了坚持对敌斗争,他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条件锻炼身体。
王若飞同志在狱中的锻炼方法之一是日光浴。
他利用每天短暂的放风时间到院子里晒太阳。
后来,他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敌人被迫允许他每天晒一两小时太阳。
他就利用这个机会,躺在院子里让太阳晒全身,把皮肤晒得紫红紫红的。
冷水擦身,是王若飞锻炼身体的另一种方法。
那时,反动派百般折磨政治犯,别说洗澡,就连喝的水也不供给。
但王若飞的言行感动了出身贫苦的老看守员,他偷偷地给王若飞买了几只大碗,王若飞同志每天用它盛冷水,用毛巾蘸着擦身,擦到全身发红为止。
王若飞同志在狱中还有一种锻炼方法,叫做“室内体操”。
体操包括伸腿、弯腰、曲臂等动作。
不管三九天,还是三伏天,他都坚持锻炼。
一次,一个难友问王若飞:“我有一事不明白,你骂**,骂蒋介石,天不怕,地不怕,真是好汉。
可是,你坐在牢房里,还天天做操,又好像很爱护自己的身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王若飞同志说:“我不怕死,是因为敌人害怕我们的真理,我们必须拼死去保卫我们的真理;我爱护身体,是因为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有力地保卫真理。
[小初高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火把节之歌》原文阅读 苏教版
火把节之歌这是一个火的民族,它的历史就是一条火的长河。
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火把节,实际上是彝家古老的祭火节。
在凉山彝族群众心目中,火是圣物,它能够净化一切。
年节祭品要一一在火上转三圈,或将一块石头烧过,经淬水冒出蒸汽,再将祭品在上面绕三圈以除掉一切污浊。
他们视火为神物,视锅庄、火塘为神之所在,严禁人畜践踏与跨越。
猎人、牧人常用的引火绳,在家要挂在屋壁上方,用后只能用手压灭而不许用唾沫淹灭。
火是中心,哪里有了火,哪里便会围上一圈人,火成了凝聚人们的轴心。
人类最初一代的文明,是被火焰照亮的。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关于火的崇拜、火的禁忌的习俗。
然而,像我国彝族那样,把火的崇拜神圣化,并以节日形式固定下来,同预祝丰收相结合,却是不多见的。
关于火把节,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夏天,旱情十分严重,庄稼长得瘦弱不堪。
可是,天神仍然派出差役,下界催租逼债。
人们苦苦求饶,还是颗粒不留,统统被收走。
这激怒了英雄惹地豪星,决心把这个恶差除掉。
结果在六月二十四这天,在比赛摔跤时,把他摔死了。
正当人们欢庆胜利的时候,天神放出天虫,遮天蔽日的天虫转眼之间便把一片片庄稼吞噬净尽。
豪星看了心痛如焚,情急生智,动员男女老幼采来蒿杆扎成火把,漫山遍野燃烧起来,经过九天九夜的激战,终于消灭了天虫,保住了即将收获的庄稼。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英雄,也为了祈祷丰收,年年都点燃火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火把节。
我们来到凉山时,恰好赶上了农历六月二十四的彝族火把节。
吃过早饭,大家就乘车来到普格县五道箐乡拖木沟的一处非常开阔的草坪,四周天然隆起,形似看台,上上下下已经坐满了人,据说达三万多。
彝家有一句谚语:过年是嘴巴的节日,火把节是眼睛的节日。
意思是,过年讲究吃好喝好,而火把节讲究的是穿戴打扮,好玩耐看。
放眼望去,尽是姑娘们的七彩裙、花头帕、绣花坎肩和小伙子们的白披毡、蓝披毡、花腰带,好像一个硕大无朋的五彩花环罩在青苍的碧野上。
2016年13火把节之歌练习题及答案
十三火把节之歌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淬.水()吞噬.()口弦.()攒.聚() 翱.翔() 涅槃..()()2.找出下列每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污浊差役火焰按布就班()(2)祈祷情韵丰资循规蹈矩()(3)朗诵秩序营造大放异采()(4)蒸气摔跤奔腾遮天蔽日()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对于那些电子设备,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要自始至终....都掌握控制权。
B.我正兴致勃勃....地看着足球比赛,突然“啪”的一声,停电了。
C.张景因为德高望重....而获得全票支持成为下一届的校学生会主席。
D.同桌上课总是全神贯注....,从不开小差。
4.(玉溪二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能否用肉体来表达灵魂,恰恰是中国现代舞所欠缺的。
B.他能有如此优异的成绩,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取得的。
C.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灾害是没有国界的。
D.虽然面临数不清的诸多困难,但队员们还是迎难而上。
5.文章描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6.依次填入下列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或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侗族人有一个特殊的成人仪式:滚泥巴。
5岁时,由母亲牵着去滚泥巴,孩子从田间的这头滚向另一头,______________。
10岁时,由父亲领着去滚泥巴,______________。
15岁时,由祖父领着继续滚泥巴,______________,以后的路都要自己走下去。
侗族孩子明白,在这个世间,母亲可以给我________,父亲可以给我______________,祖父可以传授我______________,但人生的道路最终靠自己去摸索,生活才是最好的导师。
①田间的另一头却空无一人,孩子滚到尽头后,要自己走路回家②那头有父亲接着③田间另一头则是祖父④帮助⑤经验⑥关爱A.③①②⑤④⑥B.②③①④⑤⑥C.③②①⑥④⑤D.②③①⑥④⑤7.(梅州中考)阅读下面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仿照例子(语言形式可与示例不同),拟写一条20字以内的宣传标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火把节之歌
01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淬.水()吞噬.()口弦.()
攒.聚() 翱.翔() 涅槃
..()()
2.找出下列每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污浊差役火焰按布就班()
(2)祈祷情韵丰资循规蹈矩()
(3)朗诵秩序营造大放异采()
(4)蒸气摔跤奔腾遮天蔽日()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对于那些电子设备,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要自始至终
....都掌握控制权。
B.我正兴致勃勃
....地看着足球比赛,突然“啪”的一声,停电了。
C.张景因为德高望重
....而获得全票支持成为下一届的校学生会主席。
D.同桌上课总是全神贯注
....,从不开小差。
4.(玉溪二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能否用肉体来表达灵魂,恰恰是中国现代舞所欠缺的。
B.他能有如此优异的成绩,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取得的。
C.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灾害是没有国界的。
D.虽然面临数不清的诸多困难,但队员们还是迎难而上。
5.文章描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
6.依次填入下列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或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侗族人有一个特殊的成人仪式:滚泥巴。
5岁时,由母亲牵着去滚泥巴,孩子从田间的这头滚向另一头,______________。
10岁时,由父亲领着去滚泥巴,______________。
15岁时,由祖父领着继续滚泥巴,______________,以后的路都要自己走下去。
侗族孩子明白,在这个世间,母亲可以给我________,父亲可以给我______________,祖父可以传授我______________,但人生的道路最终靠自己去摸索,生活才是最好的导师。
①田间的另一头却空无一人,孩子滚到尽头后,要自己走路回家②那头有父亲接着③田间另一头则是祖父④帮助⑤经验⑥关爱
A.③①②⑤④⑥B.②③①④⑤⑥
C.③②①⑥④⑤D.②③①⑥④⑤
7.(梅州中考)阅读下面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仿照例子(语言形式可与示例不同),拟写一条20字以内的宣传标语。
材料一:梅州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客家山歌”和“广东汉乐”两个项目还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材料二:梅州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民歌,它盛行于广东省东北部客家地区,并
流传到海外客家人聚居地。
材料三: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的广东汉乐,是广东三大乐种之一,传入广东梅州至少有700多年历史了。
材料四: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都通过与大、中、小学合作等不同形式在扩大影响,培养了众多的后继人才,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客家人精神家园。
02拓展阅读
听民歌
①听过民歌。
②陕北信天游、陇东花儿、江南田歌、闽北山歌。
③从小听的是闽北山歌。
曲调很简单,旋律似乎只有一句。
这一句翻来覆去地唱,翻来覆去地唱。
只在每句的结尾略加不同的装饰音,以与下一句相区别。
那时,常有一个老翁,走在弯弯的崎岖长路上,他一边赶着牛,一边豁开嗓子扯出一首首山歌。
没有应和,没有对答。
老人的嗓子孤独、苍老、悲凉。
有时他根本发不出音。
老人走在牛群的背后,唱得再也唱不下去了,就沉默。
老人是终日与牛群为伴的牛倌。
那时,我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因为隔得太远,老人又豁了牙,吐字不清。
但我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一条长路上的一群牛,一个老翁,一首首拖音很长的山歌。
④后来参加山场劳动,穿蓑衣、挂柴刀、扛长锄去山上,开始近距离地听到男女对唱的山歌。
男的女的两拨人,往往分得很开,往往是隔着一条山岙,这边望得见那边的人,那边望得见这边的人。
第一个音是这样发出的:有人觉得要唱了,就停下手中的活儿,把箬笠往脑后掀了掀,吸一口气,然后扬脖仰头。
“哎——”,这个哎字由低往高,高到一定音阶,然后平滑着延伸,“哎——”,然后波动,上挑,收尾。
接下的句子是“妹呀……”什么什
么的。
这是典型的中青年唱的山歌,底气十足、穿透力强,同时也是粗野的、质朴的。
山中的人并不指望什么爱情,但是他们唱的却是纯粹的爱歌。
如果认真地听他们彼此间的对唱,还真的唱得情深意长。
与老人们的山歌相比,年轻人的山歌欢快、短促,更加明快也充满向往。
年轻人是对着异性唱,老人则是对着大山与天空唱。
⑤时间继续往后推移,就听到了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
《对鸟》的旋律要比闽北山歌复杂、华丽得多,而且歌词也来得更加富有情趣和圆熟。
与闽北相比,乐清的山没有那里的深,没有那里的高,也没有那里的大,但人也因此而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因此而华丽了些,想来并非没有道理。
⑥如今听民歌,是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流畅,华彩,大白菜上扎红绸,早已没有了那种质朴。
从歌星那猩红的嘴唇间和花花绿绿的MTV中唱出,“民歌”已不再是民歌了。
8.文中写了作者几次听民歌的经历?分别听的什么?
9.文章写听民歌的经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文章结构有何特点?
10.第③段中作者说“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但为什么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老人唱山歌的情景?
11.第⑤段画线句子中说“想来并非没有道理”,说说你领会到了什么道理。
12.纵观全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三火把节之歌
1.cuìshìxián cuánáo niè pán 2.(1)布—部(2)资—姿(3)采—彩
(4)气—汽 3.C(解析:“德高望重”多用来称颂年高而有名望的人。
) 4.C(解析:A项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可删掉“能否”;B项句式杂糅,“他能有如此优异的成绩,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和“他能有如此优异的成绩,是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的”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任选一种句式;D项语义重复,“数不清”和“诸多”任意删去一个。
) 5.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彝族女儿选美活动;摔跤、赛马、斗牛、斗羊;点燃火把,高唱祝歌。
6.D 7.示例一:山歌绕梅州,汉乐飘四海。
示例二:客家山歌声名远播,广东汉乐千古流传。
示例三:客家山歌歌梅州春风劲,广东汉乐乐岭南佳话频。
8.四次:①从小听老翁唱山歌;
②参加山场劳动时,听男女对唱的山歌;③听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④如今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
9.时间顺序;先总后分。
10.让“我”至今怀想的不是老人唱的山歌本身,而是“我”童年的岁月以及那朴实无华的氛围。
11.闽北的山深而高,受外界的影响少,因此人也单纯一些,山歌也更朴实;而乐清与闽北相比,受外界的影响多一些,所以人也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华丽了些,这是有道理的。
12.表现了作者对朴实无华的民歌的怀想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