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_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导学案-正方体的认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导学案-正方体的认识
4、一個正方體的棱長總和是36釐米,棱長是3釐米。()
(三)解決問題。
1、計算下麵正方體的棱長總和。
2、一根長96釐米的鐵絲圍成一個正方體,這個正方體的棱長是釐米?
3、一個面的面積是36平方分米的正方體,它的棱長總和是多少?
4、現在有一根150釐米長的鐵絲,用這根鐵絲焊接成了一個正方體的框架,還剩鐵絲6釐米。這個正方體框架的棱長是多少釐米?
二、獨立自主學習:
準備一個正方體紙盒,觀察後說出你的發現:
1、正方體的面:
2、正方體的棱:
3、正方體的長、寬、高存在什麼關係?
交流自己的感覺和認識,小組內整理填寫書本20頁的表格。
三、合作互助學習:
1、正方體是由個的正方形圍成的圖形。正方體也有條棱,它們的長度。正方體也有個頂點。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異同點:
長方體
正方體相Βιβλιοθήκη 點不同點從比較中可以看出,正方體可以看成、、都相等的長方體。你能畫圖表示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關係嗎?
四、展示引導學習:
分小組展示合作互助學習中的疑問和收穫。
五、評價提升學習:
(一)填空起跑線。
1、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面、棱、頂點的數目都一樣,因此正方體可以看成()、()、()都()的長方體,也可以說正方體是()的長方體。

學習內容
第二課時:正方體的認識P20
編寫人
學習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教學活動,認識正方體,掌握正方體的特徵。
2、通過觀察和比較,弄清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的聯繫和區別。
重難點
正方體的特徵。
學習難點:長方體、正方體的異同點。
導學流程
自主空間
一、前置性學習:
長方體有一個很可愛的兄弟,長得跟它像極了!猜一猜,它是誰?仔細觀察你準備的正方體,你能發現它與長方體哪些地方很像嗎?

最新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正方体的认识》精品表格式导学教案设计

最新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正方体的认识》精品表格式导学教案设计

学习重点 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学习难点 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及长、正方体的异同点。 教学准备 ppt、学案 师导案 自 主 学 习 ︵ 约 7 分 钟 ︶ 学生在个人理解教材 的前提下,独立完成学案, 准备一个正方体模型,观察: 落实自主学习的各项任务。 同时,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 1、正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生学案
汇 报 展 示 ︵ 约 10 分 钟 ︶ 达 标 检 测 ︵ 约 7 分 钟 ︶
课堂上老师尽量多让 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情况, 1、归纳总结正方体的特征。 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个人 2、归纳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 或小组解决的问题,丰富学 习的方式和途径,丰富学习 的经验。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 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 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 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 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 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 解。
3、长方体六个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
拓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 1、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 )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 展 是( )的长方体。 延 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 a, 棱长之和是 ( ) ,当 a=6 厘米时, 伸 正。 ︵ 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 约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 5 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 6 厘米? 分 4、用 72 厘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的框架,这个正方体的棱 钟 ︶ 长是多少厘米? 正方体的认识 板 书 正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6 个面的面积( 设 ) ,它是特殊的( )体。 计 12 条棱的长度(
一、填空: 1、棱长是 3 厘米的正方体,棱长总和是( 2、正方体有( 面积( 每组有( 二、判断: 1、长方体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 ) ) ) )个面,每个面都是( ) ,12 条棱的长度( )条。 ) ,它是特殊的( )厘米。 )形,6 个面的 )体。 )组,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导学案 第3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2课时 正方体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导学案  第3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2课时  正方体的认识

第2课时正方体的认识学习内容第2课时:正方体的认识P20编写人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教学活动,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和比较,弄清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重难点正方体的特征。

学习难点:长方体、正方体的异同点。

导学流程自主空间一、前置性学习:长方体有一个很可爱的兄弟,长得跟它像极了!猜一猜,它是谁?仔细观察你准备的正方体,你能发现它与长方体哪些地方很像吗?二、独立自主学习:准备一个正方体纸盒,观察后说出你的发现:1、正方体的面:2、正方体的棱:3、正方体的长、宽、高存在什么关系?交流自己的感觉和认识,小组内整理填写书本20页的表格。

三、合作互助学习:1、正方体是由个的正方形围成的图形。

正方体也有条棱,它们的长度。

正方体也有个顶点。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长方体正方体相同点不同点从比较中可以看出,正方体可以看成、、都相等的长方体。

你能画图表示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吗?四、展示引导学习:分小组展示合作互助学习中的疑问和收获。

五、评价提升学习:(一)填空起跑线。

1、正方体和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因此正方体可以看成()、()、()都()的长方体,也可以说正方体是()的长方体。

2、棱长是a厘米的正方体,棱长总和是()厘米。

当a=6厘米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

3、长方体框架根据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把12条棱分成()组,每组有()条。

(二)法官我来当。

1、把正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可以同时看到6个面。

()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长方体六个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36厘米,棱长是3厘米。

()(三)解决问题。

1、计算下面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4cm2、一根长9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厘米?3、一个面的面积是36平方分米的正方体,它的棱长总和是多少?4、现在有一根150厘米长的铁丝,用这根铁丝焊接成了一个正方体的框架,还剩铁丝6厘米。

《正方体的认识》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课程教案

《正方体的认识》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课程教案

《正方体的认识》是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的重要主题之一,也是孩子们学习数学的一大难点。

正方体是孩子们初中化学和物理学习的基础,因此在五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对正方体的认识和掌握显得尤为重要。

老师可以通过图示、实物演示等方式教授孩子们正方体的基本概念。

正方体是一种立方体,它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两个相对的面相同。

在这里,老师可以通过让孩子们把同一食品盒的六个面全部展开,帮助孩子们了解正方体的基本面体积和结构特点。

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通过加减法运算掌握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为:V=a³,其中,a代表正方体的边长。

老师可以让孩子们用标尺或单位立方体自己测量正方体的边长,然后帮助他们找到计算公式。

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讲解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S=6a²,并且帮助孩子们理解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意义。

在讲解完这个公式后,老师可以让孩子们通过纸模、原材料等实际操作来加深对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理解。

老师可以通过实例来让孩子们体会正方体的应用价值。

例如,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模拟正方体造型玩具的设计与制作过程,让孩子们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通过图示、实物演示、计算公式引导、实例演练等多种教学手段,老师可以帮助孩子们深入理解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等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应该注重互动,鼓励孩子们发问和探究,营造积极、开放的教学氛围。

相信通过这些努力,孩子们一定能够掌握好正方体的基本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正方体的认识》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包括正方体的六个面、十二条棱、八个顶点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识别正方体,并能够运用正方体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初步知识,对三维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正方体特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正方体的特征,能够识别正方体并运用正方体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正方体的特征及其运用。

2.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模型展示正方体的特征。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正方体特征的理解。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正方体模型和图片。

2.学生分组合作的材料和工具。

3.正方体特征的相关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正方体的实物和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正方体的外观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正方体的六个面、十二条棱、八个顶点的特征,并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特征。

操练(15分钟)教师分发正方体模型或者纸板,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验证正方体的特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正方体的图片或者模型,让学生判断和描述其特征,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正方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魔方、骰子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正方体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有关正方体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3.2 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

3.2 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

3.2 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正方体,理解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

2. 教学难点: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利用身边熟悉的物体,如魔方、骰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共同特征,引出正方体的概念。

b. 学生分享对正方体的初步认识,教师总结并板书正方体的定义。

2. 探究新知a. 学生分组合作,利用正方体模型或图片,观察正方体的特征,如面、棱、顶点等。

b. 各小组汇报观察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正方体的特征。

c. 学生尝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计算方法,并推导出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

3. 巩固练习a.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正方体的认识。

b. 教师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和点评。

4. 课堂小结a.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b.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5.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a. 完成教材上的课后练习题。

b. 观察生活中的正方体物品,思考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认识了正方体,理解了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正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立体图形的探究欲望。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通过对生活中正方体物品的观察和思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方体的特征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正方体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课时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正方体,了解正方体的特征,包括正方体的形状、面、棱、顶点等。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辨别正方体,并能运用正方体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初步知识,对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认识正方体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正方体的特征理解不深刻,辨别正方体能力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充分参与实践,提高对正方体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正方体的特征,学会辨别正方体,并能运用正方体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学会辨别正方体。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正方体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正方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操作法:让学生观察正方体模型,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正方体特征的理解。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正方体模型、正方体图片、正方体纸模型等。

2.学具:学生正方体模型、彩纸、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请大家看看这个立体图形,它有什么特点?你们能给它起个名字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个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正方体的图片和纸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等特征。

同时,教师用语言描述正方体的特征,如“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面积相等;12条棱,长度相等;8个顶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_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_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

第2课时正方体的认识学习内容第2课时:正方体的认识 P20 编写人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教学活动,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和比较,弄清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重难点正方体的特征。

学习难点:长方体、正方体的异同点。

导学流程自主空间一、前置性学习:长方体有一个很可爱的兄弟,长得跟它像极了!猜一猜,它是谁?仔细观察你准备的正方体,你能发现它与长方体哪些地方很像吗?二、独立自主学习:准备一个正方体纸盒,观察后说出你的发现:1、正方体的面:2、正方体的棱:3、正方体的长、宽、高存在什么关系?交流自己的感觉和认识,小组内整理填写书本20页的表格。

三、合作互助学习:1、正方体是由个的正方形围成的图形。

正方体也有条棱,它们的长度。

正方体也有个顶点。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长方体正方体相同点不同点从比较中可以看出,正方体可以看成、、都相等的长方体。

你能画图表示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吗?四、展示引导学习:分小组展示合作互助学习中的疑问和收获。

五、评价提升学习:(一)填空起跑线。

1、正方体和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因此正方体可以看成()、()、()都()的长方体,也可以说正方体是()的长方体。

2、棱长是a厘米的正方体,棱长总和是()厘米。

当a=6厘米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

3、长方体框架根据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把12条棱分成()组,每组有()条。

(二)法官我来当。

1、把正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可以同时看到6个面。

()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长方体六个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36厘米,棱长是3厘米。

()(三)解决问题。

1、计算下面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4cm2、一根长9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厘米 ?3、一个面的面积36平方分米的正方体,它的棱长总和是多少?4、现在有一根150厘米长的铁丝,用这根铁丝焊接成了一个正方体的框架,还剩铁丝6厘米。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第1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理解教学目标:1、 使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 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 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建立图形的表象的过程,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点。

教学准备:人准备一个长方体小纸盒、每个小小组准备一个正方体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 由平面图形引到立体图形。

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让学生说出它的形状,然后把很多这样的纸摞在一起,问学生还是长方形吗?接着电脑演示由面到体的过程,揭示课题:“长方体的理解”。

2、 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立体图形。

让学生用手摸长方体的纸盒的面,使学生感觉它很平,再用两只手握一握长方体的纸盒。

问: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指出它占有一定的空间,像这样占有一定空间的物体的形状就是立体图形 电脑显示若干立体实物)。

问: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什么图形呢?在这里面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呢?3、举例。

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长方体的物体实例。

二、 引导探究1、出示例1:1)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长方体有几个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具,回答上面的问题。

2)抽象图形。

说明:因为我们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所以通常这样画长方体。

师边讲边画长方体的直观图,注意要规范。

)问:实物中长方体的每一个面是什么形?作图时,根据作图的原理除了前面和后面之外,其他各个面都画成了什么形?但实际是什么形?让学生上去指一指,图上哪3个面是我们能直接看到的?另外3个面在哪里?2、 理解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结合直观图逐一向学生介绍棱和顶点,并即时在图中作出标注。

2)同桌学生用手摸长方体纸盒,互相指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正方体》导学案_1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正方体》导学案_1

2.操作:同桌交流,分别说出长方体的棱在哪儿?几条棱可以分别分成几组?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叫做什么?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种特殊的立体图形。

(板书课题:正方体)【新课讲授】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1.想一想。

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在研究时应该从哪方面去思考?(也应该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去考虑)2.合作学习。

学生根据手中的正方体学具,小组合作探究。

3.集体交流。

(1)组: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大小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

(2)组:正方体有12条棱,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相等。

(3)组:正方体有8个顶点。

请学生到讲台前,手指正方体模型,按“面、棱、顶点”的特征有序地数一数,摸一摸,其他同学观察思考。

教师问: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正方体?4.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老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教具。

请学生讨论:它是不是一个长方体?学生充分讨论,集体交换意见。

学生甲组:这个物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乙组:长方体6个面是对面的面积相等,而这个物体是6个面的面积相等,所以我们也认为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丙组:我们组有不同意见,因为我们认为它的6个面虽然都是正方形,不是长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12条棱也包括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面积相等,也包括了相对的面面积相等这些条件,所以我们认为它是长方体。

练习题巩固知识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方体中包含着正方体,用集合圈表示为:教师: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或者叫立方体。

课堂小结:【课堂作业】1.教材第20页的“做一做”。

2.教材第21~22练习五的第4、5、8、9题。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教案-1 正方体的认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教案-1   正方体的认识

5.1 正方体的认识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活动,会叙述正方体的特征。

2.能正确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一、课前小测1.填一填。

形状 数量 特征 面 棱 顶点 面的形状 面积 棱长长方体2.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二、自主探究1.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从正方体的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认真观察正方体的特征。

并把你的观察结果填在表格中。

形体 数量 特征 面 棱 顶点 面的形状 面积 棱长 正方体我知道了由( )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

2.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异同点,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3.先独立想一想再与组内同学交流,最后把你们的发现填入下表中。

形体 相同点 不同点 面 棱 顶点 面的形状 面积 棱长长方体 ( )个 ( )条 ( )个 ( )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 ) 每组互相平行的四条棱的长度( ) 正方体 ( )个 ( )条 ( )个 ( )个面都是正方形 ( )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 )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做一做:(1)正方体有( )个面,( )个顶点,( )条棱,所有的面都是完全相可以把你的发现与同伴交流一下!并按着“面、棱、顶点”有序的摸一摸,数一数。

你还有什么困惑吗?小组内交流一下吧!同的()形,所有的棱长度都()。

(2)正方体可以看作是()、()、()都相等的长方体。

三、课堂达标1.用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动手摆摆看。

2. 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内打上“√”或“×”)。

(1)正方体是特殊的方体,又叫立方体。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9cm,棱长总和是36cm,。

()(3)决定正方体大小的是它的棱长。

()(4)正方体六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5)相交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6)一个正方形的棱长是9cm,棱长总和是36cm,。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它们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并能根据展开图还原出长方体和正方体。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展开图。

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及还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2)教师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

(3)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并尝试根据展开图还原出长方体和正方体。

3. 活动一:认识长方体(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长方体的特征。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展开图,并尝试根据展开图还原出长方体。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长方体的认识。

4. 活动二:认识正方体(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正方体的特征。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展开图,并尝试根据展开图还原出正方体。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正方体的认识。

5. 活动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应用(1)教师出示实物,引导学生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展开图,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第【1】篇〗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人教新课标《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长、宽、高。

3、能比较区别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

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1、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宽、高。

2、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模型;长方体框架。

课前谈话:师:老师听说我们班的孩子是最聪明的,这样,老师课前先和大家玩个游戏——猜相对词。

仔细听,东——,南——,天——,上面——,右面——,前面——。

难不倒大家呀,看来大家真是名不虚传。

老师期待着课堂上大家的精彩表现。

一、新课导入。

1、看,老师带来了一些物品,都认识吧。

如果我不小心触碰到桌子,哪件就不能平稳地摆在那里呢?我就取走它。

如果我还想将剩下的物体分成两类,你会怎样分?(分成长方体和正方体)3、师:这一组叫——长方体,这一组叫——正方体。

(粘贴)他们呀,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我们将再次拜访他们,进一步认识它们。

二、新课教学。

1、长方体的认识。

(1)为什么这些物体在桌子被触碰时依旧能平稳摆放呢?原来秘密藏在它们的面上,你来摸摸?有什么感觉?(光滑平整)你也来摸摸,有何感觉?这些叫做长方体的面。

(出示)长方体有几个面围成的?谁来为我们数数?他指,我们一起说出是哪个面?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评价:我发现他在数的时候做到了一对一对地数,很有顺序,这样就不容易重复或遗漏;如果我们在数的时候能做到按一定的顺序,就不容易重复或遗漏了,谁能能重新试一试吗?)我们把这些一对一对的面叫做相对面。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第【1】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0~11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增强空间观念,发展空间想像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面和棱的特征。

教学准备:(教具)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具各一个、长方体框架一个、课件;(学具)正方体、长方体的物体各一个、土豆和小刀、若干小棒和三通接头。

教学过程:一、切物成形,导入新课。

学生动手切土豆。

切第一刀,认识“面”。

切第二刀,认识“棱”。

切第三刀,认识“顶点”。

继而通过屏幕演示,将土豆切成一个长方体。

二、循序渐进,探究特征。

1.自主观察,了解“面”、“棱”、“顶点”的数量。

(1)独立数一数长方体“面”、“棱”、“顶点”的数量。

(2)交流结果和数法。

知道: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3)提出研究角度:这堂课将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继续研究长方体。

2.渐次展开,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动手操作,探究“棱”的特征。

①活动提示。

●材料说明:材料中配有颜色不同的小棒和连接小棒的接头。

●学会合作: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一个长方体框架。

●自主探究:仔细观察完成的作品,结合活动单在小组内交流你的发现。

②动手操作。

③汇报交流。

在操作交流中发现: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直觉判断,认识直观图。

①初步认识。

相机出示直观图(见右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面”和“棱”。

②直觉判断。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2课时——正方体的认识(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2课时——正方体的认识(无答案)

正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想、操作、推理、探索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索正方体关于面、棱、顶点的特征,理解长、宽、高的含义。

2、立足想象与操作,自主探索并发现顶点、棱、面之间的关系,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3、在自主探索正方体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严谨、公正的数学思想。

【重难点】自主探索正方体的特征,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教材第18页例3,再结合预习案二次回顾教材并试独立完成预习案的相关内容。

2、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并做好标记。

预习案一、预习自学1、正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2、正方体的6个面(),12条棱()。

3、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围成的立体图形,所有棱长度()。

二、预习自测1、判断。

①用4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能拼成一个正方体。

()②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我的疑惑:探究案【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独立完成探究案,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用红笔做好标记.错误用蓝笔订正。

长方体正方体相同点都有()个面,()条棱,()个顶点不同点1、()的面相等2、()的棱长度相等1、()个面相等2、()条棱长度相等小结: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所以正方体是()的长方体。

用集合图来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探究二: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长5cm、宽4cm、高3厘米的长方体框架。

如果用它围成一个正方体框架,它的棱长是多少厘米?我的收获:。

XX年五下数学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DOC范文整理】

XX年五下数学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DOC范文整理】

XX年五下数学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课题:正方体的认识学习目标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形成正方体的概念。

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作操作,培养探索与抽象概括的能力。

学习重点正方体的特征。

学习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一、自主学习快乐导航长方体的特征是:长方体有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个顶点。

自学自研认真阅读教材第20页。

准备一个正方体模型,观察:正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用上下、前后、左右标在正方体的面上,然后沿着棱剪开,比一比,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

用尺量一量,正方体的棱长度相等。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正方体是由个的正方形围成的图形。

正方体也有条棱,它们的长度。

正方体也有个顶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形体相同点不同点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积棱长长方体正方体从比较中可以看出,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即:正方体可以说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用图表示为。

三、过关检测:填空: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棱长总和是厘米。

正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6个面的面积,12条棱的长度,它是特殊的体。

长方体框架根据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分成组,每组有条。

判断:长方体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长方体六个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四、拓展延伸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的长方体。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棱长之和是,当a=6厘米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用72厘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的框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五、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愉悦指数六、作业布置《作业本》P14、15。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篇1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掌握各自特征和内在联系。

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师:我们学过哪些基本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2.出示一张纸。

师: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果把这样大小的许多纸重叠在一起,你们看,是什么形状?(长方体)3.师:在日常生活中,长方体形的物体我们常见到,如保健箱、粉笔盒等等,你们能说出一些来吗?(砖、墨水瓶盒子、教科书……)师: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联系很多,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很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二、示范操作,认识面、棱、顶点1.拿出一根萝卜,用刀切一刀,要求学生观察并且动手摸一摸切出的面。

在学生感受的基础上,告诉学生这叫做“面”。

2.将切出的萝卜平面朝下,再垂直切一刀,取出其中的一块,出示给学生看。

师:这块萝卜有几个面?两个面相交的边叫什么呢?(棱)3.继续切,把萝卜一面平摆在桌面上,再垂直切一刀,出现了一个新情况,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有几个面,有几条棱。

师: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师:刚才我们通过切萝卜的活动认识了物体的面、棱、顶点。

4.教师出示长方体模型,学生取出长方体实物,进行观察,并且摸一摸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然后回答:一个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三、认识长方体1.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手中的长方体实物,并自学课本,同时在黑板上出示下列自学题:(1)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哪些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2)长方体有几条棱?哪些棱的长度相等?(3)长方体有几个顶点?2.讨论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简要板书。

(1)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正方体的认识
学习内容第2课时:正方体的认识 P20 编写人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教学活动,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和比较,弄清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重难点正方体的特征。

学习难点:长方体、正方体的异同点。

导学流程自主空间一、前置性学习:
长方体有一个很可爱的兄弟,长得跟它像极了!猜一猜,它是谁?仔细观察你准
备的正方体,你能发现它与长方体哪些地方很像吗?
二、独立自主学习:
准备一个正方体纸盒,观察后说出你的发现:
1、正方体的面:
2、正方体的棱:
3、正方体的长、宽、高存在什么关系?
交流自己的感觉和认识,小组内整理填写书本20页的表格。

三、合作互助学习:
1、正方体是由个的正方形围成的图形。

正方体也有条
棱,它们的长度。

正方体也有个顶点。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
长方体正方体
相同点
不同点
从比较中可以看出,正方体可以看成、、都相等的长方体。


能画图表示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吗?
四、展示引导学习:
分小组展示合作互助学习中的疑问和收获。

五、评价提升学习:
(一)填空起跑线。

1、正方体和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因此正方体可以看成()、()、()都()的长方体,也可以说正方体是()的长方体。

2、棱长是a厘米的正方体,棱长总和是()厘米。

当a=6厘米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

3、长方体框架根据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把12条棱分成()组,每组有()条。

(二)法官我来当。

1、把正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可以同时看到6个面。

()
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3、长方体六个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36厘米,棱长是3厘米。

()
(三)解决问题。

1、计算下面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4cm
2、一根长9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厘米 ?
3、一个面的面积36平方分米的正方体,它的棱长总和是多少?
4、现在有一根150厘米长的铁丝,用这根铁丝焊接成了一个正方体的框架,还剩铁丝6厘米。

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素材积累】
1、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摘这广漠的荒
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2、抬眼望去,雨后,青山如黛,花木如洗,万物清新,青翠欲滴,绿意径直流淌摘心里,空气中夹杂着潮湿之气和泥土草木的混合气味,扑面而来,清新而湿热的气流迅疾钻入人的身体里。

脚下,雨水冲刷过的痕迹跃然眼前泥土地上,湿湿的,软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