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片《归来》看张艺谋的导演风格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影片《归来》看张艺谋的导演风格转变

自2014 年5 月上映以来,影片《归来》在国内电影界已经掀起接连不断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时隔三年再次携新片“归来”,张艺谋仍然算得上是一位高产的导演。正如影片的片名《归来》,张艺谋这次的出现似乎带有一种“回归”的意味,让观众依稀看到了二十多年前执著于走文艺路线的那个他。同时,也让我们思考,随着时间的脚步,张艺谋并未丢掉自己的风格,而是仍在不断探索与尝试新的表达方式,从未被时代远远抛下。回望他走过的路,虽然饱受争议,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努力的电影人在为自己的坚持做些什么。如今,年过花甲的张艺谋,仍然在不断努力与尝试,不断变幻新的电影语境,在电影创作的道路上执著前行。

回望大师成长之路

从1987 年创作影片《红高粱》至今的二十余年中,张艺谋走过了在文艺片与商业片两种模式之间的不断尝试、过渡与融合。入行27 年,导演影片19 部,张艺谋的创作风格经历了从纯粹的文艺片起步,逐渐加入商业元素,最终又回归文艺路线的过程,并将二者不断融合以致炉火纯青。回顾这些影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大师的成长、成熟之路。

张艺谋的第一部影片《红高粱》在拍摄的第二年就参展柏林电影节并获得了第38 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这在当时的中国影坛中尚属首例,还没有一部中国电影走入国际电影节并获此殊

荣。虽然这部影片所大胆展现的中华民族的愚昧无知与人性丑恶在当时的一些人看来,有“卖中国历史伤痛以求西方国家赞誉”之嫌,但其艺术上的巨大成功却巍然屹立于国际影坛,且近三十年来经久不衰,成功地打开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大门。张艺谋在影片中所大胆尝试的镜头、画面等,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电影模式与美学束缚。这是中国电影的巨大突破,更是张艺谋本人莫大的成功。

此后的几年中,张艺谋先后创作出《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等一系列此类具有文化反思内涵的影片,并多次获得国际电影节殊荣。这些影片无一例外地改编自文学作品,具有雄厚的内容基础和丰富的思想内涵,用独特的视角,以揭露民族文化的伤疤、充分暴露人性的弱点为切入点,对民族文化进行理性的反思和批判,用悲剧的形式来触动观众心灵的最深处。也正是通过拍摄这些作品,张艺谋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文艺电影理论和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在当代中国影坛中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获得了巨大的赞誉。

1997年,张艺谋拍摄了影片《有话好好说》。这部电影的创作和他以往的拍摄风格截然不同,全片充满了现实主义的痕迹,从一种理性的情感压抑过渡到感性的情感释放和生活化的现实呈现,在叙述上更抓人、更接地气,没有了不着痕迹的语汇表达,而是句句落实,实实在在。尤其是其手提摄影的拍摄方式,主观化镜头的大量使用,一下就把观众抓到剧情中,以接近纪录片似的再现方式让观众得到深深的认同感,并试图无意识地从影片中寻找更多的心理认同。

此后,张艺谋接连拍摄了《我的父亲母亲》《一个都不能少》《幸福时光》等多部反映现实题材的影片,以优秀的镜头运用来呈现给观众一个个唯美的故事和完美的画面,探索着一种新的表

达形式,试图以更加平和的方式娓娓道来。张艺谋在此阶段的转型尝试是鲜明而掷地有声的,每一部影片都做出了大胆的迈步,加入了不同类型的人物、故事,以尝试最为新鲜的题材、内容,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看似感性的环节设置,实则是在更加理性和清醒地思考生活,更加温情地体味生活。他将视点完全转移并集中在当下的现实社会,浓烈而直接的情感表达,也大大增强了电影的感染力。张艺谋正是在这一步步的探索中试图找寻一种平和的表达方式,尽可能地确立此时最能表达导演意图的个人风格。这既是一种客观而温情的故事讲述,又是娓娓道来的扪心自问,背后是导演个人的生活反思和沉淀。应该说,张艺谋在这段探索的时期是有成绩的,也推出了以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为代表的一些优秀作品,可以说是成功完成了一定程度的转型。

新千年到来之际,信息逐渐开始高速流通,商业大潮瞬间席卷了社会的各个层面乃至任何一个角落,这其中必然波及电影行业。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年轻商业体系,电影业面临着必须大跨步地追赶才能不掉队的巨大压力,亦为潜力。电影开始狂奔。此时的张艺谋作为第五代导演,也是中国电影界的领军人物,必须是要领跑在时代前沿的。进入新世纪,好莱坞电影对于全球的影响可谓是声势浩大,在巨大的商业浪潮推动下,张艺谋先后拍摄了《英雄》《十

面埋伏》等高成本大制作的“商业大片”,进而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大片之路。此后,他的创作之路更加宽阔,与国际接轨的速度大幅提升。

在这个时期,张艺谋开始试图思索,如何在艺术与商业间找

到一个平衡点。基于这样的思考,他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先后拍摄了《千里走单骑》《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拍案惊奇》《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影片。从这些影片中可以看出,张艺谋做出的努力是显而易见且非常用心的。他始终在积极地尝试找到一种所谓的“平衡”,不断地去拍摄,不断地修正,以达到艺术与商业的完美结合,让真正的电影艺术走入大众心中。这是他作为一个电影人的职业操守,更是一种对电影艺术莫大的崇敬与尊重。

回归不是简单重复2010年,一部《山楂树之恋》将观众的记忆一下拉回到了11 年前的《我的父亲母亲》。尽管在影片的拍摄上,《山楂树之恋》难以企及后者的艺术高度,音乐、画面、叙事等多个方面都没法和1999 年的这部老作品相提并论,但这部影片毕竟反映出张艺谋对于文艺片的缅怀和他对于艺术的不懈追求。我们从《山楂树之恋》干净纯美的画面和清澈动听的音乐中,仿佛能够看到他对于过去的追忆和对美好记忆最为宽容的态度。与此同时,张艺谋的商业探索也有了喜人的进步。影片《金陵十三钗》首先在一个敏感的特殊时期锁定在了一个非常敏感的题材上,回过头去关注旧中国一段让人不忍直视的惨痛历史,唤起人们对于历史与民族尊严的缅

怀和尊重。同时,采用高成本大制作,并力邀好莱坞一线大牌男演员加盟,国内演员的选择也很到位,这对于电影的表现力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力的砝码。通过这些可以看到,张艺谋对于拍摄的投入力度已经能够达到一部商业大片所应具备的基本水准,甚至还超过很多。这一令人欣喜不已的现象正说明了他在拍摄上所取得的喜人成绩。

2013年,张艺谋与老东家张伟平分道扬镳,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继而与乐视达成合作意向。接下来的一年,张艺谋带着作品《归来》重新回归大众视野。综合以上的思考,我们已经对张艺谋本人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次回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不打无准备之仗”。无论是从题材、内容的选择,演员的选择,还是影片所选择的表达方式,所抒发的一种克制、内敛又暗流涌动的情感,这部影片都表现出很大的诚意。我们可以通过影片看到,两位老戏骨的加入是一种对张艺谋和剧本的放心,而张艺谋选择这样两个台词不多却需要大量外化内心情感的角色,亦是演员对导演的放心。

在影片《归来》中,张艺谋并未为演员设计过多台词,而是强调用大量的表情表演来完成故事叙述和人物情感的抒发。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张艺谋特使用了4K 高清摄影机和大量的人物面部特写。如果不是合作过这么久的老搭档,如果没有足够的了解,相信张艺谋也不敢随意去拍情感大戏。此番将曾经有过多次合作的巩俐与陈道明两位“体验派”请回来,是张艺谋的自信,更是导演与演员之间一种高度的互相信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