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电影
通过电影《影》浅析电影中的人文精神
通过电影《影》浅析电影中的人文精神电影《影》是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于2018年上映的一部中国古装片,该电影以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末年为背景,讲述了南唐皇宫内部的政治斗争、家族恩怨和复仇故事。
本文将从人文精神的角度来浅析该电影。
首先,电影《影》通过展现人性的复杂性,突出了人文精神的价值。
在南唐皇宫内部的政治斗争中,不仅有正义与邪恶之分,还有人性的弱点和缺点的展现。
比如,南唐的大将军史弥远先是重情重义、讲武德、正直忠诚的形象,但随着剧情的深入,他的自私和欲望逐渐显露出来,最终成为了史贵人的傀儡。
而史贵人本身也有着自己的复杂性,她的心灵深处充满了孤独感和不安全感,因此才会迷恋潘金莲这样的角色。
这些角色的复杂性,使得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也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人类自身的局限性和弱点。
其次,电影《影》中把“忠诚”和“家国情怀”这种传统的人文精神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影片中,将领申时行为了保卫国家和辅佐君主不断奋斗着,人们对于大唐王朝的热爱和不屈不挠的探索、坚韧不拔的精神彰显出来。
同时隐藏在背后的“忠诚”精神则是推动故事不断前行的内在因素,正是因为申时行对君主的忠诚,才让他在君臣之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申时行的“忠诚”和“家国情怀”,让观众感受到了传统的中国人文精神的魅力与震撼。
最后,电影《影》中的女性角色也透露出一种温情之美。
影片不仅突出了经历爱情、家庭、权力和复仇等许多困境的女性角色,还展示了她们与家庭、朋友的紧密关系。
比如史贵人在与丈夫的相处中,她的温柔、细腻,以及对家庭的热爱,让观众在看到她出演的场景时流露出一些感慨。
而她的女儿史嫣、女佣小小的女性形象,则在她们伤痛与忍耐中,找到了一种属于女性的韧性。
这些女性,或柔情藏于心,或坚毅咬牙,都充满魅力和动人之处。
综上所述,电影《影》凭借着丰富的剧情、深刻的人物塑造和卓越的表演,成功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魅力,而电影中所讲述的人文精神,则是重要的精神价值和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通过电影《影》浅析电影中的人文精神
通过电影《影》浅析电影中的人文精神【摘要】电影《影》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古代中国的政治阴谋故事,深刻展现了人文主题。
影片中展现了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体现了人文情感的丰富和复杂性。
电影也探讨了权力、道德、忠诚等人文价值观。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影片给观众带来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影片强调了忠诚、勇气、担当等人文启示,引发人们对人类尊严和价值观的思考。
最终,电影《影》通过展现人文情怀,传递了积极的人文理念,让观众重新审视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立场。
这部影片体现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对观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达了积极的人文理念。
【关键词】电影《影》、人文精神、人文主题、人文情感、人文价值、人文启示、人文情怀、观众影响、人文理念1. 引言1.1 介绍电影《影》电影《影》是由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一部古装惊悚片。
该片讲述了一个关于政治权谋和阴谋的故事,以及主人公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
影片的设定和剧情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元素,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忠诚、信任、家国情怀等价值观念。
影片中的场景布景极具中国古典美学,每一帧画面都充满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
影片中的角色也展现了丰富的人文特质,他们对家族、国家、信仰等有着深厚的情感,同时也展现出对道德、良知等人文关怀的重视。
《影》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和复杂的情节安排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影片通过讲述故事中人物的遭遇和抉择,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体现了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在影片中,人们可以看到对生命、尊严、自由等人文主题的思考和探讨,唤起了人们对于人类存在意义的思考。
电影《影》通过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精湛的制作水平,展现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影片引发了观众对人文主题的深入思考和探讨,传达了积极的人文理念,对观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阐述人文精神在电影中的重要性电影《影》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和情感的作品,其展现了人类的善良、勇敢和悲悯。
张艺谋电影作品的观后感
张艺谋电影作品的观后感张艺谋是中国当代著名导演之一,他的电影作品以独特的视觉风格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而著称。
观看了他的多部电影后,我对他的作品有了一些深刻的观后感。
首先,张艺谋的电影作品往往能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他善于运用色彩和画面构图来表达情感和主题。
例如,在《英雄》这部电影中,他使用了红、蓝、绿等鲜明的色彩来代表不同的故事线,营造出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这种独特的色彩运用使得电影更加生动有趣,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次,张艺谋的电影作品往往能够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现出人性的复杂性。
他擅长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例如,在《活着》这部电影中,他通过对主人公福贵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他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对生活的执着。
这种细腻的人物刻画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共鸣,引发了深刻的思考。
此外,张艺谋的电影作品还常常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
他善于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相结合,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再现,表达出对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例如,在《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电影中,他通过对清朝末年的皇室生活的描绘,展现了权力与欲望的腐败和破灭。
这种对历史的再现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总的来说,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深刻的人物刻画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现而著称。
他的作品不仅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更引发了对人性、社会和历史的思考。
通过观看他的电影作品,我对电影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感悟。
综上所述,张艺谋的电影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观后感。
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更通过对人性、社会和历史的探索,引发了观众对生活的思考和反思。
我相信,张艺谋的电影作品将继续影响和启发着更多的观众,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张艺谋导演电影《长城》观后感范文
张艺谋导演电影《长城》观后感范文
《长城》是张艺谋导演的一部史诗巨制,影片讲述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中国故事。
观后,我深受震撼和启发。
首先,影片的视觉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张艺谋导演以其精湛的摄影技巧和华丽的美术设计,将长城呈现得如梦幻般的美丽。
特效团队的努力也可见一斑,巨兽、飞行器等绚丽的特效场景令人难以置信。
影片中的每一帧都充满着艺术的感染力,令观众陷入其中,沉浸于这个古代奇幻的世界。
其次,影片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影片中融入了丰富的中国元素,如中国功夫、长城、中国古代文化等。
通过这些元素的融入,影片更加贴近中国观众,激发观众的民族自豪感。
此外,影片中对团队合作和勇气的描绘也让我深受感动,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价值观。
最重要的是,影片所传达的主题深入人心。
《长城》中讲述了人类与怪兽的抗争,这不仅仅是一个娱乐的故事,更包含了对于人性的思考。
影片中的枪炮、战争不仅仅代表了人与怪物的对抗,更是人类内心对于恐惧和欲望的抗争。
这种表达方式引发了我对于人性的深深思考,人类的未来应该是如何面对外部环境的威胁,如何与他人合作共事。
虽然电影《长城》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剧情有些薄弱,角色刻画不够深入等,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对这部影片的喜爱和认同。
作为一部大制作的商业电影,它的成功不仅在于其视觉效果的震撼和华丽,更在于它所表达的深层次的主题和思考。
它让观众思考人性、团队合作和民族自豪感等重要的价值观。
这使得《长城》成为一部非常有意义的电影。
张艺谋电影中的男女形象分析
张艺谋电影中的男女形象分析张艺谋是中国最著名的导演之一,他的电影作品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口碑。
他的影片中描绘了丰富多彩的男女形象,表现了不同角色的性格、命运和情感。
本文将从《红高粱》、《梁祝》、《满城尽带黄金甲》和《一个都不能少》这四部经典电影入手,对张艺谋电影中的男女形象进行深入分析。
我们来分析《红高粱》中的男女形象。
该片讲述了中国东北乡村的故事,主要表现了橘子和五金(溥留,橘子丈夫)之间的情感纠葛。
在这部电影中,橘子是一个年轻美丽,坚强勇敢的女性形象,她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
与之相对应的是五金这一形象,他是一个直率豪爽,粗犷豪放的男性形象,他在电影中既是橘子的丈夫,也是她的恋人。
张艺谋通过这对男女形象,展现了东北乡村男女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生存状态,呈现出了中国农村男女性别角色的不同面貌。
我们来分析《梁祝》中的男女形象。
这是一部改编自中国古代民间爱情传说的影片,讲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之间深情的爱情故事。
在这部电影中,梁山伯是一个勇敢豁达、忠诚义气的男性形象,他为了追求真爱,不顾一切放弃了家庭和事业。
而祝英台则是一个聪明美丽、善良坚韧的女性形象,她在丈夫去世后,选择了割发换文,化身为男子,以求能再见爱郎。
通过这对男女形象,张艺谋展现了古代中国男女之间的纯真爱情和不平凡的命运,讴歌了爱情中的坚贞不渝和彼此的相伴。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男女形象。
该片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卫国的故事,主要围绕美丽的后羿和她的丈夫偷乐之间的爱情和争斗展开。
在这部电影中,后羿是一个绝世美女、聪明机智的女性形象,她在爱情、家族和国家之间陷入了心理挣扎。
而她的丈夫偷乐则是一个野心勃勃、精明果断的男性形象,他对后羿展开了残酷的斗争。
通过这对男女形象,张艺谋展现了古代中国王国内部的权谋斗争和男女之间的家国情怀,表现了古代中国男女性别在宫廷政治中的角色定位和命运抉择。
我们来分析《一个都不能少》中的男女形象。
张艺谋的电影艺术
张艺谋的电影艺术张艺谋是中国一位备受瞩目的电影导演和制片人,他的电影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入人心的主题而闻名。
本文将探讨张艺谋的电影艺术,从他的导演风格、主题探索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剖析。
一、导演风格张艺谋的导演风格以其独特的视觉呈现和叙事方式而闻名于世。
他擅长运用电影语言来营造紧张、压抑和悬疑的氛围,将观众带入他所创造的虚幻世界。
他常常运用大胆的镜头运动和剪辑手法,使得他的电影充满动感和节奏感。
例如,在他的代表作《红高粱》中,张艺谋运用了大量的鸟瞰和鱼眼镜头,以及快速的剪辑手法,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奇幻的氛围,使得观众无法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二、主题探索张艺谋的电影作品经常涉及到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探讨。
他通过对中国社会的观察和思考,揭示了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
例如,在《活着》这部电影中,张艺谋展现了二十世纪中国农村的动荡和变革,通过一家人的命运变迁来反映社会变革对个体的影响。
他以深入细致的描绘和触动人心的情感,让观众对生活和人性有深刻的思考。
三、对中国文化的表达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中经常包含对中国文化的探索和表达。
他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电影中,营造出浓厚的中国风。
例如,在《英雄》这部电影中,张艺谋运用了传统京剧的元素,用红色、绿色、蓝色等鲜艳的色彩来表达人物之间的情感变化。
他将中国的武侠文化与现代电影技术相结合,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
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他的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入人心的主题而成为中国当代电影的一面旗帜。
他的导演风格突破传统,以鲜明的视觉效果和动感的剪辑手法吸引观众的眼球;他的主题探索引发了观众对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深思;他对中国文化的表达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之,张艺谋的电影艺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主题而深受观众喜爱。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探析《影》的东方叙事美学
探析《影》的东方叙事美学《影》是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一部影片,该影片在2018年上映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影片中的东方叙事美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展现了张艺谋独特的导演风格。
一、空间美学:强调空间的流动性和动态性《影》的每个场景都十分精致,充满了富有东方古风的美感。
影片使用了大量的黑白空镜头,其空间美学的特点是强调了空间的流动性和动态性。
电影中建筑物、衣服、道具等元素都强调流动感与柔和之美,恰如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自由流畅之美。
在中国传统叙事艺术中,空间被视为一个流动和有机的整体。
张艺谋通过深入挖掘空间的特性,将其转变为一个基于演员表演和场景动态变化的舞台,从而使电影更富有韵律感。
影片中武士道场的士兵匍匐而行,似乎在追求空间的节奏性和流畅感,这体现了张艺谋对空间美学的深度理解和运用。
二、人物美学:借鉴传统美学禅学思想在《影》中,人物形象非常精致。
主要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敛、含蓄和婉约的风格。
张艺谋在人物造型方面借鉴了传统美学禅学思想,将各种传统元素融入其中,从服装和化妆到动作和表演,将这些元素无可厚非地融合起来,表现出一种东方的美感。
人物形象还反映了中国古代优雅舞蹈的美感。
影片中的顾准,嬉笑窃道,飘逸、柔和,整个人形象饱含中国古典女性的柔美之美,像一只薄纱轻轻飘荡,恍若不是凡人。
这种优美的表演方式,不仅相信更多的人物角色在影片中展现出来,而且把电影表现与传统文化的链接恰到好处。
三、符号美学:巧妙运用东方文化符号《影》巧妙地采用了中国文化符号,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叙事美学中的重要元素。
其中包括了典型的帝王八卦和九宫格等元素,影片中反复出现的符号和词汇,不仅起到了象征意义,而且赋予了电影更多东方古典文化的神秘感和思辨性。
例如:《影》中用九宫格的图案做了非常多的设计,最重要的是四百九十年变节六势,而这六势又叫‘六仪式’。
其中的指令是基于皇帝已知的八卦,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八卦哲学息息相关。
从《归来》看张艺谋艺术电影的回归与创新
从《归来》看张艺谋艺术电影的回归与创新【摘要】张艺谋是中国当代著名导演,他的电影作品融合了传统与创新。
《归来》是他的一部代表作品,通过对抗战时期的家庭故事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张艺谋电影传统上注重叙事和影像表现,同时不断进行技术和形式上的创新。
在《归来》中,他运用了大量细腻的画面和情感表达,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与其他作品相比,这部电影更注重家庭情感和历史背景的融合。
张艺谋通过自己的导演风格和技巧,塑造了独具个性的作品,对中国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艺谋电影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取得平衡,在《归来》中展现了他作为电影大师的地位。
这部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对观众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关键词:张艺谋,艺术电影,回归与创新,《归来》,传统与创新,艺术表现形式,导演风格,影响,电影大师,艺术价值。
1. 引言1.1 介绍张艺谋和他的电影张艺谋是中国著名的电影导演和制片人,被誉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以独特的视角和磅礴的场面著称,作品常常深刻地揭示人性、道德和社会问题。
张艺谋的电影风格兼具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现代主题的表达,其作品不仅在国内获得了巨大成功,也在国际上备受关注。
张艺谋的电影作品涵盖了各种题材,包括历史剧、现代故事、戏剧改编等,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他都能用独特的镜头语言和叙事方式展现出自己的风格。
张艺谋以其对演员的精心把控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而闻名,他的作品往往带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共鸣。
张艺谋的电影在国内外均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多次斩获国际电影节大奖,被誉为中国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不仅在电影制作方面有着非凡的成就,还在中国电影界的发展和推广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张艺谋所创作的作品无疑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珍贵财富,他的电影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电影的独特魅力和创作实力。
1.2 《归来》电影简介《归来》是张艺谋执导的一部电影,于2014年上映。
该片改编自小说《返校路上的遥望》,讲述了军人陈凯因事迹被传媒报道而被召回去参加节目录制。
电影行业五大国内导演的代表作品与创作风格分析
电影行业五大国内导演的代表作品与创作风格分析电影导演是电影创作中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以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塑造了许多经典作品。
本文将分析国内电影行业五位杰出导演的代表作品以及他们的创作风格。
一、张艺谋——《红高粱》与现实主义风格张艺谋是中国现代电影的代表导演之一,他的《红高粱》以其独特的现实主义手法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部电影以中国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寓言式的故事,通过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反思展示了现实主义的特点。
张艺谋擅长运用大胆的镜头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刻画,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深入思考社会问题。
二、陈凯歌——《霸王别姬》与浪漫主义风格陈凯歌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他的代表作品《霸王别姬》被誉为中国电影的巅峰之作。
这部电影通过全景式的叙事方式,展示了一个扑朔迷离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人性、命运和传统价值的思考。
陈凯歌擅长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来表现情感与情绪,给观众带来了深深的触动。
三、冯小刚——《手机》与喜剧风格冯小刚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导演之一,他的《手机》被认为是中国新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电影通过幽默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道德与贪婪的故事,让观众在欢笑之中思考人性的脆弱与扭曲。
冯小刚擅长运用喜剧元素来处理严肃的题材,使得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深刻的思考。
四、王家卫——《东邪西毒》与艺术实验风格王家卫是中国电影界的艺术家型导演,他的代表作品《东邪西毒》以其独特的艺术实验手法著名。
这部电影以武侠片为题材,通过非线性叙事、抽象的画面和独特的音乐剪辑展现了导演对电影语言的超越与创新。
王家卫擅长运用镜头的美感和声音的独特处理来营造独特的电影风格。
五、宁浩——《疯狂的石头》与黑色幽默风格宁浩是中国电影界的黑色幽默导演代表之一,他的《疯狂的石头》以黑色幽默的手法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系列围绕宝贝石头展开的故事,通过讽刺和夸张的表达方式,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种种荒诞与无奈。
宁浩擅长运用黑色幽默手法来处理敏感的社会问题,使观众在笑声中思考人性的善恶与无常。
通过电影《影》浅析电影中的人文精神
通过电影《影》浅析电影中的人文精神《影》的导演张艺谋所拍摄的电影具有明显的人文精神色彩,即积极反抗旧制度、旧思想的精神。
这种精神来源于中国“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对西方先进文化的接受对中国千年保守封建思想道德观的革新。
在张艺谋的最新影片《影》中,这一特征表现的更是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影片在传统与现实、人性与贪欲、个人与权力之间的矛盾冲突基础上,批判了旧社会的种种,这种贯穿张艺谋电影的批判精神不仅具有当代的反思意识,同时还有对民族文化批判性地吸收以及弘扬优秀传统精神内质和人物性格特征。
一、符号化人物形象的刻画纵观张艺谋的《影》,从影片开端便存在一个贯穿始终的思想线索,即:从反叛旧伦理道德观到构建新型伦理道德观的巨大转变,而这种思想脉络,正好符合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并与之相吻合。
《影》中涉及大量的伦理、道德、传统及文化与人性的对抗、冲突。
例如影片中对子虞和境州的描写,将他们身上那种压抑本心描写的淋漓尽致。
张艺谋电影突出体现人物间剧烈的“冲突”,通过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传统思想的冲突来刻画人物。
冲突是塑造符号化人物形象所不可或缺的手段。
在张艺谋的镜头下,人物的重点不是他具体的外化特征、如具体身份、具体背景等,他镜头下的人物是更倾向于表现一种具有抽象和普遍的“类型人”,通过这些“类型人”对故事进行演绎,来传达张艺谋的某种情绪和思想。
在《影》中,张艺谋应用符号化处理了三种人物:第一种为男性的子虞和境州,第二种为女性的小艾和公主青萍,第三种为专制者沛王。
而他们皆和张艺谋之前电影里的人物具有相似的符号表达,如男性具有坚韧、忍受苦难却不言放弃的中华民族传统性格特征;女性则通常是纠结、扭曲的,影片前半程为夫为子,影片后半程则勇于追求心中所想,拒绝压抑人性的最本真一面;专制的君王则行为荒诞看似昏庸无能,实则内心颇有城府或背后存在老谋深算的心腹大臣指点。
笔者认为以上人物特征已經几乎成为张艺谋电影中的重要人物模板。
天注定 影评
天注定影评
《天注定》是一部由中国导演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它讲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动荡时期,以及几个家庭在这个时期的命运交织和变迁。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中国历史和人性产生了更深的思考。
首先,这部电影的视觉效果非常震撼。
张艺谋导演以其独特的镜头语言和精湛的摄影技术,将中国近代史上的乱世画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从战乱的战场到家庭的纷争,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力量和张力,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其次,影片的剧情设置也非常吸引人。
通过几个家庭的故事,观众可以看到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
从改朝换代到家庭内部的矛盾,每一个情节都让人感到震撼和心痛。
这种真实而又深刻的刻画,让我对中国历史和人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最后,影片中的演员表现也非常出色。
张艺谋导演在选角上十分用心,每一个演员都将自己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到他们就是那个时代的人物,而不是演员。
他们的表演让我对这部电影产生了更深的共鸣,让我对历史和人性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
总的来说,电影《天注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中国近代史和人性产生了更深的思考。
它的视觉效果震撼人心,剧情设置吸引人,演员表现出色,这些都让这部电影成为一部不容错过的佳作。
我相信,观众们在观看这部电影后,也会对中国历史和人性产生更深的共鸣和思考。
张艺谋电影中的男女形象分析
张艺谋电影中的男女形象分析张艺谋是中国电影界的一位著名导演,他的电影以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而备受关注。
在其众多作品中,男女形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
本文将从四部张艺谋电影出发,分别从角色扮演、性别意识、社会地位、命运等角度入手,对其中的男女形象进行分析与探讨。
《红高粱》是张艺谋导演的处女作,该片描述了中国山区的封建习俗与人情世故。
而在影片中,男女形象的刻画显得非常传统。
男性形象多数大男子主义,他们自视甚高、自以为是,而女性形象则被束缚于传统封建社会中,她们的生活、婚姻、死亡都是由男性控制的。
尤其是影片中的女主角,她们被视为家庭的财产,必须以嫁妆的多少来衡量她们的价值。
在这样的社会中,女性的权利和地位是极其有限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
《活着》是张艺谋的又一部经典之作,影片讲述了一个传奇的人生故事。
在故事中,男女形象对比鲜明,女性形象也展现得更为多元化。
男主角福贵从困苦生活中逐渐崛起,而女主角凤霞则始终生活在贫苦之中。
凤霞的命运十分坎坷,她经历了饥饿、贫困、死亡,这些悲惨的遭遇说明了社会的丑陋和残酷。
在这些意义上,《活着》十分现实主义。
另一方面,影片中的女性形象也展现得更为多元化。
苦命的凤霞和农妇文兰生存极为艰难,但他们都坚强勇敢,充满生机和活力。
他们不仅在物质上支撑着家庭,还在精神上给予家庭成员支持和鼓励。
《英雄》是张艺谋的又一部经典之作,影片主要描绘了中国古代秦朝的故事。
在影片中,男女形象的构建也很值得探讨。
首先是主人公勇士的形象。
他们往往高大威猛,个性坚毅,执着追求真理和正义。
而女性形象则岂能满足简单的美丑二分法?张艺谋的电影中,女性形象往往都是细腻浪漫的。
在《英雄》中,影片的女主角名嬷嬷,她崇尚和平,深爱国家,为了挽救百姓而牺牲自己。
她所表现出来的品德与精神,远比身体更为重要。
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张艺谋的电影中也是如此。
《十面埋伏》是张艺谋的第四部电影作品。
该片讲述了明朝末年的战争和爱情故事。
浅析张艺谋电影的特点
1、色彩运用鲜明。
张艺谋导演对于色彩的敏感程度,是其他同代导演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对红色,更是情有独钟。
张艺谋导演在影视作品中对于红色的运用是十分出彩的,比如最早的《红高粱》中的“高粱酒”、“最后的血红画面”,再到《菊豆》中的“红染布”,又到后来的《秋菊打官司》中的“红辣椒”,都十分鲜明的在影片中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他能大胆运用大片大片的中国红或者黄色来烘托气氛,比如《英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张艺谋十分注重画面的美感,像《我的父亲母亲》(早期的)和《英雄》、《黄金甲》、《十面埋伏》等都这样,给人一种很唯美的感觉。
个人比较欣赏《我的父亲母亲》,它把人内心中最深处的情感表达的非常好,最纯朴的人,最纯洁的爱情,很感人、唯美。
2、电影风格有活力。
早期的张艺谋电影风格都体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活力,也是因为这种特别的活力,才能让张艺谋导演拥有直面社会现实的勇气。
使得张艺谋能够冲破以往电影风格来寻找新的电影语言。
3、深度的思辨性和创新性。
张艺谋导演的作品具有非常深刻的思辨性和创新性。
首先是思辨性,张艺谋导演在电影中表现出的思辨性,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谁对谁错的方面,他更多的是对于社会和民族心理结构,以及社会人际关系的思辨;通过电影的艺术语言和造型,深入剖析社会经济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历史原意,探索社会历史变化的内在动力,从生活的最底层,把握人们的心理结构,进而了解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结构。
其次就是张艺谋的创新性,他每一部电影的创作都力求有所突破,对故事的叙述和人物的塑造上,都最大限度的表现新的视点;最形象的表达自己对电影的认识,并形成了他特有的叙事方法,视觉效果,生动的证明了一名“中国最勤奋”的电影工作者的誓言。
4、彰显女性的个性。
张艺谋导演的影片中,女性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早期影片尤其彰显女性的个性与魅力。
每部作品中的女性都是不同性格不同身份女性的代表。
5、总结。
总的来说,张艺谋的电影非常善于表达和传递中国文化,叙述、类型、风格多变,从来不重复,追求突破;背景音乐唯美动听,画面宏伟壮丽;深度剖析人性,追求生命的意识,同时选角严格,善于挖掘新人。
《超脱》影评
《超脱》影评超脱影评超脱,导演张艺谋的最新力作,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关注。
本文将对《超脱》这部电影进行评价与解读。
首先,本片的叙事方式十分独特。
张艺谋以非线性的叙事结构,穿插短片与情节片段,将观众置于一种非结构化的心理状态中。
观众需要通过片中的细节与线索来拼凑片段,形成完整的故事。
这种非传统的叙事方式,不仅增加了观影的挑战性,也加深了观众对电影的思考与参与感。
其次,影片的艺术表现力十分精湛。
张艺谋凭借其扎实的导演功底,在影像美学上做到了极致。
每一个画面都精心构图,色彩运用恰到好处,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尤其是在剪辑和音乐上的运用,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剧情推进与音乐的紧密结合,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融入故事情节,产生共鸣。
在整个电影中,每一个画面、每一段镜头,都彰显着导演对细节的执着追求。
影片中的演员表现也十分出色。
作为中国内地的顶级演员,每一位主演在片中都有精华的表演,将角色诠释得淋漓尽致。
他们的表演饱含情感,让观众真切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
尤其是男主角,在片中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和表演能力,更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影片所表达的主题与情感也颇具深度。
《超脱》探讨了人性的困境与追求,以及对命运的反抗与拯救。
影片中的角色面临着各种困厄,却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不断超越自我。
在这个过程中,观众被引导去思考存在的意义,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片中所渲染的深邃情感与哲学思考,引起了观众的共鸣与思考。
然而,本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对于观众来说,由于叙事方式的复杂性,需要更多的专注和思考。
片中某些情节的展开也显得过于诡异和难以理解,给观众带来一定的困惑。
同时,部分观众认为本片过于压抑和沉重,缺乏轻松愉悦的氛围。
这对于电影的商业价值以及观众的观影体验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总的来说,《超脱》是一部具有挑战性的电影作品。
不同于传统商业片的套路,它对观众提出了较高的观影要求。
然而,正是这种独特性,让它与众不同,引发人们对电影创作的思考。
《2024年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以张艺谋导演的作品为例》范文
《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以张艺谋导演的作品为例》篇一一、引言电影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空间叙事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镜头语言、画面构图以及空间布局,电影能够为观众构建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和情感共鸣的虚拟世界。
本文以著名导演张艺谋的作品为例,探讨电影空间叙事的艺术手法和特点。
二、张艺谋导演作品概述张艺谋导演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视觉冲击力著称,涵盖了多个时期和不同类型的题材。
从《红高粱》到《满城尽带黄金甲》,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而且在空间叙事方面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三、电影空间叙事的概念与特点电影空间叙事是指通过电影画面中的空间布局、镜头运用以及场景转换等手段,来构建和推进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思想的一种叙事方式。
它具有视觉冲击力强、情感表达丰富、空间感强烈等特点,能够有效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导观众进入电影所构建的虚拟世界。
四、张艺谋导演作品中的空间叙事手法1. 画面构图与空间布局:张艺谋导演的作品在画面构图和空间布局上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他善于运用对称、对比、留白等手法,营造出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画面效果。
例如在《英雄》中,通过不同颜色的运用和场景的转换,展现了古代武侠世界的广阔与深邃。
2. 镜头语言:张艺谋导演善于运用各种镜头语言来表现空间。
他善于运用特写、大远景等镜头,将人物的情感和故事的发展融入空间的变换之中。
如在《一个都不能少》中,通过移动镜头展现了乡村教育的广阔天地和孩子们的成长历程。
3. 场景转换与时空交错:张艺谋导演的作品中经常出现时空交错的场景转换,通过这种手法来表现故事的复杂性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通过不同院落的场景转换,展现了封建社会女性的悲惨命运。
五、张艺谋作品中空间叙事的情感表达与主题思想张艺谋导演的作品中的空间叙事不仅具有视觉冲击力,更能够深入人心,触动观众的情感。
他通过空间的布局、光影的运用以及色彩的搭配等手段,来表达对人物命运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浅谈张艺谋的作品风格分析
浅谈张艺谋的作品风格分析张艺谋,首先是作为摄影师和演员被人所知,自执导《红高粱》一举成名之后,他的导演之路便一发不可收,随着《菊豆》、《红高粱》等优秀影片相继问世,张艺谋在重要电影节上屡获大奖。
纵观张艺谋的整个创作阶段,大致可分为这样三个时期:民俗电影创作时期、现当代历史与现实题材的创作时期、商业电影创作时期。
一、张艺谋第一个创作阶段:民俗电影创作阶段张艺谋是较早注意到“探索电影”思想大于形象、理性大于艺术的缺陷,而意识到必须进行电影观念变革的电影家。
于是,张艺谋开始自觉地追求另一种形态的电影:“这种电影既有一定的哲学思想内涵,又有较强的观赏性。
”《红高粱》正是他将电影观赏性与艺术性结合的一次尝试,既保留影像本体论美学追求的“电影化、艺术化”,同时加强电影情节叙事的戏剧性和影像语言的叙事功能,从而把“探索电影”和传统的叙事电影的优长加以融汇。
(一)青年女性压抑却不屈的生命力《红高粱》以极具饱满的热情张扬民间男女的粗野狂放、自由洒脱以及“我爷爷”与“我奶奶”敢爱敢恨的生命活力;《菊豆》上演的是在传统的封闭的大宅院里女性反抗专制与追求自由的斗争;《大红灯笼高高挂》亦是围绕封建礼教展开话题,讲述民国年间身为妻妾的女性追求自由、平等以及人格尊严的故事。
生命力受到压抑而又不甘屈从命运安排的青年女性是这些影片着力刻画的角色,她们勃发的情感和欲望使她们的生命和人生与众不同。
(二)饱满、浓郁的色彩及光影在《红高粱》影片中,红色成为一种生命象征。
红色的高粱、红色的高粱酒、红色的太阳有效地传达了一种粗犷、热烈、奔放的青春激情和不羁的生命活力。
色彩的处理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则是另一种生命力的躁动,色彩的亮度、饱和度以及色彩的数量都与主题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色彩阴暗、封闭压抑、毫无生气如牢笼般的陈府宅院,每个角色的色彩亮度都代表了这个人物的生命热度。
二、张艺谋第二个创作阶段:当代历史和现实主义题材创作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张艺谋依然没有停止对电影的探索,他主张电影艺术要把形象塑造、人文阐发和形式创新相结合,并从《秋菊打官司》开始真正把创作的重点放在对人的关注上。
论张艺谋导演电影风格及其演变
论张艺谋导演电影风格及其演变
张艺谋是中国著名的导演,其电影风格和作品风格具有明显的
个性和代表性。
他的电影作品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视觉奢华和华丽场景:张艺谋的电影风格中,常常出现宏伟
壮丽的场景和极富美感的画面,如《英雄》中的古代城市和服装、《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金色恢弘场景等。
2.故事情节的复杂性:张艺谋的电影情节通常相当复杂,涉及
大量角色,而且他经常使用非线性叙事,通过不同角度的表达来让
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
3.主题探讨的深度:张艺谋的电影主题涉及社会、历史、家庭、道德等多方面,并且常常通过小人物和微观视角来表达出大问题。
4.音乐和舞蹈元素的运用:作为一名舞蹈编导出身的导演,张
艺谋常常将音乐和舞蹈元素融入到电影中,带来更加丰富的视听体验。
张艺谋的电影风格在其职业生涯中有所演变。
早期作品如《红
高粱》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主要关注于中国农村生活和爱情故事,这些作品比较简单而真实,强调人情味和生活特征;而在中期作品
如《活着》和《秋菊打官司》中,张艺谋开始更加深入探讨人性、
社会和历史问题;近期作品如《菊花台》和《归来》中,他的电影
风格更加表现出华丽的视觉效果和震撼人心的情感体验。
总的来说,张艺谋的电影风格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故
事情节,其作品呈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矛盾冲突与融
合交融。
电影《钢的琴》的艺术美探究
电影《钢的琴》的艺术美探究《钢的琴》是一部由中国导演张艺谋执导的电影,于2002年上映。
这部电影以中国文化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庭、音乐和生存的故事。
电影以其深刻的艺术美感和情感表达赢得了观众和评论家的好评。
在本文中,将对电影《钢的琴》的艺术美进行探究,从影像、音乐、表演和剧情等方面来剖析这部影片的艺术美。
我们不得不提到影片的画面和摄影。
《钢的琴》的影像是极为精美和细腻的,拍摄手法非常独特。
导演张艺谋以他独具特色的镜头语言,将中国北方的广袤和辽阔的风景完美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尤其是在电影开头的一场雪景中,白茫茫的雪地和漫天飞舞的雪花构成了一幅纯粹的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
在影片的中后部分,一些视觉上的特写镜头以及跟随人物的移动镜头的运用,也使得整部电影的画面极富动感和生命力。
《钢的琴》的影像之美,充分展现了导演对中国北方大地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电影中音乐的运用也是影片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以钢琴音乐为主题,旋律悠扬而深情。
导演通过音乐的运用将人物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电影所要传达的情感。
特别是在主人公的钢琴演奏场景中,音乐在情感上的传达,更是触动人心。
音乐与影像相得益彰,在电影中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感受。
电影中的音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结合,也对观众起到了极大的教育和启迪作用。
除了影像和音乐,电影中的表演也是《钢的琴》艺术美的一个亮点。
影片的演员有着出色的表演技巧,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少年时的压抑和坚持,以及成年后的心路历程,演员们将这些情感表达得深入人心,让观众在情感上得到了共鸣。
特别是主演们对于角色内心情感的把握以及表演技巧的发挥,使得影片的表演艺术达到了一个高度。
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更容易被电影中人物的情感所打动和感染,这也正是电影艺术美的一种体现。
我们来谈谈影片的剧情。
《钢的琴》的剧情虽然简单,但却意蕴深远,细腻而真挚。
浅析张艺谋电影的特点
浅析张艺谋电影的特点张艺谋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导演之一,他的电影作品广受赞誉,引起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讨论。
张艺谋的电影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包括叙事方式、题材内容、美学风格等方面。
首先,张艺谋的电影常常采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通过回忆、闪回等手法将故事情节展开。
例如,他的第一部长片《红高粱》就以一种荒诞的方式叙述了一个家族的命运,通过闪回和倒叙的手法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推敲。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强了电影的艺术性,也使得观众对故事情节有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其次,张艺谋的电影注重描绘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物和日常场景。
他关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生活状态,以真实的表演和细腻的刻画展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经历。
例如,在《活着》中,他通过对一位老农民的命运展开叙述,描绘出了中国大时代背景下人们的苦难和生活真相。
尽管电影中的情节常常很悲惨,但张艺谋的作品总能在无声的细节中表达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性的关怀。
此外,张艺谋的电影还常常携带有政治和社会意义,对现实社会问题发表评论和探讨。
例如,在《一个都不能少》中,他通过一个农村小学教师贫困生活的描绘,探讨了中国教育问题和农村孩子的成长困境。
他的电影既有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又有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呼吁。
在美学风格上,张艺谋的电影常常注重画面的构图和色彩的运用,通过镜头语言来传达情感和意义。
他善于运用大胆的视觉效果和精心设计的美术布景,创造出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例如,在《英雄》中,他巧妙地运用了不同色彩来区分不同角色的故事,增强了电影的视觉效果和故事的张力。
此外,他还注重音乐的运用,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增强电影的情感表达和氛围营造。
综上所述,张艺谋的电影作品具有独特的叙事方式、主题内容、美学风格等特点。
他的电影常常通过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和真实细腻的情感描写,探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和人物命运。
他注重画面的构图和色彩的运用,通过视觉冲击力和音乐的配合来传达情感和意义。
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丰富多样,不仅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也是对生活、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和思考。
张艺谋导演的狙击手观后感
张艺谋导演的狙击手观后感嘿,朋友们,今儿个咱们聊聊张艺谋大爷那部《狙击手》,那片子,真是看得我心里头五味杂陈,跟坐过山车似的,刺激又带劲儿!一开始吧,我还以为这又是部大场面、大制作的战争片,毕竟张艺谋导演的名头在那儿摆着呢,对吧?结果,嘿,人家不走寻常路,整个片子聚焦在了一群小人物身上,讲的就是抗美援朝战场上,几个狙击手之间的生死较量。
这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感觉像是看了一场高难度的“猫鼠游戏”。
电影里头,那雪啊,下得跟不要钱似的,白茫茫一片,看得人心里头直打颤。
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咱们的狙击手们,一个个跟冰雕似的,一动不动,就等着那致命的一枪。
那眼神,锐利得能穿透风雪,直勾勾地盯着敌人的方向,看得我都跟着屏住了呼吸。
最让我感动的是,这些狙击手们,他们不是啥大英雄,没有超能力,有的就是一股子倔强劲儿和对战友的深情厚谊。
你瞧那班长,为了救战友,自己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下,那场面,看得我眼泪直打转。
还有那些新兵蛋子,一开始还慌里慌张的,但经过一场场战斗,一个个都变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好手。
这种成长,这种蜕变,看得人心里头暖洋洋的。
而且啊,这片子里的战斗场面,那叫一个真实,没有花里胡哨的特效,就是实打实的枪林弹雨。
每一声枪响,都像是敲在了我心上,让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咱们的狙击手们还是坚持了下来,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一次次地击败了敌人。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场“以少胜多”的戏码。
就那么几个狙击手,愣是把敌人的一整个小队给打趴下了。
那战术、那配合,简直就像是天衣无缝。
看得我直呼过瘾,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简直没法用言语来形容。
总的来说啊,《狙击手》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和感动。
它没有刻意去煽情,也没有去美化战争,而是用最朴素、最真挚的方式,讲述了那些小人物在战争中的故事。
这些故事,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力量,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所以啊,朋友们,如果你们还没看过这部电影的话,我真心推荐你们去看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电影《红高梁》的艺术手法作者·张乐平今天我着重讲八个方面的问题:一、《红高梁》的叙事方法二、《红高梁》的主题选择三、《红高梁》的人物个性和情节处理四、《红高梁》的音乐歌曲的运用五、《红高梁》几处剪辑的妙用六、《红高梁》规范的轴向七、《红高梁》的对白处理八、《红高梁》的一点瑕疵一、《红高梁》的叙事方法。
《红高梁》的导演张艺谋曾经作为摄影师拍摄的《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等探索电影都给当时的影坛带来了极大的震动。
我在一九八七年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时,当时的导演系主任司徒兆敦在给我们上课时曾提起了探索片中过份淡化,提出所谓的无主题、无情节、无人物等观点,观看影片后让人费解。
在当时的学术探讨时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可是当时他的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果现在的人看不懂,那么我们是给下一个世纪的人看的。
当时司徒老师听了很是不高兴说,如果你的作品本世纪的人看不懂,那么你的作品是给谁看的呢,你又是跟谁学的呢。
说起这个探索电影,它是受60年代至70年代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冲击和影响的一种尝试,当时法国的新浪潮电影,把人物的联想、回忆、过去和现在、现实和想象交叉在一起,通过电影手段,彻底打破时空的一般观念,充分表现了意识流的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的魅力。
甚至发展到片中主人公没有名字,只用一个英文字母代替,影片中主人公说的什么,要表达一种什么意念,观众都看不懂,使观众如坠云雾之中。
大家可想而知,这种晦涩难懂,情节淡化,节奏拖沓,无主题,无人物的影片,在一般观众中是难觅知音的。
肯定影片好景不长,没有市场,只落得“孤芳自赏”。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法国那邦新浪潮电影的探索者们在吸取了教训之后,早已又回到了传统电影的轨道上,又开始拍摄人们喜闻乐见的影片了。
所以说,任何作品的存在和表现方法都必须符合人们的欣赏和审美习惯,离开了这一点,我们的作品,我们的探索很有可能与一开始的初衷相违背,因为人们的欣赏和审美习惯是随着一个民族的几千年的文化发展而形成的。
从某种角度说,是不可逆转的,正如我们的电影鼻祖苏联电影理论家,导演大师普多夫金讲得那样,每一种艺术都具有它自己独特的有效地表现形成和方法。
这个普多夫金是何许人也,可能有的同学不太清楚,在这里作一简单的介绍。
当年苏联20年代后,出现了电影界的三位导演大师,一个是爱森斯坦,一个是普多夫金,另一个是库里晓夫,他们三个当中,爱森斯坦对电影蒙太奇理论作出过杰出的贡献,他主要发明了《杂耍蒙太奇》,他并且发现我们汉字中就有蒙太奇因素,不同的形象可以组成各种主体、产生新的意念,如“明”字,你想,太阳和月亮加在一起不是更明亮了吗,再比如:单木为木,双木为林,三木为森,这都是今天电影蒙太奇中常用的加重气氛渲染的手法。
尤其是他的经典之作《战舰波将金号》影片中出现的三个不同造型的石狮子,是世界电影史上的杰作,也是每个学习影视的必读教科书。
而库里晓夫则偏重于从蒙太奇形式上研究电影,认为它可以创造出电影的“现实”来。
而普多夫金全面地丰富发展了爱森斯坦,库里晓夫的电影蒙太奇理论,不仅有实践证明,而且写了二百多篇理论专著,普多夫金第一次论证了电影艺术以视觉形象为主的特征,以及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基本技法。
普多夫金应用蒙太奇刻划人物心理,第一次使其构成了完整的电影形容句子。
总之,普多夫金的电影理论专著大大丰富了电影理论的宝库,开拓了电影通向现实主义的道路。
言归正转,实践证明影视的表现手法和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都有着极大的区别,各个艺术门类都有着自己的艺术规律。
谁违背了这个规律,谁的教训就会更深刻。
所以当时的探索电影有成功之处,也有不少教训,成功之处至今在现阶段的电影中也一直运用,如大色块的运用,不规则构图,打破四边框的开放式构图等等。
当时的张艺谋也是一个探索电影的积极参与者。
经过了和同伴的一番探索,认真地总结了得与失之后,张艺谋在红高梁这部影片中,他又在与探索浪潮不同的方向作了一次尝试,张艺谋在谈到当时的创作初衷时说:“我就想换一个路子,拍一种既有一定哲学思想,又有比较强的观赏性的电影。
”《红高梁》作为一部有意识地追求观赏性的影片,它虽然在那浓重的色调和富于冲击力的视觉形象等外部特征上保持了探索电影的特色,但在基本的文化追求和艺术语言的运用方式等方面却体现出了向传统电影靠拢的倾向,如将原小说时空交错的结构改成了顺时空叙事的结构,这就有利于观众为故事情节的进展所吸引,更符合人们的欣赏审美习惯,并且向传统电影取回了许多被抛弃了的东西。
如《红高梁》的叙事结构明显地表现在情节段落的衔接之处。
(请观看《红高梁》的开头)。
由此可见,《红高梁》的叙事方法,可以说是保留了探索电影的特色,利用传统电影的手法,老老实实地向观众讲述了一个简单的,传奇式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的故事。
正像普多夫金所说得那样,最好的电影都具有主题很简单,剧情比较不复杂的特点。
二、《红高梁》的主题选择:普多夫金在《导演论》中指出:主题是一个各种艺术共有的要素。
每一个作品都要展示一个主题,这个主题越简单,越鲜明,也就越有力量,决不能含混不清或模棱两可。
《红高梁》的主题按导演张艺谋的话说就是“要表现一种痛快淋漓的人生态度,通过人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
因为中国人活得太累了,忧虑太多了。
”影片的整个创作过程的确贯穿了张艺谋的这个主题思想,首先将小说中“我爷爷”的身份由土匪司令改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个轿夫头,能干,能吃,能喝,能唱,是生活在一个农民中间的活生生的男子汉,这就很有利于观众与影片主人公的心理上的认同,消除了与九儿,罗汉大哥等烧酒房伙计们的思想对立,拉近了与其他主人公的距离,为九儿接纳他创造了零距离的心理状态。
要表现痛快淋漓的人生态度,就要反对阻碍痛快淋漓人生的羁绊,就要抗争,就要背判,而《红高梁》的主题对于封建礼教来说就是抗争,就是判逆,而张艺谋的《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也是描写了追求幸福的痛快淋漓的人生,对于三纲五常的判逆。
但是《红高梁》中的对传统观念和道德的背判,却感觉合情合理,又符合主人公的心理状态。
如在高梁地里“我爷爷”和“我奶奶”第一次野外苟合,观众也认为合情合理,从质朴的道理来讲,打死了劫匪,救了九儿一条命,完全是可以身相许为报答的,这在生活中和各种艺术作品中是屡见不鲜的。
(观看这一片段)再有“我爷爷”喝醉了酒第一次背着铺盖上门来找九儿胡闹,并且说出了让九儿没有脸面的话时,那顿铁锨拍得他也理所当然,并被扔到空酒缸里也是罪有应得。
(观看这一片段)还有在出了新酒后,“我爷爷”再次回到烧酒房后的情节铺排也认为是顺理成章。
他在酒篓里撒完尿后,又熟练地出糟,使人看出了他是个行家里手,为“我爷爷”将“我奶奶”,再次拦腰抱走认为是天作之合,无可厚非。
所以“我奶奶”没有反抗,反而顺从地将“我爷爷”抱得更紧了。
(观看这一片段)这里请注意“我爷爷”的两次出场都是先闻其声,后见其人,这手法无不借鉴于戏剧的先叫板后登场的方法,这也是电影向戏剧学习的地方。
再有日本人将罗汉大哥杀死之后,深夜里,烧酒房里祭奠罗汉大哥时,这一场戏痛快淋漓地表现了农民强烈的复仇心理和与日本人不共戴天的民族气节。
三、红高梁的人物个性和情节处理生活当中每个人的个性都相当突出,所以日常的生活多姿多彩,趣味无穷。
而影片当中人物的个性更应该鲜明、强烈,才能使角色有血有肉,就是这一个,而非他人。
影片中九儿的个性,一开始就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盖盖头时的画外音,盖头一掀,必生事端。
而此时九儿偏要拉下盖头,表现了九儿极强的个性,和对婚姻的不满意,以及预示着情节的发展,必生事端。
接下来演员的表演是十分到位的,九儿坐在轿子里陌生的感觉,真好似大姑娘坐轿头一回,她四周环顾轿子内,看到了门帘下边的缝隙,他扒开门帘往上看,看到了轿夫那宽厚的男子汉可以撑得起天的背膀,少女的心里油然产生了对这个男子汉的爱幕之心和对异性的渴望,演员的眼神和嘴巴微微一动将一个女人的萌动心理都表现了出来。
(观看这一片段)接下来颠轿歌唱了起来,花轿外一邦男子汉颠得热火朝天,尽撒野性,无比开心快乐,而花轿内九儿想到轿夫的对话的刺激,想到自己以后的命运无比痛苦,由于花轿颠得幅度很大,九儿准备以死相拼的剪刀也掉落在花轿内,九儿忍受着极大的痛苦将剪刀又藏回了衣服内。
这样的情节安排不得不使观众为九儿的命运担忧,让观众可以联想到剧情下面发展肯定会是非常热闹的洞房抗婚和拼死搏杀,可是,我们的张艺谋导演并没有落入俗套,而是用冷处理,以虚代实,用了罗汉大哥的守夜和九儿手握剪刀严阵以待来展示畸形婚姻的残酷。
此时导演只用了九儿的一声画外惨叫,就渲染了和麻疯病人入洞房的恐怖,镜头并没有直接表现洞房内的撕打和抗争,而是用罗汉大哥在灯前抽闷烟来担心九儿的命运,以观事态的发展。
(观看这一片段)这让我想起了苏联电影《不平静的早晨》里的一个片断,主人公在逃跑时中弹后倒出画面,下一个镜头是一棵小树苗,一只手入画,艰难地抓住小树苗,随着画外一声妈妈的叫声,手无力地松开了小树苗,小树苗弹了回来,摇晃了几下,让观众去展开想象,想那画外的主人公牺牲前的情影。
这里也是一样,让观众去想麻疯病人的丑恶形象,九儿是怎么和他抡剪刀拼搏的。
在九儿三天后回门回到家中,和其只认钱财不顾女儿死活的父亲的吵架,即在高潮处掀翻桌子,跑出家门后的片断,让人一目了然了九儿的个性是何等的刚烈。
(观看这一片段)在“我爷爷”被按在地上,还骂不绝口时,九儿拿铁锨拍他时,表现了一个女人天不怕地不怕,你不仁我也不义的对等心理。
(观看这一片段)在土匪秃三炮的面前,九儿毫无惧色,以及在出新酒那场戏中帮大壮二壮拉风箱,众人喝酒后,九儿第一次喝了一碗酒后,表现出的一个女人少有的爽朗,又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九儿的个性。
之后被“我爷爷”顺从地抱走后,更体现了她追求个人幸福,对封建道德论理三纲五常的背判。
(观看这两个片段)在日本人剥了罗汉大哥的人皮后,九儿拿出了尘封九年的十八里红酒来祭奠罗汉大哥,九儿在让豆官喝了酒后,一番话说得多么铿锵有力,多么富有男性复仇的烈火,将九儿的个性表现到了极至。
(观看这一片段)四、《红高梁》音乐的运用。
《红高梁》中音乐、歌曲的运用可以说是与画面同样的一种美的享受。
“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第一次用在了“我爷爷”和“我奶奶”在高梁地野合后的一次心情的抒发和野性的释放,是一种对人性的赞美,而影片最后用在将日本汽车炸毁后,表现爆炸后的惨烈,是对真正男子汉的歌颂,体现了红高梁酒的真正内涵和中国人民的刚烈性格。
(请看这首歌曲的不同用途)再有《酒神歌》第一次是用在出新酒祭酒神表现的粗犷有力,既表达了获得劳动成果的喜悦,又体现了劳动的神圣。
可是用在祭奠罗汉大哥时再唱这首歌时就产生了不同的效果,成了壮士出征的誓言,表达了男子汉的杀敌复仇的决心,是何等的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