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地方课教案70435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文化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 通过学习地方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家乡的历史与文化1. 课时安排:2课时2.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特色。
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家乡文化的内涵。
第二单元:家乡的地理与环境1. 课时安排:2课时2. 教学重点:掌握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
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历史、地理和文化。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深入理解家乡的特色文化。
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实践探究评价: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参观家乡的历史遗迹、民俗活动等。
五、教学计划第一周:家乡的历史与文化(第1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分析历史事件对家乡文化的影响。
第二周:家乡的地理与环境(第1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2. 分析家乡的生态环境,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六、家乡的民俗与风情1. 课时安排:2课时2.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民俗风情,感受家乡的魅力。
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民俗风情的内涵。
七、家乡的经济与社会1. 课时安排:2课时2.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发展,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发展的意识。
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家乡发展的不平衡性。
八、家乡的自然资源与保护1. 课时安排:2课时2. 教学重点:掌握家乡的自然资源,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文化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学习地方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历史:介绍家乡的历史发展、重要事件、历史人物等。
2. 家乡的地理: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3. 家乡的民俗:介绍家乡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
4. 家乡的环境:介绍家乡的自然环境、资源分布、环境保护等。
5. 家乡的文化:介绍家乡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产业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家乡的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家乡的环境问题和文化特色。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
4. 采用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历史遗迹、文化场所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3. 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意识。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家乡的历史教学活动:讲解、讨论、实地考察等。
2. 第二周:家乡的地理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教学活动:讲解、地图绘制、实地考察等。
3. 第三周:家乡的民俗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
教学活动:讲解、展示、实践等。
4. 第四周:家乡的环境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自然环境、资源分布、环境保护等。
教学活动:讲解、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
5. 第五周:家乡的文化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产业等。
教学活动:讲解、讨论、实地考察等。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家乡的地方课程》2. 辅助材料:历史图片、地理图表、民俗物品、环境数据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打印机等。
4. 实地考察基地:历史遗迹、文化场所、自然资源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家乡的历史课时:2课时2. 第二周:家乡的地理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六年级地方校本课程教案
六年级地方校本课程教案一、课程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旨在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和热爱家乡的文化、历史、自然等特色,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等基本情况,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课:家乡的历史与文化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历史发展、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等。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特点。
2. 第二课:家乡的自然景观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著名景点等。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第三课:家乡的物产资源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农业、工业、特色产品等。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和特色产业。
4. 第四课:家乡的风俗习惯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节日习俗、饮食文化、民间风俗等。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
5. 第五课:家乡的保护与发展教学内容:讨论家乡的保护措施、发展策略等。
教学重点: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家乡的生态环境,促进家乡的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等特色。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家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自己所在的地方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特色文化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地方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地方文化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了解自己所在的地方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特色文化等。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归纳法、实践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看一段视频,介绍一些著名地方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让学生了解不同地方的特色。
2. 学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地方进行深入了解,包括地方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等。
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制作一份PPT或海报,展示给全班同学。
3. 展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所选择的地方,并向全班同学介绍他们所了解到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等。
4. 总结通过小组展示,学生一起总结不同地方的特色,包括不同地方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等。
5. 课外调研布置学生到具体地点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更多关于地方的信息,包括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工艺、特色美食等。
学生可以以日记、照片、视频等形式记录调研结果,并在下一堂课上进行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分工合作、沟通协商、展示等。
2. 评价学生在课外调研中的记录和分享能力。
3. 通过学生的展示和总结,评价学生对地方的了解程度和培养学生对地方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效果。
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地方的文化活动,了解和体验地方的传统文化。
2. 组织学生参观地方的自然景点和历史遗迹,加深学生对地方的认知。
3. 引导学生保护地方的环境和文化,培养学生的环保和文化保护意识。
八、教学资源1. 视频资源:介绍不同地方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的视频。
2. 图书资源:介绍地方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的图书。
3. 网络资源:如地方特色美食、特产等的介绍和图片。
六年级下测地方课教案(修)
六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修订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学习地方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内容,提高学生的乡土意识和地域认同感。
3.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地方历史篇1. 了解当地的历史发展脉络,认识历史名人及其贡献。
2. 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第二课时:地理特色篇1. 学习当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2. 探讨地理环境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影响。
第三课时:风土人情篇1. 了解当地的传统节日、民间习俗、饮食文化等。
2. 体验当地民间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四课时:资源产业篇1. 认识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优势产业。
2. 分析产业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
第五课时:经济社会发展篇1. 了解当地近几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2. 探讨经济社会发展对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方文化。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地方特色。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4. 结合实地考察,增强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知程度和理解能力。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3. 学生运用地方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材。
2. 参考资料:地方志、地方文化研究文献、实地考察照片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打印机等。
六、教学安排1. 第十五周:地方历史篇(第一课时)2. 第十六周:地理特色篇(第二课时)3. 第十七周:风土人情篇(第三课时)4. 第十八周:资源产业篇(第四课时)5. 第十九周:经济社会发展篇(第五课时)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深入了解地方历史、地理、风土人情、资源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地方课程教案(六年级)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并了解本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对本地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一、课程内容:1. 本地区的地理概况2. 本地区的历史文化3. 本地区的名胜古迹二、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等教具2. 本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相关资料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将地图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找出本地区的位置。
通过讨论和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本地区的地理特点。
2. 学习地理概况:通过展示地图和图片,介绍本地区的地理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地势、气候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地图,回答问题,了解本地区的地理特点。
3. 学习本地区的历史文化: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介绍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包括本地区的传统节日、传统手工艺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片,回答问题,了解本地区的历史文化。
4. 学习本地区的名胜古迹: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介绍本地区的名胜古迹,包括著名景点、历史古迹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片,回答问题,了解本地区的名胜古迹。
5. 小结与复习:教师复习本课所学的内容,并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本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四、课堂评价:通过讨论、问题回答等活动,检查学生对本地区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
可以采用口头评价或以小组形式完成的练习进行评价。
五、拓展延伸:学生可以通过参观本地区的名胜古迹、父母的协助等方式,深入了解和感受本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
可以通过展示、报告等方式分享自己对本地区的了解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例,让学生能够实际感受和体验本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第一章:家乡的自然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形地貌:山脉、河流、平原等。
2. 家乡的气候特点:温度、湿度、降水等。
3. 家乡的水资源:湖泊、河流、地下水等。
三、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的自然景观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家乡的自然环境。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分享各自的观察和感受。
3.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家乡环境保护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意义和价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描述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
2. 学生能提出一些保护家乡环境的建议。
第二章:家乡的历史与文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沿革,感受家乡的文化底蕴。
2. 培养学生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历史:古代、近现代重要事件。
2. 家乡的文化:传统习俗、民间艺术、历史名人等。
三、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讲述家乡的历史故事,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历史底蕴。
2. 文化体验: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文化遗址,亲身体验家乡的文化魅力。
3.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家乡的文化,让学生思考自己在文化传承中的责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简述家乡的历史沿革。
2. 学生能列举一些家乡的文化特色。
第三章:家乡的经济发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认识家乡的主要产业。
2. 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发展、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农业:农作物、养殖业等。
2. 家乡的工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等。
3. 家乡的旅游业:旅游景点、特色服务等。
三、教学活动1. 数据展示:展示家乡的经济发展数据,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经济现状。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企事业单位,了解家乡的产业发展。
3. 小组讨论:讨论家乡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挑战,引导学生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教案六年级上册地方课教案【篇一:小学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家庭生活安全第一节家庭防火教学时间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3、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防火宣传墙报共同提高防火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提高学生的家庭防火意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火灾中各种逃生自救的办法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火灾是无情的。
但是,在无情的大火面前,如果能够有效地进行防范,就可以逃避火魔的侵害,摆脱灾难和痛苦。
(二)火灾事件介绍:方法:运用幻灯片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学生谈观后感受。
教师总结:“生命如此美丽,又是如此脆弱爱惜生命提高防火意识”(三)认识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
方法:运用幻灯片介绍各种灭火设备,牢记各种灭火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表演模拟灭火(制作道具、学生扮演火魔和灭火英雄)(四)学会背诵《儿童防火歌》1. 儿童防火歌小朋友笑呵呵,大家来唱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拍完南北拍东西。
你拍二我拍二,咱俩宣传做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禁火场所别吸烟。
你拍四我拍四,用火不当会出事。
你拍五我拍五,烟囱坏了快修补。
你拍六我拍六,风大失火不好救。
你拍七我拍七,不要玩火做游戏。
你拍八我拍八,电线不能随便拉。
你拍九我拍九,火警电话一一九。
你拍十我拍十,人人防火要落实。
我拍你你拍我,大家都要来防火。
2. 小组为单位制作防火宣传墙报。
(五)展示幻灯片学习自救知识几种逃生方法的总结:1、关门求生2、测试门的温度3、从窗户逃生4、高层建筑火灾逃生5、公共场所火灾逃生6、安全出口逃三、教学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防火知识呢?注意家庭用火安全,发生火灾时,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
四、作业以图书网络为资源进行防火知识的搜集活动。
第二节家庭烫伤预防教学时间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烫伤几种情况。
2. 加强平时注意烫伤。
二.教学重,难点:增强家庭安全的意识。
地方课程教学设计(六年级)
一、宽仁厚爱“至圣先师”孔子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在儒学丰厚的内涵之中,核心是“爱人”。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宽仁厚爱”,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儒家经典感受仁爱的重要性,了解生活中的仁爱故事,并把仁爱思想落实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去。
本单元围绕“宽仁厚爱”这一主题,共编排两个板块,分别是“经典驿站”和“人物长廊”。
在“经典驿站”中共有五课,分别是《仁者达人》《仁者亲仁》《保仁存己》《为仁由己》《一国兴仁》,选取了《论语》《孟子》《大学》《左传》等经典中的语句。
“人物长廊”共有两课,分别是《网开三面》和《王守仁》。
《网开三面》讲述的是贤明的商王汤的故事。
他关心百姓疾苦,勤政爱民,深受百姓拥戴。
《王守仁》中的主人翁是明代的哲学家王守仁,重点介绍了其著名的“致良知”学说。
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读背和实践活动,汲取课文中蕴含的仁爱思想。
要突出教学的活动性特点,活动方式要灵活多样,体现积累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和实践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并培养初步的研究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经典驿站1、仁者达人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选文的意思。
能够根据自己的体会来推测别人的感受,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3、积累语言,增强文化底蕴,深化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
4、通过讲故事、关注生活、宣传优秀人物事迹,发展语言表达能力,锻炼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设计:一.设计民间故事微课,导入本课的学习。
《杏林春暖》故事内容:三国时期有位叫董奉的名医,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他在给别人治病的时候既不接受感谢也不接受礼物,只要求痊愈的病患在他房前栽杏树作为纪念。
重症痊愈的人种5棵,轻症痊愈的人种1棵。
多年以后,他住的地方杏树蔚然成林,红杏累累。
当开药需要杏果时,他不让病患拿钱,只要拿一斗谷子换一斗杏果即可。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方案]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方案]第一章:认识我们的家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家乡,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介绍。
2. 家乡的历史文化概述。
3. 家乡的风土人情描述。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带来家乡的图片或实物,进行展示和介绍。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感受。
3. 邀请当地的文化人士或长者来校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第二章:探索家乡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植被等。
2.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形特点介绍。
2. 家乡的气候特点介绍。
3. 家乡的植被特点介绍。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和记录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
2. 让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乡自然环境的感受。
3. 邀请环保专家来校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三章:了解家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包括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豪感。
教学内容:1. 家乡的产业发展介绍。
2. 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介绍。
3. 家乡的民生改善情况介绍。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企业或项目,了解家乡的产业发展。
2. 让学生通过调查或采访的方式,了解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情况。
3. 邀请家乡的领导或相关部门负责人来校介绍家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第四章:体验家乡的文化活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体验家乡的文化活动,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家乡的文化活动介绍。
2. 家乡的文化遗产保护。
3. 创新文化活动的方式。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加家乡的传统节日或文化活动,体验家乡的文化魅力。
2. 让学生通过调查或研究的方式,了解家乡的文化遗产保护情况。
3. 鼓励学生创新文化活动的方式,如组织一场文化交流展览或演出。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试题]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文化的特色,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地方文化的精神,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尊重和传承地方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家乡的自然风光1. 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自然景观,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2. 引导学生分析家乡自然风光的形成原因,了解地理特征。
第二课时:家乡的历史遗迹1. 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历史遗迹,如古城墙、古建筑、历史人物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历史遗迹背后的故事,培养对历史的兴趣。
第三课时:家乡的民俗风情1. 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民俗活动,如节日庆典、民间艺术等。
2. 引导学生体验民俗活动,感受地方文化的魅力。
第四课时:家乡的特色美食1. 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特色美食,如地方小吃、菜肴等。
2. 引导学生品尝特色美食,了解饮食文化。
第五课时:家乡的经济与发展1. 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经济特点,如产业优势、资源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展望未来。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方文化。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地方文化。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程度,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特色美食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
2. 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如制作PPT、编写小论文等。
3. 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家乡的地方文化》2. 参考资料:地方志、地方文化网站、相关书籍等。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打印机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第六课时:家乡的自然风光实地考察1. 组织学生进行家乡自然风光的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的美丽。
2. 学生分组进行考察,每组选择一个自然风光点,进行观察、记录和拍摄。
第七课时:家乡的历史遗迹探究1. 学生分组进行家乡历史遗迹的探究,每组选择一个历史遗迹,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文化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 通过学习地方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地方历史1. 节课:家乡的历史变迁内容:了解家乡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名人。
2. 节课:地方古迹探究内容:参观家乡的古建筑、历史遗址,了解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第二单元:地方地理3. 节课:家乡的自然环境内容:学习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4. 节课:家乡的资源与环境内容: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单元:地方民俗5. 节课:家乡的节日习俗内容:学习家乡的传统节日、习俗和民间艺术。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历史、地理、民俗等问题。
2. 利用实地考察、采访、调查等方法,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特色文化。
3. 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历史、地理、民俗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实地考察、采访、调查等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能力和表现。
五、教学资源1. 地方历史、地理、民俗等资料书籍。
2. 实地考察、采访、调查所需的器材和工具。
3. 网络资源,如地方新闻、博客、论坛等。
六、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历史博物馆,通过实物和图片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
2. 开展地方历史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家乡历史的兴趣。
3. 安排学生进行地方地理考察,如河流、山脉、城市布局等,增强学生对家乡地理环境的认识。
七、教学实践1. 组织学生参与地方民俗活动,如民间艺术表演、传统手工艺制作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民俗的魅力。
2. 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如河流清洁、植树造林等,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行地方历史、地理、民俗的深入研究,如选择一个地方历史人物、地方特色地理现象、民间艺术等进行专题研究。
六年级地方校本课程教案
六年级地方校本课程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方校本课程的定义和意义。
激发学生对地方校本课程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1.2 教学内容:地方校本课程的定义和意义。
地方校本课程的优势和特点。
1.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地方校本课程的了解程度。
讲解地方校本课程的定义和意义。
分享地方校本课程的优势和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地方校本课程对他们自己的意义。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二章:地方文化探索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地方文化的独特性。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
2.2 教学内容:地方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地方文化的探索方法和途径。
2.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程度。
讲解地方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分享地方文化的探索方法和途径。
引导学生参与地方文化探索活动。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参与和表现。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三章:地方历史学习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的历史发展。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意识。
3.2 教学内容:地方历史的定义和重要性。
地方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方法。
3.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地方历史的了解程度。
讲解地方历史的定义和重要性。
分享地方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地方历史的学习和研究。
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四章:地方资源利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资源的种类和价值。
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和利用意识。
4.2 教学内容:地方资源的定义和种类。
地方资源的价值和利用方法。
4.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地方资源的了解程度。
讲解地方资源的定义和种类。
分享地方资源的价值和利用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地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4.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五章:地方环境保护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小学地方课程教案六年级
小学地方课程教案六年级教案小学地方课程教案六年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本地区的历史沿革2. 本地区的地理特点3. 本地区的文化特色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了解本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
(二)本地区的历史沿革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本地区的历史地图,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历史变迁。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历史时期,深入了解该时期本地区的历史事件。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本地区的地理特点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本地区的地图,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地理特点,深入了解该特点对本地区的影响。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本地区的文化特色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本地区的文化景观,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文化特色,深入了解该特色的形成原因和传承方式。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本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后作业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本地区的其他特色,如美食、旅游景点等。
2. 各组制作一份调查报告,下节课进行汇报。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本地区的历史地图、地理特点、文化景观等。
2. 调查报告模板:供学生课后使用。
教案小学地方课程教案六年级——家乡的自然资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六年级地方校本课程教案
第1课让自己更快乐
学习目标:
1、了解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特点
2、培养学生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形成积极情绪,建立“快乐不快乐全在于自己”和“情绪是可以调节的”的信念。
3、树立“帮助他人心里乐”的观念,让自己变得更快乐。
【活动形式】
小品表演、讨论。
【活动对象】
小学六年级学生。
生:都是我们的情绪。
(点评:由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自然地导入主题,并注意到情绪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从而为下面活动作好了铺垫。)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活动时间】
40分钟。
【活动准备】
事先编排小品。【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少事情,有的是让我们感到开心,有的是让我们感到伤心,那现在就请大家说说哪些事让你感到开心,哪些事让你感到伤心的。师:刚才我们大家说了许多开心以及伤心难过的事,伤心难过和开心都是我们的什么?
六年级地校课程教案5篇范文
六年级地校课程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六年级地校课程教案六年级地校课程教案1、生命——美丽的旅程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命与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关注生命价值,感受生命之美。
2、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大家认真听个有关溺水事件的报道。
听了这个故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不会感到轻松。
你是否感叹,是否惋惜,一个生命就这样在世界上转瞬消失?此刻,你在想什么?请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小结:人,应该珍爱生命。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生命——美丽的旅程。
二、怎样珍惜每一天?引导:同学们,珍爱我们的生命吧。
珍爱生命就是珍惜每一天。
请同学说说-------怎样珍惜每一天?感悟生命:听故事,感悟生命的脆弱。
听专家说法,以达到人格上全面发展。
老师的提醒,测查生活。
3 我的想法。
三、讨论,总结:同学们,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无穷的探索里,你会看到光辉、灿烂的前景。
让我们珍爱生命。
祝愿大家今天好,明天会更好!2、我是怎么来的教学目标:1、在探询生命的独特性的过程中,体会生命的独特与可贵,学会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
2、认识生命的独特和可贵, 逐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以及对生命存在的价值的理解能力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生命是来之不易的,而我们每一个人以极小的概率,幸运地来到了这个世界。
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将我们带到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1、生命的疑问:妈妈,我是从儿来的?2、生命的由来: 我们的生命,一半来源于妈妈,一半来源于爸爸……3、亲情询问:向妈妈了解一下孕育自己的过程二、生命是来之不易的,而我们每一个人以极小的概率,幸运地来到了这个世界。
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将我们带到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三、欣赏一篇散文:体验父母养育子女的辛苦。
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
教你系鞋带,扣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擤鼻涕。
小学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交通安全之认识交通标志教学目标:1、介绍公路旁各种标志牌的用处,懂必须爱惜标志牌。
2、初步学会辨识常用的交通标志,并晓得它们的用处。
3、并使学生受交通安全科学知识的教育,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轻、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识别常见的交通标志,并知道它们的用处。
教学准备:课件、标志牌教具卡片。
每人一张没有上色的标志牌、每人一张白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师:小马是森林里的长跑健将,今天一大早,他又沿着公路进行长跑训练,结果一路上发现了许多怪牌子(出示标志牌)。
师:你见过这样的牌吗?是在哪儿看见的?学生回答:生1:我在我家旁边的十字路口看到过这种牌。
生2:我在至外婆家的路上看到过。
生3:我就是在山洞的洞口看到的。
……课件播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揭示课题:这些出现在公路边的牌子是交通标志牌,它提醒司机行人注意交通安全。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二、合作探究重新认识标志活动1:初步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课件出示四个标志牌。
师:看看屏幕上的这四个标志牌,想一想它们具体内容存有什么促进作用呢?如果你就是这些标志牌,你可以对司机叔叔说道些什么?恳请你和同桌挑选其中一个探讨探讨。
意见反馈交流:⑴、反向弯路标志师:看看(课件模拟)汽车上开在盘山公路上,你辨认出了什么?生1:汽车一下向左拐弯,一下又向右拐弯。
生2:汽车已连续碾了两个弯角。
生3:向左向右拐弯的方向是相反的。
生4:山路弯弯曲曲,汽车开来开去很危险。
生5:路边的标志牌就说明了山路就是弯弯曲曲的。
……师生共同给标志取名――反向弯路标志(课件点击出示板书)师:如果你是这个标志,你会对司机叔叔说什么?生1:司机叔叔,这里汽车一下必须向左拐弯,一下又必须向右拐弯,必须小心哟。
生2:司机叔叔,这里山路弯弯曲曲,汽车开来开去很危险的,你必须特别注意一点。
生3:司机叔叔,山路弯弯曲曲,驾车一定必须小心。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文化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 通过学习地方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地方历史:介绍家乡的历史发展、重要事件、历史人物等。
2. 地方地理: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3. 地方民俗:介绍家乡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
4. 地方特色:介绍家乡的特色产业、美食、资源等。
5. 环保教育:介绍家乡的环境保护现状、环保意识、环保行动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方文化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地方特色。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利用实地考察法,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魅力。
5. 运用讨论交流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以家乡的图片或故事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家乡的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地方特色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家乡的特色资料。
5.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考察成果,分享地方特色知识。
6. 讨论交流:全班同学就地方文化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心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展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实地考察、小组合作等环节,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观察分析、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
4. 学生满意度:课后调查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了解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地方文化知识教材、家乡历史地理民俗等相关书籍。
2. 图片:家乡风景、历史事件、民俗活动等图片。
3. 视频:家乡特色产业、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等视频资料。
4.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家乡的历史遗迹、文化场所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拒绝白色污染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自行调查初步了解了“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知道了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有效地预防“白色污染”的产生。
从中获得了亲身参与、科学探究的体验。
2、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调查工作,培养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通过查阅、整理资料,培养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活动过程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主题,探讨研究方法。
(课内)一、导入主题1、游戏:根据提供的四个词,猜出是什么物品?超市菜场、轻便结实、免费提供、袋装垃圾——塑料袋2、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塑料袋?3、塑料袋被评为了“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
”这是怎么回事?二、确定小主题1、关于塑料袋,你知道什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图片(人们使用塑料袋、塑料袋的危害)2、提出问题。
学生讨论交流,将各自想要研究的问题写在纸上,教师将纸条选择性地贴在黑板上,合并问题,得出以下三个主题:(1)、塑料袋有哪些危害?(2)、人们使用塑料袋的现状如何?(3)、怎样减少塑料袋的污染?3、我们可以选用哪些途径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研究?上网、查找书籍、问卷调查、实验、采访、统计、咨询……4、分小组第二阶段:各个小组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开展活动。
(课外)第三阶段:汇报、成果展示。
一、小组汇报研究成果:主题一:(第一组汇报)塑料袋有哪些危害?1、实验:一个月前将一只塑料袋和一张白纸埋入泥土中,一个月后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照片。
2、当场实验:点燃塑料袋,请大家闻闻气味证明。
3、上网查阅资料,整理后得出:(投影出示)4、小品:《地球爷爷生病了》主题二:(第二组汇报)人们使用塑料袋的现状如何?1、影像资料:采访市场买菜者。
2、采访结束后,我们小组决定再进行一次问卷调查。
3、上网查找资料,发现一些惊人的数字:(投影仪出示)主题三:(第三小组汇报)怎样减少塑料袋的污染?1、首先应尽量选用无毒塑料袋。
邀请环保人士介绍怎样区分有毒、无毒的塑料袋。
(现场实践)2、上网查找资料。
编成小报《向白色污染挑战》二、教师生成整合:1、板书:“限塑令”,有谁对这个词有所耳闻?2、读了信息,你知道些什么?(时间、内容)。
了解“有偿使用”的含义3、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讲,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支持国家这个号召呢?(讨论)4、总结三、学生代表发言:关于现在孩子用塑料书面和自己家长小时候动手用旧挂历包书皮的情况分析,建议同学们用家中的废旧的挂历等纸张来包书面。
课后延伸:微型课请家长来现场包书皮。
废旧电池回收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常用的电池属于哪一类,能够指出电池各部分的名字,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
2、通过实践活动,确立回收废旧电池的意识,培养回收废旧电池的习惯。
教学准备:1、师生课前收集各种电池实物和图片。
2、准备好制作废旧电池回收箱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一、交流展示,引入学习:1、展示师生课前收集的各种电池实物和图片。
2、说说:电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使用?二、电池的分类:1、说说:电池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干电池、充电电池、蓄电池、特种电池等)2、说说干电池的内部结构和各部分的名称。
二、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1、你知道电池的哪些部分容易引起污染?自己可不可以随意去解剖电池?2、讨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是怎样处理废旧电池的?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污染环境,危害人类自身健康)三、了解回收废旧电池的方法与意义:1、为什么要提倡使用不含汞和镉的环保电池/2、为什么要进行废旧电池的回收/四、制作废旧电池回收箱:1、制定制作方法。
2、交流制作方法,教师补充说明。
3、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及时评价学生作品。
五、课外实践活动:1、校外开展收集废旧电池的活动。
2、要求学生把废旧电池回收箱放置在家中、街道并注意及时将盛满的废旧电池送到回收站里去。
怎样保护牙齿教案一、教学理念根据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原则。
我在设计本堂课时结合现在学生中比较普遍的龋齿(蛀牙)问题,进行探讨。
让学生知道龋齿(蛀牙)的危害,并使之能自觉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为了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我通过较为形象的动画图片,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并引起触动,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做到“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二、教学目标:1、知道整齐洁白的牙齿有益身体健康,懂得要保护牙齿的道理。
2、初步学会防治牙病,保护牙齿的方法。
3、养成保护牙齿的习惯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初步学会保护牙齿最常用的几种方法。
2、难点:养成保护牙齿的习惯。
四、教学准备课件动画、模型牙齿、模型牙刷五、教学过程:(一) 活动一:谜语激趣认识牙齿谜语导入:孩子们,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不过它呀,就藏在谜语里,你们若是猜不着,它可就不和你们交朋友。
(上一排,下一排,整整齐齐白又白。
你要猜不着,张开嘴巴就明白。
)课件出示牙齿的图片。
小朋友,刚才你们猜谜语猜的又快又好,老师奖励你们一份礼物,快看看是什么礼物?(花生)快尝一尝花生香不香。
师:你们是怎样吃花生的?(剥开来吃)师:花生一粒一粒又是怎么吃到肚子里的?(用牙嚼碎)师:别的东西又是怎样吃到肚子里的呢?(也是用牙嚼碎)师:小朋友吃花生要用牙齿嚼碎,小兔吃萝卜,小狗啃骨头要用什么嚼碎(牙齿)如果没有牙齿,小狗还能啃骨头,小兔还能吃萝卜吗?(不能)师小结:我们的牙齿又白有坚硬,它的用处可大了,能够咬断食物,嚼碎食物帮助消化,可牙齿吃完东西后是怎样的呢?是不是很脏?2、学生漱口,一起看漱口水。
发现水很脏,激起自己漱口的愿望教师小结:如果我们吃完东西后不去漱口,那些残留在牙缝里的食物就会变质,就把我们又白又坚硬的牙齿给腐蚀掉,就会有小虫子来吃掉我们的牙齿,如果不信,看完下面这个动画片就会明白.放《老虎拔牙》课件动画:(老虎自认为牙齿锋利,结果因吃过多甜食,又不刷牙而导致蛀牙,全被拔光。
)师:看了动画,你想想为什么老虎的牙齿会拔光呢?生:太爱吃糖了。
生:每天不刷牙。
生:平时不注意卫生。
……师:对了,就是因为它没有保护好,所以牙齿才会——生:蛀掉。
师:(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保护牙齿”。
(通过直观形象的动画,让学生明白蛀牙的危害,以起到警示作用(二)讨论研究师:怎样才能保护好牙齿呢?小朋友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生讨论)汇报:生:每次吃完东西漱漱口。
生:每天睡觉之前刷刷牙。
生:平时少吃甜的东西。
生:要是吃了东西不刷牙,虫子就要爬出来,牙齿就要蛀掉。
…………师:刚才,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
但是蛀牙并不是虫咬的,而是吃了糖或甜的食物后,碎屑留在牙齿表面或牙缝中,在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等产酸菌的作用下产生酸。
牙齿中的钙、磷等成分渐渐被酸溶解破坏,出现了蛀洞。
馒头、米饭及糕点等食物残屑,经过唾液作用变成糖留在牙缝中,也会产生蛀牙。
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牙齿是怎样蛀空的。
(看课件:牙齿一步步被蛀的过程。
)师:这样的结果,相信大家谁也不想遇到,可是就是有很多同学不注意口腔卫生,说说你平时是怎么对待牙齿的?今后怎么做?(学生自由发言)生:我平时睡觉之前不刷牙,今后我会每天刷牙的。
生:我每次吃完饭都不漱口,以后我会漱口的。
生:我以后少吃点甜的。
…………(通过探讨,观看课件,进一步引起学生对蛀牙的重视,并使之能自觉养成保护牙齿的习惯。
)(三)保健预防师:现在请你当当小医生,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病牙。
(同桌进行检查汇报)师:如果你有病牙,或是牙面上有黑点,要及时治疗,防止蛀牙的进一步发生。
师:如果是健康的牙齿,就应及时预防,如果已经有病牙,更要注意口腔卫生。
最好的预防方法如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睡前不吃东西等。
刷牙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师示范:(出示一支大牙刷和牙齿模型)刷牙时要采用竖刷的方法,把牙缝中存留的残屑都清理干净,并使每个牙面都能刷到,刷牙不仅可以清洁牙齿,还对牙床有按摩保健作用。
(请学生学做)学习刷牙的儿歌:小牙刷,刷呀刷,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咬合面要来回刷.早晚坚持刷一刷,牙齿洁白人人夸!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刷牙练习,互相纠正.教师巡视帮助.教师请不同学生上台示范,请学生自己评价.(通过师的讲解示范和儿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应及时预防,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四)舞蹈:<刷牙歌>师:学了这么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跳一个刷牙的舞蹈吧!跟着音乐一起来,看谁跳得棒!(教师带领学生跳)(五)总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那只被拔了牙齿的老虎说些什么?提些什么建议?生:老虎,你要每天刷牙。
生:老虎,你不要吃那么多糖。
生:老虎,你吃完东西要漱漱口。
生:你不要那么贪吃。
…………师:我们从小就要保护牙齿,牙齿一旦生病,就会引起全身各个器官的毛病,影响人的健康成长,所以我们从小要——生:保护牙齿。
(让学生在学完整堂课时,知道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该怎样做。
真正做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制作成语故事[教学目标]:1、制作首页2、添加丰富的故事集。
3、添加背景音乐4、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教学重点]:制作完整的幻灯片作品[教学难点]: 欣赏和评价别人的作品[教学准备]:完整的成语故事集、图片、背景音乐、多媒体电脑[教学过程]:一、导入演示文稿是由多张幻灯片组成,我们今天就把成语故事集用演示文稿展示出来二、新授1、制作幻灯片首页。
(1)打开已经制作好的“成语集.ppt”演示文稿(2)插入一张“标题”版式幻灯片;并输入文本(3)设置字体、颜色、字号(4)在大纲窗格移动这张幻灯片。
2、添加成语故事(1)在第二张幻灯片上插入“空白”版式幻灯片(2)插入艺术字(3)插入文本框,输入文字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4)设置文本背景色和边框线形(5)重复以上步骤,让学生把幻灯片制作好3、放映幻灯片(1)打开菜单“幻灯片放映”->“观看放映”(2)鼠标点击幻灯片看下一张(3)注意:也可以用右键选择“上一张”返回上一张(4)试一试:点击左下角“放映幻灯片”按钮播放幻灯片还可以按“F5“按钮放映演示文稿4、添加背景音乐(1)打开“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声音…”(2)选择一个音乐插入。
(3)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是”按钮(4)把小喇叭图标移动到适当的位置(5)点选小喇叭图标,右击鼠标在弹出菜单中选择“编辑声音对象(6)再弹出的“声音选项”对话框中,勾选“循环播放”单击“确定”(7)播放演示文稿,试听音乐。
(8)保存文稿三、学生活动把作品展示,互相评价在文章中插入图片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学会在文章中插入图片,进一步美化自己的文章;同时学会调整插入文章的图片大小和调整图片周围文字的环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