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鳢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池塘规范化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两种养殖乌鳢技术方法

两种养殖乌鳢技术方法

两种养殖乌鳢技术方法【导读】1、池塘集约化养殖集约化养殖乌鳢在浙江、广东、山东等地推广比较普遍,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亩产可达5000公斤。

池塘要求面积1亩左右,最大不超过1.5亩。

池深2~2.5米,水深1.5~2米,池埂高出水面0.5米以上。

水质要…1、池塘集约化养殖集约化养殖乌鳢在浙江、广东、山东等地推广比较普遍,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亩产可达5000公斤。

池塘要求面积1亩左右,最大不超过1.5亩。

池深2~2.5米,水深1.5~2米,池埂高出水面0.5米以上。

水质要求中性或弱碱性。

进水口和排水口设置严密的防逃设施,池塘四周用竹篱笆或鱼网围拦。

池塘四周种植水草,宽度0.8~1米,水草面积不超过池塘面积的25%。

池塘清整放养前15~20天,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公斤彻底清池消毒,曝晒1周后进水,进水10天后放养鱼种。

消毒前先用铁齿耙将底泥耙一遍,捕净池塘中原有的乌鳢。

鱼种放养鱼种在10~20厘米之间时进行2~3次分养,保证同批养殖乌鳢规格整齐,每次分养前停喂一天。

鱼种长到20厘米后放入大池养殖成鱼。

当年鱼种6~8月放养,1冬龄鱼种3~4月放养。

水深1.7~1.8米时,每平方米放养鱼种数量:体长6~8厘米,放15尾;体长10~12厘米,放13~14尾;体长14~16厘米,放12尾。

饲料供应不足、水较浅、水质较差、水源供应不方便的池塘,适当降低放养密度。

鱼种放养前用2%~3%的食盐水浸10~15分钟消毒。

饲料投喂饲料可用以野生小杂鱼为主的新鲜动物饲料,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坚持“四定”投喂原则。

一般每天投喂两次,第一次在上午8~9时,第二次在下午4~5时。

小杂鱼、小虾逐步抛投在投饲区内,。

乌鳢全人工饲料健康养殖技术

乌鳢全人工饲料健康养殖技术

殖生产中,臭氧的投入浓度通常为0.08~0.20毫克/升,治疗浓度为1.0~1.5毫克/升。

注意事项1.日常值班要定时巡池,注意观察养殖个体活动情况,特别要了解它们的摄食情况,确定日投饵量,根据摄食情况及时调整。

2.及时捞除死亡个体,杂物等,发现有病个体立即检查病因及时治疗,如见异常活动个体查出原因后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要注意观测水质情况,可以从养殖池水的变化判断养殖鱼的健康状况,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4.做好日常各项记录工作,记录当天水质、气候、投饵、消毒、防病治病用药及其他各项情况。

随着乌鳢养殖模式向高密度集约化方向发展,乌鳢养殖需要大量的野生杂鱼,这给自然水生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在乌鳢养殖中推广全价颗粒饲料已势在必行。

全人工饲料养殖乌鳢,可以避免投喂野杂鱼带来的水质严重污染、池塘养殖环境恶化、乌鳢发病率较高等现象。

同时,乌鳢配合饲料的成功应用,促进了乌鳢的规模化养殖,降低乌鳢的养殖成本34.66%,提高乌鳢的成活率10.59%。

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池塘条件养殖池塘要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口设防逃网,水源无污染。

池底平坦,底泥10厘米。

养殖面积不宜过大,苗种培育池面积一般为30平方米左右,水深0.5~1米,成鱼养殖池667~2001平方米,水深1~2米。

苗种培育池要悬吊1个边长为0.5米的正方形食台,食台沉于水面下20厘米左右。

成鱼养殖池要架设9平方米左右的正方形饲料框,饲料框用毛竹制成,文/ 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 李鲁晶 乌鳢全人工饲料健康养殖技术第3月 上半月刊木桩固定,便于漂浮,具体数量根据池塘大小而定,一般1~2个。

放养密度人工养殖乌鳢具有高度群体摄食性,放养密度不能太小,否则不易驯化。

苗种培育池每667平方米放养体长3厘米左右的苗种2万~3万尾。

成鱼养殖池放养规格100~200克的鱼种3000~6000尾。

放养密度要根据养殖者的技术水平、生产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驯化时间乌鳢是肉食性鱼类,其食性具有专一性和习惯性,所以使用颗粒饲料驯化投喂乌鳢宜早不宜迟。

乌鳢养殖技术

乌鳢养殖技术

乌鳢养殖技术乌鳢俗称黑鱼、乌棒、花鱼、斑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畅销国内外市场,价格昂贵,成为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

一、养殖乌鳢优点①乌鳢苗种来源广,早期是从水草丛、河沟中捕捞,目前已发展到工厂化培育等。

②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水质要求低。

③当年可以养成商品鱼。

④每667平方米池塘,水深7.5米,可放养鱼种8000~9000尾,年产量可达4~5吨,利润3万~5万元。

⑤疾病少,成活率高,成鱼便于远距离销售。

二、种苗人工繁殖1.选择亲鱼5月中旬,选择腹部膨大松软,卵巢轮廓明显,中央出现凹沟,生殖孔外突、大而粉红色的雌鱼,用控卵器取卵子。

卵粒大小均匀,呈金黄色,光亮饱满。

雄性个体体色紫红色,前脊上有自下而上排列整齐、透明白色的小圆斑,愈多愈白愈好;腹部稍肥大、松软,生殖孔稍放大,微凹,呈三角形,淡粉红色。

雌雄比例1∶1。

雌雄鱼分别在暂养池静养一天,不投喂饵料,有利于产卵。

2.亲鱼催产采取二次注射,第一针采用全剂量的1/3。

隔18~26小时,再将2/3剂量注入雌鱼。

雄鱼在雌鱼注射第二针时一次性注射,剂量减半。

注射部位:体腔注射,采用较细的6号针头,与身体成45度角扎针。

进针深度1厘米。

激素的种类和剂量:鲤、鲫脑垂体,每千克雌鱼4~6粒,雄鱼减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每千克雌鱼1600~2400国际单位,雄鱼减半。

3.产卵可在孵化缸、水泥池、土池中进行。

在水温22~23℃时产卵效应时间为27~35小时,水温24~25℃时产卵效应时间为25~30小时,水温26~28℃时产卵效应时间为18~22小时。

乌鳢产卵需在安静和弱光下进行,不能受到惊吓,否则会中止产卵。

产卵后12~14小时集卵。

4.人工孵化网箱孵化(40目,50厘米×100厘米×50厘米),微流水方式,每箱投入1万粒受精卵;孵化池孵化(3米×4米×0.8米),静水方式,每池投放4万粒受精卵;孵化率的高低取决于鱼卵的受精率和水质的清新。

浅淡乌鳢池塘养殖技术

浅淡乌鳢池塘养殖技术

浅淡乌鳢池塘养殖技术作者:何顺昌李茹芬李峰李伟杨维寿侯家有李家龙来源:《科学种养》2011年第05期乌鳢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肉间刺少,具有滋补、生肌、活血、祛瘀等药理作用,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淡水鱼类,在蒙自地区比较畅销。

一、生物学特性1. 生活习性。

乌鳢一般生活在水草丛生、水流缓慢的水域地带,对环境适应性非常强,能耐低氧,在少水的潮湿地带也能生活很长时间,在0~40℃的水温中均能生活。

2. 食性。

乌鳢是凶猛肉食性鱼类,食性随鱼体增大而变化,10厘米以下的幼鱼以桡足类、枝角类、水生昆虫、仔鱼、小虾为食,成鱼则以各种小型野杂鱼为食。

常可吞下等于自身体长1/2的鱼类。

摄食量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夏季水温高时相当贪食,当水温降到10℃时即停止摄食。

人工饲养条件下,通过驯化,乌鳢也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二、人工养殖技术1. 池塘条件。

选择通风向阳、水质良好、靠近水源的池塘,面积1~3亩,水深1~1.5米,塘埂坚实,保水性良好,塘底平坦,进排水通畅方便,池中培植一定数量的漂浮植物如水花生、水浮莲等,以满足乌鳢在自然环境中生长栖息的要求。

池埂上应设1.5米高的尼龙网围栏,以防鱼跳出。

2. 苗种培育。

每亩用生石灰200千克清塘消毒。

注水后每亩施300~500千克有机肥,培肥水质,7~8天后等水中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时,鱼苗即可下塘,每亩放养鱼苗5万~8万尾。

鱼苗放养后当天下午每万尾鱼苗投喂打碎的蚕蛹粉或鱼粉1千克作补充食物,每天1次,投喂量随鱼苗摄食量增加。

鱼苗长至2厘米时,每天投喂2次,经过20~25天的饲养鱼苗可长至3~4厘米,这时应及时分塘,捕捞过筛,以每亩2万~3万尾的密度分塘饲养。

投饲量为每1000尾投喂1千克适口食物,投喂规格约为鱼体长1/3的小鱼虾,一般每天投喂2~3次,等鱼苗长到6~7厘米、体色灰黑时便可进行成鱼养殖。

3. 成鱼养殖。

每亩放养5~8厘米的鱼种3000~5000尾,10~15厘米的2000~3000尾,20~30厘米的1000~2000尾;放养250~500克的鲢、鳙鱼50~100尾,以达到改良水质的目的。

乌鳢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乌鳢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乌鳢池塘高效养殖技术摘要从池塘条件、清塘、鱼种投放、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病害防治等方面对乌鳢池塘高效养殖技术进行总结,以供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乌鳢;池塘;高效;养殖技术乌鳢,俗称黑鱼、火头,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值高,生长快,适应能力强,易管理,耐运输,是理想的淡水养殖品种。

2013年,在曹县实施了乌鳢浮性饲料农技推广项目,经济效益可观,现将乌鳢池塘高效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 池塘条件池塘面积1 334~2 001 m2,池塘呈东西向长方形,通风向阳。

池底平坦,壤土底质,保水性能好,池底应保留15 cm厚的淤泥。

水源充足,引自引黄干线,水质清新无污染,水深1.5~2.0 m,为防止乌鳢逃逸,池埂要高出水面0.5 m以上,最好在池塘四周设置网围,进排水口用防逃网片捆绑牢固[1]。

在池内四周栽植水花生、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既可减弱阳光直射,供乌鳢栖息隐蔽,又可吸收有害物质,净化水质,水草要占池塘面积的20%左右。

2 清塘每年春季清整池塘,挖去过多淤泥,充分曝晒池底。

在投放鱼种前15 d左右,选择晴天中午,用生石灰1 500 kg/hm2对水成浆趁热全池泼洒,杀灭各种病原、虫卵和敌害生物,改善水质使之呈弱碱性。

7 d后用80目筛绢过滤,注水1.5 m。

3 鱼种投放鱼种投放一般在3月至4月初进行,要选用鳞鳍完整、游动灵活、无病无伤、规格整齐、体长16~20 cm的隔年鱼种。

大规格鱼种只要规格整齐,可不用再分养,小规格鱼种进行1~2次分池,以免饵料缺乏时引起弱肉强食。

鱼种规格150 g/尾时,投放密度3.75万尾/hm2,鱼种规格200 g/尾时,投放密度3.00万尾/hm2。

投放前,鱼种要用3%~5% NaCl溶液药浴10 min。

选择晴天中午在上风口下塘,温差不超过2 ℃。

4 饲料投喂乌鳢为肉食性鱼类,喜食新鲜野杂鱼,但因动物饵料来源有限,饲料系数高,不适合集约化养殖,所以提倡使用浮性颗粒饲料。

浮性饲料能长时间漂浮于水面,易于观察管理,节约饲料,并降低粉料残饵对水体的污染。

乌鳢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技术

乌鳢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技术

乌鳢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技术乌鳢俗称乌鱼、黑鱼、财鱼等,是一种淡水底栖经济鱼类,且乌鳢易加工出口而有广阔的国际市场,成为重要的出口淡水养殖品种。

2006年,江西省余干县在瑞洪镇乌鳢养殖基地实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着力推广池塘生态修复技术、水质调控技术和无公害乌鳢养殖技术,取得明显效果,现将乌鳢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一、池塘条件选择地势低洼的池塘,养殖水源为湖泊、水库、河道和地下水等,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水质宜中性或弱碱性。

为便于管理,池塘面积以1亩~3亩为宜,池深为2.0m~2.5m,蓄水深度为1.5m~2.0m,池埂坚固,池底底质最好为硬底泥质,淤泥不超过15cm。

池塘保水性能强,每口池塘有可控的进水口和排水口。

二、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清淤消毒鱼种放养前,尽可能采取各种措施改造鱼塘,以适应乌鳢高效养殖的要求。

经过养殖的池塘,鱼取捕后排干池水,冰冻、曝晒后清除过多的淤泥,堵塞漏洞,加宽加高池塘并夯实;第一年养殖过乌鳢的池塘,为防止乌鳢埋于底泥,可用铁耙等工具将底泥扒1~2遍,将乌鳢捕净。

池塘内一旦留有乌鳢,将对下一年度养殖鱼种造成极大威胁。

清出的淤泥要运送到远离原池塘和周边池塘的地方。

池塘清淤后,用生石灰100kg/亩~150kg/亩或含有效氯25%以上的漂白粉20kg/亩~25kg/亩进行消毒,3天~7天后注入新水。

2.移植水生植物乌鳢池塘健康养殖中,为防止水质恶化,有效途径是在池塘内移植面积约占池塘总水面1/5~2/5的漂浮植物,如水葫芦(凤眼莲)、眼子菜、轮叶黑藻等,再移植一些绿萍,净化水质的效果更佳。

上述水生植物具有强力吸污、净化水质的功能(据资料介绍,1.8kg水葫芦15天中几乎将0.2立方米达到极度富营养化的标准水体中氮、磷元素吸收贻尽,水葫芦自身增重0.4kg),又可防暑降温,能够减少换水次数,延长换水时间,减少乌鳢逆水跳撞、聚集互碰而受伤,进而引发疾病。

3.设置防逃设施乌鳢有随水流逆行而上的习性,成鱼能够跳离水面1.5m以上。

乌鳢养殖技术

乌鳢养殖技术

乌鳢养殖技术2004-7-2乌鳢属于鳢形目,鳢科。

地方名称:黑鱼、生鱼、斑鱼、蛇头鱼、孝鱼等。

它是我国广泛分布的肉食性凶猛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有去淤生津、滋补调养的药用功能,人们视其为美食珍品佳肴。

一、生物学特征1、生活习性乌鳢是底栖性鱼类。

喜栖息在水浑浊、水草丛生的水域或水流缓慢地带,具有辅助呼吸器官,适应性强,特别是在水体缺氧的情况下,它可以不时将头露出水面,藉鳃腔内鳃上器进行换气,即使没有水,只要保持一定湿度,也可以生活很长时间。

另外,它对温度等环境条件的要求不严格,在0-40℃水温中均能生活。

冬季常行蛰居生活,潜伏于泥中越冬,停食不动,待春暖后便潜居于河岸水草处。

乌鳢的跳跃能力很强,成鱼能跳出水面1.7米左右,鱼种也可以跳离水面30厘米以上。

2、食性乌鳢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

其食物组成随鱼体的增长变化而改变,一般体长3厘米以下的幼鱼,以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为饵料;体长4-8厘米的小乌鳢,以水生昆虫、小虾和小鱼为食;体长8厘米以上的个体,则以鱼类为主要食物,可吞食为自身体长一半的鱼类。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乌鳢也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3、生长与生殖乌鳢的生长速度相当快,在自然环境里,1冬龄的个体可达25厘米左右,2冬龄的个体可达35厘米以上,4冬龄可达2-2.5公斤。

生长速度与温度和食物的丰歉有直接关系,当水温达20℃以上时生长速度加快,夏季水温高食物丰富时生长速度最快,水温在15℃以下时,几乎停止生长。

乌鳢的性成熟年龄为2-3龄,每年5月下旬至8月初是它的繁殖季节,6月中旬为产卵旺季,其卵为一次成熟,分批产出。

产卵前,雌雄亲鱼共同衔取水草、植物碎片或吐泡沫作巢,鱼巢大小视亲鱼个体而定,一般500克左右的亲鱼,其作巢直径约为40-50厘米,卵即产于其中。

产卵一次约数千至1万多粒,是一种浮性卵,呈鲜黄色,卵径2-2.2毫米,产卵后的亲鱼则潜伏于鱼巢附近,当其他鱼类企图伤害它的鱼卵时,亲鱼会立即奋起追赶。

乌鳢人工养殖技术要点

乌鳢人工养殖技术要点

乌鳢人工养殖技术要点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第16期乌鳢,是鳢科鱼类中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的种类。

人们习惯把乌鳢称为乌鱼、黑鱼、才鱼、生鱼等。

乌鳢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乌鳢的含肉率高,又无肌间细刺,是老少皆宜的鱼品之一。

一、乌鳢生物学特性适宜生长的水温是13~30℃,最适生长温度是25~28℃。

乌鳢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生长迅速,一般当年繁殖的幼苗到年底体长可达8~18cm,体重30~200g。

二、夏花鱼种的培育夏花培育可采用水泥池进行。

水泥池一般选用4m×3m×0.8m的长方形为好,设有进排水系统、增氧设备、排苗口和食台等。

培育池上方最好架有塑料大棚。

放养密度:一般静水池培育400~500尾/m2;微流水养殖可放养600~800尾/m2,甚至1000尾/m2。

刚下池的鱼苗,仍以鲜活浮游动物为饲料,当鱼苗长到2cm以上时,除了每天投喂2次鲜活浮游动物之外,亦可将死浮游动物挂袋。

如还供不应求,死水蚤中可以拌入酵母蛋白、鱼粉(鱼肉糜)、麦粉等。

做到少量多餐,让鱼苗饱食,提高成活率。

要加强水质调节,注意鱼池水质,定期增氧。

当鱼苗长到3~4cm时,就可移入大池或网箱中培育鱼种。

三、乌鳢成鱼池塘养殖1.池塘要求池塘以5~10亩为宜,水深150cm左右,塘埂高出水面40~50cm,以防鱼跳出池外。

2.水质: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池水溶氧量5mg/L以上,pH值为7~8,透明度30cm以上。

3.放养前准备放养前7~10天,按每亩用75~100kg生石灰干法清塘消毒,清塘4天后注水。

同时在塘四周种植水草,水草面积不能超过池塘面积的1/2。

池内搭建一个食台,大小3~4m2,固定于离岸边2m左右、水面下50~60cm之处。

4.鱼种选择及放养密度选择规格一致、体表光洁、肌肉丰满、无伤无病、游动活泼、争食凶猛的鱼种。

每亩放养鱼种4000~6000尾。

5.放养时间与规格池塘养乌鳢的鱼种有两种规格,一种是每尾50g以上的大规格鱼种,宜在初冬放养入池;一种是每千克60~200尾的小规格鱼种,是由当年早春繁殖苗经2个月左右培育而成,宜在6-7月放养入池。

乌鳢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池塘规范化养殖技术

乌鳢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池塘规范化养殖技术

乌鳢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池塘规范化养殖技术摘要介绍乌鳢的生物学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乌鳢养殖的环境条件要求、苗种培育、成鱼养殖、鱼病防治等技术规范,以为乌鳢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乌鳢;生物学特性;规范化;养殖技术1 乌鳢的生物学特性1.1 形态特征乌鳢体呈圆筒状,尾部略侧扁;头尖、长而扁平,覆鳞片,口大端位,口裂稍斜并延伸到眼后,下颌稍突出;上下颌、犁骨和口盖骨上密布细齿;眼中大;鳃孔大,鳃耙粗短而稀疏,鳃腔上方有一个密布毛细血管的鳃上器,具有辅助呼吸的机能;体被圆鳞,较大;侧线较平直,在臀鳍起点上方折断,侧绒鳞60~67;背鳍和臀鳍均很长,脊与圆形的尾鳍相连,无硬刺,胸鳍圆扇形,腹鳍短小[1-2]。

肛门位于体中点的腹面;鳔一室,较细长;胃呈囊状,具2个幽门垂;肠短,双曲,仅为体长的一半略多。

体背部为黑色,腹部灰白色或浅黄色,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条,头侧边有2条黑纹,奇鳍有黑白相间的花纹,偶鳍浅黄色,间有不规则的斑点,胸鳍基部有一黑色斑点。

1.2 生活习性乌鳢属底栖类,喜居水草丛生的静水或微流水水域。

缺氧情况下可靠鳃上器在空气中呼吸。

即使无水但有一定湿度就可存活1周以上。

乌鳢跳跃能力强,成鱼能跃出水面1.5 m以上,6.6~10.0 cm的鱼种能跃离水面0.3 m以上。

因此,在池中饲养要注意防逃。

1.3 食性乌鳢为纯肉食性,食物缺乏时有相互残食现象。

食物组成随个体增大而改变。

30 mm以下的幼鱼以浮游甲壳类、桡足类、枝角类及水生昆虫为食。

30~80 mm 以下幼鱼以昆虫、小鱼虾类为食[3]。

成鱼阶段主要以银鲫、刺鳅、蛙类为食。

成鱼生殖期停食,处于蛰居状态。

1.4 生长与生殖乌鳢生长快,当年孵化的幼鱼到秋季平均长可达15 cm,体重50 g左右,5龄鱼可约达5 kg。

在水温20 ℃时,乌鳢生长最快。

成熟亲鱼的怀卵量与亲鱼的大小有关,体长52 cm的亲鱼怀卵量3.6万粒,体长35 cm的亲鱼怀卵量约为1万粒。

池塘专养乌鳢的高产技术

池塘专养乌鳢的高产技术
池塘专养乌鳢的高产技术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池塘专养乌鳢概述 • 池塘专养乌鳢的准备工作 • 池塘专养乌鳢的养殖技术 • 池塘专养乌鳢的疾病防治 • 池塘专养乌鳢的捕捞与销售 • 池塘专养乌鳢的案例分析
01
池塘专养乌鳢概述
乌鳢的生物特性
分布广泛
乌鳢在我国淡水流域广泛分布,对环境适应 性强。
生长迅速
销售渠道与价格
销售渠道
乌鳢作为一种高品质的淡水鱼类,其销售渠道主要包括活鱼市场、超市、酒店等。其中,活鱼市场是 主要的销售渠道之一,因为乌鳢活动能力强,存活率高,深受消费者喜爱。
销售价格
乌鳢的价格主要受到季节、品质、市场供求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在乌鳢的生长期,其价格相对 较低,而在乌鳢的繁殖期和市场需求旺季,其价格则会有所上涨。此外,品质好的乌鳢价格也会更高 一些。
捕捞技巧
根据乌鳢的生活习性,可以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时分,利用网兜、地笼等工具进行 捕捞。同时,根据乌鳢的活动规律,可以在养殖池塘的浅水区设置拦网,引导乌 鳢聚集,方便集中捕捞。
捕捞工具
针对乌鳢的身体特点,可以选择质地柔软、网眼细密的网兜或地笼进行捕捞。同 时,为了提高捕捞效率,可以多设置一些捕捞点,分批次的进行捕捞。
失败案例二:市场波动导致亏损
总结词
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导致养殖户亏损。
详细描述
在某个养殖周期内,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养殖户以低价 出售乌鳢,导致亏损。
THANK YOU
池塘形状
设计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有利于养殖 管理和节省土地资源。
池塘设施
配备增氧机、投饵机、水泵等设备, 确保养殖过程中的氧气供应和饲料投 放。
鱼苗的培育与放养
鱼苗来源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健康无病的乌鳢鱼苗,避免从疫区购买。

乌鳢人工养殖技术

乌鳢人工养殖技术
清 新 ,饲 养 时 可泼 浆投 饵 。初 期 乌 鳢 体 长 在 5 c m以 前 时 ,可 投 喂 鱼 糜 浆 和 浮 游 动 物 ;
5 c m之 后投 喂小 杂鱼虾 时 ,要 将饲 料鱼 切成 适 口的小 鱼块 进行 投 喂 ,每 日2 次 ,上 下 午各 一
次。
2 . 2 咸 鱼 养 殖
乌鳢人工养殖技术
孔淑碧 祖 学勤 靳 涛
( 1长寿 区新 市镇农 业服务 中心 ,重庆长寿 4 0 1 2 2 0 ; 2长寿 区水产技பைடு நூலகம்术推 广站 ,重庆长寿 4 0 1 2 2 0)
乌鳢 ,隶属 于鲈形 目、鳢科 、鳢属 ,在我
单养 乌鳢时 ,养殖地 点应 尽量选 择水源充 足 、水质 中性或 偏碱 性 、无 污染 、排灌 方便 、 水温在3 0 ℃ 以下 、底质 为壤 土的地方 。而且池 塘不 宜过 大 ,以 1 6 0 — 3 0 0 m2 为宜 ,因为 面 积大
2 . 3 . 2投 喂方 法
在投 喂人工配 合饲料 时 ,要 注意饲 料的鲜 度 ,避免 投喂腐败 变质料 ,按 照 “ 四定”投喂
原 则 ,每 日定 时投 喂 2 次 , 日投 喂量 一般 为鱼 体重的5 %左右 ,具体量要根据天气 、摄食 、季
另外 ,鱼 苗期饲 养时要勤 换 水 ,保证 水质
饲料 可选择 的有动物 内脏 、冰鲜 鱼 、野杂 鱼虾 、蚯蚓 、蝇蛆 、昆虫和 人工配合 饲料等 。 投 喂低值 冰鲜 海杂鱼 ,饲 料系数 2 . 6 9 ,获得较 高 的鱼产量和经 济效益 。人 工配合饲 料养殖乌
鳢 ,饲料系数1 . 7 6 , 所养出的乌鳢健壮活泼 ,
体形完整 ,体表鲜亮 ,投入产 出比为 1 : 1 . 2 6 。

乌鳢的养殖技术

乌鳢的养殖技术

乌鳢池塘养殖的主要管理技术介绍乌鳢(也叫“生鱼”或“斑鱼”)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一定的药用价值,倍受消费者青睐,广阔的市场需求使其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是近年淡水养殖发展较快的优良品种之一。

天然饵料日趋匮乏,成为发展大规模养殖的瓶颈。

膨化乌鳢颗粒饲料的成功开发,为发展乌鳢规模化养殖提供了生产资料条件。

生产过程中发现乌鳢越冬后的早春季节管理通常难以掌握,根据生产经验,把乌鳢池塘养殖的早春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一、水质管理抓好早春管理,能促进乌鳢早开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提高成活率,对全年鱼产量提高有重要影响。

高密度养殖乌鳢的池塘鱼的排泄物相对较多,这些有机物无氧分解时产生大量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和甲烷等还原态的有毒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导致鱼发生应激反应;天气状况差时,水中溶氧大幅降低,严重时混养的鲢鳙鱼和鲫鱼会因缺氧窒息死亡。

所以春季鱼塘应较大比例换水一至二次,定期加注新水,有效降低水中有害物质浓度,保持水质清新。

春季低温阴雨和忽冷忽热(冷空气频繁降临)的天气,池中藻类容易大量死亡,水质变坏,严重时还会发臭,造成严重缺氧,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时加注新水或换水。

可定期(约20天左右一次)将生石灰(20-30千克 /亩)化水后全塘泼洒,可以杀菌消毒、凝聚悬浮物质,对调节水质有一定的作用。

二、饲料投喂正确的投饲技术是影响饲料养殖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池塘的理化因子、生态因子极其复杂,乌鳢又是变温动物,一定温度范围内,摄食强度随水温变动而变动,投饲量过少,鱼吃不饱,不能实现生产目标;投饲量过多,造成浪费,而且过剩的饲料分解不彻底时,败坏水质,反过来又影响鱼的正常摄食与生长,不能达到最佳养殖效果。

应该根据水温、乌鳢的规格、池塘水质、天气状况、饲料类型等条件确定投饲量。

春季乌鳢饲料的投喂要灵活掌握。

因为早春乌鳢的消化吸收机能处于萎缩后的恢复期,其功能不够强(以前投喂冰鱼时,曾发现规格小的乌鳢吃下规格大的饲料鱼,因早春温度不够高,消化力差,饲料鱼不能被乌鳢消化,时间久了,饲料鱼和乌鳢的胃壁粘连在一起,乌鳢不能进食,也消化不了已吞下的饲料鱼,生长停止,最终导致死亡。

乌鳢(黑鱼)的成鱼养殖技术

乌鳢(黑鱼)的成鱼养殖技术

乌鳢(黑鱼)的成鱼养殖技术乌鳢养殖方式有粗放养殖和集约养殖两种,从技术方法上分,则有混养与单养两种。

粗放养殖多实行混养技术,集约养殖则采取单养技术。

(一)池塘专养由于人们长期把乌鳢作为养殖的害鱼而被杀害,致使养殖乌鳢的有关研究和实践都起步较晚,因而养殖技术还不成熟乌鳢养殖方式有粗放养殖和集约养殖两种,从技术方法上分,则有混养与单养两种。

粗放养殖多实行混养技术,集约养殖则采取单养技术。

(一)池塘专养由于人们长期把乌鳢作为养殖的害鱼而被杀害,致使养殖乌鳢的有关研究和实践都起步较晚,因而养殖技术还不成熟。

一些关键性的技术环节都在探讨之中。

下面我们介绍的养殖技术,是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但又急需深入探讨、改进和提高的。

1.池塘条件。

养鳗池、养甲鱼池或一般的养鱼池,都可以作为乌鳢的养成池,不必另设专池。

以养鳗池,特别是室内养鳗池为最佳。

因为养鳗池设备最好,既能控制水温,又能造成微流水环境,水质良好。

池塘养殖面积大小不限,但多以0.5公顷以下为多,以便于管理。

池堤上围设有竹篱笆或尼龙纱xx,高1.5米,防止乌鳢鱼跳出。

池内通常设有进水口、排水口,水源相对丰富,以使在换水(静水养殖)或微流水的情况下,保持池水为11.5米的深度。

注水口由池堤顶端伸入池内,离池堤内壁30厘米左右,池中需有1/5左右的水面被水浮莲之类的漂浮水生植物所覆盖,以便水温较高时起遮阳作用。

放养前照样要清池消毒,放入的水需有较高的溶氧含量,PH 值为中性左右,养殖水温不宜超过30℃。

2.苗种放养。

苗种的规格以3-6厘米为宜,同一池中放养的鱼苗大小应基本一致。

放养密度,在静水池塘可10尾/平方米,在微流水池塘则应适当提高。

养殖过程中必定会出现个体大小差异,因此,仍须多次用不同xx目的拉xx进行过筛分级。

分池分养,同时随着鱼的生长,降低放养密度,最后达到23尾/平方米,在池塘数量有限的地方,则可用相应xx目的尼龙xx将池子xx成若干个分隔部分,放养不同规格的乌鳢(即经分级后进行分养)。

乌鳢的养殖技术-精选文档

乌鳢的养殖技术-精选文档

乌鳢的卵金黄色,有油球,为浮性卵,卵径2毫米左右。鳢黑龙江亚种卵 径略小,约1.5毫米。 精卵的孵化时间与水温有关:水温较低时,孵化化时间较长;水温较高 ,则孵化时间短些.刚孵出的鱼苗全长3.8—4.3毫米,体遍布黑色素细胞,胸鳍 原基出现,油球和卵黄囊使体部明显膨大,外形象蝌蚪,常侧卧漂浮于近水 面,运动能差,依靠吸收卵黄而生。苗全长达6.1—6.2毫米时,胸鳍、鳃裂和 口均已出现,卵黄内油球位置移至腹部,常呈仰卧状态于水面,并能向下作 短程垂直运动.开始摄食,亲鱼随群保护.全长达7.4—7.5毫米时,全身黑色, 卵黄囊消失,集群游动,开始摄食,亲鱼随群保护.全长达15.5毫米时,体呈 黄色,奇鳍末端呈黑色,背鳍、胸鳍和臀鳍已具鳍条,腹鳍则始现鳍条,开 始分散游动,亲鱼亦停止护幼。
主讲人:夏秀贵、郑玉龙
乌鳢生物学特性
1、生物学简介
中文学名:乌 鳢 别称: 蛇头鱼、黑鱼、乌鱼、乌棒、蛇头、乌鳢 二名法: Channa argus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辐鳍鱼纲 目: 鲈形目 亚目: 鳢亚目 科: 鳢科 属: 鳢属 种: 乌鳢
2、形态特征
乌鳢身体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头长 ,前部略平扁,后部稍隆起。吻 短圆钝,口大 ,端位,口裂稍斜,并伸向眼后下缘,下颌稍 突出。牙细小,带状排列于上下颌,下颌两侧 齿坚利。眼小,上侧位,居于头的前半部,距 吻端颇近。鼻孔两对,前鼻孔位于吻端呈管状 ,后鼻孔位于眼前上方,为一小圆孔。鳃裂大 ,左右鳃膜愈合,不与颊部相连鳃耙粗短,排 列稀疏,鳃腔上方左右各具一有辅助功能的鳃 上器。 乌鳢体色呈灰黑色,体背和头顶色较暗黑 ,腹部淡白,体侧各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侧 各有2 行黑色斑纹。奇鳍黑白相间的斑点,偶 鳍为灰黄色间有不规则斑点。 乌鳢全身披有中等大小的鳞片,圆鳞,头 顶部覆盖有不规则鳞片。侧线平直,在肛门上 方有一小曲折,向下移二行鳞片,行于体侧中 部,后延至尾基。

【推荐下载】黑鱼池塘养殖技术

【推荐下载】黑鱼池塘养殖技术

黑鱼池塘养殖技术黑鱼池塘养殖技术 黑鱼,学名乌鳢,环境适应能力强,对池塘水质要求较低,可以高密度养殖,每亩池塘可放养6000~8000尾,产量4000~5000kg。

黑鱼生长速度快,发病少早春育苗当年即可养成商品鱼,成鱼运输简单,便于远距离运输销售。

近些年来,黑鱼市场逐渐走俏,池塘养殖黑鱼在我县逐渐兴起,同时养殖黑鱼给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笔者进行了黑鱼高密度养殖试验,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1 池塘选择 池塘面积2201.1m2,池塘水深2.0m,底泥厚15~20cm,水源充足,排注水方便。

实践表明,适当扩大池塘面积与深度,能增加水体体积,为黑鱼生长、活动提供更加开阔、宽松与舒适的生态环境。

同时,根据黑鱼的生活习性,每年4月上中旬在池塘四周浅水区种植苦草、轮叶黑藻、水葫芦等水草,水草生长后的覆盖面积为池塘水面的30%左右,以供黑鱼隐蔽、栖息,同时有改善水质和高温季节降低水温的作用。

在池周边须设40~60cm高的网栏等防逃设施。

 2 鱼种投放 投放鱼种的规格是根据市场商品鱼规格而定。

目前,黑鱼个体重0.7~2.0kg的好销售,因此,放养鱼种的规格应为每尾75~100g的当年鱼种,鱼种要规格一致,无伤无病。

放养密度要依据饲料来源、饲养技术等因素确定,一般每亩投放鱼种6000~8000尾,并搭配体重100~150克的鲢、鳙鱼种100尾(二者比例为4∶1)、大规格银鲫鱼鱼种50尾,让其调节水质和摄食部分残饵。

放养时间,当年最好在9月至10月上旬为好,让鱼种摄食以恢复体质,提高越冬成活率;年后放养在3~4月。

鱼种下塘前必须严格消毒,一般用5%食盐水浸泡10~15min。

本次试验的放养时间为2010年3月28日,平均每尾重145g,共放养368kg,为了改善水质并充分利用水体,于4月17日搭配放养平均尾重200g的花鲢185尾,平均尾重165g的白鲢248尾。

 3 饲料投喂 黑鱼为肉食性鱼类。

乌鳢养殖技术

乌鳢养殖技术

3、日常管理
换水 春季每星期换水4-5cm;高温季节,每三天换水30%。 调水 每月根据具体水质泼洒生石灰1--2次。Em菌每十天全池泼洒一次。 防逃 1.池埂高出水面50cm以上。 2.进排水口加装防逃网。 3.放苗前彻底清塘,除去小龙虾等打洞的生物。 4.清塘时,修整池壁,池底,杜绝裂缝逃鱼。
4、投饵
(1)鲜动物饵料
乌鳢成鱼养殖常投喂鲜野杂鱼、小虾为主的动物饲 料。淡水中的野杂鱼有粲鲦鱼、麦穗鱼、鳑鮍鱼、棒花 鱼、小鲫鱼等;海洋中的各种野杂鱼、小带鱼、青(黄) 鲇、小鲚鱼、管子鱼等。 也可在养殖池中混养一些素食性、游泳能力差、经 济价值低、个体规格比其小8—10cm的饵料鱼一减小成本。
乌鳢养殖技术
胡琼瑶
2018.11.20
乌鳢生物学特性
1、生物学简介
中文学名:乌 鳢 二名法: Channa argus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辐鳍鱼纲 目: 鲈形目 亚目: 鳢亚目 科: 鳢科 属: 鳢属 种: 乌鳢
乌鳢 斑鳢 月鳢
品种:7个种
宽额鳢、 纹鳢、 线鳢 长身鳢 乌鳢 是一个广布种,分布于全国各大水系,产量也最大, 斑鳢、月鳢和宽额鳢 仅分布在华南地区,包括台湾省和海南省 纹鳢、线鳢和长身鳢 相当少见,仅见于云南省的怒江、澜沧江水 系,经济价值小。
形态特征
乌鳢身体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头长,前部略平扁,后部 稍隆起。吻 短圆钝,口大,端位,眼小,鳃裂大,鳃腔上方左右 各具一有辅助功能的鳃上器。
2、形态特征 乌鳢体色呈灰黑色,体背 和头顶色较暗黑,腹部淡 白,体侧各有不规则黑色 斑块。 乌鳢全身披有中等大小的 鳞片,圆鳞,头顶部覆盖 有不规则鳞片。
乌鳢背鳍颇长,几乎与尾鳍相连,无硬棘,

乌鳢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

乌鳢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

乌鳢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乌鳢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2002-12-6 16:13:38乌鳢属鲈形目、鳢科,俗称乌鱼、才鱼、黑鱼等,是鳢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淡水名贵经济鱼类。

乌鳢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营养丰富,比鸡肉、牛肉所含的蛋白质高。

据测定,每100g乌鳢肉含蛋白质19.8g,脂肪1.49g,碳水化合物1.2g,并富含人体所需的钙、磷、铁、锌等营养元素。

乌鳢作为药用具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功效,外科手术后,食用乌鳢具有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因此,乌鳢历来深受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市场的欢迎,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

我国人工养殖乌鳢刚刚开始,其前景看好,但还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

现将乌鳢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分述如下:一、乌鳢的生物特性1、形态特征乌鳢身体呈长筒状,头尖长似蛇形,尾圆而扁平。

上下颌均具细齿,犁骨、腭骨上有犬齿,鳃裂大,不与颊部相连,鳃耙粗短,排列稀疏,鳃上腔有发达的鳃上器官,可直接进行气体交换,故乌鳢离水2-3天只要保持鳃和身体湿润也不会死亡,便于运输。

乌鳢体被圆鳞,头、背部呈暗黑色,腹部灰白,体侧有2列大型不规则黑斑。

背鳍与臀鳍很长,背鳍条47-52,臀鳍条31-36,胸鳍条17,腹鳍条1-5,侧线鳞6069,脊推骨52-60,体长为体高的5.3-6.2倍,为头长的3.0-3.3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6倍。

2、生活习性乌鳢喜欢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沟港及低洼沼泽的静水水草区。

乌鳢对水质、水温和其它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特别强,即使其它鱼类难以生存的水域环境,乌鳢也能生活。

乌鳢的生存水温为0-41℃,最适宜水温为26-28℃。

当冬季水温过低时,其将身体后半部潜埋在淤泥或草堆里,头露在水中,不吃不动,也能生存下来。

乌鳢耐低氧,在浑浊缺氧的水体中亦能生存,其将头斜露出水面,借助鳃上器官,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即使在少水甚至离水的情况下,只要保持鳃部和体表一定湿度,仍可存活较长时间。

乌鳢的养殖技术

乌鳢的养殖技术

乌鳢的养殖技术
乌鳢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鱼类,适合进行养殖。

以下是乌鳢的养殖技术:
1. 水质要求:乌鳢适应范围较广,但水质应保持清洁,水温保持在18-28摄氏度之间,水质PH值在6.5-8.5之间。

2. 池塘建设:选用较深、较宽的水塘进行养殖,塘底应清理干净,不留杂草和死角。

池塘底部应用厚度为15厘米的泥炭土或砂质土进行填充。

3. 饲料投喂:乌鳢是杂食性鱼类,可以吃植物、动物和底栖生物。

根据乌鳢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可以选择相应的饲料进行投喂。

一般可用鲜活的小鱼、小虾、水蚯蚓等作为饵料,也可以使用商业饲料。

4. 控制养殖密度:根据池塘面积和水质条件,控制适当的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5. 病害防治:乌鳢容易患上一些常见的鱼类疾病,如细菌性病害、寄生虫感染等。

要定期检查池塘水质和鱼体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6. 清理废物:定期清理池塘中的废物,保持水体清洁,避免鱼类生病。

7. 增氧处理:乌鳢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可通过增加曝气设备
和水面喷泉等方式增加水中氧气含量。

8. 收获和补充:乌鳢通常在2-3年内可达到成熟,可根据需求进行收获。

为了保持稳定的养殖产能,应及时补充新的幼鱼。

乌鳢养殖相对较为简单,但也需要注重饲养环境、管理和保健等方面。

养殖者应具备一定的养殖技术和知识,从而提高乌鳢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种 池 : 面积 6 6 7 ~ 3 3 3 5 m , 水深 0 . 6 ~ 1 . 2m, 长宽比 为 3 : 2 ,
渠 系配 套 , 进、 排水 方 便 。 每3 3 3 5 m 池塘 配 备 3 k W 水车 式
或 充 气式 增 氧机 1台 ( 套) 。 成鱼池 : 面积 3 3 3 5 ~ 6 6 6 7 i n z , 水 深 1 . 5 - 2 . 5 m, 长 宽 比为 3 : 2, 渠系配 套 , 进、 排水 方便 。 池塘 四
2 . 2 塘 池 条 件
片, 口大 端 位 , 口裂稍斜并延伸到眼后 , 下颌稍突出 ; 上 下
颌、 犁 骨 和 口盖 骨 上密 布 细齿 ; 眼 中大 ; 鳃孔 大 , 鳃耙 粗 短 而 稀疏 , 鳃 腔 上 方 有 一 个 密 布 毛 细 血 管 的鳃 上器 , 具 有 辅 助 呼吸的机能; 体 被 圆鳞 , 较大; 侧 线较 平 直 , 在 臀 鳍起 点 上方 折断 , 侧绒鳞 6 0 — 6 7; 背鳍 和臀 鳍均 很 长 , 脊 与圆 形 的尾 鳍相 连, 无 硬刺 , 胸 鳍 圆扇 形 , 腹 鳍 短 小l 】 - 2 1 。 肛 门位 于体 中点 的腹
面; 鳔一室 , 较细长 ; 胃呈 囊状 , 具 2个 幽 门 垂 ; 肠短 , 双曲,
仅 为体 长 的 一 半 略 多 。 体 背部 为 黑 色 , 腹 部 灰 白色 或 浅黄 色, 体 侧 有 许 多 不 规 则 的黑 色斑 条 , 头 侧 边 有 2条 黑 纹 , 奇 鳍 有 黑 白相 间 的 花 纹 , 偶 鳍 浅黄 色 , 间 有 不 规 则 的斑 点 , 胸 鳍 基 部有 一 黑色 斑点 。
殖提供 参 考 。 关键 词 乌 鳢 ; 生物 学特 性 ; 规 范化 ; 养殖技 术 中 图分 类号 ¥ 9 6 5 . 1 9 9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 0 0 7 — 5 7 3 9( 2 0 1 3) 2 0 — 0 2 6 1 — 0 2
1 乌鳢 的 生物 学 特性
现 代农 业科 技
2 0 1 3年 第 2 0期
动 物科 学
乌 鳢 的生 物 学特 性 及 人 工 池塘 规范 化 养殖 技 术
杜 建 刚
( 河 南 省三 门峡 市 渔 业 管 理 作 站 , 河南三门峡 4 7 2 0 0 0 )
摘要
介绍 乌 鳢 的生 物 学特 性 . 在 此基 础 上 , 分析 乌 鳢 养殖 的 环境 争 件要 求 、 苗种 培 育 、 成鱼 养 殖 、 鱼 病 防 治等 技 术规 范 , 以为乌 鳢 养
4 . 5 ~ 6 . 0 t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 m 。
乌 鳢 属底 栖 类 , 喜居 水草 丛 生 的静 水 或微 流 水 水域 。 缺
氧 情 况 下 可 靠 鳃 上 器在 空 气 中呼 吸 。 即 使 无水 但 有 一 定 湿
度就可 存活 1 周以上 。 乌鳢跳跃 能力强 , 成 鱼 能 跃 出 水 面
早、 中期繁 殖 的 鱼苗 , 水面 放 养 1 0 0 — 1 5 0尾/ z 。 培育2 0
d左右 , 待鱼 苗 长 至 3 e m左 右 时分 养 1 次. 水面 放 养 5 0 ~ 6 0 尾/ m 。 后期( 6月下 旬 ) 繁 殖 的鱼苗 , 水 面放 养 6 0 ~ 8 0尾/ m 2 。
1 . 2 生 活 习性
周 用竹篱 笆 、 尼龙 网 等材料 围高 5 0 c m以 上 , 防止乌 鳢 外逃 。
每3 3 3 5m 池塘配 备 3 k W 水 车式或充气 式增氧机 1台( 套) 。
3 苗 种 培 育 3 . 1 苗 种 放 养 前 准 备
3 . 1 . 1 池 塘准 备 。 养 殖 前 1个 月 , 排 干池 水 , 铲 除 池 边 杂草 , 修 整塌 坍 的池堤 , 填堵漏洞 , 疏通 进 水 渠和 排 水 渠 , 整 平 池 底, 曝晒 7 ~ 1 0 d 。 鱼苗 放 养 前 1 0 ~ 1 5 d, 池 塘 用生 石 灰 1 8 7 5 ~ 2 2 5 0 k h m 化浆 全池 均 匀泼 洒 。 3 . 1 . 2 培 育水 质 。 鱼 苗放 养 前 7 ~ 1 0 d , 将 新水 注 入 已消 毒 的 培 育池 中 , 水 位控 制在 4 0 ~ 5 0 c m, 然后 施放 经发 酵 的有 机肥
3 . 2 苗 种 放 养
乌 鳢 为纯 肉 食性 , 食 物缺 乏时 有相 互 残食 现 象 。 食 物 组 成 随个 体 增 大而 改 变 。 3 0 mm 以下 的 幼鱼 以浮 游 甲壳 类 、 桡 足类、 枝 角 类及 水 生 昆虫 为 食 。 3 0 ~ 8 0 mm 以下 幼 鱼 以 昆虫 、 小 鱼 虾 类 为 食[ 3 1 。 成 鱼 阶 段 主 要 以 银鲫 、 剌鳅 、 蛙类为食。 成
1 . 5 m 以上 , 6 . 6 ~ 1 0 . 0 e m 的 鱼 种 能 跃 离水 面 0 . 3 m 以上 。 因 此, 在 池 中饲 养要 注 意防 逃 。
1 . 3 食 性
3 . 1 . 3 种 植水 草 。 施肥的同时, 在 离 池堤 1 . 5 m 处 种植 ~ 圈 水草带 , 作为鱼苗栖 息处 。 种草面积 为池塘面积 的 1 5 %~ 2 0 %
1 . 1 形态 特征
2 乌 鳢 的 人 工 养 殖 环 境 条 件 要 求
2 . 1 产 地 环 境
乌鳢体呈圆筒状 , 尾 部略侧扁 ; 头尖 、 长 而扁平 , 覆 鳞
产 地环境 应符合 G B厂 r 1 8 4 0 7 . 4的规定 ; 水源 水质 应符合 G B 1 1 6 0 7的规定 , 养殖 用水 水质 应符 合 N Y 5 0 5 1的规定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