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集合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精品教案范文3篇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精品教案范文3篇教育是石,撞击生命的火花。
教育是灯,照亮夜行者踽踽独行的路。
教育是路,引领人类走向黎明。
因为有教育,一切才都那么美好,因为有教育,人类才有无穷的希望。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精品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精品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韦恩图的产生过程,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姓名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1.出示信息。
出示教科书例1,只出示统计表,不出示问题。
让学生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提出问题,激发“冲突”让学生自由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重点关注“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让学生解答。
关注不同的答案,抓住“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独立思考表达方式,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师:大家对这个问题产生了不同的意见。
你能不能借助图、表或其他方式,让其他人清楚地看出结果呢?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
2.汇报交流,初步感知集合概念。
(1)小组交流,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2)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案全班交流。
请每幅作品的创作者上台介绍自己的思考过程,注意追问“如何表示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体会两个集合中的公共元素构成的交集。
预设1:把参加两项比赛的学生姓名分别列出,把相同的名字连起,就找到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了,有3人。
这样参加跳绳比赛的9人,加上参加踢毽比赛的8人,再去掉3个重复的,应该是14人。
预设2:先写出所有参加跳绳比赛同学的姓名,再写参加踢毽比赛的。
数学广角集合
数学广角集合
在数学中,广角集合指的是一类特殊的集合,其定义与普通的集合有所不同。
广角集合是由广角构成的,而广角是指由三个不同点所确定的角度。
具体来说,给定平面上的三个不同点A、B、C,以点B为顶点的广角是由向量BA和向量BC 所确定的角度。
广角的度量范围可以是0到360度或者-180度到180度。
广角集合是由一组广角所组成的集合。
例如,考虑一个平面上的三个点A、B、C,我们可以定义广角集合S为所有以点B为顶点的广角的集合。
这个集合可以表示为S = {∠ABC | A和C是平面上的任意两个点}。
广角集合在几何学和拓扑学等数学分支中有一些重要的应用。
它们可以用来描述平面上的形状、角度关系以及点集之间的拓扑关系。
广角集合的性质和结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与角度相关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广角集合的定义是相对宽泛的,具体的性质和应用可能因具体的数学领域而异。
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广角集合可能具有不同的定义和含义。
因此,在具体问题中使用广角集合时,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和应用其定义和性质。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集合。
2. 培养学生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集合的定义与特征2. 集合的表示方法3. 集合的运算4. 集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和运算。
2.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理解集合的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鞭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集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集合的定义、特征和表示方法,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主题,用集合的表示方法展示出来。
4. 小组展示: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其他学生评价和讨论。
6.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数学广角——集合》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基础的集合题目,巩固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拓展练习: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集合的运算题目,提高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思考题: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思考集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数学广角——集合》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从直观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集合的概念,理解集合的表示方法,并能够运用集合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确保学生能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和思考探究中,逐步建立起对集合的深入理解。
一、导入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集合实例,如水果篮中的水果、文具盒中的文具、班级中的学生等。
数学广角 集合
3、两个小朋友写带“秋”字的成语。小刚写出了16个,小华写出了8个, 其中小华写出8个小刚都写出来了。小刚和小华一共写出多少个成语?
16+8-8=8(个) 答:两人一共写出16个成语。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小学学科网
小学学科网 xue小ke学ed学u科.c网om
班选拔9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8名同学参
加踢毽比赛。
校大队部
我 们读一完起通去知看你知看 三 (1)道班了选那些了信那息些?人 参加这两项比赛?
一、出示题目,引发冲突
例1 下面是三( 1 )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问题: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 共有多少人呢?谁来说一说?
二、研讨交流,体会含义
杨 陈 刘 李 王爱 马 丁 赵 徐 明 东 红 芳华 超 旭 军 强
刘 于 周 杨 朱小 李 陶 卢 红丽晓 明东 芳 伟强
我把两项比赛都参加的人连起来, 发现有3个人是重复参加比赛的,
我用列表的方法,发现3人重 复参加这两项比赛。
跳绳
杨
刘
李
陈 东
王 爱 华
马超
丁 旭
赵 军
徐 强
明 红 芳 于 周 朱晓 陶 卢
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讨论:1. 算出来的人数怎么和实际人数不符呢?
2. 为什么“两项都参加的”影响了我们解决问题? 3. “两项都参加的”到底应该算几个人?
三、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小组合作: 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重新呈现名单,名单要求“既 能清楚地看出每个人的情况,又能明显看出一共有多少人”? (可以通过连一连,画一画,圈一圈的方式) 2、你会用集合图呈现上面的名单吗,请在学习单上完成。
数学广角集合PPT课件
等积变形法
通过图形的等积变形,将 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 形进行计算。
方程法
根据几何图形的性质,建 立方程或方程组进行求解 。
概率统计问题求解方法
列举法
将问题中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一 一列举出来,然后计算各种情况
的概率。
期望值法
根据概率的定义和性质,计算事 件的期望值,从而得到问题的答
案。
方差分析法
通过分析数据的方差,了解数据 的波动情况,从而作出决策。
THANKS
感谢观看
数学广角集合PPT课 件
目录
• 集合基本概念与性质 • 交集、并集及其运算 • 差集、补集及其运算 • 映射与函数初步 • 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初步 • 数学广角综合应用举例
01
集合基本概念与性质
集合定义及表示方法
集合定义
具有某种特定属性的事物的总体,称 为集合。
元素表示
集合中的每个事物称为元素,常用小 写字母a、b、c等表示。
补集定义及性质
补集性质
A ∩ A' = ∅(A与A的补集的交集 是空集)
补集定义:设U是全集,A是U的 一个子集,由U中所有不属于A的 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的补集,记 作A'或U-A。
A ∪ A' = U(A与A的补集的并集 是全集)
(A')' = A(补集的补集是原集)
差集补集综合应用
差集与补集的关系
A-B = A ∩ B',即差集可以表示为原集与另一集合补集的交集。
差集与补集的运算
通过差集和补集的运算,可以实现集合的交、并、差等复杂操作。
应用举例
在数据库查询、逻辑电路设计等领域,差集和补集的概念及运算具有广泛应用。例如,在 数据库查询中,可以使用差集操作找出属于某个集合但不属于另一个集合的数据;在逻辑 电路设计中,可以使用补集操作实现信号的取反等。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标题:数学广角—集合(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能够识别集合中的元素。
2. 培养学生运用集合进行分类和计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集合的概念和性质。
2. 集合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1. 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
2. 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用具(如计数器、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共同特征,引出集合的概念。
2. 向学生介绍集合的表示方法,如列举法、描述法等。
二、探究(10分钟)1.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即一个元素只能属于一个集合。
2.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
3. 引导学生运用集合进行分类和计数,如将一组物品按照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分类。
三、巩固(10分钟)1. 出示一些物品或图片,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属于某个集合。
2. 让学生用集合的概念和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统计班级学生的性别、年龄等。
四、拓展(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集合表示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 让学生尝试用集合的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逻辑问题,如“所有人都是学生,所以所有学生都是人”。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集合的概念、性质和表示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集合的概念和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使学生理解了集合的概念和性质,学会了用集合进行分类和计数。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环节,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集合概念和性质的关键步骤。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通过具体的实例来理解集合的确定性和互异性,以及如何运用集合进行分类和计数。
《数学广角—集合》数学教学PPT课件(4篇)
重点 难点
●人教版数学学科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
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合
数学广角——集合
人教版数学学科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
三(1)班参加语文课外小组的有5名同学,参加数学课外 小组的有6名同学 ,参加语文、数学课外活动的一共有多少 名同学?
(2)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起去看电影,买了三张票刚刚好,请问这是因为
( 这三个人是外婆、妈妈和女儿 )。
(3)小明排队做操,从左边数他排第五,从右边数他排第四,这一排总共有
( 8 )人。
课堂练习
2. 三(一)班第二小组中喜欢钢笔书法的同学有:王明、马晓、 宁林、王小东、罗红、徐洋、陈洋、刘婷婷,喜欢毛笔书法的同学 有:高丹、杨柳、宁静、马晓、徐洋、王明。
第九单元 · 数学广角——集合
数学广角—集合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上册
课堂导入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上册
创设情境
森林运动会上各种动物参加篮球赛和足球赛的情况
足 球 赛
篮 球 赛
探索新知
汇报预情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上册
足 球 赛 篮 球 赛
1、参加足球赛的有几种小动物?
2、参加篮球赛的有几种小动物?
课题引入
(2)红红排队做操,从前数,红红排第二,从后数, 红红排第四,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呢?
解析: 红红排队做操,从前数,红红排第二,红红前面
有1个人,从后数,红红排第四,红红后面有3个人, 再加上红红,这一排就应该有5个人。
课题引入
2.解决实际问题.
(1)观察表格,说一说喜欢画画的有多少人,喜欢 唱歌的有多少人。共有多少人?
调查我们班同学喜欢画画、唱歌的情 况,并以班级为单位制成韦恩图。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数学广角——集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集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集合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集合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集合现象。
2.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集合现象,如水果摊上的水果、文具盒里的文具等,引导学生发现集合的普遍性,激发学生学习集合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认识集合a.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见到的集合现象,如家庭成员、学习用品等。
b.引导学生观察这些集合的特点,如元素的不重复性、无序性等。
c.讲解集合的定义,让学生理解集合的内涵。
(2)集合的表示方法a.介绍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等表示集合的方法。
b.让学生动手操作,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一个集合,如家庭成员、水果等。
(3)集合的分类a.讲解集合的分类,如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等。
b.让学生举例说明各类集合的特点。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集合现象,并用适当的方法表示出来。
(2)设计一些有关集合的问题,让学生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4. 总结反馈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集合学习的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集合现象,并用适当的方法表示出来。
2. 设计一些有关集合的问题,让学生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学会表示集合的方法,并能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表示方法是集合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它是学生理解和运用集合概念的基础。
在本节课中,介绍了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等表示集合的方法,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情境。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反思(精选3篇)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反思(精选3篇)《数学广角——集合》教学反思篇一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内容,涉及的重复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
教材例1编排的意图是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跳绳小组和踢毽子小组的学生名单,和实际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总人数不相符合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渗透并初步体会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
集合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设计本节课时我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优方案,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集合思想。
课堂上,我做到了以下几点: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建立认知冲突,初步画图。
3、绘制集合圈,理解重复现象。
本节课上,我尝试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亲身感知集合的思想,并使他们亲身体验集合图的产生过程,(从收集学生的名单——反馈整理好的名单——圈一圈,站一站——圈跳绳和踢毽子兴趣组的名单——课件一步步演示集合的形成),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集合的思想,在过程中感悟重叠,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数学化过程,从而获得数学学习经验。
接着,创设了让学生自己设计图。
学生设计的图各式各样。
可见,创造源于实践,提供实践操作平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当学生汇报自己独特的表示方法时,进而引导学生借助一种图(集合图)来理解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并充分感知体验集合图的作用。
通过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在解决问题中“悟”。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意识,使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思维也更加活跃。
数学广角集合
数学广角集合广角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概念,它与角度的度数有关。
在数学中,角度可以用度数来表示,一个完整的圆周包含360度。
而广角集合则是一组角度的集合,具有特定的性质和特点。
广角集合中的角度可以大于等于360度,也可以小于360度。
其中,大于360度的角度被称为外角,小于360度的角度被称为内角。
广角集合可以包含任意个角度,这些角度可以是相等的,也可以是不相等的。
在广角集合中,角度的度数可以有很多种表示形式。
例如,一个大小为30度的广角可以表示为30度,也可以表示为390度(30度+360度),或者表示为750度(30度+360度+360度)。
这些不同的表示形式都属于同一个广角集合。
广角集合中的角度可以进行简单的运算。
例如,可以对广角集合中的任意两个角度进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运算。
此外,可以比较广角集合中的角度大小,判断角度的相对大小。
广角集合在几何学和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几何学中,广角集合可以用于描述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
当多边形的边数增加时,内角和外角的个数也会增加,因此广角集合可以用于分析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的性质。
在物理学中,广角集合可以用于描述光线的传播方向和光束的扩散程度。
当光线通过透镜、反射镜等光学仪器时,它会发生折射、反射等现象,从而改变传播方向和扩散程度。
广角集合可以用于描述这些光学现象。
此外,广角集合还可以用于描述旋转、转动等运动的角度。
在物理学中,运动的角度可以用广角集合来表示,通过计算广角集合中的角度变化,可以分析物体的旋转、转动等运动。
总之,广角集合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与角度的度数有关,可以用于描述角度的大小、运算和比较。
广角集合在几何学和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描述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光线的传播方向和扩散程度,以及物体的旋转、转动等运动。
数学广角集合
数学广角集合数学广角集合是指平面上的一组角的集合。
广角是指角的两条边在同一边射出,并且它们之间的夹角大于180度。
数学广角集合主要用于几何学中的角的分类和性质的研究。
在几何学中,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其中一条线段称为角的始边,另一条线段称为角的终边。
角的大小通常用度数或弧度来表示。
而广角则是指始边和终边之间的夹角大于180度的角。
具体来说,如果两条射线的夹角小于180度,则不构成广角;而夹角等于180度时称为平角;而夹角大于180度时称为广角。
数学广角集合包括了平角和所有大于180度的角。
其中平角是一个特殊的广角,它的度数为180度。
其他的广角可以分为两类:锐角和钝角。
如果广角的度数小于90度,则称为锐角;而如果广角的度数大于90度,则称为钝角。
数学广角集合的研究主要探讨广角的性质和分类。
广角与其他类型的角相比有着独特的特点。
例如,广角的起始射线和终止射线之间的夹角大于180度,因此广角一定不是锐角。
另外,广角的度数一定大于平角的度数,因为平角的度数恰好为180度。
在几何学中,广角集合的研究对于理解角的性质和角度的测量十分重要。
广角的分类和性质可以应用于各种几何问题的解决中。
例如,在三角形中,有时候需要判断一个角是否为广角,以确定三角形的类型或性质。
广角集合的研究也涉及到对于广角度数的比较和测量,这对于角度测量和角度大小的比较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数学广角集合是几何学中研究角度的一个重要概念和集合。
广角集合包括了平角和大于180度的角。
广角的分类和性质研究对于角度的测量和几何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广角集合的概念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角的概念和性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通用6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通用6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篇1教材分析:“数学广角——集合”是教材专门安排来向学生介绍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即“集合”。
教材例1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而总人数并不是这两个小组的人数之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这时,教材利用直观图(即韦恩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材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1.学生借助直观图,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感知韦恩图的产生过程。
2.能运用集合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生在探究、应用知识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借助直观图,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感知韦恩图的产生过程。
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巧用对比,初悟“重复”1.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图片)父与子2.提出问题:有2个爸爸2个儿子,一共有几个人?怎样列式计算?第一种:无重复情况。
黄明,他的父亲黄伟光。
李煜,他的父亲李文华。
预设:列式一:2+2=4(人)第二种:有重复情况。
汪聪,他的父亲王立成,王立成的父亲汪华东。
列式二:2+2=4(人)4-1=3(人)师追问:为什么减1?二、初步探究,感知重叠1.查看原始数据,引出重复。
师:我们来看看三(1)班是被老师选上的幸运之星。
(课件出示)书法比赛小丁李方小明小伟东东绘画比赛小明东东丹丹张华王军刘红老师:你从这张表格中学到了什么信息?(2)老师:有多少学生参加比赛?老师:怎么会错呢?仔细看看。
谁能告诉我?(3)师:那到底是多少人呢?我们来数数看。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集合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整体。
2. 使学生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能够用列举法或描述法表示集合。
3. 培养学生运用集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集合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 集合的运算:并集、交集3. 集合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集合的概念及表示方法,集合的运算。
2. 教学难点:集合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利用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集合,如水果集合、文具集合等,引导学生发现集合的特点。
b. 提问:什么是集合?集合有什么特点?2. 新课a. 讲解集合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集合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整体。
b. 讲解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c. 示例讲解集合的运算:并集、交集。
3. 练习a.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b. 讲解练习题,分析学生的错误,纠正错误。
4. 应用a. 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集合知识解决问题。
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运算。
b. 强调集合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集合的概念:集合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整体。
2.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
3. 集合的运算:并集、交集。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集合,用所学知识进行描述和分析。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应用,使学生掌握了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运算。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集合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引导。
同时,要注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我们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集合,如水果集合、文具集合等,引导学生发现集合的特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课件PPT
课后练习
一、把下面动物的序号填写在合适的圈里。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课后练习
一、把下面动物的序号填写在合适的圈里。
会游泳的 会飞的
①③⑤ ③
⑥⑨
⑦
②④⑧ ⑩
表示什么? (既会游泳又会飞的)
课后练习
二、
1.既获“语文之星”又获“数学之星”的有(6)人。
课后练习
二、
2.上光荣榜的一共有(19)人。
课后练习
三、三(2)班的同学们到游乐园玩,坐碰碰车的有 18人,玩旋转木马的有22人,两样都玩的有6人, 去游乐园的有多少名同学? 18+22-6=34(名)
答:去游乐园的有34名同学。
重点总结本
记下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材料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课本 都有很多,知识的难度是螺旋式上升的, 知识点有很大部分是重复的。针对这 种情况,我们必须学会对知识抓重点,而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 另外,从知识体系来讲,把握重点是把握全局的关 键,只有对重点内容重点复习,才能对细节问题产 生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从记忆过程讲,重点记忆有利于把握整体 格局。然而,所谓的中考重点也就是每年中考必 考的“核心考点”“必考点”,认真复习中考核 心考点,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也提高了 学习效率,减小了复习压力。
跳绳的有9人, 踢毽的有8人。
可是参加这两项比 赛的没有17人呀?
新知探究
怎样表示能清楚 地看出来呢?
我发现有的人两 项比赛都参加了。
我把两项比赛都 参加的人连起来, 有3个重复的。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7篇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7篇《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的内容之一。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数学思考目标:能借助直观图理解题意,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问题解决目标:(1).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
4.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手脑结合、学中激趣,体验合作乐趣,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体会集合思想,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且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2.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学会用集合图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操作法、直观演示法、尝试法。
学法指导:1.借图观察、分析、讨论、交流、操作。
2.大胆尝试用集合图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视频、切换笔、可以活动的姓名卡片、直尺、磁铁、双面胶、5朵红花和5个五角星。
一张大白纸。
学具准备:常规学具、彩笔、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激情导入,引出例题师: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希望同学们认真仔细的观看,随后,要回答老师的提问。
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奉献爱心、从小做起的微视频)师:看完这段精彩而又让人感动的画面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或事,你应该怎么做呢?(各抒己见)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么,我们荔东小学的同学们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非常有爱心。
请看大屏幕:这是我校三一班其中一个小组同学向灾区“献爱心”的情况。
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这幅表格,你从中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渗透奉献爱心、从小做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教育。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集合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整体。
2. 让学生学会用集合来表示事物,并能进行简单的集合运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集合的概念:集合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整体,元素是集合的组成部分。
2. 集合的表示方法:用大括号{}表示集合,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
3. 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差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集合的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集合图示。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事物的集合,如水果集合、动物集合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集合的概念。
2. 新课:讲解集合的概念,举例说明集合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用集合来表示事物。
3. 活动一: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用集合来表示一些事物,然后进行分享。
4. 活动二:通过PPT展示一些集合的运算题,引导学生进行解答,并讲解集合的运算方法。
5.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集合的运算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数学广角—集合》2. 板书内容: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运算。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用集合来表示一些事物,并用集合运算进行练习。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PPT展示和活动练习,让学生掌握了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集合的运算。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集合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另外,对于集合的运算,学生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集合,如水果集合(苹果、香蕉、橙子)、动物集合(狮子、老虎、长颈鹿)等。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9. 数学广角-集合-人教版(共19张PPT)
已升级到最新版本 当前版本号:10.1.0.7106
5 + 4 - 1 = 8
总人数=跳舞人数+唱歌人数—即跳舞又唱歌人数
总人数=项目人数之和—重复人数
总人数=跳舞人数+唱歌人数—即跳舞又唱歌人数
总人数=项目人数之和—重复人数
跳舞
朱子浩 王宇成 孙鑫浩 陈子博
赵璇
唱歌
赵璇
刘子洋 王梓蘅 陶紫阳
探索新知
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课件PPT
探索新知
卢强
陈东
马超
刘红
王爱华
李芳
赵军
丁旭
徐强
于丽
刘红
杨明
朱小东
周晓
李芳
陶伟
杨明
跳舞
朱子浩 王宇成 孙鑫浩 陈子博
赵璇
唱歌
赵璇
刘子洋 王梓蘅 陶紫阳
朱子浩 王宇成 孙鑫浩 陈子博
赵璇
跳舞
赵璇
刘子洋 王梓蘅 陶紫阳
唱歌
赵璇
即跳舞又唱歌
只跳舞
只唱歌
即跳舞又唱歌
朱子浩 王宇成 孙鑫浩 陈子博
赵璇
跳舞
赵璇
刘子洋 王梓蘅 陶紫阳
唱歌
赵璇
即跳舞又唱歌
总人数=只跳舞+只唱歌+即跳舞又唱歌的人数
判断: 1.参赛的同学最多有17人。( ) 2.参赛的同学最少有 8人。14(人)
课件PPT
总人数=项目人数之和—重复人数
学以致用
先把下面一样的水果圈起来,在算一算一共进了( )中水果。
8
学以致用
把下面动物的序号填写在合适的圈里。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集合》集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集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集合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整体。
2. 使学生能够用集合来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集合的元素和属性。
3. 集合的运算:并集、交集、差集。
4. 集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能够运用集合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集合的运算,特别是并集、交集、差集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集合示意图,实物模型。
2.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集合现象,如水果店的水果种类、文具店的文具种类等,引导学生发现集合的存在。
2. 新课:讲解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让学生了解集合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整体,可以用大括号{}来表示。
同时,通过实物模型和集合示意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集合的概念。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用集合来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家庭成员、学校科目等。
然后,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解他们的集合。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用集合来表示他们喜欢的动画片人物,并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集合的元素和属性。
3. 集合的运算:并集、交集、差集。
七、作业设计1. 用集合来表示家庭成员、学校科目等。
2. 用集合来表示喜欢的动画片人物,并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PPT展示、实物模型和集合示意图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集合的概念。
同时,通过分组讨论和上台展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集合的运算部分,部分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讲解和练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运用集合的概念。
数学广角——集合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
单元教学总述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集合。
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应该掌握的重要数学思想。
学生从一年级学习数数时就开始接触集合思想,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体会了集合元素之间建立的一一对应关系,对集合理论的基础——分类的思想和方法也非常熟悉,在此基础上介绍“维恩图”表示集合及其运算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集合的意义及集合的运算,学习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思考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1.让学生经历“维恩图”的产生过程,了解简单的集合知识。
2.让学生体会集合思想,理解“维恩图”中每部分的含义。
3.学习用集合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重 点:借助直观图,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难 点: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例1 1课时
课时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集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xx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104--106页数学广角内容。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2、使学生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培养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丰盛学生对直观图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使学生在主动参加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胜利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利用直观图解决问题的策略。
难点:体会集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脑筋急转弯,想不想挑战一下你自己?1.小明排队去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3,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
这排有共有几个小朋友?
2.小明说他家有两个爸爸还有两个儿子,可他又说他家只有3个男生,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爸爸在这里有双重的身份,他既是爸爸,也是儿子,所以只三个人。
刚才大家的表现让老师很佩服,相信接下来的学习你们会更棒!
二、在游戏中体验“重叠”
同学们喜不喜欢做游戏?,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做一个游戏。
游戏的名称叫“装水果”(板书)。
往哪儿装呢?往圈里装。
我在想,如果是乱装,那谁都会,就没意思了。
如果大家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在圈里胜利装上水果,那才是最棒的。
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
1、打破思维定势——体验集合元素的完全重叠。
游戏内容:把1个苹果装进两个圈,每个圈里有1个。
(请生上讲台装,自己画圈)
(生操作后)一起来检查一下,红圈里有没有1个苹果?蓝圈里呢?这个方法太有创意了,难道不该得到一点掌声?师小结:不能增加苹果,我就动圈的主意。
面对繁复的问题,能换一个角度思考,多好的方法呀!
2、打破思维定势——体验集合元素的部分重叠。
游戏内容:把3个苹果装进两个圈,每个圈里有2个)(学生展示装法)师:老师觉得你们太蛮横了,怎么就想到要在这儿放一个的?(生答)师:在两个圈的重叠部分放一个苹果,既可以和左边的苹果凑成两个,又可以和右边的苹果凑成两个,真是两全齐美呀!不过老师有一个问题没弄明白:两个圈,每个圈里都装了2个,应该是4个呀,怎么只有3个呀?(重叠了一个,4个就变成3个了)这个事实教育我们思考问题绝不能只看表面,有可能存在重叠,是吧?
重叠风趣吧?我们就把今天的学习内容取个名字,叫“风趣的重叠”,老师把它写下来。
(板书:风趣的重叠)
4、师指着图:在100多年前,有一个人和你们一样会动脑筋,他就是英国的数学家韦恩,他最早想出了用这样的图来表示重叠,人们计算重叠问题的时候就便当了很多,后来人们就把这图叫做韦恩图。
(板书:韦恩图)如果你们比韦恩早出生,那这幅图可能就要用你们的名字来命名了。
三、借助直观图,分析解决问题
韦恩图太有意思了,它还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哩!想看吗?1、(课件出示:三(1)班参加跳绳的有9名同学,参加踢毽子的有8名同学参加这两项的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师:如果我说参加两项的同学肯定有17名,同意吗?到底是多少人呢?请孩子呢们翻到数学书第104页,自学例1.(生自学,师巡视)
2、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左边的月芽形图表示什么?右边的月芽图又表示什么?师:这个同学用了一个很好的字。
(板书:只……)
师:中间重叠的部分又表示什么?
师:能不能也用一个关联词来说?(既……又……)
师:说得太好了,把掌声送给他。
3、我们已经清晰了各部分的含义,那谁能用列式的方法计算出参加两项的一共有多少人呢?(学生的每一个算式都要求讲透算理。
)
师强调:无论用什么方法,重叠部分只能算一次!!
四、巩固练习,拓展新知(课件)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问题?同学们学会了吗?那我们一起来运用我们的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吧!
1、动物运动会:第105页(做一做第1题)同学们刚才表现得都可以,从集合图中获取信息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接下来,让我们去动物王国看看吧。
动物王国准备举行一场冬季运动会,看看哪些动物来参加呢?可以参加什么项目呢?(边说名称边说参加的项目)请你们来帮小动物报名,把动物序号填在相应的圈内)
2.争做学习之星:(第106页第1题)孩子们帮助动物们解决了运动会报名的问题,咱们再到水果店看看。
(1)水果店昨天、今天进水果的情况
(2)观察图,发现了什么?(两天都进了香蕉、梨子、菠萝、桔子)(3)两天共进了多少种水果?
学生列式:5+7-4=8 5-4+7=8说说怎么想的?
3、算一算:孩子们,你们表现得真棒!还敢继续接受挑战吗?请看屏幕。
(出示课件)三(2)班会骑自行车的共有27人,会打羽毛球的共有25人,两项都会的有8人。
会骑自行车的和会打羽毛球的一共有多少人?
4、看谁最聪惠:三(1)班共50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有30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有32人,每人至少参加了其中一项。
同时参加语文和数学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
五、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重叠问题风趣吗?难吗?说它风趣,是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说它简单,是因为我们找到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法宝——画图。
其实,生活中的重叠现象又何止我们见到的这些,如果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可能会有别样的感受。
(课件演示图片)
作业:
1、三(2)班28人参加绘画组活动,19人参加航模组活动,其中有8人两个组都参加了,还有4人一个组也没有参加,这个班共有多少人?
2、妈妈买了3本笔记本和1枝钢笔共21元,如果买1枝钢笔和2本笔记本就要付18元,1本笔记本和一枝钢笔各多少钱?。