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合集下载

4.6.2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导学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 人教版

4.6.2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导学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 人教版

4.6.2 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的方法,能把分数化成小数。

2、会进行小数和分数的大小比较。

重点:掌握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的方法,能把分数化成小数,会进行小数和分数的大小比较。

难点:掌握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的方法,能把分数化成小数,会进行小数和分数的大小比较。

一、自学释疑与你的父母一起算一算、化一化。

把分数化成小数。

(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10017 253 75 53 207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前面我们探究了小数化成分数,你能把分数化成小数吗?①怎么做?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小数,可以直接去掉分母,看分母中 1 后面有几个零,就在分子中从最后一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试一试:把10072化成小数。

07.210072把109、10013 、100021 化成小数。

②分母不是10、100、1000… …的分数化小数,要用分母去除分子;除不尽的,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把257化成小数。

方法一:把257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转化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改写成小数。

方法二: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出小数。

探究点二、 怎样能较快地把分数化成小数?①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②这样转化的依据是什么? 把分数化成小数要注意什么?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除不尽时,要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③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除不尽时,要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④你知道吗?课堂小结: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课3的倍数的特征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课3的倍数的特征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课3的倍数的特征导学案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课3的倍数的特征导学案第【1】篇〗学习内容3的倍数的特征(教材第10页的内容及教材第11页操练三的第3~6题)第 1 课时课型新授学习方针1.使学生经过调查、猜测、验证、了解并把握3的倍数的特征。

2.引导学生学会判别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3.培育学生剖析、判别、概括的才能。

教育要点了解并把握3的倍数的特征教育难点会判别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教具运用课件教育办法二次备课教育进程【温习导入】1.学生口述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

2.操练: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324 153 345 2460 986 756教师:看来同学们关于2、5的倍数现已把握了,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个位就行了?这节课,咱们就一同来研讨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新课教育】1.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算一算:先找出10个3的倍数。

3×1=3 3×2=6 3×3=93×4=123×5=15 3×6=183×7=213×8=24 3×9=273×10=30……调查: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个位就能判别呢?(不能)发问:假如教师把这些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进行互换,它仍是3的倍数吗?(让学生着手验证)12→21 15→5118→81 24→42 27→72教师:咱们发现互换方位后仍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有什么微妙呢?(以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评论,然后报告)报告:假如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是3的倍数。

3.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数是3的倍数呢?21054 216 129 9231 9876小结:从上面可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假如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便是3的倍数。

(板书)4.比一比(一组笔算,另一组用规则核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

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

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三、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1、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二)情感态度: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

四、课时划分:2课时1、观察物体。

1课时2、练习二。

1课时第1课时观察物体1 学习内容观察物体P2例1例2 练习一1、2、3题编写人学习目标能够辨认从各个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发展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难点能够辨认从各个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导学流程自主空间【独立自主学习】1、准备5个小正方体学具;2、自学课本P2例1、例2内容。

按要求摆一摆3、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么观察物体的?【合作互助学习】1、摆一摆、看一看:课堂上,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按照试着按课本P2的例1的(2)的要求摆一摆、看一看,通过观察、体验自己的猜测、判断是否正确?2、猜一猜、摆一摆:小组合作猜测课本P2例2的3个形状可能有哪些摆法?试着用小正方体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你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不是这样的?3、摆一摆、画一画:让学生根据头脑中已有的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这些立体图形所得到的形状表象,结合物体的位置关系,判断你所说的形状是在物体的什么位置观察的?画出你看到的图形的形状。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导学案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导学案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导学案第【1】篇〗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长方体的体积(一)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长方体的体积” , 这节课是这个单元的第三课时,它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理解了体积概念和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圆柱和圆锥体积的基础,而且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对象:本班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较强的合作学习能力,已经深入的理解了体积概念和体积单位,并会用数体积单位、拼摆和分割的方法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所以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看、摆、比、议等系列活动完成对新知的探索。

但是学生初次接触立体图形体积,所以对公式的推导会有一定困难。

(三)教学环境:为了指导学生顺利地探索新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我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鉴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三个方面:(一)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发现规律,理解和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

(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猜想——验证”的过程,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进一步掌握分析和概括的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关系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发现数学兴趣,进一步增强与人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探究、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难点: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两个长方体实物,问:同学们,哪个长方体的体积大?接着出示两个体积相近的长方体,问:它们呢?教师适时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清晰地展示分割过程,这时遇到了新问题:长有余数,这时告诉学生们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这几个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了思维的动力,此处多媒体课件的分割过程更是逼真地呈现了新知和旧知的矛盾,使学生在思维和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时进入新课。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目录目录 (1)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3)第一单元 (3)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 (3)第二课时旋转 (5)第三课时欣赏设计导学案 (7)第二单元导学案 (8)第一课时因数和倍数 (8)第二课时因数和倍数 (10)第三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 (12)第四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 (14)第五课时质数和合数 (16)第六课时复习课导学案 (18)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20)课题:第一课时:长方体的认识 (20)第一课时::正方体的认识 (2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4)体积和体积单位 (26)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8)容积和容积单位间的进率 (30)容积和容积单位练习 (32)第三单元分数 (34)分数的意义 (3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6)真分数和假分数 (38)约分 (41)最小公倍数导学案 (43)通分 (45)分数和小数互化 (46)第四单元分数加减 (48)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 (48)同分母加减法2 (50)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二) (5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55)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58)异分母加减法 (61)异分母加减法 (64)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66)第6章统计众数 (68)第6章复式折线统计图 (70)反思:学生要区分清楚几种统计图的不同。

条形统计图:可以直接看出数据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数据的多少还能表示数量间的增减变化。

扇形统计图可能表示部分与总量之间的关系。

(72)《复式折线统计图》(第2课时) (73)《打电话》(第1课时) (75)《找次品》(第1课时) (78)《找次品》(第2课时) (81)《总复习》 (84)复习因数和倍数 (85)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86)《总复习》(第3课时) (87)《总复习》(第4课时) (88)《总复习》(第5课时) (89)《期末综合实力评价》(第1课时) (90)《期末综合实力评价》(第2课时) (92)《期末综合实力评价》(第3课时) (95)《期末综合实力评价》(第4课时) (98)《期末综合实力评价》(第5课时) (101)《期末综合实力评价》(第6课时) (104)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一、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课时 3的倍数的特征》精品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课时 3的倍数的特征》精品导学案

第4课时 3的倍数的特征
师生共同讨论探究。

【评价提升学习】
1、哪个灯笼上的数是3的倍数,请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18 33 192 1303
2、填空。

(1)一个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在45,63,51,84,102,207,96中,是3的倍数的数有(),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的数有()。

(3)有一个三位数76□,在□里至少填上(),这个三位数就是3的倍数。

(4)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

3、在下面每个数中的□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请在()里写出符合要求的所有数字。

30□() 8□16()
61□7() 208□()
5□() 2□9()
36□() 13□5( )
学案整理:
本节课我学会了:
还有疑惑的问题是:
学生励志寄语:
人生,想要闯出一片广阔的天地,就要你们努力去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勤奋刻苦、充满自信的过好每一天,雏鹰总会凌空翱翔。

只有一个的知识、阅历、素质、修养达到足够的积淀时,オ能真正做到不说张扬之语,不干张扬之事,处于低谷不颓废,過到困难不退缩,一帆风顺不得意,
成绩面前不炫耀,永远保持着踏踏实实,平平常常的生活态度和格调。

以成熟,豁达,自信,睿智处世做事。

就가定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广阔的天地。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导学案(2)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导学案(2)

第20课时整理和复习
制定学习计划有什么好处?
一、计划是实现目标的蓝图。

目标不是什么花瓶,你需要制定计划,脚踏实地、有步骤地去实现它。

通过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使自己达到目标,也使自己明确每一个任务的目的。

二、促使自己实行计划。

学习生活是千变万化的,它总是在引诱你去偷懒。

制定学习计划,可以促使你按照计划实行任务,排除困难和干扰。

三、实行计划是意志力的体现。

持实行计划可以磨练你的.意志力,而意志力经过磨练,你的学习收获又会更一步提升。

这些进步只会能使你更有自信心,取得更好的成功。

四、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形成。

按照计划行事,能使自己的学习生活节奏分明。

从而,该学习时能安心学习,玩的时候能开心地玩。

久而久之,所有这些都会形成自觉行动,成为好的学习习惯。

五、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时间浪费。

合理的计划安排使你更有效的利用时间。

你会知道多玩一个小时就会有哪项任务不会完成,这会给你带来多大的影响。

有了计划,每一步行动都很明确,也不要总是花费心思考虑等下该学什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导学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导学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导学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猜测、验证等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优化思想,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学习用图形,符号等直观方式清晰、简明的表示数学思维的过程,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优思想教学难点:观察归纳找次品的最优策略课前交流:师: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考考大家的眼力,看看谁的眼力最棒?师:请不同。

生:(回答)师:咦,怎么回事?生:不好确定......师:刚才这位同学分析的很对,从外观上看,它们一模一样,可实际上其中有一瓶少了3片,在生产生活当中我们把这种不合格的产品称为“次品“,那当遇见次品时需要把它找出来吗?生:需要。

师:大家的声音里感觉少点什么,请看大屏幕(播放航天飞机事故).-师:看完后你想说点什么?生:次品的危害很大......师:再问大家一次,当有次品的时候要不要把它找出来?生:要。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声中老师感受到大家的社会责任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找次品》(板书)(宣布上课)师:大家请看课题,你希望从这节课的学习中了解到什么?生:找次品的方法,如何最快找到次品。

师:那我们带着这样的学习目标咱们开始今天的学习,一、探究新知(一)探究2和3师:这两瓶钙片,谁有办法找出其中的次品?生:掂一掂,数一数。

生:可以用天平师:天平咱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了,天平长什么样?谁能用身体模仿一下?生:用身体模仿师:多么美丽的一架天平啊,那么如何用天平找出其中的次品呢?谁来当天平给大家找一找?生:天平两端各放1瓶,哪边轻就是次品。

师:你把钙片分成了几份?生:两份。

师:天平这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生:(用身体表现出倾斜)师:次品在哪里?指一指师:如果次品多了几片呢?生:哪边重就是次品。

师:需要称几次?生:1次师:看来从两瓶里找次品,只需要称1次就一定能找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课题观察物体(1)
课时第一单元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1、我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我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3、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学习方法五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四步:学、交、练、导
学习重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学习难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准备ppt、学案
师导案生学案
自主学习︵约7 分钟︶
学生在个人理解教材
的前提下,独立完成,落实
自主学习的任务。

同时,教
师要适时地对学生预习作
出方法指导、信心鼓励和时
间要求。

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

展示不同的摆法。

合作探究︵约10分钟︶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
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
去,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
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
让学生合作探究。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
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
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
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
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
图):
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
可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汇报展示︵约10分钟︶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
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
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
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
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学生展示交流得出摆放的规律:
先照图用三个小正方体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然后余
下的一个正方体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都可让正视图
保持不变。

如果摆在前边,从正面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必须与
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如果摆在后边,从正面不能看到
这个正方体,它既可以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也可以
不对齐着摆。

达标检测︵约7 分钟︶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
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
情况,并作出评价。

二是教
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
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
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
解。

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拓展延伸︵约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
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
正。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观察物体(1)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课题观察物体(2)
课时第一单元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2、我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学习方法五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四步:学、交、练、导
学习重点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学习难点能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来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准备ppt、学案
师导案生学案
自主学习︵约7 分钟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
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
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
动手操作,并把学、思、疑、
问连结在一起,边学边解决
一些问题。

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如下图:
请你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

合作探究︵约10分钟︶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
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
去,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
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
让学生合作探究。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
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
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
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
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根据教材第2页例2,小组合作操作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
体图形。

汇报展示︵约10分钟︶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
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汇报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

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
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根据左面图形确定
最后的立体图形。

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
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达标检测︵约7 分钟︶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
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
情况,并作出评价。

二是教
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
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
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
解。

1、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一第
3、6、7题。

拓展延伸︵约6 分钟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
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
正。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2)
先摆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摆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确定立体图形。

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课后反思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