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邓中甲教授《方剂学》讲稿
方剂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邓中甲教授主讲目录01、绪言、总论02、发展简史03、第二章方剂与治法、第一节治法概述04、总论:方剂与治法(二)05、吐法的适应症特点、和法定义06、和法常用分类、消法定义07、消法和下法在适应症方面的区别08、方剂的配伍(一)09、方剂的配伍(二)10、方剂的基本结构(一)君臣佐使11、方剂的基本结构(二)、方剂的组成、药味与药量的变化12、剂型更换的变化13、总论小结。
各论、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麻黄汤14、麻黄汤(二)、桂枝汤(一)15、桂枝汤(二)、九味羌活汤(一)16、九味羌活汤(二)、香苏散17、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止嗽散18、止嗽散(二)。
第二节:辛凉解表、银翘散(一)19、银翘散(二)、桑菊饮、麻杏石甘汤20、麻杏石甘汤(二)、越婢汤、柴葛解饥汤。
第三节:扶正解表、败毒散(一)21、败毒散(二)、参苏饮、麻黄附子细辛汤(一)22、麻黄附子细辛汤(二)寒下:大承气汤23、各论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法、大承气汤及附方24、温下法、温脾汤、大黄附子汤。
第三节:润下法、麻子仁丸、济川煎(一)25、济川煎(二)、第四节:逐水、十枣汤。
第五节:攻补兼施、黄龙汤26、第三章:和解剂、第一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一)27、大柴胡汤(二)、蒿芩清胆汤。
第二节:调和肝脾、四逆散(一)28、四逆散(二)、逍遥散(一)29、逍遥散(二)、痛泻要方(一)30、痛泻要方(二)第三节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及附方第四章清热剂清气分热白虎汤31、竹叶石膏汤。
第二节:消营凉血、消営汤及附方、犀角地黄汤32、第三节: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凉隔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33、仙方活命饮(二)第四节:清脏腑热、导赤散、龙胆泻肝汤(一)34、龙胆泻肝汤(二)、左金丸、苇茎汤、泻白散、清胃散(一)35、清胃散(二)、玉女煎、葛根芩连汤、芍药汤(一)36、芍药汤(二)、白头翁汤小结第五节清虚热、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当归六黄汤(一)37、当归六黄汤(二)第五章:袪暑剂、治法特点、香薷散、新加香薷饮38、清暑益气汤。
方剂与中成药第一章-第二章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38
臣药的加减:改变了君臣配伍关系,必然使 方剂的功用发生根本变化。
例如:三拗汤,即麻黄汤去桂枝,主治风寒 束肺的咳喘。
麻黄加术汤,即麻黄汤原方加白术12g,治 疗痹证初起。
精选课件ppt
39
2、药量加减变化--药味不变,药量增减。若
影响原方的配伍关系则功用、主治随之而 变。
用药相同,用量不同,其药力则有大小之 别,从而改变了君臣地位及其配伍关系, 必然使方剂的功用发生根本变化。
收集价廉、易得,有效的民间单方、验方 首次将中成药列专章论述,第一次使用 “成剂药”这一名词术语
精选课件ppt
11
三、隋唐时期 1.《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孙思
邈 --唐代 ) 第一次提出丸剂宜采用蜡密封包裹防潮 2.《外台秘要》(王焘--唐代) 使用了进口药材
汇粹汉至唐名家医方,为研究唐以前方剂 学的宝贵资料
桂枝茯苓丸 瘀阻胞宫证
九味羌活丸 内伤杂病 催生汤 临产催生
精选课件ppt
41
• ①药味增减、用量增减都会改变方剂的君 臣配伍关系,从而导致功用、主治的改变。
• ②剂型不同也会引起药力和性能的改变, 其药力有峻有缓,主治病证则有轻重之别。
精选课件ppt
42
小结
➢方剂、中成药的概念。 ➢方药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方书
精选课件ppt
4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方剂与中成药的概念及 任务
方剂的概念 方:药方、处 剂:调配、调和 原义:药物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组合成方。
方剂是在辨证审因确立治法之后,选择适 当的药物,遵循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 法,妥善配伍而成。
精选课件ppt
5
精选课件ppt
教案方剂与治法
方剂的主要药物配伍改变后,往往会直接影响到该方的主要作用。
(3)药量的改变
小承气汤大黄大黄枳实厚朴
枳实120克3枚60克荡热攻实,主治
厚朴三物汤厚朴(主药)阳明腑实
120克5枚240克行气通便
主治气滞腹部胀满便秘之证
用实例来验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
教案用纸年月日
(4)剂型更换
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药露、茶剂、锭剂、灸剂、条剂、线剂、浸洗剂、熏剂、生药、导法
麻君药――麻黄、辛温,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发肺气以平喘逆。
黄臣药――桂枝、辛甘温,温经和营,解肌散寒,助麻黄发汗解表。
汤佐药――杏仁、若温,降肺气以助麻黄平喘。
使药――灸甘草-甘温,调和诸药,并制麻桂之温燥(缓和药性)。
3.方剂的灵活应用――病症、体质、年龄、季节、方土习惯
(1)药味增减的变化
一般指一个方剂在主证、主药未变的情况下,随着次要症状或兼挟证的不同,增减其次要药味,以适应新的病情的需要,故又称随证加减。
教案用纸年月日
两热相配,一清一渗,对肝阳上亢的头昏头痛,目赤肿痛,口苦胁痛,都可应用,或下焦湿热引起的小便赤涩淋痛,妇女湿热带下之症,也可应用。
(3)减缓药物毒副反应
甘遂――苦寒有毒,为泻水逐饮要药,其逐水之力猛,且有毒性,不利于人体
大枣――缓和峻药泻下和毒性
2、常用的配伍形式
(1)相辅相成的配伍
丁香――辛温,暖胃温肾
2.组成原则
君药――针对病因/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
辅药――协助和加强主药功能、增强疗效
佐药――协助主药治疗兼症,标本同治(正佐)
制约主药的偏性-安全用药(反佐)(佐制)
使药――引导药物直达病所(引经药)
中医方剂学第2章泻下剂详解
大黄牡丹汤
辨证要点
运 用
本方为治疗肠痈初起的常用方。对于早期未 成脓者,确有消痈散结之功;脓已成者,也 可加减运用。但无论脓未成还是已成未溃, 均应以实证热证为主。 临床应用以右下腹疼痛拒按,舌苔黄腻,脉 滑数为辨证要点。
大黄牡丹汤
加减变化
若热毒较重,加蒲公英、金银花、败酱草; 若血瘀较重,加赤芍、乳香、没药等; 现代研究:具有抑菌作用(葡萄球菌,大 肠杆菌)。促进肠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作 用。
泻下剂
二、分类与适应证: 1. 寒下 — 攻下积滞,荡涤实热; — 里热积 滞证;(大承气汤) 2. 温下 — 温下寒积; — 里寒积滞证; ( 温脾汤) 3. 润下 — 润燥滑肠,缓下通便;— 津亏肠燥 之便秘证;(麻子仁丸) 4. 逐水— 攻逐水饮,消除水积; — 水饮壅积 于里之实证;( 十枣汤) 5. 攻补兼施 — 泻下通便,扶助正气;— 里实 积滞,正气亏虚证; ( 黄龙汤)
〖典型病案〗 曹××,男,40岁。 • 主诉:大便秘结多年。 • 病史:大便常年5日1行,干燥难解,甚 是费力。伴脘腹隐痛不舒,遇冷更甚,得 温按则舒。望其唇面,皆呈青苍之色。 脉沉弦而缓。
• 诊断:冷积便秘。 • 方药:温脾汤加味。炮附子12克,干姜6克, 党参10克,白术15克,生大黄6克,炙甘草6。 服药后大便自利,脘腹舒适,继服2剂。便秘 基本缓解。偶有腹痛大便不畅,即自服附子 理中丸数日,诸症即逝。 • 按语:本患者为搬运工人,饥饱失常,餐风 饮冷在所难免,胃肠功能差,且病情已久, 舌苔、脉象均辨为脾阳不足,冷积内停之便 秘证,处以温里攻下之温脾汤,正与证相符, 故使病证得以痊愈。
方解
大承气汤
相 须 为 用
•君:大黄— 苦寒泄热,荡涤肠胃邪热积滞 长于 泻下通便,治疗主要症状 推荡之功 •臣:芒硝— 咸寒泻热,软坚润燥通便。使坚结的粪便 变软以利于大黄发挥泻热荡积推陈致新之效 ·黄、硝相须为用,清泻热结力强,燥、实并治。
(完整版)方剂学考试重点归纳
方剂学讲稿绪言1、什么是方剂?方----治疗方法;剂----剂型、剂量。
通过辨证,决定治法,选用药材,按照一定的组方原则配伍组合,拟定每一药的用量制成一定的剂型,就是方剂。
也称处方或汤头。
2、什么是方剂学?方剂学是研究并阐明治法和方剂的理论及其运用的一门学科。
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
第一章方剂学发展简史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具有悠久而长远的历史,其发展轨迹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
学习和了解方剂学的发展过程,对于中医药专业的学生或有志于从事中医研究及临床的工作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一部方书,在这本据推断至少是公元前三世纪末秦汉之际的抄本。
明代的《普济方》,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方剂巨著。
第二章方剂与治法第一节治法概述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第二节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组成后,它的功用、主治必须而且一定是与治法相一致的。
概括起来说,治法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体现,即“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即是法”。
第二节常用治法清代程钟龄将诸多治法概括为“八法”,他在《医学心语》中说:“论病之原,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
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
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1、汗法2.吐法3.下法4.和法5、清法6.温法7.消法8.补法第三章方剂的分类清·汪昂著《医方集解》开创了新的功能分类法。
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第一节方剂的配伍目的1,增强药力2.产生协同作用3.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的发挥方向4.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5.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第二节方剂的基本结构方剂的基本结构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素问-至真要大论》里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
这里的君、臣、佐、使说的就是方剂的基本结构。
因此方剂的基本结构就是指方剂是由君、臣、佐、使这四类具有不同作用的药物配伍组合而成。
中医学(第9版)PPT课件 中篇 第二章 方剂
中医学(第9版)
二、方剂的组成及变化
(二)组成变化
2. 增减药量
➢ 方剂的药物组成虽然相同,但其用量各异,致使方剂的配伍关系及功用、
主治亦不相同。
中医学(第9版)
二、方剂的组成及变化
(二)组成变化
3. 剂型变化
➢ 同一方剂,若剂型不同,其作用亦有大小与缓峻之别,在主治病情上亦有
肠胃不和等证的方剂,称为和解剂。
➢ 分类及适应证
和解少阳剂——邪在少阳 调和肝脾剂——肝气郁结,肝脾失调 调和脾胃剂——肠胃气和失调
中医学(第9版)
五、和解剂
主治 辨证要点
病机
小柴胡汤、逍遥散
小柴胡汤
逍遥散
少阳证
肝气郁结,血虚脾弱之月经不调证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两胁作痛,目弦,食少体倦,舌淡, 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 脉弦细而虚 薄白,脉弦
白芍 养血敛阴,柔肝缓急
经要药
佐:白术、茯苓 健脾益气,资营血生化又
佐:半夏、生姜 和胃降逆止呕
实土以御木乘
人参、大枣 益气健脾,扶正祛邪
薄荷 疏达肝气,助柴胡以解肝郁
使:炙甘草 助参、枣扶正,并调和诸药
烧生姜 温胃和中
使:炙甘草 配白芍以养阴缓急止痛;益气
和中调药
中医学(第9版)
六、消导剂
➢ 概念:凡以消食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食健脾,除痞化积等作用,以治疗食积停滞的
中医学(第9版)
三、祛湿剂
➢ 概念: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作用,治疗水湿为病的方
剂,称祛湿剂。
➢ 分类及适应证
芳香化湿剂——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证 苦温燥湿剂——湿困脾胃之证 淡渗利湿剂——水湿停留水肿等证 清热化湿剂——湿热俱盛或湿从热化之证 温阳化湿剂——湿从寒化,阳不化水之证
爱爱医资源-《方剂学》邓中甲讲稿
方剂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邓中甲教授主讲目录01、绪言、总论02、发展简史03、第二章方剂与治法、第一节治法概述04、总论:方剂与治法(二)05、吐法的适应症特点、和法定义06、和法常用分类、消法定义07、消法和下法在适应症方面的区别08、方剂的配伍(一)09、方剂的配伍(二)10、方剂的基本结构(一)君臣佐使11、方剂的基本结构(二)、方剂的组成、药味与药量的变化12、剂型更换的变化13、总论小结。
各论、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麻黄汤14、麻黄汤(二)、桂枝汤(一)15、桂枝汤(二)、九味羌活汤(一)16、九味羌活汤(二)、香苏散17、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止嗽散18、止嗽散(二)。
第二节:辛凉解表、银翘散(一)19、银翘散(二)、桑菊饮、麻杏石甘汤20、麻杏石甘汤(二)、越婢汤、柴葛解饥汤。
第三节:扶正解表、败毒散(一)21、败毒散(二)、参苏饮、麻黄附子细辛汤(一)22、麻黄附子细辛汤(二)寒下:大承气汤23、各论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法、大承气汤及附方24、温下法、温脾汤、大黄附子汤。
第三节:润下法、麻子仁丸、济川煎(一)25、济川煎(二)、第四节:逐水、十枣汤。
第五节:攻补兼施、黄龙汤26、第三章:和解剂、第一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一)27、大柴胡汤(二)、蒿芩清胆汤。
第二节:调和肝脾、四逆散(一)28、四逆散(二)、逍遥散(一)29、逍遥散(二)、痛泻要方(一)30、痛泻要方(二)第三节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及附方第四章清热剂清气分热白虎汤31、竹叶石膏汤。
第二节:清营凉血、清营汤及附方、犀角地黄汤32、第三节: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凉膈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33、仙方活命饮(二)第四节:清脏腑热、导赤散、龙胆泻肝汤(一)34、龙胆泻肝汤(二)、左金丸、苇茎汤、泻白散、清胃散(一)35、清胃散(二)、玉女煎、葛根芩连汤、芍药汤(一)36、芍药汤(二)、白头翁汤小结第五节清虚热、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当归六黄汤(一)37、当归六黄汤(二)第五章:袪暑剂、治法特点、香薷散、新加香薷饮38、清暑益气汤。
初级中药士考试《方剂学》章节讲义:概述
初级中药士考试《方剂学》章节讲义方剂学——概述细目一方剂与治法方剂,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按照组方原则,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妥善配伍而成的,俗称“处方”。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方法。
要点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方从法出”。
治法是指导临证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治法是方剂的理论根据,方剂是治法的具体体现。
要点二常用治法中医学的治法极为丰富,目前一般将诸多治法概括为“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方法。
1.汗法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开泄腠理、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外感六淫之邪由肌表随汗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外感风寒或风热表证,麻疹初起疹出不透,水肿腰以上肿甚,以及疮疡、痢疾、咳嗽、疟疾而有寒热表证者。
2.吐法吐法是通过催吐,使体内有形之邪随吐而出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痰涎、宿食或毒物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急需去除的病证。
因吐法易损胃气,故体虚气弱,孕妇或新产之后,均当忌用或慎用。
3.下法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泻下二便,以祛除体内有形实邪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胃肠有实邪阻结,大便不通,或泄泻不爽,以及瘀血、结痰、积水肿胀等证。
4.和法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证。
5.温法温法是通过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等作用,使在里之寒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中焦虚寒,寒饮内停,阳气衰微,以及寒凝经脉等里寒证。
外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6.清法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热在气分、热在营血、热在脏腑,以及虚热等里热证。
7.消法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作用,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有形实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疗方法。
方剂与治法
八法学习要求
1、定义 2、适应病证 3、常用分类 4、使用注意
汗法
1、定义: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
气等作用,使在表之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 法。
2、适应病证: 表证
风湿痹证 麻疹初起,疹发不畅 水肿初起,腰以上肿甚 疮疡初起而有寒热表证
❖ 注意:所谓“汗法”不应单纯地理解为发汗的方法,
中药和西药的区别
❖ 1、组成:中药多由数味中药组成,有效成分大部分不 清晰;西药一般是单一成分或是几种明确的组方化学 成分;
❖ 2、副作用:中药取自天然,副作用相对较小,但是由于 成分复杂,有很多是至今不明的;而西药由于成分单一, 相对容易研究,所以副作用的标示较明显;
❖ 3、疗效:至于疗效快慢与好坏,完全在于用药的合理 性与不同疾病的用药选择;用得好,感冒用中药治疗,疗 效一样快,也一样能快速治标和治本(标本兼治);
(三)、多体系性
病机的多体系特点决定了治法的多体系特点
脏腑辨证--脏腑治法体系 六经辨证--六经治法体系 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治法体系 气血津液辨证辨证--气血津液辨证治法体系
治法概述
三、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 从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论:治法源于方剂 ❖ 从辨证论治看: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
* 方剂是中医根据临床病证的特点,在辨证审因、确 定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具有特定疗效 的药物加以组合,并酌定剂量、剂型及用法而成。
*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中药材按照规定 处方和标准制成随时可以取用,具有一定剂型的成 品药。
方剂与中成药均是中医运用中药防治疾病的主要形 式,但二者是有区别的。
温法
1、定义:通过温里祛寒的方法,使在里之寒邪得以
《方剂学》方解
绪言一、“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1、方剂,是在治法的指导之下,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方剂的组成原则配伍而成。
2、方剂学,是研究并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运用的一门学科。
一、方剂与治法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1)治法来源于方剂;(2)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3)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2、常用的治法: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将常用治法概括为“八法”,即汗、和、下、消、吐、清、温、补。
体现各法的代表方剂如下:(1)汗法——解表剂(2)和法——和解剂(3)下法——泻下剂(4)消法——行气、活血祛瘀、祛湿、祛痰、消导化积、驱虫剂等(5)吐法——涌吐剂(6)清法——清热剂(7)温法——温里剂(8)补法——补益剂三、方剂的组成1、组成原则:君、臣、佐、使。
(1)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在方剂中不可缺少。
(2)臣药: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或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②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其峻烈之性的药物;③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①引经药;②调和药。
2、组成变化:(1)药味加减的变化(2)药量加减的变化(3)剂型更换的变化各论1解表剂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使用解表剂时应注意:①不宜久煎;②温覆;③微汗为佳;④表里同病者,或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⑤若表邪入里,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或吐泻失水者,禁用。
1.1辛温解表麻黄汤[方解]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麻、桂相伍,(君)桂枝——助麻黄发汗散邪,温经止痛。
有峻汗之功。
(臣)杏仁——降利肺气,合麻黄一宣一降以增平喘之力。
(佐)甘草——调和药性,缓麻、桂峻烈之性。
中医方剂和治法
适应范围:食积、气滞、瘀血、水湿内停、痰饮、虫积等。
理论依据:“坚者消之”、“结者散之”、“逸者行之”
使用注意:消法与下法的区别
8、补法
概念: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的气血阴阳,以恢复人体正气 的一种治法。
适应范围:虚证
理论依据:“虚则补之”、“损者益之”
使用注意:补法虽也可以间接收到祛邪的效果(扶正以助
适应范围:里热证
理论依据:“热者寒之”
使用注意:1、火热易伤津液,清法常与补阴药同 用;2、清法的药物多为苦寒,易伤阳气和胃气, 不宜常用。
7、消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概念: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
虫等作用,使气、血、痰、食、水、虫等积聚而成的有形 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从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治法是在大 量使用方剂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后于 方药形成的一种理论概括。 当治法理论形成之后就成为遣药组方和成 药使用的指导原则。 两者是辩证统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治 法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体现,概 括为法随证立,方从法出,方以药成。
4、和法 概念: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祛除病 邪,调整机体,辅助正气,使表里、寒热、虚实、 上下、脏腑、气血调和的治疗方法。
适应范围:邪在少阳、疟疾、寒热不和、虚实不 和、脏腑不和(肝脾不和、肝胃不和)、气血失 调等。
理论依据:“寒热并用谓之和,补泻合剂谓之和, 表里双解谓之和,平其亢厉谓之和。”(戴天章)
祛邪),但一般是在无外邪时使用,以防“闭门留寇”之 弊。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消法和下法的区别
消法与下法虽皆治有形实邪,但两者有所 不同:下法是对于病势急迫,形证俱实的 病情,必须急下,并且可以从下窍而出的 情况下使用;消法是病在脏腑、经络、肌 肉之间渐积而成,病势较缓而多虚实夹杂, 必须渐消缓散而不能急于排出的病情而设。
中医方剂与治法
但两者亦可配合使用,并依据病情之寒热
与温、清法合用,若涉正虚者又需与补法 合用。
A
11
八法的临床使用
八法是对基本治疗方法的概括,但并不是 将所有的治法都概括在内,临床使用各有 侧重。
如果病情复杂的,单用一种方法不能适应 临床病证的需要时,常数法并用。
A
12
适应范围:虚证
理论依据:“虚则补之”、“损者益之”
使用注意:补法虽也可以间接收到祛邪的效果(扶正以助 祛邪),但一般是在无外邪时使用,以防“闭门留寇”之 弊。
A
10
消法和下法的区别
消法与下法虽皆治有形实邪,但两者有所 不同:下法是对于病势急迫,形证俱实的 病情,必须急下,并且可以从下窍而出的 情况下使用;消法是病在脏腑、经络、肌 肉之间渐积而成,病势较缓而多虚实夹杂, 必须渐消缓散而不能急于排出的病情而设。
“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 之情,则以寒热、表里、阴阳、虚实八字 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吐、下、 和、温、清、消、补八法尽之。”
A
八法
1、汗法
概念: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作用,使 在表的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适用范围:表证、麻疹、疮疡初起、咳嗽等。
理论依据:“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从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治法是在大 量使用方剂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后于 方药形成的一种理论概括。 当治法理论形成之后就成为遣药组方和成 药使用的指导原则。 两者是辩证统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治 法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体现,概 括为法随证立,方从法出,方以药成。
A
3
常用治法
历代医家创造了很多种治法,清代程仲龄 将治法概括为八法。
特点:作用比较缓和,照顾全面,适应的病情比 较复杂,应用较为广泛。
方剂学总论
“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
一 方剂的组成原则
以证候为依据 即要严格遵循辨证论治
以立法为准则 在辨清证候,明确诊断之后,应根据治则进行综 合考虑,提出切合于病情的治疗方针,即立法。
确保安全有效
二 方剂的组成结构
方剂中以“君臣佐使”来表述方剂的组成结构。 这种理论首见于《内经》:
运用:
适用于病证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二 散剂
含义:将药物研成均匀混合的干燥粉末,制成的
固体剂型。可分为内服与外用两类。
特点:
1. 内服散剂: 制作简便,节省药材,不易变质。 较汤剂吸收慢,较丸剂吸收快。 2. 外用散剂 用量少;可直接用于体表、官窍等。
三 丸剂
含义:将药物研成粉末或提取物,以水、蜜或米
理论依据:
“坚者消之”、“结者散之”、“逸者行之”
注意:消法与下法的区别
消法与下法虽皆治有形之实邪,但两者有所不同。
下法是对于病势急迫,形证俱实,必须急下,并且
可以从下窍而出的情况下使用。
消法则是对病在脏腑、经络、肌肉之间渐积而成,
病势较缓,而多虚实夹杂,必须渐消缓散而不能急 于排除的病情而设。
理论依据:“其高者,因而越之” 注意:
1 此是劫邪外出的一种治法,易损胃气,凡体虚气弱, 妇人新产、孕妇均应慎用。
2 “吐法之中,汗法存焉”
3 下法
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泻下大便或积水,使停留
于肠胃的宿食、燥屎、实热、冷积、瘀血、痰结、
水饮等有形实邪从下二窍而解的一种治法。
理论依据:“其下者,引而竭之”;
6 温法
温法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使寒邪去,
篇第二章方剂-电子教案
编辑ppt
18
【使用注意】本方发汗作用较强,对于表虚 有汗、新产 妇人、失血患者等均不宜用。
【加减运用】本方加白术,名麻黄加术汤,治寒湿在表, 一身烦痛,宜于发汗者。
【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 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风寒表实证者。
编辑ppt
中医学
编辑ppt
1
下篇 第二章 方剂
Hale Waihona Puke 编辑ppt薛霁2
单击画面翻页
第一节 方剂的基础知识
编辑ppt
3
一、方剂与治法
方剂是理、法、方、药的组成部分
临证:
指导下
辨证 确立治法 选用相应的药物组成方剂
治法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体现。 “法随证立”,“方从法出”。
编辑ppt
4
二、方剂的组成及变化
24
川芎茶调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川芎 荆芥 薄荷 羌活 白芷 细辛 防风 甘草
【功用】祛风散寒止痛。
【主治】外感风邪头痛。
偏正头痛或巅顶疼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 舌苔薄白,脉浮。
编辑ppt
25
【方解】
君药:川芎,味辛温,祛风活血止痛,善治少阳、厥阴经 头痛。
臣药:荆芥、薄荷、防风,辛散上行,疏散风邪,清利头 目。
编辑ppt
29
【方解】 君药:独活,祛下焦风寒湿邪,蠲痹止痛。 臣药:防风、秦艽,祛风胜湿; 桂枝,温散寒邪,通利血脉;细辛,祛寒止痛。 佐药:桑寄生、牛膝、杜仲,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养血活血; 人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 使药:甘草,调和诸药。
编辑ppt
11
中医治法与方剂
中医治法与方剂治法与方剂治法是治疗疾病的具体法则,是根据辨证结果而确立的,方剂是治疗疾病的具体手段,是根据治法而选用的。
治法是衔接辨证与选方的桥梁和组带,起承前启后的作用,亦即从辨证角度分析,先确立治法后拟定方剂;从方剂角度研究,先归纳方药功用后确定主治证型。
治法与辨证:辨证是根据病证表现而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而得出诊断结论的过程,它是应用治法的前提与依据;而治法则是治病的方法,是辨证的延续,是完善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治法与功用:治法是针对辨证而言,面功用则是针对方剂而言。
研究治法再选用方剂是以辨证为基础的,如根据病证表现辨寒表实证(大阳伤寒证)则确立治法是发汗散寒选用方剂是麻黄汤,即辨证→治法一方剂,亦即“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根据治法组方又称以法组方”、“以法遣方。
功用是从根据方剂组成而得的,如根据麻黄汤组成,归纳功用是发汗散寒,主治病证是风寒表实证,即方剂→功用→证型,亦即“方药定功用,功用确证型”。
又称“据方定用”、“因方定治”。
可见,“功用”决定方剂主治证型,而“治法”则指导选用方剂。
治法与方剂:在诊治过程中,确立治法在前而选用方剂在后,即治法是指导组方选药的原则,方剂是体现与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与措施,即“法是方的依据,方是法的体现”。
治法是指导选拟方剂及其运用的原则和依据(法是方的依据);临床治疗疾病,首先要通过四诊辨证,确定治法,然后才根据治法选方。
方剂是体现和验证治法的手段(方是法的体现)。
通过辨证所确定的治法是否正确,还有待于方剂的检验。
从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看,方是实践的产物,法是理论的总结,只有方剂与治法相配合,才能完成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全过程。
方剂与功用:方剂药组成决定功用,又可根据功用推断方剂的主治证型,即方剂组成是确立功用的基本要素,功用是指导应用方剂的基本准则与尺度。
应用方剂,既要了解治法与辨证之间的内在关系,又要了解治法与功用之间的内涵及意义;既要了解治法与方剂之间的前后关系,又要了解方剂与功用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有全面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运用方剂治疗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方剂与治法第一节治法概述治法和方剂,都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辨证论治是一个由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连续过程,只有辨证正确,治法的针对性才能明确和具体,根据治法遣药组方才能获得预期的疗效。
因此,治法是联系辨证理论和遣药组方的纽带,也是学习和运用方剂不可缺少的基础。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丰富的治法理论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益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等均为中医学奠定了治法理论的基础。
至汉末,医圣张仲景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治法和方证融为一体,总结了一整套临床辨证论治的体系。
其后,随着历代医家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不断丰富和总结,使治法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能适应各种病证的治疗需要。
中医学的治法内容,可以归纳为两个层次。
首先,具有一定概括性的、针对某一类病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称为治疗大法,如表证用汗法、寒证用温法、热证用清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等,本教材中“常用治法”所讨论的“八法”即属这一层次。
其次是针对具体证候所确定的治疗方法,即具体治法。
各论中每一具体方剂的“功用”项目即体现了该方的具体治法。
在临床运用中,只有精确地把握具体治法,才能保证具体病证治疗中有较强的针对性。
治法不但具有多层次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多体系的特点。
这是因为中医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临床辨证论治的多种体系,如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
由于治法和病机的对应性,因此形成了相应的不同治法体系,如“宣肺止咳”、“滋水涵木”等属于脏腑治法体系,“和解少阳”、“泻下阳明热结”等属于六经治法体系,“清气分热”、“清营凉血”等属于卫气营血治法体系,“宣上、畅中、渗下”及“三焦分消”等属于三焦治法体系。
我们在学习和运用时,必须紧密结合相关病机和辨证体系的基本理论,才能对具体治法以及遣药组方的把握达到切中病机、针对性强的要求。
第二节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药配伍而成的。
只有首先理解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才能正确地遣药组方或运用成方。
从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来看,治法是在长期临床积累了方药运用经验的基础上,在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的不断丰富、完善过程中,逐步总结而成,是后于方药形成的一种理论。
但当治法已由经验上升为理论之后,就成为遣药组方和运用成方的指导原则。
例如,一个感冒病人,经过四诊合参,审证求因,确定其为风寒所致的表寒证后,根据表证当用汗法、治寒当以温法的治疗大法,决定用辛温解表法治疗,选用相应的有效成方加减,或自行选药组成辛温解表剂,如法煎服,以使汗出表解,邪去人安。
否则,辨证与治法不符,组方与治法脱节,必然治疗无效,甚至使病情恶化。
由此可见,在临床辨证论治的过程中,辨证的目的在于确定病机,论治的关键在于确立治法,治法是针对病机产生,而方剂必须相应地体现治法。
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虽然我们常说“方以药成”,却又首先强调“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与法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为用,密不可分的。
除了上述以法组方、以法遣方这两个主要方面以外,方剂和治法的关系,还体现在以法可以类方和以法可以释方两个方面。
前者在本教材总论第三章相关内容中讨论,后者在教材各论方解中体现。
上述“以法组方”、“以法遣方”、“以法类方”、“以法释方”这四个方面,就构成了中医学历来所强调的“以法统方”的全部内容。
第三节常用治法历代医家鉴于具体治法的丰富内容,而又归属不同治法体系的特点,经过多次分类归纳逐渐形成体系。
我们现在常引用的“八法”,就是清代医家程钟龄从高层次治疗大法的角度,根据历代医家对治法的归类总结而来的。
程氏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
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
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现将常用的八法内容,简要介绍如下:1.汗法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
汗法不以汗出为目的,主要是通过出汗,使腠理开、营卫和、肺气畅、血脉通,从而能祛邪外出,正气调和。
所以,汗法除了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外,凡是腠理闭塞,营卫郁滞的寒热无汗,或腠理疏松,虽有汗但寒热不解的病证,皆可用汗法治疗。
例如:麻疹初起,疹点隐而不透;水肿腰以上肿甚;疮疡初起而有恶寒发热;疟疾、痢疾而有寒热表证等均可应用汗法治疗。
然而,由于病情有寒热,邪气有兼夹,体质有强弱,故汗法又有辛温、辛凉的区别,以及汗法与补法、下法、消法等其他治疗方法的结合运用。
2.吐法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
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之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属于病位居上、病势急暴、内蓄实邪、体质壮实之证。
因吐法易伤胃气,故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等均应慎用。
3.下法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
凡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均可使用。
由于病情有寒热,正气有虚实,病邪有兼夹,所以下法又有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之别,并与其他治法结合运用。
4.和法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
《伤寒明理论》说:“伤寒邪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内不外,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
”所以和解是专治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方法。
至于调和之法,戴天章说:“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
”(《广温疫论》)可见,和法是一种既能祛除病邪,又能调整脏腑功能的治法,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性质平和,全面兼顾,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肠寒胃热、气血营卫失和等证。
和法的应用范围较广,分类也多,其中主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分消上下、调和肠胃等。
至于《伤寒论》中对某些经过汗、吐、下,或自行吐利而余邪未解的病证,宜用缓剂或峻剂小量分服,使余邪尽除而不重伤其正的,亦称为和法,是属广义和法的范围,它与和解、调和治法所指含义不同,不属治法讨论范围。
5.温法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
里寒证的形成,有外感内伤的不同,或由寒邪直中于里,或因失治误治而损伤人体阳气,或因素体阳气虚弱,以致寒从中生。
同时,里寒证又有部位浅深、程度轻重的差别,故温法又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和温经散寒的区别。
由于里寒证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往往阳虚与寒邪并存,所以温法又常与补法配合运用。
至于寒邪伤人肌表的表寒证,当用辛温解表法治疗,已在汗法中讨论,不在此列。
6.清法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
适用于里热证、火证、热毒证以及虚热证等里热病证。
由于里热证有热在气分、营分、血分、热壅成毒以及热在某一脏腑之分,因而在清法之中,又有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等不同。
热证最易伤阴,大热又易耗气,所以清热剂中常配伍生津、益气之品。
若温病后期,热灼阴伤,或久病阴虚而热伏于里的,又当清法与滋阴并用,更不可纯用苦寒直折之法,热必不除。
至于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热证,当用辛凉解表法治疗,已在汗法中讨论,不在此列。
7.消法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
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
消法与下法虽同是治疗内蓄有形实邪的方法,但在适应病证上有所不同。
下法所治病证,大抵病势急迫,形症俱实,邪在肠胃,必须速除,而且是可以从下窍而出者。
消法所治,主要是病在脏腑、经络、肌肉之间,邪坚病固而来势较缓,属渐积形成,且多虚实夹杂,尤其是气血积豪而成之瘕瘕痞块、痰核瘰疬等,不可能迅即消除,必须渐消缓散。
消法也常与补法、下法、温法、清法等其他治法配合运用,但仍然是以消为主要目的。
8.补法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
补法的目的,在于通过药物的补益,使人体气血阴阳虚弱或脏腑之间的失调状态得到纠正,复归于平衡。
此外,在正虚不能祛邪外出时,也可以补法扶助正气,并配合其他治法,达到助正祛邪的目的。
虽然补法有时可收到间接祛邪的效果,但一般是在无外邪时使用,以避免“闭门留寇”之弊。
补法的具体内容甚多,既有补益气、血、阴、阳的不同,又有分补五脏之侧重,但较常用的治法分类仍以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为主。
在这些治法中,已包括了分补五脏之法。
上述八种治法,适用于表里、寒热、虚实等不同的证候。
对于多数疾病而言,病情往往是复杂的,不是单一治法能够符合治疗需要的,常需数种治法配合运用,才能治无遗邪,照顾全面,所以虽为八法,配合运用之后则变化多端。
正如程钟龄《医学心悟》中说:“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
”因此,临证处方,必须针对具体病证,灵活运用八法,使之切合病情,方能收到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