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置换PPT参考幻灯片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血浆置换PPT
![(医学课件)血浆置换PPT](https://img.taocdn.com/s3/m/34e28bc2dd88d0d233d46a65.png)
器官移植排斥: 心肝肾肠移植移植排斥反应、移植后 超敏反应等
皮肤病: 银屑病、大疱性类天疱疮、中毒性表 皮坏死松解症
眼科疾病: 甲亢恶性突眼症、老年黄斑变性
心血管疾病: 严重的高脂血症、周围动脉闭塞 疾病、扩张型心肌病等
肝脏疾病: 重症肝炎、严重肝衰竭尤其是合 并高胆红素血症等
风湿性疾病: SLE、进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进行性系统性硬化、多发性肌炎、 Goodpasture综合征、韦格纳 肉芽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
加文字
血浆置换的原理
血液透析
清 膜孔径0.04~0.05 m , MW<1 500D 除 血液滤过
膜孔径0.10 m, MW5 000D
方 血液灌流
血浆置换
法 膜孔径0.20~0.60 m, MW<6 000 000D
血浆成分
成分
分子量 (KD)
血管內 半衰期 分布 % d
正常血中 浓度 g/L
Ⅰ类疾病:指某些疾病诊断一旦明确,以血浆置换作为 临产一线治疗的,无论是单独应用还是联合应用。
Ⅱ类疾病:血浆置换作为第二顺位治疗手段,无论是单 独应用还是联合其他治疗方式。
03
Ⅲ类疾病:血浆置换作为独立的治疗手段不是最佳的, 应用应个体化,例如病:在公布的证据中以及推荐中是无效或者有害 的,但是伦理委员会批准的,例如活动性类风关。
白蛋白 内毒素细胞因子、炎症介质 胆红素
血 血浆 液灌流 置
换
致病物质净化血液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 的。它主要包括血 液透析、血液滤过、
分 子
维生素 尿素氮
量 小
肌酸内酰胺 糖
血 血 液滤 液透 过 析
血液透析滤过、 血 液灌流、血浆置换、 免疫吸附、腹膜透
皮肤病: 银屑病、大疱性类天疱疮、中毒性表 皮坏死松解症
眼科疾病: 甲亢恶性突眼症、老年黄斑变性
心血管疾病: 严重的高脂血症、周围动脉闭塞 疾病、扩张型心肌病等
肝脏疾病: 重症肝炎、严重肝衰竭尤其是合 并高胆红素血症等
风湿性疾病: SLE、进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进行性系统性硬化、多发性肌炎、 Goodpasture综合征、韦格纳 肉芽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
加文字
血浆置换的原理
血液透析
清 膜孔径0.04~0.05 m , MW<1 500D 除 血液滤过
膜孔径0.10 m, MW5 000D
方 血液灌流
血浆置换
法 膜孔径0.20~0.60 m, MW<6 000 000D
血浆成分
成分
分子量 (KD)
血管內 半衰期 分布 % d
正常血中 浓度 g/L
Ⅰ类疾病:指某些疾病诊断一旦明确,以血浆置换作为 临产一线治疗的,无论是单独应用还是联合应用。
Ⅱ类疾病:血浆置换作为第二顺位治疗手段,无论是单 独应用还是联合其他治疗方式。
03
Ⅲ类疾病:血浆置换作为独立的治疗手段不是最佳的, 应用应个体化,例如病:在公布的证据中以及推荐中是无效或者有害 的,但是伦理委员会批准的,例如活动性类风关。
白蛋白 内毒素细胞因子、炎症介质 胆红素
血 血浆 液灌流 置
换
致病物质净化血液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 的。它主要包括血 液透析、血液滤过、
分 子
维生素 尿素氮
量 小
肌酸内酰胺 糖
血 血 液滤 液透 过 析
血液透析滤过、 血 液灌流、血浆置换、 免疫吸附、腹膜透
血浆置换理论与技术.pptx
![血浆置换理论与技术.pptx](https://img.taocdn.com/s3/m/9d6a913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1.png)
LOGO
血浆置换的基本理论
血浆置换的原理
血浆置换 原理
LOGO
血浆置换的基本理论
血浆置换的治疗原则 (一)同步应用免疫抑制药
血浆置换治疗的大部分适应症都与免疫球 蛋白增高有关,血浆置换可以降低这些致病因 子色血中浓度,却不能防止它的产生,为了巩 固和根治疾病,即使在血浆置换治疗后也应当 同时应用免疫抑制药治疗。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四)对含蛋白成分的置换液的反应 ➢ 变态反应 ➢ 置换液被细菌、内毒素、致热源污染
LOGO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五)电解质异常 ➢ 低钾血症 ➢ 碱中毒
LOGO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六)低血压 (七)血管通路相关的并发症
体外凝血、出血、血肿、气胸,导管感染、 血栓形成等。
过多交换血浆容量对于增加治疗时间和费用 来讲是不合适的,更合理的方法是每次治疗最 合适的血浆交换量为EPV的1~1.4倍。
LOGO
血浆置换的基本理论
血浆置换的主要适应症 ➢ 可以作为一线治疗的疾病
冷球蛋白血症 抗肾小球基底膜疾病 吉兰-巴雷综合症 高粘滞血症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重症肌无力 危象 一些药物过量(有毒蕈药、菌类) 凝血因子抑制药 新生儿溶血性疾病
LOGO
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
(四)机器常见报警原因分析及处理
❖ 跨膜压(TMP)增高报警 ❖ 血流量不足报警 ❖ 补液量用完报警 ❖ 静脉压过高报警 ❖ 气泡报警 ❖ 动脉压报警
LOGO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LOGO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一)枸橼酸引起的低钙血症
血浆置换的基本理论
血浆置换的原理
血浆置换 原理
LOGO
血浆置换的基本理论
血浆置换的治疗原则 (一)同步应用免疫抑制药
血浆置换治疗的大部分适应症都与免疫球 蛋白增高有关,血浆置换可以降低这些致病因 子色血中浓度,却不能防止它的产生,为了巩 固和根治疾病,即使在血浆置换治疗后也应当 同时应用免疫抑制药治疗。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四)对含蛋白成分的置换液的反应 ➢ 变态反应 ➢ 置换液被细菌、内毒素、致热源污染
LOGO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五)电解质异常 ➢ 低钾血症 ➢ 碱中毒
LOGO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六)低血压 (七)血管通路相关的并发症
体外凝血、出血、血肿、气胸,导管感染、 血栓形成等。
过多交换血浆容量对于增加治疗时间和费用 来讲是不合适的,更合理的方法是每次治疗最 合适的血浆交换量为EPV的1~1.4倍。
LOGO
血浆置换的基本理论
血浆置换的主要适应症 ➢ 可以作为一线治疗的疾病
冷球蛋白血症 抗肾小球基底膜疾病 吉兰-巴雷综合症 高粘滞血症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重症肌无力 危象 一些药物过量(有毒蕈药、菌类) 凝血因子抑制药 新生儿溶血性疾病
LOGO
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
(四)机器常见报警原因分析及处理
❖ 跨膜压(TMP)增高报警 ❖ 血流量不足报警 ❖ 补液量用完报警 ❖ 静脉压过高报警 ❖ 气泡报警 ❖ 动脉压报警
LOGO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LOGO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一)枸橼酸引起的低钙血症
血浆置换PPT课件
![血浆置换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e0e76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2.png)
安全性分析包括操作过程中的 并发症、远期并发症以及对患 者免疫系统的影响等。
规范的操作流程、严格的适应 症控制以及严密的临床监测是 保障血浆置换安全性的关键措 施。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与处理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包括过敏反应、 低血压、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可
能导致患者死亡。
对于并发症的处理,应遵循及时 发现、准确诊断、有效治疗的原 则,以降低并发症对患者的危害。
适用范与限制
适用范围
血浆置换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免疫性疾病、中毒、肝衰竭、肾衰竭等。此 外,对于某些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血浆置换也是 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限制
然而,血浆置换并非适用于所有疾病,对于一些疾病可能无效或效果不明显。此 外,血浆置换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出血、过敏反应等。因此,在选择血 浆置换治疗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以及治疗风险等因素。
具体而言,血浆置换可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症 、吉兰-巴雷综合征等。通过去除体内产生异常抗体的免疫球 蛋白及细胞因子等致病因子,达到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 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血浆置换在中毒与药物过量的救治中应用
血浆置换在中毒与药物过量的救治中应用也较为广泛,主要用于清除体内毒素和过量药物的浓度,减轻中毒症状,挽救患者 生命。
血浆置换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血浆置换简介 • 血浆置换的原理与技术 • 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 • 血浆置换的疗效与安全性 • 血浆置换的未来展望
01 血浆置换简介
CHAPTER
定义与目的
定义
血浆置换是一种治疗手段,通过 去除患者体内含有有害物质的血 浆,并补充正常血浆或替代品, 以改善病情。
4 血浆置换.ppt
![4 血浆置换.ppt](https://img.taocdn.com/s3/m/ca1ee88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c.png)
妊娠相关性TMA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
合并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
HELLP综合征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先兆子痫、子痫
急性脂肪肝
Guideline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2003,120:564
33
妊娠相关性TTP/HUS与血浆置换
病人总数
78
有效数
70
死亡率
(%)
10.3
复发
(%)
64
Roberts 1991 (52)
14
12
14.3
29
Hayward (50)
52
48
8.0
21
Elkins 1996 (33)
11
9
18.2
25
Sarode 1997 (46)
70
Gerge 1998 (44)
169
Bandarenko 1998(43)a 115
血浆置换 (加拿大)
(Canadian Apheresis Group)
✓ 例数: 102例患者 ✓ 方法: 每次3.0×血浆容量,观察6个月 ✓ 结果: PE组缓解率、生存率较输血浆组
效果佳
– 缓解率:78% Vs 31% – 生存率:78% Vs 50%
27
TTP/HUS (德国)
(Elvira Röthele )
1997.6-1999.6,35例病人入选,随访2年 基础治疗
– 甲基强的松龙 1.5mg/kg p.o.或 IV×5天 – 后改为 0.2mg/kg/日 – 输FFP 50mg/kg + 500ml 5%人体白蛋白生理盐水
血浆置换简介课件.ppt
![血浆置换简介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330a1a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1.png)
• 3.重新累积:随着大分子物质的去除,有两个来源导致其浓度在 血管内重新累积:(a)淋巴引流进入血管内;(b)内源性合成。由于 在血浆置换后致病因子的血浓度骤减,机体失去了对合成机制的 反馈抑制,结果合成可能更为活跃,即反跳作用。
• 在血浆置换治疗后的24-36小时中,该物质的血管内浓度将会从 其初始浓度的35%左右升至初始浓度的60-65%;
• 3.与血浆置换步骤有关的并发症:包括低血压(体外循环容量过大 或回输液胶体渗透压偏低)、出血(血浆凝血因子不足)、水肿(血管 内胶体渗透压下降)、血液成分(如血小板)丢失,血浆、药物及管 路溶出物质相关性过敏反应以及血制品潜在的感染,低钾血症、 药物结合蛋白的移除等。具体如下:
• (1)过敏反应:见于大量输入异体血浆、白蛋白、药物以及管路溶出物质 等诱发的过敏反应。尤其当血浆用量大时,其过敏发生率可达10-20%。
• 葡萄球菌A蛋白 • 多克隆抗人IgG抗体(Ig-Therasorb吸附) • 苯丙氨酸(PH-350和PH-250吸附) • 色氨酸(TR-350吸附) • MedisorbaMG-50吸附柱 • 硫酸葡聚糖纤维素(DSC) • 多粘菌素B纤维柱(PMX-F) • 直接全血吸附脂蛋白(DALI) • DNA吸附 • 内毒素吸附器 • C1q吸附、 • 抗LDL抗体吸附 • 糖蛋白吸附 • 各种细胞因子吸附柱等
血浆置换治疗机制
• 去除异常的循环因子 • 抗体(抗GBM病、重症肌无力、Guilain—Barr综合征) • 单克隆蛋白(Waldenstrm巨球蛋白血症、多发骨髓瘤) • 循环免疫复合物(冷球蛋白血症、SLE) • 同种异体抗体(妊娠期Rh同种异体免疫) • 毒性因子(中毒、炎症) • 补充特异性血浆因子 • TT改善网状内皮系统功能 • 去除炎症性介质(如细胞因子、炎症介质、补体) • 转换抗体/抗原的比率、使形成更易溶解的免疫复合物 • 刺激淋巴细胞克隆、增强细胞毒性治疗的疗效
血浆置换理论与技术PPT课件
![血浆置换理论与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73d03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3.png)
探索和研发更先进的血浆分离技术,提高血浆置换的效率和安全性。
生物材料与人工器官
研究新型生物材料和人工器官,用于血浆置换,提高治疗效果和延 长使用寿命。
血浆置换在临床的应用前景
罕见病与危重病治疗
01
扩大血浆置换在罕见病和危重病治疗中的应用,提高治愈率和
生存率。
免疫调节与移植
02
利用血浆置换调节免疫功能,降低免疫排斥反应,提高移植手
长期疗效评估
长期跟踪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复发或并发症,评估血浆置换的 长期疗效。同时结合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期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05
血浆置换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血浆置换技术的创新与改进
自动化与智能化
研发更高效、自动化的血浆置换设备,实现智能化操作,减少人 为误差和操作时间。
新型分离技术
生化指标
检测患者血液中的生化指 标,如肝功能、肾功能、 电解质等,以评估患者的 生理功能状态。
免疫学指标
检测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 和抗体水平,以评估患者 的免疫功能状态。
血浆置换的疗效评估
短期疗效评估
在血浆置换后短期内,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评估病情是否得到改善。 同时检测生化指标和免疫学指标,以评估患者的生理和免疫功能状态。
术成功率。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
03
结合基因检测和精准医疗技术,实现个体化血浆置换治疗。
血浆置换的未来发展方向
标准化与规范化
建立血浆置换技术的标准化和规 范化体系,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伦理与法律监管
加强伦理审查和法律监管,保障 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 血浆置换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生物材料与人工器官
研究新型生物材料和人工器官,用于血浆置换,提高治疗效果和延 长使用寿命。
血浆置换在临床的应用前景
罕见病与危重病治疗
01
扩大血浆置换在罕见病和危重病治疗中的应用,提高治愈率和
生存率。
免疫调节与移植
02
利用血浆置换调节免疫功能,降低免疫排斥反应,提高移植手
长期疗效评估
长期跟踪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复发或并发症,评估血浆置换的 长期疗效。同时结合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期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05
血浆置换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血浆置换技术的创新与改进
自动化与智能化
研发更高效、自动化的血浆置换设备,实现智能化操作,减少人 为误差和操作时间。
新型分离技术
生化指标
检测患者血液中的生化指 标,如肝功能、肾功能、 电解质等,以评估患者的 生理功能状态。
免疫学指标
检测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 和抗体水平,以评估患者 的免疫功能状态。
血浆置换的疗效评估
短期疗效评估
在血浆置换后短期内,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评估病情是否得到改善。 同时检测生化指标和免疫学指标,以评估患者的生理和免疫功能状态。
术成功率。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
03
结合基因检测和精准医疗技术,实现个体化血浆置换治疗。
血浆置换的未来发展方向
标准化与规范化
建立血浆置换技术的标准化和规 范化体系,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伦理与法律监管
加强伦理审查和法律监管,保障 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 血浆置换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血浆置换ppt课件
![血浆置换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da81c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c.png)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技术创新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 血浆置换技术将继续发展, 可能出现更加高效、安全 的技术手段。
精准医疗应用
结合精准医疗的理念,血 浆置换技术有望实现更加 精准的治疗,提高患者的 生存质量。
拓展应用领域
随着对血浆置换技术研究 的深入,其应用领域有望 进一步拓展,为更多患者 带来福音。
A
B
C
D
跨学科合作
血浆置换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未来需要加 强跨学科合作,共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个性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血浆置换将更加注 重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以满足不同患 者的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监测与记录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血 液通路情况等,及时记录相关 数据。
操作后观察及记录要求
观察患者反应
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寒 战、过敏反应等不良事 件,及时处理并记录。
复查相关指标
根据患者病情及治疗需 要,定期复查血常规、 凝血功能等相关指标。
记录操作过程
详细记录血浆置换的操 作过程、患者反应及处
学习感悟
学员们认为本次课程不仅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养, 还激发了他们对医学领域的探索热情。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拓展应用领域
血浆置换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未来 有望在更多疾病领域得到应用,如神经系
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技术创新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浆置 换技术将不断完善和创新,提高治
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操作原理
通过血浆分离器将患者的血液分离为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去除含有致病因子 的异常血浆,然后将正常血浆与患者的血细胞混合后回输到患者体内。
操作步骤
(医学课件)血浆置换
![(医学课件)血浆置换](https://img.taocdn.com/s3/m/58678ea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5.png)
在某些疾病状态下,血浆中一些关键的细胞因子可能被抑 制或失去活性,血浆置换可以补充正常细胞因子,改善患 者的生理状况。
调节免疫反应
血浆置换可以调节免疫反应,通过去除异常的自身抗体和 免疫复合物,降低免疫反应的强度,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 组织损伤。
血浆置换的方法
离心法
将全血通过离心机分离出血浆 和细胞成分,然后丢弃异常的 血浆,再补充等量的正常血浆
抗凝与消炎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抗凝和消炎治疗,以预防血栓形 成和其他感染。
饮食与营养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给予适当的饮食和营养支持,促进患者的身 体恢复。
04
血浆置换的安全性和效果
安全性问题
感染风险
血浆置换过程中,由于需要使用大量的血浆和血液制品,因此存在 感染的风险,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感染。
枸橼酸盐中毒及防治
枸橼酸盐中毒
血浆置换过程中,患者可能摄入大量枸橼酸钠,导致枸橼酸 盐中毒,表现为高血钙、低血钾等症状。
防治措施
预先给予枸橼酸盐拮抗剂,如枸橼酸钾等;在血浆置换过程 中,密切监测患者电解质水平,如出现枸橼酸盐中毒症状, 应立即停止并给予相应治疗。
06
血浆置换的未来发展趋势 和研究方向
血浆置换
2023-11-09
contents
目录
• 血浆置换概述 • 血浆置换的原理和方法 • 血浆置换的过程和操作 • 血浆置换的安全性和效果 •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及防治 • 血浆置换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01
血浆置换概述
定义和简介
定义
血浆置换是一种将人体内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血浆分离器分离出血浆,丢弃或去除其中的某些致病因子,再重 新输入体内的方法。
调节免疫反应
血浆置换可以调节免疫反应,通过去除异常的自身抗体和 免疫复合物,降低免疫反应的强度,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 组织损伤。
血浆置换的方法
离心法
将全血通过离心机分离出血浆 和细胞成分,然后丢弃异常的 血浆,再补充等量的正常血浆
抗凝与消炎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抗凝和消炎治疗,以预防血栓形 成和其他感染。
饮食与营养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给予适当的饮食和营养支持,促进患者的身 体恢复。
04
血浆置换的安全性和效果
安全性问题
感染风险
血浆置换过程中,由于需要使用大量的血浆和血液制品,因此存在 感染的风险,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感染。
枸橼酸盐中毒及防治
枸橼酸盐中毒
血浆置换过程中,患者可能摄入大量枸橼酸钠,导致枸橼酸 盐中毒,表现为高血钙、低血钾等症状。
防治措施
预先给予枸橼酸盐拮抗剂,如枸橼酸钾等;在血浆置换过程 中,密切监测患者电解质水平,如出现枸橼酸盐中毒症状, 应立即停止并给予相应治疗。
06
血浆置换的未来发展趋势 和研究方向
血浆置换
2023-11-09
contents
目录
• 血浆置换概述 • 血浆置换的原理和方法 • 血浆置换的过程和操作 • 血浆置换的安全性和效果 •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及防治 • 血浆置换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01
血浆置换概述
定义和简介
定义
血浆置换是一种将人体内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血浆分离器分离出血浆,丢弃或去除其中的某些致病因子,再重 新输入体内的方法。
血浆置换PPT参考幻灯片
![血浆置换PPT参考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15167334804d2b160b4ec0af.png)
探测到漏血;
警告(红色)
当患者血脂十
分高时也可以发 生漏血(BLD)报 警,应频繁的目 测评估废液颜色。
1. 把置换液流速设为 0。 2. 把血浆损失流速设为 0。 3. 目视观察废液管和废液袋中有没有血液。 4. 依从 Prismaflex 屏幕中的指示。 5. 取废液样品送试验室检查有无血红胞。 6. 如果有细红胞(阳性结果),更换配套。
17
胶体溶液 – 其他
•合成血浆扩容剂 Synthetic plasma expanders
– 凝胶/白明胶 Gelatins – 右旋糖酐 Dextrans – 羟乙基淀粉 Hydroxyethyl starch (HES)
好处: 便宜、容易获得、 HES 会使凝血测试结果有些许改变 限制: 比白蛋白出现更多的相关风疹和痕痒反应, 偶然出现非典型
膜孔径 : 0.5 µm
全血
红细胞
血浆废液
330 µm
2.0µm
7.5µm
新鲜血浆
浓缩
血液
血小板 ~ 3 µm 红细胞 ~ 7 µm 淋巴细胞 ~ 10 µm 粒性白细胞 ~ 13 µm
6
血浆置换的原理:
超滤 对流 筛率系数
7
血浆滤过的原理:
超滤:
• 采用 半通透膜 分开血液中最小 的成分(血浆)和较大的成分(细胞)。
反应例如严重背部和头痛楚,直到目前并没有一致的意见或研究支 持在TPE中单独使用合成血浆扩容剂。
若补充胶体液(不能超过总置换量的20%)
18
晶体液 Crystalloids
各种电解质和简单的碳水化合物 与胶体液混合使用 例; 0.9% 盐水 (加入白蛋白) 配成浓度为4%-5%的白蛋白溶液
(医学课件)血浆置换PPT幻灯片
![(医学课件)血浆置换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418449c50242a8956bece4e3.png)
血流量100-150ml/min,血流速不要超过 250ml/min。
26
护理
血浆置换治疗开始时,全血液速度宜慢,观察 2~5 分钟, 无反应后再以正常速度运行。
通常血浆分离器的血流速度为60~180ml/min。
27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每30分钟 测血压、心率等。
密切观察机器运行情况,包括全血流速、 血浆流速、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变 化等。
出血风险高的患者,也可在监测APTT下,给予阿 加曲班。
抗凝治疗的监测和并发症处理参照血液净化的抗 凝治疗章节。
20
置换液的种类
晶体液: 生理盐水、葡萄糖生理盐水、林格液,用于补
充血浆中各种电解质的丢失。 晶体液的补充一般为丢失血浆的1/3~1/2,大
约为500~1000m
21
磷)、肝功能、肾功能及与原发病相关的指标 等。 由有资质的肾脏专科医师负责综合评估患者适 应证和禁忌证,确定是否应进行血浆置换及其 治疗模式,
16
建立血管通路 确定治疗处方 物品准备及核对 血浆置换治疗 并发症处理 制定血浆置换治疗方案
17
建立血管通路参照血管通路章节,多为临时血 管通路。 确定治疗处方
整,以免引起低钾和(或)低钙血症。 尤其是应用枸橼酸钠抗凝者,更应注意避免
低钙血症的发生。
23
物品准备及核对
准备体外循环用的必须物品: 血浆分离器、血液管路、地塞米松、肾上腺素
等急救药品和器材。穿刺针(中心静脉导管)、 输液器、生理盐水、白蛋白或血浆、平衡液、 5%~10%葡萄糖注射液、5%碳酸氢钠、肝素 钠注射液、5ml、20ml空针各一付、护理包、 消毒用物。
血行传播病毒感染主要与输入血浆有关,患者 有感染肝炎病毒和人免疫缺陷病毒的潜在危险。
26
护理
血浆置换治疗开始时,全血液速度宜慢,观察 2~5 分钟, 无反应后再以正常速度运行。
通常血浆分离器的血流速度为60~180ml/min。
27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每30分钟 测血压、心率等。
密切观察机器运行情况,包括全血流速、 血浆流速、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变 化等。
出血风险高的患者,也可在监测APTT下,给予阿 加曲班。
抗凝治疗的监测和并发症处理参照血液净化的抗 凝治疗章节。
20
置换液的种类
晶体液: 生理盐水、葡萄糖生理盐水、林格液,用于补
充血浆中各种电解质的丢失。 晶体液的补充一般为丢失血浆的1/3~1/2,大
约为500~1000m
21
磷)、肝功能、肾功能及与原发病相关的指标 等。 由有资质的肾脏专科医师负责综合评估患者适 应证和禁忌证,确定是否应进行血浆置换及其 治疗模式,
16
建立血管通路 确定治疗处方 物品准备及核对 血浆置换治疗 并发症处理 制定血浆置换治疗方案
17
建立血管通路参照血管通路章节,多为临时血 管通路。 确定治疗处方
整,以免引起低钾和(或)低钙血症。 尤其是应用枸橼酸钠抗凝者,更应注意避免
低钙血症的发生。
23
物品准备及核对
准备体外循环用的必须物品: 血浆分离器、血液管路、地塞米松、肾上腺素
等急救药品和器材。穿刺针(中心静脉导管)、 输液器、生理盐水、白蛋白或血浆、平衡液、 5%~10%葡萄糖注射液、5%碳酸氢钠、肝素 钠注射液、5ml、20ml空针各一付、护理包、 消毒用物。
血行传播病毒感染主要与输入血浆有关,患者 有感染肝炎病毒和人免疫缺陷病毒的潜在危险。
《血浆置换的护理》PPT课件
![《血浆置换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3e2ac3650e52ea54189859.png)
整理课件ppt
21
治疗中的护理
• 消毒隔离 • 分离器的冲洗 • 血浆的融解 • 严密观察病情 • 静脉压、跨膜压不断上升的处理:考虑
分离器和管路堵塞,肝素的用量。 • 血流量的控制
整理课件ppt
22
治 疗 后 的 护 理:
• 留取血标本送检 • 防止双腔导管感染及堵塞 • 防手足抽搐 • 防过敏反应 • 饮食指导 • 做好交接班
整理课件ppt
25
2.感 染
多次血浆置换,尤其是采用白蛋白作为 置换液时,低免疫球蛋白血症总是存在, 而且会持续几周时间,如果在此阶段同时 合用免疫抑制剂,特别是出现白细胞减少 时,感染机会大大提高。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100~400mg/kg)静 脉注射可能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整理课件ppt
26
3.过敏和变态反应
它可以利用不同孔径的血浆成分分离器来 控制血浆蛋白的除去范围。
整理课件ppt
7
DFPP能迅速清除患者血 浆中的免疫复合物、抗体、 抗原等致病因子,调节免疫 系统,清除封闭性抗体,恢 复细胞免疫功能及网状内皮 细胞吞噬功能,使病情得到 缓解
整理课件ppt
8
整理课件ppt
9
Blood Pump
Substitute Liqiid Pa
Plasma Pump
Drain Pump
Anticoagulant
Pf
Plasma Separator
Pv
P2nd
Plasma Fractionator
整理课件ppt
Waste Liquid
10
整理课件ppt
11
适 应 症:
1.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 2.肾脏疾病 3.自身免疫性疾病(俗称风湿性疾病) 4.血液系统疾病 5.神经系统疾病 6.消化系统疾病 7.代谢性疾病
血浆置换.ppt
![血浆置换.ppt](https://img.taocdn.com/s3/m/647ee90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c.png)
。
分P R
血
离I S
浆
M
器A
血液流入
血液回输 回输
置血换浆液代替品 (血浆)
废弃血浆
废弃的血浆
三、血浆置换的适应症
1 爆发性肝功能衰竭 2 急性肾小球肾炎 3 新生儿溶血 4 SLE(尤其是狼疮脑病) 5 高粘滞血症 6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
血浆置换禁忌症:
1 活动性出血或出血倾向十分明显 2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3 休克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4 对肝素、鱼精蛋白、血浆过敏 5 严重全身及局部感染 6 躁动或其他原因无法配合治疗
(三)护士的准备
1、戴无菌手套、口罩、帽子,管路按 无菌操作要求安装。 2、所有操作,包括加药、抽血及更换 血浆,严密消毒。
(四)操 作
1、 管 路 预 冲
(1) 预冲肝素盐水的配制: 肝素盐水总量约2500ml
(2) 动脉端连接肝素盐水,静脉端连接预 冲袋。
(3)开动血泵,引肝素水至血浆分离 器,冲洗全套管路
祛除这些致病因子可阻止某些 -疾病的发生或发展,减轻组织器官功 能的损害,甚至可恢复器官功能。
血浆置换的机理
1 及时、快速的清除体内的致病因子, 这是血浆置换治疗的主要机制。
2 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3 补充血浆,恢复血浆因子的功能。
注意事项
血浆置换对大多数疾病不是病因治 疗,也不影响疾病的基本病理
简答题
考核要点
1什么是血浆置换
2血浆置换的作用机制
3血浆置换的主要适应症
4血浆置换的禁忌征
5血浆置换的并发症
单选题 1血浆置换治疗过程中,肝素的使用原则: A小量应用,随时调整,及时中止 B盐水冲洗管路,不使用肝素 C首剂足量应用 2血浆置换过程中枸橼酸钠的输入可导致: A代谢性酸中毒、低钙血症 B出血 C代谢性碱中毒、高钙血症 3血浆置换治疗是一种常用的 A血液净化方法 B血液滤过方法 C血液透析方法
(医学课件)血浆置换PPT
![(医学课件)血浆置换PPT](https://img.taocdn.com/s3/m/34e28bc2dd88d0d233d46a65.png)
在组织引起组织损伤的免疫复合物、过量的低密度脂蛋白、各种副蛋白以及循环毒素,如过量的药物,毒物
等。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Internal Medicine Jun. 2012 Vol.32 No. 6
血浆置换的适应症
美国血浆透析学会(ASFA)
01 02
血浆置换治疗适应症分为4类疾病
P R I S M A
废弃的血浆
血浆置换是一种常用的血液 净化方法。将患者的血液引 出体外,分离血浆和细胞成 分,弃去血浆;将细胞成分 及与废弃血浆等量的置换液 一起输回患者体内,达到清 除致病介质的治疗目的。
血浆置换的原理
清除
清除致病物质,如抗GBM病时清除体内的抗肾小球 基底膜抗体
补充
02 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
血浆置换的适应症
符合下列条件的疾病可以采用血浆置换
01
拟清除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巨大,一般的血液净化 技术不能清除;
02 拟清除物质半衰期长,内源性清除途径远不及PE 迅速;
03
拟清除物质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致病因子,而 且传统的药物治疗无效;
血浆置换的主要作用在于快速去除那些特殊的致病物质,这些物质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自身抗体、沉积
加文字
血浆置换的原理
血液透析
清 膜孔径0.04~0.05 m , MW<1 500D 除 血液滤过
膜孔径0.10 m, MW5 000D
方 血液灌流
血浆置换
法 膜孔径0.20~0.60 m, MW<6 000 000D
血浆成分
成分
分子量 (KD)
血管內 半衰期 分布 % d
正常血中 浓度 g/L
《血浆置换》PPT课件
![《血浆置换》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d005e301f69e314232946f.png)
.
2
血浆置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放血疗法也许是最古老的血浆置换
1914年,Abel等提出血浆清除法。是把患 者血液收集在一个抗凝袋里,经过自然 沉淀,收集血浆弃去,其余部分回输患 者体内,重复几次既可有效地清除致病 因子
.
3
血浆置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20世纪60年代末期,出现离心式血浆 分离设备。是利用血液成分不同的比重 将血浆分离出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二.血浆置换的原理
1.人体血液循环中存在的一些致病因子包括:
(1)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自身抗体,如IgG、IgM等; (2)沉积在组织引起组织损伤的免疫复合物; (3)过量的低密度脂蛋白; (4)各种副蛋白,如冷球蛋白、游离轻链或重链蛋白; (5)循环毒素,如过量的药物,毒物等。
.
13
血浆置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所谓反弹,就是血浆置换治疗后,血中 降低的致病因子的浓度还可以重新升高。 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1)由于原发病未除,机体不断产生新 的因子,而且还可能因其血浆浓度偏低 刺激机体生成加速
(2)致病因子在体内重新分布
.
14
血浆置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3.置换液
血浆置换
.
1
血浆置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一.血浆置换概述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一 种常用的血液净化方法。经典的血浆置 换式将患者的血液抽出,分离血浆和细 胞成分,弃去血浆,而把细胞成分以及 所需补充的白蛋白、血浆和平衡液等回 输体内,以达到清除致病介质的治疗目 的。
.
11
血浆置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血浆置换》PPT课件
![《血浆置换》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cdecee7f1922791788e80b.png)
(2)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高粘滞血症或急性 肾功能衰竭
(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发肾脏及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危及生命
血浆置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4)毒蕈及其它与蛋白质结合的毒物急性 中毒
(5)凝血因子Ⅷ抑制物血浆浓度很高而又 需手术
(6)爆发性肝功能衰竭
血浆置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五.血浆置换的并发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放血疗法也许是最古老的血浆置换
1914年,Abel等提出血浆清除法。是把患 者血液收集在一个抗凝袋里,经过自然 沉淀,收集血浆弃去,其余部分回输患 者体内,重复几次既可有效地清除致病 因子
血浆置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20世纪60年代末期,出现离心式血浆 分离设备。是利用血液成分不同的比重 将血浆分离出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二.血浆置换的原理
1.人体血液循环中存在的一些致病因子包括:
(1)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自身抗体,如IgG、IgM等; (2)沉积在组织引起组织损伤的免疫复合物; (3)过量的低密度脂蛋白; (4)各种副蛋白,如冷球蛋白、游离轻链或重链蛋白; (5)循环毒素,如过量的药物,毒物等。
血浆置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此方法的优点是,血容量波动小, 对儿童及贫血、低血压和体质虚弱 者较适宜,且血浆分离速度快
缺点是,操作复杂,需穿刺两条静 脉
血浆置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2)膜式血浆分离
关键部件是血浆分离器,用高分子聚合 物制成。滤过膜孔径为0.2 ~ 0.6 μm,此 孔允许血浆通过,可阻止所有细胞成分, 大多数滤过膜的截留分子量为300万d, 而免疫复合物的分子量一般为100万d左 右
(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发肾脏及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危及生命
血浆置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4)毒蕈及其它与蛋白质结合的毒物急性 中毒
(5)凝血因子Ⅷ抑制物血浆浓度很高而又 需手术
(6)爆发性肝功能衰竭
血浆置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五.血浆置换的并发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放血疗法也许是最古老的血浆置换
1914年,Abel等提出血浆清除法。是把患 者血液收集在一个抗凝袋里,经过自然 沉淀,收集血浆弃去,其余部分回输患 者体内,重复几次既可有效地清除致病 因子
血浆置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20世纪60年代末期,出现离心式血浆 分离设备。是利用血液成分不同的比重 将血浆分离出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二.血浆置换的原理
1.人体血液循环中存在的一些致病因子包括:
(1)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自身抗体,如IgG、IgM等; (2)沉积在组织引起组织损伤的免疫复合物; (3)过量的低密度脂蛋白; (4)各种副蛋白,如冷球蛋白、游离轻链或重链蛋白; (5)循环毒素,如过量的药物,毒物等。
血浆置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此方法的优点是,血容量波动小, 对儿童及贫血、低血压和体质虚弱 者较适宜,且血浆分离速度快
缺点是,操作复杂,需穿刺两条静 脉
血浆置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2)膜式血浆分离
关键部件是血浆分离器,用高分子聚合 物制成。滤过膜孔径为0.2 ~ 0.6 μm,此 孔允许血浆通过,可阻止所有细胞成分, 大多数滤过膜的截留分子量为300万d, 而免疫复合物的分子量一般为100万d左 右
血浆置换ppt课件
![血浆置换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45507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d.png)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低血压
(1)原因 原发疾病存在低血压、血浆或白蛋白致机体过敏、超滤过快 补液太慢、治疗时使用降压药等
(2)预防和护理 • 治疗前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 引血时从50ml/min开始,缓慢增加 • 治疗中保持出入平衡 • 血压低时予减慢血泵速度,考虑血容量不足时加快输液速度, 减慢出浆速度,严重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或停止治疗。
例如一体重60Kg、血细胞比容0.42的成年男性,血浆量约2000ml。则 置换量约为2000ml~3000ml为宜。
双重血浆置换量:血浆通常被浓缩5倍,需补充的量为分离血浆量的1/5。
12
不同置换液的优缺点
置换液 白蛋白
优点
传播疾病危险小 室温储存 过敏反应少见
缺点
价格昂贵 无凝血因子 无免疫球蛋白
致病的自身抗体(150KDa) 免疫复合物(150KDa) 冷球蛋白(150KDa) 骨髓瘤轻链(150KDa) 含有胆固醇的脂蛋白(2400KDa)
6
血浆置换适应症
作为一线治疗的疾病
冷球蛋白血症 抗肾小球基底膜疾病 吉兰-巴雷综合症 高粘滞综合症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 纯合子型家族高胆固醇血症 重症肌无力危象 一些药物过量(有毒蕈药、菌类) 凝血因子抑制药 新生儿溶血性疾病
(2)预防和护理 • 治疗前检测患者凝血功能 • 补充新鲜冰冻血浆,减少抗凝剂用量 • 必要时治疗后予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减少出血
20
常见报警及原因
血浆分离器入口压 ① 血浆分离器内有血栓 (动脉压)上限 ② 血路管扭曲、折叠
血浆分离器入口压 ① 穿刺针脱落 (动脉压)下限 ② 动脉管路脱落、未连接上压力监测
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治疗前准备2:医嘱
血浆容量计算方法
1. PV=(1-Hct)(b+cW)
PV=血浆容量(ml)
Hct=红细胞压积(%)
b=常数,男性为1530,女性为864
c=常数,男性为41,女性为47.2
W=体重(kg)
2. 简易算法:
人体血浆量为35~40ml/kg体重,若患者Hct正常,则
取35ml/kg体重,若患者Hct低于正常则取40ml/kg体重
14
治疗前准备2:医嘱
治疗前红细胞压积 (Hct) 计算总血容量 (TBV)、血浆容量 (PV) 置换容量和频率 抗凝方案 置换溶液 机器设置参数
一般认为: 频密、小容量的置换优于不频密、大容量的置换 SOP推荐: 间隔1~2d,每次置换1~1.5个PV,5~7次为一个疗程
9
血浆滤过的原理:
筛滤系数(SC):
• 溶质的清除主要取决于筛滤系数 • 溶质处于超滤滤出液(废液)和血浆之间的比率。 • 筛滤系数是1.0; 表示溶质完全无阻的从血浆通过滤膜进入废液袋。
溶质
• 白蛋白 • 总蛋白 •钾 • 肌肝, 尿素 • 碳酸氢盐
TPE 2000 (SC)
0. 97 0.92 (>) 1.0 1.0 1.0
疾病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Guillain-Barre Syn. 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 肌无力综合征 Lambert-Eton Syn.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Goodpasture’s 系统性红班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类风湿性血管炎 Rheumatoid Vasculitis 败血病 Sepsis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 毒药 Poisons 蛋白结合药物 Protein-bound drugs
Franchise Title Page – Option 1
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是指将患者血液中的血浆和血 细胞分离,去除含有致病物质的血浆,并 补充等量的置换液,以达到治疗目的。
血浆分离方法:离心式血浆分离法、膜式 血浆分离法
2
血浆置换临床适应证
肾脏疾病 器官移植 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 风湿免疫性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自身免疫性皮肤疾病 代谢性疾病 药物中毒 其他
管路总容量 125ml / 71ml
152ml
管路差别
无透析液管路 仅有后稀释置换液管路 有PBP管
有透析液管路 置换液管路一般都是前稀释为主 有PBP管
11
治疗前准备
12
治疗前准备1:物品
1. 开通TPE的Prismaflex机器一台 2. TPE配套一副: TPE2000(125ml)(成人)或TPE1000(>9kg)(71ml) 1. 预充液3L或2L:5000IU/L肝素盐水 4. 置换液(遵医嘱):晶体液、胶体液、新鲜血浆 5. 药物(遵医嘱):地塞米松、钙剂、肝素、肾上腺素等 6. 其他:加温器、抢救车、监护仪、血压计、恒温箱等
• 利用废液泵产生 负压 去从膜的 血液侧清除血浆。
血浆容量 减少
Plasma Volume Reduction
8
血浆滤过的原理:
对流:
溶质跟随水的流动而移动。 “溶剂拖拉 或 溶质拖移” • 血浆是溶剂 • 溶质; 电解质、氨基酸、维生素、白蛋白和免疫球
蛋白跟随血浆的流动被拖拉进而与废液一起排出。 • 清除的血浆越多,清除的溶质越多。
15
治疗前准备2:医嘱
抗凝
1. 普通肝素:首剂0.5 ~ 1.0 mg/kg,维持10 ~ 20 mg/h, 结束前30 min 停止,依据患者凝血状态调整
2. 低分子肝素:60 ~ 80 U/kg,治疗前30 min 静脉注射, 无需维持剂量
3. 其他:枸橼酸、阿加曲班等
★ 理想的抗凝:治疗中患者ACT/APTT 维持于治疗前的 1.5~2.5倍,治疗结束ACT/APTT 基本恢复治疗前水平; Xa500~1000U/L
M100 (SC)
<0.01 <0.02 1.0 1.0 1.0
10
TPE与CRRT比较
TPE
CRRT
目标
清除含有大型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的血浆 电解质、液体及 pH 平衡
用置换溶液以1:1比率取代被清除的血浆 清除多余的液体和代谢废物 (尿素, 肌酐)
耗材
血浆滤过器
血液滤过器
TPE 2000 / 1000
膜孔径 : 0.5 µm
全血
红细胞
血浆废液
330 µm
2.0µm
7.5µm
新鲜血浆
浓缩
血液
血小板 ~ 3 µm 红细胞 ~ 7 µm 淋巴细胞 ~ 10 µm 粒性 对流 筛率系数
7
血浆滤过的原理:
超滤:
• 采用 半通透膜 分开血液中最小 的成分(血浆)和较大的成分(细胞)。
M100 CRRT
截留分子量 3 million Daltons
30,000 Daltons
纤维材质 Polypropylene 聚丙烯
Acrylonitrile 丙烯腈 (AN69)
中空纤维数 3,000
6,000
有效膜面积 0.35 m2 / 0.15 m2
0.90 m2
最大孔径 0.5 um
<0.01 um
4
血浆置换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包括: 对血浆、人血白蛋白、肝素等有严重过敏史。 药物难以纠正的全身循环衰竭。 非稳定期的心、脑梗死。 颅内出血或重度脑水肿伴有脑疝。 存在精神障碍而不能很好配合治疗者。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 版)》
5
病人的血浆通过血浆分离器膜被清除(免疫复合体(联合体)、免疫球蛋白(IgG, IgM, IgA)、胆固醇、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尿素、肌氯酸酐、各种电解质、血浆蛋 白结合物等 ),同时用新鮮血浆或蛋白溶液以“后稀释”方式取代滤出的血浆。
肾小球硬化 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 重症肌无力 系统性红斑狼疮 重症肝炎 多发性骨髓瘤 大疱性皮肤病 纯合子或半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药物过量(如洋地黄中毒等) 浸润性突眼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 版)》
3
血浆置换机制
机制 清除抗体
清除免疫复合物 清除炎症介质 替补血浆缺乏成分 清除其他血浆成分
治疗前准备2:医嘱
血浆容量计算方法
1. PV=(1-Hct)(b+cW)
PV=血浆容量(ml)
Hct=红细胞压积(%)
b=常数,男性为1530,女性为864
c=常数,男性为41,女性为47.2
W=体重(kg)
2. 简易算法:
人体血浆量为35~40ml/kg体重,若患者Hct正常,则
取35ml/kg体重,若患者Hct低于正常则取40ml/kg体重
14
治疗前准备2:医嘱
治疗前红细胞压积 (Hct) 计算总血容量 (TBV)、血浆容量 (PV) 置换容量和频率 抗凝方案 置换溶液 机器设置参数
一般认为: 频密、小容量的置换优于不频密、大容量的置换 SOP推荐: 间隔1~2d,每次置换1~1.5个PV,5~7次为一个疗程
9
血浆滤过的原理:
筛滤系数(SC):
• 溶质的清除主要取决于筛滤系数 • 溶质处于超滤滤出液(废液)和血浆之间的比率。 • 筛滤系数是1.0; 表示溶质完全无阻的从血浆通过滤膜进入废液袋。
溶质
• 白蛋白 • 总蛋白 •钾 • 肌肝, 尿素 • 碳酸氢盐
TPE 2000 (SC)
0. 97 0.92 (>) 1.0 1.0 1.0
疾病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Guillain-Barre Syn. 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 肌无力综合征 Lambert-Eton Syn.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Goodpasture’s 系统性红班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类风湿性血管炎 Rheumatoid Vasculitis 败血病 Sepsis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 毒药 Poisons 蛋白结合药物 Protein-bound drugs
Franchise Title Page – Option 1
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是指将患者血液中的血浆和血 细胞分离,去除含有致病物质的血浆,并 补充等量的置换液,以达到治疗目的。
血浆分离方法:离心式血浆分离法、膜式 血浆分离法
2
血浆置换临床适应证
肾脏疾病 器官移植 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 风湿免疫性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自身免疫性皮肤疾病 代谢性疾病 药物中毒 其他
管路总容量 125ml / 71ml
152ml
管路差别
无透析液管路 仅有后稀释置换液管路 有PBP管
有透析液管路 置换液管路一般都是前稀释为主 有PBP管
11
治疗前准备
12
治疗前准备1:物品
1. 开通TPE的Prismaflex机器一台 2. TPE配套一副: TPE2000(125ml)(成人)或TPE1000(>9kg)(71ml) 1. 预充液3L或2L:5000IU/L肝素盐水 4. 置换液(遵医嘱):晶体液、胶体液、新鲜血浆 5. 药物(遵医嘱):地塞米松、钙剂、肝素、肾上腺素等 6. 其他:加温器、抢救车、监护仪、血压计、恒温箱等
• 利用废液泵产生 负压 去从膜的 血液侧清除血浆。
血浆容量 减少
Plasma Volume Reduction
8
血浆滤过的原理:
对流:
溶质跟随水的流动而移动。 “溶剂拖拉 或 溶质拖移” • 血浆是溶剂 • 溶质; 电解质、氨基酸、维生素、白蛋白和免疫球
蛋白跟随血浆的流动被拖拉进而与废液一起排出。 • 清除的血浆越多,清除的溶质越多。
15
治疗前准备2:医嘱
抗凝
1. 普通肝素:首剂0.5 ~ 1.0 mg/kg,维持10 ~ 20 mg/h, 结束前30 min 停止,依据患者凝血状态调整
2. 低分子肝素:60 ~ 80 U/kg,治疗前30 min 静脉注射, 无需维持剂量
3. 其他:枸橼酸、阿加曲班等
★ 理想的抗凝:治疗中患者ACT/APTT 维持于治疗前的 1.5~2.5倍,治疗结束ACT/APTT 基本恢复治疗前水平; Xa500~1000U/L
M100 (SC)
<0.01 <0.02 1.0 1.0 1.0
10
TPE与CRRT比较
TPE
CRRT
目标
清除含有大型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的血浆 电解质、液体及 pH 平衡
用置换溶液以1:1比率取代被清除的血浆 清除多余的液体和代谢废物 (尿素, 肌酐)
耗材
血浆滤过器
血液滤过器
TPE 2000 / 1000
膜孔径 : 0.5 µm
全血
红细胞
血浆废液
330 µm
2.0µm
7.5µm
新鲜血浆
浓缩
血液
血小板 ~ 3 µm 红细胞 ~ 7 µm 淋巴细胞 ~ 10 µm 粒性 对流 筛率系数
7
血浆滤过的原理:
超滤:
• 采用 半通透膜 分开血液中最小 的成分(血浆)和较大的成分(细胞)。
M100 CRRT
截留分子量 3 million Daltons
30,000 Daltons
纤维材质 Polypropylene 聚丙烯
Acrylonitrile 丙烯腈 (AN69)
中空纤维数 3,000
6,000
有效膜面积 0.35 m2 / 0.15 m2
0.90 m2
最大孔径 0.5 um
<0.01 um
4
血浆置换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包括: 对血浆、人血白蛋白、肝素等有严重过敏史。 药物难以纠正的全身循环衰竭。 非稳定期的心、脑梗死。 颅内出血或重度脑水肿伴有脑疝。 存在精神障碍而不能很好配合治疗者。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 版)》
5
病人的血浆通过血浆分离器膜被清除(免疫复合体(联合体)、免疫球蛋白(IgG, IgM, IgA)、胆固醇、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尿素、肌氯酸酐、各种电解质、血浆蛋 白结合物等 ),同时用新鮮血浆或蛋白溶液以“后稀释”方式取代滤出的血浆。
肾小球硬化 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 重症肌无力 系统性红斑狼疮 重症肝炎 多发性骨髓瘤 大疱性皮肤病 纯合子或半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药物过量(如洋地黄中毒等) 浸润性突眼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 版)》
3
血浆置换机制
机制 清除抗体
清除免疫复合物 清除炎症介质 替补血浆缺乏成分 清除其他血浆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