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一教学设计3: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选修一教学设计4: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案

高中生物选修一教学设计4: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案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本课学习目标: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

3、尝试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4、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发酵需要的条件。

二、相关知识连接:如图所示表示酵母菌细胞的构造模式。

请据图回答:(1)从细胞核的构造看,酵母菌属于生物。

(2)写出1、3、5的结构名称:1 ,3 ,5 。

(3)2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其完成图示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4)图中的酵母菌正在进行生殖。

(5)用染料使染色体着色,发现一各酵母菌S.Cerevisiae细胞核中有17条染色体,该酵母菌是倍体。

(6)酵母菌细胞分裂的意义是()A、产生新个体B、增加生命活力C、增加变异性D、改变遗传性(7)自然环境中的酵母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成分。

三、知识体系:(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菌种:分类:2。

生长发酵的条件:生殖方式:温度:PH:代谢类型:分布:(二)。

果醋制作的原理1.菌种:分类:生殖方式:代谢类型:来源:2.条件:温度:当氧气和糖原充足时醋酸菌将糖分解成____________,即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糖原不足时醋酸菌将_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__再变为醋酸。

(三)挑选葡萄→冲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酒果醋四、知识探究:1.操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1)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发酵瓶要用消毒。

(2)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的空间。

(3)制作葡萄酒时将温度严格控制在,时间控制在 d左右,可通过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4)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时间控制在 d,并注意适时在充气。

2.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3.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4.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 ℃?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5.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6.发酵装置的设计讨论题请分析此装置中的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

人教版生物选修1: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教案设计

人教版生物选修1: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教案设计

课题: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

2.能力目标:(1)学生根据果酒制作的原理设计果酒制作过程,体验制果酒的实践操作。

(2)在对果酒制作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环节,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和严谨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果酒酿制历史的追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渗透STS教育。

【教学重难点】1.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2.设计制作装置制作果酒和果醋。

3.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教学过程】引言: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很多事物都走在世界前列,酒也一样,有着它本身的光辉篇章。

在酒的记载中,有许多关于酒的有趣传说。

猿猴酿酒说——猿猴的主要食物就是含糖水果,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节收贮大量的水果在“石洼”中,一段时间后,就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流出,这就是最早的果酒。

在国内市场上,近几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果酒,如枸杞酒、青梅酒等。

果酒与生活——果酒中虽然含有酒精,但含量与白酒、啤酒和葡萄酒比起来非常低,一般为5到10度,最高的也只有14度。

因此,被很多成年人当作饭后或睡前的软饮料来喝。

果酒简单来说就是汲取了水果中的全部营养而做成的酒,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有时候即使生吃水果也不能吸收的营养,通过果酒却可以吸收,因为营养成分已经完全溶解在果酒里了。

果酒里含有大量的多酚,可以起到抑制脂肪在人体中堆积的作用,使人不容易积累脂肪和赘肉。

此外,与其他酒类相比,果酒对于护理心脏、调节女性情绪的作用更明显一些。

下面我们来学习果酒和果醋制作的相关知识。

一、基础知识1.果酒制作的原理。

阅读教材与投影补充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果酒的制作需要什么微生物?(2)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分布、种类及菌落?(3)酵母菌的代谢类型及其呼吸过程的反应式如何?(4)酵母菌的适宜温度是多少?(5)为什么在一般情况下葡萄酒呈红色?(6)什么叫发酵?发酵等同于无氧呼吸吗?酵母菌有何实际应用?2.师生共同归纳:(1)酵母菌形态、结构、分布、种类及菌落。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教案-课题1_果酒和果醋的制作_教学设计_教案_4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教案-课题1_果酒和果醋的制作_教学设计_教案_4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统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发酵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学习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际操作技能。

4.设计并安装简单的生产果酒及果醋的装置(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用简约科学术语表达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已建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

2.体验和感受生物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2.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2、难点: 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导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喝葡萄酒,因为葡萄酒醇香,酒精含量低;另外,现在市面上流行一种饮料—苹果醋,据说可以软化血管等作用。

所以现在很多家庭会自己买葡萄、梨、苹果等原料制作葡萄酒、梨酒、苹果醋,香蕉醋等,那么如何来制作这些果酒和果醋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果酒和果醋制作相关的知识【活动】基础知识(一 )基础知识1、果酒制作的原理阅读教材“果酒制作的原理”,同时思考以下问题(1)果酒的制作需要什么微生物?(2)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分布?(3)酵母菌的代谢类型及其呼吸过程的反应式如何?(4)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有哪些?。

(5)我们常见的葡萄酒为什么是红色的?(6)酵母菌是如何进行生殖的?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以上问题:(1)(2)果酒制作过程需要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细胞呈圆形、椭圆形等。

酵母菌分布广泛,但多分布在含糖较高的偏酸环境中,一年四季,土壤始终是酵母菌的大本营。

(3)酵母菌的代谢类型及其呼吸过程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酶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繁殖,最适温度20℃,反应式如下:C6H1206+6O26CO2+6H20+能量酶在无氧条件下,酒精发酵,适宜温度18~25,反应式如下:C6H12O6 2C 2H5OH+2C02+能量(4)根据以上的的条件可以总结出影响酒精发酵的环境调节有温度、氧气、PH①酒精发酵是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范围内,在20℃时最适宜。

高中生物《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学设计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选修1》总的来说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实践,学习科学探究的选修课程,本模块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能力,而课题1果酒果醋的制作则更是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学生深有体会的一个课题,本课题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实验条件下制作传统的发酵食品,学习相关的学习方法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并理解其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a、知道果酒、果醋制作所需的菌种;b、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会写反应式;c、说出果酒、果醋的实验流程,正确理解影响发酵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a、根据实验流程示意图和提供的资料,自行设计果醋制作过程,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实验资料,定量表述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b、课下延伸:自制各种果酒和果醋;c、在学习中体会已有知识的不足和进一步探究、拓展的必要性。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积极参加实验设计,在合作交流中探索未知,在发现、探究、操作过程中,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的热情,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1、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2、设计制作装置制作果酒和果醋四、教学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基础知识:(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果酒制作的原理2、反应方程式3、酒精发酵的参与者---酵母菌4、发酵所需的条件1、教师展示自酿葡萄酒(成功与失败的结果均可展示),激起学生的好奇,然后让学生观看制作葡萄酒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体验感受生活中的实验。

2、教师在介绍传统发酵酿酒时、首先让学生了解发酵原理:先将淀粉水解成葡萄糖;再利用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丙酮酸在厌氧和微酸性条件下,转变成酒精。

3、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反应式如下:4、教师讲解发酵所需要的适宜条件,介绍传统发酵方式,并组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人教版生物选修1: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教案1

人教版生物选修1: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教案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学目标】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教学重难点】1. 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

2. 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教学过程】一、课题背景人类酿酒制醋的历史,说明酒与醋的制作不仅仅是发酵食品的制作加工,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

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素材,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二、基础知识分析与教学1. 果酒制作的原理知识要点:(1)酵母菌的兼性厌氧生活方式。

(2)发酵需要的适宜条件。

(3)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

2. 果醋制作的原理。

知识要点:(1)酒变醋的原理。

(2)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

(3)制醋所利用的醋酸菌的来源。

三、实验案例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将实验安排在秋季的9月或10月进行。

在这段时间内进行实验,有如下优点:(1)正值收获季节,葡萄的价格便宜,品种多样。

(2)此时葡萄上的酵母菌数量多且生活力强,发酵酿酒的效果好。

(3)温度适宜,发酵现象非常明显。

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盛葡萄汁的器皿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2.取葡萄500 g,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

3.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注意不要反复多次冲洗。

4.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将其装入发酵瓶中,或将葡萄打成浆后,用洁净的纱布过滤至发酵瓶中,盖好瓶盖。

如果没有合适的发酵装置,可以用500 mL的塑料瓶替代,但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过塑料瓶总体积的2/3。

5.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发酵。

6.由于发酵旺盛期CO2的产量非常大,因此需要及时排气,防止发酵瓶爆裂。

如果使用简易的发酵装置,如瓶子(最好选用塑料瓶),每天要拧松瓶盖2~4次,进行排气。

7.10d以后,可以开始进行取样检验工作。

例如,可以检验酒味、酒精的含量、进行酵母菌的镜检等工作。

广东省高二生物选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果酒及果醋制作》全套教案

广东省高二生物选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果酒及果醋制作》全套教案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说出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差别;知识与技术〔 2〕掌握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和方法;〔 3〕检测果酒和果醋的方法。

教〔 1〕学会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着手操作的能力;〔 2〕能用正确的语言描绘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学过程与方法〔 3〕对现有装置进行改进,找出简单易行的制作果酒、果醋的方法;目〔 4〕培育学生实验剖析能力和谨慎的思想能力。

标情感态度〔 1〕体验果酒、果醋制作的乐趣,学会与人分享;与价值〔 2〕认可我国古代办感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骄傲感;观〔3〕关注生活,沟通感觉。

教课要点教课难点掌握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和方法(1〕果酒、果醋实验流程的设计(2〕果酒、果醋制作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教?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经过实验设计和操作实践,材学习科学研究的选修课程,本模块重在培育学生设计实验、着手操作、采集凭证分等科学研究能力,而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那么更是与平时生活联系亲密,析学生深有领会的一个课题,本课题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制作发酵食品,掌握有关的学习方法和根本的操作技术,并理解其科学原理。

从能力上看:绥化市第一中学是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我校学生大部分根基教扎实,思想矫捷,拥有比较强的求知欲念,对问题的思虑也有必定深度,所以具学备必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但因为学生知识容量有限,逻辑思想正处于展开阶段,学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还有待提高,所以教师应合时进行指引,打造以问题情为中心的新式讲堂教课模式,使学生成为讲堂的主人。

设分从知识储蓄上看:经过必修 1 的学习,学生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已掌析握得比较清楚,掌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根本操作方法比较简单,但因为高二学生想知识系统还在不停完美,着手操作的能力较弱,在葡萄酒的制作过程中的实验流程的设计和控制发酵条件难度较大。

◆教课模式:采纳“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式主导教课模式。

教◆教课手段:采纳多媒体协助教课、分组实验研究、启迪式教课等多种手段降低法知识难度,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提高教课成效。

重庆市高二生物选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全套教案

重庆市高二生物选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全套教案

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课题目标1.知识目标a.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b.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2.能力目标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3.情感目标体验和感受生物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二、课题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

三、课题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四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课程导入1.章导入:让学生阅读教材章页图材料,感受传统发酵技术的历史和在现实生活的应用。

材料:“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是唐诗中提及的葡萄酒。

其实人类用不同原料酿酒的历史约有5000年了。

但直到19世纪,法国的巴期德才发现葡萄汁变酒是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食品,历史悠久,遍布民间,一般称作传统发酵技术。

讲述:在这个专题中,你将亲手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学习传统发酵技术。

相信你收获的不仅仅是美酒等食品,还有难以忘怀的种种乐趣。

2.节导入:讲述教材“课题背景”相关材料,介绍本节主要目标。

材料: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历史源远流长。

果酒进一步发酵获得果醋,二者都具有一定的保健养生功能。

目标:介绍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自己进行装置设计,完成果酒、果阅读、倾听。

情景导入本章和本节目标。

醋的制作。

环节二:讲授新课一、基础知识(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让学生回忆酵母菌相关知识,完成关于酵母菌的类群、代谢类型和生殖方式相关内容。

(1)类群:(原核生物/真核生物);(2)代谢类型:;有氧呼吸反应式:;无氧呼吸(发酵)反应式:;(3)生殖方式:;提示:(1)原核生物(2)异养兼性厌氧型 C6H12O6+6O26CO2+6H2O;C6H12O62C2H5OH+2CO2 (3)出芽生殖(环境适宜);孢子生殖(环境恶劣)2.让学生阅读教材果酒制作原理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酵母菌繁殖最适温度和酒精发酵适宜温度?问题2:为什么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问题3: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其原因是什么?问题4:为什么酿造葡萄酒不用添加酵母菌?问题5: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3.共同归纳果酒制作的原理①菌种: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高中生物_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是人教版2003高中生物选修1第一章课题1的内容。

选修1总的来说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实践,学习科学探究的选修课程,本模块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检验结果等科学探究能力,而课题1果酒果醋的制作则更是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学生深有体会的一个课题,本课题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实验条件下制作传统的发酵食品,学习相关的学习方法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并理解其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该课题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兴趣较高,从学生的知识基础上来看,通过必修1的学习,学生对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已掌握得比较清楚,掌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基本操作方法比较容易。

从能力层面看,现阶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本节课的以问题为引领的教学有一定帮助。

大多数学生思维敏捷,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外知识丰富,并且积极主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容易展开。

对问题的思考有一定的深度,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但由于学生知识容量有限,逻辑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还有待提高,因此教师应适时进行引导。

三、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分析发酵菌种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科学思维比较制作果酒果醋的原理、流程、发酵条件等的异同3.科学探究能够使用简单的实验器具,基于给定的实验方案完成简单的发酵实验,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4.社会责任关注食品安全,倡导和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果酒和果醋。

教学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诱思探究教学法学习方法: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学情分析该课题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兴趣较高,从学生的知识基础上来看,通过必修1的学习,学生对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已掌握得比较清楚,掌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基本操作方法比较容易。

高中生物人教版果酒和果醋制作实验教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果酒和果醋制作实验教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果酒和果醋制作实验教案实验目的: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进一步理解发酵反应的基本原理。

实验材料:- 新鲜水果(例如苹果、葡萄、梨等)- 砂糖- 无菌容器(如玻璃瓶或塑料瓶)- 滤网或纱布- 酵母(干酵母或酒糟)- 试管- 酒精计(若有条件)- 酸度计(若有条件)实验步骤:1. 准备果汁:将新鲜水果洗净,去掉果皮和果核,将果肉切成小块,放入容器中。

根据果汁的酸度情况,加入适量砂糖进行调味。

(注:若使用葡萄进行制作,可以将葡萄放入容器中,踩烂葡萄并滤出果汁)2. 发酵:将酵母加入果汁中,搅拌均匀。

然后将容器口盖好,用滤网或纱布覆盖,避免灰尘和杂质进入。

将容器放在避光、通风的地方,室温保持在20-30摄氏度。

3. 观察发酵过程:在发酵过程中,可以每天观察果汁的情况,注意是否有气泡产生,果汁的颜色变化等。

4. 发酵时间:一般情况下,果酒的发酵时间为1-2周,果醋的发酵时间则相对较长,一般需要3-4周。

5. 过滤:发酵完成后,使用滤网或纱布将果酒或果醋中的固体渣滓过滤掉,得到纯净的果酒或果醋液。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果汁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气泡,这是因为酵母分解果汁中的糖分,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结束后,我们可以使用酒精计和酸度计对果酒和果醋的酒精度和酸度进行测定。

此外,通过对比不同水果制作果酒或果醋的实验,可以发现不同水果的发酵效果和口感也不尽相同。

这是因为不同水果中所含的糖分和酵母种类不同。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进一步学习了发酵反应的基本原理,了解了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严格控制发酵的温度、酵母的用量和发酵时间,以保证实验的成功。

同时,我们也发现水果的选择对最终制作的果酒或果醋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实际制作中可以尝试不同水果的搭配和比例,创造出更加多样化的口味。

此外,对于高中生物教学而言,利用实验课程深入生活中的酵母发酵现象,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高中生物选修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案正式版

高中生物选修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案正式版

专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选修1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实践学习科学探究的选修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节课通过知识回顾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确定菌种类型、菌种来源,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利用学案层层深入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引导学生设计出可行的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利用学生已有制作葡萄酒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亲身体验,精心操作,获得醇香浓厚的葡萄酒,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拓展和加深对葡萄酒制作过程的理解。

二、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的内容,主要是以葡萄酒和葡萄醋为例介绍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和检测方法,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等科学探究能力。

葡萄酒的制作是以酵母菌的细胞呼吸为知识基础,与必修内容联系十分密切,熟练掌握葡萄酒的制作原理以及能够设计出合理的制作装置对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酵母菌的有关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二)学情分析从能力上看:我校学生大多数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外知识丰富,对问题的思考有一定的深度,因此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但由于学生知识容量有限,逻辑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还有待提高,因此教师应适时进行引导,打造以问题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从知识储备上看:通过必修1的学习,学生对于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已掌握得比较清楚,掌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基本操作方法比较容易,但由于高二学生知识体系还在不断完善,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弱,在葡萄酒的制作过程中控制发酵条件难度较大。

(三)教学条件分析我校具有新建的实验室,器材齐全,条件优越,秋季实验材料容易获得。

另外本课题的实验过程简便,易于操作,危险性小,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尝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葡萄酒。

三、教学目标依据课标、考纲要求以及本校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说出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案系列)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案系列)

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一、课题目标
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二、课题重点与难点
课题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

课题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6CO
6CO
3CH 2
<学案>
阅读课本,回忆相关知识点:
•1、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分布、种类及菌落?
•2、酵母菌的代谢类型及其呼吸过程的反应式如何?
•3、什么叫发酵?发酵等同于无氧呼吸吗?酵母菌有何实际应用?
•4、果酒的制作原理?
•5、醋酸菌的形态?其实际应用于哪些方面?
•6、果醋的制作原理?
•7、画出果酒和果醋实验流程示意图。

选修1教学案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选修1教学案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高二生物选修1教学案1课题1果酒和果醋和制作一.课题目标1. 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 设置果酒和果醋的装置,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二.课题重点与难点1. 课题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果酒和果醋。

2. 课题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三.学习过程 (一) 果酒制作 1.原理:菌种,属于 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有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无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

2.条件:繁殖最适温度,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

3.菌种来源:⎩⎨⎧。

:。

:菌菌种分离获得得纯净的酵母人工培养型酵母菌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自然发酵 4.实验设计流程图挑选葡萄→冲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酒 果醋5.根据教材P4操作提示设计实验步骤及装置。

6.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可通过嗅觉和品尝初步鉴定,并用______________检验酒精存在。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二)果醋的制作:1.原理:菌种: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_________醋酸生成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2.条件:最适合温度为__________,需要充足的______________。

3.菌种来源:到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购买。

4.设计实验流程及操作步骤:果酒制成以后,在发酵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或醋曲,然后将装置转移至______________0C 条件下发酵,适时向发酵液中______________。

如果没有充气装置,可以将瓶盖打开,在瓶盖上纱布,以减少空气中尘土污染。

(三)比较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2)方法:(填表,注意对照原则)为了提高果酒和果醋的产量和品质,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还应直接向发酵液中加入人工培养的优良菌种 。

高中生物选修1学案3: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高中生物选修1学案3: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习目标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2.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并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3.说出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4.制作出果酒和果醋,并检测实验结果学习重、难点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2.说出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学习过程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讨论: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总结酵母菌和醋酸菌的特点(一)酵母菌生物类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核/原核)代谢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式:______果酒发酵时菌种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酒发酵条件:温度:_________;氧气条件:___________(二)醋酸菌生物类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核/原核)代谢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醋发酵原理:氧气、糖源充足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糖源缺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醋发酵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醋发酵条件:温度:____________;氧气条件: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挑选葡萄:选择_________的葡萄↓ 目的:____________冲洗 注意:↓榨汁:榨汁机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酵装置1:酒精 发酵装置2:发酵注意:果汁入罐后,留有_____空间,封闭充气口。

控制温度在_________, 并通过________及时监测醋酸发酵:继续发酵,控制温度在_____________,并注意适时结果分析及评价(一)检测酒精:先在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再滴入______________,振荡混匀,最后 滴加常温下______________,观察颜色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检测醋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思考: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总结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讨论下列问题1.对葡萄冲洗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冲洗次数越多越好?用洗洁精冲洗可不可以?2.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3.为防止发酵污染,对于实验用具做哪些处理?充气口作用:______________排气口作用:_______________ 出料口作用:_______________ 每隔12h 左右将____________,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案3新课标 人教版 选修1

高中生物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案3新课标 人教版 选修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课题目标: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2.酵母菌、醋酸菌的代谢类型;3.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发酵需要的条件。

二、课题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果酒和果醋。

三、课题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四、教具准备:录象资料、实验器材的准备。

五、教学过程:(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果酒发酵的菌种:____________;2.酵母菌的代谢类型:________________,有氧时将葡萄糖转化为 _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氧时将葡萄糖转化为_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最适宜的环境条件:__________________;4.红色葡萄果酒的颜色成因: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色葡萄细胞的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原来__________内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深红色。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1.果醋发酵的菌种:______________;2.醋酸菌的代谢类型:______________;3.发酵条件:其最适宜生长温度为______________,当氧气和糖原充足时醋酸菌将糖分解成____________,即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糖原不足时醋酸菌将_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__再变为醋酸。

(三)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目的是洗去___________,冲洗次数不能过________,应在________去枝梗)榨汁(榨汁机应先清洗干净并________,再用____________________消毒)_________(温度:________,果酒时间:________)醋酸发酵(温度: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

人教版选修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案

人教版选修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案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统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发酵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学习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际操作技能。

4.设计并安装简单的生产果酒及果醋的装置(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用简约科学术语表达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已建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

2.体验和感受生物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课题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课题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俗语“无酒不成席”、“开门五件事、油盐酱醋茶”。

酒和醋是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传统发酵产品。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以果酒、果醋等为例学习一些传统发酵技术。

(二)进行新课(阅读“果酒制作的原理”,引导考学生自学基础知识。

)1.基础知识1.1 果酒制作原理(1)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异化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型,明确酵母菌发酵的反应式:①有氧条件:②无氧条件:(2)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温度、氧气和pH。

①酒精发酵是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C范围内,在20C时最适宜。

②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缺氧、酸性环境。

(阅读教材资料,师生讨论并完成思考1〜4。

)〖思考1〗为什么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通气”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密封”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思考2〗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其原因是什么?酵母菌首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水,然后进行无氧呼吸才产生酒精。

〖思考3〗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在发酵过程中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到发酵液中。

〖思考4〗酵母菌是如何进行生殖的?酵母菌在环境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环境不适宜时产生孢子进入休眠状态。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人教版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教案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人教版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教案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人教版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教案一、实践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自制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体验和掌握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果酸发酵过程及果醋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实践原理酵母是一个单细胞真菌,它在高糖条件下可以产生酵母发酵,将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在自制果酒中,糖分是从水果中提取的;在自制果醋中,糖分是从加入的糖中提供的。

果酸发酵过程由两种菌类完成,即酵母和醋酸菌,它们将酒精进一步转化为醋酸。

三、实验步骤1.自制果酒材料:•500g 新鲜水果(可以使用水蜜桃、草莓或其他你喜欢的水果)•500ml 白糖•5g 干酵母•1L 可封口装甜酒•滤纸或啤酒滤网步骤:1.将水果清洗干净,去核或去籽,切成小块。

可以把水果放入搅拌机中搅拌成泥状。

2.将水果泥倒入玻璃瓶中,加入白糖,混合搅拌。

然后加入干酵母。

3.用滤纸或啤酒滤网盖住瓶口,让它酵母发酵7~10天。

每天在瓶子上压一下,使之发出“嘶嘶”的声音。

4.等待酒发酵10天后,可以开启瓶盖,尝试口感,如果你喜欢你可以继续发酵,但是不要超过15天,否则会出现不好的味道。

5.最后把果酒倒入干净无水的瓶子里,封口,它几乎可以持续6个月。

2.自制果醋材料:•1.5L 白葡萄醋或米醋•500g 新鲜水果(可以使用苹果、葡萄或其他你喜欢的水果)•500ml 白糖•1L 可密封的广口瓶•滤纸或啤酒滤网步骤:1.将水果清洗干净,去核或去籽,切成小块2.将糖加入瓶中,再加入水果块,将水果浸泡在糖水中。

3.加入白葡萄醋或米醋,然后用滤纸或啤酒滤网盖住瓶口,让其发酵5~6周。

4.发酵期间,每隔2~3天左右可以打开瓶盖。

5.发酵5~6周后可以开启瓶子,尝试口感,如酸味较重可添加适量的水。

6.最后把果醋倒入干净的瓶子中,可以保存6个月。

四、实践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卫生,选用新鲜、无污染的水果和干净无水分的瓶子。

•自制果酒和果醋过程中,温度和环境对酵母生长和酸菌生长有着较大的影响。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案设计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案设计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专题 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 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课题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统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发酵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学习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际操作技能。

4.设计并安装简单的生产果酒及果醋的装置(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用简约科学术语表达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已建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

2 .体验和感受生物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二、【课题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三、【课题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五、【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俗语“无酒不成席” 、“开门五件事、油盐酱醋茶” 。

酒和醋是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传统发酵产品。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以果酒、果醋等为例学习一些传统发酵技术。

(二)进行新课(阅读“果酒制作的原理” ,引导考学生自学基础知识。

)1.基础知识1.1 果酒制作原理(1 )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异化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型,明确酵母菌发酵的反应式:①有氧条件:②无氧条件:(2)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温度、氧气和pH。

①酒精发酵是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C范围内,在20 C时最适宜。

②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缺氧、酸性环境。

(阅读教材资料,师生讨论并完成思考1〜4。

)〖思考1〗为什么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通气”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密封”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思考2〗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其原因是什么?酵母菌首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水,然后进行无氧呼吸才产生酒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题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传统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发酵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际操作技能。

2.设计并安装简单的生产果酒及果醋的装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生产、生活实际,勤于动手,尝试果酒、果醋的制作。

课题重点
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
课题难点
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俗语“无酒不成席”、“开门五件事、油盐酱醋茶”。

酒和醋是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传统发酵产品。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以果酒、果醋等为例学习一些传统发酵技术。

(二)教学新课
1.基础知识(阅读“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引导学生自学基础知识。


1.1果酒制作原理
(1)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异化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型,明确酵母菌发酵的反应式:
①有氧条件:
②无氧条件:
(2)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温度、氧气和pH。

①酒精发酵是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范围内,在20℃时最适宜。

②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缺氧、酸性环境。

(师生讨论并完成思考1~4。


〖思考1〗为什么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
“通气”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密封”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思考2〗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酵母菌首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水,然后进行无氧呼吸才产生酒精。

〖思考3〗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
在发酵过程中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到发酵液中。

〖思考4〗酵母菌是如何进行生殖的?
酵母菌在环境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环境不适宜时产生孢子进入休眠状态。

1.2 果醋制作原理
(1)利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异化作用类型是需氧型。

在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降糖分解形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可将乙醇转变成乙醛,并进一步转变成醋酸。

明确醋酸发酵的反应式。

(2)醋酸发酵的最适宜温度为30~35 ℃。

(师生讨论并完成思考5~6)
〖思考5〗影响醋酸发酵的环境因素还有哪些?氧气和pH。

〖思考6〗醋瓶子、未喝干的啤酒瓶子放置久了,在醋和啤酒表面形成一层“白膜”。

它是怎样形成的?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2.实验设计
2.1 实验流程
课件展示流程图
(讨论并完成思考7,提问)
〖思考7〗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区别和联系:
(阅读[资料],学生讨论完成发酵过程的设计。


2.2 设计发酵装置:根据图1-4a、4b回答
(1)在酒精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12h)拧松瓶盖或打开排气口,其原因是什么?在发酵过程中产生CO2,防止瓶内气压过高引起爆裂。

(2)在醋酸发酵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要持续向发酵液中补充氧气。

(3)在图1-4b装置中:
①充气口的作用是在醋酸发酵中补充氧气;
②排气口的作用是在发酵中排出CO2或残余气体;
③出料口的作用是便于取样检查和放出发酵液;
④排气口胶管长而弯曲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杂菌感染。

3.发酵操作
3.1材料选择和处理
选择新鲜优质的葡萄,然后依次冲洗、除去枝梗和榨汁。

〖思考9〗先冲洗后去枝梗的目的是什么?防止杂菌感染。

3.2 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为防止发酵液被杂菌污染,实验中所用的榨汁机、发酵装置等器械进行消毒,并使发酵装置处于封闭状态。

〖思考10〗在实际生产中,还要对发酵液进行煮沸处理,其目的是什么?
消灭发酵液中的杂菌。

3.3 控制发酵条件
(1)发酵液装瓶后保持1/3 的剩余空间。

(2)酒精发酵的温度要控制在18~25℃范围内,发酵时间控制在10~12 天左右。

(3)醋酸发酵的温度要控制在30~35℃范围内,发酵时间控制在7~8 天左右,并保持不断充气。

(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思考11~12)
〖思考11〗在发酵液装瓶后问什么要保持1/3的剩余空间?
暂时存储发酵产生的CO2,起到缓冲作用。

〖思考12〗在醋酸发酵过程中需要向发酵液中补充氧气,你认为最经济实用的方法是向发酵液中通入无菌空气。

4.结果分析与评价
4.1实验现象:
4.2 检验:
酒精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1)原理: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补充]为了控制和了解发酵进程,不断进行取样检查,其中检查的项目有原料浓度、产物浓度、发酵菌含量、溶氧量和pH等。

(2)方法:(填表,注意对照原则)
醋酸发酵是否有醋酸产生最简单的检验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

5、相关链接
为了提高果酒和果醋的产量和品质,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还应直接向发酵液中加入人工培养的优良菌种。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流程
3.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4.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
学生应当重点掌握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并且学会分析操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联系生活来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并且增强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四)巩固练习
1.下列叙述能够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是( )
A.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B.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C.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
D.发酵装置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答案]ABCD
2.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
B.酵母菌主要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C.酵母菌只在酒精发酵中发挥作用
D.酵母菌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存
[答案]BCD
3.在微生物的细胞中,占细胞干重90%以上的化学元素为()A.C、H、O、N B.C、H、O、N、P、S
C.N、P、S、K、Ca、Mg
D.C、H、O
[答案]B
4.下列条件不是酵母菌快速生长繁殖因素的是( )
A.含糖量高的培养基B.温度20℃左右.
C.pH=2.5 D.pH—6
[答案]C
5.葡萄的糖分是( )
①乳糖②麦芽糖③葡萄糖④蔗糖⑤果糖
A.①②③④⑤B.③④C.①③④⑤D.③⑤
[答案]D
6.关于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就是无氧呼吸B.发酵就是发酵工程
C.发酵就是只获得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D.发酵是通过微生物的培养来大量生产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