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户外活动教案《小动物找家》-【教案】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小动物找家》3篇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小动物找家》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小动物找家》精选3篇(一)活动名称:小动物找家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2.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提高幼儿动作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
活动准备:1. 准备一块足够大的场地,标出3个或更多的区域作为动物的家。
2. 打印或绘制几张不同动物的图片,并准备好对应的名称卡片。
3. 准备几个小道具,如毛绒玩具或手绘的动物面具。
活动步骤:1. 引导幼儿坐在一起,与他们一起观察、讨论不同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通过问问题,激发幼儿的思考和表达:哪些动物会在树上生活?哪些动物会游泳?哪些动物会用喙找食物?2. 将准备好的动物图片分发给幼儿,让他们根据图片上的动物特征找到对应的家。
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和合作,讨论如何根据特征找到正确的家。
3. 可以设置一定的规则,例如每次只能有一张动物图片在家里。
如果找到正确的家,可以让幼儿们跳跃、拍手或做其他动作庆祝。
4. 继续进行游戏,让幼儿更多地参与。
可以增加难度,例如增加动物的数量或增加动物的特征,让幼儿更具挑战性地找到正确的家。
5. 在活动的最后,与幼儿一起回顾这个游戏中的乐趣和经验。
可以让一些幼儿分享他们在找家过程中的思考和成果。
活动延伸:1. 在寻找家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不同动物需要不同的环境和栖息地。
进一步讨论动物的保护问题,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爱护动物的观念。
2. 增加一些动态的元素,例如让幼儿模仿不同动物的走路、跑步、跳跃等动作,增加游戏的乐趣和动感。
注意事项:1. 确保场地的安全性,避免幼儿发生意外。
2. 在引导幼儿讨论和回答问题时,要鼓励多样化的回答,促进幼儿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3. 确保活动的参与性,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到游戏中,避免某些幼儿被边缘化。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小动物找家》精选3篇(二)【教案名称】:小猴学本领【适用班级】:中班【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作协调能力和合作意识。
《给小动物找家》中班教案(精选7篇)

《给小动物找家》中班教案(精选7篇)《给小动物找家》中班教案1活动内容:区域活动——小动物找家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各种动物的家。
2、感受家的温暖。
活动准备:益智区:有关介绍小动物生活习性的图书。
表演区:投放小动物头饰。
手工区:投放制作家的各种材料(蜡笔、画纸等。
)活动过程:一、出示各种动物图片看这些动物是谁呢?你们认识吗?来看看他们住在哪里?二、出示转盘看一看图片上的是谁的家三、介绍区角材料,提出活动要求益智区:有关介绍小动物生活习性的图书。
表演区:投放小动物头饰。
手工区:投放制作家的各种材料(蜡笔、画纸等。
)请你们看一看这些新玩具可以怎么玩呢?四、幼儿自主选择区域进行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五、幼儿听音乐结束活动,收拾整理玩具六、评价幼儿活动《给小动物找家》中班教案2活动目标:1.认识门牌号,了解序数在门牌号中的含义。
2.学会根据动物的房间位置为他们选择正确的门牌号。
3.关注生活中的数字,并对数字感兴趣。
活动重点:认识门牌号,了解序数在门牌号中的含义。
活动难点:学习为小动物送上正确的门牌号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ppt课件、操作板4块2.经验准备:幼儿前期经验:家长带领幼儿观察过公寓式楼房;幼儿会用上下左右方位词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1.森林里造了一幢新房子,小动物们可开心了,大家都想住到新房子里去呢。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一共有几个动物朋友?他们分别是谁呢?(大背景,森林里)2.教师通过动画画面,让幼儿认识动物朋友。
请幼儿数数一共有几只动物,(动物一起出现在森林各个地方)(二)出示房子和动物,初步认识序数,了解序数在门牌号中的含义。
1.小动物们都搬进新房子啦,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的新房子吧。
引导初步认识序数。
(1)房子一共有几层?(3层)。
(2)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是从下面往上数还是上面往下数?(教师引导幼儿从下往上数)(点击一层出现数字1.。
)(3)每一层有几件房间?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应该怎么数呢?(点击第一间出现数字1….)2.认识门牌号,了解序数在门牌号中的意义(1)教师根据画面上的问:看,这是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门牌号。
中班游戏活动教案详案《小动物找家》3篇

中班游戏活动教案详案《小动物找家》中班游戏活动教案详案《小动物找家》精选3篇(一)活动名称:小动物找家活动目标: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儿童观察力、思维逻辑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增强对不同动物和生物的认知。
活动对象:幼儿园中班(3-4岁)幼儿活动时间:30分钟活动准备:图片或卡片(分别代表不同的动物和不同的家),贴纸,笔或记号笔,小礼品(作为奖励)活动流程:1. 介绍活动:向幼儿简单介绍游戏内容,即动物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家,需要他们观察动物和家的特点,然后进行配对。
2. 准备游戏材料:将动物和家的图片或卡片准备好,并在卡片上标记上字母或数字以便辨识。
3. 游戏规则解释:解释游戏规则,说明每个动物都有它特定的家,幼儿需要通过观察动物和家的特点来进行配对。
规定时间内找对的幼儿可获得奖励。
4. 分发材料并开始游戏:将动物卡片和家卡片分别打乱,发给幼儿,然后给出一个信号,开始游戏。
5. 进行游戏:幼儿根据动物和家的特点进行观察和思考,然后尝试匹配它们。
鼓励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讨论。
6. 游戏结束:规定时间到后,停止游戏。
统计每个幼儿正确配对的数量,并给予奖励,如小礼品或贴纸。
7. 总结讨论:与幼儿一起回顾游戏,让他们分享自己在观察和配对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并引导他们总结出一些关于动物和家的特点。
活动延伸:1. 可以引导幼儿制作自己的动物和家的图片或卡片,进一步加深对动物和家的认知。
2. 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团队比赛,看哪个小组能最快找到正确的配对。
3. 可以将游戏扩展到其他主题,如水果和容器、车辆和交通标志等,增加难度和多样性。
4. 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扩展思考,让他们想象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并绘制出相应的家和食物等,以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中班游戏活动教案详案《小动物找家》精选3篇(二)教案详案《小老鼠上灯台》一、教学目标1. 能听懂、会说“小老鼠上灯台”、“老鼠上、灯台下”等相关词汇和短语。
2. 能跟随指令进行游戏活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小动物找家》含反思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小动物找家》含反思教案内容:一、活动目标:1. 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2. 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奔跑和追逐的能力。
3. 学会听信号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二、活动准备:1. 动物手偶若干。
2. 音乐CD、录音机。
3. 活动场地设置。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主题活动(10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将动物手偶放在不同的地方,幼儿需要根据教师的信号找到对应的手偶,并将其带回家。
在寻找过程中,幼儿需要奔跑和追逐,增加身体锻炼。
3. 放松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轻轻摇摆、深呼吸等,让幼儿缓解疲劳。
四、活动总结: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过程,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
2. 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五、教学反思:2. 在寻找动物手偶的过程中,幼儿的奔跑和追逐能力得到了锻炼。
3. 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部分幼儿对信号的反应不够迅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4. 改进措施:在活动中,教师可逐渐提高信号的难度,让幼儿适应并迅速作出反应。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游戏水平。
六、活动准备:1. 准备相同数量的小动物手偶和对应的“家”(可以是不同的标记或颜色)。
2. 在活动场地设置障碍物,模拟小动物找家的环境。
3. 准备一首轻松愉快的音乐,用于游戏中的背景音乐。
4.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无危险物品。
七、活动过程:1. 游戏介绍(2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解释每个小动物手偶需要找到对应的“家”。
演示如何通过障碍物,找到自己的“家”。
2. 游戏演示(3分钟)教师扮演小动物,示范如何通过障碍物找到自己的“家”。
让幼儿观察并理解游戏流程。
3. 游戏开始(5分钟)教师播放音乐,示意游戏开始。
幼儿手持小动物手偶,开始寻找自己的“家”。
教师可以在过程中引导幼儿,确保他们理解游戏规则。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小动物找家》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小动物找家》含反思一、活动设计思路活动目标:学生们通过活动,了解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加强身体协调能力和感知觉发展,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适龄范围: 4-5岁的中班幼儿园学生。
时间: 40分钟。
场地:应为安全、平整的室内或室外空间。
器材:塑料隧道、障碍物、海绵球、小动物卡片等。
1. 游戏规则本次活动名为《小动物找家》,游戏规则如下:•安排小组,每组3-5人。
•每个小组有一张小动物卡片,要求该小组找到与卡片上的小动物生活环境相匹配的场地,例如,若是海龟,则找到水池较深处;若是松鼠,则找到可以跳跃的地方。
•在场地中,小组需要按一定顺序通过塑料隧道、绕过一些障碍物,进入目标区域找到所匹配的生活环境。
•所有小组先找到目标生活环境的小组为胜利者。
2. 游戏流程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介绍各种小动物及它们的生活环境。
2.分组,并发放每个小组一张小动物卡片。
3.划定游戏区域,并安排障碍物及塑料隧道等游戏器材。
4.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制定游戏的策略。
5.游戏开始,每组竞相寻找目标生活环境。
6.游戏结束,评选胜利组,老师介绍本次游戏的目标及教育意义。
二、活动反思通过教案的设计和实施,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1. 游戏器材的选择与安排在本次活动中,我选择了塑料隧道、障碍物、海绵球等游戏器材。
这些器材可以有效模拟小动物生活环境,提高孩子们的感知觉发展。
但是,在游戏人数较多时,随机跑动的孩子容易被活动器材所伤或碰到头部。
为此,应该考虑增加教师的监管人数,做好安全措施。
2. 游戏规则的设计与调整游戏规则是活动的关键所在,对于此次活动,我偏重于规则的设计,希望孩子们在游戏中学到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协调能力。
然而在游戏实施中,一些孩子表现激烈,规则比赛并没有达到原本预期的效果。
在反思的过程中发现,规则的设计不仅要符合教学目标,也要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可以合理增加规则的弹性,增加孩子们的首尾相连感。
幼儿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小动物找家》5篇

幼儿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小动物找家》幼儿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小动物找家》精选5篇(一)教案名称:小动物找家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游戏认识不同的小动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材料:1. 小动物的图片卡片(包括猫、狗、鸟、鱼、兔子等)。
2. 场地标志物(可用绳子、带子等制作成标志物)。
教学步骤:1. 导入:和幼儿一起回顾一些常见的小动物的名称,并介绍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特点。
2. 游戏规则说明:将场地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代表一个小动物的生活环境。
将小动物的图片卡片混合放在场地的中央。
幼儿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作为小动物的“发现者”,其他队员为“导游”。
3. 游戏开始:老师喊“开始”,每个小组的“发现者”跑到场地中央,选择一张卡片,然后快速回到自己所在的小组。
其他小组成员根据“发现者”手中的卡片,判断该小动物属于哪个生活环境,并将“发现者”引导到正确的区域。
4. 游戏继续:每轮游戏结束后,重新将小动物卡片放进中央,然后换一组幼儿担任“发现者”继续游戏。
直到所有的小动物都找到自己的家为止。
5. 游戏总结:整个游戏结束后,和幼儿一起回顾游戏的规则和过程,并总结不同小动物的生活环境。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教学扩展:1. 可以让幼儿自己设计新的小动物卡片,增加游戏的难度和趣味性。
2. 可以引导幼儿围绕小动物的习性、食物等展开更深入的讨论和学习。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参与程度。
2. 评价幼儿是否能够通过游戏学习到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特点。
3. 评价幼儿在游戏中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幼儿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小动物找家》精选5篇(二)教案名称:小白兔和山洞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和敏捷性。
2. 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3. 增强幼儿的记忆和反应能力。
教学准备:1. 打印小白兔和山洞的图片。
2. 准备足够的小球。
3. 在教室或操场上设置游戏场地。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小动物找家》6篇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小动物找家》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小动物找家》精选6篇(一)教案名称:《小动物找家》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不同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幼儿观察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不同小动物的生活环境。
2. 培养幼儿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意识。
教学难点:1.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 提高幼儿观察和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1. 幼儿园中班的教室环境。
2. 展示板、磁贴或卡片,上面贴上不同小动物的图片。
3. 绘本《小动物找家》。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预备绘本《小动物找家》,让幼儿对动物家庭有个初步了解。
2. 教师简单介绍不同小动物的生活环境,让幼儿通过观察绘本中的图片与实际生活中的环境进行联想。
正式教学:1. 教师将展示板上的不同小动物图片与相应的生活环境相对应,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2. 教师让幼儿从展示板上挑选出适合不同小动物生活的环境,并进行贴图的活动,让幼儿自主学习。
巩固活动:1. 教师询问幼儿对于不同小动物生活环境的观察和判断,并鼓励幼儿进行口头描述。
2. 教师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模拟各个小动物寻找家的过程,让幼儿加深对不同小动物生活环境的理解。
总结活动:1. 提问:你觉得班里还有什么动物需要我们了解和讨论的?2. 教师总结: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判断,了解不同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并学会关注和保护自然环境。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活动,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判断,了解不同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和喜好,培养他们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提高幼儿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同时,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幼儿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不同小动物寻找家的过程,为他们的认知和学习打下基础。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小动物找家》精选6篇(二)教案名称:小心烫伤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正确的烫伤预防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 安全正确使用热水器、热水壶、电饭煲等电器。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小动物找家》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小动物找家》一、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跳跃、奔跑的能力,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学会跳跃、奔跑,发展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
2.活动难点:在游戏中学会合作,遵守规则。
三、活动准备1.小动物玩偶若干(如小兔子、小鸭子、小猫咪等)。
2.彩虹伞一把。
3.音乐《小动物进行曲》。
四、活动过程1.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捉迷藏等。
(2)教师带领幼儿做《小动物进行曲》,熟悉音乐节奏。
2.游戏活动(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小动物们要找到自己的家,但是在路上会遇到一些障碍,需要大家互相帮助,一起跳过障碍,找到自己的家。
(2)教师将小动物玩偶放在场地的不同位置,作为小动物的家。
(3)教师组织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代表一种小动物。
(4)游戏开始,幼儿听到音乐声,按照小动物的顺序,跳过障碍,找到自己的家。
(5)教师观察幼儿表现,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3.合作游戏(1)教师出示彩虹伞,引导幼儿共同合作,将彩虹伞放在地上,作为小动物的家。
a.将小动物玩偶放在彩虹伞上。
b.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将彩虹伞举起来,其他幼儿在伞下跳跃。
(3)教师观察幼儿合作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引导幼儿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五、活动延伸1.家庭作业: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玩《小动物找家》的游戏,分享在幼儿园的快乐时光。
2.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小动物的家,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家的温暖。
3.教育活动:结合本次活动,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动物的特点。
六、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得到了锻炼。
在合作游戏中,幼儿学会了互相帮助,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在活动中,也发现部分幼儿在跳跃障碍时,动作不够规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幼儿动作的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户外活动教案《小动物找家》-【教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小猫、小狗、小兔是幼儿特别喜欢的动物,更喜欢模
仿小动物的动作。
为了锻炼幼儿的身体,发展幼儿的走、跑、跳的基
本动作,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跳,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2、提高走跑动作的协调性,学会在走跑活动中保护自己。
养成一
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不相互推闪、不拥挤等。
活动准备:场地四周放有小狗、小猫、小兔标志的纸箱房各一个,小猫、小狗、小兔头饰若干,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幼儿跟着教师随音乐一起做小动物模仿操。
2、情景导入:今天老师变个魔术,把小朋友们都变成小动物好不好。
(把幼儿分成三组),
变变变,变成可爱的小花猫(师帮幼儿戴头饰,幼儿演示小花猫
走路)
变变变,变成可爱的小白兔(师帮幼儿戴头饰,幼儿演示小白兔
走路)
变变变,变成可爱的小花狗(师帮幼儿戴头饰,幼儿演示小狗走路)
3、游戏:《小动物找家》
规则:在场地的四周摆放小猫、小兔、小狗家的标记,表示小动
物的家。
如:请两名幼儿当小动物家的门,小动物回家时,念儿歌
“轻轻走,轻轻跑,我是小猫喵喵喵”。
如果幼儿找对了,“门”自动打开等。
(小兔:爱吃萝卜,爱吃菜。
我是小兔真可爱。
小狗:我是小花狗,就爱蹲门口,汪、汪、汪)
师说: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到草地上去玩吧。
,幼儿在场地上学小动物走、跑、跳等动作。
(注意不能相互碰撞)当老师说:轰隆隆、轰隆隆、天要下雨了小动物们快回家吧,幼儿一边说儿歌一边找自己的家。
找错家的幼儿和当小动物家门的幼儿互换位置,游戏再次开始。
活动延伸:教师带领幼儿回教室,给幼儿讲小动物的故事。
活动反思:这次活动激发了幼儿对动物的热爱,懂得了保护动物和爱护动物,在游戏过程中懂得了遵守游戏规则,锻炼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